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领航,团队引领。如何提高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与主动性?紧接着是一些团队标语的整合,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一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你们好!
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已经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20xx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活动主题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为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传播,我们郑重的向市民朋友们发出倡议:
一、知艾防艾。切实认清预防艾滋病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认真学习艾滋病及其预防知识,倡导健康生活,践行文明风尚,自觉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洁身自好,树立正确的性道德、性观念,自我保护,远离艾滋。
二、主动检测。知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检测时间及检测地点。日常正确使用安全套,若发生高危行为,要做到早检测早发现,尽早采取预防,抗病毒治疗等措施,即保护自己免受病毒的进一步侵害,避免艾滋病进一步传播。
三、共享健康。若您检测为阳性,可以到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免费,保密的专业咨询和心理支持等一系列服务,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国家免费提供),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若您检测为阴性,可能在窗口期内,建议3个月后再次检测,在此期间不再发生高危行为。
预防和控制艾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关爱生命,远离艾滋。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倡议人:
日期: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二
全市广大家庭和妇女姐妹们:
20xx年12月1日是第xx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xx”。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群策群力,各展所长,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为了使大家增加对艾滋病的了解,增强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正视艾滋病,远离艾滋病,滁州市妇联向全市广大家庭和妇女姐妹们发出倡议,用实际行动向艾滋病说“不”!
一、主动学习,掌握防艾知识
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远离艾滋病的威胁。对身边的朋友,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预防意识,掌握预防知识,教育大家正确对待艾滋,学会保护自己和家人。
二、洁身自爱,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方式,不吸毒、不发生不安全性行为。
三、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
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美容或手术。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四、关心艾滋病患者,不歧视艾滋病人
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激励他们战胜病魔,增强社会责任感。
预防和控制艾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预防艾滋病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将决心和勇气化为行动,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长期不懈的信念。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关爱生命,远离艾滋,共享健康!
倡议人:
日期: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三
20xx年12月1日,是第xx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居全球第十四位,更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递增。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此,向全体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危害甚大,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医疗技术,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学习,做好预防工作,珍爱生命。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洁身自爱,坚决拒绝毒品。
2、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4、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美容或手术。
倡议人:
日期: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四
爱滋病已经成为流行最卓越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安全问题,自1981年以来,美国以来的第一次报告hiv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复杂的、长期的艰巨任务,全社会参与共同之处。今天是23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为了充分发挥的优势与特点的社会群体,促进知识,建立一个共同参与,阻止艾滋病良好的社会氛围,共青团县委、永嘉永嘉县卫生局的消息,永嘉县志愿者协会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
关注,艾滋病、hiv艾滋病知识反对的理由。理解的严峻形势爱滋病预防,深刻认识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和青少年成长的身体和精神的严重危害,认真研究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践行文明风尚,自觉追求积极的人生观、爱、树立正确的性道德、性的概念,来保护自己,远离艾滋病。
第二,积极参与“红丝带”的作用。“红丝带”艾滋病志愿者倡议书的行动,在艾滋病预防运动品牌。我们想要身体,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ai志愿服务行为,对弘扬先进文化、宣传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建立一支强大的积极的社会氛围,团结就是力量,携手共进,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三、爱、消除歧视。奉献是美德,爱积聚力量。要以积极的、正确的态度向艾滋病和hiv病毒,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消除误解和歧视的社会。与奉献和鼓励他们鼓起热爱生活的勇气,拥抱,积极治疗,分享一个和-谐社会。
预防艾滋病,艾滋病,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艾滋病志愿者倡议书,共同努力,爱,爱滋,共铸和-谐。
倡议人:
_月_日
艾滋病倡议书格式范文五篇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五
同学们:
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20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存活34.6万。在我国,目前艾滋病的传播呈现出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大学生是受艾滋病威胁的重要人群,但更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生力军。因此,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预防艾滋病、战胜艾滋病,大学生责无旁贷。在此,向全校的同学们发出倡议:
一、认识艾滋,抵御艾滋
认清预防艾滋病的严峻形势,认识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严重危害,认真学习艾滋病及其预防知识,倡导健康生活,践行文明风尚,自觉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洁身自好,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性观念,自我保护,远离艾滋。
二、尊重科学,掌握方法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活跃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与支柱。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正确对待艾滋病,预防艾滋病。遵章守纪、洁身自爱,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正确方法,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三、参与行动(“青春红丝带”),贡献力量
“青春红丝带”行动是大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活动的品牌。我们要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和大学生防艾志愿服务行动,弘扬先进文化,宣传艾滋病及其预防知识,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我们必须将决心和勇气化为行动,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长期不懈的信念,将红丝带行动进行到底。为有效预防和遏制艾滋病的蔓延、促进社会和-谐贡献青春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真诚和责任心来共同努力,使越来越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团体和个人都来关注艾滋,关爱艾滋病患者,用红丝带去装点一个健康的'美丽世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远离艾滋,关爱生命!
