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爱与孤独的读后感篇一
读了《爱与孤独》后,我感触颇深。孤独是人的宿命,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周老先生从生命、爱情、婚姻、女性等方面谈起,对我们情感世界加以剖析,让我们重新领悟了过往的人生,同时,对我们今后的未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使我在情感的世界中又成长和成熟了不少。
我们人是复杂的感情动物,每一天都有各种情感围绕在身旁。世上有多少人每时每刻为自己喊着“我要幸福”的口号,可是,却很少有人成功。幸福就像一个摔碎的玻璃球,我们这些寻求幸福的人就是在不断的拾起地上的碎片,不过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拾起所有的碎片来组成那个原有的玻璃球。人们总是喜欢把幸福和婚姻、爱情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相信:幸福的爱情是一种能不断地激起幻想,又不断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事实。我认为一个人只要曾经拥有和活在当下,就是幸福的,我们不必为了结果而忽略过程。要学会珍惜和回忆,因为浩渺的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
人类永远活在未完成中,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方面,我们总是期待下一次成绩的提高,事业的更上一层楼,我们不会满足于现实,总是认为这一切并不完美;在现实生活中,最浪漫的爱情似乎都没有圆满的结局,一切真正的爱情都是未完成的。就像人生一样,当遇到分岔路时,总是想象着先走一条,把另一条留给下次,可是再也不会有下次了,因为走上的这一条路又会分股,如此下去,没有可能回头来走那条未定的路了。这就是人生,我相信,只要此时此刻我们做出了自己认定的选择,就不会有太多的后悔和遗憾留下。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于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每一个问题至少有两个相反的答案。”前者可能就是人们追求爱情和婚姻的理由,茫茫人海中,两个有情人相遇即是一种缘分,当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所领悟、所理解,此时的两个人不再孤独,他们从所谓的孤儿中解放出来,去完成更大的使命。他们用一切爱的手段去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相遇与结合,但由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太紧密,失去了原有“距离产生美”的欣赏,因为沟通的限度,他们之间产生了隔膜。因此,他们的婚姻让双方感到窒息,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这可能就是后者所谓的一个生命不会属于任何另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孤独从此在爱中愈演愈烈。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
人们常说:知识是财富。当我们学富五车,功成名就那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是富有的。但是,芸芸众生有几个是出类拔萃的英雄?难道其他人都贫困潦倒吗?我想不是的,年轻就是财富,灵魂深处的爱也会使人富有。爱是奉献,但爱的奉献不是单纯的付出,同时也必是有收获的。当一个孤独的人寻找另一个孤独的人时,便有了爱的欲望。虽然爱情不能消除孤独,但却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当一个受挫者受到另一人的安抚时,便有了友谊的纯真;当年少的你得到无微不至的母爱和宽宏伟大的父爱时,便有了亲情的温暖。爱丰富了人生,爱的体验丰富了心灵。爱是我们生活的源泉和动力,无论爱的经历是否顺利,对于我们的灵魂和内心都是宝贵的收入和财富。
世界上有爱者,也有被爱者,爱还是被爱是人们在恋爱中常遇到的问题。往往,被爱者仅仅是爱者心底蕴积了好久的那种爱情的触发剂。他在灵魂深处感到他的爱恋是一种很孤独的情感,他逐渐体会到一种新的、陌生的孤寂,正是这种发现使他痛苦。他必须尽可能深地把他的爱情禁锢在心中;他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崭新的内心世界。而爱者,他是爱情的主动方,借用爱情自带的一种盲目力量,使他不顾一切地追求心目中的偶像。爱是一个从痴迷到依恋的过程,看似是指向被爱者的感情,而实质上,占优势的确是爱者,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爱的幸福和快乐。至于心在别处的被爱者,却独自感受着孤独。爱者一直用欣赏的眼光在赞美自己的恋人,享受着无与伦比的美丽。爱情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的两岸是爱者和被爱着,层层的浪花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美丽的爱情风景。
