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心得是我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个总结,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努力拼搏,就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实习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
课堂提问的艺术心得体会篇一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千呼万唤始出来――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课堂提问的艺术心得体会篇二
(江苏省锡山市石塘湾中学李铁军)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特拉弗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在教学中,讲究提问艺术,是各学科都要注意的问题,而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历史学科,尤其应注重提问的艺术。这是因为:
其一: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能“经世致用”、“彰往而知来。”若简单化、形式化的课堂提问,则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多角度、深层次地考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揭示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和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历史教学的功能,诸如思想道德教育,借鉴启发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陶冶情操等,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其二: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要成为现代化人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其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维教学法,即多角度,多系统地启迪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精心设计提问艺术,正是多维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其三: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青少年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并且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他们不仅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而且他们富于想象,以致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置学生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不断点拨、引导的主导地位。在授课中不时出现发人深思的问号,能够打开扇扇闭锁着的心扉,将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一种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这正是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最佳心理基础。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这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现从下列诸方面摭谈。
1、求异设问,变中求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可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类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若一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个问题,学生感到似懂、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
[1][2][3]
课堂提问的艺术心得体会篇三
1.无效问题较多
二、优化课堂提问的一些策略
1.精心设计,目的明确
教师提问时,应当先向全体学生发问,等全体学生思考一遍之后,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可以使全班学生注意教师所提的问题,并使全班学生都积极思考,在心中试拟一个答案,还能更好地对某个学生的答案加以评价,提出质疑。教师提问时,一般问题只说一遍,语言要清楚明确,把问题说出之后,就不要再重复,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提问的习惯。
总之,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粗中有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长袖善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我们不断实践,努力摸索,一定能发现更多、更好的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关于课堂提问,还有许多方法需要探讨。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同行研究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课堂提问的艺术心得体会篇四
巧用提问艺术,提高课堂实效(教学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巧问妙问,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语文课堂巧妙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是推动课堂进程,协调教学关系,拓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设疑、质疑、解疑是语文新课程理念师生互动的主要实践方式。应该说,现代语文课堂并不缺乏提问,但在操作层次、尺度把握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实践证明,不科学的提问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笔者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问答兴趣
学生的迫切需要是促使其积极思维的开始,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形成师生能动的良好开端。艺术地设置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及“赤壁之战”的宏阔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然后再提问由这些音乐和场面想到了什么,学生的话题一下子就打开了:有人说,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刘备、孙权,想到了周瑜和诸葛亮,想到了华容道,想到了关于“捉放曹”的片断,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就觉得有话可说。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重点谈谈作者所崇拜的人物,从而引出周瑜,揭示文章主旨。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讨论,自己回答,问答之趣横生。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穿透力,把学生推向一种“喜问乐答”的心理状态中去。
二、由浅入深,把握问题难度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仅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提问。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祝福》一课,如果这样提问:作者刻画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现实意义?显然,这个问题较难,学生吃不准。但我们可以分层提问,降低难度。第一,祥林嫂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快答道:“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村妇女,但有些迷信和愚昧。”第二,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最黑暗的封建社会末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缺乏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就把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分解成两个易于解决的问题了。
可见,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不切实际,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或者问题过易,答案一望便知,那都会失去提问的意义。因此,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使学生乐于思考,要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三、顺其自然,抓住提问时机
种子发芽,孕育生产都是有时机的,不按时机,不顺其自然,就难以奏效。课堂提问也是如此。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回答问题不能深中肯綮;过晚发问,引导过甚,问题苍白无价值。有些教师常常是在导入新课时用到提问,随后就开始了“满堂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兴趣广泛的中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其实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博闻多才,让自己时常处于一种精神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的“临战状态”,抓住契机,适时发问,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最高点,把学生的思维开阔到最广处,这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提问。
比如在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问:杜十娘的悲剧原因是什么,那么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时不妨先让学生详细了解杜十娘和李甲这两个人物形象,在充分认识杜、李二人形象的基础上,再挖出李布政这个幕后黑手,然后再适时回到先前的问题,这样就会水到渠成,取得圆满的教学效果。
可见,提问重在深入浅出的引导,提问内容不论难易,都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并且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四、活跃课堂,营造互问气氛
活跃课堂气氛,是打开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敢问敢答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做到单向发问是不够的,还应该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互问,把课堂交给学生。
笔者在教《人生的境界》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疑问:“请一位同学列举出历史上有影响的.一位人物和他们的价值观”,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这些人物和价值观属于哪一种境界?答疑的同学,有权利自己出题,再考问其他同学。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的同学发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的发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的则讲了诸如“三个泥水匠谈工作目的”之类的故事。在互问过程中,有学生响应,有学生反对,激烈的课堂互问气氛使教学目标愈辩愈明。这样既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沉着自信、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
五、科学评价,强化问题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问后,教师要予以适当的评价和引导,不能在学生回答后置之不理,这样既不能形成科学的结论,又不能给回答的学生以再次参与的信心和勇气。
提问的艺术不仅仅表现在怎样提出问题,还应该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如何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只是简单地下个断语“对了”、“错了”。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和“激励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比如一句口头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表现的机会,都可能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意识,帮助他们驱散畏难情绪,获得一种质疑、批判的胆量,并诱发他们形成异想天开的创意和标新立异的观点。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著.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5,第1版.
