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宣传语能够向社会传递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写环保宣传语时,要用情感化的语言打动人心,让人们有参与环保行动的冲动。以下是一些精选的环保宣传语范例,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武则天研究读后感篇一
悠悠五千年,中国——一个茁壮成长的泱泱大国,不乏果断英明的皇帝,更不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明君,而你,却是那众多须眉中横空出世的巾帼。
在小学时看电视《至尊红颜》中,知晓你的名字“武媚娘”,那时以为你就只是活在剧本下的人物。而当我步入中学,你的名字从历史老师口中再次得知,原来你不仅在历史上真正地存在过,并且你还用你的智慧书写了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华丽篇章。尽管你从此在我们心中有了个坏坏的形象,你残忍,你无情,你卑鄙。但是哪个成大事的人不是如此,即便千万人说他冷酷无情,他也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这便是我钦佩和学习你的地方,正是那种不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但只要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有一定的价值,我便去。是的,多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很多人会阻碍自己去实现自己最初那个不可思议的梦想,但是做到无所畏惧,正如你,小小的身体存在大大的帝王梦。我也相信,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前进着的步伐。那段辉煌的历史有你的足迹,巍巍华夏有你的身影。你是我的偶像,我的神。
我不知道为何会对你的一切如此好奇,或许我看见了你身上的坚韧,倔强,感受到了你的谋略与智慧。在图书馆,我会去搜寻你的名字,找寻相关的记载,一遍遍地阅读,一遍又一遍,恐自己会错过你的滴滴点点。
在那本陈旧的《武则天》中,有一股股霉臭,但也有你的香气,那种香,或许就是常说的一种依恋吧,也使我在无形中,不自觉地成为你的粉丝,你的徒。“五尺之童耻不言文墨”,效仿你的才华横溢。“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借鉴你的有胆有识。
谁的眉心被画出江山的模样?谁的指尖被梦涂上娇羞浓妆?媚娘,是你,是你奇相共偃的美貌。武曌,是你,是你“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的霸气。一个不问世事曾经倔强的姑娘,从手刃狮子骢初试锋芒到女主武氏预示唐朝的灭亡,从宫斗大戏到权力角逐。一个女孩成熟了,在一次次的惊险与挑战面前,你意识到只有权力越大,铲除异己,丰满自己的羽翼,自己才不至于在一次又一次的陷害中丧命。是的,在一个个惊险面前,只有你掌握的越多,赢的机会才会更大。日月凌空,普照大地,哪怕到最后,亲人离开了,爱人也不在了,朋友没了,敌人也不会再有了……为了成为国家的主宰,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你从不后悔。
人生很短暂,但能因自己为某样东西奋斗过,便不会后悔,这便是人生。
多少次,我艳羡你的'美貌,嫉妒你的才华,钦佩你的勇气,你的果断……遇大事绝不含糊;你的励精图治,治理有方;你的长远目光,知人善任。但我何时能像你一般辉煌?不在今天,就在明天。
武则天研究读后感篇二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历史上只有一个武则天,她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这就是武则天的生平。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即使有赞叹,可也离不开贬责。
许多学者对武则天一生的功过是非做出过许多评价。林语堂先生在《武则天正传》中对她的评价是过远大于功,对此,我并不赞同。新中国成立后,史学工作者摆脱了封建伦理观念束缚,开始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及其对历史发展的贡献评价其历史地位,人们对武则天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史学工作者以肯定武则天的居多。 武文澜认为:武则天是一位“刚强机智的政治家”。贞观时期取得的成就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切实的巩固,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还指出:武则天当政,“造成历时半个世纪强有力的专制统治,对国家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和社会安宁的长期保持,是有贡献的。” 翦伯赞成在《中国通史纲要》中说:“武则天的打击门阀贵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它的作用也是积极的。
