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总结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掌握以下知识点总结的思路和方法,相信能够为大家的学习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高考数学必考题型总结篇一
最好老师指定预习内容,每天不超过十分钟,预习的目的就是强制记忆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要一个字一个字理解并记忆,要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只有思维钻进去才能了解内涵,思维要发散才能了解外延。只有概念过关,作题才能又快又准。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不要为节约时间省步骤,作业不要自检,全面暴露存在的问题是好事。
想得高分一定要过难题关,难题的关键是学会三种语言的熟练转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通过训练,从心理上、精力上、准确度上逐渐调整到考试的最佳状态,该训练一定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否则达不到效果。
考前找到你近期做过的试卷,把错的题重做一遍,这才是有的放矢的复习方法。
审题要避免“猜”、“漏”两种不良习惯,为此审题要从字到词再到句。
要把演算纸看成是试卷的一部分,要工整有序,为了方便检查要写上题号。
难题是用来拉开分数的,不管你水平高低,都应该学会绕开难题最后做,不要被难题搞乱思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无论什么考试,你都能排前几名。
高考数学必考题型总结篇二
32.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切割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
33.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34.你还记得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吗?
36.函数的图象的平移,方程的平移以及点的平移公式易混:
(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函数的图象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即.
(2)方程表示的图形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直线左移2个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即.
(3)点的平移公式:点按向量平移到点,则.
37.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注意考虑两方面了吗?(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38.形如的周期都是,但的周期为。
39.正弦定理时易忘比值还等于2r.
高考数学必考题型总结篇三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0.
高考数学必考题型总结篇四
一、排列组合篇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5.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6.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二、立体几何篇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三、数列问题篇
2.在解决综合题和探索性问题实践中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沟通各类知识的联系,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题意,富于联想,以适应新的背景,新的设问方式,提高学生用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研究数列问题的自觉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
四、导数应用篇
1.导数概念的理解。
2.利用导数判别可导函数的极值的方法及求一些实际问题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是微积分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课本中先通过实例,引出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接下来对法则进行了证明。
3.要能正确求导,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熟练掌握各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以及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2)对于一个复合函数,一定要理清中间的复合关系,弄清各分解函数中应对哪个变量求导。
五、解析几何(圆锥曲线)
2、演绎规则就是代数的演绎规则,或者说就是列方程、解方程的规则。
高考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1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运用有关的概念、定义、公理、定理、性质、公式等,使用正确的解题方法,经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中给出的选择项“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是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常用的方法,一般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
2、排除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或推理运算各选项提供的信息,对于错误的选项,逐一剔除,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称为排除法。排除法常常应用于条件多于一个时,先根据一些已知条件,在选择项中找出与其相矛盾的选项,予以排除,然后再根据另一些已知条件,在余下的选项中,再找出与其矛盾的选项,再予以排除,直到得出正确的选项为止。
3、特例法
根据题设和各选项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取满足条件的特殊的数值、特殊的集合、特殊的点、特殊的图形或者特殊的位置状态,代替题设普遍条件,得出特殊结论,对各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得到正确的判断的方法称为特例法。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
4、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考,也就是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达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5、代入法
将各个选择项逐一代入题设进行检验,从而获得正确的判断.即将各选择支分别作为条件,去验证命题,能使命题成立的选择支就是应选的答案.
