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方程式篇一
摘要:初中物理知识有趣而实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仍有部分学生会得出物理难学的“结论”。
本文从兴趣与意志、思维与方法、教师、家庭四个方面探讨了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作者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就如何预防和减少学困生提出了一些对策,旨在探讨,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信心,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物理,学好物理。
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方程式篇二
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的学困生的人数是逐渐增加的,程度也是逐渐加深的。
针对这一现象,探究其成因,研究其对策势在必行。
那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预防这一分化现象的产生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探讨。
1.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因素
1.1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观内在的因素。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
中学生从8年级开始学习物理,刚开始学生学习物理只是感到新奇,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再加上刚开始学习的声音、光、运动的内容难度较低、趣味性强,又是板块式的内容,所以8年级的第一学期他们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容易克服学习的困难。
这学期学困生出现的人数极少。
但到8年级第二学期随着新奇感的消失及学习的物理知识增多、知识体系联系紧密、理解应用难度增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克服困难的毅力稍差的学生开始感到吃力、厌烦,成绩下降,学困的现象由此产生。
学困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主要表现是:(1)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低落。
学困生的心情大多处在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物理无聊,经常被动学习,多数学困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教师、家长的责备。
(2)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学习基础不扎实。
多数学困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外界的微小刺激都会对其产生干扰,导致学习速度减慢、错误数量增加。
学习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不愿做长期艰苦的钻研而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很少通过反思学习行为寻找致错的原因,经常重复出现相同的错误。
(3)由于意志力的薄弱,试卷中的空题增多。
对于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更是常常放弃,不善于活跃自己的智力活动。
正因为学习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所以他们未能形成自觉学习的意向,一遇挫折就可能一蹶不振,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1.2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物理学习要求,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知识出现了断层现象。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物理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慢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要受到影响。
学困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时偏重于对课本上定义、公式的记忆,不会比较,不善归纳,不能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尚未从小学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初中物理的学习,以致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并逐步导致分化。
初中物理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其次表现在掌握物理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困难。
1.3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也是造成学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下列情况:(1)对学生缺乏了解。
教师面对几十个知识水平和个性存在着差异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
这种划一的要求,必然导致部分能力偏差的学生学习困难。
(2)教法单调,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一言堂”、“满堂灌”仍是一些教师习惯的教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况。
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没有及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注意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效果差。
(3)作业布置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效度极低。
1.4家庭等外在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组合家庭、隔代抚养家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有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在学习中,很多同学一遇到困难,往往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而是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和关注。
另外,由于现在社会变动频繁,各种信息都通过报刊电视和网络而被学生接收到,有部分不良的信息也会影响到学生。
例如,一些学生痴迷于上网和玩游戏,甚至还有学生患上严重的“网络成瘾症”,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减少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薄弱意志,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
2.1.1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有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
2.1.2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物理的魅力。
创造情境是指教师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宽阔的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其教学效果是教师“一言堂”式的讲解不可比拟的。
2.1.3重视情感和理想教育。
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
教师如果能够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就会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也就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教师的赞扬就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正确引导就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此外,还有许多方法,比如发挥趣味物理的作用,介绍物理家的故事,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加以运用。
2.2疏导学生的知识系统,重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擦出积极思维的火花。
2.2.1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教师要针对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学习的问题,从教学开始就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2.2.2让学生在思考的“冷场”中擦出积极思维的火花。
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实践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则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则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地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
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
目前在课堂学习中,一些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
当学生不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
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2.3化课堂结构,加强实验教学。
2.3.1优化课堂结构,分层教学。
新教材的编写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前不妨深入想一想:“假若我是学生会想些什么?”经过一番揣摩,合理处理教材,备课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
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
一般步骤按:分(分类自学)―合(集体讲授)―分(分层质疑)―分(分类指导)―分(分类练习)―合(集体归纳)。
这“四分二合”的课堂结构,“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
2.3.2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之初中学生最重要的知识学习途径还是表象思维,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主要是由实验观察、操作,再进行分析得到结论。
因此,要达到一定的知识要求层次非实验莫属。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
新教材在新课的活动内容、课后的作业中,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很多。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安排实验。
例如,在进行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时,教材的安排实验在操作起来液体量不易控制,效果不太好。
教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作了如下的改动:让学生先把鸡蛋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观察鸡蛋的下沉和上浮,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得出下沉和上浮的条件。
接着让学生缓缓地向浓盐水中加入清水,观察悬浮现象,分析得出悬浮条件,然后讨论: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和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为什么漂浮时和悬浮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受到的浮力却相同?这样处理,不但实验成功的把握大、效果好,而且学生容易理解。
2.4加强德育教育,赢得家长支持。
教学时渗透德育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正确方法,使家长重视并关心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学习的情况,共同担负起引导的责任,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培育工作就愈来愈艰巨,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一严峻问题,必须采用积极的态度去探究育才良方,让学生感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使他们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梁树森.物理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5:101.
