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的实践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细节,做到细致入微。在写文明礼仪总结时,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努力。小编从各个方面的文明礼仪总结中选取了一些典型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小学标点符号微课篇一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文章背景
作者简介: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背景资料: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目标导学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明确: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目标导学三:把握文本语言特征,理解含义深刻语句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小学标点符号微课篇二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
3、懂得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充满信心就会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只要具有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读书效果。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小结
1、同学们,我们的双手有什么作用呢?你们注意过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吗?
板书课题:6绿手指
2、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出示生字卡片练读。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请小组代表发言。
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4、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读正确、流利。
你读懂了什么?
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5、学生自由发言
6、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读生字。
7、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
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
反馈学习情况。各小组互相补充修改断意。
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内进行评价。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段。
2、学习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
二、总结全文
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养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
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小结:这为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在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
出示文中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
起初,家里人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家人为什么那样说?(引导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
此时,你认为老奶奶的佳人会说什么?
当老奶奶把这纯白色的金盏花的.种子寄给园艺所时,有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老奶奶又怎么对他们说的?
你们说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
你能说说黑色的金盏花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小结:是呀,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听写。
回顾课文主题。
5、朗读课文。
组内讨论学习,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反馈学习情况。
朗读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谈感受。
6、有感而发,自由发言。
因为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而且连植物学专家都做不到,所以老奶奶家里人一致反对老奶奶做这件事。
奖金不能兑现,因为年代久远。
“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自由发言。
7、联系实际谈感受。
板书:
6、绿手指——好园丁——老奶奶
——认定目标、坚持不
小学标点符号微课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2、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记忆生字,掌握笔顺笔画。
教学难点:书写
教具学具: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拼一拼,读一读文中圈出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学
2、要求
(1)拼读组词
(2)记忆字形
(3)看笔顺跟随,掌握笔顺。
(4)书写,夸一夸同桌。
3、汇报、交流。
4、教师指导书写。
三、完善自学
四、小结
这节课,你自学的哪个字最满意,说给大家听。
五、作业
抄写生字各一行。
小学标点符号微课篇四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写本课生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主人公纯真、善良的美好心灵。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写本课生字;能用多种形式读、背诗歌。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片段。
学生:布置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读后有自己的感想。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有一个小女孩,名叫刘倩倩,她吃蛋糕时,会留下一块;穿棉衣不把它弄破;她还选出了最美的一页歌片,留下来。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听读课文,引出故事
1听童声朗诵磁带。
2提问:课文中的“她”指的是谁?
3看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或听老师讲故事。
4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节。勾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互相学习。
3检查认字、记字情况。
4字形分析,写字指导。
四、读悟结合,体会感情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学习1~4小节。
a你认为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神秘的语气。)
b抽读、评价。
c同桌抽读,互相评议。
d齐读。
e找规律,指导背诵1~4小节。
(2)学习第5小节。
a“我”的梦飞到哪里了?
b想象和小女孩在一起时的情景,并说一说。
c引导学生读出欢快的语气。
(3)学习第6小节。
a简介安徒生。
b推荐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有自己的感想。
(4)朗读并背诵。
a想象情景,自由朗读,互评互议。
b自选方法,背诵全诗。
五、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你想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说几句话,也可仿照儿歌的样式写一首小诗,送给卖火柴的小姐姐。
小学标点符号微课篇五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自主学习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学习课文,说说小蓝裙带来的变化。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说说小蓝裙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领情课文脉络,初知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三、再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五、课堂小结
1、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录音范读。
出示提示,指导学生分段。
(第一段:老师亲自做了一件小蓝裙送给最努力的小女孩;第二部分:小蓝裙给周围带来了令人高兴的变化。)
3、课文讲了一见什么事?
学习生字:读生字,重点指导。
抽读生字卡,给生字组词。
4、指定小组分段朗读课文。
小女孩得到了小蓝裙说明了什么?
你能理解什么是“贡献”吗?
5、老师在学期结束时,亲手做了一条小蓝裙给了一个对班级贡献的小女孩。下面会发生什么?下节课我们去了解。
读课题。
质疑课题。
6、听录音。
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根据提示,学习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8自然段。)
7、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口述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
8、小女孩对班级的贡献最多。
“贡献”就是为集体做的事情,为班级着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学会质疑。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3、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讲读第二部分
三、拓展,深化主题
四、总结
五、听写生字、新词。
1、抽读词语卡片。
扩词。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
找出你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小蓝裙带来了哪些变化?
