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感悟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海底两万里分章节感悟篇一
关于读后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对于一篇文章我们总有零零碎碎的感想,把这些感想写出来就是读后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法国作家、人称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两万里》。
该书中记叙了当时在世界上人们发现了一艘潜水艇,但被误认为是一只大鲸鱼,结果因潜水艇经常撞坏海上的船只,法国政府就派林肯号剿灭这只“鲸鱼”。林肯号船长邀请阿斯拉龙教授和他的助手,教授应约,登上了船。结果在日本附近海域发现了“鲸鱼”,就在鱼叉手投掷鱼叉的一刹那“鲸鱼”撞上了林肯号,把阿斯拉龙教授、他的助手和鱼叉手摔入了海里。到现在他们三个人才知道它是一只人造的钢铁之怪。善心大发的船长把他们救起,带他们仨游览了神奇的海底世界,并踏上了从未去过的南极,结果三个人为了以后的自由在北极圈中,冒着北极大风暴逃走了。
幻想自古以来便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而至今天,事实证明作者儒勒·凡尔纳的一切幻想或是推理都是有现实作为基础的,例如: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阿拉伯海底地道,苏伊士下面一条通往地中海的地道),一块沉没的陆地(大西洋洲).
我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想象,才能把美好的想象变为现实,才能使祖国更加兴旺。这本书向我们讲诉了团结的力量是无限的,只要团结起来,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的.!
我怀着好奇心打开《海底两万里》,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儒勒.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例如红海一名是源于海中的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颜色像血一样红。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在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
《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发生在1866年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当时不少航行船只都在海上发现了一个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了他的袭击。在公众的呼吁下,出于对航船安全的考虑,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阿龙纳斯教授接受了邀请,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海怪”的战舰反被“海怪”追逐,并遭到’海怪”的猛烈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随“海怪”周游四海,在海底航行了两万里,探索海底秘密,经历了种种艰辛和风险,最后,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设法逃走,返回了陆地。
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我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我也从中了解了不少关于海洋的知识。《海底两万里》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环保已刻不容缓!
1.《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2.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4.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5.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6.【荐】《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7.【热】《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8.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
9.寒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分章节感悟篇二
今天,我读了妈妈买的《海底两万里》,令我受益匪浅。
以往,我对海洋不怎么感兴趣,但是看完了这本书后,我马上就对海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坚信一句话:海洋是一切生物的起源地。
书中,一位教授和他的仆人接受了捕捉“海怪”的邀请,却在遭遇“海怪”时俩人一块儿掉进了海里,被带到了“海怪”——“鹦鹉螺”号潜水艇上,见到了身份隐秘的尼摩船长,并和他一起去世界各地航海。他们在奇妙无比的海底森林中狩猎;在鲜为人知的海底通道内穿梭;在当年金船沉没的地方“取钱”;在消失的大西洋海底城堡参观古迹;在南极完全封闭的冰山之间冲出了道路,历经艰辛,完成了海底两万里的行程。在和船长相处的时间里,教授发现船长虽然外表冷漠,其实对世间有一腔热血,是一个非常正义的人。
无论是不善与人亲近的尼摩船长,学是博学多才的教授,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提问、敢于创新。在生活中,我们时时也要抱有这种态度。
比如有一次,我和妈妈一块儿出去散步,一路黑黑的,我突发奇想,做个什么东西既能照亮自己,也能带给其他路人一片光亮呢,于是,我买了一个3w的小灯炮,在爸爸的协助下通了一个电池,再拿出两个纸杯,用线连接起来,互相一插,把电池和灯炮固定好,一个便于携带的小灯笼就做好了。晚上散步时试验了一下,觉得灯光太散了,有什么好办法呢,我思索了半天,最后用一个长方形的镜子插里灯笼里,这下,灯光既亮又发射得远,非常成功。
看了《海底两万里》,我要向教授他们学习,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勤思考、多创新,做一个有心的人。
海底两万里分章节感悟篇三
如果将海底旅行的线路图给描绘下来,那一定十分的壮观。有美丽的珊瑚岛,有壮丽的海底森林,也有危险重重的小岛和南极。如此说来,能完成这场旅行的人,一定不是一般人,说成奇怪的'人也行。
尼摩船长是个王子,前王子,前战略家,前“经济学家”,前“科学家”……但他抛开了这些身份,与一艘潜艇还有一些忠于他的伙伴沉入了海底。什么样的经历使他义无反顾的脱离了社会?知道后我表示我们记忆很深刻。
简单的来说:祖国遭到入侵,奋起反抗,遭到追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充满仇恨,消极闭世。这是一个悲惨的传奇,当然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就不能被称为传奇。下部份要励志得多,待在小岛上,秘密研制潜艇沉入海底,然后遇到了我,喔不,是阿罗纳克斯,开始了一段对他的挽救。
其中令人奇怪的一部份,尼摩船长并未完全脱离社会,这也是为了他后来的忏悔埋下了伏笔,他的心或许渐渐地被软化,软化,或许他以后仍会做出许多壮举,可惜我不能得知。
写这个不为什么,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再回顾一下他的经历。
海底两万里分章节感悟篇四
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优美的词语和新奇的句子,还学到了很深刻的道理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我真想多读几遍!
