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教案书答案篇一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会用邻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利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过程与方法:
在利用计算器探究的过程中,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2689÷45=34837+2689=3416
独立操作
交流方法答案
既复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又对加减乘除关系进行运用。
一、开放引入
(一)监控选择题1.理解题意
2.计算器的演示过程展示
补充图示的算图,让学生学会看图
示。
小结:灵活使用计算器
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用。
二、核心推进
(一)用计算器计算4386+5237+2705
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先估再算
(二)乘除法计算尝试用计算器计算小结:先估后算
独立操作
过程中发现
方法
尝试练习交流反馈
在经历学生的自主学习后,由学生的资源,发现总结方法。
尝试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乘除法混合运算。
三、灵活运用
(一)使用计算器计算找规律书p7t2
小结规律
(二)找规律
(1)5×7=55×7=
555×7=5555×7=
(2)9876543×9+1987654×9+2
98765×9+3
9876×9+4
根据上面的发现,直接写答案。55555×7=
555555×7=
5555555×7=
987×9+5
98×9+6
9×9+7
小结:观察发现规律
独立记录本
记录
思考发现交流反馈
独立练习
同桌讨论、交流
生独立练习
让学生通过已有计算器操作经验,操作中掌握方法,并不断观察,从操作到自主写出答案,发现规律。
掌握方法巩固练习。
四、拓展延伸
计算器的灵活使用与生活运用(网上资料)
观看
多层面了解计算器的使用。
反思
板书:
用计算器计算
利用关系灵活使用先估后算经过观察
验证结果估整十、百、千发现规律接近
练习:
一、运用加减、乘除关系,用计算器验算,并写出正确结果。
二、找规律
(1)5×7=55×7=555×7=5555×7=
根据上面的发现,直接写答案。
55555×7=555555×7=5555555×7=
987×9+598×9+69×9+7
三、用计算器探究为什么会还原?探究p44
四年级数学教案书答案篇二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备课
(一)基础训练
四年级数学教案书答案篇三
1、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测量实际生活中的物体
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自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电子课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3、出示课件,师读题: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说出阴影部分两个图形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说出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授
2、测量的面积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测量的?
4、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看到这里你们觉得长方形面积与边长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5、师小结: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那么你们可以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6、学生说,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巩固练习
p 98做一做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p99第一题
(四)、拓展
1、你们真能干,知道了怎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你们身边有长方形的物体吗?想知道它们的面积吗?(学生分小组合作)
2、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5、小结: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课堂作业
四年级数学教案书答案篇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1,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口算整万数加减法。
2、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迁移的方法探索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同学们看,农民伯伯们又迎来了一个丰收的金秋。
(多媒体出示金秋的收割画面)
教师:丰收的喜悦已经让农民伯伯们忘记了收割的疲惫,他们兴冲冲地将刚收割下来的粮食运到了粮库,准备卖个好价钱。
(出示主题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1:我知道了星光村今年卖稻谷大约260000kg,柑树村今年卖稻谷大约30kg。
学生2: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
教师: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学生1: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2:柑树村比星光村多卖稻谷多少千克?
教师:聪明的孩子们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用到多位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先从简单的入手,一起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板书课题)
二、运用迁移,探究新知
教学例1。
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怎么列式?
学生:260000+320000=?
教师:能口算出这道多位数加法的结果吗?
学生:能。教师:谁来说说看?
学生:260000+320000=580000。(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为什么能那么快地报出答案呢?你们是怎么口算的?在4人小组里先说一说。(4人小组交流)
学生1:260000和320000的末尾都有4个0,我在计算的时候先暂时不看0,就算26+32=58,然后再在58的后面添4个0,就是580000了。
教师:省去两个数末尾相同数位的0,计算以后再添上,不错的方法啊!
学生2:因为26+32=58,所以26万+32万=58万。
教师: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能看出你是认真思考了的。
学生3:我把260000看成26个万,把320000看成32个万,26个万加32个万就是58个万,也就是580000。
教师:哦,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以后再计算,很好的主意!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4人小组讨论)
学生:我们小组认为,把这些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计算,这样既不容易出错,也比较简便。
教师:那么我们再试几道题来看一看,这种方法是否比较简便。
教师:现在要算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多少千克稻谷,怎样列式?
学生:320000-260000=?
教师:谁会计算?
学生:因为32万减26万等于6万,所以320000-260000=60000。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很好,同学们马上就会学以致用了。如果我们还要计算另一个村的稻谷总产量,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大家试一试。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然后全班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小结:
我们在做整万数加减法的口算时,通常把这些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进行加减计算,这样比较简便。
三、尝试运用,加深理解
1、完成练习六第1题——小猴摘桃。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计算“4000+3000”和“9000-20xx”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教师: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案书答案篇五
1。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联想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学情分析】
我所抽班级学生有73人。这班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列出小数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结果,学生不会有任何困难,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联想到整数乘法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所以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利用小数加法的复习题,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数的意义:0。20。05(学生口答)
(1)学生口算
(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
(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3、揭示新课:
(2)0。6+0。6,用乘法可以怎样写?0。6×2表示什么意思?
