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宣传,让地球更美好。如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呼吁大家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以下是一些环保宣传的优秀案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借鉴。
性格特点用英语说篇一
93年以来,在全国推广使用的初中英语新编教材(jefc)以其崭新的教学思想、丰富有趣的内容和有机的编排体系受到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欢迎,其优势已在经过初中一轮教学后的高一学生身上看到。和往届的高一学生相比,他们的听说能力明显得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普遍得到加强。过去外语教学中出现的听不懂、说不出的聋哑现象得到初步矫治。以后,和初中教科书相衔接的高中教材(sefc)正式使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可喜地看到一些基础较好的学校,教师充分地发挥和利用了新教材的优势,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了积极的探索。但是,这种发展很不平衡,高中教学效果远不如初中的好。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和挑战,许多教师心有余悸,放不开手脚,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的观念亟待改变,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不少教师对新教材了解和研究不够,特别对新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缺乏研究,加上传统的教法根深蒂固,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结果是左右为难,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研究新教材,特别是研究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当务之急。只有把握好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才有可能自觉地、有效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标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因此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1.语法运用能力(grammaticalcompetence);2.社会文化运用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3.语篇运用能力(discoursecompetence);4.策略运用能力(strategicalcompetence)(canale&swain,1980)。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表现在口头上,也表现在书面语中。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语音、词汇和语法),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在口头上、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过去,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外语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点,不太注意言语技能的发展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外语教学中大面积的“聋哑”。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没有按教学大纲要求全面完成外语教学所应该完成的任务,结果是语言知识点越讲越深,越讲越细,语言学习成了语法分析,学生的实践活动受到限制。这种缺少学生参与的语言教学活动是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不排斥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正相反,语言知识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第一要素,是形成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不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何以进行听说读写?何以交流信息?但是,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言语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练习或实践的过程,这就好比弹钢琴,知道指法而不练习,肯定学不会弹钢琴。
新教材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路子,并辅以一定的知识传授,不仅仅让学生懂得了语言知识,而且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扩大语言的输入量,采用循环式教学的方法
人们根据对儿童母语习得的研究发现,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一定的语言输入量。输入量要大于输出量,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输出能力。新教材在语言输入量方面大大超过了旧教材,而且这种输入是立体式的,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丰富的听力和阅读材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学生自然接触语言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语感,而且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旧教材的一个明显缺陷是语言知识复现率低。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出现一次,难得再见,力求一步到位,结果却事与愿违。这种违反认识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做法,使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也苦,学习效率低。新教材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螺旋式或循环式教学方法,区分教学目标的层次,以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逐步让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语言项目。遗憾的是,目前多数教师并没有领会这一点,词汇和语法往往讲得太多,而且要求过高,输入多少就要求输出多少,使不少学生难以对付,造成学生对英语的畏难情绪。同时,教师感到课时不够用,不免要让学生多做作业或加班加点。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又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因此,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很重要,一定要贯彻实施,同时,以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为当务之急。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外语教学思想认为语言学习就是学习一套系统的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只要一支粉笔一张嘴,把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以此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发展运用英语的能力。
