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中班跳篇一
1、师:“能干的小鸭们逃离了污染区,要是不及时逃离,会发生哪些后果呢?为什么会有污染区?”
2、教师小结:“小鸭们逃出了污染区,真是很幸运,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携起手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的小鸭在清清的水里快乐地长大。让我们来跳舞放松放松吧!
幼儿园中班跳篇二
1、知道几个常用的急救电话号码,并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
2、教育幼儿不玩火,掌握自救这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多媒体课件
一、播放几种急救车的警报声,请幼儿分辨,并说出这些急救车是干什么用的。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听几种声音,说一说它们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救护车是干什么用的?警车是干什么用的?消防车是干什么用的?
听说是一个小朋友的家里发生火灾了,你们猜一猜,这位小朋友的家里是怎么起火的。
二、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出示课件,请幼儿观看火灾的原因。
1、玩火
2、电器
3、吸烟
4、放鞭炮
四、出示课件,请幼儿观看自救常识。
1、拨打急救电话
2、马上开窗呼救
3、用衣服压住火苗
4、立即披上用水打湿的衣服和被子
五、请幼儿在电脑上玩游戏,谁对谁不对。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中班跳篇三
1、通过谈话、游戏让幼儿巩固方案的内容。知道绿色食品、朋友、好习惯、运动组成了健康的身体。
2、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成功感。
套套娃一个,纸条(上面分别写有习惯、朋友、绿色食品、运动、健康身体)
1、出示套套娃,请幼儿寻宝,引起幼儿闯关兴趣。
师:在套套娃的身体里藏有一个宝藏,你们想拥有吗?
2、通过闯关,让幼儿巩固方案健康身体的组成
(1)第一关:习惯
师:你们有习惯吗?习惯有两种你们知道是那两种?哪些是坏习惯?好习惯有哪些?
你们喜欢好习惯还是坏习惯?
(大家一起用坐得好的习惯打开套套娃)
(2)第二关:朋友?
(和朋友互相拥抱,用朋友的力量打开套套娃)
(3)第三关:绿色食品
师:什么样的食品称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有哪些?你们喜欢绿色食品吗?为什么?
(请幼儿用身体摆出一种喜欢吃的水果来,用绿色食品的力量打开套套娃)
(4)第四关:运动
(请小朋友做一种运动的动作,用运动的力量打开套套娃)
3、找出宝藏,知道宝藏的秘密就是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
师:原来宝藏的秘密就是健康的身体,我们怎么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4、结束
我们得到了宝藏,要懂得与别人分享,现在我们就出去跟你们的好朋友说说,让他们也拥有健康的身体。
幼儿园中班跳篇四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几个幼儿被刚取下的横幅所吸引,调皮的宝贝们拽着横幅跑来跑去,我没有制止而是静静的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被吸引,并主动的参与进去。我在想,这些横幅每次用过之后就被堆积在角落,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它做些有意义的事呢。因此,我决定以大红布为素材开展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
我通过运用废旧的大红布让幼儿探索其玩法,可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通过体育游戏提高幼儿走、跑、跳、爬等动作技能;并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
1、探索大红布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身体灵活性
2、进一步巩固跑、跳、爬、钻等动作技能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大红布数条、户外场地、沙包、线、黄带子
游戏玩法及指导:
玩法一:
游戏名称:直线走
适合年龄:3-5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走的动作技能
2、练习幼儿的平衡能力及耐力
游戏规则:双手侧平举,眼睛看脚底,沿着大红布的边沿一步接着一步向前走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
4、走完的幼儿在起点排队重新开始游戏
玩法二:
游戏名称:顶物走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走的动作技能
2、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
游戏规则:双手侧平举,将沙包放置头顶,在行走过程中不要让沙包掉落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每人手持一个沙包
4、如果沙包掉落,快速捡起沙包在最后一个幼儿后面排队继续向前行进直到到达终点
5、到达终点的幼儿在起点排队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游戏三:
游戏名称:舞长龙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及反应能力
2、发展幼儿走、跑的动作技能
游戏规则:幼儿之间要保持距离,拽紧红布边缘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选前两名幼儿当龙头龙尾,分别站立于大红布的两端,拽紧红布的四角
3、其余幼儿站于红布下方,拽紧红布外侧边缘
5、下一组游戏时,更换下两名幼儿当龙头龙尾,直到每个幼儿都体验此角色后游戏结束
玩法四:
游戏名称:乌龟爬爬爬
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爬的动作技能
游戏规则:幼儿之间要保持距离,手膝着地爬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一个跟一个手膝着地从红布一端爬向另一端
4、一组完成后站起来,从红布外侧统一方向走回起点,鱼贯练习
玩法五:
游戏名称:乌龟运粮食
适合年龄:5-6岁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爬的动作技能及平衡能力
游戏规则:幼儿之间要保持距离,沙包放于幼儿背上,不让其掉落。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作为起点,每人手持沙包一个
