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一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过程:
1、幼儿观赏各班的奶奶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的粽子的技艺。
2、幼儿游戏:《快乐运粽子》
人数: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3、亲子游戏:《赛龙舟》
人数:4对(父或母与幼儿合作)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4、表演:请各班的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5、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小班父亲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 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他人。
2、有重点地指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父亲的责任和工作3、知道父亲节的由来。1910年,美国最先提出庆祝"父亲节"的倡议,并从1934年开始,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日本从1950年左右开始,将"父亲节"正式定为国民的节日。
活动内容:
1、各班在父亲节前一周可搜集幼儿和爸爸的合影或是只搜集幼儿爸爸的照片或是爸爸小时候的照片等,并举行“照片展”“比谁帅”。
2、鼓励幼儿回家帮助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水、拿报、洗脚等。
3、开展系列的教育活动:父亲节的由来、社会《爸爸的手》、歌曲《我的好爸爸》调查爸爸、采访爸爸、说一说爸爸、夸一夸爸爸、画一画爸爸。
4、年级组或班级可根据班级情况开展亲子活动:角色反串、《小脚踩大脚》、《骑大马》等。
5、为爸爸制作手工礼物,亲手送给爸爸;为爸爸演唱《感恩的心》,用舞蹈表达对爸爸的爱。 亲子游戏环节:
1、梳头 玩法:每组请三到四名长发的女孩子和爸爸,请爸爸为女儿梳头扎辫子,要求梳得光滑干净,扎牢就行。
2、袋鼠 玩法:每组请幼儿三到四名男孩子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不能碰幼儿,快速跑到对面终点,速度最快者为胜利。
3、我给爸爸穿鞋子 玩法:每组请10名爸爸和幼儿参加,首先让幼儿认识爸爸的鞋子,然后让爸爸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的鞋子,并帮爸爸穿好,先穿好的爸爸站起来示意为胜利者。
4、击鼓传花 玩法:鼓声停,花传到谁手里,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一个节目,爸爸介绍自己的工作说一件家里的趣事。
5、《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6、《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组进行比赛。
7、《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
新儿歌《爸爸好》
爸爸好 爸爸好 爸爸的力气真不小
做得多 说得少 脏活累活他全包了
爸爸好 爸爸好 爸爸的肚量真不小 挣得多 花得少 剩菜剩饭他全包了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二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三
再有两周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dd端午节。
端午,又称“端阳节”。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今年,我们也要一起过端午,带着孩子共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具体安排如下:
l时间:6月8日(端午节前一天)
l形式:亲职活动dd因幼儿园场地有限,每个孩子限一名家长参加
l内容:
1.包粽子:粽子是端午标志性的食物。各地粽子不仅馅料种类不同,包法也各异。每班需要5-6名会包粽子的家长,现场制作。每人至少包10个粽子,午餐时供大家分享。
2.染彩蛋:端午节吃鸡蛋,如同吃粽子一样重要,“撞蛋”也成了孩子们在这个特殊节日里的“必备项目”;用彩色网袋将鸡蛋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寓意“逢凶化吉”。带着孩子染彩蛋,编网袋,每班需要2-3名家长作为指导老师,带领想要参加的人共同制作。
3.做香囊:传统风俗dd手工缝制小香囊或老虎褡裢,给孩子挂在身上,驱蚊辟邪。每班2-3名家长作为指导老师,其他家庭自愿参加。
4.栓五彩绳: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捻制五彩绳。
5.画额:端午节时有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我们只取其意,为感兴趣的孩子用彩绘笔在额头绘“王”字。
6.午餐准备:每个班的家长共同商量,定出午餐菜单(限6种),从食材的准备到制作,各尽所能,共同完成端午自助餐会的准备。幼儿园准备主食:蛋炒饭和番茄鸡蛋汤,肯定管饱。
l流程:
早餐后dd准备:各种活动内容场地、材料的准备。
9:30晨圈dd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圈活动一旦开始,晚到的家长需在门外静候。
12:00餐前感恩及午餐dd自助(体能厅),家长需自带饭盒和餐具。
餐后,家长可以把孩子接走,或留下午睡。
这次活动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看到成人是如何做节庆的准备,感受到节庆的氛围。所以,重在家长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的参与。放低音量、放下手机和相机、有条不紊,和老师、和其他人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
xx幼儿园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四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班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一:社会领域《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活动准备: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
提问:今天是什么节?大家一起念儿歌《五月五是端午》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门插艾香满堂,龙船下水喜洋洋。
2、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幼儿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二:艺术领域《包粽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学习包粽子,使幼儿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增强幼儿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来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粽子,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粽子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怎样包粽子、特别是粽子的形态。
3、幼儿分组制作粽子,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活动。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做粽子的形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粽子。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粽子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粽子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6、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小结
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见过的粽子,请幼儿动手做粽子时,幼儿都欲欲而试,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欢的粽子,虽然有的宝宝做出的粽子不像什么粽子,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活动刚开始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制作粽子后,幼儿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不是用线,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但是幼儿都想知道这粽叶软软的怎么可以穿进去的?是怎么穿的?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
幼儿都很开心,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本次活动中幼儿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更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通过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端午节幼儿园亲子活动方案
端午节小班活动方案
端午节策划活动方案
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
物业端午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五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
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1、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活动结束!
二、端午节赛歌会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三、赛龙舟每班选5名家长,组成两队,赛龙舟接力赛。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四、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每班幼儿家庭分四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与妈妈一起做香囊方法:给每位小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第三组:与妈妈一起编蛋网。
第四组:给孩子结五丝,结绳索。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幼儿。
五、幼儿相互赠送礼物(粽子、香包、鸭蛋网、五彩绳),并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六、活动结束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欢乐的氛围中,我们的活动也该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我们的感触一定都很深。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展示了良好的积极合作精神。我想说"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篇六
活动设计意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端午节亲子活动:“端午粽飘香”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端午节幼儿园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园安全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