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灶王爷的读后感篇一
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中国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
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谢灶之期也分阶层,关于何时谢灶,中国民间有所谓"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又称:忘了辞五,别辞六,就是说,二十三、二十四没辞,就辞五,但千万不要辞六了。"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年廿三谢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会在年廿四谢灶,"邓家"即指水上人,会在年廿五举行。但是中国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廿三谢灶,希望有贵气,取其意头。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猪血糕等,总之,用这些又黏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所谓"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一般家家户户都贴年画灶君,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君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以使少打几个小报告。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在祭灶君之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而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是作为灶神上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此外还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几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喃喃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送走神明后,可别忘了正月初四(一说除夕夜)把众神接回来,此之谓"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神。
灶王爷的读后感篇二
灶神原本是天宫里的御厨,专门给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做饭。他做的菜可好吃了。
有一年,王母娘娘过大寿。玉皇大帝找来灶神,对他说:“各路神仙都会光临,你一定要好好准备,不要让我丢脸!”“对了,饭后甜点就做水晶菊花饼吧。”想到菊花饼的味道,玉帝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灶神做了好多你想都想不到的美食,神仙们都吃得很开心。
翡翠芙蓉虾、鸡丝燕窝、西湖醋鱼、椰香脆皮鸡……
灶神还在厨房里为最后一道甜点--水晶菊花饼忙碌着。他边做边说:“我打鸡蛋啊再和面,我做好做馅儿来装里面,上锅蒸着旁边看。”
没多久,水晶菊花饼就做好了,看上去晶莹剔透,还有菊花的清香,太诱人了!灶神忍不住尝了一个:“太好吃了!”
再尝一个……再尝一个……
糟了,整整一盘菊花饼都吃完了,重新做也来不及了。
玉帝左等右等,也不见甜点端上来。于是,他召来了灶神。
“灶神,朕在等你的水晶菊花饼呢!”
“我……我本来想尝尝味道,谁知道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玉帝想:在众仙面前发生这样的事情,多没面子啊!要是不处理,别人会觉得自己管教不严。
于是,玉帝狠了狠心,说:“来人,把灶神给我贬下凡间!”
可是新来的御厨做的东西总是不合玉帝胃口。玉帝想:怎么办呢?自己说的话又不能反悔,这可如何是好。
李天王见玉帝这么苦恼,就来献计策:“您找个理由,让他一年回来一次。这样,他既能做菜孝敬您,又能教新来的厨子做菜。一举两得!”
玉帝想了想,说:“念在灶神往日功劳,就封他为‘东厨司命’,住在民间的厨灶里,记录各家各户的事情。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庭来给我汇报!”玉帝说完,想想美食,不禁偷笑起来。
于是灶神变出无数个分身,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把人们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做了什么好事、坏事都给记录下来。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神拉着满满一车子平时写下的记录,上天庭去了。
“爱卿,你把民间这一年的事情慢慢讲给朕听。不过,朕正好肚子有点饿了……”
“那我马上去厨房给您做点菜!您一边吃东西,一边听我汇报。”灶神赶紧说。
玉帝一边吃东西,一边听灶神汇报民间的事情。他对灶神说:“灶神啊,勤劳善良的人明年就让他们心想事成,懒惰阴险的人就给他们点惩罚!”
可难免有不公正的时候,比如村头的王老头被恶霸金子占了田地,心里很愤怒,就嘟囔说:“玉皇大帝有个屁用……”玉帝看到这样的记录,就生气了:“罚金子和王老头都大病一场!”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于是人们决定用美食贿赂灶神,但灶神连正眼都不看一下,心说:“哼,比我做的差远了!”人们发了愁,不知道拿什么孝敬灶神好。
有一天,一户人家的小儿子溜进厨房,对着灶神说:“我把我觉得最好吃的麦芽糖给你!你要跟玉帝爷爷多说好话,保佑我每天都有麦芽糖吃。”“麦芽糖?没吃过呀。”灶神伸出舌头舔了舔。哇,好香好甜,一直甜到心里!太好吃了!
