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奋斗,无所畏惧。为团队取一个富有激情的标语是如何实现的?一些团队所采用的标语,体现了他们的独特魅力。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一
1. 能够双脚或单脚进行跳跃,发展跳跃能力。
2. 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 大小不同的绿色圆形若干做“荷叶”。
三.活动过程
1. 热身运动(慢跑两圈并做一些伸展手脚的动作)
2. 引出话题
教师:今天可真热呀,小青蛙、知了先生,小鸭决定办一个小小演唱会,小蜻蜓听到消息,也想赶去凑热闹,可是小晴蜓的身子太小,池塘好大呀,一口气飞不过去,它来到池塘边,看到水面上漂着荷叶,于是他一会单脚,一会双脚在荷叶上往前跳,终于参加了音乐会。
3. 模仿练习
教师:那我们今天也来模仿小晴蜓跳荷叶好吗?那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老师的动作哦,看看教师是怎么跳的。首先,前后摆臂,双脚或单脚倔膝一跳,然后轻轻的落地,脚着地的同时也是倔膝的而且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教师重复示范)
4. 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刚刚都看老师跳过了,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绕着圈来练习。可以是双脚跳,也可以是单脚跳,也可以是几个小朋友把圈摆在一起来练习跳。(幼儿重复练习,指导幼儿练习不同的跳法)。
5. 游戏蜻蜓点荷叶
6. 结束。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二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提示:易错处:“蜓”右边不是“延”
对于蜻蜓,你都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板书:放飞。
3、 齐读课题:放飞蜻蜓。4、 启发猜想:出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质疑。5、 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不过,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二、 初读,理清脉络:(1) 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2) 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3) 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1、 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2、读第三段(11自然段)
(1) 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
(2) 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1、 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 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
3、 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 1、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2、 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 回顾上节课的提问: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1、 学生自由读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2、 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形成自己的理由。3、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联系前后文说明自己放的理由,关键点:(1) 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2) 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3)“……” 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课外知识:你们还知道有关蜻蜓的哪些知识?陶先生看到孩子们捉蜻蜓,既没有责怪他们,又没有直接要求把蜻蜓放了。而是……听了陶先生的话孩子们中怎么做的呢?(主要通过孩子们态度的变化体会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4、 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形象,让学生认识到陶行知这个人物的谆谆教导,以及对孩子们的尊重、关爱等。)(1) 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2) 指名演读,集体评议。5、启发小结。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6、启发小结:你觉得陶行知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板书小结课文,揭示主题。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谁和谁成了好朋友?蜻蜓和孩子们;蜻蜓和陶先生;孩子们和陶先生;老师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是啊,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她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都要关心爱护这些可爱的朋友,那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三、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词。2、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3、阅读课文助读。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
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
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板书:蜻蜓)
2、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
上堂课,我们学了一篇和蜻蜓有关的课文(板书:放飞)
是谁放飞了蜻蜓呢?
3、好不容易捉到一只这么美丽的蜻蜓,为什么又放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精读课文。
学生默读后交流。出示:"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2、第一个问题:你知道蜻蜓都吃什么吗
(1)文中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呢?
(2)那你知道蜻蜓都吃什么吗?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具体介绍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多少的资料。
正因为如此陶行知先生问孩子们“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啊?(板书:我们的好朋友)
(3)能把这部分都读好吗?分角色朗读2到6自然段。
真是一只美丽又可爱的蜻蜓啊。可是蜻蜓不仅外表美丽,她身上还有很多秘密呢。所以陶行知先生问孩子们: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
孩子们有的认为······
有的认为······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课文的哪一段?(出示:第十自然段)
指名读第十自然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蜻蜓尾巴的特点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呢?
第十段还介绍了什么的特点和作用?
除了尾巴和眼睛你还知道蜻蜓的那些部位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我们的课文没有一一介绍出来,而是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来代替。
4、原来蜻蜓有这么多的秘密啊。你喜欢蜻蜓吗?那我们就来一起读一下课文吧。
循循善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爱有很多种,我们也要热爱大自然,爱蜻蜓
四、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
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谁和谁成了好朋友?
