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读后感获奖作品篇一
今日读第三条建议“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该条明确主要是讲给小学教师的。
常常听很多家长私下里闲聊:小学阶段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在小学里,玩就行了。其实,这种认识完全错了,并且是大错而特错。这让我这个既是老师又是妈妈的行者来说,深感内疚,而悔之晚矣!
为何语文成为孩子的绊脚石?最终原因是在小学里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养成读书的习惯。我真希望时光倒流,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读到这本书!这个建议并不是在批评孩子的老师,而是在给很多家长提个建议:大量阅读并不只是老师的责任。
书中说到: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现在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大量阅读,做到早读经典,暮有感悟,周周读名著。课堂上更是给他们提供有效的时间,大量背诵美文美篇。虽然见效很慢,但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任重而道远!
教师读后感获奖作品篇二
创新是一种意识。教师由于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了熟悉的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等,已经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定式和行为取向。学校首先要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思维定势,克服习惯性防卫即权威和从众。从众就是个体盲目地有理无理地顺应了群体,顺应了先验。转个身容易,转个立场难,思维定势根深蒂固于心中的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在教育工作中,它影响着教师如何对待外界客观世界,如何采取行动,决定自己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什么时候做,到底怎样做。其次,要善于反思,觉察自己思维偏见,不要轻易给别人下断言,每一片落叶都有自己的理由。你亲眼看到的、亲耳闻到的、亲手摸过的未必就是事实。教师要全方位地反省自我,严格地剖析自我,找出自身的弱点,从而产生创新的欲望。只有审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才能使创新成为一种内驱力,成为自身的一种需要,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自觉自愿地以创新为已任,满腔热情地投身于创新实践。第三,教师要乐于舍弃旧习、抛弃成见、敞开胸怀,建立与别人的协作交流。宽容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氧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要宽容一点,以诚恳的态度听取别人的意见,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教师是在集体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背靠背,竞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面对面,沟通的竞争才能取得双赢。
教师读后感获奖作品篇三
我在家里认真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有效教师》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注重过程,我感受到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这本书主要是写教师的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细细品味它,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收获良多。
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有什么样的精神态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态度的创造与给予。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平庸者经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领导偏见,而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让爱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有效教师》这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实践报告指导。
《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的解释是“效果,功效”,其词条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综合起来就是各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
有效就是高效能。“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寻、反复实践的课题。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反思。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基础是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重点是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即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
《有效教师》不像平日里的理论书籍那样枯燥无味,整本书中都自自然然的书写着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字字散发出来的是执着的人才有的努力与付出;句句相连的是倾心于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与奉献;篇篇倾谈的是充满热忱的人才有的智慧与希望。
正如文中的提问“什么是有效教师?我怎样成为一名有效教师?这需要多长时间?”这么简单的几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内心的疑问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赏了两边的风景,却看不到前方的路标,低头前行的那份茫然让我的内心格外苦闷。顺着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读下去,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
教师读后感获奖作品篇四
感想结束。
短短82页,拉开一个数万光年的画轴。耸起的时间轴上,近乎在其极值的太古人敬畏地面对群星,而时间原点处的人们用100光年的禁航带,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仅存于太古的那份壮丽和神秘。
摘抄:
如果没有高级文明的培植,他们还要在亚光速和三维时空中被禁锢两千年,至少还需一千年时间才能掌握和使用湮灭能量,两千年后才能通过多维时空进行通讯,至于通过超空间跃迁进行宇宙航行,可能是五千年后的事了,至少要一万年,他们才具备加入银河系碳基文明大家庭的起码条件。”
参议员说:“文明的这种孤独进化,是银河系太古时代才有的事。如果那古老的记载正确,我那太古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海洋行星的深海中。在那黑暗世界中的无数个王朝后,一个庞大的探险计划开始了,他们发射了第一个外空飞船,那是一个透明浮力小球,经过漫长的路程浮上海面。当时正是深夜,小球中的先祖第一次看到了星空……你们能够想象,那对他们是怎样的壮丽和神秘啊!”
最高执政官说:“那是一个让人向往的时代,一粒灰尘样的行星对先祖都是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在那绿色的海洋和紫色的草原上,先祖敬畏地面对群星……这感觉我们已丢失千万年了。
教师读后感获奖作品篇五
奥尔科特这样评价好书:“所谓好书是有所期待而打开,有所收益而合上的书。”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像一盏指路明灯,引领着我们走进神圣的教育殿堂,在这里,教育成了一种艺术,教育成了一种享受。我从这本书中,不仅获取了当班主任的宝贵经验,还领会了做人的准则。现在写几点我的心得体会,与喜欢这本书的同行们交流、分享。
如今,教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学生呢,“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向教师发出挑战,总之,教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
面对这些难题怎么办呢?我们在无奈中流露出不满。“教师”,这个曾被人们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正在受着世俗的冲击。魏书生老师告诫我们:“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埋怨是没有用的,主观努力才是关键。像魏老师,曾兼带两个班的语文课、班主任,还要经常外出开会、作报告,但班内学生成绩稳定,班级管理井井有条。究其原因,是其具有一颗对事业执着的爱心,以及自己独具一格的班级管理经验。
魏书生老师还告诉我们:“许多事情是没有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是的,人们不是已经总结出“态度决定高度”吗?只有我们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执着去追求教育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我们才会自豪:我骄傲,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却还在为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师行为而疲于奔命,而很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方法,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魏老师强调:“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必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魏老师说:“教师尊重了学生人格,就等于尊重了教育。”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才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魏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如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治病救人周”、“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抄一句格言, 而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魏老师费尽心思,在日记内容设计上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育人先做人的思想渗透。如,有对自我的剖析,写《勤与懒的对话》;引导学生写《尊人者,人尊之》、《记长不记短》等,引导学生如何处理与别人的关系;强调学生爱自己的母亲,写《母亲笑了》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写《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引导学生写《我为祖国做了些什么》,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我们从中不仅读懂了魏老师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的大智慧,同时也引领我们做到“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剖析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别忘了自己的身份,别忘了做人的本分!
近段时间以来,我班的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普遍下降,劝、哄不行,惩罚更不可行!难道是学生大了,不服管了?读了魏老师的文章,我终于有所领悟: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已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动力。而我们在情感教育上下的功夫只是蜻蜓点水,起不了根本作用。正如魏老师所说:“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
因此,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方法得当、措施具体,做到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