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学理念:
1、写什么——写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以及教师也常常为写作材料的“无米下锅”犯难。作文来自生活,要引导学生更多地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所以,课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家乡的变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家乡的今天,了解家乡的过去,可以查阅资料,可以采访有关人员,可以实地考察,总之,要做到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感受。搜集到的材料有文字、图表、照片??其实每一次作文题材是广泛的,只要善做教学的有心人,就能就地取材,随手拈来。
2、怎么写——每一次作文辅导都是一次心理历程,在同一个地点,把自己所得的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一起分享,在说中感悟,在论中升华,在写中沉淀。本节课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先让学生自由练说或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如此引出主题:在昨天与今天,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找到家乡的变化;然后集体交流,畅所欲言,教师在学生的汇报中逐步梳理出有价值的东西,如写作材料、写作思路等等;接着提升感情:记住家乡的昨天,是为了珍惜家乡的今天,感受家乡的现在,是为了更好地展望与建设未来,请同学们展望一下家乡的未来吧,你希望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变化呢?最后教师再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家乡有这些变化?不期待学生的回答,只给他们一个思维的空间与线索。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近年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把你们搜集到的材料和同桌交流交流,我期待着你的精彩。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有文字,有图表,有照片,有实物,有说的,有唱的,有表演的,教室里成了他们快乐与自由表达的空间。
生:我感受到了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我感受到了家乡有些方面变好了,有些方面倒差了。
师:是吗?这很正常,但也是一个好的题材,等会儿听你的细说。(板书:好坏)
师:家乡的昨天记载了我们蹒跚的脚步,家乡的今天承载着我们增重的身躯,让我们一起回忆家乡的过去,走进家乡的现在。(板书:家乡的变化)
二、自由交流汇报
师: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出写作素材与思路。
写作材料:住宿条件
家庭收入
人民精神面貌
绿化环境
城市建设
娱乐设施
教育保障
医药卫生
交通安全
拓展思路:
如:
生:我知道家乡的人民以前都穿补巴衣服,吃红苕青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听我奶奶讲的。
师:哦,是你听到的,你的耳朵也会观察啊!真灵!(板书:听到的)
如:
生:我们学校门前的水泥路铺好了,上学放学都很方便了。
师:有谁也想说说学校门前的路。
生:以前的路是泥巴路,还铺了些石头,凹凸不平,一点都不平坦。
师:这是你怎么到的?
生:是我看到的。
师:你的眼睛也发挥了作用。(板书:看到的)
生:那条路上只要一有车子过去,就会腾起几丈高的灰尘,每天回家身上都满是一身灰,妈妈每天都唠叨个没完。
生:特别是下雨后,路就变成了稀泥,暴泥就有两脚深,还很滑。有一次,我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滑倒了,全身都是泥,还是老师给我找的衣服换了。一点儿也不方便。
师:很好,你用你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感受了一下那条路的不方便。(板书:亲身经历)
师:你们还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经历了一些什么变故?感受到了什么?
如:
师:刚才你说你们家变了,那其他同学家里有很大变化的举手?有彩电了吗?安电话了吗?添置了电脑了吧?还上了网?真不错。你们都说了自己家的变化。(板书:自己家)有没有想说说别人家发生的变化呢?(板书:别人家)
如:
生:甘宁镇。(板书:甘宁镇)
师:如果你到了重庆市其他地区,你会说自己的家乡是哪里呢?
生:万州区。
师:能说说你发现的万州区的变化吗?
师:如果我再到了其他的省份,向别人家介绍自己的家乡时,你会说自己是哪里人?
生:重庆市。
师:对,我们是新重庆直辖市的一员,我们每时每刻感受着重庆的变化,也每时每刻期待着重庆的变化。它是三峡上的一颗明珠,必定会发出熠熠的光辉。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你所知道的重庆的变化吧!
三、写作立足点
师: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发展如此迅速,想不想把它写下来介绍给别人?
