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一
根据新课改的提出,对于旧式的教学模板已经不符合教学方式的要求。小学语文三年级开放性教学方案是基于新课改提出的,其内容主要有教学地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一、基于新课改提出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方案的转变
新课改的提出改变了旧教育的应试模式,提倡以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老师则为教育的领导者。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令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同时要求老师的教学方案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采取填鸭式的教育学方法,要设立有趣的课堂教学方案,令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认真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朦胧的认知阶段,生活中的许多常识需要通过实践学习来认知。他们是富有想象力的年纪,想法非常的单纯,善恶辨别能力较弱,因此老师和家长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对生活常识的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由于学生一天的时间大都呆在学校,并且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都来自教师的讲课,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说非常的重要。在新课改的作用下,老师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小学语文三年级开放性教学方案是基于新课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课堂的实践和探讨。
二、小学三年级开放性教学
小学语文三年级开放性教学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课堂教学地点、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中,快乐的成长并且了解到书本以外的知识。
1.课堂语文教学地点的开放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室为主的,在新课改的提出下,不防偶尔将课堂教学地点移至教室外,让学生的学习环境有所变化。课堂教学地点移至教室外,要以学生的安全为基础,再进行教学,同时确保课程进度不受其影响。课堂教学的地点不是随老师的意愿进行设定,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教学地点。比如说:三年级语文老师上到课文《金色的草地》可以带领学生们到草地上进行教学。
课堂语文教学地点的开放性是指不影响课程进度的情况下进行课堂地点的改变,这样的教学地点的改变是一时性的,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室的授课地点方式。
2.课堂教学模式的开放性
课堂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即老师摆脱传统的授课模式。由于我国之前的教育方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许多教师的讲述课程较为死板,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是仅仅根据书本上的内容直接传授,很少去解释内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知识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如果语文教师以上课就进入教学内容的教授,许多学生很难一下子跟进老师的讲课内容,导致学生不爱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先从学生们感性趣的事情作为切入点,再引申到课本内容,然后再进行课堂内容的讲授。例如:课文中《狮子和鹿》,老师可以先设置一个关于狮子的谜语,叫学生们猜。或者是设置一个成语接龙游戏。教师在上课前进行情境导入,应注意适当的把握,不能影响课程进度或者使课堂气氛过于活跃。
3.教学课堂内容的开放性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大多是10岁左右,对于世界还是处于一个认知的阶段。他们所接触的东西比较简单,需要通过学习和生活上的接触不断的积累常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一般来源于父母和老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情况下,讲述一些课外知识,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量,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内容开放性,即保证课程进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课外知识的传授,令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事物,同时也可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更能积极认真的配合老师的讲课。
三、总结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知识面小,认知能力较差,比较爱动,因此在教授课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制定教学方案的内容,同时应该以不影响课程进度为基本要求。将情境创设的方法带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二
教学课题
19.《棉花姑娘》
主备教师
王玉梅
授课教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授课时间
基于标准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虫以及一些科学知识;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基于教材
《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基于学情
棉花姑娘生病了,孩子们很同情她却无能为力帮助她,心里很着急。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童话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引发共鸣,所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充分朗读,在读中学懂文,悟出情。学生应被一条情感线牵引学文始终,学出滋味。
学习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学习方式
读读、认认、说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棉花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棉花)
2、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3、认识“棉、娘”两个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并随文识字
1、(课件展示第一幅插图,去掉燕子)同学们,图片上的棉花姑娘低着头,一幅有气无力的样子,她怎么了?(学生自由发言)
2、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你知道在她身上爬来爬去的坏蛋是谁吗?请到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它的名字并圈出来。
3、你觉得“姑娘”的“娘”字怎么记比较好?(形声字)
4、(回到图片)身上长满了可恶的蚜虫,这时的棉花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回答)
5、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用怎样的一句话来表达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读最后一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6、(出示“盼望、治病”)在这句话里有这样两个词语,你明白它们意思吗?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说说。
7、“治”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你记住了吗?和同桌说说你的方法。(交流识字方法)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她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请同学们把全篇课文读一读,找到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2、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动物名字)
3、过渡: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它治病?还是让我们仔细地来研究研究吧。
四、朗读理解课文。
1、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此时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有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书: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三、四两段。(学生用划一划,读一读的方法自学)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5、感情朗读1——4自然段。
五、复习生字,承上启下。
1、一次次请求都失望了,同学们,棉花姑娘向我们求救了,你听,她是怎么说的?(课件播放下面的一段话)
小朋友,我是棉花姑娘。我身上长了许多蚜虫,可难过了。我多么盼望着有人给我治病啊。可是燕子、啄木鸟、青蛙都说没有办法给我治病,小朋友,你有办法吗?快帮帮我吧!
