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学反思篇一
我在教学《风的形成》一课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一切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要求。
1、教学目标制定合理,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与发展。
合理的情景设计,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教室外面红旗飘扬以及风吹起窗帘的情景,学生就看到的情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风的初步认识。然后,让他们成功地成为了风的制造者,深入探究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学生以各自的实验为例来说明这个结论:手扇书本使空气流动,口吹空气使动气流动。
教师及时引导设疑:大自然中常常有风,是谁制造大自然的风呢?环环紧凑,让学生利用自己手头的工具做实验来探究大自然风的形成。实验探究活动开始,很多学生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先是小组内讨论,还是不能解决的就请教老师。这样,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的建构,利用实验证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形成了风。
再深入探讨海陆风的形成原因,经过激烈讨论,对照实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是因为白天太阳的热辐射到地面,陆地上的空气变热上升,海洋上的空气流动形成补充风。晚上,陆地的气温下降得比海洋的快,变成海洋的空气上升,陆地的空气补充。这样连续不断的空气流动便形成了风。
学生在探索风的形成的过程中,体验对问题结论实验证明的过程,知道怎样去研究。
以往的教学多用一问一答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学习,既有效找出答案,还能让学生投入学习的过程,克服恐惧的情绪,产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学好科学知识的信心。
2、老师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得出的,决不代替,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空间和创新的机会。我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找出答案,使学生由他主、单一、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向自主、多样、主动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转变。能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和争鸣,而且有意识地表扬有独特见解的学生。
从学生进行的探究活动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深究学习的兴致渐浓,开始注重与同学的交流、合作,对问题乐意共同探讨,改变了以前只从课堂上、从老师那里学习知识的学习方式。
从学生的探究报告来看,他们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情景切入探究主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对新知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和体验,获取新的知识情感。
3、学生学习知识并促使知识结构不断演化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的过程,同时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课堂上会出现与教师的原来设计思路不一样,甚至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我能适应学生的思维改变原来的一些设计,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策略,重组教学资源,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学反思篇二
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1章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共分三个部分来说明,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尿的形成和排出》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包括“肾”、
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说明了尿液形成过程的物质变化
3、说出肾脏的血液变化“尿液的形成”、“尿液的排出”和“泌尿系统的卫生”四部分内容,还安排了两个活动。在生活中,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更是不了解,因此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形成尿液的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本节内容也能使学生领悟到排泄这一生理过程是人体内保持清洁、使生命充满生机活力等美好状态的前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示意图和视频等课件,观察、归纳、发现问题。
(2)分析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数据,运用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
(3)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
情感价值目标:
1.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习惯。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学情分析
1、心理和生理特征:从年龄特征来看,七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2、13岁,他们学习生物学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对于生物学这门课充满兴趣但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优于理性思维,自控能力较差,自主探究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地完成学习任务。
2、知识现状: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在生活中,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更是不了解。
3、知识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成果和不同的学习体会,特别是在理解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时,对于七年级的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方法
1、自学导思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2、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立体的,直观的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教师的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将学生将感性的认识引导到了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4、学会用表格、图解表来对比总结。
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学反思篇三
我校在
20xx年11月6日举办了三校联谊活动,本次活动的指导
思想是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推动新课程教学研究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着力促进中青年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研究和创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内在的创新动力,发扬教师和学生自觉自主的发展
精神,实现学生和学校互动发展,即主动发展的办学
思想。我本着“起点低一点,台阶密一点,训练精一点,节奏慢一点”的原则,设计了我的课,并代表地理备课组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学校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提出了优化课堂的五个要求:一是研究教材考纲,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二是明确课时教学任务,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三把握学生注意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结构。四是抓住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提问设计。五是锁定学习目标达成,优化作业练习设计。我在备课中认真思考以上要求,钻研教材和考纲,对《山地的形成》
教学设计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课得到了
专家评委的称赞。活动结束后我反思我的课,感受颇深,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以往,我们撰写
教学设计