蜻蜓和孩子们;蜻蜓和陶先生;孩子们和陶先生;你们和······
是啊,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她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都要关心爱护这些可爱的朋友,那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五、作业。
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外阅读和搜集、处理信息的研究,一星期后进行小组成果展示。
教后反思:
教学这一课时,我以陶行知先生如何教孩子认识蜻蜓为主线,从而引导孩子们来认识蜻蜓,了解蜻蜓,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我让孩子们找出陶行知先生问了哪几个问题,孩子们很容易就找出来了: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根据这两个问题,我展开了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讨论。由于在一开始我就注意让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因此学生能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讨论时也是有话可讲。在引导学生了解蜻蜓的知识时,我先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蜻蜓的特点和作用,再让学生思考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蜻蜓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把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填充进去,但仅限于了解还远远不够,学会整合书本资源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才是重难点。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互相介绍蜻蜓。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说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掌握了。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吗? 如果再碰到有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知道很多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让他们与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体会爸爸的严格要求和陶行知先生的循循善诱,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都源于“爱”,并让他们结合现实生活体会一下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对他们的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走进新课程,我们为师者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学习者,向书本学习,更新理念;向学生学习,做平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陶行知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总之,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3.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2.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他是安徽人,曾留学美国,拜当时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杜威为师。回国后,他创办了多所学校,我们南京的晓庄师范就是他创办的。(视频简介)
3.刚才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陶行知和孩子们发生了什么事?(板书:放飞蜻蜓)
4.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更加了解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
二、细读品味。
1.有一天午后,陶行知先生遇到了一群孩子。(朗读第一节)
2.指名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他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慈爱,抚摸,更加体现了陶行知的亲切,对孩子们的关爱。)
(个别朗读)
(2)朗读3-5自然段。
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
(翠贞、一个小男孩、几个七嘴八舌的孩子,角色扮演,朗读。)
(3)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大家说说看,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为什么?
孑孓的意思什么?
(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孩子的循循善诱,和蔼可亲。)
(4)自读课文7—10自然段。
让我们来当小博士,通过朗读,找出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点?
填表:
特点
作用
尾巴
一节一节,
又细又长。
保持平衡,
调整方向。
眼睛
很大,
结构很复杂。
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介绍小知识:
蜻蜓点水.
词语精读:小心地翻过去。(为什么?体现陶行知不想伤害益虫,爱护小动物。)
视频欣赏:晚霞中的红蜻蜓
看过,听过,学过,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现在对蜻蜓的感受吗?
(5)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这样的觉悟,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蜻蜓)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焦急的心情,希望蜻蜓早回家。)翠贞张开小手往上一送,蜻蜓张开翅膀向空中飞去。(望着飞翔天空的蜻蜓,你有话想跟它说吗?)
3.将这些描写陶先生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陶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练一练,如何读好这些句子,让先生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
五、听了陶先生和孩子们的对话,相信大家一定对蜻蜓有了更多了解。老师建议大家将课文中描写蜻蜓的有关句子再读一读,努力记住有关词句。你还可以用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蜻蜓的资料,待会儿老师请你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介绍蜻蜓。
六、总结全文。
1.学完这篇课文,你都有什么收获?
2.出示老师的收获: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向善的心!
七、板书设计:
19放飞蜻蜓
陶行知
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蜻蜓眼睛的特点。
2.尝试通过绘图感知蜻蜓的视觉特点。
重点难点:
了解蜻蜓的眼睛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蜻蜓飞》
2.学习单:《蜻蜓眼里的世界》。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内容,了解蜻蜓眼睛的特点。
1.当你想要靠近蜻蜓时,为什么它总能灵巧地逃走呢?
2.蜻蜓的'眼睛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3.蜻蜓有三只单眼,你找到三只单眼了吗?
4.单眼有什么作用呢?
二、为幼儿发放学习单,请他们观察学习单上的图案,说说这些图案的特点。
1.这里的小格子是什么形状的?
2.这些格子摆放特点是什么?
三、请幼儿在六角形纹路中作画,提醒他们尽量将画面画满。完成以后和同伴互相交换作品,看一看各自创作的蜻蜓复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感受蜻蜓视野里的世纪。
四、请幼儿回家之后让家长帮忙了解还有哪些动物也有复眼。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六
教学挂图、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一、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
读中勾划生字3、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2、读后你有什么想法?四、再读课文,粗知词意1、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利用工具书,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也要求教同学。
1齐读课题。
2、(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边读边勾划生字
注音或,也可以问同学。)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3、指名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教师学生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
结合课题,提醒学生注意蜻蜓两个字的结构。2、
启发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3、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反复朗读引导体会。
二、体会下面的句子:
1、重点体会: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一个名叫翠贞的小女孩的头说: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l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2、
说说蜻蜓各部分的特点及功能。3、讨论陶先生讲这些的目的。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学教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学生的活动及学法设计意图三、
继续说感受。
1、说飞了蜻蜓孩子们什么心情?读出这种感觉。
2、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自己组织语言回答问题,也可以和小组商议并交流结果。分角色读一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的不同语气和心情。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21放飞蜻蜓陶行知:中国著名教育家
散步-----
看见孩子们捉蜻蜓
讲蜻蜓的结构、特点、功能
商量说:放了它,好不好?
