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段珍贵的时光,总结可以让我们回顾过去,思考未来,并更好地享受当下。怎样处理人生中的得与失,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积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生名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战疫英雄事迹感想篇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以前我们可能只会左耳进,右耳出,却从不会在我们的心里烙下印记,因为我们不曾切身感受过,然而当20__年的新年如约而至,在为我们带来新春佳节消息的同时,更让我们每个人明白了这句话里沉甸甸的含义,是责任,也是使命,是那些与我们一样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隐匿于生活,却总在危难时刻逆流而上,给我们留下最美的背影,成为我们心中最美的逆行者。
“不吵,不堵车,晚上7点,像凌晨3点,武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热闹被病毒藏起来了,每个人和每个人,都隔开很远,还有多久才能脱下口罩,面对面问一声:吃了没?疫情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每一种爱,都刻进武汉的心脏…”这是武汉最新的宣传片,我们都知道20__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而最好的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就是待在家中,减少出门的频率,因为这场疫情,各地封城,口罩抢空,延迟开班,推迟开学,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离病毒越远越好,可是有些行业的工作者,为了人民的安全,不惜离开家人,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社会各界涌现出一大批“逆行者”。他们身处疫区,不惧个人安危,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给这个春节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我们心疼于这些最美逆行者们,当冷掉的盒饭被我们的医护人员津津有味的吃着,当摘下护目镜后的深深勒痕显现在我们面前,当看到医护人员为了节约时间而刻意减少饮水时,我们的心好像被紧紧揪住,他们同样有着自己幸福的生活,美满的家庭,却为了更多的家庭,舍弃小家,不顾生命的保护我们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把武汉还给我们,把我们还给武汉,把湖北还给我们,把我们还给湖北,把中国还给我们,把我们还给中国!
我们致敬最美逆行者,在危难面前,你们都化作一个身份,为了疫情而共同努力的医护人员,我们向你们致敬,因为你们,我们的内心才会更加坚定,这场战役,我们一定会赢,因为你们,我们虽然少了新年气氛,却感受到了浓浓暖意,因为你们,我们明白了责任和使命,明白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的深刻含义,我们现在和家人的团聚,却也是你们想回也回不了的地方。
致敬最美逆行者,等到武汉这个城市重新被按下播放键,等到去武大看樱花的人比花还多,我们等你们回家,向你们致敬,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战疫英雄事迹感想篇二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牵动着14亿中华儿女的心。这是一场大战,也是一次大考。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了“白热化”,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攻坚时期。从总书记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疫区人民焦渴的目光中,从无名英雄逆行的身影中,从社区工作者忙碌的脚步里……汇聚“星星之火”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2020年2月20日,年仅29岁的彭银华医生与世长辞了,于国,他有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无畏精神,于家,他却饱含“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愧对家人之心。这是一场没有烽火和硝烟的战争,却号召了千万一线“将士”立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言壮语,舍小家直奔战场,只为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从彭银华身上,我们看到了此次疫情的逆行者们。
如今,这场空前的战疫还在持续,除了彭银华医生,还有很多医护人员仍在日夜奋战,救死扶伤。
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确保医务人员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也是广大医护人员最为辛苦的时刻。这场战役,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在这场战役中多帮忙,不添乱,让医护人员安心战疫,让逆风迎战的白衣天使轻装上阵,早日凯旋。
战疫英雄事迹感想篇三
南北方言不通,为了解决语言障碍,张静静专门为一线医护们制定了“护患沟通本”,上面写着一些常用语和简易回答,例如“您稍等”,“我去通知一声”,“请您戴上口罩”等,在语言不通时,拿出护患沟通本,患者看到文字,就能理解。
十几页的“护患沟通本”用 a4纸上印装订在一起,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流传使用。
她在日记中记录道,当一位60多岁的患者,从其他医院转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来的时候,全身上下只有一身秋衣秋裤和一双一次性拖鞋。“我赶紧尝试用黄冈方言跟他交流。”
张静静说,自己和同事找来一身衣服和一双鞋子送给老人,老人热泪盈眶。
“患者住院,没有家人陪伴,心里也难免有恐惧和害怕,跟他们用方言说话,他们能很快对我们产生信任。”十年来的工作经历,让张静静深知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在隔离病房内,他们能依靠的只有我们,关心和安抚有时比治疗还重要。”
临到50余天的抗疫任务尾声,得知张静静要走,曾经住在她负责病区的一位阿姨,专程赶到酒店去看望。“今天阿姨知道我们要走,又赶来相送,道别的话不想说出口,眼泪忍了又忍,总是要分离,但我们永远是一家人,明年待到杜鹃花开,我一定再回黄冈这个家里感受春暖花开!”
