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蚂蚁运粮活动反思总结篇一
在11月上旬,我进行了中班歌唱活动《蚂蚁搬家》的连环跟进,同时此活动也是在三个不同年龄段所开展的同课异构。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一节节课的执教反思和各位优秀教师的指点评价,获得了许多关于音乐领域中歌唱活动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这些都对我以后的音乐教学工作有着诸多帮助。以下是我对《蚂蚁搬家》一些反思的总结,希望我能在这些反思中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在最初的目标中,“学唱歌唱”和“感受旋律、体验快乐”两项的设计是比较准确的。可所谓目标就必须要在整个活动里得以体现,而“念白部分”作为难点在活动中前置需要幼儿着重学习,也应该成为一大目标。
我在图谱的制作上做到了生动、丰富,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帮助幼儿更简单地记忆歌词。可图谱的位置摆放不应一味追求规整,如大树图片可直接顶行摆放,而不是放于中间;同时对于幼儿难理解的歌词,如“树上洞中来安家”可以将图谱制作得更丰富一点,以便于幼儿理解。此外我对图谱的利用不够充分,应该在第一遍学唱时,逐一指着图片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谱唱歌。
歌曲中的'念白部分是活动中的难点部分,既要认识不同种类的6种豆子,又要看节奏谱有节奏地念,所以在经过考虑之后,我将此设为活动的第一环节。在各种豆子图片和节奏谱的准备上,我做到了真实形象,很好地引导幼儿认识和学念。可第一教学中,我自己却将节奏打错,给了幼儿错误的示范,这是不该发生的。第三教学中,我执教班级的节奏感要弱一点,我应该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多让幼儿念念、拍拍,而不是一味地照着原有教案亦步亦趋。
在唱歌活动中,让幼儿能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歌曲,听清旋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幼儿唱歌时,教师应尽量弹琴为之伴奏。我的伴奏清晰活泼,歌声也响亮好听,可我一开始时,清唱太多弹唱太少,其实只有在请幼儿听歌词、看图谱唱歌、或引导幼儿做动作时,才可以适当清唱。还有我在伴奏时,应更突出主旋律,将和旋弹得轻点。
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学唱形式。在这个活动中,我就设计了“完整唱”、“男女分组唱”、“动作创编唱”、“分角色唱”四种形式。幼儿在不同形式的演唱中,兴趣比较浓厚,学唱效果也不错。可这首歌曲的歌词没有很强的动作性,并不适合进行动作创编,只需我在学唱过程中自然的引导和简单的示范便可;而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分别唱歌和念白虽然使形式更多样,可一直坐于小椅子上却让课堂氛围显得有些单调,如果让一部分幼儿起立,一部分幼儿坐下效果就会更好,而且这种形式叫做“分角色唱”并不准确,歌曲中没有明确的角色区别。
在第一次教学中,无论是教案熟悉,还是活动前的预操作,我都准备得不够认真,导致实际教学中,忘记歌词、跑调,漏掉活动环节等失误,这是最值得我深刻反思并改正的。所以在接下来的两次教学中,我都更积极地准备,保证以最佳的状态组织教学活动。
大班蚂蚁运粮活动反思总结篇二
《纲要》指出,幼儿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生活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尤其像音乐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另外要想让小班幼儿欣赏音乐,首先要考虑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那么选材就显得很重要。首先应选择一些具有明显音响特征和情感色彩的音乐让幼儿充分感受,培养幼儿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并从中得到陶冶。这些音乐中,歌曲所占的比重较大,因为歌曲中有歌词,幼儿容易理解。因此,本堂课我们采用了以《大西瓜》为题。西瓜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所以幼儿们很快就能接受并投入到课堂中来。
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的教学、动作等方式,引领着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知乐曲,体现着愉悦性、发展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实物――大西瓜,通过介绍西瓜、认识西瓜等来引题。此外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整堂课我都非常富有激情,因为只有我自己被音乐感动,才能感动孩子、感动大家。在我的带动下,孩子们都沉浸在音乐欢快的.节奏中,而且都能认真欣赏并学会倾听。其实,《大西瓜》只有六句歌词:大西瓜,真好呀,各个都想吃,大家分,切开它,味道顶呱呱。
1、熟悉歌曲旋律,愿意参与歌曲活动,并用相应动作来表现。
