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个人简历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短处,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现在是一些标准的岗位职责实例,希望能对您的编写有所帮助。
谏太宗十思疏的话题篇一
二 、我对“新课标”的理解
1、知识与技能
b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c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过程与方法
a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的亲和力。
三、针对高一学生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一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教学难点:文章第三段内容的理解。
四、教法学法:
五、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时数:两课时
利用早读熟读课文,重点解决字音字型断句轻重音等问题,教师范读。
第一课时:作者写作目的,1—2段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点。
第二课时:第三段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点,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积累成语。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2、解题:疏: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
3、疏通文意:(1)找学生朗读第一二段并纠正发生的错误。
(2)齐读一二段,把握文言知识点。
(3)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理清思路。
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
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4、积累成语: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载舟覆舟
5、作业:课后多义词识记
第二课时
1检查巩固文言知识点。
2学生诵读第三段内容
3把握本段文言知识点,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
4积累成语: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 长治久安 垂拱而治
七、课堂机智处理
1、抓好早读
2、导语读出感情是引学生入境的关键
3、朗读时,找水平较好的同学读(以免耽搁太长时间)
谏太宗十思疏的话题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理想的政治境界。
(2)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悟、诵读和背诵能力,及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培养说理能力。
(3)认识“十思”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宇玄成,唐曲城(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少时曾出家为道十,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降唐。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等职,领导周、隋、陈、齐诸史的撰修工作。后封郑国公,任太子太师。魏征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
(三)题解
历史背景: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谨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连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谏:规劝、劝戒;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四)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五)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研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求木之长者
(2)必固其根本
(3)必浚其泉源
(4)人君当神器之重
(5)戒奢以俭
(6)伐根以求木茂
[明确](1)生长。(2)使……稳固。(3)疏通、深挖。(4)主持、掌握;帝位。(5)用、行。
(6)来。
2、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
[明确]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作者不是一开头就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从设喻入手逐渐透出本意的。文意起笔,从正面设喻,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然后再从反面设喻,正如“源不深”不能“望流之远”,“根不固”不能“求木之长”一样,“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接着,作者承接上文。提出人君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像伐根、塞源而望木茂、流长一样,无疑也不会成功“。通过正反设喻,作者的本意也就十分明确了,唐太宗如要巩固政权,就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讨论:作者为什么不开宗明义就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设喻入手呢?
[点拨]这是因为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就鲜明地表露出来了。这一段论证,言辞恳切,暗寓锋芒,值得细细玩味。
研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凡百元首
(2)承天景命
(3)克终者盖寡
(4)盖在殷忧
(5)纵情以傲物
(6)董之以严刑
(7)振之以威怒
(8)所宜深慎
[明确](1)帝王。(2)大。(3)能够(4)深(5)看不起人。(6)监督(7)通”震“,威吓。(8)戒慎。
2、翻译下列句子。
(1)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2)终苟免而不怀仁。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4)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明确](1)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2)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3)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百姓是水,水能浮起船来,也能淹没它。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3、思考:本段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论证的?要说明什么观点?
