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一日游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一
1. 知道在同伴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同伴。
2. 会说故事中的对话,学习词语:淋湿、顶着、蹦蹦跳跳。
1. 观察过荷叶。
2. 《幼儿画册》(第二册p19),配套挂图,配套磁带或cd。
1. 欣赏故事。
出示图片,老师讲述一遍故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
2. 理解故事情节。
第二遍讲述故事后提问:
(1)故事里讲了什么事?
(2)小兔、小猫、小鸡说了什么话?
结合故事情节,练习词语:淋湿、顶着、蹦蹦跳跳等。
3. 完整地欣赏故事。
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下雨的时候
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一会儿看看花,一会儿采采蘑菇,玩得真高兴。
忽然,下起雨来了,小白兔急忙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当做伞,这下可好了,淋不到雨了。小白兔走呀走,看到前面走来一只小鸡,小鸡被雨淋得“叽叽”直叫。小白兔连忙说:“小鸡,小鸡,快到荷叶伞下躲躲雨吧!”小鸡说:“谢谢你,小白兔。”说着,就钻到叶子底下。
小白兔和小鸡一起顶着大荷叶往前走,又看到一只小猫给雨淋得“喵喵”直叫。小白兔和小鸡一起说:“小猫,小猫,快到荷叶伞下躲躲雨吧!”小猫说:“谢谢你们!”说着,就走到叶子底下。
大荷叶下,三个小动物紧紧地靠在一起,一点雨也淋不到。
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小白兔、小鸡和小猫三个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玩得真高兴。
小班一日游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二
一、活动目标:
要求小朋友知道多吃零食会影响一日三餐的进食量,妨碍身体吸收全面的营养,影响身体健康。
二、活动准备:
1、挂图
2、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与幼儿谈话,让幼儿说出这些东西都是装零食的,并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吃哪些零食。
2、组织幼儿讨论:多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3、看图片,回答问题。
(1)明明在家里喜欢吃什么?
(2)到了吃饭的时候,明明想不想吃饭?为什么?
(3)睡觉的时间到了,明明觉得怎样了?
(4)明明长得高不高?结不结实?
(5)医生给明明体检时,对明明说了些什么?
4、教师总结:
让幼儿知道多吃零食也是挑食、偏食的表现,这会影响我们身体生长和健康。
小班一日游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三
1、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园情绪稳定愉快,喜欢参与教师和小朋友的活动,逐渐习惯和适应集体生活,在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2、熟悉自己的班级和老师,认识小伙伴,熟悉生活场所,能根据标志找到自己的口杯、毛巾等生活用品,用后能将物品放回原处。
3、会大声地问好、打招呼,能用简单的语言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愿;喜欢听故事、喜欢看书,学会一页一页翻阅图书,并爱护图书。
4、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初步建立集体生活常规,学会自己进餐、擦嘴、喝水、如厕、洗手等生活技能,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
5、能在成人的引导下,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自由表现、表达,体验涂鸦、撕贴和唱歌带来的快乐。
主题实施是以目标为根基,以游戏为内驱,以多形式的活动为载体,以社区、家庭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助推,以适宜的实施策略激活、深化主题,丰富和完善主题课程,达成活动目标。
1、层层落实目标
2、课程组织形式
主题的组织形式包括:集体教育活动、创造性游戏、个别化学习、户外体育游戏以及亲子活动、家长执教、社会调查等。主题实施中,教师创设自由自主,宽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不仅能更大限度的体验到多种游戏的乐趣,更通过绘本阅读的融入,开启儿童的智慧,增进对主题内容的认知,体验与老师、同伴相处的快乐。
3、师幼互动策略
主题实施中,我们强调“幼儿在前,教师在后;追随幼儿,教师同行;引发幼儿,师幼互长”的互动策略的实施。组织教育活动中,强调“潜行中的弹性目标”,即建议并强调教育目标是潜在的、弹性的;在组织游戏活动中,强调“合作中的行为暗示”,即建立并强调游戏中师生关系是合作的伙伴,注重行为暗示的指导;在组织生活活动中,倡导“自由中的自我约束”,即建议并强调生活活动时自由、自主的,但是要通过规则的引领来促进内化自律。
小班一日游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四
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小手,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方法。
3、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丰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香蕉、桔子、沙拉酱、天线宝宝、水果印章等。脏的小手模型。
1、歌表演:《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引出主题。
2、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并相互比一比,使幼儿知道手的大小不同,但每人都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每只手上有5个手指头,手指的名称不同(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手指有粗有细。
3、师生一起唱歌曲《大拇指》。
4、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妈妈的手能为小朋友做哪些事情,妈妈的手能为别人做哪些事情,小朋友的小手能做哪些事情。如:用手拿东西吃,收拾玩具,整理图书,画画等。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5、出示受伤小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保护手。如: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腰带手套;勤剪指甲,不拿刀、剪等物品做危险的事情。
6、启发幼儿到不同的活动区中,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用橡皮泥做面条等各种食物、用香蕉沙拉酱做水果沙拉、用水果印章的形式装饰小手套、用小珠子传成项链等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小手的能干。
小班一日游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五
教育目标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3.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1.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接触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并对之感兴趣。
2.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表现的情趣,知道月亮在任何有水的地方和透明的玻璃上都会出现映像。
3. 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月亮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时圆时缺,培养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的情感。
4.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知道3.4.5表示的数量,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5. 欣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感受作品的有趣和奇妙。
6. 发动幼儿、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风俗习惯的资料,培养幼儿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7.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境布置1.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2.在语言去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 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家长工作1.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2.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4.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及时协助主题活动的展开。
5.有时间带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赏月。
小班一日游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六
教具构成:准备小筐花生米或黄豆、小碗(每人)
教育目的:了解物品的多和少,知道多的可以变少,少的可以变多。
活动过程:
1.教师:“宝宝看,筐里有什么?(豆豆)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卖豆子的游戏玩。”说完老师把筐递给宝宝和宝宝做游戏。
2.老师拿着筐、小碗,和一宝宝做游戏:“宝宝这里有这么多豆子,卖给我一点好吗?”宝宝抓了一把给老师时,老师说:“豆子少了,少了,多加一些。”当宝宝多抓几把后,教师说:“豆子多了,多了,减少一些。”宝宝做对了,教师表扬宝宝。
3.教师发给每人一筐豆子,请宝宝和家长一起玩,“卖豆豆”的游戏。家长和宝宝玩时,每人都要让宝宝“减少些”或“多加些”或多了、少了。让宝宝在游戏过程中,感知多和少,知道多可以变少,少的可以变多。
家庭指导:为了让宝宝对多少,形成认识,可反复类似游戏。
注意事项:不要将豆子放在嘴里、鼻子里。
小班一日游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七
一、: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学龄前是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幼儿养成基本的自理能力。为此,20xx年5月22日下午2:50,我园将开展“我是生活小主人”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二、:
1、学会穿衣服,扭扣子,穿鞋子的技能,且能穿戴整齐。
2、能安静、快速地吃完点心,并保持桌面、地面整洁。
3、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体验比赛活动的乐趣。
四、:音体室
五、:小班幼儿
六、:
1、六张床、桌子、椅子,点心若干。
2、评分表,奖状:18份。
七、:
1、各班在班级内先进行比赛,前3名的选手参加年级组比赛。
2、每班3人,共18名幼儿参加,分成6组。
3、每位幼儿躺在床上听到哨子响,穿好衣服,扣好纽扣,穿好鞋子,然后走到桌边吃点心,吃完双手举起,表示完成。以速度最快、穿戴整齐者为胜。
八、:
设立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
九、:
小、中、大班安全卫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