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编写一份安全教案是非常必要的。借鉴下面的中班教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新的灵感和思路。
小学美术甜蜜的梦教案篇一
1.引导幼儿体会家长工作的辛苦,知道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2.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有目的的制作。
幼儿自愿参加美工区活动
各种美工制作工具、各种废旧材料、各种纸张、彩笔等。
1、引导幼儿讨论父母的辛苦之处。
2、引导幼儿讨论想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制作什么礼物。幼儿制作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
3、引导幼儿互相参观同伴的作品。
1、孩子们在讨论时都表示自己的爸爸、妈妈非常好,非常爱自己。但只有一部分幼儿能说出爸爸、妈妈怎样辛苦,对父母的工作也比较了解。
2、有的幼儿说戏爸爸、妈妈画一张画。有的说爸爸喜欢手套,想给爸爸做一双手套。许多幼儿都知道自己的父母喜欢什么。
3、有的幼儿制作了小花送给爸爸妈妈,有的制作了小衣服,还有的制作了手套等。幼儿在制作中能相互帮助,共同想办法克服困难。
4、将幼儿作品展示到作品袋中,幼儿在过渡环节可以互相欣赏,或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有的幼儿对父母的工作并不太了解,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知道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比较了解父母的爱好,知道做些什么送给爸爸妈妈。在制作工程中比较有主见,自主的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且孩子们了解爸爸妈妈兴趣的不同,说明幼儿观察到了家长较细微的特点。
小学美术甜蜜的梦教案篇二
1.在主题墙上悬挂倒着的大幅“福”字,用以引发幼儿回忆春节场景。
2.将“福”字取下,“快乐假期”主题墙改为“母子情深”照片墙,用来张贴幼儿与妈妈的。亲密照片,营造“三八”节欢聚氛围。
3.引导幼儿给自己的好朋友画像,并布置“我的好朋友”主题墙。
1.请幼儿欣赏旅游照片,相互介绍到哪里旅游了,有哪些著名景点,当地的建筑、人们的生活有什么特点,帮助幼儿感受不同地域的不同风光和文化。
2.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叠被子、整床铺、女孩学习梳头等。
3.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发生在幼儿间的文明礼貌、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环境、诚实守信等行为予以肯定,并组织幼儿讨论,做出正确判断。
1.建议家长带领幼儿看灯会,参加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庙会、赏花灯、秧歌、高跷表演等。
2.请家长配合幼儿开展采访妈妈的活动,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让幼儿洗手绢、洗袜子、叠被子等。
3.提醒家长为幼儿提供“串门”交往的机会,引导幼儿做文明的小主人或小客人。
次主题一:开展活动“过年趣事”“闹花灯”“做花灯”“灯谜乐”“6的组成”,直到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过年的风俗习惯及待人接物的礼仪,感受和家人过春节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
次主题二:开展活动“母子情深”“游子吟”“风儿找妈妈”“神密礼物”“甜蜜时刻”欣赏画面或雕塑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次主题三:开展活动:“真正的想法”“摇摆舞”“10以内物体的正逆顺序”“找动物”“护绿行动”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了解树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树木的方法。
美工区:
“漂亮的年画”:能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运用颜色的对比、补色关系,尝试调配色彩来变现画面。
“做花灯”:运用剪、贴、画的技能制作花灯,体验呢利用废旧瓶子制作花灯的乐趣。
“我的好妈妈”:能画出妈妈五官的主要特征。
“送给妈妈的礼物”:学习简单的编制方法,能用折、套等技能用彩绳编织简单的心形饰物。
益智区:
“花灯拼图”:巩固5以内数的加减。
“猜灯谜”:丰富灯谜信息量,学说谜语,体验谜面与谜底的逻辑关系。
“溜溜球”:熟练掌握6的组成。
“扑克比赛”:熟练掌握6以内的加减,提高6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能力。
阅读区:
“与中国民俗有关的图书”了解中国春节的系列传说,了解传统民俗,感受传统文化。
“古诗竞赛”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喜欢朗诵古诗和表现古诗的内容。
角色区:
“我很能干”:熟练整理娃娃家的物品。
“玩具博览会”:能将自己玩具的特点、功能归纳出来,用语言、绘画等方式像小朋友推介自己的玩具;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户外活动:
“快乐舞龙队”:能够正确、熟练的走出双圈、螺旋、s形等队形,初步学习走交叉队形。
“探险去”:坚持10分钟内快速交替走、跑、上下楼梯。
“我们有力量”:能够用上肢拉动身体,锻炼上肢力量。
“快乐皮筋”:能够快速侧身钻过60厘米以下高度的皮筋。
“贴人”:练习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跑,能够快速反应和速跑。
小学美术甜蜜的梦教案篇三
童谣简短明快、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幼儿喜爱。童谣的内容大多源于生活,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小班童谣《虫虫蚂蚁在搬家》共四句,每句七字。教师用四川方言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理解“耙、旮旯”意思,明白“蚂蚁搬家要落雨”的生活经验,同时让幼儿感受童谣的趣味与魅力。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感知方言词汇“耙、石旮旯”。
2.通过“开火车钻山洞”游戏,进一步体验童谣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感受用四川方言朗诵童谣的趣味性。
难点:理解童谣内容,借助游戏使幼儿较准确的朗诵童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说四川话,看过蚂蚁搬家的现象。
物质准备:图片、纸板。
活动过程
(一)师幼听赏童谣《虫虫蚂蚁在搬家》(普通话)。
1.教师出示图片,引出主人公——蚂蚁。师:孩子们,看看这是谁?