茫茫大海中,一片空虚,一片神秘,海平面上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而海底的深处,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呢?对于海中的神秘物种,人类对此一无所知,只能用文字来展开那幻想之旅,而其中,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就属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了。
故事从1866年一次偶然发现一条独角鲸说起,那是个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所以经常会遭到海盗的袭击,而这一次,却被法国科学家看在眼里这一条“独角鲸”,无非就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水艇。于是,这位法国生物学家就带着仆人孔塞伊与一个捕鲸手,乘坐这艘潜艇做了一次长达两万里的环球探险。
潜艇上的领头叫尼摩,他是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在这一路的冒险中,他带领着船员经历了船艇搁浅,土着围攻,同鲨鱼搏斗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他逃避人类,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关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神秘浪漫色彩,非常吸引人。其实,在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时,我还以为尼莫船长是个海盗,可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尼摩船长是一个反抗压迫的战士。
虽然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但也有一定的'科学成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与气象,令我增强了对科学的兴趣。
即使《海底两万里》是一部虚幻假象的科幻小说,但是没出都有令人叹而观之的部分这也使我在脑海中浮想联翩出海底世界的充满异国风情与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果你也爱冒险,不妨翻翻这本《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分章节感悟篇五
”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段话大家都还记得吧,这段话就是《海底两万里》中的开头。
在这《海底两万里》中我最敬佩的人是那鹦鹉螺号的船长尼摩。那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
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家债务,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可是他,伟大的尼摩船长确逃避人类,并施行可怕的报付,尼摩船长对人类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而在南极鹦鹉螺号撞向冰山被困时,舱内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
那时,他们几乎虚脱。但是尼摩船长确没有去吸最后那一丝空气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
尼摩船长感动了我,《海底两万里》也给了我莫大的感受。
海底两万里分章节感悟篇六
寒假里我看了许多书,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本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它的科幻想象简直就像真的一样。
看了这本书,不但里面的探险经历吸引了我,更主要的是我被作者那丰富的想象力所感染。这本书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19世纪下半叶的作品。那时候并没有发明真正的潜艇,而作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洋世界,对海底世界的说明真是入木三分,惟妙惟尚。特别是那艘“鹦鹉螺号”潜艇,它诞生在真正的潜艇诞生之前,不仅让我看了如痴如迷,还为未来真正制造潜艇的科学家带来了有益的启发,他真是一个预言家啊!直到现在那艘“鹦鹉螺号”上的先进装备,我们真正的潜艇还是没有达到。
看了这本书,我好像长出了幻想的翅膀,原来科学与幻想也并不是那么的遥远。只要我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现在的幻想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我要让我的梦想变成现实。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伟大的幻想小说,幻想是创造世界的根本条件,也只有幻想,世界才会变得美好。读了这本书,最深的感觉是惊心动魄,惊险刺激。
儒勒·凡尔纳这位伟大的作家,生动地向人们描述了海底的那不为人知的壮观景色。也许有的人认为这部著作中的一些内容不符合实际,但是他的大部分内容在当今科学的论证下都让人信服了!通过“鹦鹉螺号”,我们沉醉在了神奇的海底之中,让我们对阴森森的海底有了新的认识!尼摩船长那样自信、沉着、聪明、勇敢,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我想这部著作在让我们沉醉的同时,也给了后人一个很大的启示,海底不仅仅是一个阴森森、没有氧气的未知区域,而是上夭赐予人类的新生命,是人类在几百,甚至几千年后唯一的家园。虽然这部著作并不是文学名著,但它那丰富的内涵,以及对后人长远的启示,是文学作品所不可比拟的!,海底的一切是这样的令人向往而又陌生,但它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把人类带人一个新的纪元,它是人类最后的希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后一环!应该感谢《海底两万里》以及它的作者,它给人类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情节上的千变万化,不仅仅是读者被惊叹的心,最重要的是它给后人带来了一种意识!