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禅师与蝎子的故事感悟篇一
有个年轻人脾气暴躁,听到一点点风吹草动、闲言碎语就要生气,禅师好意规劝,他却冲着禅师大骂,禅师不以为忤,反而笑眯眯地为他沏茶,一股股茶香扑鼻而来。
望着禅师专注而陶醉的样子,年轻人忍不住问道:“您是如何修炼到这个境界的呢?”禅师指指自己的耳朵说:“我给它安了一个筛子,那些对自己有用的话就像面粉一样往里漏,而那些不中听的话就像石子一样被挡在外面。”他听了,朝禅师拱拱手,起身告辞。回到家,他向朋友借钱开了家火锅店,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已是身价过亿的大老板。面对,他说:“给耳朵安个智慧的筛子,命运就不会在别人流言蜚语的海洋里倾覆,而是稳稳地在自己的手心里化蛹为蝶。”
交际哲理:禅师给自己的耳朵安了个筛子,因此对于听到的话有了甄别,如果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都放在心里,精神上迟早会受不了的。只有懂得什么话该听,什么话不该听,与人交往的时候才能平心静气,让自己专注于该做的事情,获得人生的成功。
禅师与蝎子的故事感悟篇二
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傅,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进境缓慢,难以突破?”
禅师笑着说:“我来给你倒杯水喝吧!”于是就拿起桌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水块满了,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里注水。
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满了。”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再倒一些吧,说不定能更多一些呢!”
弟子笑着说:“杯子已经满了,您再怎么倒也不能增加杯里的水。”
禅师叹道:“说得有道理呀!其实不仅是倒水如此,学业进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弟子听了心头一震,自言自语说道:“是啊!人生也是这样的道理,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自然就装不进其它的了!”
禅师看他有所醒悟,便笑着说:“是啊!很多人只想着往心里装更多的东西,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是他们越是这样想,就越不能得到,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满了,怎么能装进去东西呢?倘若心中的那只杯子装满了杂念,我们就会陷入精神上的老化,变得无法接受新事物,无法更新我们的所思所悟。学业的进境更是如此,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能时常清理固有思维,接受新观点,那么必然会难以突破本来的自我。”
禅思禅悟:心就像一个容器,也有自己的容量。要想把新的东西装进去,只有把原来的旧东西倒掉。你的心装了多少杂念?又装了多少美好的事物呢?既然心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如让我们的心中拥有更多美好的东西,而少一些忧伤与烦恼。
禅师与蝎子的故事感悟篇三
一天,修学律宗的有源律师前去请教禅门的大珠慧海禅师。
他对大珠慧海禅师说:
“和尚,请问您修道有没有秘密的法门?”
大珠慧海祥师回答:
“有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密行。”
有源律师接着问:
“请教您是怎么秘密用功的呢?”
大珠慧海禅师说:
“肚子饿时就吃饭,身体困时就睡觉。”
有源律师不禁疑惑地问:
“可是,一般人的生活,不就是每天吃饭睡觉,难道他们和禅师您的密行相同吗?”
大珠慧海禅师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
“不同,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呢?”有源律师追问。
大珠慧海禅师微微一笑:
“一般人吃饭时百般挑剔、嫌肥拣瘦。看见有好吃的就忍不住贪吃;看见不好吃的就起嗔心不吃。该睡觉时不睡,却胡思乱想,百般计较、千般思量。”
禅师与蝎子的故事感悟篇四
一位商人经过多年辛苦打拼积攒起来的家业在一单至关重要的生意之后几乎倾尽,商人接受不了眼前的现实,似乎一下子被打垮了,整日消沉在酒精的麻醉之中。
朋友看到之后,决定带他到禅师那里寻求帮助。
禅师听了商人的情况后,拿起一条黑布领着商人来到一条水渠边。禅师指着眼前一米多宽的深渠对商人说:“跳过这条水渠,然后再跳回来。”商人二话没说就跨步跃过了水渠,又转身以同样矫健的身法跃回到禅师身边。禅师看了说:“刚才你跨过去这条渠易如反掌,现在换种方式,你再跳一次。”说罢,禅师就将手中的黑布蒙在了商人的眼睛上。
禅师拿掉商人眼前的黑布,意味深长的说道:“明亮是助人腾飞的翅膀,漆黑是阻人前行的障碍。只要眼前明亮,一切深沟都不会成为障碍!”
一番努力之后,商人又开始了蒸蒸日上的生意。
禅师与蝎子的故事感悟篇五
诗人白居易为了要求得到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
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