[点拨]贞观年间,社会繁荣。在一片颂扬太平盛世的赞美声中,唐太宗也踌躇满志,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魏征作为一名有识见的政治家,却透过这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看到了潜伏的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谆谆告诫唐太宗要不忘历史的教训。作者先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江山“与”守江山“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突出他们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这以后,作者针对现实,扣住”纵情以傲物“加以发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即便用严酷刑罚来监督,用严厉的声势来吓唬,人们也不会心服。一旦民怨迭生,则社稷也将为之倾覆。
作者剖析这一历史现象的目的正在于进一步揭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将第一段所论述的道理具体化。通过这两段的论证,居安思危之重要,不这样做的危害已经讲得十分透彻。这就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算居安思危呢?这时进而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就显得顺理成章。
第二课时
研读第三段。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雍蔽(2)谗邪(3)拙恶(4)谬赏(5)垂拱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把本段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确]如果真正能够看见可爱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从而警戒自己;准备大兴土木就想到应该不要过分,从而安定人民;想到君位高而险,就注意谦虚待人,从而培养自己的品德;害怕自己会骄傲自大,就想到江海所以伟大,是因为处在一切河流的下面;喜欢打猎,就想到围住三面,开出一条路让野兽逃出一些,拿这个作限度;担心自己会偷懒,就想到不但开头要认真,而且要坚持到底;怕自己被封锁,就想到虚心接受下级的意见;怕有坏人陷害好人,就想到自已要坚持原则,撤换那班奸臣;施恩典给某人的时候,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高兴便乱赏;处罚某人的时候,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发脾气就随便处罚别人,完金做到这十点,再扩大九德的修养,选择有才能的人使用他们,辨别出正确的意见照着办,那么,聪明的人就会全部献出他们的计策,勇敢的人就会彻底用出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散播他们的恩惠,忠诚的人就会贡献他们的忠心,文武人才都能充分发挥才干,皇上您只需安安稳稳地坐着,天下自然治好了,何必要您费神,脑子转个不停,事事过手,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点拨)”十思“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在生活上,应该知足知止,游乐有度;
(2)在修养上,应核谦冲自牧,慎始敬终;
(3)在用人上,应该虚心纳下,正身剿恶;
(4)在执法上,应该赏罚分明,不彻私情。
在”十思“,概括起来说,就是作者在第一段里所说的”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背诵全文。
[指点]抓住”思“字背诵全文。
”思“为一篇之骨。人主”积其德义“,才能”思国之安“;”思国之安“,即须”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即须深慎”十思“;深慎”十思“,人主即无须”劳神苦思“——全文15个”思“字,既为一篇之骨,也为背诵全文的总体思路。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先说排比。如第一段,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设喻,来说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在内容上,前后有推理的关系;在形式上,作者连用两组排比句,串连而下,气势充沛,似乎这些都是毋容置疑的道理。再如第三段列述十思,一连十句,各句字数略有参差,但句子结构相似,语气连贯,构成排比,铺陈议论,一气呵成,明白晓畅地论述了居安思危的具体内容,淋漓尽致地表露了魏征作为一个敢于直谏的政治家的磊落胸怀。在述及做到十思以后的好处时,作者又连用”智者尽其谋“等四个排比句,通过这样的铺陈描写,就在唐太宗面前勾勒出一幅政治清明、文武尽忠的图画,既说明了居安思危的重大意义,又以这幅动人的图画来吸引唐太宗,使他易于采纳自己的意见。
再说对偶。如第一段末,为说明”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危险,作者承接上文,运用一组对偶,把它比作”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读来既有节奏感,同时,又把这种危险性说得比较充分。又如”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等四句,形式上两两相对,内容上互为比照,层层推进,把历代帝王夺取天下和守天下时的两种情况说得十分透彻。”董之以严刑“以下四句也是两两相对;实际上”董之以严刑“与”振之以威怒“内容相类,之所以用了两组对偶何,一方面是为了与上文两两相对的句式相照应,另一分而则为了增强气势,强调丧失民心,局面就会变得不可收拾。
再说反问。第一段里,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句,“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在内容上,是对上述道理的正确性加以强调;在形式上,正面设喻,用的是陈述句。反面设喻,改用反问句,变换句式,避免板滞。第二段引用历史教训,在五组对偶句中插入一句反问”岂得之易守之难乎“,除内容的需要以外,也是为了使语言富有变化。第三段里,作者在述及做到十思的好处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煞尾,”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语意恳切,引人深思,并使文章富有余味。
(六)小结
本文语言深婉含蓄,多用比喻,言简意骇,有说服力。多用对偶句,笔力遒劲,气势雄健,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谈起来气势不凡。本文首段提出论题,次段分析原因,末段问于劝谏。从正反两方面申述,思路清晰,值得我们借鉴。
谏太宗十思疏的话题篇三
一、分析
(一)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论点)
(二)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三)具体做法――“十思”“五戒”
“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二、.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
语文教案-谏太宗十思疏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谏太宗十思疏的话题篇四
目的:
1.理清文脉,背诵全文。
2.掌握文中掌握文中基本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欣赏作者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4.领悟“十思”的现实意义。
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掌握文中基本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过程:
第一课时
1.题解
简介作者及疏的有关知识。此处注意要突出介绍作者直言诤谏的勇气和胆量。
2.吟咏、品读课文
a范读,要注意读出语言的美感,以此吸引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b试读,边读边正音。
c粗读,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
d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
g熟读,读出意蕴,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第二课时
1.品读、背诵课文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理出课文的文脉,并由此指引共同背诵课文。
2.文言知识注释
在背诵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对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做一些注释说明。
或者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难懂的词语、句子,给予解释。
3.文言知识训练
完成课后的字词练习。
4.课外延伸
1.政坛上的魏征有善谏之名,除此之外,了解一下在文坛、史坛上的魏征。
2.《贞观政要》一书自古以来被奉为帝王学习的经典,了解一下此书。
谏太宗十思疏的话题篇五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要点: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一、 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二、作者·解题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脸色行事。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