3月21日,离开黄冈前,张静静收到黄冈市民送的一篮子煮好的鸡蛋,还有一幅画,“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人,我们对黄冈的帮助如果是滴水之恩,他们回报给我们的是涌泉之数,况且,杏林门下,救死扶伤,责无旁贷。”谢谢你,张静静同志,一路走好!
战疫英雄事迹感想篇四
“广大居民朋友们:防疫情,不麻痹!勤洗手,多通风!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勤洗手,戴口罩!不恐慌,不传谣!有情况,及时报!”随着疫情防控保卫战号角吹响,这样亲切又暖心的“土味”通告音频“新鲜出炉”,循环播放响彻__乡的大小村屯,瞬间成为受追捧的__乡“网红”,赢得群众一致好评。原来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__村__支书大显身手,创新方式,发挥特长优势录制方言版通告,提醒广大群众注意疫情防控。有居民表示,“这个宣传效果明显,入脑入心,不知不觉就记住了,时刻提醒我们提高警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值得大力提倡,为__村委点赞!”
__支书是一名有着__年党龄有情怀的老党员,虽年事已高,却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保持着高涨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模范作用,彰显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视一线为前线,尽心尽职,主动担当
新年伊始,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__村防疫工作刻不容缓,他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视为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主动扛起防控责任,率先垂范、靠前指挥、敢挑重担、以身作则,团结和带领村“两委”干部深入村屯,明确防控重点,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使全村防控工作始终在有序、高效的状态下运行。
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为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宣传防线,他同时扮演起指挥长、宣传员多个角色,带领__村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海报、小喇叭、巡回广播等方式,逐屯宣传防控知识,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织密疫情宣传网。近期以来,人们见到__支书最多的地方就是各大小村落、地头田间,随时都会看到他张贴宣传公告、发放宣传单时忙碌疲惫的身影,默默地凸显着他的辛勤与努力,但他从未退缩。截至目前,__村设置流动喇叭6个,悬挂宣传标语2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900多份,张贴宣传海报80多份,疫情防控宣传成效明显。
视疫情为战情,摸清底数,从容应对
凭着“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服务”的坚定信念,__支书努力当好疫情防控的“主心骨”,动员本村党员广泛参与,带领全体村干无论刮风下雨,深入村屯认真开展地毯式、全覆盖的排摸核查工作,全力做好重点人群排查服务管控、困难群众走访、流动人口登记等工作。坚决落实排查不漏一人、隔离不漏一人、监测不漏一人、救治不漏一人、管控不漏一人“五个不漏”的疫情防控措施,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持续一个多星期的走访,尽管腿脚酸痛,同事为此揪心,他总是一笑而过,继续走访排查,彰显村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赢得了口碑和尊重。在__村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入户排查外出返乡人员80多人,来自武汉等疫区人员__人,无确诊病例报告。
战疫英雄事迹感想篇五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他们,就是来自各个省市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武汉战疫英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篇精选,希望能帮到大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迎来了春节,可没想到今年的春节令人心寒,原来的街道车水马龙,现在寂静无声;原来景区人山人海,现在寥寥无几;原来的超市熙熙攘攘,现在一片萧条……这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全国,传播速度之快,传染密度之大,令人闻之色变。但是,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他们不惧风险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他们是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就是抗击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他们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带着沉重的护目镜,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当他们脱去防护服时,衣服已经湿透;当他们摘下口罩时,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当他们累了,就在躺在墙角边地板上小歇一会儿……他们除了完成工作室里的工作,还要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甚至还要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他们无微不至,照顾每位病人,却忽略了对自己家人的关爱,他们就是“中国脊梁”,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先锋人物,他们就是可敬可亲的白衣天使。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知道他们是为了谁。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鲜明,他们不计得失,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他们守护健康,拯救生命,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普通的我们无法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配合工作,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不给他们添麻烦。
祝愿白衣天使们——最美逆行者早日凯旋而归!
