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完整的教案还应该包括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反思,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初三教案示范,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中班数学小鱼有多长教案篇一
桌子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测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电化教具:电脑,投影仪。
学生学具:直尺,提供了两道测量题目的小纸条(上课前老师事前准备好的)
二、创设情境
1.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课桌的长度的'?”
学生提出各种量法,例如用手,用铅笔,用笔盒……
2.实际测量:
分别统一用手量,然后再统一用铅笔,用笔盒量,把学生测量的结果分类记录在黑板上。
3.根据测量结果,发现了什么?
讨论交流,得出: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4.那么,有什么工具使得不同的人使用这种工具的时候,测量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学生想到了直尺。
三、建立模型
1.初步认识直尺
幻灯片出示一直尺,让学生观察,从直尺上,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刻度,刻度值,单位
2.进一步认识直尺
从直尺上你能找到1cm的长度吗?
你能找到6cm的刻度吗?
从哪个刻度到6cm这个刻度才是6cm的长度?
3.直尺的使用
a播放课件,出示一些测量的错误示范,让学生讨论错在哪里,从而感受正确的测量方法。
b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总结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四、理解与应用
1.试试测量小纸条中的第一题。
请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测量方法,用投影仪投影测量过程。
(通过亲手操作初步实践刚才总结出来的测量方法)
2.测量小纸条中第二题。
测量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
(进一步体会测量方法)
五、提高拓展
播放课件,展示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而是从2刻度开始测量的情况。
学生讨论该方法是否正确,又应如何正确读数。
六、作业
1.书p151、2
2.《自主练习》p6
小纸条
课件
板书
桌子有多长
1.
()cm
2
()cm()cm
()cm
中班数学小鱼有多长教案篇二
1.探索学习用回形针测量物体的方法,并能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会用回形针测量物体,并能记录。
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回形针若干;两条颜色、长度不同的鱼图片;笔若干;《幼儿画册》;
一、出示卡片鱼和回形针,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律动《小鱼游》引出课题
们用回形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
二、学习用回形针测量鱼身的方法。
要一根一根连接好。
3.请幼儿说出回形针的数量,教师在记录单上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出来。
三、幼儿动手测量小鱼并记录结果。
鱼的长度。
四、初步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利用吸管来测量相同的鱼,让幼儿讨论为什么吸管只用了两个吸管,而回形针用了七个。
教师:测量工具长,测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测量次数就多。
五、活动结束
中班数学小鱼有多长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回形针测量物体的方法,并能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
2.在观察、比较中,感知测量工具长短变化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感受。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回形针、吸管等测量材料每组若干。
3.小鱼、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鱼,激发幼儿兴趣
二、探索学习用回形针测量小鱼身体长度的方法,并用数字记录结果
1.认识回形针。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回形针来量量这条小鱼有多长?想想可以怎么量?
3.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学习多个回形针测量的方法。
师:小朋友你测量的小鱼有几个回形针这么长?你是怎么测量的?
师小结方法:
a.从头开始测量到尾。
b.回形针摆放要一个紧挨着一个,不能重叠在一起,也不能有空隙。
(2)学习用一根回形针测量小鱼的方法。
师小结方法:
a.从头开始测量到尾。
b.在第一个回形针后做标记,做标记时要紧挨着回形针,第二个摆放时也要紧挨着标记放。
三、探索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测量,感知测量工具长短变化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幼儿操作。
师:鱼妈妈还想请你们帮其他小鱼来量量有多长。这次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请你们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来量一量小鱼有多长,然后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2.比较测量结果,感知测量工具长短变化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集体交流测量结果。
师:请小朋友来讲讲你的小鱼有多长?你是怎么测量的?
(2)感知测量工具长短变化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3)小结: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因为工具的长短不一样,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手、脚或者身边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活动室的面积、桌椅的高度。
中班数学小鱼有多长教案篇四
教学内容
数学:小鱼有多长
教学目标
1、探索学习用回形针测量物体的方法,并能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
回形针若干;每人三条长度不同的卡片鱼;记录单一张;笔若干。
教学难、重点
会用回形针测量物体,并能记录。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辅助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活动导入
1、师:孩子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师:今天朱老师带你们逛一逛神秘的海底世界。
4、幼儿自由回答
1、回忆自己记忆中大海的样子
2、欣赏海洋世界图片
3、思考测出鱼身的方法
通过欣赏图片,讨论等方法,吸引幼儿的兴趣,导入活动。
二、探索用回形针测量鱼身的方法。
1、师:哦,我们可以用回形针来测量
出示回形针,带幼儿一起认识回形针。
2、师:那应该怎么测量呢?从什么地方开始量,怎样才能量得准?
