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写公益总结时,应该突出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益活动案例,仅供参考。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创新教学设计篇一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初步认识雷锋光辉的形象,懂得人要乐于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4个字:“需、雷、锋、叔”。
2、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雷锋形象,初步了解雷锋精神。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雷锋图像。
2、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雷锋的事迹。
3、雷锋生平简介:
雷锋(1940~1962),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湖南望城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就成了孤儿。1960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了一名汽车兵,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年仅22岁。
4、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导入课文学习。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雷、锋、叔、需。
2、学生观察后说说有什么发现。教师引导发现:“雨”字当作偏旁后变成“雨”,“锋”字左窄右宽,“叔”字左右相等的特点。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生字。
4、在投影仪上评议书写作业。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识字与读文情况:
指名读自己喜欢读的小节,相机正音。
用卡片重点正音:cengningjingbanying
曾泞荆瓣莹
四、朗读感悟,自主表达
1、轻声读文,思考:我们在哪儿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划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汇报,师板书:小溪旁、小路边……;随机理清诗歌脉络。
3、口头填空:
当孩子迷路的时候,雷锋叔叔曾()。当年迈的大娘行走艰难的时候,雷锋叔叔曾()。他时时(),哪里需要他,哪里就()。
4、多种形式读文:
引读:师读1、3小节,生读2、4、5小节。
五、拓展延伸,巩固识字
雷锋叔叔曾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曾踏着荆棘,背年迈的大娘行路。那泥泞路上的脚窝,还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那花瓣上的露珠,将永远闪烁着雷锋的光辉。
〖板书设计〗
小溪旁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创新教学设计篇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看看谁把课文读得最流利。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2.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儿?
学生读自己画出的句子。
3.自己找合作伙伴,用问答式来读一读。
4.小组比赛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
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大家互相说一说。
6.读读最后一节。
(1)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雷锋叔叔是爱心的象征。)
(2)说说生活中自己见到的雷锋叔叔做过哪些好事。
三、指导背诵
1.你发现诗歌有什么规律呢?说说怎样背更容易。
2.练习背诵。
四、读读记记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
2.谁会填。
弯弯的()长长的()蒙蒙的()
温暖的()晶莹的()
五、布置作业
1.讲讲自己看到的好人好事。
2.把你做的好事写在日记里。
六、板书设计
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创新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冒、需、滴、洒的记法和写法
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
2、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雷锋叔叔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只活了22岁。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同学上台介绍有关雷锋的资料。
3、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可同时利用视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听范读。要求: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结。
2、动画认读生字。注意“泞”为鼻音四声。
3、分小结读课文。
4、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读课文。想一想雷锋都帮助了谁?
学习第二小结。
齐读第二小结。
你从那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儿的?
指导读好的句子: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蒙蒙”的意思。
“冒着”换词:顶着等。
自由读、齐读、背诵第二小结。
学习第四小结。
注:方法与第二小结差不多。体会“荆棘”的意思。
雷锋这么爱帮助人,大家愿意去寻找他吗?
读一读第一小结。
注意: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教师可范读,学生分多种形式读。
沿着小溪找到了雷锋,沿着小路也找到了雷锋,那雷锋到底在哪呢?
引读: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讨论: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感情的通读全诗。
三、巩固练习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雷锋吗?他在哪里?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
2、动画认读生字词:
二、新课教学
(一)背诵课文
背诵二、四小结
背诵一、三小结
背诵五小结
背诵全诗
方式:自由背、小组背、齐背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
注意,冒:上面是曰而不是日
滴:右下角的里面是古
洒:右面是西,而不是酉
3、全班汇报
注: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4、指导书写
先写上下结构的字:冒、雷、需
再写走之底的字:迈、迷、迹
接着写三点水的字:滴、洒、泥、泞
最后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叔、锋
注:因为有12个生字,所以教师最好分开来指导。如:学生写完上下结构的字后,教师可让学生互查、改写,然后再写其它的。
三、巩固练习
1、组词
目()米()峰()低()酒()宁()
冒()迷()锋()滴()洒()狞()
2、读一读“我知道”
四、小结,拓展学习
1、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拓展学习,观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过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创新教学设计篇四
1、指导学生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等词语,理解运用足迹、泥泞、需要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认、会写、会用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认读字。
(2)指导学生积累和灵活应用搭配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2、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运用足迹、泥泞、需要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2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听歌曲吗?(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把雷锋当成学习的榜样。
3、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出示课题)
4、认识生字:锋、叔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关于雷锋叔叔的哪些事。画出本课的生字。
2、出示生词认读:曾经、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读的形式: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锋叔、曾、泞、窝、迈、荆、棘、瓣、莹、觅、需)
4、再读课文,读正确。
5、认为能够把课文读正确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
6、大家可以自由练习读。
三、指导写字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2、范写,重点指导:
(1)出示迈、迷、迹,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先写走之内的部分,再写走之;走之的左下撇捺交叉处要相连,不是交叉。)
(2)出示雷、需。(第一笔横要短,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四点分布要均匀。)
(3)冒:上边曰要宽些,下边目要窄些。
3、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4、出示自己会写的字,互相评一评。
四、布置作业
1、写一写自己不熟练的字或词语。
2、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1、复习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看看谁把课文读得最流利。
1、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2、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儿?