有时候,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和别人在一起时,却向往孤独,自己独处时,却向往朋友。在他们看来喧嚣和孤独都是难以忍受的。在喧嚣中,尽可能的抑制自己,使自己的情感充沛;在孤独中,无法左右自己的心绪,找不到情感的寄托。这也许就是周老先生所说的两种孤独吧。其一: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其二: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伴侣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尽管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爱中,在心底依然会有一种莫名的孤独孤独是藏在时间缝隙里的催化剂、是一道瀑流在悬崖上汹涌着的情感、是野渡无人的小舟,在涧边幽草和深树黄鹂间悠然自横。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生命中成为永恒。
所有的人都会因为穷困,彷徨、失落、无助而陷入深深的孤独感中不可自拔。惟有内心的爱才能拯救孤独者心中的孤独,但同时,爱也只是孤独衍生出来的心灵的必需品和安慰品,是用来抵抗内心日益强大的虚无和麻木的工具。可是人类灵魂的虚无、卑微和堕落终究是无法治愈的,真爱也只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一种心灵的慰藉。如果我们欣赏它却得不到它,爱情的质量和价值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错位,而现实生活中影响它们的因素就更多了,而我们却实在无法预测真正的孤独对人类的爱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当爱情已被埋葬在婚姻的殿堂,我们又会作何感想呢?人们常说: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间的温暖的需要,这是真正的悲剧之所在。爱情似花朵,结婚便是它的果实,我们都知道果实与花朵不能两全,一旦结果,花朵就消失了。相爱是一门艺术,像魔盒一样的婚姻,需要盒中的男人与女人为了彼此去掉身上的刺,在有意和无意中不断地改变和修整自己以达到魔盒的满意。
家是婚姻这个魔盒中的男人和女人共同搭建的爱的港湾。家是容纳,家是关爱,家是归宿。无论家的好与坏,提起她,总是那么令人感到神圣和向往。开心的时候,总是想在第一时间与家人分享;孤独时,最先在心底的那个声音也是来自我们的那个温暖的家。总之,也许梦一般的婚姻在爱情耗尽的那一刻,最让人留恋的也这是这个见证了无数欢乐和泪水、感受过了无比的激情和孤独,体会了人间的亲情与爱情的家。
当读《爱与孤独》这本书时,我的心灵跟随着周老先生的作品一同出发,去体会和审视世间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我明白了爱的深度与限度,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遮掩的暗流,无论我们怎样逃避,他们都依然存在,无论我们怎样面对,它都不会浮到生命的表面。因此我们应当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去自省,去发现和感受生活,去寻找生活的真正的意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小空间,静静的,当你觉得孤独的时候,觉得被世界遗忘的时候,它可以给你力量,让你变得更坚强。爱的反义词并不是孤独,心灵深处的爱和孤独是同一感情,有时候孤独的深度决定了爱的容量。
[《爱与孤独》读书笔记]
爱与孤独的读后感篇二
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的奴隶。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资料
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现实的人间之爱不可能根除心灵对于孤独的体验,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也不应该对爱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一旦没有了对孤独的体验,爱便失去了品格和动力。在两个不懂得品味孤独之美的人之间,爱必流于琐屑和平庸。
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孤独之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小爱的限度,而寻求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