从此,人们就都用麦芽糖来供奉灶神。因此,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神就只跟玉帝汇报好的事情。玉帝也非常高兴。
所以,来年民间就更加风调雨顺,百姓们都过上了更好的日子。
灶王爷的读后感篇三
书里的灶神是一个小老头,大眼睛,留着两把长胡子,但是他有点不一样。他被贴在墙上。灶神每天都穿着红衣服,瞪着大眼睛,用标准的笑容看着大家——。厨神真不愧是负责厨灶的!每天给大家做好吃的。
他每天都盯着他的大眼睛,看着家里。嘿,我正要偷呢!灶神瞪着我,让我很尴尬,更别说偷菜了。
爷爷奶奶在这里吵架。灶神从左到右看一切。他好像什么都懂,眉头皱得又老又紧。
有一次我们家出了事,灶神举起肥硕的手,皱起细细的眉毛,用不标准的英语反复说“不”大家都忍不住嘲笑灶神的严肃。
吃饭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灶神依然盯着他的眼睛,但他在笑!奶奶端着一盘土豆一步一步走着。好像爷爷奶奶老了,灶神可能老了,但他还是像个顽童:眼睛睁得大大的,脸上有两个永远抹不掉的'‘红’。
感觉自己就是里面那个胖胖的小姑娘。我家生活的很幸福,我,我爷爷奶奶,灶神,猪,狗都生活的很幸福。新年到了,灶神还要上天一段时间。大家都给他蜜饯吃,叫他不要在玉帝面前胡说八道。但是,我不认为没有蜜饯的灶神会胡说八道,因为内心深处,他一直爱着我们家。
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厨神”。比如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爷爷一直盯着我们,关心我们。我们都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每天都有人在管我们。他们发自内心的爱着我们,希望我们快点长大。
翻开书,灶王爷还是瞪着大大的眼睛微微地笑着,他好像在对我说:“孩子,要好好珍惜那些对你好的人那。”是啊,你必须知道,那些管你的人,多么爱呀!
灶王爷的读后感篇四
“你知道吗?我家有一个眼睛大大的灶王爷呢!”假如我是书中的小女孩,我一定会很自豪的跟大家说。可惜我不是,唉,看来我只有欣赏的份了。
书中的灶王爷是一个有着大大眼睛的,留着两撇长胡须的小老头,只不过他有点不同,他是贴在上的。这个灶王爷天天穿着红衣服,瞪着大眼睛,还有个标准微笑——看着大家。灶王爷真不愧是管灶的!每天都为大家煮出香喷喷的饭菜。
他天天瞪着那双大眼睛,在家里看来看去。哎,我正要偷吃呢!灶王爷就盯着我看,看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偷吃就更没说了。
这边爷爷奶奶在吵架,灶王爷左看看右瞧瞧,他好象什么都明白了似的,眉头皱得老紧了呢!
我们家人一旦做了什么不对的事,灶王爷就举起他胖胖的手,皱起他细细的眉毛,用不太标准的英语连声说:“no。”大家一看灶王爷那个严肃的样,自己倒忍不住笑了。
晚饭时,我、爷爷奶奶和灶王爷一起吃饭,灶王爷还是瞪着眼睛,不过他在笑呢!奶奶端着一盘土豆一步一步走来,看来爷爷奶奶都老啦,灶王爷可能也老了,可他还是那一副顽童样:眼睛瞪的老大,脸上有两抹永远都抹不掉的红。
我感觉,我就是里面那个胖胖的小女孩。大家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我、爷爷奶奶、灶王爷、猪、狗,大家都幸福地生活着。新年到了,灶王爷得上天一段时间,大家把糖瓜给他吃,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要乱说话。不过,我想没有糖瓜灶王爷也不会乱说的,因为在心底,他永远爱着我们一家人。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灶王爷”。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时每刻地瞪着眼睛盯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我们都是最最最幸福的人,因为天天都有人在管我们,他们从心里爱着我们,盼望我们快快成长。
翻开书,灶王爷还是瞪着大大的眼睛微微地笑着,他好像在对我说:“孩子,要好好珍惜那些对你好的人那。”是啊,你必须知道,那些管你的人,多么爱呀!
灶王爷的读后感篇五
“你知道吗?我家有一个眼睛大大的灶王爷呢!”假如我是书中的小女孩,我一定会很自豪的跟大家说。可惜我不是,唉,看来我只有欣赏的份了。
书中的灶王爷是一个有着大大眼睛的,留着两撇长胡须的小老头,只不过他有点不同,他是贴在纸上的。这个灶王爷天天穿着红衣服,瞪着大眼睛,还有个标准微笑——看着大家。灶王爷真不愧是管灶的!每天都为大家煮出香喷喷的饭菜。
他天天瞪着那双大眼睛,在家里看来看去。哎,我正要偷吃呢!灶王爷就盯着我看,看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偷吃就更没说了。
这边爷爷奶奶在吵架,灶王爷左看看右瞧瞧,他好象什么都明白了似的,眉头皱得老紧了呢!