2、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按照课文的意思,只要有道理即可)
六、结束:
同学们刚才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棉花姑娘的病最后是谁给治好的呢?请大家课后读一读课文
5、6自然段就能知道答案。
七、课后作业:
熟读全文、做一个文中出现的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
教 学 流 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用游戏法进行复习:《捉蚜虫》黑板上画几朵棉花,每朵花上贴一个画有一只蚜虫的小纸袋,纸袋上写一个生字,袋里面放一些小的外形剪成虫子形的生字卡片。学生如果认识纸袋上的字,就可以到袋里面拿一张写有这个字的小卡片,说明他捉到了一只蚜虫,最后进行统计,看看谁捉到的虫子最多。
二、学习课文
5、6自然段。
1、同学们,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在课后读课文,找找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们找到了吗?(生答:七星瓢虫)
2、课文哪一段写了七星瓢虫给棉花姑娘治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么快就吃光了蚜虫,你们想,棉花姑娘会有什么表情?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惊奇)
4、你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吗?(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5、(课件放大七星瓢虫图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七星瓢虫了吗?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6、(出示:斑)谁来说说“斑”字你会怎么记?它还有其他朋友吗?(斑马、斑白等)
7、不久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呢?(学生讨论后读)
8、出示词组:碧绿碧绿的叶子,学生练习: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三、分角色表演读。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比较着急,哪些地方又会让你感到轻松而高兴?(学生小组讨论并反馈)
2、我们今天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把你们的头饰戴上,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其他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读)
3、请一组较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
4、拓展:当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请你们想想,此时棉花姑娘会笑着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发言)
四、生字书写。
1、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可分四小组进行学习:“病、医”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别”是左右结构的字;“奇、星”同为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两上小下大;“千、七”是独体结构的字。
2、请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3、学生临写,描红练习。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五、展示台。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蚜虫、七星瓢虫、棉花的小知识。
心得反思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
1、体会猜字谜带来的乐趣。
2、 通过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字谜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魅力。
课前准备:
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字谜。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
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1)学习书上的那些字谜,体会汉字文化的魅力。
(2)认识汉字的字谜现象,探究猜字谜的方法。
(3)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字谜。
(4)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
1、我会读这些字谜的谜面。
2、小组内相互猜字谜。
2、这节课,我知道了谜面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谜、画谜、协作谜等。
3、我节课,我知道了猜字谜主要有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
组合法,如:一口咬掉牛尾巴。象形法,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意会法,如:客满。
(二)活动展示。
设置字谜擂台,进行猜字谜接力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游历了字谜王国,说说对汉字有什么新的认识。
2、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字谜。
3、根据汉字的特点,小组为单位创作谜面,全班交流。
三、知识拓展延伸
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四
本次百花园安排了四项内容,分别是语海畅游、猜一猜、背一背、能说会道。其中语海畅游栏目又包括写字、说词语、选字填空三项小内容。通过这些练习,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从兴趣入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地识字、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背俗语、猜字谜。
3?辅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完整流利地说话,并能把图意流畅地写下来。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语海畅游和背一背。
一、激趣引入
今天,又是我们去语文百花园玩的日子,这次的语文百花园又有什么精彩内容等着我们去学习呢?咱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二、园中寻宝
(一)我会写。
1?同桌之间相互读“木—林、人—从、又—双”这三组字,再说说每组字有什么异同。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写好“林、从、双”这三个字中的笔画“点”。
(二)读一读,说一说。
1?教师带读词语。
2?请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你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再指名说。
4?把词语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三)看图选字填空。
1?出示“她、他、它”,齐读,再说一说这三个字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里的填空。
3?教师检查,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四)背一背。
1?自由朗读,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3?指导读,读出停顿和感情。
4?你从这两句话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自由找伙伴讨论讨论。
5?向集体汇报读懂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6?把这两句话背下来。
三、总结收获
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猜一猜”和“能说会道”。
一、猜一猜
1?导入话题。
同学们爱猜谜语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到猜谜乐园去玩玩吧!