在重症病房,白衣战士们仍在日夜坚守。我们来认识吉林省援鄂医疗队的一位护士长高岚。
对高岚来说,这天是个好日子,她要为25床的患者撤掉呼吸机。这位77岁的老人已经插管治疗17天,终于脱离危险要恢复自主呼吸了。
都知道给患者插管时异常凶险,但拔管时的危险系数其实一点也不低。由于不能使用镇静剂等药物,患者是保持清醒的,因此拔管时患者更容易咳嗽,大量携带着病毒的分泌物就会喷溅出来。
真正的考验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刚刚拔管的患者很容易因为喉头水肿导致无法呼吸,高岚和床旁待命的麻醉师、ecmo团队,随时要做好抢救和二次插管的准备。
拔管操作一切顺利。接下来,护士们就要24小时轮流守候在老人床旁,为老人叩背排痰,详细检查每一项监护指标。
重症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除了气道的护理,哪个床的患者需要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哪个床新生了疱疹,高岚都记在心里,悉心照料。在护士们的眼中,高岚就是这样一个兢兢业业又细致周到的人。
今年50岁的高岚从事护理工作已经30年,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2008年,又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战斗中火线入党。新冠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一线,带领着100人的护理团队整建制接管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
过去的一个多月,高岚所在的医疗队已经成功从生死线上拉回35位患者。现在,尽管患者们恢复得越来越好,但高岚紧绷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
“也许,你的武器只有手中一纸一笔。也许,你的战衣只有那薄薄一层。也许,你的工作只是统计分析汇总。但是,你一定要微笑着挺住,因为你就是人民心中的逆行英雄!”2020年除夕夜,来自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封书信获医疗圈点赞。信的作者是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苏佳。
对于苏佳来说,2020年的春节显得有点特殊,因为他要和自己的400多名疾控同仁一起,坚守工作岗位,与肆虐的疫情打一场硬仗。
相比临床医护人员的冲锋陷阵,疾控人的付出可能有些“不显眼”,在全省86万医疗卫生健康从业者中间,疾控人仅占1万左右,然而他们所做的工作却丝毫不亚于一线医者。从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的技术支撑,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队伍培训;从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幕后英雄”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曾在传染病所奋战10年的“老兵”,苏佳对一线工作深有体会,“疾控人员随时都有职业暴露的风险。实验室检测人员要直接接触送检标本,其中很多都呈阳性、浓度高、危险性大。而且,不管白天黑夜,标本何时送来,实验室人员都要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出结果。而在现场调查处置时,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群,疾控人员需要付出的更多。”
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期间,一定要注意工作安全、消防安全、家人安全、自我安全。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国事家事天下事,因与自身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自上而下,没有人敢无动于衷。
疫情紧迫,宣传,报道,鼓呼,传递正能量,力挺支持!而不分青红皂白,传播消极负面消息,荒诞讹谬,就不看好了。不准确的、未经官方核实认可发布的讯息,务必坚决杜绝。对灾难疫情,无能为力,没人怪罪。只要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捕风捉影盲目跟风,自律自觉,就是对国家的支持,是做贡献。
非常时期,国人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并没有因疫病而被打乱。只是,议事日程和长远计划有所调整,变动。
做为普通公民,在特定环境,面对此情此景,我也发了些许言论,转发了别人的视频及文字链接于群里。激浊扬清,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就像走向火海的消防员一样,让人敬佩,不计较报酬,响应国家号召,走向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在这当中有位17年前曾经抗击非典的医生,向单位写下了请战书。
这封请战书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写的,请战书中既有战胜疾病的决心,也有柔情的挂念;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也有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的胆识。
信中写到“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这句话包含着信念一定,也以着将面对一场艰难的决斗。个人感觉如果告诉丈夫,会让丈夫为自己担心,还是让自己承担这样的压力为好。
她曾经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当年她承担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为战胜非典做出了贡献,现在又请战新型肺炎病毒,确实令人佩服,当代的战士。
技术被封锁了,就想到科学家;火灾来了会想到消防员,遇到困难了会想起警察,战争来了会想起军人,疫情来了就想到了医生。消防员来了,火灾就会被扑灭;遇到困难,警察来了,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国家被侵略了,军人会维护着每一寸土地;现在疫情来了,希望医生来战胜病魔,他们就是当今国家的脊梁,国家的支撑,让我们平时对他们好一点,理解他们的工作。
最后说一下:在人人自危的传染病面前,冲锋在前的就是医生,战胜病毒的也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工作很累,也有压力,也会怕。但是他们不会退缩,即使危险再大,也是勇往直前。要敬畏他们的职业,希望永远不要再出现伤害医生的事件了,否则没人愿意当医生,水平高的医生也会到国外工作,那时候我们只有绝望。
战疫英雄事迹感想篇六
1月18日,星期六,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到赶往武汉的紧急通知。时值春节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当天去武汉的航班已无机票,火车票也非常紧张。颇费周折,钟南山才挤上了傍晚5点多从广州南开往武汉的高铁。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没有准备羽绒服,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装。
这一天,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新增5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钟南山提醒公众的同时,却选择了逆行。
“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20日,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关键时刻发出的“预警”,为控制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蔓延赢得先机。
夫人既生气又心疼:“能不能让他多睡一会儿?”但她非常了解丈夫,知道劝也劝不住,因为丈夫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
有人曾这样评价钟南山: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他回应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他变得容易落泪、伤感。冷冰冰的疫情通报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他心疼他们。
每次在媒体面前发声,他似乎带来更多坏消息,但当所有人都害怕时,他又用专业知识给大家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钟南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学者大义。广大网友用朴素的言语回应对敢医敢言的钟南山的信任:“几时才动?钟南山说动才动!”