教学后记
教学中我通过启发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句子重点指导。并围绕陶行知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这一问题,找出五处描写陶行知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深入体会。使学生逐步理解陶行知的平易近人和对孩子们的关爱。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七
1.通过聆听歌曲,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来飞去捕蚊忙的形象。
2.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猜谜、聆听、创编、表演、用打击乐伴奏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歌曲表达对的喜爱之情,渗透保护益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难点: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是教学歌曲的难点。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八
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三四拍子,五声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结尾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在炫耀的自豪。同时告诉学生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儿童们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九
1、对探索活动感兴趣,能用自己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
2、能够记录自己获得的信息,并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与蜻蜓相关的材料(图片、录音、标本、电脑课件)活动前布置蜻蜓展
1、参观蜻蜓展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布置了一个蜻蜓展,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集体交流
(1)说一说你的新发现
师:小朋友在蜻蜓展中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蜻蜓的这么多秘密,你还想知道蜻蜓的哪些秘密呢?
(3) 解决问题
1) 师生共同解答问题
2)教师记录一些有价值的但当时又无法解答的问题
3、孩子自己选择寻求答案的方式
(1)幼儿讨论
师:我们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该怎么办呢?
(2)幼儿自由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并进行记录
师:小朋友想到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图书、录音、录象、
电脑课件,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找答案,并把你的新发现记录下来
4、集体交流
(1) 幼儿相互交流通过探索找到的答案
师:你们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
(2)说说你的新发现
师: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都找到了,你们有新的发现吗?
(3)师生共同小结,鼓励孩子提出新问题
师: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蜻蜓的很多秘密,小朋友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
有些问题把老师都难倒了,褚老师很佩服你们,除了这些问题你们还有哪些新问题要问吗?
幼儿带着新问题离开活动室,回去继续探索蜻蜓的秘密
师:我们大家一起回去想办法、找答案,然后告诉大家答案是什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查找有关资料验证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
两教时
1、认真朗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圈圈划划,借助词典理解。
2、了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3、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特点、习性等)
1、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师导入
2、师:同学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灵是谁呢?(板书:蜻蜓)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可爱的,美丽的)你们喜欢吗?对呀,有个孩子叫翠贞,她就抓到了这样一只小蜻蜓,喜爱极了,爱不释手,但最后却把小蜻蜓放了。(板书:放飞蜻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
3、揭示课题
1、自学思考: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划划圈圈。
(2)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检查自学情况
(2)指名学生读,正音前鼻音:贞蚊后鼻音:埂衡蝇抢翘舌音:舌多种形式练读、巩固
(3)质疑,有哪些词你不理解,讨论后交流孑孓---蚊子的幼虫。一撅一撅---一翘一翘的(动作演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发表自己意见。陶行知---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请了解的学生说说,教师小结)。
(4)工有11个自然段
(5)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和孩子们(谈蜻蜓),使他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
(6)按“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的顺序写(板书)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陶行知见到了怎样的情景?(“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区别“一个”和“一群”
2、齐读第一段
3、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只有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次,表现出了孩子怎样的心情?(赶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心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激起悬念师: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迫不及待(指板书的课题)蜻蜓“放飞”掉(彩色粉笔加着重号)?陶行知究竟是怎样和孩子们谈蜻蜓的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讨论。
1、容易写错的字:(想一想,用哪些好办法记住它)蚊蝇(“虫”字旁,皆属昆虫)饿(因为缺食,用“饣”字旁)枪抢(比较后记忆,抢时要用手)夏复(比较后记忆)舌(中间一横在横中线)慈(字要写得紧凑,两个“幺”字靠拢)
2、完成习字册
继续认真朗读课文
3、谈话导入,学习新课陶行知究竟是怎样和孩子们谈蜻蜓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一)自由朗读第二段
1、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谈话的态度和蔼可亲,做一做动作,指导朗读并体会)
2、陶先生说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利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先生不拿架子,尊重孩子。“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征求意见。)
(三)讨论后交流
(四)教师小结
(五)分角色朗读第二段三、理解深入,再次朗读第三段
1、师: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话,孩子们乐意把蜻蜓放飞吗?
2、引读第三段,孩子们入神地听着……(自己加上动作)
3、想象说话:孩子们目送着蜻蜓展翅飞翔,回怎么说?小蜻蜓又会说什么呢?(自由交流)
1、完成练习册
2、把你了解带的蜻蜓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3、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查阅相关资料验证。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十一
活动目标:
在对比观察中,进一步发现小飞虫都有一对翅膀。
了解夏季蜻蜓低飞的常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蜻蜓翅膀通透的特点。
难点:细致观察、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知了、蝴蝶、蜻蜓的多媒体图片、影像。
幼儿用书第5册第4~5页。
挂图《蜻蜓仙子》。
活动过程:
蜻蜓仙子真漂亮。
欣赏挂图三或影像。
——小朋友们好!我是魔法小仙女,你们喜欢我吗?
——我有一个会变魔术的魔法棒,看看变出了什么。
——这是蜻蜓仙子!小朋友仔细看看,蜻蜓仙子和我
一样都有一对什么?我们的翅膀看起来怎么样?