我们家人一旦做了什么不对的事,灶王爷就举起他胖胖的手,皱起他细细的眉毛,用不太标准的.英语连声说:“no。”大家一看灶王爷那个严肃的样,自己倒忍不住笑了。
晚饭时,我、爷爷奶奶和灶王爷一起吃饭,灶王爷还是瞪着眼睛,不过他在笑呢!奶奶端着一盘土豆一步一步走来,看来爷爷奶奶都老啦,灶王爷可能也老了,可他还是那一副顽童样:眼睛瞪的老大,脸上有两抹永远都抹不掉的红。
我感觉,我就是里面那个胖胖的小女孩。大家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我、爷爷奶奶、灶王爷、猪、狗,大家都幸福地生活着。新年到了,灶王爷得上天一段时间,大家把糖瓜给他吃,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要乱说话。不过,我想没有糖瓜灶王爷也不会乱说的,因为在心底,他永远爱着我们一家人。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灶王爷”。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时每刻地瞪着眼睛盯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我们都是最最最幸福的人,因为天天都有人在管我们,他们从心里爱着我们,盼望我们快快成长。
翻开书,灶王爷还是瞪着大大的眼睛微微地笑着,他好像在对我说:“孩子,要好好珍惜那些对你好的人那。”是啊,你必须知道,那些管你的人,多么爱你呀!
灶王爷的读后感篇六
1、火旺财丁旺;烟高福寿高。
2、灶君多福泽;司命纳荣光。
3、一年长清洁;四季永平安。
4、天上司命主;人间赐福人。
5、水火欣相倚;财丁庆两全。
6、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
7、香烟增吉庆;颂祀保平安。
8、一年降福寿;每月赐祯祥。
9、上天呈好事;下届赐祥光。
10、灵光司火德;正气格天庭。
11、上天呈好事;下地保平安。
12、北阙思光大;东厨德泽深。
13、下界保平安;回宫降吉祥。
14、北阙赉洪庥;命四序平安。
15、颐鼎益家人;才分天地人。
16、带来天上春;位列九阳尊。
17、蓣藻祀燕尝;调和鼎鼐神。
18、大哉五祀之首;神乎万家之尊。
19、天上四时春作首;廿四上天宣吉庆。
20、人间五祀祭为先;三十下界保安康。
21、日照金瓯呈瑞气;水木成力崇五祀。
22、烟浮玉鼎有余香;火土济美惠群黎。
23、位列九阳施福泽;职掌东厨司命主。
24、品居五祀降庥祥;位列南方火德神。
25、聪明正直善司火;大矣哉一家之主。
26、方寸无私可达天;神圣乎五祀之尊。
灶王爷的读后感篇七
别看灶王爷胡子一大把,还像小孩似地爱吨糖。他不但自己吃,还把糖送给玉帝,弄得玉帝也变得爱吃糖了。
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是个送灶的日子,过去这个时候,人们都要请灶王爷吃麦芽糖,还让他转送一些给玉帝吃。可如今没人给他俩送糖了。玉帝吃不到糖,挺不高兴,就把灶王爷招来,责问他;“过去每年这一天,你都献给我麦芽糖,可这几年,我怎么连糖影子也见不到?”
灶王爷听玉帝这么一说,赶紧跑到南天门往下瞧。根据以往的经验,只要看见哪一家房子里有香烟缭绕.就知道这家主人正在烧香供佛,要请他去大吃一顿。可现在.他看呀看呀.看了好久,眼都瞅酸了,还是看不见一丝烟火。
灶王爷急了,忙上殿对玉帝说:“玉帝莫生气,待臣到下界去看看。”说着,就腾云驾雾来到人间。
灶王爷降落在一座大房子前面,刚刚推开门,就吓了一大跳,呀!这儿怎么有个妖怪:大大的个子,怪模怪样的,长着三排转动着的牙齿,排成“品”字形,正在“咔嚓咔嚓”不停地嚼着甘蔗,不一会儿,就把一大堆甘蔗嚼碎,咽到肚里去了。
灶王爷虽说是个神仙,可他只会向玉帝打小报告,并没有大本事。他的身子长得胖,这会儿想跑又跑不动,只得壮起胆子来,战战兢兢地问妖怪:“你……你是何方妖精?”