高考数学必考题型总结篇五
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文科选修:
选修1--1:重点:高考占30分
1、逻辑用语:一般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应用(高考必考)
选修1--2:
1、统计:2、推理证明:一般不考,若考会是填空题3、复数:(新课标比老课本难的多,高考必考内容)。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理科选修:
选修2--3:1、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掌握这部分知识点需要大量做题找规律,无技巧。高考必考,10分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不单独命题3、统计:
高考数学必考题型总结篇六
1.计算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关键是平移(补形)转化为两直线的夹角计算
2.计算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面的垂线找射影,或向量法(直线上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夹角的余角),三余弦公式(最小角定理),或先运用等积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后虚拟直角三角形求解。注:一斜线与平面上以斜足为顶点的角的两边所成角相等斜线在平面上射影为角的平分线。
3.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主要依据相关定义、公理、定理和空间向量进行,请重视线面平行关系、线面垂直关系(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桥梁作用。注意:书写证明过程需规范。
4.直棱柱、正棱柱、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方体、正四面体、棱锥、正棱锥关于侧棱、侧面、对角面、平行于底的截面的几何体性质。
如三棱锥中:侧棱长相等(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相等)顶点在底上射影为底面外心,侧棱两两垂直(两对对棱垂直)顶点在底上射影为底面垂心,斜高长相等(侧面与底面所成相等)且顶点在底上在底面内顶点在底上射影为底面内心。
6.多面体是由若干个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棱柱和棱锥是特殊的多面体。
正多面体的每个面都是相同边数的正多边形,以每个顶点为其一端都有相同数目的棱,这样的多面体只有五种,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7.球体积公式。球表面积公式,是两个关于球的几何度量公式。它们都是球半径及的函数。
高考数学必考题型总结篇七
方差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统计中的方差(样本方差)是各个数据分别与其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
高中数学知识点之方差性质
1.设c为常数,则d(c)=0(常数无波动);
2.d(cx)=c2d(x)(常数平方提取);
3.若x、y相互独立,则前面两项恰为d(x)和d(y),第三项展开后为
当x、y相互独立时,,故第三项为零。
独立前提的逐项求和,可推广到有限项。
方差公式:
平均数:m=(x1+x2+x3+…+xn)/n
(n表示这组数据个数,x1、x2、x3……xn表示这组数据具体数值)
高中数学知识点之方差的应用
计算下列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及标准差(精确到0.01).
50,55,96,98,65,100,70,90,85,100.
答:极差为
平均数为
高考数学必考题型总结篇八
1.【字音辨析题】
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选择。
2.【字形辨析题】
常出现“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时要注意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
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1)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2)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熟语(成语)辨析题】
第二,体会熟语(成语)的褒贬义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让你在字面上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往往特别陌生的熟语是对的。
5.【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等。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试着回忆那些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的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得当——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以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要注意看是否存在主语残缺的情况。
(2)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有可能是句式杂糅。
(3)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看是否存在宾语残缺的情况。
(4)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看是否存在歧义,或者看其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又或者看看是否存在意义上的从属关系。
(5)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看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6)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看是否存在表意相反的情况。
6.【标点符号题】
注意试卷中常考标点(顿号、引号、破折号、括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重点审查这类标点的使用,逐一辨析排除。
7.【排序题(语言连贯题)】
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的思路保持连贯,尤其要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二)现代文阅读
【科技类文本】
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完全文,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的内容。然后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结构的句子,并用笔画出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用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验证,并注重以下几点:
(1)将题干中的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
(2)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3)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
(4)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
(5)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
(6)要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7)正常的错误类型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等。
8.【概念词语理解题】
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画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9.【句子理解题】
首先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然后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最后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10.【信息筛选题】
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对选项进行筛选。原文内容要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要与题干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11.【要点概括题】
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间存在矛盾内容,二者必有一错。
12.【推断想象题】
找出推断的根据。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的区别。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总结:所有的判断都必须来自原文,切不可以主观臆断,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做其余三道选择题。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要排除表述绝对的选项)。有时可以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三)文言文阅读
同学们对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普遍有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作准备,我们就会发现,历年高考试题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
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来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标准。
如何读懂文言文选段
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最后一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13.【文言实词题】
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可以将分析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14.【古今异义题】
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15.【文言虚词题】
先回忆所学课文中该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段的整体意思和上下句的意思,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的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从而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16.【信息筛选题】
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以考虑。
17.【性格表现题】
先找不能表现出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要特别注意是谁的什么性格。
18.【内容归纳题】
找出选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记得要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经常只存在于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或者无中生有等。
19.【全文把握题】
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也要注意联系全文。
总结: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有一些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属于通假或者词性活用。
(四)古诗文阅读
20.【文句翻译题】
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等情况。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一定需要意译的词语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最终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注意:
(1)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2)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3)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的说话习惯。(达)
(4)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目的是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5)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21.【诗歌鉴赏题】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要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然后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的目的要一致。
这里有一些知识需要归纳和理解:
(1)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几种。
(2)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3)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4)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和意义有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7)古诗鉴赏表述的常用句式有: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什么特点,表现(突出)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特别要注意看注解,看题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
(1)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2)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
(3)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4)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5)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
(6)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22.【名句名篇题】
按规定默写,要求写几句就写几句。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注意: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像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五)现代文阅读
怎样读懂文学类文本:
边读边画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画出文中表明文章结构的词句。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画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二遍阅读时可以只看这些画的词句,寻找答题的区位,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位置,根据分值和字数限制来组织答案。第三遍阅读主要是核对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题旨。
23.【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
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点,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这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如果是概念间的区别,则要依据语境来判断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与句群和段落联系起来。一般来说,作者会在一个词语(概念)出现的前面或后面做具体的阐释,或者换一种说法揭示它的内涵。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只需在词语的附近找答案即可。
24.【关键性语句试题】
对于此类题,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章意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
25.【信息筛选性试题】
解决本类题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找依据,抓因求果找到理由,因为此类题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样蕴含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样蕴藏在蚌壳里。在做这一类题时,一定要抓牢题目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要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一点一点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再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26.【归纳主旨性试题】
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27.【清理文思的题型】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明白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就在你的眼前了。
28.【审美鉴赏性试题】
这一类题要求我们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落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其艺术效果,把握其独特风格。例如:问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格(大纲规定的八种),有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上,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如何巧妙;文章构思上某一点或几点妙笔好在何处;文章的整体风格(豪放、婉约、明朗、含蓄、雄壮、纤巧等),文章所表现的情况(喜悦、哀婉、明快、灰暗、悲壮等)是如何展示的;等等。其实,审美鉴赏题还是在于理解文意。
29.【综合探究题】
总体建议:
(1)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2)如果有选择题,先做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3)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目前推断至少有一道题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题,一分不能丢。
(4)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5)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六)文字表达
有时间建议把近期各地真题和模拟题中的该类题型浏览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其次,看到新题型也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所收获。
(1)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2)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3)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也要注意字数。
(4)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5)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的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文协调。
(6)注意谦敬词: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30.【语段压缩题】
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字少字,不出语病。
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再次换、数、对,最后是理。
31.【语句扩展题】
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
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试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为重点”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32.【句式仿写题】
看清题干的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新颖,有深意。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注意仿写对象要同类,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33.【句式变换题】
看清题干要求,变短要先提出主干,修饰语要按顺序变为分句;变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将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先写出几个句子,后选出符合要求不出语病的句子作答。
34.【综合改错题】
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的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
(七)作文
写作文之前应该先看清作文题目要求,看看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不要自拟标题),还是话题作文,然后再展开联想,打开思路。
为了使文章达到800字的基本要求,做到内容充实,需要充分而恰当地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学习写到生活,由社会活动写到思想认识,由文学写到艺术,由体育写到军事,由凡人写到伟人……但无论何种联想,都必须注意回到话题中去,扣住话题以免中途“跑题”。
在材料运用上也要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几年出现的新人新事。如十大感动人物、社会新活材料,高科技方面可以多关注基因技术、数码技术等。对一些过于“新鲜”、评卷老师可能不知道的材料,要适当地交代人物的身份、事件的时间和影响力等大体情况,以免给人以捏造之感。
一般来说,文体要固定,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像什么。
写议论文时,开头要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紧接着提出问题,引人注意,然后再用几个分论点加分析论证,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收束有力。而记叙文时,要把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最好少写或不写深奥的科幻小说、童话、寓言,内容不要过于含蓄,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作文的题目要出新,最好以名言为题,以比喻为题,以设问句为题,以数字为题等。
(2)内容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涉及政治术语,不要单纯发牢骚。
(3)语言要优美,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可以适当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尽量不要文白夹杂,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语。
(4)细节要生动,要有推己及人的想法,以情动人。
(5)字数要达到,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不写连笔字,标点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