告诉后人在开发海底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保护它,在与它的亲密接触中,给予自己需要的,同时又维护了大自然的尊严!它是人类迈向新纪元的基石,是值得人类称赞的一部不朽的著作!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的一位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他一生写过许许多多的科幻小说。例如:《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它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欣赏到了海底那美丽的景色,又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这本书主要讲了尼摩船长和乘船探险者生物学家阿洛亚斯教授,以及捕鲸手尼德蓝、仆人康塞尔共同周游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的冒险经历。在这些故事当中,气氛最紧张的莫过于《复仇行动》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被尼摩船长那种滥用发明的行为惹恼了。我心想:这尼摩船长的行为,实在是太可恶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复仇行动,攻击不明国家的军舰,使军舰沉没。但是,我以前却以为尼摩船长是一位非常勇敢、善良的人,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这种带着复仇后的快感的尼摩船长才是一个真正的复仇者,可怕的刽子手。不论怎么说,船上的那些人都是无辜的呀!也许尼摩船长有什么苦衷,但是,随便伤害别人性命一定是不对的。
它告诫我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一定要防止这些发明被坏人利用,而要用它们来为人民造福。
海底两万里分章节感悟篇七
下面是小编小编整理的关于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欢迎阅读。
你可曾读过《海底两万里》?当我读完这部作品时,我的感触颇深。
这本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真可谓大胆至极。
凡尔纳以第一人称写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和仆人康塞尔以及加拿大人尼德?误进“诺第留斯”号后的种种经历。
尽管凡尔纳没有下过海,但在他的文章里丝毫看不见虚伪的痕迹,反而真实而惊险的冒险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凡尔纳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巧妙地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将水下的生物描绘得淋漓尽致。
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冲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我赞叹不已!
撇开别的不谈,就来说说内容情节吧!开头小说就让我走进了它所描述的世界,什么飞走的巨礁啊,巨大的怪物啊,让我看了感到刺激不已,法国人阿龙纳斯、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进入神秘的“诺第留斯”号之后和尼摩船长一起在海底作类似的环球旅行,海底的世界非常巧妙。
我记得“海底森林”那一章,虽然没有真正的树林,但是海里柔软的珊瑚礁让我极为享受,闭上眼睛似乎也能看见,那飘动的海底生物。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使人“跌到”,可是,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面对困难,我们就要像阿龙纳斯一样,决不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而是要千方百计去克服困难。
还要做到在哪里跌到就在哪里站起来,坚持到底,那么就是成功的开始。
《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极其惊险的氛围,给我们以视觉上的享受。
这真的是一部值得我们阅读的作品,有兴趣的人可以读读。
《海底两万里》第一部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鹦鹉螺号”的故事。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
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
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神秘的潜艇中,之后便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并发现这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
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的船长,驾驶着这艘潜水艇,是一个不明国籍的人。
他友好的接待了从大陆上来的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这个人会多种语言,他不喜欢登上大陆,总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呆在海底下面,并且也不和大陆上的人们来往。
这一部分介绍了整本书内所有的主要人物,比如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和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等等。
在小说的这一部分,就已经介绍了一部分海底的奇妙景象,给人以流连忘返的感受。
凡尔纳塑造的尼摩船长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有着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的后半部分写了阿龙纳斯教授和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在“鹦鹉螺号”上的一部分经历。
主要讲了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