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的边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尚铽同专在《中国历史纲要》中评论武则天说,她执政时期,“唐帝国仍在继续向上发展,对内发展了科举制,对外抵抗突厥、吐蕃和契丹的骚扰,继续开通西域孔道,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说都是有积极的作用。” 在几部隋唐史专著中,对武则天也基本持肯定态度。杨志玖说:武则天的主要贡献在于她打破关陇贵族集团在政治方面的垄断,对魏以来崇尚门第的制度,更进一步加以打击,把政权开放给更多的人,对历史进步多少有些作用。
同时,女性作皇帝,对于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夫权统治制度也是一个巨大的革命。吴枫认为:武则天当政严重打击了长期把持政权的大官僚贵族集团,通过各种办法尤其是科举制,给中小地主阶段开辟了广阔的政治前途,一方面促进了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给唐玄宗统治时代选拔了较有作为的官僚。韩国磐认为:武周时期继续推行一些改革,打击了士族势力,庶族地主势力得以进一步上升和巩固,扩大了封建统治阶层,并且发展了科举制,选用人才,注重农业发展,这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所以在武则天统治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还有,毛泽东主席眼中的武则天:她是奇女子。毛泽东表达了他对武则天基本肯定的态度,他欣赏武则天是个有作为、敢作敢为的女皇帝,他赞扬武则天的智慧和自知之明。对武则天有肯定的,当也有持否定态度者。岑认为:“即使撇去私得不论,总观其在位一年实无丝毫政绩可纪。”芩先生还反对武则天知人善说,认为她选人只有姚崇三数人可称,“然此只属偶然性而已。”全面否定了武则天。 吕先生在其两卷本《隋唐五代史》中把武则天说成“暴君”,说她滥刑、任酷吏,也否定武则天能用人。等等。
十年期间,正常的学术讨论被迫中断,江青一伙打着“批儒评法”的旗号,肆意篡改历史,对武则天的评价失去了学术意义,他们极力美化女皇帝,为江青篡党窃国制造舆论,史学届在批判影射史学的过程中,重新开始了武则天的评价。
三、五十年”。另一种意见认为,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应当肯定。她知人善用,不仅在当时,也为开元初保留了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她在巩固封建国家边防,改善唐和边疆民族关系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在她当政时期,阶级矛盾还是比较缓和的,贞观以来的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对开元全盛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以上,我粗略地介绍了学者们对武则天的总的评价,不难理解,武则天身后的褒贬是颇多分歧的。人们对她毁益不一,至今仍在争论。但以愚之见,那些贬责很多都是无中生有,强加之罪。她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如果武则天甘愿做一名弱女子,满足于后宫的明争暗斗,对政权没有无止境的追求,而只把皇后当成终极努力目标,那中国或许就不会有女皇帝这样一个词的出现。
武则天14岁入宫,正值青春年华,美丽聪慧,却得不到太宗的宠爱,屈膝当了10多年才人,太宗死后,又被遣送到感业寺当了5年的尼姑,她怎能不感叹上天的不公?所幸的是,在当才人时她认识了李治,并使这个未来的帝皇对她死心踏地,在登基后把她从感业寺接了出来,立为昭仪。武则天这样聪慧的女人在等了李治多年后,怎甘心只当个昭仪?十几年的宫廷生活,让她深知后宫的残酷,为了自保,更为了知足她压抑在心底十几年的欲望,她必须取得皇后的位置。李治是个多情而又懦弱的男人,他对比他大几岁的武则天几乎是言听计从。从感业寺出来仅一年,她就挤走了王皇后,并由此开始了她的权力生涯。李治不但懦弱,而且根本不善于治国。当他发现武则天的才干和魄力后,几乎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她,武则天也乐在其中……没有几个人会对权力说不!尤其是武则天这种有才能的女人,在那种封建的时代,更会捉住一切机会。李治死后,武则天的“靠山”倒了,那些之前对她暗怀不满,却畏于李治的默许而不敢公开反抗的臣子必然有所动静。武则天决然毅然不会让权。这个被养大了胃口的的女人勇于挑战封建陋俗,自己称帝。这是武则天的前半生,不断挑战封建,不断巩固自己权力的时期。
武则天研究读后感篇三
她是我曾经崇拜的一个女人,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聪慧、冷静、个性敏锐而坚强。关于她的了解只是通过影视作品,这次便买下关于她的书,想深入了解她,了解一代女皇帝的生活。
当我看完《武则天传》,我觉得自己买错书了,这本书把武则天写的很负面,几乎没有对她好评,这本书把我以前印象中的武则天形象彻底毁了。
我对作者有些不满,他的写作手法有些太过苛刻。但是我意识到,我以前理解的武后真的是太肤浅了。以致对武则天的崇拜全然是因为她的威风凛凛和女强人形象,我佩服她的果敢干练,羡慕她的智慧才华,但是却也忽略了的她的野心和权术,没看到她的阴险和狠毒。但是武则天终究是奇女子,无论她的性格是否有缺陷,为政是否过于独裁,都唯有她能够成为女皇。
看完书我也看了许多人对武后的评价,也看了看百家讲坛对武后的讲述,便感觉中立些。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个女人面对后宫争斗,她不得不狠下心。也正因她的不择手段,她在后宫扬眉吐气,后宫死寂了,没有了争吵,一切显得有些凄清。她也不过篡夺了皇位,历史上哪个朝代不是靠抢的,她的坚持和聪慧让她渐渐她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成为九五至尊,君临天下,开创了先例。她不认输哪怕那个时代对女人的偏见是如何,她却倔强的坚持自己的梦想,对于感情,皇帝只属于她,她不允许跟其他人分享—也许只有这样倔强,霸道的女人才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吧。