生:不是,是每一个人都在观察自己的家乡。
师:对!不光是你们每一个人,还有我们家乡的每一棵树,每一块岩石,每一池水,甚至青龙瀑布也都在感受着家乡的变化,也都为着家乡的变化而欣喜,或者担忧。所以你们作文时既可以用自己的口吻,也可以站在树、石头、水等等的角度去观察家乡,去亲近家乡,如此也许更有趣一些。
四、展望未来
师:通过大家刚才的畅想、建议,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想建设家乡的拳拳之心,所以在作文中我们可以深情地祝福:我们的家乡明天更美好。
五、深层思考
师:给大家一个问题,不需要你的回答,你只要想一想,我们家乡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可以不告诉我,也可以在作文中回答。好了,大家动笔吧!为我们的家乡喝彩,我们的家乡祝福。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36—37页。
1、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2、能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各小组准备4个相同的正方体和2个相同的长方体。
一、拼拼算算,寻找规律
(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教师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a、提问:体积有没有变化呢?
(1)学生可能的发现:计算法: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少2平方厘米。观察法: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
(2)追问:谁来指一指,少的两个面在哪?其他同学看着直观图想象一下少了哪两个面?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原来一共有12个面,拼成后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
(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出示表格。
a、谈话: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如果用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像这样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拼一拼。
正方体的个数
2
3
4
5
原来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12
拼成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
2
b、学生操作完后汇报。
c、谈话:可能个别同学没拼就知道结果了,在刚才拼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学生可能的发现:
(1)每多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多减少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d、验证规律。
(三):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几个正方体拼成一排时表面积的变化,那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又有什么变化呢?我们继续来研究。
出示:两个相同的长方体
a、提问:你能用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吗?
b、学生拼后反馈三种拼法。
c、提问:用两个长方体可以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联系刚才摆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可能的发现: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a、将上下面相拼时,减少的.就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b、将左右面相拼时,减少的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c、将前后面相拼时,减少的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提问:在这拼成的三个大长方体中哪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发现:因为减少的面积越少,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大。
d、验证: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发现。
二、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发现,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表面积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都有一定的规律。下面看看谁能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出示题目: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大多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把10盒火柴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提问:“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就是什么最少?(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少)
学生操作并找出不同的包装方法。
说明最节省的理由。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知道了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并且每拼一次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面积的变化”是结合比例单元教学内容安排的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先让学生猜测——验证出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再研究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别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n2:1。
1.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比例尺的应用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探索发现平面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及发现规律的过程。
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一、故事导入,引发认知冲突
1.故事:租金扩大5倍,租地按3:1放大,引思:谁更划算?
(学生可能说出错误的理由,也可能说不出错误的理由,对此,教师都不作判断。)
2.揭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积的变化。(板书课题)看看面积的比与长度比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
二、提供题材,引导探究。
1.出示:下图的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得到的。(图见课本第48页)
2.引导分步操作
(1)量一量:长方形的长和宽。
(2)写一写:对应边长的比。
(3)估一估:它们的面积比是几比几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生1:3:1生2:6:1生3:9:1生4:32:1
(4)验一验:究竟是多少呢?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
画一画:直接在大长方形中画出来。
(5)说一说: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9:1,也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9倍。
3.设疑——猜测——验证
(1)师:把题中的小长方形按4:1比例放大,得到的大长方形的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又是多少呢?请先猜一猜,再通过算一算进行验证。
(3)提升
生: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是长度比的平方,即n2:1;也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n2倍。
师:单凭一、两个例子验证猜想是正确的,可能为时过早,我们还需要用一般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算一算,下图中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多少?
引导生请字母帮忙进行验证,也可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说明。
5.回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是怎样发现的?
三、大胆推想,细心验证
师:如果阿凡提的地不是长方形的呢?你我们的结论就不一定成立了,怎么办?