战疫英雄事迹感想篇七
我们迎来了2020年,2020年代表着新的希望以及新的目标,肺炎疫情的到来似乎给我们蒙上了一层阴影。我知道这场疫情只会让我们国家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团结。那你知道2020学习战疫英雄先进事迹个人心得需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学习战疫英雄先进事迹个人心得5篇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我们来认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山东医疗队的主治医生郭海鹏,他出生于医生世家,一家人五代从医,他说,用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是家训,更是责任。
正在用不太标准的武汉话跟刘爷爷交流的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郭海鹏,刘爷爷今年86岁,在外院治疗近一个月,因为病情加重被转到这里,医疗队会诊后,决定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被老人一口拒绝。
对话中,郭海鹏得知,此前老人曾有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经历,但过程中感到不舒服,对此有了顾虑。但缺氧问题又急需解决,郭海鹏反复劝说,刘爷爷终于放宽心同意试一试。3秒钟,医护人员快速置换鼻导管和加压面罩。
尽管郭海鹏的武汉话并不标准,但他温暖的话语还是大大缓解了老人紧张的情绪,刘爷爷很快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氧饱和度也从原来的80多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齐鲁医院两个病区,收治的是30多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年龄的94岁。每天进入病区,问诊、体检、查血气、心电图检查,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了十几年的icu医生,他说,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已成为一种本能。
郭海鹏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就读于武汉大学,疫情发生后,郭海鹏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医疗队。而其实他刚刚结束在美国哈佛大学三年的博士后培训,回国还不到三个月。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正在进入攻坚阶段,全国的疫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日增长数逐渐减少。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应该以更扎实、更接“地气”的作风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绝不可让形式主义拖了后腿。
多一些统一指挥,少一些重复发文。形式主义贻害无穷,注重形式不重实效,很容易出现“精力空耗”现象。现在各地均成立了抗疫指挥机构,对本地区的抗疫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一些地方缺少统筹安排,不同部门各发指令,重复给乡镇、村布置相同或类似的工作,导致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干部被无谓的工作消耗了精力。显然,这又是犯了形式主义的病。我们应该提高抗疫指挥机构的统一协调能力,建立更高效的信息互通机制,将各种数据进行共享,避免因为各部门之间欠缺沟通协调,欠缺统一部署,导致各发指令、各下任务、重复发文。疫情防控是一场艰巨的阻击战、攻坚战,各个部门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在重症病房,白衣战士们仍在日夜坚守。我们来认识吉林省援鄂医疗队的一位护士长高岚。
对高岚来说,这天是个好日子,她要为25床的患者撤掉呼吸机。这位77岁的老人已经插管治疗17天,终于脱离危险要恢复自主呼吸了。
都知道给患者插管时异常凶险,但拔管时的危险系数其实一点也不低。由于不能使用镇静剂等药物,患者是保持清醒的,因此拔管时患者更容易咳嗽,大量携带着病毒的分泌物就会喷溅出来。
真正的考验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刚刚拔管的患者很容易因为喉头水肿导致无法呼吸,高岚和床旁待命的麻醉师、ecmo团队,随时要做好抢救和二次插管的准备。
拔管操作一切顺利。接下来,护士们就要24小时轮流守候在老人床旁,为老人叩背排痰,详细检查每一项监护指标。
重症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除了气道的护理,哪个床的患者需要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哪个床新生了疱疹,高岚都记在心里,悉心照料。在护士们的眼中,高岚就是这样一个兢兢业业又细致周到的人。
今年50岁的高岚从事护理工作已经30年,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2008年,又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战斗中火线入党。新冠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一线,带领着100人的护理团队整建制接管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
过去的一个多月,高岚所在的医疗队已经成功从生死线上拉回35位患者。现在,尽管患者们恢复得越来越好,但高岚紧绷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
在武汉抗击疫情的主以及全国各地抗击疫情的上,我们的专家、军人、医护人员、媒体人、党员,大家知名的和默默无闻的各路英雄尽呈英豪,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真是数不胜数,浩然之气,可以贯天!