2、初步尝试仿编,体验仿编歌词的快乐。这两点为活动目标。以能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为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后能自由创编,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在创编歌词的时候幼儿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有唱成“大苹果”的、“大香蕉”的、“大菠萝”的…….总之,幼儿们都很喜欢这首歌,下课的时候也有听见幼儿在唱。
但美中也有不足的,在唱“味道顶呱呱”时“顶呱呱”有幼儿不理解,我解释给他们听说就是味道很好、很甜。幼儿基本都能理解,但有幼儿还是会唱错歌词。其实,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大班蚂蚁运粮活动反思总结篇三
伴随着紧张的情绪,我的教研课《蚂蚁和西瓜》终于结束了!每次活动之后的反思必不可少,为了让自己更加的进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我总结能力。
一、活动的准备
在课前就带幼儿看过这本绘本了,在看绘本故事时,重点让幼儿细心观察蚂蚁是怎样搬运西瓜的。再请幼儿和边上的小朋友交流,说说小蚂蚁是怎样搬西瓜?再表达出完整的话:它们有的背,有的拉,有的铲,个个满头大汗。再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蚂蚁,边说边指出、并画出蚂蚁的背、拉等动作,再让幼儿模仿一下小蚂蚁搬西瓜的动作,也让幼儿尝试着画出单个的`各种姿势形态的蚂蚁。
二、教学过程
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幼儿通过欣赏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的主要情节及绘本中蚂蚁的各种表情和动作,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搬西瓜的各种动作,并大胆加以想象,用简单线条表现出蚂蚁的各种动态形态。
这节课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教师同幼儿的示范画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蚂蚁的姿势形态。在一开始说到找找这幅画上最喜欢的小蚂蚁时,由于幼儿找了很久,盯着看了很久。心急的我就马上帮助幼儿指出了一只奔跑的小蚂蚁,又将这只小蚂蚁的动作给做了出来,剥夺了幼儿观察和发言的机会。还有在请幼儿示范画蚂蚁的时候只关注了在上面画蚂蚁的小朋友,忽略了下面坐着的小朋友,应该多让幼儿想想、说说、表现蚂蚁的多种姿态,为接下来的画蚂蚁及扩大想象空间作铺垫,效果会更好。这都应该是要多加注意的。在讲解操作要求时,心里想着幼儿以前画过蚂蚁了,所以没有太多的语言去提示幼儿看看绘画蚂蚁的手脚的姿势形态,只是请了个别幼儿来画了画蚂蚁,没有将画的技能及在课中体现出来,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但在操作时,由于幼儿课前画过单个蚂蚁,所以他们画的效果很不错,将各种各样姿态的蚂蚁通过手、脚、身体的变换来体现出来。
在创编故事的环节中,幼儿模仿着《蚂蚁和西瓜》里面的故事情节又编出了一个个好听的故事,虽然故事不长,可是很有趣。
三、反复琢磨有待改进
在上完了这节课后,总的感觉在示范画蚂蚁的姿势时讲解的太少,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幼儿来观察蚂蚁的不同姿态。虽然在课前幼儿已经对此掌握颇多,可在课上还是应该重点讲解一下,让更多的幼儿参与观察、发现。这样就能更进一步了解蚂蚁和西瓜的关系了。
以上这些是我对这节教研课的反思,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每次上教研课都有许多的感慨:如果我能这样上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根据这些不足之处,我会好好改正,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
大班蚂蚁运粮活动反思总结篇四
目的及要求:
1、幼儿练习助跑跨跳过不小于宽50厘米的平行线。
2、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和玩法,会鱼贯的进行游戏。
3、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以及腿部的弹跳能力。
教学重点:
练习助跑跨跳。
教学难点:
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及跨跳的动作要领。
教学准备:
1、小码头饰若干,奖杯两个。
2、橡皮筋、篮子、沙包若干。
3、录音机、磁带各一;手机一部。
场地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两路纵队进入活动场地。
2、放录音,幼儿跟老师做热身运动。
双臂绕环手腕、脚腕弓步原地跑跨跳
3、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今天妈妈带大家去马戏团看表演好吗?有走钢丝、小猴骑车、老虎钻洞。可最有趣最好玩的还是小小马过河。咱们听着快乐的音乐走吧,孩子们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
二、基本部分
1、带有而到场地二。
师“咦!小
马去哪了?噢!他可能是太害怕了吧!可惜那么多人都想看这表演是不是?要不我请一个装的像小马的孩子来替他表演吧!我要从全班孩子里挑最勇敢并且学的'最像小马的孩子为大家表演。下面我们先练习一下吧!”