生讨论:要找一些其它图形,按照研究长方形的面积变化方法,继续研究。
1.研究其它图形长度比与面积比的关系
(1)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以及它们放大后的图形”(见课本第48页中的3组图)。
(2)分组测量——计算——填表。(表见课本第49页)
小组里分工分别测量正方形的边长、三角形的底和高、圆的半径,并写出相应的比。
(3)交流发现。
观察那个表格,同组之间充分交流发现。你能说说为什么放大后的面积是放大前面积的n2倍吗?联系边的放大,与乘法结合律联系起来。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归纳
师:你能把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合起来说一说吗?
生: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放大,得到的大图形与小图形的面积比是长度比的平方板书:面积比=长度比2,即n2:1,也就是大图形的面积是小图形面积的n2倍。
四、分层作业,内化规律。
1.运用规律写答案。
(1)把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5倍,宽也扩大5倍,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缩小3倍,面积缩小()倍。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4倍,高也扩大4倍,面积扩大()倍。
(4)有一个圆,现在的半径是原来的10倍,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
2.解决问题
(学生交流算法)
(2)一个面积是314平方厘米的圆,按照2:1的比扩大后,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在比例尺为1:1000池塘图上面积5平方厘米,实际面积是多少?
六、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我们是怎样研究面积的变化的?从中发现了什么?
在解题中发现问题,从研究长方形面积的变化入手,通过猜测——验证——归类的方法,找到面积变化的规律。
2.拓展
把一个立体图形按n:1放大,得到的大立体图形与小立体图形的体积比是长度比的立方,即n3:1,也就是大图形的面积是小图形面积的n3倍。
3.研究
同学们,探索规律可以通过猜想,收集具体例子的数据,认真观察,比较,找出共同特点,归纳出其中蕴藏的规律。这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立体图形按比例放大后体积变化有没有规律,大家在课后也可以举例子,找数据,对照比较去研究,可能会有惊喜的发现。
面积的变化
对应边的比面积的比
3︰19︰1
4︰116︰1
n︰ln2︰1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商变化规律,第二部分是商不变规律,商无规律的变化也得参与。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猜想、观察、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
2、结合教学过程、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并渗透“变与不变”、“对立与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探究学习法
1、填空:(出示课件)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除法,大家猜想一下,如果被除数或者除数发生变化,商有没有变化规律呢?有什么变化规律呢?今天老师带大家进行快乐一课游,咱们一起去数学大世界的游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想去吗?但是大家要用自己的智慧赢得机会,大家有信心吗?(出示课件)
二、观察算式,找规律:课件出示:(体育用品店)
1、师:这是体育用品店,从这个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找图中的信息
2、学生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除数
商
师:看看这三个算式,哪些没变?哪些变了?当被除数没变的时候,除数和商是怎样变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我的提示,完成导学单第一题出示提示:
1、从上往下观察,任选两个算式比比看,除数和商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下往上看,任选两个算式比较,除数和商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汇报交流。
变?谁变了?怎样变的?
在分组讨论中,教师深入小组,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是不是可以乘或除以任何数?
师:同学们表现好极了!第一关顺利通过。挑战第二关。出示课件:乘船问题
请一个学生读信息,师:你们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吗?学生列算式,算出结果
师:认真观察这三个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完成导学单第二题】
结合刚才的探究方法,先自己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伙伴探讨一下。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结合第一题的方法,有顺序的汇报。
师:谁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当除数不变时,被除数和商是怎么变化的?师:小结:当被除数不变时,商会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当除数不变时,商会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共同探究的内容板书:商的变化规律。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师:我们能把商的变化规律大声的告诉我吗?全班齐读
四、课堂小结:
你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能对自己或同学或老师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吗?
五、课后实践:
用今天学到的学习方法,思考以下题目有什么规律?