2?出示题目,学生读谜面。
3?小组合作,讨论谜底。
4?全班交流。
5?你还有什么谜语,说出来让大家猜一猜。
二、能说会道——“我识字的办法多”
1?导入话题。
2?把你识字的办法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一说。
3?小组代表谈识字的办法,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
4?小结:识字的办法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就能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五
【教材分析】
语文学习园地一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识字方法,巩固生字。积累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积累句子,进一步体会春天万物生长的现象。
“我会读”,内容是一篇以时间为序,描写小山村里的果树给村子带来的美丽,短文语言简短,通俗易懂,又富有“美景”,教学时应设计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章内容。在语言感悟中,让学生掌握“什么怎么样了,什么也怎么样了。”的句式。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认识“车字旁、钅字旁”。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积累句子,巩固生字,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难点】
能比较清楚地表达。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出示卡片读一读:独立轻声读一读——开小火车对比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生字。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读一读。
说说读了这几个词语,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帮助理解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看图选一个词说一句话。——教师有意识地选择其中几句,说成一段话。——仿照老师的方法,选几个词语,看图说一段话。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一闻呢?)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出示句式:(什么)(怎么样了),(什么)也(怎么样了)。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说春天
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喜欢?(请几个学生简单说)
既然大家都说春天很美,那么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春天好吗?
这次说话有三个要求,请大家看着小黑板跟老师读一读,然后请大家在说的时候记住按要求完成,比一比这节课谁表现最好。
春天是新年的开始,所以古今中外的人都赞美过春天,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吗(学生说几个,教师板书一些)
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词语和句子,帮助大家说好话。请大家看黑板,自己快速记几个,待会儿说话时用上一些你喜欢的词。(学生看黑板,边读边记)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风拂面
柳绿花红 百花盛开 万物复苏 „„
现在你们看完了,就让我们比一比谁说的春天美,好吗?春天来了,我们去公园看到了什么(用一句或几句说说,要按要求说。)
大家刚才说得真好,看看老师还帮你提供了些什么(出示挂图,观察公园景色,然后同桌互说。)
春天来了,我们在田野看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说,教师随时纠正。)说完后,再次挂图,让学生互说。最后指名说。
在春天里,你除了刚才说的和图上看到的以外,你还看到了哪些变化吗(蝴蝶、青蛙、蝌蚪„„)
一、小组合作,描绘春天
1、根据要求小小组合作进行口语交际。
2、个别反馈。
3、小结:春天就像个大画家,只要它一来,世界就会变得五彩缤纷。我国古代就有诗人用诗歌描绘了美丽的春景,我们一起来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感怀吧。
二、赞美春天
1、背背古诗
三、歌唱春天
1、指名唱。
2、欣赏《嘀哩嘀哩》
四、珍惜春天
(好好学习珍惜时间 爱护花草树木等)
五、指名说,师生评议
刚才的几位小朋友说得很好,是啊,春姑娘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享受美丽的春天吧!播放乐曲《春天在哪里》,学生齐唱。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熟字换偏旁 找春天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相、遇、喜”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语的。
3.情感目标: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动脑筋、猜谜语,同时还能认识很多生字。
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一)学习第一则谜语。
1、教师出示谜面,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想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时候左右相遇起凉风?