4、如果沙包掉落,快速捡起沙包在最后一名幼儿后面继续游戏,直至到达终点
5、到达终点的`幼儿沿着红布外侧边缘统一方向走回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六:
游戏名称:手脚着地横向走
适合年龄:4-5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手脚着地横向走的技能
2、练就平衡能力
游戏规则:保持距离、不要碰到红布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于红布一端,作为起点
4、到达终点的幼儿起身从红布外侧统一方向回到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七:
游戏名称:双脚跳跃
适合年龄:5-6岁
游戏目标:
1、练习双脚跳的动作技能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在起跳的时候必须双脚并拢起跳,不能单脚跳
活动玩法:
1、将数条大红布平铺于地面,红布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2、幼儿沿大红布最长的一边站成一横排,作为起点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双脚合拢跳过大红布
4、跳完的幼儿从统一方向返回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八:
游戏名称:夹沙包
适合年龄:5-6岁
游戏目标:
1、练习双脚夹物跳的技能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双脚将沙包夹住,不要将沙包掉落
活动玩法:
1、将两条大红布平行铺于地面,作为起点和终点
2、幼儿在起点处面对大红布站成一横排,每人一个沙包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双脚夹住沙包连续向前跳直到终点
4、跳完的幼儿从统一方向返回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九:
游戏名称:跨跳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增加高度练习跨跳的技能
2、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玩法:
1、将数条大红布平行铺于地面,红布间保持一定距离
2、幼儿纵队站立两列,请排头的幼儿当小老师,将大红布竖起贴于地面拽紧两端
3、其余幼儿按顺序跨跳过红布
4、跳完的幼儿按统一方向返回起点,准备下一轮游戏开始
5、根据幼儿的情况可以随时增加红布的高度
玩法十:
游戏名称:躲迷藏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练习幼儿的反应能力
2、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根据大红布移动的位置做出正确的反应,并要始终躲在大红布下
活动玩法:
1、将红布平铺于地面
4、更换小老师,幼儿继续游戏
玩法十一:
游戏名称:拔河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游戏规则:听到开始口令时才可以拔绳子、两队人数相等
活动玩法:
1、给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1米,局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
2、将大红布搓成绳子,在中间系一根黄带子作为标志带,下面悬挂一重物垂直于中线
3、幼儿分两队站于绳子两端,人数相等
4、游戏采取三局两胜
幼儿园中班跳篇五
1、对全体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己、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孩子,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己,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己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孩子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以心理健康工作室、各班班主任为主的以广大家长、全体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教师方面:
1、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三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课。
3、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孩子方面:
1、教会孩子掌握几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2、设立师生互动交流版面。让孩子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家长方面:与家长多沟通;针对部分家长组织一些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幼儿园中班跳篇六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笑、生气、哭的情绪变化,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分享的快乐。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1、材料准备:音乐,相关材料,三个大班幼儿。
2、心理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
1、游戏《找朋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同伴,拉近与教师、同伴的心理距离。)
2、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体验感受情绪的变化。
(1)介绍三个大班幼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更直观的'对这三种情绪变化的过程产生共鸣,帮助幼儿理解。)
3、幼儿体验。
(1)尝试用语言去讲述自己的感受及情绪经验,并学学笑、生气、哭时的表情。
(2)引导幼儿讲述“生气、难过哭时可以做些什么?”
幼儿园中班跳篇七
1、感受故事中变色龙变色的趣味。
2、学习正确地、按顺序翻阅图书。
3、体验色彩变化的奇妙。
活动准备:
1、故事:《贪吃的变色龙》(参见幼儿用书)。
2、故事围裙、纸偶,封塑纸、糖纸,水彩笔。
1、讲述故事《贪吃的变色龙》,并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故事里讲的是谁?