但我对她掐死自己女儿表示不解,我不知道她怎么下的去手,虎毒不食子。她这么做不免有些残忍。她也玩弄权术,残害了些大臣,玩弄权术为历代统治者的通病,武则天深得法家“权、术、势”之中三味。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之间的矛盾入宫争宠,利用高宗的宠幸废了王皇后,反对其当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名臣均遭贬杀,其家族近亲也被清算。她培养自己的耳目,皇宫之中大小事务都逃不过她的眼睛,造成了朝臣人人自危,在官场上造成了混乱。
武则天研究读后感篇四
读完这本武则天几乎用了整整一个月的业余时间,往往看了几页就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不是作者写的晦涩难懂而确实是自己的历史知识过于薄弱,但幸好还是坚持着看完了。
萧让通过大量阅读史书,客观研究分析,还原了一个不同于任何戏说版本的武则天给我们。她不同于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史学家,轻易就会下一个爆炸性的结论以期博取媒体和读者的眼球。在碰到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事,她通常会大量罗列史书中所记载的原话和年限(这估计也是我看得比较慢的原因,古文阅读能力比较差),加上些自己的判断。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判断都不加,让读者自己思考。
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确是一代而终的。机关算尽的一辈子,政治斗争的一辈子,背信弃义的一辈子,亲离子散的一辈子,但到最后还是得亲手将从儿子手中夺来的政权又归还给他们。武周一代而终,李唐复辟。从武周初期的酷吏告密政策到她大力推广科举制度,从她对酷吏的放权到对朝中重臣的控制,从她对自己亲生子女的残忍迫害到对情人的包庇宠溺,从初期对佛教的利用到老来的真正归铱。如果单从帝王的角度或是女人的角度来看,确实很难理解她执政五十多年的各种举动,但如果了解了她那样的出生背景,那样的一女侍父子的经历,又偏偏有了那样的心志和毅力,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喜欢这样的书,觉得没有被作者很强势的观点所引导,没有被一己之言所蒙敝,整个阅读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
武则天研究读后感篇五
今天,我看了有关武则天的生平事迹。
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她从一个门第卑微的氏族走出来,走向宫廷,最终在男权的社会里雄居天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很偶然的事情,如果没有时代机会,或者她没有政治家的气质,当然还有许多许多的因素,她是肯定成功不了的。我现在只对她政治家和野心家的气质做出自己的评论。
武则天很成功的运用了自己的政治手腕。她前期通过后宫的矛盾成功的进入了后宫,然后在后宫清除异己,当然手段之恶劣让世人不齿,(只有真正的政治家才会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变得冷血无情,坚韧不拔,哪怕是骨肉相残。)武则天随后又开始借助男权的力量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内廷。什么是野心?对于武则天来说就是即便是做了皇后她也还是不满足。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一个女人如果想要走上政治舞台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那么武则天是怎么做到的呢?她就是运用政治手段把所有不利于她的事态全部扭转成对她有利的。比如她的出生不好,因为唐朝的初期是氏族式,也就是说贵族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而武则天的家族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很卑微的。所以武则天在当上皇后之后就通过改变社会制度和人才引进机制来提高自己家族的社会地位,从而使自己的家族从一个小氏变成了一个名门望族,以此来抬高她本人的政治地位。我个人猜想当时的老百姓是肯定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的。这就和我们现在的很多当官的买文凭是一个道理。
但从中我们也可以想象武则天在这勾心斗角的宫廷斗争中,经历了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现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武则天是一位政治天才,她不但没使唐朝的国力衰退。而且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使社会继向前发展,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则天应该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君,同样她也有许多的谜有待我们解开。所以我们应该记住武则天!