题目中的“谏”是进谏的意思。疏,是一种文体名,属于奏疏类。
三、阅读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朗读,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第三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教师巡查答疑。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五
教学要点:具体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1、文言现象
2、完成练习二——五
3、难句的翻译(教师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 分析课文
1、提名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思考练习一
第一段:开篇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比喻说里,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而况于明哲乎?”接着进一步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使国家常常治久安,就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只能是一种妄想。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利用了“木”、“水”的比喻。
第二段:总结历史教训,从反面论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先指出历史现象:几乎所有人君都不能善始善终。然后以“岂……”设问,引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取天下时,“殷勤深”,能够“竭诚以待下”;守天下时,难免得意洋洋,以致“纵情以傲物”。而“竭诚则……为行路”。心态不同,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深慎”,这是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民关系比作水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精警。这一段从现象到本质,逐层剖析,清楚有力。虽然全段未见一个“思”字,但是从反面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第三段:回答任何“居安思危”。是全文的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两条戒奢侈;“念高危”、“惧满盈”两条戒骄傲;“了盘游”、“忧懈怠”两条戒纵欲;“虑壅蔽”、“惧谗邪”两条戒轻人言;“恩所加”、“罚所及”两条戒赏罚不公。最后作者说明: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 “垂拱而治”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它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不是消极地以不治为治。
4、联系背景说明本文的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特别是渐渐忘了隋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渐渐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就从魏征进《十思疏》的贞观十一年来看,他先后下令修了三宫殿,多次巡游、打猎。老百姓为了服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大臣进谏,他竟说:“百姓无事则骄,劳役则易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爽快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于是,魏征在这一年从三月到七月共四上奏疏,《十思疏》是其中一篇。在这里,魏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代灭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以“思”治“忘”,实在是一剂良药。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体会语言特点
教学要点:体会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
二、 品味语言
1、思考:语言的特点?
明确:本文也是一篇很好的政论文。宋以来就受到文选家的重视,但其文学价值往往被政治价值所掩盖。作者是初唐时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古朴,散文也比较好。和同时的人比较起来,他受六朝以来浮艳文风的影响较少。
唐人奏疏很多,传诵至今的只有魏征、狄仁杰和陆贽等几家。
《十思疏》是一骈体文。唐代奏疏习惯上都要用骈文写,就是后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运动的韩愈也还用骈文来写奏章。然而《十思疏》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一方面它充分利用骈文对偶、排比的形式来表达真情实感,一方面又敢突破骈文的形式束缚,它一不避三排,起句就是三句组成的排比句;二不避首尾虚字,如虽、终、也、哉等;三不避散句。同时不用事、不用典,不咬文嚼字。魏征虽然是有名的史学家,但是《十思疏》中看不到他作繁复的引证,看不到典故。只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这是同当时追求形式的文风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敢于冲破落后传统的束缚,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在骈俪风气占统治地位的初唐 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
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
2、自由朗读,体会语言之美。
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生。
四、 课堂答疑
五、 诵读、背诵
六、 布置作业
谏太宗十思疏的话题篇六
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2、掌握“长”“者”“诚”“盖”“信”“安”等多义词的用法。
3、掌握“以”“所”“哉”等虚词的用法。
能力目标: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直言进谏的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虚心接纳别人的建议,虚怀若谷的情操。
1、掌握文言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掌握本文的主要观点,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2课时
串讲法 诵读法
在封建社会,讽谏帝王往往会招致祸患,比干被挖心、屈原被放逐,司马迁受宫刑,便是千古明证。然而也有不少人以善谏、敢谏而名垂青史。如果说,《战国策》中记载的触龙和邹忌是委婉而讽的典型,那么,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征便是直言敢谏的代表。他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致祸患,反被唐太宗视为一面镜子,并以其策治国,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流传千古的《谏太宗十思疏》,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1、课题:谏——劝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与上疏、奏书、奏章相同,属于议论文,是文体的一种。
2、作者与作品:魏征(繁写体为“徵”),字玄成,唐朝巨鹿曲阳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时,擢为谏议大夫,常如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封郑国公,任太子太师,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死后,太宗又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自其手,时称良史。
3、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你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年号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
1、教师范读全文,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及停顿处。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1、找一名学生朗读本段,教师与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串讲,强调重点字词:
3、学生自由翻译,然后找学生翻译,并检查重点实、虚词的掌握情况。
4、分析回答问题:
(1)本段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明确: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本段三句话各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的?