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将他们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最终发展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个实践过程必然以学生为中心。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学生活动的练习,如pairwork,groupwork,classroomdiscussion,等等,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降低教师的作用。相反,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需具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单一的讲解型向教练性或导演型转变,这是对教师素质的严峻挑战。
四、听说读写,全面发展,阶段侧重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和情感,互通信息。这种交流形式不仅有口头上的,也有书面上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几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新教材克服了旧教材在技能培养方面的单一性,重视全面发展。课文以单元形式出现,每个单元都有四项技能的训练。
有的教师认为新教材只重视口头语言。其实,新教材的读写训练占了很大的比重,有步骤地进行读写训练正是新教材的特色。比如,pre-reading,note-making,summarywriting,等等,这些都是旧教材所无法相比的。在初中课本中听说训练的比重大些,它恰恰反映出语言学习的规律,而高中教材加强了读写技能的训练,符合教学大纲所阐述的阶段侧重的原则。
五、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就不能恰当有效地进行交际。正如英语新教学大纲所说:“掌握语法有助于语句结构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新教材中有许多有关中外文化方面的材料,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得到文化的熏陶,扫除语言中的文化障碍,为学生参与未来的国际交际、增加民族间的理解打下基础。同时,在外国文化的参照下,反思中国的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
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或者说是价值观。新教材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素养。许多课文选用了人类社会关心的主题,如:人口、环保等。它们内容新颖,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性格特点用英语说篇二
内容摘要中学英语教学要给学生打好口头、笔头的方面的基础。学好语法
有助于打好这两方面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不应视为只能听懂、会说现
成的套句,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交际能力是一项包含多方面、多层次
的知识和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宜提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
力,应大力提倡”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教学要求。
我国的英语教学受制于我们的社会制度、英语的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特点
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学的特点。
关键词教学目的语言规则为交际
***
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下简
称新大纲)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要求等方面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认真学习
新大纲,把握新大纲的精神,切实贯彻执行新大纲,必将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认识
(一)打好初步的基础
新大纲对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规定为:”通过听、说、读、
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使学生受
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
力。“
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都是
为了打好初步的基础。
打好初步的基础,应包括打好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的基础。为此,要求学生
要切实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和拼读技巧;掌握基本句型和习语;掌握基本语
法知识和一定量词汇及其用法;掌握词的变化规律和一般构成规律;掌握阅读
competence)。打好初步的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会说几句装配好的现成的套
话这样一个简单概念上。
英汉两种语言不是”同族同宗“语言,有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各自的特
点。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相差甚远,两种语言的形态、结构有
很大差异。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难点多,形成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的
困难多。所以,为了打好初步的基础,对中国学生来说,必须学好英语的语言结
构,这样才能形成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这样才能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的能力。
当前初中学生学英语,由于使用新教材,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大增强。但这
种增强,似有些虚假成分。如有的学生的听说能力范围只限于书本上的话,把
书上的话稍加变动便听不懂说不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语法问题没有解
决。
语言能力源于语法知识。语言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层次的内容。理解在
先,表达在后。语言的理解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
便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掌握一门外语的关键是弄通和内化这门外语的结
构,而掌握语法是通向这一目标的最佳徐径。“[1]功能一交际法在其创建初期,
”着重语言的功能,意念大纲实际上就是对语言功能分类细表;语法成为服务
于功能的分段,语法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必要,语法教学地位下降,情景主宰一
切……这一做法的极端便是‘排斥了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有地位,片面
强调语言使用的技巧,忽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2]功能一交际
法走过了一段弯路之后,语法教学又重新受重到重视,”而语法确实正在获得
某种程度的回归。“[3]外语教学历史上这一经验,我们应该汲取。
教师讲解语言规划并不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只是为言语操练服务。学习语言
的目的在于交际,这是语言教学的主体,讲语法仅仅是服务于打好基础。所以
讲解要适当,时间占用要少,讲练结合,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边讲边练边巩
固。一些极为简单的规则甚至可以不讲,让学生在言语操练中自己去发现语法规
则的奥秘,在言语操练中内化(internalization)语言规则。
语言的结构形式是语言功能的载体。学习语言的结构形式,是学生学英语运
用英语的重要条件,掌握了语言的结构形式,才具有生成句子的能力,才能进
装配好了的现成套句,势必形成鹦鹉学舌式的语言学习模式,学一句会一句,
学两句会两句,甚至说出来的话连自己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这样下去,怎么
能培养出言语交际能力来?