爱与孤独的读后感篇三
《爱与孤独》从哲学的角度,让人明白生活就是如此平淡,让人摆正心态,平和的看待。
如里面有一段关于孩子的话:
华滋华斯说:“孩子是大人的父亲。”我这样来论证这个命题――
孩子长于天赋、好奇心、直觉,大人长于阅历、知识、理性,因为天赋是阅历的父亲,好奇心是知识的父亲,直觉是理性的父亲,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亲。
其实,孩子也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因为孩子孩子的天赋、好奇心、直觉。因为孩子的纯净、天真,如明镜。当我们没有兑现诺言时,孩子会提醒我们,因为我们最早给他灌输诚信,先入为主。我们做不到,他会迷茫,所以他给我们做镜子。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孩子会用他们的行动来安抚我们。当我们的讲授有疑问时,孩子会给我们指出,不是让我们无地自容,而是因为他的世界是对的。
孩子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好奇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反思和快乐。
珍惜他们,拉着他们的手,和他们做朋友,我们的世界会更精彩。
爱与孤独的读后感篇四
那天,看着满书柜的书,每一本书的名字却都如此的吸引人。一排排,一目目,一本本,却被最后一行的《爱与孤独》吸引了眼球,便鬼使神差的拿起了这本书。这书名与我好像,尽管身边有如此多的人都爱着我,但是还是感到无尽头的孤独,似乎从来就是只身一人。
放假后的第一天,我便拿起了这本书。尽管最讨厌密密麻麻的文字,却还是想了解作者的爱与孤独。从刚开始的章节中,我似乎就看到了作者的孤独。小小年纪被送进严厉的私塾,整天与古文为伴,却无法写出一篇让父亲满意的文章。因为她最爱的是写信,就连老师也夸奖他的信写的不错。
但是作者也有得到爱:老长工阿荣伯,四叔,母亲,等等。他们都是对这位小女孩无私奉献着自己爱的人。最让我惊异的是,作者小小年纪竟跟着二叔学抽烟,偷拿父亲橱柜里的书。对这位二叔我既无坏印象也没有什么好印象,毕竟他利用过作者去要烟,让作者抽上了烟,但却也时常鼓励着作者,讲述着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俩在我的脑海中竟像两个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哥们儿。
后来,不知是否是因为实在是无法忍受如此密密麻麻的文字围绕脑边。放下了《爱与孤独》。却在再一次拿起它时,似乎变得不一样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她的爱是如此的纯净,如此的美好,默默影响着作者。作者也深深爱着这位不识字,没读过书但却是在作者心中博古通今的母亲。读了关于母亲的章节,我也同作者一般,深深的爱上了“雨”那首诗:天空伤心,所以落泪了。我看见妈妈的眼泪如雨般落下来,妈妈,您是天空吗?母亲们总是十分多愁善感,文中的母亲看着一封家人的信似乎就能泪如雨下。就如我的母亲,在我一次次叛逆的行为中总是伤心的呜咽,泪水挂满脸颊,总是让我的罪恶感发挥到极致。
琦君在《爱与孤独》里写道:“孤独使心灵纯化”,真实的爱如同一颗珍珠的形成“砂子侵入牡蛎的体内,牡蛎为了排除这粒障碍物,辛苦地蠕动身子,而障碍物并不能排除,牡蛎体内反而分泌一种液体,将砂子包裹起来,液体凝固以后,就成了圆润的珍珠。”纯净的而又美好无私的爱只有在经历过各种孤独与苦难后,才能达到极致。
我们的人生中是有许多的孤独时刻,就如作者那般,四十年的写作生活让自己忘却孤独感。只是在孤独之间,却深深夹杂着爱。爱与孤独做伴,爱在孤独中升华,孤独在爱中永生。用你的一生学会如何去爱。
爱与孤独的读后感篇五
最近,我迷上了这一本书:《孤独之旅》,它是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书中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少年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来维持生活。历经了生死磨难,这位少年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坚强、勇敢了。从主人公的遭遇中,我明白了,逆境不是末日,在逆境中磨练出来的是一把“宝剑”。
俗话说“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杜小康正是在这狂风暴雨的洗礼中锤炼了自己,让自己成为了生活的强者。我打心眼里佩服他!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谁都不可以例外。“一帆风顺”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我们的成长道路不可能不遇到困难、挫折,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笑着面对一切。唯有做傲霜斗雪的梅花,才能迎来灿烂的春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