3、启发幼儿说出按一定方向顺序(从鱼的尖嘴到鱼的尾巴)来测量,并且在摆放回形针时要一根一根连接好。
3、请个别幼儿上来测量小鱼。
1、认识回形针
2、思考:测量的方法
3、个别幼儿上白板操作
通过谈论、操作,学习用回形针测量鱼身
三、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测量鱼身的长度
1、教师示范:从鱼的尖嘴开始到鱼的嘴巴,一定要按顺序。
2、请个别幼儿上白板操作。
看教师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
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四、幼儿操作
1、师:老师也帮你们准备好了回形针和一些小鱼,请你们来测一测他们有多长,号码?
2、出示作业纸、回形针,让幼儿测量并记录。(播放背景音乐)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幼儿。
自己操作并记录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小鱼有多长教案篇五
1、创设情境图,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1)出示课件。
师:夏天的池塘真热闹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探索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1)比赛开始前,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
(2)你准备用什么来测量?从哪儿开始量?
幼儿一:我想用铅笔。
幼儿二:我想用回形针、
幼儿三:我想用牙签。
幼儿四:用吸管。从鱼头开始量······
孩子们都能想到用自然物来测量,可能看到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操作材料才想到说的,但这并不影响活动效果,孩子们的.表现欲望特别强烈。
3、幼儿操作
幼儿一:把回形针一个搭一个连在一起量。
幼儿二:量鱼的周长。
幼儿三:虽然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但没有按一条直线量。
其余幼儿的方法基本正确。
本环节我没有把测量方法抛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自由探索测量方法,然后再纠正改错。有的幼儿方法不正确在情理之中。
5、老师示范。
6、继续操作
教师:瞧,青蛙和龙虾比跳远,大白鹅和乌龟比游泳。比赛结果出来了,那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呢?请各位裁判,用吸管、雪花片量一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7、展示测量结果
(1)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
(2)为什么同样的长度,用不同工具量,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因为工具不一样长,所以结果就不一样。
中班数学小鱼有多长教案篇六
1.乐意摆弄各种各样的夹子,感知夹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了解不同夹子的不同功用。
3.在游戏中体验探索发现的快乐。
1.情境创设:小兔家(矮柜、衣架、小兔一家的合影等)。
2.各种各样的夹子(食品夹、发夹、衣服夹、被子夹等)。
3.三组幼儿操作材料:一组,用夹子打扮娃娃;一组,把食品分类;一组,晾衣服。
4.特殊夹子:封袋夹,核桃夹,报夹、锅夹、饺子夹等。
5.藤编篓,核桃,音乐等。
1.谈话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师:今天小兔搬家,我们一起帮帮忙吧!
来,出发吧!(听音乐四人一纽搬箱子进入活动室。)小兔家到了,我们把箱子放下来。(幼儿依次放好。)
2.探索实践,了解夹子功用。
(1)自由选择夹子进行探索并交流。
师:真累呀,我们到小兔家找个地方坐下来歇会儿吧!老师也搬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出示夹子。)师:等会儿请你们四个人一组来玩一玩夹子,和好朋友说一说这些夹子都有什么用。(注意出示完以后及时盖上箱子的盖子。)孩子玩一玩,说一说,夹一夹。
师:现在请你们把篓子里的夹子都夹到身上,(不好夹的拿在手上)回到位置上。
师:来,每个人多带几个夹子,全部带到位置上。
分别请幼儿说一说:你拿的什么夹子?有什么用?(可请幼儿到前面介绍。)有意识介绍几种,为分类作准备。
师:现在要请小朋友来送夹子了。怎么送呢?(出示标记,标记夹在一含篓子上。)看谁送得又快又对!
(孩子们送完后我轻轻将椅子和箱子靠边放。)
(2)尝试运用夹子帮小兔收拾房间,了解不同夹子的功用。
师:小朋友都送对了!来看看你们搬的是什么?