“灶王爷不必害怕!”地里突然冒出一个人来,灶王爷仔细一看,是个白胡子老头,拄着一根拐杖。噢,原来是土地公公!
土地公公说:“小神一直住在人间,对人间的事情也略知一二.知道此物不是妖怪,而是造糖用的甘蔗压榨机。你看这些甘蔗,经机器这么一压,糖汁就从里面跑出来了。听说,再经过脱色、过滤、蒸发、结晶,就可以造出糖来。”
玉帝等得不耐烦,一见灶王爷回来,就迫不及待地夺过罐子,抓了一把糖精往嘴里塞。
“哎哟,苦死了!”玉帝的脸皱得像干黄瓜。
玉帝大怒,把灶王爷骂了一顿,差点儿没把他的胡子给揪下来。不光这样,他还生“人”的气,又命令二郎神到下界去,把甘蔗统统拔光,叫人们造不出糖来。
二郎神下到人间,正要执行玉帝的命令,土地公公赶紧从地里钻出来,拉住他的袖子说:“二郎神,别动手!这事都怪灶王爷,谁叫他把糖精当作糖偷到天上去!其实,糖精是一种有机合成物,名叫‘邻磺酰苯酰亚胺’,压根儿不是糖!”
二郎神为难了,要是不执行玉帝的命令,玉帝怪罪起来怎么办呢?
土地公公出了个主意:“把甘蔗拔掉太可惜了,不如把它变成山芋,这样既不糟蹋东西,也不会被玉帝发现。”
二郎神照土地公公的主意把甘蔗全变成了山芋。
过了些时候,玉帝和灶王爷又想吃糖了,两个家伙馋得口水直流。玉帝对灶王爷说:“你再下去给我弄些糖来!”
灶王爷愁眉苦脸地回答:“甘蔗全没有了,还会有糖?”可他不敢违抗玉帝的命令,只好又到人间跑一趟。
灶王爷又去找土地公公帮忙。他做梦也没想到,土地公公又帮他找到了糖!不过,这些糖都不是用甘蔗做的,而是用甜菜和糖高粱做的。不光这样,灶王爷还吃到一种用山芋做的糖——异构糖。
玉帝和灶王爷终于又有糖吃了!他们觉得,吃了糖,身上暖洋洋的,也格外有劲。
玉帝和灶王爷迷上了糖!他们每天都在自己的'袖子里放着一堆糖,格崩格崩地吃个不停。吃呀吃呀,过了半年,不光灶王爷变得更胖了,连玉帝也成了大胖子!到了年底,他们的牙齿全龋坏掉光了,过年的时候,他俩就只好光喝汤,没法吃鱼吃肉啦!
灶王爷仔细一看,可不是!那些管子里流的全是糖汁,真把他给馋坏了。他命令土地公公:“快给我拿麦芽糖来!我吃了,会在玉帝面前替你说几句好话。”
土地公公忙说:“有!有!这里是造糖厂,不要说蔗糖、麦芽糖、葡萄糖了,还有乳糖、冰糖、果糖、红糖……什么糖都有,您尽管拿吧!”
灶王爷真是喜出望外,每样都抓了一大把,拿回家大吃一顿,还送一半给玉帝。
玉帝边吃边点头,满意极了,连声说:“不错!不错!比麦芽糖还甜!”玉帝吃完糖,还不过瘾,又对灶王爷说:“我还要吃糖!我要尝尝更甜的糖!”
灶王爷又去找土地公公。土地公公只好再带他去找糖。
灶王爷看到桌上有好几个糖罐子,其中一个糖罐子的标签上写:“龙胆糖”,心想:“好家伙!龙的胆能做糖!这糖一定名贵!”便兴冲冲地抢着这罐糖走了。土地公公在灶王爷后面紧追,着急地喊:“等一等!这不是……”可是,灶王爷连理都没理他,只管腾云驾雾上天去。
玉帝听说龙胆能做糖,高兴极了,命令天兵天将:“把四海龙王一家全绑起来!拿他们的胆做糖!”
玉帝发过命令,就坐下来吃糖。可是,他刚吃一口糖,就皱紧了眉头,问:“此糖为何不甜?”
灶王爷一听,慌了,也赶紧尝一尝,咦?果然没有甜味,还带点苦味呢!
玉帝很不高兴,命令灶王爷:“你快给我换一罐好糖来!”