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吗?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人的双手可以让世界改变,只要努力工作,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
3、听写生字
读词语卡片。
扩词。
4、分段朗读课文。
自主学习3——8自然段。
小蓝裙给周围带来了许多变化,小姑娘更漂亮了、家里焕然一新、房屋整洁亮丽了、街道整齐清洁了......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5、自由发言。
这些变化都是经过人们努力,用双手改变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9、小蓝裙的故事
小女孩梳洗——漂亮极了
变化母女收拾屋子——焕然一新
勤劳的双手能改变一切
爸爸整理庭院——整洁亮丽
人们整理街道——整齐清洁
小学标点符号微课篇六
教学过程:
一、说标点
故事一: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故事二: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好多钱。”父母读了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后,一个笑一个哭。请根据这两位父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信加上标点符号。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好多钱。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好多钱。
故事二:
台奥多尔·冯达诺是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她在柏林当编辑时,一次收到一个青年习作者寄来的几首没有标点的诗,附信中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如用时,请您自己填上。”
冯达诺很快将信退回,并附信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标点来,诗由我填好了。”
结论:小标点,大人生。
二、识标点
标点符号大家族
点号
顿号
、
逗号
,
分号
问号
冒号
:
句号
感叹号
!~
标号
引号
“”‘’
括号
()
﹝﹞
破折号
——
省略号
……
书名号
《》
〈〉
着重号
﹒
间隔号
·
连接号
–
专名号
三、用标点
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问号
符号
明确职责(考点)
例释
?
(1)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你打算到曲靖去呢,还是到昆明?
(2)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你几岁啦?家在哪里?父母是谁?
(3)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怎么了,你?
(4)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小试牛刀
1.下列句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王老师提出:“为什么社会要呼唤真善美呢?同学们。”
b.当英雄与歹徒搏斗时,你是拔刀相助?还是袖手旁观?
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d.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得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顿号
符号
明确职责(考点)
例释
、
(1)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小麦、棉花,化肥、石油,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
(2)概数之间不用顿号,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
学校距这里二三里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3)连词“和”“及”等前边不用顿号。
我国科学、文化、教育和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4)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
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我们从小就熟悉。
小试牛刀
2.下列句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位八、九十岁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走了过来。
b.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春节期间一般都回家过年。
c.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d.曲靖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三)冒号
符号
明确职责(考点)
例释
(1)用在“说、想”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2)用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文的分说。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3)总结性话语前,以总结上文。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4)冒号一般管到句终,否则用逗号。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张书记宣布:(改为,)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仪式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小试牛刀
3.下列句中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不用问,这孩子像我碰到的千百个孩子一样:工地里出生,工地里成长。
b.他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他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他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d.“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老人回答说,“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四)引号
符号
明确职责(考点)
例释
“”
直接引用
(1)提示语在开头用冒号
(引用语独立)。
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2)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引用语独立)。
“放学了,”韩麦尔先生说,“你们走吧!”
(3)提示语在结尾用句号
(引用语独立)。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两个骗子说。
间引
(4)引用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问号、感叹号除外)。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特例
引文末了是问号和感叹号,全在引号内。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小试牛刀
4.下列句中引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薄薄的青雾浮在湖面上”,这是实写;“叶子和花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是虚写。
b.这首诗规劝少年人珍惜大好时光,积极进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鲁迅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松树风格的写照。
d.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五)感叹号、分号、省略号
符号
明确职责(考点)
例释
感叹号
(1)倒装句,感叹号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2)两个叹词连用,前用逗号,后用感叹号。
啊,啊!又到春天了。
(3)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感叹号都在引号内。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分号
(4)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号。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省略号
(5)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
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四、考标点
试题放送
5.(2017年曲靖试题)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日’浴阳光,预防近高”。
c.铁人三项赛包括哪些项目?什么时候在我市举行?老师逐一做了回答。
d.自己不倒,哈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6.(2015年曲靖试题)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你交友的标准是什么?是注重外表的美丽?还是注重内心的善良?
b.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体现了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c.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人提出了“赢语文者赢高考”的口号。因此,教师、家长、学生都有所动作。
d.“温故而知新”出自课文《(论语)十则》,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
7.(2013年曲靖试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小学标点符号微课篇七
教学目标:
会认12个生字,会写“落”、“洗”两个字。
想象江面美丽的夜景,了解航标灯的作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重点句子、川江夜航的图片)
教学重难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落”、“洗”两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语言的生动美。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引入新课
孩子们知道长江吗?川江是长江中游的一段,这里江面狭窄,峡谷险峻,到处都有暗礁、险滩,就是白天船舶在这里行使都十分危险,那么夜晚在川江航行又会是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川江夜航》吧!
