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农业发展教案篇一
《农业区位因素》这部分内容是高一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也是本章重点内容,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当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因为农业区位因素共分为三大类: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每一大类因素又包括了很多小的要素,在每一大类要素中我列举了很多实际的农业生产例子,叫学生来分析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比如自然因素中我列举了新疆的瓜果驰名中外再配上新疆瓜果的.图片,学生自然能分析出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类似于这样我还举了江南丘陵有名的龙井茶、美国的农业生产的高效率、过去我国北方储存大白菜以及西安市周围的蔬菜、草莓、水果的种植园等等,叫学生来分析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最后老师来总结。
这是前半年我上这一部分时采用的方法,当时还没有正式研究这个课题,只是觉得采用这些例子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现在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我觉得这也应该是属于创设情境,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业发展教案篇二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讲到目前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应该让学生来谈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1、课前抽查,查找问题,找准切入点。
要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内容和考点内容设置情景,找准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缓判断,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开放地理课堂。
教学内容开放,关注社会重大的科研成果,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展开辩论,越激烈越好,再次,作业设置要开放,作业形式要多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开放和多元,充分肯定学生,关注其差异性。
通过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和人文环境等自然地理知识,并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所以说学习地理是很重要的,学生们都从思想上重视了地理这门学科。
通过地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民族素质。地理教学贯彻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就使他们具备所必需的地理基础知识,我们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而不是单纯为了升学,或者只是依据地理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的去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地理教学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收集一些地理材料和图片,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结合教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初中学生,正值求知欲、表现欲非常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说”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湘教版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大了“活动”、“阅读”、“思考”方面的篇幅内容,使“活动”、“思考”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多说”学习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5、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学习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创新的情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农业发展教案篇三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每天都反思自己所做事情的习惯开启了中华民族善于反思的良好风气。现实中人们在各行各业中都爱使用“反思”,教师也不另外,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称之为“教后记”、“教学日志”、“教学札记”等。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注重教师在教学中专业成长。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中小学在教师的常规工作中就明确要求老师每个月都要写几个教学反思,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老师们的认可。老师们认为我总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但是很少写成文章,所以很多老师就觉得被教学反思的现象。有的三言两语,不知所云;有的漫无目标,不知反思什么;也有的老师苦不堪言,不知从何反思。这样的反思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21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可见老师的反思对一个老师的成长的重要性,所以中学教师需要走向专业化的教学反思。
何谓教学反思?我们先从反思说起,《现代汉语・辞海》是这样解释:“指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深入的再思考”。那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已过去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的再思考。如果这个概念成立,那么表述中“深入”一词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也就是说教学反思不是蜻蜓点水式的,应该是具有专业性的,否则何以达到深入的程度。在此,从专业的角度看,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对教学行为及其背后的理论和后果进行反复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从而赋予教学实践以意义,寻求改善教学实践可能方案的.过程。在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分出以下几层含义:第一,反思的对象是整个教学行为,还包括指导教学的理念、教学结果。第二,教师反思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探求活动,体现出教师的专业自觉性。第三,教学反思是具有明确目标的,即通过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过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实践方案。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具有专业性的探究活动。不是简单的点滴式的经验小结,而是具有理论高度的教学研究实践。
中学教师如何走向专业化的教学反思呢?可以从学校文化和教师自身两个维度展开思考。第一,培育有利于教师反思专业成长的学校场域环境。俗话说,“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肆,不觉其臭也”。学校场域文化是教师的专业成长环境,只要他们身处其中,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学校文化的浸染。比如,学校确定的教学理念,如果把“关注学生”作为学校重要教学文化,就会引领教师在教学中着重于学生的学习,进而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过程与结果。教师每上完课后,就会主动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对学生预设是否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再如,学校确立的教师专业成长目标。假如一个以关心教师成长为目标的领导策略,就会在教师身上表现出比较充裕的成长时间和宽广的成长空间,是鼓励教师去大胆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从而为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提供了较为安全的心理环境。
此外,还有学校的教师评价目标、学校发展策略、学校的教研文化等都是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
第二,教师的专业态度决定教学反思的深度。教师职业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教师自觉地完善自己关键在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同时,教学反思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个人化的活动,教师的专业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学反思的效度。具体包括教师的信念、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机、教师从教的期望等等。比如,当一个教师以开放的心胸对待教学,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就会促进教师产生反思的冲动;当一个教师把专业发展作为孜孜追求的目标时,教师就会主动去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就会去学习知识,就会去努力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包含了反思的内容。正如考尔德希德所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
