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让我们可以在当下的瞬间创作,不受束缚地展示我们的才华和独特性。如何在即兴绘画中捕捉瞬间的美感和想象力?在观看一些即兴表演者的精彩演出之后,你可能会对自己的表演技巧有新的思考和认识。
经典古文名言篇一
1.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不随大流,有创新)
2.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自然、真情。翻译;天上奏出的箫声由自己演奏出来,这种乐趣真是太让人愉快了。一首好的诗要贴近人物,写出真情实感)
3.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本真。此为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诗作,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
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本真、天然)
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古今皆学。不论今人、古人,清词、丽句,有长处就要学习借鉴。杜甫的文学主张是,不能一味推崇古人,一概否定今人。对今人不应妄加菲薄,对古人也要有所继承)
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推敲,严谨)
7.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推敲,勤奋)
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分享,研讨。翻译:共同欣赏奇文,一起剖析疑难文义的理趣)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阅读指导写作)
1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锤炼,磨砺。翻译: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
经典古文名言篇二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3)三思而后行。——《论语》
4)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0)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1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14)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1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9)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2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经典古文名言篇三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4、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1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经典古文名言篇四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3.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1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1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经典古文名言篇五
2、用于国有节,取于民有制。《苏轼》
3、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增广贤文》
4、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增广贤文》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
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9、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
1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
12、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吴承恩》
13、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
14、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增广贤文》
15、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增广贤文》
16、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增广贤文》
1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18、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增广贤文》
19、虚骄自大者败之媒,卑飞使用翼者击之渐。《康有为》
20、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21、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罗贯中》
22、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蒲松龄》
23、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24、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洪应明》
25、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
2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27、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张岱》
28、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洪应明》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经典古文名言篇六
1. 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2.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3.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4. 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临头使万千。
5. 善恶关头莫错认,一失人身万劫难。
6. 积德若为山,九仞头休亏一篑;
7. 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
8. 为恶难逃,为善最乐。
9.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10.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11. 士为知己用,节不岁寒凋。
12.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13. 但知口中有剑,不知袖里藏刀。
14. 春蚕到死丝方尽,恶语伤人恨难消。
15.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经典古文名言篇七
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5.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6.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猝)而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8.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9.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0.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3. 安心恬荡。栖志浮云。体之以质。彪之以文。如彼南亩。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丰殷。
1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7.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8.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9.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0.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22. 大仪斡运。天回地游。四气鳞次。寒暑环周。星火既夕。忽焉素秋。凉风振落。熠耀宵流。
23. 水积成川。载澜载清。土积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24. 虽有淑姿。放心纵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斵。终负素质。
25.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6.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9.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2.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3.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34. 养由矫矢。兽与于林。蒲芦萦缴。神感飞禽。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35.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3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7.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经典古文名言篇八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4、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白居易》
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增广贤文》
6、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增广贤文》
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1、富贵多士,贫贱寡交,事之常也。《冯梦龙》
12、清风两袖朝无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
13、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纳兰容若》
14、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王实甫》
15、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曾国藩》
16、秋来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增广贤文》
17、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增广贤文》
1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9、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
2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2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
22、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
2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24、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
25、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2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27、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2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