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高中教案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知识的难点有深入理解,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通过这些教案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的变化,按音乐节奏做开火车动作
2、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开火车》、火车声音、小铃、幻灯:火车开来了、图片:刘翔、姚明、
活动过程:
一、宝宝去北京
我们去北京看奥运会,好吗?怎么去呢?(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
小结:我们可以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去北京
二、开火车
1、听火车声,猜一猜
——是什么车开来了?
2、欣赏音乐
——火车怎么开?
感知节奏,学做模仿动作:呜呜——咔擦,咔擦,咔擦,咔擦
3、做音游《开火车》
一个宝宝当火车头,其他人一个跟一个挨在车头后面做车厢
玩法一:(手搭在前面宝宝的肩上),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二:小手绕圈(做轮子状),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三:听辨音乐节奏的快慢、轻响做出不同的反应进行开火车游戏
“呜呜——咔擦,咔擦,咔擦,咔擦”可用小铃敲不同的音乐节奏,让宝宝听辨,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小铃敲得快——火车开的快(活动中关注宝宝的安全)
小铃敲得慢——火车开的慢
小铃敲得响——宝宝边开边唱的响(用自然的声音唱、关注嗓子的保护)
小铃敲得轻——宝宝唱的轻
三、结束
北京到了,你们看,这是谁?(认识刘翔、姚明)
他们在干什么?(在训练,准备参加奥运会)
宝宝也要锻炼好身体,以后也像刘翔哥哥、姚明哥哥那样去参加奥运会!
3333︱555︱55︱xxx︱xx
(师)火车火车开来了(生)呜呜——咔嚓咔嚓——
(师)乘上我的小火车(生)呜呜——咔嚓咔嚓——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二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想以动作、游戏等形式进行活动,让幼儿通过听、唱、做、演等形式感知和体验音乐中音的强弱变化,运用恰当的力度演唱歌曲。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敢于表现。
1、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
歌曲《大雨和小雨》的音乐磁带、雷雨声。
重点:能唱出大雨、小雨时的强弱力度。
难点:能够大胆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一、产生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随《高人和矮人》的音乐入场,音乐停,幼儿入座)
1、“轰隆隆,雷公公发怒了,打雷了,下雨了!”(教师随即播放打雷下雨录音)
2、“刚才我们听到了打雷下雨的声音,你们知道下雨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吗?”(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下雨)
二、熟悉歌曲
1、“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大家先来听一听吧。”(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安静地欣赏歌曲一遍)
2、“录音机里下雨的声音真好听,它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3、请你们再欣赏一遍,这一次你们要仔细听一听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时候声音是怎么样的?”(教师第二遍播放音乐,幼儿回答)
3、教师清唱。提问:“听了杨老师唱的歌中,你们发现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下大雨和下小雨的'状态,及时肯定幼儿的动作)
4、“哇,你们真是太棒了,杨老师刚才看见你们都做得特别好看,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边唱边表演吧!”
(
1、第一遍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表演唱;
2、第二遍教师伴奏,幼儿自由表演唱)
三、音乐游戏:大雨、小雨
刚才你们的表现非常棒,老师要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要听好游戏的规则哦:
1、教师朝幼儿大声喊“下大雨喽”,然后弹奏旋律,幼儿边唱边表现下大雨的状态;教师轻声向幼儿说“下小雨喽”,然后弹奏旋律,幼儿边唱边表现下小雨的状态。
2、幼儿游戏若干遍。
3、“哎呀哎呀,又打雷下雨了,赶紧躲雨去吧。”(教师播放打雷下雨录音,师幼退场)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三
1.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学习炒菜等动作。
2.体验做爸爸妈妈的愉快心情。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布娃娃若干、白纸帽、围裙、图片。
2.录音带。
1.让幼儿观看大人工作时的图片,体会父母的辛苦。
2.学习律动《办家家》。
(1)放音乐,幼儿跟唱。
(2)启发幼儿自由做炒菜、端盘子、尝菜等动作。
(3)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然后抱起娃娃喂东西。
(4)分别请男孩拌爸爸,女孩扮妈妈,听音乐表演律动。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四
1、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学习炒菜等动作。
2、体验做爸爸妈妈的愉快心情。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布娃娃若干、白纸帽、围裙、图片。
2、录音带。
1、让幼儿观看大人工作时的图片,体会父母的辛苦。
2、学习律动《办家家》。
(1)放音乐,幼儿跟唱。