[2]朱光潜著.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9,第1版.
符尤见
课堂提问的艺术心得体会篇五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课堂提问的艺术心得体会篇六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
[1][2]
课堂提问的艺术心得体会篇七
湖北董云オ
俗话说:“会说莫过于会问。”在一定的语境中,问得巧,问得活,问得妙,常能获得常规语句不同的艺术效果。古典诗歌中,或反问,或设问,以问句的形式结尾,同样可创造出不同的意境,让读者体味到多种艺术美感。
一、激发丰富的想象
问句的形式有多种,其中反问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语气强悍、有力、畅快;设问则不是真正有疑而问,而是虚晃一枪,蓄意创造一种情景,自己来回答问题,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这正符合古典诗歌“终不许一语道破”与“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的艺术表现要求。古诗经常在诗情抒写到将尽未尽的时候,突然用问句收住,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去思考,去领悟,从而获得多种艺术美感。孟浩然的《春晓》小诗,初读时似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其艺术魅力不在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它以问句结尾的艺术手法。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作者抓住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情感片断来启笔,却又不铺展开去。在从听觉的角度状写春色后,即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问句,把读者的思维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在反复的诵读中,会不自觉的感到:那繁盛的春意仿佛就展现在眼前,萦回在耳畔。古诗中,这种问句结尾是很多的。如“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二、增强诵读韵味
在诗歌结尾,问而不答,由读者自己去领悟,就很容易产生余音绕梁之妙。明谢榛《四溟诗话》论诗曾说:“凡起句应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钟所以有不绝于耳的余音,是因为它不是实体,有足以使撞击声产生共鸣的空间。诗亦是如此,写得太实,就无余味可言。问句不直说实话而有读者思考问题的`空间。这样,结尾运用问句就会产生韵味深长的艺术效果,如唐代陈玉兰的《寄夫》一诗:
夫戌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全诗四句有一个共同特点: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夫戌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这两句十分逼真地表现出了少妇对丈夫体贴入微的心情。后两句又写出了少妇寄衣时的内心活动。“一行书信--千行泪”,“一行与千行”强烈对比,极言纸短情长。“寒到君边--衣到无”用与前三句不相的句法,采用虚似,揣想的问话语气,让读者窥视到少妇极为焦虑的心理活动--严冬正在和我寄的寒衣赛跑啊,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不知我寄的寒衣到了没有呀!同一种句式反复运用,又以问句收尾,形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语调,把那哀怨、缠绵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强化鲜明意象
古典诗歌中除了那些客观的物象(即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形象--意象。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形象,它是通过清晰的物象,熔入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认识,使读者能够以这种形象见于形、得于心,会以意。这就是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意化为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诗人的心志情思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赋予了更多主观色彩,但仍然能为人感知的具体物象。这种意象一旦运用到问句中,其意象更为鲜明,情感更为深重,欣赏效果更为明显。如王维《杂诗(其二)》:
君知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首诗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一位身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朋友,急于了解故乡情况的急迫心情。但这首诗更令人叫绝的是在结尾,它运用一个问句,仿佛故乡值得怀念,就是窗前那株寒梅。让读者仿佛感到值得作者思念故乡的,仅就是那株寒梅。这一问,令读者不得不思考,这株寒梅是不是蕴含着他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也正是这一问,让读者从那特定的“寒梅”物象中仿佛看到他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领悟到他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古典诗歌中,关于结尾艺术手法的论述是很多的,托名王昌龄撰的《诗格》有起首“十四体”,落句“七体”的说法,这里说到的问句结尾,是多种手法中的一种,从其分析来看,问句收尾的方法值得借鉴,值得学习。