[2]孟昭辉.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9:164.
[3]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17.
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方程式篇三
浅谈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第一小学张莲花
几乎在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他们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及时关注与研究数学学困生,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做法。
一、了解情况,分层辅导
1、向其他老师逐一了解各个学生的情况。
2、利用课余时间与一些学生、家长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家长的建议。
3、进行课堂摸底练习,根据学生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需努力四个层次。“及格”层次的学生具体表现为会进行数学运算,但对知识应用有困难,“需努力”层次学生则具体表现为进行数学运算存在困难。
4、获得家长支持。将家长约至学校或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学生共同研究辅导计划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具体事项。在获得学校、家长的同意和支持之下,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分别实施辅导计划。
5、辅导实施。一般做法如下:60分以下学生,安排每周中午抽时间进行辅导;60――80分的,安排每周课后辅导。如有特殊情况,则另作安排,从不间断,全程跟踪辅导。中等学生采取一帮一学习活动,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1、知识点逐个过关。例如,计算差的学生,则需要先帮他们复习计算的内容。数学的连贯性很强,如有一个知识点脱节,学习就有障碍。这样先将学习障碍先行进行扫除,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
2、学习习惯与方法培养。每复习一个知识,让学生把例题、方法都列成表格形式并做好笔记。课标要求记忆的概念方法要求熟记,并帮助学生分析记忆方法,让家长配合检查签名。
3、辅导后巩固。在每次辅导后,再留几道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回家练习巩固。而且全收全改,及时反馈。
4、及时表扬,增强信心。如果发现有所提高,就帮他总结经验,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主动参与的学习信心,还要注意把知识连贯串通辅导。
三、注重错误范例的分析
1、监控作业完成情况,保证覆盖率。
对于布置的作业,要求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一定要交。(数学教学论文)建立家长联系录,对于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每天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其当天表现,同时要求家长配合督促,使其按时完成作业。
2、对作业及时记录和反馈。
对交上来的作业全部进行批改。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作业,作为范例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作为对该学生的鼓励,同时也激励其他同学继续努力。对于存在进步的学生的作业即在课堂上进行鼓励,有时也发一些小奖品以示奖励。对于错误比较多的作业,则面批面改,并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错在何处。一些完成作业有难度的学生,要充分理解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耐心进行辅导,加强练习。对于学生作业中的特殊错误,特别摘录出来,作为范例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一些类似题型供学生练习,进行巩固。
四、巩固练习灵活多样,力求从实际出发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学困生在灵活运用知识方面存在困难,所以在日常练习中要加强知识和概念运用的训练。
如复习减法性质,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很容易的理解和巩固了减法的性质。
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学生的口算能力最棒。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都得到提高。
五、上课多关注
所谓上课多关注,就是要经常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时刻提醒他们要认真投入课堂学习。对于学困生,我坚持做到四个优先:
1、有简单的问题,优先让他们回答。
2、有简单的计算,优先让他们到黑板上来板书。
3、练习的时候优先进行辅导。
4、如果学困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则优先解答。
5、对于答对问题的学生,优先表扬学困生,使他们感觉受到重视。
通过以上方法,使得学困生扫除学习障碍,重拾信心,从而使学业成绩明显提高。
总之,转变数学“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时刻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感染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沟通,使更多的学生脱离“学困生”的队伍。
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方程式篇四
现代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当今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然而,由于初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相当比例的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这部分学生的智力绝大部分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个别还属于优秀范围,他们之所以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产生了消极心理,进而丧失了数学学习动力的结果。因此,积极探寻初中“学困生”消极心理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辅导策略,从而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力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客观原因
(一)社会原因。受到当今社会“读书无用论”和一些“拜金主义”的影响,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再加上当今社会的环境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是造成学习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家庭原因。由于现在农村以及一些小城市中的许多青壮年人都外出打工,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挣钱,将他们都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而孩子的爷爷奶奶是没有精力和能力教育好这些孩子的,反而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却娇惯自己的孙子或孙女,使他们养成了娇惯、懒惰的性格。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讲究索取,不讲奉献,无心学习。
二、数学“学困生”产生的主观原因
(一)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不牢固,平时缺少巩固练习,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在学习内容上,这样便造成听不懂,而对知识模糊认识的缘故,学习障碍便由此产生,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中八年级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三、“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应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另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提高学业不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最终达到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目的。