二、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一下头上的拼音娃娃,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诗歌中的生字娃娃你都找到了吗?请孩子们拿出铅笔在诗歌中勾画出来,边勾画边大声地跟同桌一起读一读吧。
3.检查巩固学生认字情况
(课件出示)我们的生字娃娃多顽皮啊,你看他们都躲在了这些小星星里,你能跟它交上朋友吗?谁愿意来教大家读读?小老师教读,检查带拼音生字的读音。注意三拼音“标”、“漂”,后鼻音“影”“梦”等。给“黑”“梦”找找朋友,组词。“盏”—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写好“落”、“洗”两字。(怎样写好这两个字呢,谁来给大家提个醒)
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
小结:孩子们听得认真,读得也不错,诗歌中的重叠词、轻声、“一”的变调(一片、一张、一声、一条条、一盏盏)都读得很棒,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品读第一节诗歌
你能读出那种感觉吗?(个别读)
夜晚江上万物安睡,一片江水静悄悄,多么的宁静啊,让我们看者大屏幕,再一次来读读,感受一下川江夜晚的静谧之美。
品读2、3小节诗歌
孩子们读得真好,夜晚的川江是这样的黑,这样的静,难怪就句古话说“川江自古不夜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方位、全天候助航系统的建立,现在的川江-夜航了!(点题),那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读读2、3小节你就知道了,开始吧,自由读读!
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航标灯亮)
(你真会读书、、你真棒、、)(夜航船开)
“洗澡”,星星洗澡?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天气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美---板书:美景)你能读出那种景象吗?分男女读(闭上眼睛想一想,航标灯亮了之后,灯光闪烁,波光荡漾的意境)(看大屏幕读)
航班灯“招手”是在做什么?(灯光一闪一闪的,好象在招手、、、)你知道航标灯有什么作用吗?(保证船只夜间航行安全!)
汽笛声声“报平安”,它会说些什么呢?(带着祝福读一读吧,、你的想象真丰富、、)
高山想到什么啊,连做梦都在笑呢!(以前没有夜航船经过,它是多么的孤独啊,现在航标灯亮了,夜航船开来了,高山不再寂寞,不再孤单,它能不笑吗?)读出“笑”,----看屏幕品读。
四、美读诗歌,积累语言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夜晚的川江去感受一下吧!(逐一出示图片,教师美读,生感受)
(再次出示图片,配乐生诵)让我们再一次跟着音乐轻声地诵读,边读边感受川江夜景的美吧!
点名诵读(成果展示)
真不错!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川江夜航的情况(画大括号),欣赏了川江夜晚的美景(画大括号),让我们回家去美美地把诗歌读给爸爸妈妈欣赏吧!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到嘉陵江边去感受一下江面夜晚的美景。
板书设计:
天黑静
1、川江夜航航标灯亮美景
夜航船开
小学标点符号微课篇八
一天,小主人去上学了,屋子里静悄悄的,突然,书柜里传出了细微的吵闹声,原来是标点符号们都在夸耀自己的作用大.
感叹号首先出场,只见它雄赳赳、气昂昂,迈着矫健的步伐:“人们要表达强烈的感情时,都得用我,上次小主人写了一篇作文《美丽的大自然》,其中就有几次用到我了呢!例如:‘大自然多美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看来,还是我的作用大!”说完,瞥了其它标点符号一眼.
问号弓着腰,拄着棍,一步窜到大家的面前,拍着胸脯,大声叫道:“感叹号,你就别逞能了!自以为是了!总是以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别人!你算什么啊?我的作用才是最大的!没有我,你们怎么提问题?即使是科学家也有问别人的时候啊?”说完问号使劲敲了几下棍子.
逗号个头小,像个豌豆,蹦跳起来:“哎!问号你的作用太小了,别自不量力了!还总弄什么反问句,有话就直说,干嘛拐弯抹角啊?我的作用才大呢!如果没有我,句子中间没有停顿,一口气读完,非把读者累死不可!人们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用我的次数都是最多的!”为表示自己的气愤,小逗号又使劲蹦跳了几下.