第三,教师须具备进行教学反思的专业素养。教学反思是对教师行动的反思,是一项教学技术性行为,而不是教师们发牢骚的空间。教学反思是具有很强专业技术要求的行动,因而教师懂得反思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具备教学反思的专业素养。
1.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教学反思围绕课堂教学行为展开,那么课堂教学的要素就是反思的内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教学环境。从教师方面看,包括教师的信念系统、知识系统和教学实践。尤其要突出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比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资源的分配,学生个体差异的处理、学生学习动机和课堂评价系统的反思等。当然还不能忽略对教学环境因素的思考,这里可以理解为与教学相互关联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构成的外部环境。但是在今天看来对学生学习行为影响很大,进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
2.教学反思的方法层面。有了反思内容后要解决怎样进行反思,根据针对反思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技术性反思、理解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技术性反思主要针对一般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的内容,思考教师的课堂表现与通行标准的一致性问题。比如可以用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是否达到教学三维目标,所使用的教学步骤给学生有效性反馈。理解性反思针对教师的价值观、信念和课堂背景。强调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就,而且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发展。这主要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思考个人理念与他人经验,理论与实践联系,为教师仔细思考、处理教学事件提供必要的帮助。批判性反思从社会、道德和政治向度,审视教学行为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宏大叙述关联,是实现教学意义的终极关怀。由此可见,三种反思类型具有内在的层级关系,由微观到宏观的反思,构成教学反思技术系统。
3.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包括对教学的观察、发现问题,对问题情境进行细致的描述,根据教师的知识储备进行多角度诠释和分析,最后在形成自己的行动方案。反思是一个综合的认识过程,可以遵循识别、描述、诠释与分析、行动四个步骤。当然,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重视个人教学技能的提高,就算是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大多情况下老师们更多是寻求技巧上的解决,而不会去系统的诠释与分析。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理论学习是一个重要基础,这一点也是制约当下老师专业化反思的瓶颈。
总之,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在反思的作用下,教师实践中的经验和外界的知识与理论不断地互动,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主张的反思不是单纯经验式的小结,而是能够与学科知识、教育理论融为一体的专业化反思。
农业发展教案篇四
农业区位因素是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内容。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在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世界和中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知识,大致知道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高中阶段学习农业问题,将集中在农业的区位问题上,通过农业区位问题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农业问题。今天下午在高一3、4班上这节课。突出的`感觉是我被ppt绑架了,尤其是在3班上课。教室里的白板在黑板中间,用白板了,板书能用的黑板就少了,ppt一张一张地过,不能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展现在黑板上。在4班上课时,我调整了一下,一开始用杨凌农业的视频导入,迅速抓住学生,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的前沿。此外在课中,我还播放了以色列的滴灌、荷兰的花卉产业、德国的摘苹果等,拓展学生视野,同时给学生留下科技兴农的深刻印象。最后我播放了一节农业区位选择的微课。但,感觉仍然不好,没有做到精练。学生观看视频时,很专心和开心。
农业发展教案篇五
美国的教学结束了,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教学反思都不失为一种自我提高的捷径。现将美国部分地理教学反思如下: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世界地理教学中国家地理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中的目标是:知道美国的农业构成和经营特点以及主要的农产品;了解美国的主要农业带;知道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和依托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工业特点;知道美国工业的地区分布;知道美国的著名城市和风景名胜。
本教材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居民、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的特点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美国工农业的特点和美国的主要城市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很全面,所以《美国》一课至少需要二课时(第一课时:自然地理,可以从阅读分析各种地图来学习;第二课时:人文地理,不仅需要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还要有用地理思维去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下分析都是针对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亚、非、欧洲的九个国家,所以学生对国家地理的学习过程、学习框架和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对美国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新闻中常常听到,日常生活中也会谈论到,较感兴趣,所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相关的知识,便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
许多学生对美国的了解比较片面、零散,甚至存在盲目崇拜、妄自菲薄的现象。备课中我重视了课程标准中知识要求的研讨,也注重了向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能辩证地看待美国的发达、人权及发达背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人权现状,认识一个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等现实问题,最后达成共识。
美国教学中依据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发动学生收集美国的相关资料,将美国置于世界大环境下认识其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美国的发达与弊端,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责任感,以求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我准备本节内容时设计了以下探讨话题:美国大家谈、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谁能相比、美国农业生产与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何不同、美国经济高度发展的代价、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哪些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国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大得惊人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谁之过、如何看待中美差距、假如你留学美国学有所成后你将何去何从等,努力给学生创设、营造一种世界大环境下多角度认识美国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辨析能力。
惟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会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求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