学好语言规则是认知语言的需要,是取得技能的需要,是取得技能阶段的基
本训练。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大量、反复的言语操练才能逐步内化语言规则。只
有这样在交际中才能做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中学生学英语其母语习惯已相当
牢固。由于母语的干扰,他们总是习惯于用母语思维,按母语的框架学习英语,
不经过大量、反复的言语操练便不可能改变这种心理定势。
中等教育是系统的基础教育,英语教育是这一系统教育的一个部分。中学生
学英语不可能沿用幼儿学母语那种规律,不能靠无意习得,只能靠课堂上的正
规学习。
抓好语言能力训练是”打好初步的基础“的要求,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
求。
(二)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语言是交际工具。交际能力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信息、思想、感情
相互交际的能力,即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
的能力。“[4]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认识能力、文化知识(包括跨国文化知识)、文体
知识、情感因素和其它方面的知识在内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一个人获得交际
能力,那就是说他不但获得语言的知识,而且还获得语言在社交中使用的规
则。“[5]可见交际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它是由很多方面的知识,不同层次的
能力融合到一起的综合能力,在交际过程中,交际的各种要素处于不同的平面,
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因而形成一种极为复杂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交际可通过口语和书面两种形式体现出来。不管哪种形式,在中学英语教学
过程中都应该抓住,不能只强调口语忽视书面语,反之亦然。只是在教学过程
中按阶段略有侧重罢了。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有的学校只强调口语训练而忽
视了书面语训练,致使学生学过的课文读不出来,书写中错误百出,这一问题应
引起注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二者意百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不同的语
仰等。这些要素在交际过程中不时地在起作用。我们的学生在交际中常常发生同
本民族的交际模式套用目的语国家的交际模式这种现象,而我们的学生在中学
生的阶段又不大可能把交际过程中诸多起作用的要素学到手。因此,在英语教
学过程中,对交际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不应要求过高,也不必刻意追求完全的真
实的交际情景。如果那样,倒反捆住了学生的手脚,无法进行操练。操之过急,
欲速则不达。我们的教学条件,学生在各方面的知识水平和他们的实际年龄中
不具有应付在真实条件下完善的交际能力。”在非专业外语教学中,完全采用
所谓的‘纯粹’交际是不可能的。课堂教学中‘纯粹’也是不存在的。“[6]但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宗旨是不能变的。课
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缺乏信息差的假交际手段,训练学生的口、笔头交际能
力,使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使用英语的熟巧程
度。
二、对中学英语教学特点的认识
从京师同文馆开设英语课算起,在我国正规学校里开设英语课至今已有了了
25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国外外语教学流派虽然对我国的英语教
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我们在接受国外外语流派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在开阔
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植根于我们的社会制度、教学目的、英
语本身的特点、学习的特点、教师有特点、教学条件等因素。这些特点大致可
归纳为如下五项:
(一)在进行语言教学的问题,挖掘语言教学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
英语教学和我国中学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担负教育和培养双重任务,即通过
语言教学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通过英语教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树立辩证唯物的观点,培养学
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课文思想内
容的挖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四化、严守纪律、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
在低年级,教师要把树立学生的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纪律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教材内容的丰
富,教师把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自然、合情合理的
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在思想品德方面也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讲语言知识、通过假交际手段培养学生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师讲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语言结构以利于语言操练。讲语言
知识仅仅是促使学生学会使用语言的一个”中介“,讲到够用便可。
课堂上教师讲得精当是为了让学生能很快抓住要领,节省时间以利于言语操
练。课堂上师生用教过、学过的语言材料传递没有信息差的假信息来培养学生
的言语能力。这种操练的传递的信息虽然没有什么价值,有时简直是”无稽之
谈“,但正是通过这样手段培养出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讲课、发问,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均属
教学交际之列。课堂上师生说英语,创造了使用英语的条件。这种方式易于为
学生接受。
课堂上的言语操练要按机械操练--复用练习--活用练习的顺序进行。
1.机械操练(mechanicalexercise)
机械操练是英语教学中起始的操练方式,也是难以绕过的操练方式。这项训
练,通过模仿的方式,使用学生对新接触的语言材料上口,训练他们的听说能
力和内化语言的功夫。这项训练虽然枯燥,但对培养学生语能力的作用是其他
方式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机械操练,学生可能抓住句子结构的框架,进而生成语
言,为理解、表达的自动化打下基础。
机械操练不是言语训练的唯一方式,也不是言语训练的终结。当学生基本熟
悉了新的语言材料,就要及时转到复用练习上,避免机械操练过量。
2.复用练习(practicalexercise)
这是继机械操练后高一级的言语操练。在操练中既要顾及到语言形式,又要
顾及到语言的意义。
开始时,学生可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语言结构上,把次要注意力放到语言意
义上;进一步,则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语言意义上,把次要注意力放到语言结构
上。通过这样训练提高强化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熟巧程度,为实
现真实交际打下基础。
3.活用练习(productiveexercise)
活用练习是通过真实(或接近真实)交际这种形式体现出来的。在这项练习
中,交际双方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发出和接受信息上。交际双方所发出的信息基
本上是有信息差的真实信息。
(三)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同阶段略有侧重。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口头训练,又要重视笔头训练,二者应有
机结合,综合训练,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学生在学英语时,口语和书面语符合几乎同时出现。这对培养学生听、说、