(2)启发幼儿自由做炒菜、端盘子、尝菜等动作。
(3)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然后抱起娃娃喂东西。
(4)分别请男孩拌爸爸,女孩扮妈妈,听音乐表演律动。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五
1、感受歌曲《秋天》的旋律,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在观察落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同伴的启发,尝试创编树叶飞舞的`不同姿态。
3、体验与教师、同伴扮演角色进行互动所带来的乐趣。
1、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2、落叶视频
3、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一、视频导入,引起兴趣。
二、创编树叶飞舞的动作
1、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树叶飞舞的姿态,师播放秋风1
2、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师出示相应图,引导幼儿看图跟着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
3、请创编出不同动作的幼儿上台展示,并引导全体幼儿学习
4、师带领幼儿看图示练习小树叶飞的不同样子。
三、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与歌词,并将创编树叶飘落的动作表演到歌曲中。
1、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整首欣赏
2、倾听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3、再次倾听歌曲后轻声学唱
4、师引导幼儿看图边做动作边唱歌曲三遍
四、结束活动
放歌曲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飞舞出教室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六
1.学唱歌曲,能较有力、自豪地演唱。
2.初步尝试创编动作,体验与北风爷爷一起游戏的快乐。
1.重点:能够有力、自豪地演唱歌曲。
2.难点:初步尝试创编歌曲。
1.经验准备:感受冬天北风呼呼吹的寒冷。
2.物质准备:歌曲录音、ppt
一、导入部分
1.熟悉音乐节拍旋律,边听伴奏边拍手点头。
2.用谈话法引出歌曲,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说现在的天气变得怎么样了?(冷)
师:原来是冬爷爷来了,所以天气变得好冷好冷,冬爷爷有个好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我们一起请他的朋友出来吧。
二、基本部分
1.了解歌词,学唱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
带领幼儿念歌词,熟悉歌词,着重学会跑跑跑和跳跳跳后的两拍停顿。
师:小朋友跑累了,就休息一下。休息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哦!我们可以点点头。
2.学唱歌曲《北风爷爷别神奇》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跟北风爷爷比赛好不好。
教师弹钢琴示范唱一遍
幼儿跟着老师学唱儿歌。师:我们的声音要有力气,这样才能和北风爷爷比赛啊。
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自由创编动作。
3.师幼游戏
老师与幼儿共同边唱边游戏,教师扮演北风爷爷,幼儿扮演小朋友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北风爷爷被我们小朋友吓跑了,小朋友真厉害啊,我们以后要一个勇敢不怕冷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幼儿边唱《北风爷爷别神气》边进行游戏。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七
1、学习歌曲,会用轻轻的声音唱歌。
2、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歌曲。
3、体验小小期待的紧张与惊讶。
蛋壳状的套盒能放入套盒中的小绒鸡、小绒鸭、小绒鸟等。
一、教师用“蛋壳”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1、出示“蛋壳”,引出歌曲。
指导语:“我有一个神奇的小蛋壳,能变出可爱的小动物,你们想知道会变出什么吗?”
2、教师一边范唱歌曲,一边变出一只小鸡。(1—4小节将蛋壳放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随节奏指蛋壳。5—8小节神秘地将蛋壳打开用两只手捂住。9—13小节将变出的小鸡展示给幼儿看。),变出后幼儿学一学小鸡叫,做一做小鸡的动作。
3、教师再一次范唱,变出另一只小动物,变出后,再学一学其叫声和动作。
二、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变换各种不同的动物,并尝试演唱。
指导语:“你们想变出什么小动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
三、教师小结,帮助幼儿知道这是一个神奇的蛋壳,是会和小朋友玩游戏的蛋壳。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八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2、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
3、启发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如手、口等为歌曲伴奏。
1、课件—两只小象mp3下载
2、课件—大象有个长鼻子
3、图片—大象2
4、头饰若干
两只小象
1=f 3/4常瑞词汪玲曲中速稍快
两只小象哟啰啰,河边走,哟啰啰,扬起鼻子哟啰啰,钩一钩呀哟啰啰,
好像一对哟啰啰,好朋友,哟啰啰,见面握握手哟啰啰,见面握握手哟啰啰。
一、导入
1、利用课件,引出课题课件—大象有个长鼻子
(听听展示不同动物形象的音乐,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
2、发声练习
二、展开1、课件欣赏歌曲。
学学象的行动,如脚步缓慢、笨重,长鼻子甩甩等。
2、提问:两只小象们在干什么?