分别出示箱子里的物品。
(给孩子看食品篓)哇,有这么多好吃的,等会儿请你们把相同的食物放到一个袋子里。注意不能用手拿哦!想想用哪个夹子来帮忙。
师:(神秘)这是?
幼:娃娃。
师:娃娃的头发有点乱,小兔想请你们来帮娃娃打扮头发呢!
师:这个箱子里有衣服、被子,你们要找合适的夹子将它们夹到绳子上。
师:玩的时候想一想,你请哪个夹子帮忙最合适。
现在四个人一组商量一下,你们玩什么,要请哪个夹子来帮忙。(分别请各组幼儿去操作。)鼓励幼儿与同伴商量合作,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夹子完成任务。
(音乐)
(3)集体检查幼儿收拾、整理的情况。
小结:(带幼儿参观)终于收拾好了,小兔家很整洁!
(神秘地)出示封袋夹,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师:(悄悄打开夹子)这也是一种夹子。
师:我看到面包袋的袋口开着呢。看我!(边说边拿封袋夹封面包袋的袋口)让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要用这个夹子把面包袋封起来?(防止灰尘、不会坏、保鲜等)--咦,这个夹子真神奇!
3.师幼互动,尝试打开核桃。
师:这个核桃夹用处可大了!
(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奇妙的夹子呢。(出示长长的报夹、锅夹、饺子夹等稍作介绍)--夹子真是我们的好帮手!
4.开动脑筋,运用身体表现。
师: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出不同的夹子来呢。一起来变变看。(教师演示)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变出不同的夹子。
听音乐玩游戏。
师:走走走,变变变。
玩3-4次,带幼儿出活动室。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
中班数学小鱼有多长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学习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2、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和操作过程。
3、继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数量1-7的数群卡
标记图、点子卡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拍手游戏:复习认识数字1―5。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要上数学课,我们很久都没玩你问我答的游戏,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吧。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傅老师,告诉你,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1添上1是几?
幼儿:傅老师,告诉你,1添上1是2。
(老师继续问小朋友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
二、基本部分。
(出示数群卡片)
老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请小朋友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幼儿回答)
(请个别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检查。可以提醒孩子数量相同的物体上下排放。)
老师: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放的.对不对,我们大家一起来说说他是怎么排的?
老师:我们以前总是让数量是1的卡片排在最前面,今天怎么让3条鱼排在最前面呢?
(幼儿回答)
老师:对啦,因为我们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谁最少,我们就把他放在最前面。
(幼儿自主操作)
老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小动物卡片,请你们给这些小动物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排队,要注意一样多的卡片应该上下排成一列哦。给小动物排好队后还要给小动物送圆点,几只动物就送几个圆点,圆点摆在红线下面,边送边说:几只某某动物,我送你几个圆点。
三、活动结束。
1、展示幼儿操作结果,评价幼儿操作情况。
2、收拾操作材料并评价此次活动。效果分析:
中班数学小鱼有多长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能用回形针、吸管、雪花片测量小鱼的长度,尝试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课件、回形针、吸管、雪花片若干、卡片鱼、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图,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1)出示课件。
师:夏天的池塘真热闹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探索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1)比赛开始前,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
(2)你准备用什么来测量?从哪儿开始量?
【活动实录:幼儿一:我想用铅笔。
幼儿二:我想用回形针、
幼儿三:我想用牙签。
幼儿四:用吸管。从鱼头开始量······】
3、幼儿操作
【活动实录:幼儿一:把回形针一个搭一个连在一起量。
幼儿二:量鱼的周长。
幼儿三:虽然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但没有按一条直线量。
其余幼儿的方法基本正确。】
5、老师示范。
6、继续操作
教师:瞧,青蛙和龙虾比跳远,大白鹅和乌龟比游泳。比赛结果出来了,那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呢?请各位裁判,用吸管、雪花片量一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7、展示测量结果
(1)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
(2)为什么同样的长度,用不同工具量,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因为工具不一样长,所以结果就不一样。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手、脚或者身边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活动室的面积、桌椅的高度。
2、玩“量身高”的游戏。请幼儿两两结对,互相为对方描画出身体的轮廓,然后再用回形针测量出各自的身高有多少个回形针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