灶王爷不敢怠慢,赶紧照玉帝的命令去办。他到人间见了土地公公,就埋怨他:“你怎么给我不甜的糖?”
土地公公委屈地说:“小神连声喊叫,可您只管上天去,小神有何法子呢?您自己搞错了,这龙胆糖是用龙胆的根造出来的,龙胆是一种植物,哪是什么龙的胆?”
灶王爷自知理亏,就不再说什么。忽然,他一眼瞅见架子上有个罐子,标签上写着“糖精”二字,便打开罐子,用手指蘸点颗粒儿尝尝,嘿,甜极了!灶王爷心想:“这土地神真小气,原来把好糖藏在架子上,想留着独自受用。”便乘土地公公不注意,把这糖精罐子藏在自己的大袍袖里上天去了。
灶王爷的读后感篇八
“你知道吗?我家有一个眼睛大大的灶王爷呢!”假如我是书中的小女孩,我一定会很自豪的跟大家说。可惜我不是,唉,看来我只有欣赏的份了。
书中的灶王爷是一个有着大大眼睛的,留着两撇长胡须的小老头,只不过他有点不同,他是贴在纸上的。这个灶王爷天天穿着红衣服,瞪着大眼睛,还有个标准微笑——看着大家。灶王爷真不愧是管灶的!每天都为大家煮出香喷喷的饭菜。
他天天瞪着那双大眼睛,在家里看来看去。哎,我正要偷吃呢!灶王爷就盯着我看,看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偷吃就更没说了。
灶王爷的读后感篇九
喜欢看穿越幻想小说的书迷,应该大多都看过《帝凰之神医弃妃》,这部小说的作者是阿彩,写的是一个天才军医和铁血王爷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已经出版,出版名为《神医凤轻尘》。
作者阿彩写过许许多多的小说,比如《凤凰错》《替身王妃》《俘获腹黑王子》《和亲王妃》等。她笔下的爱情千回百转,荡气回肠,深受读者的喜爱。而她写的这一部《帝凰之神医弃妃》也一样圈了不少粉。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她满身是伤、狼狈不堪;他遗世独立、风华无双
女主角凤轻尘原本在大婚当日是要嫁给当朝七皇子东陵子洛的,但是被人陷害,把她衣衫不整地丢到了城外,还被很多人围观了。她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围观的人都觉得她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但是凤轻尘的抗压能力很强,她知道这一切都是有人陷害的,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样。何况,她这个身体的主人早就在前天溺水而亡了,她只不过是一个从21世纪来的替身而已。
后来,她遇到他——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铁血王爷。她卑微伏贵,他傲视天下。但就是这么两个天差地别的人,却阴差阳错地相遇了。
2、东陵九的爱一般人承受不起,王锦凌的爱让人感动
在小说当中,有两个人深深地爱着凤轻尘。如果要问谁更爱凤轻尘的话,那肯定不是男主东陵九,而是男配王锦凌。这是我看小说以来,最喜欢的一个男配,因为他为女主做的,其他人都做不到。
如果要问男主和男配的区别,那就可以用陈奕迅的一句歌词来概括:“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骚动。”男主是被偏爱的类型,而男配则是爱得深爱得愿意牺牲一切的状态。
3、一件锦衣,遮她一身污秽,换她一世情深
在最初之时,皇后和严公子等人都想要凤轻尘死,但是就在危急之际,东陵九来了。并让人给凤轻尘拿来一件锦衣,这一件锦衣,让原本并不相识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并且,凤轻尘从此以后就跟着他,帮他统一九州,嫁给他成为王妃,并且为他生了三个孩子。这其中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仍然让两个相爱的人走到了一起。最后的结局,是两个人一起恩爱到老,然后老死了。
4、她是21世纪的'天才军医,以医术救人治国平天下
她是21世纪的天才军医,穿越过来以后,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动不动就自杀的凤轻尘,而是跟着王爷出生入死,不容别人动一根汗毛的凤轻尘。她用自己的绝顶医术,帮助王爷统一了九州,这是王爷的大幸,也是凤轻尘的大幸。
阿彩的这一部小说,情节牵动人心,被众多的书迷所喜爱。虽然小说的章节有点多,但是看完以后,你一定不会后悔看过这部小说的。对于高冷的男主人设和厉害的女主人设,真的是让人拍手叫绝啊!
灶王爷的读后感篇十
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
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
这些记载,大概就是祭灶神的来源。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
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
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大哥离开人间后,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
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
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
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