学生读自己画出的句子。
3、自己找合作伙伴,用问答式来读一读。
4、小组比赛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
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大家互相说一说。
6、读读最后一节。
(1)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雷锋叔叔是爱心的象征。)
(2)说说生活中自己见到的雷锋叔叔做过哪些好事。
1、你发现诗歌有什么规律呢?说说怎样背更容易。
2、练习背诵。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
2、谁会填。
弯弯的()长长的()蒙蒙的()
温暖的()晶莹的()
1、讲讲自己看到的好人好事。
2、把你做的好事写在日记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学雷锋,做好事
哪里有爱心,哪里就有雷锋叔叔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创新教学设计篇五
(二)摆出难题
学生答。
(三)细读课文,大胆解答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
对照课文检查
2、详读课文1、2小节
(1)课件出示1、2节课文,男女对读并填空。
哪里需要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锋叔叔怎么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为什么这样做?
(3)、那我们就好好读读(自由读、对读、指名读)
3、小组内自学课文3、4小节
4、出示第5小节,说说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小记者行动
1、我们也去找一找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2、小记者报道活雷锋的事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原文阅读推荐: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创新教学设计篇六
1、引导学生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同时,课件出示雷锋画像。
2、教师讲雷锋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我们了解了雷锋,可是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歌,板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师指导读“雷、锋”。
1、雷锋叔叔知道你们这样想念他,特意给你们送来了礼物,看一看。(出示课文投影字幕)
2、这首诗很好听,你想怎样读?(学读、同桌读、小组赛读等)
(1)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回答)
(2)学生自由读。(自学生字)
(3)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经验和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同学给予鼓励)
(4)利用生字卡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5)认读带拼音的词:雷锋、叔叔、曾经、泥泞、鸟窝、迈步、荆棘、花瓣、萤火虫、寻觅、需要。(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6)摘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你来试一试。(去拼音读词)
3、游戏巩固:把生字卡放在板槽中,指两名同学,教师说字,两名同学迅速取出相应的字并组词,其余的学生取出自己的字卡组词。
4、对重点的字分析字形、正音:“锋、曾、泞、晶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泞”读四声。对容易出错的字多读几遍。
1、指导观察要写的字的字形,分析字形特点。(需、迈、叔、锋、泞)
2、教师范写“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泥”右下部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写(放音乐)
1、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四人轮读,评议、正音。
3、试着背一背,对背得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把你知道的雷锋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创新教学设计篇七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学生感情的变化,通过三次讨论让学生体会自己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整堂课注重朗读,突出读的指导。另外,有关雷锋的事迹还有很多,这首诗歌对他的介绍也很少,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资料收集和交流环节,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做准备。
乐于助人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重要的一条,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但如何关心帮助人却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个时候我们把雷锋叔叔介绍给他们,无形中给了学生一把尺,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2课时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走近雷锋,了解雷锋
1、走近雷锋
(1)出示雷锋图像,师随机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他吗?(出示:雷锋叔叔)
(2)板书,指导书写:雷(上宽下窄)、锋(左窄右宽)、叔(左右均等)
2、了解雷锋
(1)学生谈自己对雷锋的认识。
(2)老师做适当补充。
3、导题:
雷锋,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的乐于助人,他的无私奉献,影响了多少人!今天,我们就随着文中的小伙伴,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补充课题:你在哪里)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字
1、师范读诗歌
2、生自由读诗歌,圈出生字,难读的多读几次
3、指名分小节读
第一小节:读通读顺
第二小节:曾、泞(后鼻音),泥泞(书写指导)
第三小节:读通读顺
第四小节:读准迈、荆棘、瓣、莹
第五小节:觅、需
三、再读诗歌,领会内容
1、生自由读诗歌,找找不理解的词语。
2、分小组先解决(如过不能),再由全班一起解决。
3、全班讨论解决。(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
预设:泥泞、年迈、荆棘、寻觅
四、复习巩固
1、读词
2、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出示词语,选择词语后读句子)
锋利这把刀很锋利,所以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曾经我曾经在这所学校上过学。
泥泞因为刚下过雨,所以这条小路变得很泥泞。
荆棘山路上布满荆棘,但是我不害怕,我要勇敢地向前进。
花瓣秋天到了,花朵也慢慢地凋谢,只见一片片花瓣随风飘落下来。
晶莹他的脸上满是晶莹的泪水。
寻觅我们四处寻觅可帮助小丽的好心人。
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五、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1、需(雷―――需)上下结构
2、洒、滴(左窄右宽)
3、师范写,生练写
4、交流评议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读出味来)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二、自读自悟,交流体会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雷锋叔叔的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交流体会