桩桩件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如同春风,让我们心里很暖。
跟你我一样,他们都是普通人,在平常的日子里,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清晨在公园里闲坐唠嗑,午后在超市中挑拣商品。人群中擦肩而过,你或许都不会记得他们的面庞。可就是这些普通人,在当下这段特殊时期,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们身上,散发着最美丽的光辉,给人希望和力量。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总是给我们最多感动。防控疫情,许许多多的普通人,都在尽着自己的本分,有的为一线医务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有的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值得我们称赞,甘于奉献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你我都可以成为一条防线、一座堡垒。做好个人防护,决不急急忙忙摘下口罩,扎堆公共场所;出门在外,要遵守防控规定;复工复产之后,在岗位上努力工作、不打折扣……只要人人尽责,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也许,你的武器只有手中一纸一笔。也许,你的战衣只有那薄薄一层。也许,你的工作只是统计分析汇总。但是,你一定要微笑着挺住,因为你就是人民心中的逆行英雄!”2020年除夕夜,来自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封书信获医疗圈点赞。信的作者是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苏佳。
对于苏佳来说,2020年的春节显得有点特殊,因为他要和自己的400多名疾控同仁一起,坚守工作岗位,与肆虐的疫情打一场硬仗。
相比临床医护人员的冲锋陷阵,疾控人的付出可能有些“不显眼”,在全省86万医疗卫生健康从业者中间,疾控人仅占1万左右,然而他们所做的工作却丝毫不亚于一线医者。从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的技术支撑,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队伍培训;从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幕后英雄”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曾在传染病所奋战10年的“老兵”,苏佳对一线工作深有体会,“疾控人员随时都有职业暴露的风险。实验室检测人员要直接接触送检标本,其中很多都呈阳性、浓度高、危险性大。而且,不管白天黑夜,标本何时送来,实验室人员都要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出结果。而在现场调查处置时,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群,疾控人员需要付出的更多。”
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期间,一定要注意工作安全、消防安全、家人安全、自我安全。
战疫英雄事迹感想篇八
x,男,汉族,x岁,x县x镇红庙村人。19x年从医,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近50年的老乡村医生,50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x被常德日报报道,年年都被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进个人”。
20__年1月26日(大年初二),x接到x镇中心卫生院的紧急通知,立即马不停蹄赶往镇卫生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由于疫情紧急,医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防护物资成了紧俏物,防护服、护目镜更是极度缺乏,镇卫生院库存告急。会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在防护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有效防控疫情,如何圆满完成镇政府及卫生院安排的工作任务。
大年初三,即使防护物资不够用、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即使突发急性结膜炎,视力受到极大影响的情况下,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奋斗在抗疫一线,挨家挨户进行摸排,逐个量一遍体温才算放心。到了深夜,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他在家接受了输液治疗,初四病情刚有所好转,他却坐不住了,“昨天的工作与抗疫任务我还要梳理一遍,还有几位病人的体温未测量,摸排工作还未完成。”一大早,家人准备好的早餐来不及吃就出门了,给村民发放口罩,给湖北返乡人员测量体温,一忙就是一上午。来不及吃午饭的他又急忙赶往几位刚摸排出来的从湖北返乡人员家里,进行体温测量并询问情况。下午三点,x在骑车回家途中,由于个人病情未痊愈、一天未进食,突然晕厥,摔至重伤。为了抗击疫情,为了治病救人,为了他人安危,他未将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始终坚守岗位,履行着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由于病情较严重,需行手术治疗,临进手术室前,他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饿,真想吃点东西后继续奋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目前,他还在重症监护室,未脱离生命危险。(妻子x是一位村干部,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直非常支持他的工作。)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x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奋斗。虽然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们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疫情面前,才会毫不退缩、勇担职责、践行使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