它怎么会变颜色的?
变色龙吃了哪些东西?
变色龙变成了什么颜色?
2、边用故事围裙操作,边讲述《贪吃的变色龙》的故事。也可以把纸偶给幼儿,邀请幼儿随着故事情节把相应的纸偶贴到围裙上。
3、请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中的《贪吃的变色龙》,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4、以适当的问题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变色龙还会遇到什么东西?
它把这些东西吃掉之后,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5、操作活动:彩色的世界。
用水彩笔在封塑纸上示范画图,并涂上颜色,然后贴在玻璃窗上,请幼儿观察透过彩色透明片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给幼儿提供一些彩色糖纸,带幼儿到室外,透过糖纸观察外面世界发生的变化、。
带幼儿回教室,尝试将糖纸做成一个造型,如蝴蝶结,将幼儿完成的作品贴在窗户上,让大家相互欣赏。
幼儿园中班跳篇八
嫉妒心理是在自己不如别人优越,有了失落感时才会产生的。嫉妒心是对某些方面超越自己的人的一种嫉恨,是对无意或有意竞争的一种仇恨心。
在幼儿中,嫉妒心理的突出表现为失落感。引起幼儿嫉妒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别的小朋友被教师表扬了,而他没有得到表扬;别人的好朋友多,而他没有好朋友;别人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而他没有;谁穿了漂亮的衣服,而他没有穿等等,这些都可以引起幼儿的轻微嫉妒心。
嫉妒心看上去似乎是对自尊心的一种满足与安慰,但实际上,他满足的只是并不真确的欲望。如果一个人不能从与他人的相互比较中努力进取,合理竞争,仅以嫉妒别人的进步与优势来安慰,满足自己的自尊心,那么,这种不正确的心理防卫优势比成为自己成长路上的重大障碍。
特别是5-6岁(大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较4岁左右的孩子有名显得的发展变化,原来不太注重的一些东西也开始注意起来,嫉妒心理有了一些变化。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正确应引导,应及时调整和纠正幼儿嫉妒的心态,让幼儿学会欣赏别人,懂得欣赏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欣赏。让幼儿能正确对待比自己优秀的人,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与成功。让嫉妒心变成进步的动力。同时,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竞争意识,知道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来超越别人的行为,才是最好的、最正确的,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并使他们终身受益。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特设计本次活动。
1、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教育幼儿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克服因嫉妒而产生的不满情绪,教育幼儿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2、教育幼儿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互相不服气,甚至互相瞧不起是不会进步的。
3、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重点:通过理解故事和练习绕口令,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一起进步。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克服因嫉妒而产生的不满情绪,虚心向他人学习。
故事挂图及图片、录音机及音乐磁带。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如果你看到别人有的地方比你强,你会怎样做呢?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名字叫《数星星》,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鱼和小青蛙是怎样做的?”
(二)展开
1、出示挂图并为幼儿讲述故事《数星星》,引导幼儿懂得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
教师讲完故事后提问:
(1)鱼妈妈为什么说小鱼很聪明?
(4)小朋友,如果你看到别人有的地方比你强,你会怎么做呢?
(5)小青蛙和小鱼为什么能在数数竞赛中得到金牌?你该怎样向它们学习?
2、出示两副结果不同的图片(明明和亮亮进行比赛,明明冠军,亮亮第二),向幼儿讲解其中内容后教师提问问题,并让幼儿分组讨论,通过对问题的理解让孩子知道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互相不服气,甚至互相瞧不起是不会进步的。
1)教师提问:
(1)小朋友认为哪个结果好?为什么?
(2)如果你的小伙伴取得了好成绩,或者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会怎样想?
2)幼儿分组讨论,互相向自己的小伙伴讲述自己的看法,并分析自己遇到后会怎样做。通过幼儿间的讲述及讨论,让幼儿知道要用正确的心态对待输赢,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好成绩。
4、学习绕口令《毛毛和涛涛》,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要嫉妒别人的长处,更不能瞧不起别人的短处。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一起进步。
(三)结束
教师小结:“毛毛和涛涛各有自己的本领,他们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小朋友你们都有什么本领呀?把你的本领教给你的'小伙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