武则天研究读后感篇六
她是一个绝世美女,用美貌征服了两代皇帝,用心机用计谋铲除了她眼里的障碍,从而当上了皇后,甚至后来通过迫害自己的皇子,而当上皇帝……看到这里,感觉也还行,毕竟一个女子,能在男子当权的世界里,谋得权位,肯定得有些手段跟心思,要想得到,就得付出,这付出,包括努力,当然也包括美色。
接下来,我期待的是,看到她当上皇帝后,做了些什么实事,对她的臣子是怎样的。可是,接下来,写的却全是她的后宫逸事,写了几个男子受尽她的宠爱,她的后宫生活是如何的荒乱无度……我很郁闷,我觉得作为一个如此出色的女子,人们不应该把目光只盯在她的后宫生活,古代皇帝尚且后宫佳丽三千,难道作为一个女皇帝,就不能宠幸几个“妃子”?若这本书是男性写的,我尚能谅解,因为男性本来就对这种事比较感兴趣,而且站在男生的角度,他们是不可能客观的评价她的。可是这本书作者是女性,当初在众多写武则天的作者中,挑到这本,也正是因为我觉得女性会更了解女性,我不要求作者对她尽显赞美之情,但也不能为了满足部分读者的需要,而尽写床第之欢,难道对于这样世间至此一个的女皇帝,她的私生活会比她的政绩更让作者期待?我愤慨!
其实,她应该是个很聪明的女子,不然,她怎么会留下无字碑,功过是非让后人评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她的气魄。只是,这样聪慧的她,这次却没有看到,希望下次可以在其他作者的。
武则天研究读后感篇七
武则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字眼。她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惊天动地的女皇。我钦佩她的才情与果断,同样也憎恨她的冷酷与无情。这位执着于自己的梦想的人,经历过隋王朝的腐败,也经历过大唐王朝的太平盛世,她的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我很想了解她,了解她谜一样的传奇人生!初读完这本武则天,不禁感慨万千。武则天,从儿时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到凶狠残暴的皇后,再到独一无二的女皇。
整整八十年!武则天深知权利的重要,她凭着自己的才智与心机,抓住自己制造的机会,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女儿,终于登上了皇后之位!她的果断,让我明白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光匆匆,也许你现在不抓紧机会,以后后悔都来不及。当然,我不会像武则天那样,以血腥来换取自己的利益。
武则天研究读后感篇八
读完这本“武则天”几乎用了整整一个月的业余时间,往往看了几页就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不是作者写的晦涩难懂而确实是自己的历史知识过于薄弱,但幸好还是坚持着看完了。
萧让通过大量阅读史书,客观研究分析,还原了一个不同于任何戏说版本的武则天给我们。她不同于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史学家”,轻易就会下一个爆炸性的结论以期博取媒体和读者的眼球。在碰到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事,她通常会大量罗列史书中所记载的原话和年限(这估计也是我看得比较慢的原因,古文阅读能力比较差),加上些自己的判断。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判断都不加,让读者自己思考.
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确是一代而终的。机关算尽的一辈子,政治斗争的一辈子,背信弃义的一辈子,亲离子散的一辈子,但到最后还是得亲手将从儿子手中夺来的政权又归还给他们。武周一代而终,李唐复辟。从武周初期的酷吏告密政策到她大力推广科举制度,从她对酷吏的放权到对朝中重臣的控制,从她对自己亲生子女的残忍迫害到对情人的包庇宠溺,从初期对佛教的利用到老来的真正归铱。如果单从帝王的角度或是女人的角度来看,确实很难理解她执政五十多年的各种举动,但如果了解了她那样的出生背景,那样的一女侍父子的经历,又偏偏有了那样的心志和毅力,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喜欢这样的书,觉得没有被作者很强势的观点所引导,没有被一己之言所蒙敝,整个阅读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