圆头圆脑的句号可不乐意了,它挺着个大肚子,愤愤不平地说:“‘小不点儿’,我们大人说话与你何干,一边玩儿去!如果没有我,那么句子就会长得永无止境,永远写不完!再说,人们无论做什么事不都总是说:”表演中总得有个句号,那么就让我当这个句号吧!“所以说,我的作用才是最大的!哼!!!”说完,它像个圆球似的,使劲滚动了好几下.
省略号就像六个小娃娃,搭伴结成队,拉起手,一起走来:“胖句号,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和我们小孩争什么啊,你不懂得谦让啊?还是我们的学问最深奥,我不说,大家都知道.我意味深长,意犹未尽!”说完,六个小娃娃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双引号和冒号也不甘示弱,联合出场,异口同声道:“小省略号啊,你还好意思争呢!你表达时总是断断续续,人们都讨厌透了!如果没有我们,在文章里,人们就说不了话,也不那呐能提出问题,所以还是我们作用大!”双引号和冒号手拉手唱起了歌.
正在一旁观战的字典爷爷示意让它们停下来,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都很重要,少了谁都不行,你们要各尽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听了字典爷爷的话,标点符号们握手言和了.
《标点符号的争吵》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些调皮可爱的标点符号,你们认识吗?请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吧!这些标点符号平时都是友好地相处在一起,可是有一天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板书)标点符号的争吵(齐读课题)这些标点符号到底在吵些什么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听一听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有感情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由读一遍课文,并圈画生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三、研词析句,品读课文
1、谁能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下面的句子并配有书中的插图。
感叹号拄着拐杖直跺脚,小问号竖起大耳朵,芝麻粒一样的小顿号急得又蹦又跳。
1)指生朗读这句话。
2)请同学们结合这句话在图中找一找这些标点符号。
3)(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感叹号,————的小问号,————的小顿号。
(课件出示)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填空
————的小逗号,————的小句号,————的省略号。
4)带上表情动作朗读这句话。
4、下面就让我们去听一听,它们为了一件什么事而争吵好吗?
1)自由读文章的2—6自然段。思考:
标点符号们为什么争吵?
用直线画出每种标点符号说的话,并试着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思考,圈画。
3)它们为什么争吵呢?(学生汇报)下面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学生汇报标点符号说的话)同时(课件出示)这几段文字。
请同学们自由读感叹号的发言,说说从它的话语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感叹号的名字,它的用法,它很骄傲)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呢?(学生汇报师利用课件把这些词语变种颜色:锣鼓敲、烈、重要)应该怎样读出感叹号强烈骄傲的语气呢?学生试读,指生读。
听了感叹号的发言其它标点符号同意吗?请你代表小问号发言。(指生读小问号的话)从它的发言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学生汇报师利用课件把这些词语变种颜色:不服气、连忙、哼、怎么能)请同学们再次出声读这句话,体会小句号当时的神情和心理。
听了感叹号和小问号的发言谁不干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呢?(指生读这段话)“反驳”是什么意思呢?(说出自己的理由,否定别人的意见)从它们的发言中你知道了什么?确实,如果没有了它们,那么句子将变得太长了,一口气也读不完呀!下面谁愿意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
学问最深的省略号又说话了,听老师读。从这句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省略号的样子,省略号很深奥)
最后让我们齐读句号的总结发言。你能用“只有.......才”说一句话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4)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每种标点符号说话时的语气。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带上表情与动作。
5、那么,它们到底谁最重要呢?让我们听听书是怎样说的。指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述:是呀,它们都很重要,各有各的作用,缺一不可,谁也不能代替别人。但是如果离开了句子,段落和文章,它们就失去了具体的意义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在集体中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集体你的力量就会很小。
三巩固识字
开火车游戏:师点字,生开火车读。
四、拓展延伸,扩大积累
1、除了书中的标点符号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学生汇报)
五总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小结:希望同学们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在我们写文章时灵活运用标点符号。
评《妈妈的爱》
《标点符号的争吵》教学反思
今天我讲述了《标点符号的争吵》,教材的出现是一首节奏明快的儿童诗。极富想像的语言将各种标点符号拟人化,充分体现了儿童的趣味性。诗中描述了标点符号间的争执与对话,使儿童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同时也受到教育;不要只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应该团结起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在分析课文的时候,我主要采用先教——扶——放的方法。先以感叹号为例,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感叹号的用法及他的样子。然后学生通过老师的帮助学习问号,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其他的标点符号。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让学生自己说感受。如有的学生说“团结起来力量大”“他们就像我们的五个手指,谁也离不开谁”“众人拾柴火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