3、指导朗读最后两句。
师:想想什么最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
4、想一想谜底会是什么字?学生猜出时,教师出示谜底卡片。
5、 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谜底的?学生交流。
6、 背诵谜语。
(二)学习第二则谜语。
1、 复习汉字:请、情、晴、清。精、睛。
2、 请两个同学表演互相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学习他们互相尊重的优点。让学生通过情景表演,用谜语的话说一说,猜出谜底。
3、 朗读谜语,猜谜底。
4、 背诵谜语,看谁背得最快。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扩展活动
1. 猜字谜
一口咬断牛尾巴(告) 天无它大,人有它大。(一)
2. 收集谜语。
3. 自编谜语。
板书设计:
《识字4》
第一则:秋
谜底快乐无限
第二则:请 清 情 睛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再者,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另外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然后我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我在学生猜谜底时通过表演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能给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视觉刺激,会教学目的很好的完成。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5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学习笔画“竖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熊猫的珍奇、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收集熊猫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能根据课文内容为大熊猫涂色。
教学重难点:15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具准备:课件、熊猫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课件为媒,诱发兴趣。
1.欣赏课件《奇妙的朋友》片段。
教师边配合熊猫的特写镜头,边引用课文的有关语句作为解说。(运用视听的效果,感受各种珍奇动物的可爱:猴子的顽皮,狗熊的笨重,狮子的威武,猎豹的凶猛,熊猫的憨态可掬。)
2.用简短的几句话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喜欢它的什么。(交流观后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借以导入新课。)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并展示材料、图片。)
二、以读为主,紧咬重点。
1.读一读,划一划,小组探究识字。
你能自己读课文吗?(学生明确目标导向,自由读课文,拿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这些生字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记住它?(回忆识字方法,小组讨论并总结出:认真听读、看生字表、看查字表、问同学老师、游戏认读)
你能当小老师教教这些生字吗?(以能者为师,换个方式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
2.读一读,画一画,变画面为语言。
在认读生字,扫除字词障碍后,先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画出大熊猫的形体。(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改成“画面”)
引导学生根据所画的熊猫,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它的样子。(再通过“画面”体味语言从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谁愿意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激发学生表现欲,引导学会自评、互评。)
3.读一读,演一演,摹动作促体验
引读—比较。大熊猫真可爱,它小的时候与长大以后可不大一样,请你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就知道了。
细读—感悟。
学生反复细读,悟出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长大以后就变得懒洋洋了。教师相机点拨:这两部分的句子的读法肯定不同,要怎样读呢?用比较欢快的语调表现大熊猫小时候的活泼,用比较缓慢的语调刻画长大以后的大熊猫懒散、憨态十足的形象。
表演读—促体验。
谁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表演一下熊猫?(学生戴上头饰,融入表情、动作、声音,创造性地表现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深对熊猫生活特点、食物特点的印象。)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三、以疑为题,拓展思维。
1.学完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还有什么问题想与同学讨论?(学生交流疑难,讨论解决,在碰撞中发展求异思维。)
2.熊猫是珍奇的动物,你应该怎样做?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告诉人们?
四、分层设计,巩固提高。
必做 1 朗读课文.2 制作生字卡片
选做:
1、完成要求,并编一个熊猫的故事讲给别人听。(适合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掌握了熊猫的基本特点,且想象力丰富、表达能力强——可要求离开课本独立完成。)
2、完成要求,并用“熊猫”一词写一句话。(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熟悉课文,了解有关熊猫的资料,且有表达愿望——要求能够借助课文完成)
3、边读课文边完成要求。(适合于程度较低的学生——要求完成最基本的要求,老师应多加关注,保证这些孩子能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果。)
深认识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板书设计: 大熊猫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八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理当为学生创造放飞灵性双翼的机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那要引导学生做到:“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下面这一教学片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思想。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第5课《看电视》是一篇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
教学《看电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在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后,布置了学习任务:
尝试运用“发现法”学习课文:
仔细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并强调学生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发现得多,看谁的思维最敏捷。