3、生默读诗歌。师: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
4、重点交流2、4、5小节
第2小节:
(1)边读边想边体会:
体会孩子和大娘遇到了困难;体会雷锋全心全意地帮助别人。
(2)朗读制导
第3小节同上
第5小节:
(1)师: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2)朗读指导
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
三、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1)反复朗读,说说感受
(2)背诵课文
四、内化拓展,情感升华
(1)师:雷锋叔叔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点学生读课后我知道,及时出示题词)
(2)师:雷锋的确是我们的好榜样。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让学生跟着唱一唱。
(3)寻找身边的雷锋。
师:小朋友,我们身边有没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
六、指导书写:
迈、迷、迹―――――左窄右宽
冒――――上面不是日
(不曾想,如今的孩子居然不知道雷锋!这太让人惊讶了。这才感觉到什么是代沟,毕竟我们与他们的年代不一样了!唉!
让孩子去了解雷锋,可是却有那么多孩子没有完成任务。可是前一天晚上,我满怀激情地备课,做课件,一直忙到十二点钟,为的就是让这英雄的名字能深深地留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但孩子的表现却那么无动于衷,不知道是过于生气,还是情绪的落差太大,或是感慨自己,总之,我把自己给气哭了,第一次,当着学生的面肆无忌惮地流泪了!算是对逝去雷锋的悼念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创新教学设计篇八
1、认识12个二类字,会书写,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4、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制作课件,准备雷锋叔叔的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吗?
生齐唱。
生介绍雷锋的故事。
师:是啊,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你在哪里)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读读这首饱含深情的诗吧。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生自读课文,师巡查。
指名一人一节读,师相机指导,纠正字音。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能把句子读的通顺了,那屏幕上的词语你会读吗?(屏幕出示词语:冒着曾经泥泞泥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
生读词语,师相机纠正指导。
师:词语同学们读的很准确,那老师把生字挑出来,你还能认识吗?(屏幕出示生字:冒、雷、需、迈、迷、迹、滴、洒、泥、泞、锋、叔)
生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字词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要来考一考,谁的阅读能力最强?
1、学习一、三小节
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小朋友们去了哪些地方寻找雷锋?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生回答。(板书: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说发现
师:是啊,这就是诗歌的优美,你能用你的朗读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吗?
生读词语
师:同学们,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
生回答。
师: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就像是着急的亲人一样,亲人不见了,我们怎么能不着急啊!(屏幕出示:第一小节)
生边读边体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切心情。
师: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读一读第三节。
学生练习朗读。
2、学习二、四小节
生回答,读二、四小节。
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不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
生标示回答词语: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
指导“冒”字的写法,生跟写,互评,师巡视指导。
师:你能抓住这几个词语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吗?
屏幕出示图片,理解“泥泞”。
师: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雷锋会很快就帮孩子找到家人吗?
生体会雷锋的困难。
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
带着这种感情女生朗读。
师:是啊,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
生齐读。
(2)师: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学第四小节,一边读一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
背着年迈踏着荆棘洒下的汗滴
师:(屏幕出示图片)理解荆棘。
师:你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
生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伤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很不好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生朗读,体会雷锋的辛苦。
师:为什么雷锋叔叔要对一位陌生的老大娘付出这么多?
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齐读。
(3)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屏幕出示图片)
雷锋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当做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战士,孩子们怎么能不爱戴他,怎么会不着急的寻找啊!
师:孩子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他们还去别的地方寻找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四处寻找)是啊,他们走过了大街小巷,走遍了山川河流,最后他们到底找没找到雷锋呢?请用心读一读最后一个小节,边读边思考。
生回答,说理由。
师:是啊,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留了下来,他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爱心也洒遍了祖国各地,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练习读出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
生介绍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
是啊,只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在哪里。”相信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我们身边一定会有涌现越来越多的“小雷锋”。就让我们再一次唱起那首历久弥新的歌曲吧。(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