读、写四种能力的均衡、协调发展很有好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的综合训练,
口语能力和书面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言教学成功的关键。
级三个阶段里,学英语的特点各不相同。
在初级阶段(初中1-2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模仿力强,语言的羞耻感差,
是重点进行听说训练的好机会。在这个阶段把听说技能培养出来,就为进入中、
高级阶段打下较好的基础。反之,在这个阶段如果放弃了听说训练,在中、高
级级阶段便不容易学下去。
中级阶段(初中2年级--高中1年级)是过渡阶段。这个阶段除要继续抓
好听说训练外,还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训练。与此同时还要逐渐完善语法教学
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进入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的高级阶段打下基础。
高级阶段(高中2-3年级),由于学生心理方面的微妙变化,他们非常重视
语言的客观评价,不大愿意开口,怕说错让别人笑话。经验证明,在这个阶段
才开始抓听说训练为时已晚,其效果往往不完全令人满意。这个阶段的重点应
放在抓阅读训练和综合技能提高这两个方面,但也要注意学生的口语训练。
(四)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
在英语课堂上师生要尽量多用英语。教师说英语即为学生提供了听的机会;
师生对话、学生之间对话,也为学生创造了听说的条件。
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排除必要时可以使用汉语。有时还可以采用英汉夹杂的
办法讲课。如讲抽象词、复杂的语法规则,用英语讲学生就很难接受,用汉语
讲既可节省时间、分散难点,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实现原则上用英语讲课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非语言手段引导学生听懂
英语。
在学生整个学英语过程中,母语对英语的干扰和促进作用是极为明显的。排
除其干扰作用,发挥其促进作用,这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
(五)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时刻都在起作用的因素。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对教
学内容的安排,重点、关键的确定,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教师本人
的品德、素质,如语音语调、语言的流利程度、书写的规范程度等方面,对学
生来说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教材。
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学英语的
兴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权性,使学
生乐于参加言语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操练语言,成为课堂的主人。
认识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特点,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行
为更加自觉,操作过程更加合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形成有中
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1]陆锦林”探求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恰当位置“《国外外语教学》92-1
[2]贺善镛”试论模糊理论和外语教学“《外语学刊》92-1
访谈录“《国外外语教学》94-1
[4]章兼中”加拿大中小学的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86-1
[5]黄国文“chomsky的‘能力’与hymes的‘交际能力’”《外语教学与
研究》91-2
[6]贾德霖“交际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现代外语》89-1
性格特点用英语说篇三
孩子的思考方式和思维特点与我们成人很不一样哦,要想成功地教育孩子和他“过招”,你必须也要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这样你才可能“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幼儿思维的特点是:推理简单,以自我为中心,以感知动作为主,以具体形象为主,表面而不深入,以直观思维为主。
性格特点用英语说篇四
(一)选题背景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手机的出现,新媒体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形式,这些新媒体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新媒体由于其特殊的特点与优势对我们的生活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人们也在随时关注着这些新媒体,使用着新媒体,人们的生活也出现了新的转变,不得不承认,新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然而广告媒介是广告发布的载体,是广告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广告客户,而且对于广告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革新。这种革新不单是传播方式上的,更是传播理念乃至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巨变。
随着新媒体逐渐在广告市场站稳脚跟,广告媒介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逐到底谁胜谁负?新媒体对于广告的传播形态到底有何影响?我国的新媒体发展现状如何?新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及前景如何?这些问题涉及到了广告与传播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也涉及到了有关广告传播方式与广告实践发展、广告传播方式与广告理念的关系等问题。
价值评估,对新媒体广告的效果进行简单剖析。
总之,通过上述问题的研究,本文冀望能对新媒体与广告关系、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新媒体传播效果、新媒体发展潜力等问题能有进一步的解答。
二、本文研究进展
本文研究的实施过程及进程表如下:
202月――年5月,,最终定稿,校正论文格式,完成论文,装订,提交并准备论文答辩。
三、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本人在广告专业所学到的广告与传播方面知识,本论文以广告传播有关理论为指导,依据收集的有关新媒体以及新媒体广告的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结合基本导向,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1)规范性理论分析方法
(2)实证调查与分析方法
重要通过参考一些已经发表的作品中的数据作为实证依据;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新媒体传播现状时主要侧重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在对策中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等等。
四、论文大纲
一、引言
(一)写作背景
(二)写作意义和目的
二、新媒体简介
(一)新媒体定义及特性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比
三、我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新媒体发展状况及趋势
(二)广告主新媒体投放现状及趋势
(三)我国新媒体广告传播存在的消极因素
四、新媒体广告效果研究
(一)新媒体的受众研究
(二)新媒体广告效果研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五、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矫健、许江、吴美纯.《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3.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新媒体激变:广告“2.0时代”的新媒体真相》【m】.中信出版社,.