(3)剩下的几道怎样用乘法表示?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这些乘法算式与我们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数乘法)
4、归纳意义:
小数乘整数表示什么呢?
二。探究算法
1、请大家想办法算出0。2×3的积。
(1)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2)同桌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a。连加法:0。2+0。2+0。2=0。6
b。联想、转化:0。2元=2角2角×3=6角=0。6元
c。画图法: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要画3个0。2?
d。推算:因为2×3=6,所以0。2×3=0。6
e。还有不同的吗?(略)
2、小结:只要适合自己,就是的!
三。巩固拓展
1、填一填
0。8+0。8+0。8=()×()=()
0。3+0。3+0。3+0。3+0。3=()×()=()
0。1+0。1+0。1+0。1+0。1+。。。=()×()=()(10个0。1)
1。2×2=()+()=()
()×()=()+()+()+()+()(可以怎样填?你发现了什么?)
2、算一算
2×0。40。3×03×1。19×0。80。6×45×0。20。7×1
3、文具店里的数学问题:
(1)买4块橡皮多少元?
(2)买3支铅笔多少元?
(3)买2把尺子多少元?
(4)任选一种文具,你还能提出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吗?
四。阅读质疑
(1)阅读教材38~39,把书中内容补充完整。
(2)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五。全课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案书答案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2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认识算盘,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努力,激发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教学准备:
算盘、多媒体课件、算筹、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新授
(一)、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探究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1、远古计数:
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
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2、算筹:
(1)远古的用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的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
(板书:算筹)
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表示数和计算。算筹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与远古计数方法相比它的优点就是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
课件出示:算筹表示多位数。
(2)你知道这些用算筹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吗?
课件出示题目。
3、算盘:
(1)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盘实物。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进。
(2)出示新式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3)课件出示由老式算盘衍生出的形态各异的算盘。
4、计算器:
现在,算盘因为笨重、不方便携带,逐渐被更轻便的计算工具所取代。
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
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5、电子计算机:
(1).随着时间的发展,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
出示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2)现在人们人手一部的手机,也具备了微电脑的功能。
6.简单认识计算器比较重要的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三)、计算器的应用
1、学生自学教材26页的例题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并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四)、巩固练习
1、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
2、老式算盘上方有()颗珠子,每颗珠子表示,下方有()颗珠子,每颗珠子表示()。
3、新式算盘上方每颗珠子表示(),下方每颗珠子表示()。
4、我见过的计算机工具有()、()和()。
5、教材第26页的做一做
三、本课小结:
作业设计:练习册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远古计数:用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
5.计算机
四年级数学教案书答案篇七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小数的存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进行测量。但是,他们测量的一边长1米,但是另一边不够1米,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小数。
师: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本中的新知识:“小数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问题,引出小数的性质。
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
1-1.反馈交流。请学生结合图说明自己的想法。
师:米还可以写成0.1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1米。
师: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箭头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0.3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3份是0.3,用分数表:。
0.3的计数单位是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3表示3个0.1
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1-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也写作0.1。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师:刚才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箭头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样得到的?
同理得出:指向8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2-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也写作0.01。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师:刚才0.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箭头指向6的地方怎么表示?0.006米是怎样得到的?
3-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也写作0.001。
刚才我们分的是一米,用整数“1”来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数。
5、各部分名称:
(以0.625为例来说明)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个0.1,3表示3个0.1,因此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0.1,也可以说成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归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书答案篇八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看图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交流。
2、图中告诉我们等量关系是什么?
(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张?你会画线段图吗?画一画。
x
弟弟
3x180
姐姐
4、设谁为x比较简便?为什么?
5、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呢?你会列方程解答吗?
6、学生汇报。
7、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8、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9、做完后还需要验证,怎样验证?
10、想一想,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么列方程?
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并交流。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90+x张邮票。
90+x+x=18011、通过刚才解决问题,你们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解释运用:试一试
解方程:5y+y=96x+3x=724m-2m=48
y+y=335x-2x=1232x-x=4
(1)读题
(2)怎样解方程
(3)怎样检验?
练一练
1、解方程:
2、岚岚几岁了?
列方程并解答
理解题意,解方程解答,并检验
x+6x=35或7x-x=30
3、列方程30x=600。
生独立完成。
4、(1)书上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2)怎样列方程?
25x-4x=31.5
(3)怎样解方程?
(4)你怎样验证?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四年级数学教案书答案篇九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图片、题卡。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184=243=252=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2380=1506=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第48页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