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室里呈现出书声琅琅、圈圈画画、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交流时,各小组的同学都争着发言,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爸爸明明是个球迷,不知为啥把精彩的球赛关掉’,这个‘关’字用得不对。”我一听,愣了一下,没想到一年级的学生敢向教材挑战,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向了提问题的同学,像在问:怎么会提这样的问题呢?我做了临场应变,马上用一种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学生说:“你真勇敢,能谈谈你的看法吗?”这名学生听到老师这样说,马上自信地说:“既然是在看着球赛的过程中换成京剧的,就不应该用‘关’ 字而应该用‘换’字。”多好的想法啊,我便来个顺水推舟:“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到底是用‘关’字还用‘换’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再读一读、议一议,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这们同学一样,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同学们的表现欲望被激活了,读书声、议论声充满整个课堂。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学生们积极踊跃:
有的说:“我同意应该用‘换’字,因为我们平时不想看一个节目时,通常都是换频道选另外的节目的。”有的说:“我也同意,因为当时给奶奶看喜欢的频道,一转换就行了,根本不用先关掉。”有的说:“我认为用‘关’字比较好,因为在一节诗里同时出现两个‘换’字,读起来就没有这么好听。”(一年级的学生能这样的看法真不容易。)有同学紧跟着说:“我反对,在这一小节之后的两个小节中都有‘换’字,所以我认为还是用‘换’字好”。
有发言,有补充,有辩论。尤为可喜的是,有一名同学竟说道:“正是因为后两节有‘换’字了,所以我认为在前面才应该用‘关’字。”听完学生的汇报,我情不自禁地举起双手,几欲拍手叫好。
一个“关”字问题的提出,击中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上呈现出探讨的气氛。这无疑是真正的读书,读书而又不盲从于书,敢于向教材挑战,体现了探索精神。当然,学生的质疑,不一定都正确,更不可能很完善,但这并不重要,只要没有大错,就应当尊重学生的认识。保护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示每个个体生命的风采,课堂上才能形成探究的气氛。
此片断中,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使学生在争辩中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唤醒了个体创造的潜意识。如果能持之以恒,必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后反思】
这堂课给了我今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一个启示,即要针对学情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一片断的教学,我认为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了学情的变化:
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现场生成性,也就是教学的过程决定于师生的双向现场活动。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得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演示教案的过程,就难以上出鲜活的好课,就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能根据学情的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是可取的教学艺术。
2、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高明的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在这一教例中,我让学生用自学讨论法去读书、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并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看电视》教学案例及反思
湖北省十堰市五堰小学 叶 敏
【情景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进行重新的审视,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
【教学案例】
师:奶奶为什么把京剧换成了球赛?
(生思考了一阵后,三三两两举起了手。)
生:奶奶可能要去做饭了。
师:有可能,谁有不同想法?
生:前面说“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奶奶可能觉得我们的呼噜声太吵了,干脆让我们看球赛得了。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想想,当下雨了,而你们又没带伞,奶奶平时会怎么做?
(一生迅速抢答)
生:给我们送伞。
师:奶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怕我们被雨淋湿,那样会感冒的。
生:奶奶担心我们被雨淋湿了会感冒,生病还要打针吃药,奶奶会心疼的。
生:奶奶关心我们,爱我们。
师:那奶奶除了下雨给你们送伞外,还会帮你们做什么?
生:送我上学,帮我提书包。
生:奶奶说书包太重了,怕我压矮了。
生:我生病的时候,奶奶最疼我了,她总会给我买好吃的。
生:我的奶奶对我可好了,每当妈妈打我的时候,奶奶就会来帮我的忙。
……
生:那是因为奶奶疼爱我们。
生:是因为奶奶喜欢我们。
生:是因为奶奶关心我们。
生:是因为奶奶爱我们。
(生非常兴奋,纷纷举手)
生:奶奶想让我和爸爸看球赛。
生:奶奶想让我和爸爸开心,那么她也就开心了。
(一生很急切地插话)
生:对呀,奶奶还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呢!
生:这是因为奶奶爱我们。
师:这是因为奶奶心里装着对我们的爱。奶奶这么爱我们,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生:奶奶生病时给她倒开水。
生:帮奶奶洗脚。
生:帮奶奶穿针。
……
【教学反思】
《看电视》是一首短小的诗歌,生动的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奶奶对孙子辈的慈爱是世上最真最实最平凡的爱,正因为这种慈爱得到的太容易了,一年级的小朋友不能更深切地感受和体验,但教师又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所以我采取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回忆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在回忆中一点一滴地体会到奶奶的爱,让亲情在回忆里重生。另外,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而且要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果仅仅依靠在课文的熏陶感染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才能使情感得以升华,品德修养得以提高。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教师于其中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重引导,少讲解;重指点,少分析;让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得到提升,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充满自主、和谐和真情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