蜻蜓仙子很特别。
对比观察挂图一、二、三,聚焦表述翅膀的异同。
——我们再来看看蝴蝶、知了和蜻蜓,它们都有什么?
蜻蜓的翅膀和谁的`翅膀比较像?(将蜻蜓挂图居中摆放。)
——知了的翅膀和蜻蜓的翅膀看起来比较像,都是有点透明的。
——花蝴蝶的翅膀和蜻蜓、知了的翅膀为什么不像呢?有什么不同?
蜻蜓仙子的秘密。
观察幼儿用书第4~5页。
——天气好像要怎么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找一找,画里有蜻蜓仙子吗?它们飞得怎样?很高还是很低?
——谁知道它们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吗?
——因为快要下雨了,在下雨前,蜻蜓仙子就会飞得很低。
——所以,妈妈给出门的爸爸送什么?
——如果你发现,很多蜻蜓仙子都飞得特别低,你就知道快要怎样了?这是站
您仙子的小秘密,小朋友们可以藏在心里。
活动延伸
可将靖蜓、蝴蝶、知了的挂图,以及收集来的图片或照片投放在益智区(需有意识地根据虫虫的种类分类摆放),便于幼儿继续对比、观察,明确感知小飞虫翅膀的异同,并更好地开展“对对碰”游戏。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十二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天、灵、捉、蜻蜓”等字音。
2、学说“××,××飞呀飞”的短句,进行简单的句式模仿。
3、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飞舞的蜻蜓教具一个。
活动过程
1、边念游戏儿歌,边抖动飞舞的蜻蜓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学念游戏儿歌,重点练习发准“天、灵、捉、蜻蜓”等字音,让幼儿基本了解游戏的内容。
2、提出“怎样捉蜻蜓,用什么捉蜻蜓”等问题,启发幼儿采用用手掌做网,手指做蜻蜓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
3、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扮网的幼儿必须将手掌伸平,掌心向下。扮蜻蜓的幼儿必须将食指碰到渔网(即手掌)。游戏时,大家必须念儿歌。
(2)儿歌念完后,扮蜻蜓的幼儿要迅速缩回食指,扮网的幼儿捉蜻蜓。
(3)被捉住的幼儿必须说“××,××飞呀飞”的短句,若回答正确,扮网的幼儿与此幼儿交换角色,大家一起玩“捉××”的游戏。若同时抓住几位幼儿,可请一幼儿作为代表;若一位幼儿也捉住,游戏继续进行。
4、先组织幼儿讨论,丰富有关游戏的.知识和经验。
幼儿用“××,××飞呀飞”的短句来表达。
接着教师扮网,请几位幼儿扮蜻蜓与教师玩游戏2~3遍。
5、先组织幼儿与旁边幼儿两两结对玩游戏,让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然后请一对幼儿上来表演一遍,教师针对游戏的情况给予简单的评价。最后,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先指定一幼儿扮网。游戏活动前,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协商及交往,使游戏活动开展的更加快乐。
附游戏儿歌
捉蜻蜓
天灵灵,地灵灵,
满天满地捉蜻蜓。
捉蜻蜓,捉蜻蜓,
捉到一只小蜻蜓。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十三
这个“陶”还可以成为一个姓,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人,一个姓陶的名人,(板书:陶行知)(你来念指读2人)
2、出示画像,这就是陶行知。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阅他的相关资料,谁来介绍?
陶行知一生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毛主席陈赞他---,郭沫若也这样赞他:----陶行知受到世人的尊敬,让我们也尊敬地喊一声:陶行知先生。
3、陶先生可喜欢孩子了,为小朋友编了很多儿歌,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就是他编写的,谁来背给大家听---(指生答) 你背得真好!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关于陶先生和孩子们的故事。板书:放飞蜻蜓,一起读。
二、一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5)
(一)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再大声地读一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二)我先请这五位同学依次来读课文的一—五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
1、指5名学生读1-5小节。
相信这两个词语难不倒你们,出示句子,你来读。
这里的三句话该怎么说才是七嘴八舌地抢着说?(指生答),四人一小组来练一练。
(指小组读)你抢着说,他抢着说,大家争先恐后地说这才叫-----七嘴八舌地抢着说(齐读)
2、谁来读第六小节?(指读)(老师评价--你读得又正确又通顺)
出示:田埂 苍蝇 蚊子
这里有三个生字。轻声读读,读音上需要注意什么?
埂、蝇是后鼻音,-----还应注意什么?看谁观察最仔细?苍蝇 、 蚊子读轻声,谁来读准这三个词语。我们一起读。
老师再来考考大家,出示“孑孓”这个词怎么读?指读2人
孑孓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图片,这就是孑孓,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里,也是害虫。
3、我请这一组的四位同学来读7-10小节,其他同学仔细听
老师发现你这一句话读得特别好?再读一遍,哪一位学生也愿意读?