共青团临沂大学委员会
后勤基建处
校医院
学生会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六
全体师生:
20xx年12月1日是第xx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英文主题为“endinequalities。endaids。endpandemics。”),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在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1、主动学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2、遵章守纪、洁身自爱,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明确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从自身做起,带头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践行文明风尚,自觉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3、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美容或手术。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4、了解艾滋病只是一种病,一种传染病,不是对一种行为的批判,关心艾滋病患者,不歧视艾滋病人,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
5、积极参与青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及“红丝带”志愿行动,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者,为有效预防和遏制艾滋病的蔓延、促进社会和谐贡献青春力量。
同学们,预防艾滋病任重道远,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深入开展防艾宣传教育,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合作,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用红丝带去装点一个健康的美丽世界,共同向“零”艾滋目标共同努力!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七
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感染者以来,短短30几年,艾滋病患者就已经遍及了世界每个国家。青少年是受艾滋病威胁的.最弱势人群,更是需要宣传与预防的庞大群体。为增强青年大学生防艾知识,提高青年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促进社会各界对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此诚挚地向同学们发出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的倡议:
深刻认识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和青少年身心成长的严重危害,认真学习艾滋病及其预防知识。
将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当作一份神圣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宣传活动,让红丝带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互助友爱,恭身实践,从自身做起,带头倡导健康生活,践行文明风尚,树立正确的性道德、性观念。
身体力行,投身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和防艾志愿服务行动,众志成城、携手共进,为有效预防和遏制艾滋病蔓延、促进社会和谐贡献青春力量。
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让我们将决心和勇气化为动力,鼓励和引导更多青少年朋友们参与艾滋病预防,让我们献出一份爱心,用“红丝带”装点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的美丽世界,让青春“零”艾滋!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八
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感染者以来,短短30几年,艾滋病患者就已经遍及了世界每个国家。青少年是受艾滋病威胁的最弱势人群,更是需要宣传与预防的庞大群体。为增强青年大学生防艾知识,提高青年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促进社会各界对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此诚挚地向同学们发出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的倡议:
深刻认识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和青少年身心成长的严重危害,认真学习艾滋病及其预防知识。
将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当作一份神圣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宣传活动,让红丝带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互助友爱,恭身实践,从自身做起,带头倡导健康生活,践行文明风尚,树立正确的.性道德、性观念。
身体力行,投身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和防艾志愿服务行动,众志成城、携手共进,为有效预防和遏制艾滋病蔓延、促进社会和谐贡献青春力量。
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让我们将决心和勇气化为动力,鼓励和引导更多青少年朋友们参与艾滋病预防,让我们献出一份爱心,用“红丝带”装点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的美丽世界,让青春“零”艾滋!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九
9岁的艾滋孤儿小雄生命垂危,正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抢救!小雄是在妈妈哺乳期间感染艾滋病毒,而他的妈妈之所以感染,则是因为生小雄时发生大出血,抢救过程中输了不干净的血。8年前,小雄还不满一岁,妈妈就因艾滋病发作而去世。2年前,小雄的爸爸反复感冒发烧,一个月后撒手人寰,留下7岁的小雄和当时只有13岁的姐姐。就在两天前,因为反复发病昏迷,小雄的大伯和婶婶拼凑路费把他送到市八人民医院。现在,虽然进了医院,但没钱治疗、没人照顾的难题仍然困扰着这个可怜的孩子。
为此,大洋网倡议各位网友伸出你温暧的手,救救可怜的艾滋孤儿小雄。您可以直接到第八人民医院探望小雄,也可以通过我们的站内信息捐款捐物,所有筹得的善款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转交给急需治疗费用的小雄家人。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达70万人,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不容我们忽视,艾滋孤儿更是一群需要我们关爱和帮助的群体。也许你的一份爱心并不能完全改变人们对艾滋病人的偏见,但是我们相信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份冷漠!您对于艾滋孤儿的关爱会像一盏灯,照亮他们内心的黑暗世界,给予他们继续活下去的勇气.让我们携起手来,用爱心为全人类抗击艾滋病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十
艾滋病从发现至今,正以掩耳不及云雷的速度席卷全球,这个令全世界都为之颤抖的魔鬼会带给人们怎样的恐惧呢?1981年6月13日,美国公布全球首例艾滋病;1985年,中国境内首例艾滋病报道公开,直至,在中国地图上代表艾滋病蔓延的红点已经贴上每个省份。