方案时不是研读课标,而是研读教材。其结果,教材写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教材不写的,我们就不教。这带来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其一是教学内容选择常常偏离课标的要求;二是教学难度的确定把握不了;三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准确;四是课时的计划很随意。出现了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照样充斥着我们的课堂,体现不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比如本节课,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如果我们不研读课标,只看教材,那什么我们都可以讲。研读了课标,我们就可以明白的知道,本节课重点是运用内外力原理去分析地形成原因的思维方法的学习,而不在于具体某个山地是怎样的,所选择的例子仅仅是个案例,要透过这个案例看到它背后规律性、原理性的东西。这才是我们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按照课标要求,我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标准中的“分析”属于理解性的知识层次。
(2)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及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
(3)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如下理念:
1)创设情境,为教学生成
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2)把学生当作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鉴于此,我又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枯燥和缺乏感性认识,我设计了传授的基本模式:通过图片,动画,视频资料,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引导,
总结和小练习的基础上,学生掌握理性知识,并且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探究这些知识的实践意义,在探究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在讲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完成课堂内容后,激发鼓励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确定不正确、不准确,都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确定教学目标,一是要定好知识目标,二是要写好能力目标,三是要定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确定得好,教学方向就不会迷失,才能通过一节又一节这样的课达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本节课为例,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
(1)运用示意图判断地质构造;
(2)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4)将所得知识、方法应用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5)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乐于学习与探究地理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我们在教学时就会心中有数,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详讲,什么略讲;什么重点讲,什么简略讲等等都不会再含糊。
你如何看教师,如何看学生?如果你把教师看成先知,把学生看成无知,那你肯定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如果你把教师当成主导,学生看成是主体,那你就会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定教。以本课为例,学生在初中时对本部分的知识虽然已经有所了解,但只是停留在表象,对知识没有一个理论上的提升,实际应用能力还不具备。如果不从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出发,只是按着课本来讲,必然炒冷饭。学生不爱听,老师也教得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选择了演示法和案例分析法。案例为学生喜闻乐见,学生爱听、爱看,比如当你播放褶皱和断层形成动画视频时,你会发现学生都很专注地看,这种神情,是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所看不到的。我在教会学生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两种构造的新老关系,我手工画了一张七个岩层的裙皱,然后形象的从下向上将七个岩层排序为大哥到七弟,用上下对折的方式依次把背斜和向斜展示给学生,在展示中让学生假定自已是一名地质工作者从中间向两侧走,很容易学生就能判断出背斜岩层是中心老两翼新而向斜相反。本课在教法法选择多样化的方法,既有图片欣赏,也有视频观看;既有问题个人思考,也有同学间面对面的提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出具有梯度性逻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水平高的重要体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评价标准》中指出教与学方法的选用符合内容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师教的方法当然包括了问题的设计。回过头来看看本节课的问题设计有一处得到了好的教学效果。那就是关于隧道的选址。我课前思考在只有“背斜向斜形态,形成地貌和岩层新老关系”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是很难正确作答的,所以我这部分提问之前先设计了背斜找油向斜找水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给出相应知识的铺垫,还在探究背斜开凿隧道时展示赵州石拱桥图片作为提示。这样学生有了以上知识积淀,很容易就能得出背斜适于开凿隧道的三个原因。
教学内容要落实,教学目标要实现,需要通过教学流程才得以现实。教学流程如设计不好,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及其质量。以本课为例,我把整个教学流程设计成三个环节,一是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山地的形成原因,反推其背后的原理与规律;二是迁移与运用,抛出几个问题,步步设问,牵引学生不断去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练习巩固,通过练习训练,学生不仅可调用已有知识,起来强化、复习与巩固的目的。这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间都有必要的过渡,这样就保证了流程的流畅及过渡的自然。
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学反思篇四
2、对家乡的溶洞的了解。教学重点:1、理解溶洞的形成过程。
2、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教学准备:1、有关溶洞的声像资料。
2、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要走进一个地方,要探秘神秘的美景。
(播放一些溶洞的图片和视频)
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你都是看到了什么呢?生:溶洞
1.通过出示太极洞的图片,入口处,洞里面的晶莹剔透的各种美景,我们一起欣赏。
生:......
2.整体感知、了解溶洞及世界上最大的溶洞。学生汇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神奇美丽的景观,你知道溶洞是怎样形成的`吗?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溶洞是在石灰岩地区经过漫长地质时期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而溶于水。石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由于环境中温度、压力的变化,会使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使本来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钙结晶析出。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概括,从整体上说了一些溶洞形成的原因,那么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石柱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一部分可以让同学们自由的举手回答生:钟乳石是。。。生:石笋是。。。生:石柱是......
生:世界上最大的溶洞是北美阿巴拉契亚的猛犸洞,深64千米,成250千米,非常的美丽壮观。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虽然溶洞资源很多,为什么说溶洞旅游资源什么的珍贵呢?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啊。
生:这种资源是没法复制的,同时又是如此的稀缺和美丽。
生:游客不能携带雨伞和矿泉水等敲掉石花等东西进入洞内生:进洞前要都掉灰尘,以防污染生:不乱扔果皮、塑料袋等垃圾生:遵守规则......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溶洞的相关知识,了解了溶洞形成的原因和种类,懂得了溶洞资源的珍惜与珍贵,同时我们还深深地感到保护溶洞资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后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学反思篇五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的外衣”,一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空气在哪里》、《热空气》、《风的形成》和《地球的大气层》,其中,前三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本课所学习的《风的形成》,是在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
在学习《热空气》一节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纸蛇实验和塑料袋充满热空气后上升实验,初步认识到热空气能够上升这一特点。临近下课,或许是受到酒精灯加热空气的启发,张子涵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太阳能不能把地球上的空气晒热?”