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呢?”继续读(8—10小节)(读错的地方及时纠正)
在预习朗读时,哪一句话你觉得很容易读错?---读课文时,不能漏字也不能添字,一起读。
这里还有一组词,我请这一组同学开火车读(出示:掌握 据说 结构 复杂)(2组)
这四个字在书写时,你们认为哪一个字最容易写错? 怎么记住它呢?有一个词语叫“日复一日”,所以这个复的中间是个日字,举起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这个日很懂得谦让,要把它写得扁些。
4、最后一小节我们一起读。(指生读)
三、二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5)
1、我请男同学来读第一小节,女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写了什么?板书:捉蜻蜓
2、(出示第十一小节)哪一句话描写了放飞蜻蜓的情景?(指读)最后孩子们把蜻蜓放了(一起读)
4、根据板书,谁能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指名说)---生说得不简洁,师引导:课文先讲了---这是起因,接着讲了-----这是经过,最后讲了----这是结果。
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来。谁再来简洁地说说本文的主要意思。(再指名说)
四、三读课文,认识蜻蜓 (12)
1、陶先生和孩子们都谈了蜻蜓的哪些知识呢?再读一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有关蜻蜓知识的句子。
2、谈到了哪些?
(1)、生:谈到了蜻蜓吃的食物。
----(指名读)出示: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一只蜻蜓一小时吃多少只害虫?一年吃多少害虫?) (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3000多只孑孓!你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夸夸这位捉虫高手。)
过渡:还谈到了什么?
(2)、生:还谈到了蜻蜓的尾巴。出示: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指读、齐读)
读书要学会做记号,你会在哪些关键词下面做记号呢?(交流)(出示图片,这就是蜻蜓,它的尾巴---- -)
引读,这些关键词写出了蜻蜓尾巴的什么?这两个词写出了尾巴的----特点,这两个字写出了---作用 (我们把特点、作用这两个词语写在关键词下面)(读读句子,写写体会,这就叫批注,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
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蜻蜓的尾巴作用真大。一齐读。
过渡:谈完了蜻蜓的尾巴,还谈到了蜻蜓的什么呢?
(3)、生:还谈到了蜻蜓的眼睛。(出示,指名读)这双眼睛有什么特点呢?同样请你在关键词下面做记号(生圈关键词)蜻蜓眼睛的特点是----引读,可以看清---写的是作用。(生交流)同样把这两个词写在关键词旁边。
蜻蜓的眼睛可真独特!女生读,是呀,蜻蜓的眼睛真是神奇!男生读
3、师生引读: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蜻蜓是除害飞行家,(点红,读),尾巴作用大(点红,读),眼睛更是神奇(点红,读)。
4、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知道了蜻蜓的很多知识,你能用这个句式完整地说一说吗? 指生答。(出示句式:从陶行知先生的话中,我知道了-----知道了------还知道了-----)(指生答)
这位学生表达得很有条理,先说了蜻蜓吃的食物,接着说了蜻蜓的尾巴,最后说了蜻蜓的眼睛。
5、去掉文字,同桌间再练练,比比谁说的更有条理,更通顺。
6、陶行知先生给孩子谈到的蜻蜓知识还真不少,我们一起来读这两段话。
四、三读课文,揣摩表达方法(3)
那陶先生仅仅就告诉我们这些知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陶先生还给我们介绍了蜻蜓很多有趣的知识。
那我们也来学学陶先生,讲讲蜻蜓的知识。怎么讲呢?我们再读这两句话。陶先生在介绍蜻蜓尾巴和眼睛时,都是先介绍----特点,再介绍了---作用。
小结:今天,通过陶先生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了蜻蜓,还学会了怎样去介绍蜻蜓,我们真的要谢谢陶先生。那陶行知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他,了解他。
五、作业
1、请你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蜻蜓知识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3、查阅相关资料,模仿陶行知的介绍,介绍蜻蜓翅膀的特点和作用。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十四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天、灵、捉、蜻蜓”等字音。
2、学说“xx,xx飞呀飞”的短句,进行简单的句式模仿。
3、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飞舞的蜻蜓教具一个。
1、边念游戏儿歌,边抖动飞舞的'蜻蜓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学念游戏儿歌,重点练习发准“天、灵、捉、蜻蜓”等字音,让幼儿基本了解游戏的内容。
2、提出“怎样捉蜻蜓,用什么捉蜻蜓”等问题,启发幼儿采用用手掌做网,手指做蜻蜓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
3、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扮网的幼儿必须将手掌伸平,掌心向下。扮蜻蜓的幼儿必须将食指碰到渔网(即手掌)。游戏时,大家必须念儿歌。
(2)儿歌念完后,扮蜻蜓的幼儿要迅速缩回食指,扮网的幼儿捉蜻蜓。
(3)被捉住的幼儿必须说“xx,xx飞呀飞”的短句,若回答正确,扮网的幼儿与此幼儿交换角色,大家一起玩“捉xx”的游戏。若同时抓住几位幼儿,可请一幼儿作为代表;若一位幼儿也捉住,游戏继续进行。
4、先组织幼儿讨论,丰富有关游戏的知识和经验。
幼儿用“xx,xx飞呀飞”的短句来表达。
接着教师扮网,请几位幼儿扮蜻蜓与教师玩游戏2~3遍。
