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书籍的重点和亮点,使读书过程更加高效和有价值。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筛选了一些经典的工作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路。
县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在工作中总结不出来的经验和理论,如何使我们的思品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思品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思品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因此,我们应该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小学教育也只有一次。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
通过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培训中一些专家、学者或有经验的教师,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普通小学教师,我平时思考得太少!平常我在学校中,考虑的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得并不多,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
村小教师访名校培训心得体会
县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心得体会篇二
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要求,我校开展了“百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一提到家访,我就想起过去我们家访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共同沟通、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老师亲自到学生家里拜访。怎样做好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实行家校双向管理,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本次家访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我们班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下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吧。
思想上要先到基层,把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家庭访问是班主任最常用的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的方式,勤于家庭访问,善于家庭访问是班主任带班的秘诀之一。家庭访问团可以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统一认识,这样既有助于我们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有助于家长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在家庭访问中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在我们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更加重视。尽管他们的知识不多,对教育的方法也不太了解,但是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都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期望值更高。
第二,家访应做好准备。
到家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先告诉家长,让家长和学生在家等候老师的到来。要不然,学生家长就不在家,白白跑一趟,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目的。二是要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意外情况,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三是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要想说什么,最好在心里有个提纲,到时候一五一十,侃侃而谈,从容从容,有条有理,家长听起来肯定认真,觉得老师工作细心,很负责。经过学校的充分准备后,我们会亲自搜集一些家访学生的基本资料,例如:家庭成员、家庭成员的年龄、经济来源、在校表现等。
家访应注重艺术效果。
家庭访问中的谈话最讲究技巧,谈话就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来进行的。第一,尊重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多种缺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要从爱心入手,不能一概而论,一差就是多。首先要表扬它的优点,打开家访局面,向家长报告时要挖掘出他们在学校的点滴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要把家访当成家访的机会,尤其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才是好学生。在谈话时,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能得到家长的配合,这样家访的气氛就会更加和谐,家长也更容易接受,孩子也会消除恐惧心理,愿意改正自己的缺点,增强进步的信心。第三,家访时语气要和蔼,不要生硬。
总之,通过这次家访活动,发现了不少在校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都与家庭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好的家访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也有助于教师改进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
县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心得体会篇三
“课外访万家”活动已进行一个月时间。我感爱深刻,觉得学生的学习、品行与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确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的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使教师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教育更深刻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的家长对自己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有些学生在校表现与家的表现通常有较大差异,有些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家庭温暖、隔代教育扭曲了学生的成长。
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总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访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决心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县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心得体会篇四
崔庆华
11月10日我离开了我亲爱的学生,离开了我美丽的学校坐上了开往南阳的火车。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为期15天的“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的学习培训。我和同乡来到南阳师范学院,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说实话能走进名校学习,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教学讲座,有学员的讲课、评课,互动讨论。也有名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我受益匪浅,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15天,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交流对话中,我收获着名师们思想的精髓和理论的精华。这次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感受:
一、培训师资
这次培训,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知名专家讲师,如河大博导魏宏聚老师,南阳师院博士林青松老师,他们是我们数学学科的领头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他们的讲座让我们看到了数学教育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目光短浅,我们教学方法的老旧,激发了我们对今后数学教育的期待。除了这些专家以外,还有不少名师,一线教师给我们的精彩讲解也让我们受益匪浅,比如王健林老师,李付晓老师的课等至今让我难忘。
2、
授课内容
培训期间,学校给我们安排的课程非常符合我们农村教师的教学实际,可以说都非常接地气。比如李付晓老师12号下午的《例说微型课》就给我许多启发。这一课对于当下教师来说非常实用,现在晋级答辩需要微型课,优质课也采用了微型课的形式。在我们培训期间,我们虞城县正好进行县优质课的验收,采用的就是微型课。而且我也要参加优质课的评比,所以对于李老师的课我非常重视。在认真听讲后我对自己的微型课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思考,我本着微型课虽微也要有闪光点,也要出彩的原则对自己的课件、微课稿进行了重新修改。15号我参加了我县的微型课优质课评比,我自己感觉良好。还有王健林老师的《如何上好一节课》,他从自己从事教育那么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从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把课前的准备做足。还有王锋老师《超级画板的应用》对我们教学和辅导学生都非常有用。
总之,此次学习使我感慨万千,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激发了工作热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县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心得体会篇五
“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的开展如一缕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家访带给我们的收益有很多很多。
一、家访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与家长达成共识。
二、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孩子问题的产生。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根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管教,长辈的宠爱使得学生心理放纵,有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学生的心理有阴影,这些都对教育工作增添了难度。再如,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
一、要具备爱心和童心
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学表现对课堂教学秩序有很大影响。专家认为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首要因素是学生必须喜欢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有爱心和童心。我们对学生像父母一样的爱,对学生的每一个关爱和激励的眼神,学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并且会用加倍的热情来回报我们。我们具有一颗童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从而使学生喜欢我们。
二、用放大镜寻找问题学生的优点
人人都有想获得赞赏的需求,年纪越小,获得赞赏的需求越强烈。一个班级往往只有十多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学业上和课堂习惯上有良好的表现而时常获得老师的称赞,其他多数学生获得老师赞赏的机会很少,更有不少学生不但根本没有得到赞赏的`机会,反而时常受到斥责和处罚。这些学生的特征不是学习习惯差,就是成绩不太理想。由于他(她)们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欢心和赞赏,最后他们往往自暴自弃,出现各种不良行为,成为破坏课堂秩序的主导因素。我们对那些缺点多的学生,不能“在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骨头里挑鸡蛋”。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寻找其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予以扩大,树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以平等之心关注学困生
学困生多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我们老师要以平等的心态,朋友的身份来关心这些学困生,加强跟学生及其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全面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安排,生活情况,细心听取家长的倾诉,了解家长教育的方法和遇到的主要问题。通过平等沟通达到全面了解,进而实行因人施教。
总之,家访也给我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四十八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