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注重知识的串联和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要想写一份出色的安全教案,以下是一些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活动教案测量反思篇一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熟悉所学实际测量的知识,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基本练习
1.口算、p.145页口算(四).
3.5+7.612-6.2-3.87÷0.255.6×1.01
1.7+0.43+3.35.4-2.5-1.472.8÷0.8
(1.25+0.36)×0.20.99+1.82.56-0.37
500×0.0013.2÷1.63.9+2.037.5×2.5×4
0.36÷120.75×44.9÷3.51.2×0.4+1.3×0.4
2.14-0.96.25×0.8
二、复习指导
1.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p.86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p.87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3)学生独立做练习二十第7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二十第5题.
(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2)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2倍,但按照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9题.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如果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四、作业
1.练习二十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考题.
大班活动教案测量反思篇二
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所以设计了这一活动。
1、各种材料、各种方法测量树,知道树干有高矮、粗细等。
2、初步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户外。
2、长短绳子、各种尺(长短直尺、卷尺、三角尺)、记录纸、笔、竹竿等,地上画有刻度线。
一、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树,用语言简单表述出树的'不同。
1、小花园里的树真多,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这些树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二、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寻找测量树干粗细的方法。
1、刚才小朋友说树干有粗细,哪棵粗?哪棵细?你是怎么知道的?(目测)
2、有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细呢?
幼儿讨论:用手环抱、尺量、绳子量……
三、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测量雪松后交流:
1、粗细:
(1)、用什么材料测量?有多少粗(在记录纸上记录)?什么方法测量的?
(2)、(选择用绳子测量的)怎样知道测出来的数字是多少?
(3)、为什么测量出的粗细不一样?(有的测底部、有的测中部)
2、高矮:
(1)、小花园里哪棵树最高?
有多高?你怎么知道?(目测:用尺无法测量高度时可目测)
怎么记录?
(2)、瓜子黄杨树长得高不高?怎么测?(直接测量)
(3)、龙柏长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测量?
用钢皮卷尺直接测量;
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树医生
1、医生每年都要给小朋友体检,量量身高和胸围。现在请你们来做树医生,给这些树检查身体。幼儿每人选择一棵树进行高矮、粗细的测量,并把数字记录在记录表上。
2、互相交流记录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测一测量一量
大班活动教案测量反思篇三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
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办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接着量)。
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找宝藏。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大班活动教案测量反思篇四
(1)了解ds3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
(3)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
ds3水准仪1台,水准尺1对,记录本1本,遮阳伞1把。
(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与注记。
(3)粗略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其水准器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通常须反复进行。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拇指或右手食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读数: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4位读数,即米、分米、厘米及毫米位。读数时应先估出毫米数,然后按米、分米、厘米及毫米。一次读出4位数。
(1)在地面选定a、b两个较坚固的点;
(2)在a、b两点安置水准仪,使仪器至a、b两点的距离大致相等;
(5)计算a、b两点的高差:hab=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大班活动教案测量反思篇五
这是由“高老鼠和矮老鼠”的故事活动而生成的活动内容,那次活动后,我发现幼儿对高矮的现象很感兴趣,由此我也想到大班幼儿应该通过学习测量来识别物体的长高宽。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的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各种测量工具,不同的测量方法,并学习正确的记录方法。也让幼儿懂得所有的物体都可以测量,除了无边无际的天空。
小小测量师
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物体。
知道天空是无边无际的,不是一个测量的实体。
培养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准备:三角尺、小棒、绳子、筷子等工具、记录纸和笔。
重难点:学习测量并正确地进行记录。
1、引起兴趣。
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最近学了好多本领,今天就来考考你们,好吗?
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第一次尝试测量。
让幼儿自己选择工具对某一物体进行测量。
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工具进行了测量,测量的方法结果怎样?