5、先组织幼儿与旁边幼儿两两结对玩游戏,让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然后请一对幼儿上来表演一遍,教师针对游戏的情况给予简单的评价。最后,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先指定一幼儿扮网。游戏活动前,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协商及交往,使游戏活动开展的更加快乐。
捉蜻蜓
天灵灵,地灵灵,
满天满地捉蜻蜓。
捉蜻蜓,捉蜻蜓,
捉到一只小蜻蜓。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十五
《蜻蜓飞飞》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第9课,是一节绘画课,属于美术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蜻蜓为绘画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蜻蜓的美,用形式多样的工具表现蜻蜓的美。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发现生活的美。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处于美术学习的第二学段,他们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材料的使用也充满好奇,对物象的观察与表现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这对于上好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学情基础。
1.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发现生活的美。
1.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进行绘画创作。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它们都是说的同一个动物,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看谁能猜得出,听好。
师说谜语,生答
揭示课题:蜻蜓飞飞
二、探索新知
1、是从哪些方面觉得是蜻蜓呢?蜻蜓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先分别由学生讨论回答后,师出示图片,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2、教师简笔范画,将蜻蜓的头部、眼睛、胸部、尾部依次画出后,留出翅膀的部分让学生在看图片的基础上到黑板上来画出翅膀。
三、深入了解
1、展示蜻蜓标本。
2、让学生自由提问,还想了解蜻蜓的哪些问题。
师引导作答。并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蜻蜓生活习性。师补充有关蜻蜓的`知识。
3、讨论:蜻蜓是美丽的,那你们觉得它美在哪呢?
4、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它的美呢?”
并请几位同学到黑板进行现场绘画。
5、 欣赏书本范图及线描的蜻蜓绘画作品。
四、 作业设计(配合播放音乐)
1、作业:请小朋友来为蜻蜓画一个故事,看看谁画的故事最特别,最好。
2、要求:仔细观察蜻蜓的结构,大胆发挥想象力,结合不同的材料把蜻蜓的美表现出来。
五、学生绘画,师巡视并进行辅导(播放音乐)
对个别存在的问题单独指导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班指导
六、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大家都来说说,最成功的画和还需努力的地方。(师生互议)
七、课后小记
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提倡小朋友要保护蜻蜓,因为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所以不能随意捕捉它!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十六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小精灵,他们时而凝神精止,时而飞舞雀跃,给大自然增添了许多色彩。
2、谁来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和蜻蜓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
4、那么,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谁来说一说?
5、陶行知先生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陶行知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再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深入学文第一部分:
2、回报
3、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也差了不少资料,谁来读一读。
4、孩子们怎么回答的?(翠贞说……一个男孩说……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
孩子们像我们这样有规矩、有顺序地说吗?他们怎么说?(七嘴八舌、抢)我们来学一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抢着说”是怎么说?能把这部分读好吗?分角色读一读2-6段。
三、深入学习第二部分:
1、同学们,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你知道吗?
2、陶行知先生怎么说?这段对话介绍了蜻蜓的什么知识?
3、你能说清尾巴、眼睛的样子作用?
4、陶行知先生只介绍了尾巴、眼睛吗?从哪看出来的?
5、给你个机会帮陶行知补充,每人一句
6、看来眼睛、尾巴最有特点,读的时候,读好这些描写特点。
四、体会人物品质:
1、陶行知为什么介绍蜻蜓尾巴和眼睛?
3、陶行知真是一位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教育家,如果你就是其中的小伙伴,现在有什么想法?文中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引读一句,看插图,引读最后一句。
4、师板书,你看在金色的阳光下,一群可爱的小蜻蜓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他们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
5、分角色朗读,欢迎老师加入吗?