无疑须有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课堂提问的艺术心得体会篇八
湖北董云オ
俗话说:“会说莫过于会问。”在一定的语境中,问得巧,问得活,问得妙,常能获得常规语句不同的艺术效果。古典诗歌中,或反问,或设问,以问句的形式结尾,同样可创造出不同的意境,让读者体味到多种艺术美感。
一、激发丰富的想象
问句的形式有多种,其中反问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语气强悍、有力、畅快;设问则不是真正有疑而问,而是虚晃一枪,蓄意创造一种情景,自己来回答问题,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这正符合古典诗歌“终不许一语道破”与“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的艺术表现要求。古诗经常在诗情抒写到将尽未尽的时候,突然用问句收住,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去思考,去领悟,从而获得多种艺术美感。孟浩然的《春晓》小诗,初读时似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其艺术魅力不在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它以问句结尾的艺术手法。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作者抓住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情感片断来启笔,却又不铺展开去。在从听觉的角度状写春色后,即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问句,把读者的思维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在反复的诵读中,会不自觉的感到:那繁盛的春意仿佛就展现在眼前,萦回在耳畔。古诗中,这种问句结尾是很多的。如“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二、增强诵读韵味
在诗歌结尾,问而不答,由读者自己去领悟,就很容易产生余音绕梁之妙。明谢榛《四溟诗话》论诗曾说:“凡起句应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钟所以有不绝于耳的余音,是因为它不是实体,有足以使撞击声产生共鸣的空间。诗亦是如此,写得太实,就无余味可言。问句不直说实话而有读者思考问题的`空间。这样,结尾运用问句就会产生韵味深长的艺术效果,如唐代陈玉兰的《寄夫》一诗:
夫戌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全诗四句有一个共同特点: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夫戌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这两句十分逼真地表现出了少妇对丈夫体贴入微的心情。后两句又写出了少妇寄衣时的内心活动。“一行书信--千行泪”,“一行与千行”强烈对比,极言纸短情长。“寒到君边--衣到无”用与前三句不相的句法,采用虚似,揣想的问话语气,让读者窥视到少妇极为焦虑的心理活动--严冬正在和我寄的寒衣赛跑啊,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不知我寄的寒衣到了没有呀!同一种句式反复运用,又以问句收尾,形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语调,把那哀怨、缠绵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强化鲜明意象
古典诗歌中除了那些客观的物象(即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形象--意象。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形象,它是通过清晰的物象,熔入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认识,使读者能够以这种形象见于形、得于心,会以意。这就是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意化为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诗人的心志情思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赋予了更多主观色彩,但仍然能为人感知的具体物象。这种意象一旦运用到问句中,其意象更为鲜明,情感更为深重,欣赏效果更为明显。如王维《杂诗(其二)》:
君知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首诗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一位身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朋友,急于了解故乡情况的急迫心情。但这首诗更令人叫绝的是在结尾,它运用一个问句,仿佛故乡值得怀念,就是窗前那株寒梅。让读者仿佛感到值得作者思念故乡的,仅就是那株寒梅。这一问,令读者不得不思考,这株寒梅是不是蕴含着他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也正是这一问,让读者从那特定的“寒梅”物象中仿佛看到他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领悟到他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古典诗歌中,关于结尾艺术手法的论述是很多的,托名王昌龄撰的《诗格》有起首“十四体”,落句“七体”的说法,这里说到的问句结尾,是多种手法中的一种,从其分析来看,问句收尾的方法值得借鉴,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