32÷4=8 16÷8=2 64÷2=32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商的变化规律》。下面我将从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87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并为后面学习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商的变法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况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对商的变法规律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比较、抽象、概况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教学要求,为了使学生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商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是: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解。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指出,有效地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根据他们的这些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观察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这一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首先,我设计了孙悟空分饼的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由故事引导学生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教学过程始终吸引孩子,把他们带入探索问题,发现规律的境界。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3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探究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例8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活动去发现规律。然后,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表述规律,我加以纠正或补充。最后让学生举例验证规律,进一步加深理解。
活动二:探究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我放手让学生用探索第一个规律的方法,独立观察思考,也可以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然后汇报,结合课件演示,师生互动,产生共鸣。再举例验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活动三:商不变的性质。
有了前面两个规律的形成,第三个规律商不变的规律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究,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比较时可以互相比,也可以同第一个比,但规律是一定的。
通过以上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充分感知,发现并归纳总结出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和内化。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课本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的题目加以整理和归类,有针对性练习。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想?
通过全课总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进行反思、评价。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1页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2.初步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课件
一、复习旧知,巧导新课。
1.口答题:
(1)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
(2)把7扩大9倍是()
(3)把56缩小8倍是()
2.找规律写一写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12345679×36=444444444
——————————————
——————————————
为什么这样写呢?(第一个因数不变,第2个因数是9的几倍积就是111111111的几倍?)从这个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乘法算式里积的变化是和谁有关系?(因数)那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探究规律
(1)出示题目
6×2=
6×20=
6×200=
(2)先自己算算,再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交流你的发现,准备汇报。
(3)汇报:先说结果,哪小组愿意上来边指边说你们的发现?(不同的学生汇报)
师:能不能把你们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呢?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积会怎样?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积乘5,行吗?为什么?
(说明这两个“几”是一样的数。)
(4)出示题目
20×4=
10×4=
5×4=
算一算,比一比,这组题目又是怎么变化的?
(5)小组内交流,汇报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有没有想说的?除以0可以不?(板: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就除以几)
(孩子们我们数学追求的是准确,简练。你能不能把这两句话合并为一句呢?)先独立想,再汇报。
2.总结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4)这条规律是不是真的适用呢,你能用这个规律写一组算式吗?
要求:同桌合作,左边的同学写一个算式,右边的同学运用规律写一个算式。比一比谁做的快。
(5)汇报
三、巩固拓展,巧用规律。
1.根据8×50=400填空
16×50=()8×25=()
()×50=1×()=200
2.判断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应该乘4。()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8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倍。积扩大8倍。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4)两数相乘的积是20,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也扩大a倍,积就是20×a。()
3.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宽不变,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2)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3)一个因数不变,把其中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4.51页2题
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了什么?
4×6=245×10=50
(4÷2)×(6×2)=24(5÷5)×(10×5)=50
(4×2)×(6÷2)=24(5×5)×(10÷5)=50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在乘法算式里,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2倍,积会()。如果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会()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积______________因数
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算、实践等、初步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后边长与面积的变化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1,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1、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48页上面的两个长方形
说明: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
(1)请同学们分别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写出对应的边长之比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比是():(),宽的比是():()
(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按比例放大后,它的面积发生变化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面积的变化”,板书课题。
(4)全班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2、出示教科书48页下面的一组图形
说明:下面的图形是上面相对应的图形放大后得到的。
(2)组织讨论:通过上面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
说明:如果把一个图形按1:n的比缩小,缩小前后的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是缩小前的面积与缩小的面积比是1:n。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让学生选择第49页图中一幢建筑或一处设施,测量并计算它的实际占地面积。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按比例放大,算一算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的面积比,看看是不是符合上面发现的规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2、一块长方形运动场,长150米,宽80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50
五、小结:本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掌握了什么方法?
板书设计:
面积的变化
长:3:1宽:3:1
正方形3:1三角形2:1圆4:1
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放大后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1
缩小前的面积与缩小后的面积比是1:n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屏幕显示:为九九重阳节开展的“走进敬老院,浓浓敬老请”活动我们全校学生都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们购买一些物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花多少钱?40千克呢?200千克呢?(学生回答)
6╳2=12(元)
6╳40=240(元)
6╳200=1200(元)
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生1:有一个因数都是6。
生2:对,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积也不同。
师:观察得真仔细!一个因数相同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那另一个因数呢?