(二)构建平等环境,克服自卑心理。许多初中“学困生”,往往伴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内心孤独冷漠,常处在一个“冷”环境中。他们不愿意与周围的同学交流,把自己封锁在同学的圈子之外,始终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要尽量创设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数学交流环境,时时处处尊重“数困生”的人格,多方面“引诱”他们参与数学讨论,使他们意识到“其实我并不比别人差”,从而增强他们进行数学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三)强化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教会其学习。有一部分“学困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表现在知识匮乏和知识间的联系弱。教师不仅要为他们补知识,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而且还要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要让“学困生”开口讲述知识和解题思路,从中看出他们知识的盲点和思路的误区,从而对症下药。
(四)创造成功机会,战胜恐惧心理。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初中“学困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屡受挫折、缺少成功的体验。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成功机制,积极为“学困生”创造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要针对“学困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七年级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总之,数学老师要以知识应用来培养学生兴趣,以广开“言”路来吸引学生参与,以例题的挖掘引申来拓宽学生思维,以足够的耐心来提高差生成绩。为此,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性,根本转变班级的“学困生”。
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方程式篇五
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文/张丽英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学评价
一、挖掘数学内在美,增强学生的兴趣
“数学的和谐美表现在结构的协调性、对称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内部规律的组织性和对于美好事件的主宰。”数学的美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价值美,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以及获得成功的自豪感,从而自觉地投入积极的学习中。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
数学学困生由于缺乏兴趣,往往很容易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对学到的知识容易健忘,以致造成学习无动力,成绩无明显进步。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1)对数学学困生进行学习数学意义上的教育。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数学的运用是广泛的。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驾驭学习和生活。(2)巧设情境,诱发求知欲,将教材中的知识精心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可有效地激励数学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前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改变成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
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大多数数学学困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闪光点。要多实施成功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数学学困生身上各种层次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用心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应重视这种心理。
教师要运用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分层教学、分类要求、区别对待,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发挥最大的潜能,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差,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与优等生、中等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数学学困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在要求上要降低标准。在作业要求和考试评定上也分层次进行。开始时,对于他们应降低作业难度,对他们只要求能完成教材的基础题目即可,中档题目不作要求。若当他们成绩有所起色后,逐渐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作业批改及考试评定多进行面批,有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和肯定,并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这样让他们更进一步得到成功的.喜悦。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和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必要条件。一旦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感染、互相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还应发挥师生间的亲和力作用,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中,力求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理解和信任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有适当的宽容态度,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和克服。
四、教学评价个性化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和愿望,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所以要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在动机。”教师在衡量学困生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包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性,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后进的压力,提升上进的动力。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中肯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助推学困生的转化。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反复性都很强的工作,它的克服需要较长的过程。只要我们尽量做到在转化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尽量给他们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使新的问题积累,逐步排除已有障碍,鼓励他的微小进步,耐心对待他的暂时停滞,那么相信他们最终会不再成为数学学困生,终将会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中县满都户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