答:第一句正面引出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重要性;第二句从反面论述自己的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必要性;第三句从皇帝自身地位的角度来阐明不积德义的严重后果,进一步论证治理国家,必积德义。
(3)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
答:喻证法——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常识进行比喻,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易懂;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
答: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臣闻”的口气开头,不卑中亢,令人警醒;再就是借贬低自己来抬高君主,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5、依据板书尝试背诵。
1、找一名学生朗读本段,教师与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串讲,强调重点字词:
3、学生自由翻译,然后找学生翻译,并检查掌握情况。
4、分析回答问题:
(1)这一段作者概括了什么历史教训?
答:历代统治者能善始,却不能善终。
(2)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了对哪两种不同心态的分析论证?
(3)本段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答:对比——善始与善终;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总结历史)
比喻——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发出警告)
借对古人的论述,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警觉。
(4)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答: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5、积累成语:居安思危 垂拱而治 择善而从 载舟覆舟
本节课我们重点研读一二段,在夯实文言知识点的同时,更要把握文章内容的精髓,那就是懂的固本思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代明君唐太宗尚有不足之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太宗虚心纳谏,创造历史有名的“贞观之治”。若大家也虚心纳他人建议,虚怀若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定会树立起光辉俊洁的人格。那么,魏征到底给唐太宗进谏了哪“十思”呢,我们下节课来揭开答案吧!
谏太宗十思疏的话题篇七
教学目的:
1、理清文脉,背诵全文。
2、掌握文中掌握文中基本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欣赏作者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4、领悟“十思”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掌握文中基本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题解
简介作者及疏的有关知识。此处注意要突出介绍作者直言诤谏的勇气和胆量。
2、吟咏、品读课文
a、教师范读,要注意读出语言的美感,以此吸引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b、试读,边读边正音。
c、粗读,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
d、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
g、熟读,读出意蕴,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第二课时
1、品读、背诵课文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理出课文的文脉,并由此指引共同背诵课文。
2、文言知识注释
在背诵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对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做一些注释说明。
或者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难懂的`词语、句子,教师给予解释。
3、文言知识训练
完成课后的字词练习。
4、课外延伸
1、政坛上的魏征有善谏之名,除此之外,了解一下在文坛、史坛上的魏征。
2、《贞观政要》一书自古以来被奉为帝王学习的经典,了解一下此书。
谏太宗十思疏的话题篇八
1.解题:
谏—劝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
2.作者与作品:
魏征(繁写体为“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唐太宗曾赐手诏,赞魏征道:“昔晋武帝灭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人名)位极台司,不能直谏,乃私语于孙,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自警)。”魏征死后,太宗又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
3.写作背景: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各哦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三.分析第一段:
1.补充注释:
(1.臣闻求木之长者 求:追求,想要。 之:取消独立性。
(2.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根,今—事物的本质。
(3.欲流之远者 流:泉流,名词。
(4.必积其德义 其:他们。
(5.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却
(6.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固:稳固
(7.臣虽下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
(9.不念居安思危 念:考虑。
(10.戒奢以俭 以:用,实行,厉行。
(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亦:也。以:而,却。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流,名词。
2.学生齐读本段,然后自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
3.分析回答问题:
(1.第一段中有那些比喻句?包含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观点:(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
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
(3.起义句中前两个分句对第三个分句起什么作用?