性格特点用英语说篇五
(1)推理简单。在3岁以前,幼儿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简单的。他认识某一件事情,所采用的推理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如他看到一个人躺在床上,大人告诉他:这个人有病啦!他在脑子里便留下了病人的印象。当他再看到一个健康人躺在床上睡觉时,他便会认为这个人也是有了病。如果告诉他,这个人不是有病而是在睡觉,他以后也许又会把病人当做是人在睡觉,这是因为这时幼儿的记忆力还不很强。这种推理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快就会发展并变得复杂起来。但是3岁以前,幼儿都要经历这个阶段,作为父母,只能随时注意诱导,尽快使简单、原始的思维方式,变得复杂起来。
(2)以自我为中心。4岁以后的幼儿,随着语言的流畅,词汇量的增加和理解能力明显增强,思维也变得复杂起来。这时幼儿表现出来的思维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为中心,还不能分辨出自然现象的动物、植物及人类之间有什么区别,有时会认为树木、花草也会讲话,小狗、小猫也会有自己的语言。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幼儿自言自语地对小动物说:“你为什么不说话呀?”就是这种认识的表现。这时候的小儿,对周围事物都是拿自身来衡量的,认为他自己会讲话,别的东西也应当会讲话。
上述两种幼儿早期的思维方式,有些幼儿表现得明显一些,有的则不明显,如果不留心观察,可能还没有被发现就进入了新的阶段。
(3)以感知动作为主。幼儿到5岁以后,6岁以前,思维方式就变成了以感知动作为主了。这时的儿童都有一个特点:爱玩泥。只要一看到一点水,他们就围在一起,挖小沟,修成弯弯曲曲的小水渠,让水从中流过;或者模仿着修房子,捏泥人,有时会做得形象逼真。他们没有图案,也没有人具体指导,全凭自己的想象。但是,如果让他们离开泥土和水沟,让他们讲一讲如何挖沟,如何捏泥人,他们却说不出来,如果让他们用笔画在纸上,就更不行了,因为这时的思维方式是有动作有感知才有思维,离开了这些,思维也就停止了。
(4)以具体形象为主。以具体形象为主,就是只要有具体的物品,他们的思维就可丰富多彩,一旦离开具体的物品,思维就十分有限。
(5)表面而不深入。虽然幼儿有以感知动作和具体形象为主的各种各样的思维活动,但是他们的思维是很肤浅的,往往又仅限于表面的形象,如果认真地看一下他们的表现,你会感到是那样的可笑和幼稚。
(6)以直观思维为主。在一般情况下,儿童还不能从各种复杂的事物中,通过表面现象去认识本质,因为这需要抽象思维能力,这在6岁以后才能真正得到发展。6岁前的小儿,常常凭直观从表面的某些特征来认识事物,这叫直观思维。
为什么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本,仍然以看图识字为主,就是根据儿童这时的思维特点而设制的。一般来讲,抽象思维的能力要在6岁以后才能迅速发育。
以上这些,是幼儿思维的特点。每个儿童都要经过这一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逐渐深入,由形象到抽象,这是思维发育的规律。因此,育儿者在开发幼儿智力的时候,要结合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促进其思维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