3、第二次的测量。
幼儿再一次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引导幼儿不借用工具进行测量,如用自己的手的虎口、脚步、自己的身体等方法。
再次交流,分享结果。
4、量天空。
有群小鸟知道我们小朋友有那么大的本领,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
请幼儿动脑帮小鸟来量天空,看看能不能量出天空的大小?
幼儿讨论,最后让幼儿悟出天空是个无法进行测量的物体。
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在观察,观察也是之后进行表现的基础,所以通过层层深入地引导孩子欣赏、感受、比较、发现,孩子确实能够并且十分乐意表达对建筑的理解。同时准备方便、效果明显的建筑图片展示,更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本次活动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意义所在。然而,孩子设计建筑的表现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似乎又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一个集中活动要把握的时间范围有所出入。由于活动的第二大环节是孩子自选区域创造表现,我想,这个活动既可以看作一个集中活动,又可以看作一个半日活动、或分几教时完成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来把握操作、表现的时间。
大班活动教案测量反思篇六
让孩子感受即使不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我们用身体也可以进行测量。初步学习用手、脚印测量的'方法。
2.了解手尺的概念,基本掌握手尺的度量单位“拃”。
绘本课件、记录纸、笔、测量关联的物品。
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豆豆的故事。看课件,引导孩子认识、使用身体尺。
环节一:认识手尺,学习用“拃”进行测量
1.妈妈是用什么尺子给豆豆量尺寸,做裙子的?
2.了解手尺概念,学习手尺测量方法。
3.请小朋友也试试用自己的小手做一把手尺,学说手尺的度量单位“拃”,同伴之间相互比较手尺的大小。
4.操作:现在请你用手尺量一量自己的手臂吧!
6.小结:因为手尺大小不同,所以量出的尺寸也不同。
环节二:学习用脚印进行测量
1.谁能帮豆豆想想还可以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分量量大衣柜?
2.谁来说说怎样用脚印测量?
3.练兵:请你在自己的位置上练一练,用脚印测量的本领。
5.集体
小结:因为脚印大小不同,所以量出的尺寸也不同。四、实践操作1.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手尺和脚印进行测量,现在我们用新学到的本领量量自己的小椅子,然后记录在表格上。2.介绍记录表及记录表的填写方法。五、发散引导展示部分小朋友的测量结果,引导幼儿在课后尝试用手尺和脚印测量其它物品。
大班活动教案测量反思篇七
第3节长度时间测量
教师寄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通过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误差
根据速度公式,求速度应知道和。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对这两个物理量应如何测量呢?
(一)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生举例说明)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单位及换算
1km=m
1m=dm
1m=cm
1m=mm
1m=um
1m=nm
3、实验探究:刻度尺的使用
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4、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和长度。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5、特殊测量方法
(1)如何测硬币直径。
(2)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二)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时间单位还有、
1h=min1min=s
2、秒表的使用
(三)误差:
2、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5、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6、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一、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还存在的疑惑:
二、课下作业
大班活动教案测量反思篇八
1.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了解长度、重量、容量等测量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1.测量长度。
2.测量重量。
3.测量容量。
1.测量工具:尺子、秤、量杯等。
2.各种物品:纸张、铅笔、橙子、水杯等。
1.测量长度。
(1)教师示范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2)让学生自己测量桌子、椅子、书本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学生交流自己测量的结果,让其他同学确认。
2.测量重量。
(1)教师示范使用秤进行重量测量。
(2)让学生自己测量铅笔、橙子等物品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3)学生交流自己测量的结果,让其他同学确认。
3.测量容量。
(1)教师示范使用量杯进行容量测量。
(2)让学生自己测量水杯、碗等物品的容量,并记录下来。
(3)学生交流自己测量的'结果,让其他同学确认。
1.通过本次测量活动,学生们掌握了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们了解了长度、重量、容量等测量单位。
3.本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1.本次活动需要准备的物品较多,需要提前准备充分。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
3.在学生交流结果时,要让学生互相确认,避免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