答:前两个分句说的是事物常理,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出所要阐明的观点,也能对观点起到论证说明的作用。
答: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劝谏生动形象化;再就是借贬低自己来抬高君主,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5.本段三句话各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的?
答:第一句正面引出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重要性;第二句从反面论述自己的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必要性;第三句从皇帝自身地位的角度来阐明不积德义的严重后果,进一步论证治理国家,必积德义。
4.板书内容,做背诵指导:
四.作业:翻译并背诵第一段
谏太宗十思疏的话题篇九
《谏太宗十思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关于文言文阅读,《普通语文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我对“新课标”的理解
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定文艺作品,能感受想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在教学方式上必须采用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三位一体”的理念,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具体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b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c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过程与方法
a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b采取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的亲和力。
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三、针对高一学生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一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辨析多义词,理解掌握“以、而、之”等虚词以及相应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3、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文章第三段内容的理解。
四、教法学法:
五、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时数:两课时
利用早读熟读课文,重点解决字音字型断句轻重音等问题,教师范读。
第一课时:作者写作目的,1―2段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点。
第二课时:第三段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点,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积累成语。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戒奢以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卑以自牧长治久安
谏太宗十思疏的话题篇十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二、作者·解题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脸色行事。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
题目中的“谏”是进谏的意思。疏,是一种文体名,属于奏疏类。
三、阅读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朗读,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第三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教师巡查答疑。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具体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文言现象
2、完成练习二——五
3、难句的翻译(教师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提名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思考练习一
第一段。开篇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比喻说里,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而况于明哲乎?”接着进一步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使国家常常治久安,就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只能是一种妄想。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利用了“木”、“水”的比喻。
第二段。总结历史教训,从反面论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先指出历史现象:几乎所有人君都不能善始善终。然后以“岂……”设问,引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取天下时,“殷勤深”,能够“竭诚以待下”;守天下时,难免得意洋洋,以致“纵情以傲物”。而“竭诚则……为行路”。心态不同,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深慎”,这是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民关系比作水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精警。这一段从现象到本质,逐层剖析,清楚有力。虽然全段未见一个“思”字,但是从反面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第三段。回答任何“居安思危”。是全文的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两条戒奢侈;“念高危”、“惧满盈”两条戒骄傲;“了盘游”、“忧懈怠”两条戒纵欲;“虑壅蔽”、“惧谗邪”两条戒轻人言;“恩所加”、“罚所及”两条戒赏罚不公。最后作者说明: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垂拱而治”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它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不是消极地以不治为治。
4、联系背景说明本文的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特别是渐渐忘了隋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渐渐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就从魏征进《十思疏》的贞观十一年来看,他先后下令修了三宫殿,多次巡游、打猎。老百姓为了服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大臣进谏,他竟说:“百姓无事则骄,劳役则易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爽快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于是,魏征在这一年从三月到七月共四上奏疏,《十思疏》是其中一篇。在这里,魏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代灭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以“思”治“忘”,实在是一剂良药。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体会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品味语言
1、思考:语言的特点?
明确:本文也是一篇很好的政论文。宋以来就受到文选家的重视,但其文学价值往往被政治价值所掩盖。作者是初唐时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古朴,散文也比较好。和同时的人比较起来,他受六朝以来浮艳文风的影响较少。
唐人奏疏很多,传诵至今的只有魏征、狄仁杰和陆贽等几家。
《十思疏》是一骈体文。唐代奏疏习惯上都要用骈文写,就是后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运动的韩愈也还用骈文来写奏章。然而《十思疏》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一方面它充分利用骈文对偶、排比的形式来表达真情实感,一方面又敢突破骈文的形式束缚,它一不避三排,起句就是三句组成的排比句;二不避首尾虚字,如虽、终、也、哉等;三不避散句。同时不用事、不用典,不咬文嚼字。魏征虽然是有名的史学家,但是《十思疏》中看不到他作繁复的引证,看不到典故。只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这是同当时追求形式的文风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敢于冲破落后传统的束缚,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在骈俪风气占统治地位的初唐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
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
2、自由朗读,体会语言之美。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生。
四、课堂答疑
五、诵读、背诵
六、布置作业
预习下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