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这只独角鲸大怪物——潜水船——“鹦鹉螺号”,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好像这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
在这孤独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龙纳斯并与他共同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其中有几处是我觉得比较引人入胜:上部第二十章托里斯海峡:鹦鹉螺号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触到海峡的礁石而被迫停下来。
然而这对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却是一件好事。
因为他们能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了两天,这对一个原来生活在陆地上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留在海上3个月的人来说是上天何等的优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刚想享受战利品时却遇到了土人围攻。
最终以尼摩船长沉着冷静去对付土人围攻,以及在珊瑚墓地的故事而告一段落。
从一个方面讲,就是经历了一场壮美、勇敢的旅行。
从自己陌生的地方——海洋,开始的一段充满想象的旅行。
如今自己已经摆脱了过往的稚气,但是偶有时间,还是会回味一下这本充满奇幻的小说。
在回味的同时,依旧能感受到那种奇幻的美丽。
《海底两万里》第二部分的前半部分写了阿龙纳斯教授和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在“鹦鹉螺号”上的另一部分经历。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他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
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海洋生物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例如红海一名是源于海中的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颜色像血一样红。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在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像尼摩船长遇事冷静,阿龙纳斯教授乐于探索,康塞尔的忠实,尼德的勇敢都是我们该学习的。
这的确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一次精神上的盛宴。
在《海底两万里》的第二部分的后半部分,主要讲了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同伴在“鹦鹉螺号”上度过的最后一段时期,包括了他们一行人到达了南极,看到了那块大陆上的动物,并且还在那上面插上了代表尼摩船长的.旗帜——一个黑色背景上衬托着一个金黄色的“n”字,后来,他们在离开南极的过程中,受到了冰山的撞击,并且在行驶了一段路途后,发现前方道路被冰雪堵死,于是他们就往回开,但是后来他们与后面堵上的冰山撞上了,被困冰中,“鹦鹉螺号”的四周,上面下面,都是不可通过的冰墙,而且缺少空气。
于是他们开始凿冰墙,从下部的薄弱冰层凿,但四周的冰墙已经开始了冰冻作用,于是尼摩船长开始喷开水以升温,为凿冰工作争取了时间。
最后,下部冰层还有一米厚的时候,“鹦鹉螺号”用重量把它压碎了,并且以惊人的每小时四十海里的速度前行,再用那巨大的冲角沿对角线的方向冲开冰层,获取了新鲜的空气。
后来,他们又沿南美洲部分海岸走经过墨西哥湾,抵达欧洲。
这时,尼德·兰计划着逃跑,却意外的遇上了章鱼,他们于是不得不与章鱼战斗,而且损失了一个同伴。
后来,一天晚上,阿龙纳斯教授和尼德·兰及康塞尔逃跑,在即将放开小艇时,遇到了北冰洋大风暴,却因螺丝钉松下导致小艇抛出,最后脱险。
到小说结尾,尼摩船长所做的一番事:攻击其他国家的战船并击毁。
又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琢磨不透。
暑假里,我被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是法国着名小说家、预言家——凡尔纳的豪情杰作。
凡尔纳1828年出生于法国南特,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品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底旅行》等。
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说:接二连三的海难事件震惊了全世界,阿龙纳斯教授和助手康塞尔、鱼叉王尼德﹒兰参加了追捕“海怪”的行动,结果意外地爬到了“海怪”的身上,发现所谓的“海怪”其实是潜水艇。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阿龙纳斯,一位热爱海洋、知识渊博的教授,到“鹦鹉螺”号上后,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见的动物、植物全部记录到笔记本中,回到陆地上后公诸于世,真令人敬佩啊!康赛尔,教授身边忠诚的仆人,他们共同经历了几十万公里的海底航行,饱览了很多壮丽的景观,他们共患难,同艰辛,成了真正的朋友。
“鱼叉王”尼德﹒兰是一名勇敢、优秀的叉鲸手,百发百中,在危机时刻拯救了教授和康赛尔。
尼摩船长是一位海洋的“隐者”,勇敢而智慧,带领水手们成功从南极脱险,勇斗鲨鱼,血战章鱼,无人能敌,但一直隐居大海,很少露面。
《海底两万里》不仅让我认识了这些勇敢、执着、真诚、阴郁的人,也让我游览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等七大洋,欣赏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
《海底两万里》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识,既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识的百科全书。
同学们,开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