3、学唱歌曲
(1)听歌曲熟悉歌词。
(2)朗诵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轻声哼唱。
(4)随琴学唱《两只小象》。
(5)用打足气儿和没有气儿的皮球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歌表演
两个幼儿为一组,自由组合表演《两只小象》。
三、延伸
看图片,向学生介绍象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九
1、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不学习它的粗心和荒唐。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1、教学图谱。
2、胸饰:猫、老鼠各一半以上。
3、多媒体课件一份。
一、游戏“打电话”导入,初步学习对话部分。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集体听节奏学说。
3、教师与幼儿互动游戏。
二、学习歌曲,体验情趣。(出示图谱,按节奏念歌词)
1、熟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初步感知前半段音乐
2、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3、初步感知后半段音乐,并游戏。
4、完整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引导幼儿富有感情地演唱,表现出小老鼠的开心和害怕。
三、师生游戏。
1、师扮老鼠,幼儿当猫,引出最后一句
2、幼儿选择角色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经常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形式与同伴进行交流,但一不小心往往会拨错电话,就如歌曲《小老鼠打电话》那首歌一样,老鼠打的电话居然是一只猫,这首歌歌词诙谐幽默、曲调活泼节奏欢快,中间还有打电话时的对白之处,间奏较多,我在设计时重点巧妙设计了这些对白和间奏之处,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让孩子在活动中为高兴而唱,为欢乐而舞。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十
1.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学习炒菜等动作。
2.体验做爸爸妈妈的愉快心情。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布娃娃若干、白纸帽、围裙、图片。
2.录音带。
1.让幼儿观看大人工作时的图片,体会父母的辛苦。
2.学习律动《办家家》。
(1)放音乐,幼儿跟唱。
(2)启发幼儿自由做炒菜、端盘子、尝菜等动作。
(3)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然后抱起娃娃喂东西。
(4)分别请男孩拌爸爸,女孩扮妈妈,听音乐表演律动。
小班音乐课哈巴狗教案篇十一
1、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2、观察图片,通过具体的形象和动作掌握休止符。
3、感受休止符部分用动作来表现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教学挂图、学习dvd、教学cd。
2、大门口的背景图一幅,哈巴狗形象一只;小狗头饰;小椅子一张。
1、教师和幼儿围坐在大门口,引出课题。
教师:有一只哈巴狗出来了,它蹲在大门口,真可爱,你们瞧!
2、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怎么样?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学学(适当奖励)
3、幼儿跟唱歌曲3遍。
4、音乐游戏"小狗抓肉骨头"
(1)讲解游戏玩法: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其余幼儿当肉骨头,小狗蹲在小椅子上。幼儿边唱歌边向小狗靠近,当音乐唱完后,哈巴狗大声"汪汪",从椅子上跳下来去抓肉骨头,"肉骨头"赶紧跑回自己位置。被抓住的肉骨头由小狗吃掉。
(2)老师当哈巴狗,游戏一遍。
(3)请一名幼儿当哈巴狗,全体幼儿游戏一遍。
5、幼儿学唱歌曲,并随音乐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在休止符处用动作提示。
教师:我们一起唱,注意在小狗休息的时候要怎样做呢?
(2)幼儿听伴奏独立歌唱,并做动作两遍左右。
教师:这次我不唱歌了,请你们自己听着教学cd的伴奏,边做动作边歌唱。
(3)教师鼓励幼儿到同伴面前边唱歌边表演。
教师:谁愿意到中间来表演给大家看呢?(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决定表演的次数。)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我们想吃肉骨头吗?到外面找找去!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并理解了歌曲每一句的特点。在授课中,我激发幼儿大胆表演,自由表达、想象和创造。在模仿小哈狗时,幼儿感到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