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的!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迄今为止,艾滋病的治疗都还处于一个被动阶段,我们只能根据感染者的情况加以控制,防止艾滋病毒携带者病发。在潜伏期中,感染者虽然没有任何症状,外表一如常人,但全身免疫系统却仍在继续受到艾滋病病毒的破坏,到免疫系统功能再也不能维持最低的防御能力时,多种对正常人不会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便会使患者发生条件性感染,导致艾滋病患的病发及恶化,直到他被被其他疾病夺去生命。正是因为这种情形,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带给人们无限的恐慌,而加剧这恐慌的不仅是艾滋病本身带来的病痛,更是因为它那势不可挡的蔓延趋势。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一是血液传播;二是性接触传播;三是母婴传播。在血液传播中又存在着一种特别的方式,即共用针具传播,这是针对吸食毒品的人群而言。艾滋病的快速传播,让艾滋病毒携带者与爱滋病患者在社会上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权益此时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们处于受害的弱势地位,但对于不了解的大众而言,他们又是具有威胁性的。从最初对这种疾病的恐慌,慢慢衍生出来的逃避、排斥甚至憎恶、贬低,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关于艾滋病的态度问题---歧视。
艾滋病患者遭受到歧视,很大部分源于它的传播方式,这其中主要的两点就是共用针具传播与性接触传播。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社会,性是隐蔽的,关于性传播的疾病更是不能提到台面上的'话题。如果说艾滋病在最初的阶段为人们所知就是通过性接触途径,尤其是不正当的性关系,那么对大多数人而言艾滋病就是一种脏病,它通过不正常的关系传播也就意味着患病者也是个道德上有污点的人,并不值得尊重。基于艾滋病被污名化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偏见毁灭人权和良知,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应有他的价值,都应有自己的权利并享有他人的尊重,这是我们对一个人最起码的尊重,不管他是什么样的身份与地位,不管他的健康状况健康与否。与此同时,因为共用针具的吸毒人员染上艾滋病,偏见更是一览无遗。人们谴责吸食毒品的人,为此而患上艾滋病则被称为自作自受。但我们都不能体会,吸毒人员对毒品的依赖是身心两方面的折磨。于此同时,还有许多因为不正规输血等其他原因而感染上艾滋病的人们也被一同并入了这样的歧视之下。
当然,无知也是人们产生这一偏见的一大原因。在艾滋知识还未普及的情况下,人们更是谈“艾”色变,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吸入一个艾滋病毒并感染上艾滋病。但其实真正易感艾滋病毒的只是一些高危人群,例如吸毒者、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而我们在正常生活下艾滋病的感染机会是微之甚微的。偶尔的社交接触,包括日常工作、学校等中的接触、共同进餐、使用公共的卫生设施等许多许多,我们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活动都不会被传染艾滋病的。
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甚至是不公对待,与现实他们应有的尊重是矛盾的。对于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我们应该给予的更多是宽容和理解,有时候应适当地给予他们人道关怀。
我们国家已经通过法律制定了部分关于维护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法规,这样确保了艾滋病患能够真正的享受应有的权利。同时,国家也积极的采取各项措施防治艾滋病的蔓延。其中,“四免一关怀”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一免: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二免: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三免: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咨询及免费母婴阻断治疗。四免: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一关怀:将符合救助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因艾滋病致孤儿童和老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助。这些都实际解决了许多因为艾滋病本身,还有它的后遗效应造成的问题。
与艾滋病的斗争是一条崎岖的道路,我们只有认清了在这条道上真正阻碍着前进的不是艾滋病魔,而是我们的无知与偏见。只有不断消除歧视与偏见,才能真正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制造一个平等生存的社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防治艾滋。
作为一名一学生,将来要从事医疗工作的我,在学习了许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后也进行了自我的审思。如果我身边出现了一名艾滋病患,我能够用坦然的心态对待他吗?我想我可以,即使心里对艾滋病的害怕会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可以做到吗,但有一个信念在我心里要求我一定要做到。每个人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想像如果自己患上了艾滋病,在最需要帮助与安慰的时候,旁人表现的却是冷漠和厌恶。所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我想面对艾滋病患时我可以做到宽容和公平。给他人同情,不如给他一个舒适的环境,我们的宽容就是这份舒适的基础。
关爱艾滋病的倡议书篇十一
在世界范围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难、发病率不平衡、歧视现象严重、社会组织参与不足等情况表明,全球艾滋病防控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今天是5月26日,我们在山西临汾“绿色港湾”首次发起并组织一场“共进一次午餐,减少一份歧视”主题活动,期望借助我们的力量将防艾理念、反歧视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倡导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固定的纪念活动。5.26喻示:我爱绿色,共享生命。
我们向全世界的青年朋友和爱心人士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共同行动起来,“拒绝冷漠、反对歧视、相互关爱、心手相连”。
1、与艾滋病人共进午餐,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切实消除在就医、就业、入学等方面减少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歧视。
2、参与者佩戴红绿相间的丝带,红色寓意健康、关爱,绿色象征生命、和平。
3、平等对待艾滋病患者,保护患者隐私,给他们一个温馨的港湾,温暖的家。
4、通过发挥创意策划,组织主题宣传活动,传递理解、关爱艾滋病感染者的理念,用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5、宣传防艾知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保护艾滋病患者生活、学习、工作的权益,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生存质量。
朋友们,希望大家携起手来,与艾滋病人手拉手、心贴心,给他们一个拥抱,与他们共进一次午餐,共享美好人生。
倡议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