生3: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
生4:我看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你是从上往下观察的,还可以怎样看?
生5:倒过来,从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
6×2=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1)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和表达,可以把这组算式分别说成(1)式,(2)式,(3)式。
(2)引导学生分别用(2)式、(3)式与(1)式比,观察因数和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出示18×2=36和30×2=60,还是与(1)式比较,观察因数和积分别又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积也变化。
师:怎样变化的?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也乘相同的数。
生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2、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的变化情况。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全班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3、验证规律。
每位学生写3个算式,同桌互相检查和交流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汇报情况略)
师: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谁来把这个规律再说一说。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师:数学讲究简洁美,能把它说得再简单点吗?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师:说得太棒了!同学们,祝贺你们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愿意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32×50=8×25=
2、全社会各界朋友发起了向西藏教育捐赠和教师自愿者等活动,他们考虑着何种运输方式进入西藏。咱们也帮忙分析一下,一辆汽车在青藏公路上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使,4小时可以行()千米。一列火车在青藏铁路上行驶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这列火车用同样的.时间可行千米。
生:一辆汽车4小时可以行驶240千米,用60乘4等于240千米。
师: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式计算?
生: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
师:第二个问题呢?
生:60×2×4=480千米,先算出火车速度,乘时间4小时等于路程。
师:还有其它解法吗?
生:240×2=480(千米),因为速度乘2就是一个因数乘2,时间不变就是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就是路程也要乘2等于480千米。
师: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你的数学意识很强。同学们喜欢那种方法?
生:喜欢第2种,只需一步计算。
师:多关注已有信息,灵活运用规律能使解题思路更开阔。
……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在这节数学课上,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们找到了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生2:我会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方便。
师:大家用自己智慧的双眼,聪明的大脑发现并运用了乘法规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学以致用,其乐无穷。先选择下面计算题中的一道算出积,然后直接写出其他各题的积。
18×30=18×15=18×5=54×5=
师:比较18×15=270和54×5=270,你们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吗?
生:为什么两个因数都变了,积却不变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
师:多么有价值的问题!下课后你们用今天研究问题的方法去探究新的规律,老师祝你们成功!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1、通过欣赏《狮子》、《拉德茨基进行曲》等乐曲,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2、感受“渐强、渐弱”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所表现的效果,通过感受和分辨声音的“渐强、渐弱”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通过对两首不同风格乐曲的欣赏,了解和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能在乐曲分力度的“渐强、渐弱”
1、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上音乐课吗?好,现在请同学们用目来告诉老师你们对这节音乐课充满了期盼。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问好歌)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这段动画片中有两位我们非常熟悉的朋友,看!他们来了。(课件)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那两只狗的叫声有什么不同?
生:答
2、过程
生:答
生:答
师:对了,刚才我们听到的海浪的声音是慢慢变强的,越来越强了,也就是声音一种特有的表现力,叫做“渐强”。
师:那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把海浪声模仿出来吗?
生:能
师:那么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模仿呢?
生:哗
师:那么你能用由弱到强,也就是渐强的力度把海浪的声音模仿出来吗?
生:模仿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你们看!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课件),他们是谁呀!
生:猫和老鼠
师:谁愿意来扮演一下猫和老鼠呢?
生:两位同学(头饰)
师:请同学们等一下,老师跟这两位同学说两句悄悄话(按老师鼓点声音的节奏和强弱去走)好了,可以了,为了这只小猫和这只小老鼠表演得更形象,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脚步的节奏和强弱自己选择一种表现方式为他们配上声音。
生:做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俩表演的好不好?