2、练习助跑跨跳。
(1)、将幼儿带到场地两边,教师先示范表演一遍,幼儿仔细看,看完后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练习跨跳,在跨跳的过程中,要求幼儿鱼贯的跑,并掌握跨跳的要领。
师:“孩子们,到小河跟前千万不要停下来,这样会跨不过去掉到河里的,大家要有秩序,前面一个孩子跨过小河后,下一个孩子就开始跑。跨的时候,步子要迈大,腿抬高才能跨过去。回来的时候,从队的两边跑回来,排在队尾。咱们看看那匹小马最听话,表现最勇敢。”
(2)、练习助跑跨跳第二遍,教师再次提醒幼儿游戏进行要鱼贯,有秩序。
师小结:“孩子们练本领的时候都非常认真、勇敢,个个都很棒,可以当马戏团的演员。”
3、游戏:小马运粮
(电话铃声响)“马妈妈,我们是森林粮库的,听说民乐发生了地震,好多人家的房子都塌了,他们没有吃的粮食,我们想请你们来帮忙运粮给灾区的人们,可以吗?”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那我们赶紧去森林粮库吧。”
(1)、放音乐,带幼儿到场地三。
师:“曲灾区的路上有一条小河,不知道河有多宽,让妈妈先去试一试吧!”
(2)、教师完整的示范一遍游戏的玩法。提出游戏规则。
师:“为了提高运粮效率,我们分成两队,大家要有次序,前面一个孩子跨过小河后,下一个孩子就开始跑。粮食运上从两边回来,回来后把两粮食放到篮子里,就排好队”
(3)、教师指挥小马有秩序的完成运粮任务。
(4)、幼儿游戏时,教师应始终提醒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要连贯,并及时组织幼儿排好队,准备下一轮游戏。
(5)、以运粮快地队为胜,教师上一轮游戏效果,重新提出要求,进行第二轮游戏。(根据时间可进行,可不进行)
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对认真玩游戏的小马提出表扬,并给获胜组颁发奖杯。
2、放松整理运动。
3、活动结束。
大班蚂蚁运粮活动反思总结篇五
设计意图:
孩子们很喜欢小蚂蚁,特别喜欢趴在地上看成群结队的蚂蚁爬,看着忙忙碌碌的蚂蚁,孩子们好奇的问:“老师,蚂蚁在干什么?他们要把食物运到哪里去?蚂蚁他们互相帮助,好可爱。”看到孩子们对蚂蚁运粮食这么兴趣盎然,我不失时机的问:“如果让你们帮助小蚂蚁运粮食,你们愿意不愿意?“孩子们都高兴地说:“愿意。”为了满足孩子们欲望,我设计了这一节户外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和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
2、发展幼儿手膝爬行的动作技能,增强上肢的力量。
3、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蚂蚁头饰,沙包若干;塑料筐若干;拱门四个;地垫、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天,天气晴朗。小蚂蚁出去找食吃。突然,小蚂蚁发现,在蚂蚁洞不远处,有一大堆面包粉,小蚂蚁高兴坏了,急忙跑过去看。它数了数,1、2、3、4...太多了,我要回去找小朋友帮忙。
教师:宝贝们,你们愿意帮助蚂蚁吗?
幼儿:愿意
引导幼儿说出:我不怕困难
教师:好吧,小朋友要想帮助小蚂蚁运粮食就要练好本领。下面我们来练习手膝着地爬。
二、学习手膝着地爬
教师示范爬的动作: 蚂蚁妈妈手膝着地,抬头,眼睛看着前方,慢慢的爬,幼儿跟着学。
三、游戏“小蚂蚁运粮食”
小朋友练好本领了,我们一起去帮小蚂蚁搬粮食。教师:“这里又有很多粮食,我们把粮食运回家吧!”
1、小朋友们头戴小蚂蚁头饰,分成两队,一队小朋友手膝着地学小蚂蚁爬,另一对小朋友负责把沙包放在他背上,并用手扶着,以防沙包掉下来。
2、 两个小朋友行进速度一致,两个人互相配合,团结协作,把“粮食”运回家。
教师:宝贝们,刚才你们在帮小蚂蚁运粮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引导宝贝们说出:有山洞要钻过去。
教师:宝贝们真厉害,遇到困难了也不后退缩,帮助蚂蚁运了很多粮食呢!
四、整理活动:
蚂蚁宝宝们真聪明,真能干,而且还特别团结,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好了,小蚂蚁干了一天的活也累了,让我们也放松放松、休息休息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手膝爬的动作要领。并且通过两人互相配合共同“运粮食”,幼儿在游戏中,不仅练习了双手,双膝着地爬和负重爬的技能,还培养了幼儿团结协作意识,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