五、拓展提升:
1、指板书,孩子们在陶行知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引导下最终放飞了蜻蜓。
2、(师板画一双手)同学们,放飞是一种品质,一种气度。
3、大自然还有许多有益的小动物需要我们放生,你猜这是一双谁的手,他放飞了哪些我们人类的朋友?这些小动物好像对我们说些什么?生练习说话。
4、听了他们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5、是呀!大自然有许多想蜻蜓一样的人类的朋友,为人类做贡献,如果我们能多给他们一些关心,世界会更美好!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中,我应注意一下几点:
1、课文主线不够清晰。
在授课中,我制定两个教学步骤,一个是解决课文表面含义即“陶行知为什么劝孩子们把蜻蜓放了?他为什么还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再解决“陶行知是怎样关心和教育儿童的?”但是在教学中发现这样的教学使问题比较细碎,学生不好理解,应该规整为一个问题,即“陶行知是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教育家?”全文围绕这一个问题进行教学,一定会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2、课文主旨应归为体会人物的品质
在教学最后我把结束课堂的问题归为保护动物,对于本片课文来说,如果归为体会陶行知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品质就更好了。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十七
1、学习使用棉签表现蜻蜓的主要特征。
2、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棉签蘸不同的颜色表现蜻蜓的不同部位。
3、乐意大胆使用棉签进行绘画活动。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红、黄、蓝色的颜料每组3盘。
棉签若干支
一、幼儿回忆蜻蜓的形状特征。
教师念谜语:有只动物细又长,专门爱在水上飞。天气好时看不见,要下雨时他低下。幼儿猜测。
教师:蜻蜓是什么样子的呢?他的身体是什么样子?他的翅膀呢?
通过回忆和讨论,认识,了解蜻蜓的主要特征。
三、鼓励幼儿探索使用棉签表现蜻蜓的不同部位。
教师出示一只棉签:这是什么?如果我们不用笔,只用棉签你会画蜻蜓吗?
1、让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用棉签蘸颜料,先画出蜻蜓细细长长的身体和尾巴,再用棉签再细细长长的身体旁边画出两个翅膀,最后添画两个圆圆的眼睛。
四幼、儿操作练习活动。
幼儿尝试使用棉签画蜻蜓,教师再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的棉签表现蜻蜓不同身体部位。教师鼓励大家再画纸上尽量多地表现蜻蜓。
五、展示幼儿作品,大家相互欣赏,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一学小蜻蜓飞飞。在轻松的音乐声中飞出教室。
小班的美术活动不应以技能为主,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幼儿在原有的经验上一点点的进行提升,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点、线,对于幼儿原来的经验这样的跨度太大,幼儿消化不了,或许将本堂课定位在色彩上会更好,让幼儿去感受色彩带来的美和自己所画的不同的图案所带来的美,让幼儿觉得其实我这样画也是美的,让幼儿感到自己成功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十八
一、导入:
1、师: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我们去郊外看看吧!那里有些什么呢?(蜜蜂、螳螂、桑蚕、七星瓢虫、蜻蜓)
2、简单了解各种益虫。
二、新课学习:
1、师:“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小蜻蜓》,瞧!小蜻蜓看到我们的到来他多高兴啊,听!他们正唱着歌欢迎我们呢!”
2、初听歌曲《小蜻蜓》,边听边拍手,让同学感受三四拍子的旋律。
3、师: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轻柔、抒情)
4、再听歌曲,学生用lu跟着轻轻地哼唱。
5、按节奏读歌词。
6、跟琴演唱歌曲,唱得柔和、抒情。注意唱足每个音的时值,更好的体现歌曲的抒情性。
7、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懂得爱护蜻蜓。
8、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师:同学们都见过蜻蜓吧!它有些什么特征呢?你能模仿一下吗?
2、听歌曲创编动作表演。
3、师出示碰铃,让学生为歌曲伴奏,可参照图示。
4、分组表演
a组演唱
b组伴奏
c组表演
5、分段表演歌曲。
四、小结下课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蜻蜓一天能吃二十多只蚊子,一年下来要吃掉一千只多蚊子呢!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宁,请爱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吧!
2、听《小蜻蜓》音乐律动出教室。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十九
一天早上,昊昊像一只小鸟快乐地飞进活动室,跟着这个小顽皮一起飞进来的还有一只红色的“竹蜻蜓”。班上所有的孩子立刻被这个新奇的小玩意吸引住了,孩子们围着竹蜻蜓好奇地讨论着:“为什么它会飞起来呢?”孩子们兴致盎然地说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我马上捉住了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有趣的竹蜻蜓”活动,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探索、表达交流、提升经验四个环节,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1、通过对不同竹蜻蜓飞行高度与旋翼结构的观察,初步了解“竹蜻蜓”旋翼的倾斜度以及两边对称是让竹蜻蜓高飞的必要条件。
2、学习对比观察与合作探索,并能准确地作出记录。
3、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4、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5、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1、ppt多媒体课件:《有趣的竹蜻蜓》。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红黄绿不同形状的竹蜻蜓、操作记录卡)。
3、每人一辆竹蜻蜓小车。
1、幼儿自由玩竹蜻蜓,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很多竹蜻蜓,你们想玩吗?小朋友玩的时候要想办法让竹蜻蜓飞起来。
指导要点:掌握竹蜻蜓飞起来的方法,了解竹蜻蜓简单的外形结构。
2、幼儿分组探索,了解竹蜻蜓能高飞与旋翼的对称和倾斜度有关。
指导语:这里有三种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到底哪种竹蜻蜓飞的高?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小朋友边实验边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介绍记录方法)指导要点:两人一组,合作探索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向上飞的状态,并记录在卡中。
3、分享探索记录结果,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1)幼儿讲述探索结果。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观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提问:为什么旋翼对称、有倾斜度的竹蜻蜓可以向上飞起来呢?