生:好
生:答
师:说的很正确,下面就请你拿起桌面上的打击乐器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想一想,你将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声音“渐弱”的力度和感觉表现出来。可以前后四个同学讨论,研究一下,然后一名代表把你们讨论的结汇报一下(下去指导)
师:好,请同学们把打击乐放回桌面上,哪组同学能把你们创编的结果汇报一下。
生:汇报
师:真不错,可以,我们请这组同学一起来按照他们的方法把渐弱的力度表现出来。
生:汇报
生:答
师:我闭上眼睛,请你用手中的打击乐器任意敲击一组表现声音“渐强”或“渐弱”的力度让我们来分辨。xx老师您现在可以开始了。
生:提问题
师: 这几位小老师出的问题可真难啊!看来我还是没有你们聪明。大家请坐好,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欣赏录像和自己创编表现声音力度“渐强、渐弱”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美丽的大自然和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存在着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如果要想在一首乐曲中把丰富的感情表现出来,乐曲中的旋律就必须要有“渐强、渐弱”的变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音乐。请同学们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感受尽情的表现出来。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乐曲中的“渐强、渐弱”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下面让我们在交响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再次感受音乐中“渐强、渐弱”那丰富的表现力,请同学们随着乐曲的节奏用你的掌声把它的“渐强、渐弱”表现出来。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屏幕显示:为九九重阳节开展的“走进敬老院,浓浓敬老请”活动我们全校学生都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们购买一些物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花多少钱?40千克呢?200千克呢?(学生回答)
6╳2= 12(元)
6╳40=240(元)
6╳200=1200(元)
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生1:有一个因数都是6。
生2:对,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积也不同。
师 :观察得真仔细! 一个因数相同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那另一个因数呢?
生3: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
生4:我看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 :你是从上往下观察的,还可以怎样看?
生5:倒过来,从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 :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
6×2= 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1)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和表达,可以把这组算式分别说成(1)式,(2)式,(3)式。
(2)引导学生分别用(2)式、(3)式与(1)式比,观察因数和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出示18×2=36和30×2=60,还是与(1)式比较,观察因数和积分别又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积也变化。
师:怎样变化的?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 ,积也乘相同的数。
生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乘几。
2、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的变化情况。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全班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3、验证规律。
每位学生写3个算式,同桌互相检查和交流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汇报情况略)
师 :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谁来把这个规律再说一说。
生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除以几。
师 :数学讲究简洁美,能把它说得再简单点吗?
生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积也乘(或除以)几。
师 :说得太棒了!同学们,祝贺你们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愿意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32×50= 8×25=
2、全社会各界朋友发起了向西藏教育捐赠和教师自愿者等活动,他们考虑着何种运输方式进入西藏。咱们也帮忙分析一下,一辆汽车在青藏公路上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使,4小时可以行( )千米。一列火车在青藏铁路上行驶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这列火车用同样的时间可行千米。
生 :一辆汽车4小时可以行驶240千米,用60乘4等于240千米。
师 :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式计算?
生 :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
师 :第二个问题呢?
生 :60×2×4=480千米,先算出火车速度,乘时间4小时等于路程。
师 :还有其它解法吗?
生 :240×2=480(千米),因为速度乘2就是一个因数乘2,时间不变就是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就是路程也要乘2等于480千米。
师 :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你的数学意识很强。同学们喜欢那种方法?
生 :喜欢第2种,只需一步计算。
师 :多关注已有信息,灵活运用规律能使解题思路更开阔。
……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 :在这节数学课上,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们找到了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积也乘(或除以)几。
生2:我会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方便。
师:大家用自己智慧的双眼,聪明的大脑发现并运用了乘法规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学以致用,其乐无穷。先选择下面计算题中的一道算出积,然后直接写出其他各题的积。
18×30= 18×15= 18×5= 54×5=
生:为什么两个因数都变了,积却不变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
师:多么有价值的问题!下课后你们用今天研究问题的方法去探究新的规律,老师祝你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