应该说她提出的这个问题极具研究价值,又与这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风的形成原因紧密相关,或者可以这样说,如果张子涵同学提出的问题能够顺利解决,那么《风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也就会迎刃而解。当然,可以肯定的是,上述问题的提出是张子涵同学深入思考的结果。因此,我便将她提出的问题认认真真地书写在黑板上面,这样做既是对她智力活动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班同学的有效引领,而且我还特意将张子涵提出的问题连同她的名字记录在课本上这一课的空白处,以示对她的奖赏。
“太阳能不能把地球上的空气晒热?”这个问题的解答对于同学们目前的知识储备与理解水平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利用过长的时间纠缠于这个问题也明显偏离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过,这个问题的价值似乎正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因为解答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的思维经历一次探险,这样的探险往往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所以,我便向同学们说明:关于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在课后想办法来解答。
因此,这节课一开始,我便开门见山由上节课留下的那个问题导入新课。通过交流总结,得出:地球表面空气温度升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太阳的直接照射,另一方面也由于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又作用于空气的结果。总之,太阳能将地球上的空气晒热。这样,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又为这节课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便于学生学习,课前我照例准备了“风的形成演示实验箱”,但是相对于大自然中的风的成因来说,这样的演示活动似乎很难有效予以说明。最多不过是上节课《热空气》中实验的补充。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我决定忽略演示实验而另辟蹊径,突破口就是上节课中热空气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通过纸蛇实验,我们都清楚加热空气能够产生风。但是,自然界中的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请大家一起随老师进行一次奇妙的思考。”
“老师现在就是孙悟空,能够呼风唤雨,我一口气吹过,海面上便燃起了熊熊大火,这时海面上的空气会怎样?”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同学们齐声回答。
“受热上升后,周围的空气会怎样?”我说着便又像上节课那样为同学们演示起来。
“会过来补充。”
“对!空气能够向四面八方流动。”我进一步补充完善,“如果只是从空气温度的不同来考虑,空气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流动,还是从温度低的地方向温度高的地方流动?”我接着又引导他们思考。
“从温度低的地方向温度高的地方流动。”一阵沉默之后,同学们终于得出了结论。
“如果大火持续不断地燃烧,那么空气的这种流动就会持续不断地进行,也就形成了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然而,我不是孙悟空,而是肉眼凡胎的普通人,当然,自然界中的风也不是靠燃烧产生的。但是,海洋和陆地在同样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下,其温度并不相同,与陆地相比,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在白天海洋和陆地相比,哪里的温度高?哪里的'温度低?”
“陆地的温度高,海洋的温度低。”
“也就是说,白天风从哪里吹向哪里?”
“从海洋吹向陆地。”
“对!风从海洋吹来,这样的风又叫海风。”稍微停顿片刻,我又接着说:“而到了晚上,太阳落山了,海洋和陆地便开始降温了,结果又是海洋的温度……(生:高),陆地的温度……(生:低)。这时,风就由……(生:陆地)吹向……(生:海洋),这样的风又叫……”
“陆风!”隋恺同学及时而准确地做出了回答。
“非常好!”再看看隋恺同学,一向腼腆的他,脸上泛起了红晕,这也许是他精力集中深入思考后的自然状态,也许是他因为耽于思考而失声的举动让自己感到难为情,也许是因为我的表扬令他激动。
我由衷地点点头。他的表现不正是我梦寐以求学生课堂中理想的学习状态吗?在这种状态下,老师才真正起到了引领学生智力活动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就真正地停留在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上面,这才是高效课堂的真正体现。真心希望在我以后的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学生进入这样的状态。
课后,我又与隋恺同学谈论起上课时的情形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的确令他感到难忘。问他当时有什么感觉,他说当时觉得自己的思维很活跃,很兴奋,只是觉得“陆风”答案的出现是非常自然的,而且当自己将问题回答出来又听到老师表扬的刹那间感到非常愉快。我当即祝愿他以后在课堂中经常能够体验到那种美好的感觉,他马上连连表示感谢。
回想问题的解决过程,我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热空气》一课掌握的知识,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神话式的思考,进而向学生点明海洋与陆地温度变化特点,这样于潜移默化中使问题迎刃而解,只不过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运用了上节课中意外生成的一个问题:“太阳能不能把地球上的空气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