指导要点:指导竹蜻蜓向上飞的高度与叶片的对称和倾斜度有重要关系,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着叶片的倾斜角而改变,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
(3)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竹蜻蜓旋翼的原理制作出来的呢?
(4)幼儿玩竹蜻蜓小车,进一步体验反作用推力的原理。
指导要点:知道竹蜻蜓的转动能带动小车向前跑。
活动延伸1、将幼儿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飞行的更多奥秘(如翅膀颜色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等)。
2、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竹蜻蜓的翅膀造型、装饰上作多种尝试和改进,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1、选材契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征。活动从本班幼儿的兴趣点“竹蜻蜓”入手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有效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合作探索能力。
2、创设支持幼儿探索发现的游戏情境,寓教于乐。活动巧妙利用了幼儿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创设了比比哪种形状的“竹蜻蜓”飞得高,使科学小实验轻松有趣,并结合层层深入的提问帮助幼儿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中观察、对比、发现不同形状的“竹蜻蜓”飞行的特性,初步感知其向上飞的科学原理。
3、注意在科学活动中整合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尤其重视分小组合作探索,让幼儿学习分工,互相合作探索、互相交流。让幼儿在获取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合作探索的能力与耐心倾听的能力。
附:幼儿探索记录表竹蜻蜓飞行记录表
附:生活应用的相关资料直升飞机的螺旋桨转动,拨动空气产生升力。当直升飞机的螺旋桨越转越快,产生的升力也越来越大,当升力大于直升飞机的重量时直升飞机就起飞了。
气垫船又称腾空船,船后面有两个升力风扇,当这两个升力风扇高速转动的时产生升力在传下形成一层空气垫,让船可以腾空行驶。
潜水艇的螺旋桨转动推动水流,产生反作用力使潜艇前进。
木蜻蜓教学反思篇二十
目标:
1、初步理解歌曲,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使幼儿了解蜻蜓有预报天气的.本领。
3、通过歌曲,萌发幼儿保护蜻蜓的欲望。
重点:初步理解歌曲,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能在游戏中探索,并了解蜻蜓有预报天气的本领。
铅画纸、蜻蜓图片三张、太阳、雨云图片各一张、纸飞机一个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师:有一个好朋友,要飞来跟我们见面,猜猜它是谁?
(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哪些动物、昆虫是能飞的)
二、理解歌词,感知本领
1、教师出示蜻蜓图片
师:我们一起看看,它是谁呀?(蜻蜓)
师:是什么颜色的蜻蜓?(共同学说:绿色的小蜻蜓)
2、教师手执蜻蜓纸偶,边念:绿色的小蜻蜓,轻轻向前飞,飞得高,飞得低,好像小飞机。
师:蜻蜓好像什么?(幼儿回答)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飞机。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念念吧。
3、师:蜻蜓还有看天气的本领呢,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看天气的。
师念歌词第二段,再提问:蜻蜓是怎么看天气的?、
蜻蜓飞得高,是什么天气?(好天气)
蜻蜓飞得低呢?会怎么样?(要下雨)
根据相应回答出示图片。
4、师: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念一念吧。
5、师:蜻蜓有这么多本领,我可真喜欢它。我要把他的本领唱出来,我们一起听听。
教师范唱歌曲《蜻蜓》,请幼儿欣赏。
三、学唱歌曲
1、师:好听吧,我们一起跟着钢琴轻轻地唱一唱
请配班老师弹琴,教师范唱。
2、师:这么好听的歌曲,你们一定很想唱一唱吧,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学唱吧。
(教师手指图片,请幼儿看着图片一同学唱歌曲)
请个别幼儿上前演唱——分组唱——集体唱
3、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还可以一边唱,一边表演了呢。请你们一起唱,我先来表演。
请幼儿轻轻地跟着唱,教师做动作。
4、请幼儿分组表演。(个别表演——分男女表演)
(三)结束部分
1、幼儿集体有感情地边唱边做动作。
2、教师小结活动情况,表扬活动中表现好的幼儿。
3、教师扮演蜻蜓妈妈,带领“蜻蜓宝宝们”去观察天气。
本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幼儿兴趣,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通过提问——回答——小结,帮助幼儿熟悉歌词。结合图片,让幼儿对歌词的记忆更加形象化,更加方便记忆歌词。
重点学唱歌曲,以集体唱——个人唱——集体唱的形式,加深记忆,巩固歌曲,为表演环节的开展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