幼儿:蚂蚁。
师:对的,那你们听过关于蚂蚁的童谣吗?
幼儿:
师:接下来郭老师念首童谣,听听蚂蚁在干什么?
2.教师有情感和节奏地朗诵童谣(四川话)。
《虫虫蚂蚁在搬家》天上落雨地下,虫虫蚂蚁在搬家,问你搬到哪里去?搬到对门石旮旯。
(二)通过问答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
幼儿:蚂蚁。
师:蚂蚁在干什么?幼儿:搬家。
师:是的,虫虫蚂蚁在搬家(教师出示第二幅图片,贴上)。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
幼儿:下雨了。
师:你的小耳朵听得很仔细,天上落雨了。那你们晓不晓得天上落雨,地下会变得啥子样?
幼儿:湿的。
师:是的,落大雨地下会湿。郭老师请你们摸一摸天上落雨过后的地下是啥子感觉。
幼儿:的。
师:天上落雨后地下是的,原来:天上落雨地下。
师:看到蚂蚁搬家,你们猜小朋友会给蚂蚁说啥子话呐?(教师出示第三幅图)
幼儿:
幼儿:问你搬到哪里去。
师:看看,蚂蚁搬到对门哪里去了?
幼儿:石头
师:对的,石头的缝缝头,四川话叫“石旮旯”。原来是搬到对门石旮旯。告诉你们哦,这首童谣的名字叫《虫虫蚂蚁在搬家》,我用绿颜色的纸表示题目:幼儿:《虫虫蚂蚁在搬家》。
(三)通过多形式(师幼合作、幼儿分组)朗诵,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童谣的理解。
1.师幼共同朗诵童谣。
师:你们会不会念这首童谣了?我们一起试一哈,要不要得?幼儿:要的
2.幼儿分组朗诵童谣。
先请6个小朋友到前面朗诵,剩下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然后互换角色,看哪一组念的又大声、又有劲儿。
(四)“火车过山洞”游戏,感受童谣有趣好玩的特点。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示范玩法。
师:你们晓得不?《虫虫蚂蚁在搬家》这首童谣跟“火车过山洞”游戏一起,少好耍,你们想不想耍?幼儿:想。
幼儿:明白了。
2.游戏结束,教师小结。师:游戏好玩不?
幼儿:好玩。
师:待会请你们回到教室,把今天的童谣和游戏分享给你们的小伙伴,一起玩,要不要得?
幼儿:要的。
附:小班童谣《虫虫蚂蚁在搬家》天上落雨地下,
虫虫蚂蚁在搬家,问你搬到哪里去?搬到对门石旮旯。
活动总结
平日的教学活动老师们都是使用的普通话,而童谣本身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要用当地方言才能感受到童谣的趣味性,因此用方言进行语言教学活动的机会孩子们表现的特别好奇、兴奋。
在第一环节,让孩子们理解“耙”,我用棉花涂成咖啡色,尽可能的贴近泥土颜色,
孩子去摸的时候,感受到了软软的,这个教学策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由于教师全程是采用四川方言教学,孩子很快就适应了语言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师幼朗诵、幼儿分角色朗诵),加上本首童谣内容比较短,孩子学起来比较快,很快就学会了童谣。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甜蜜森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美术甜蜜的梦教案篇四
《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是一个社会,它主要是让理解故事内容,拥抱、吻、关怀是一种甜蜜的亲情,并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成人的爱。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拥抱、吻、关怀是一种甜蜜的亲情。
2.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成人的爱。
1.图片、挂图。
2.故事磁带。
3.黑板。
一、谈话讨论活动反思
(一)小松鼠要给她的妈妈送甜蜜,你们猜猜她会送什么甜甜的礼物。
(二)教师用简单的图示加以记录。如“可能是糖”,就画一颗糖,将幼儿讨论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二、倾听故事
(一)教师出示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二)妈妈的妈妈是谁?
(三)妈妈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外婆心里觉得怎么样?
(四)小松鼠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外婆心里觉得怎么样?
(五)外婆喜欢这些礼物吗?你喜欢吗?
(六)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三、表达对妈妈的爱
(一)教师扮演妈妈,让每个幼儿给“妈妈”送甜蜜的礼物:拥抱、亲吻,说一句甜蜜温馨的话等。
(二)鼓励幼儿回家后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迁移经验,鼓励幼儿把甜甜的爱送给更多的人。
(2)说一说:甜甜的爱还可以送给谁?送给他们什么样的甜甜的爱?
(3)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和老师一起表演故事,老师扮演外婆,和孩子一起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有两个: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拥抱、吻、关怀是一种甜蜜的亲情。
2、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成人的爱。
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孩子去尝试甜蜜的快乐为主,活动中我扮演“妈妈”,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们知道表达喜欢的方式有亲、拥抱、关心的慰问等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表现出自己的方式,除个别内向的孩子没能积极的表现出来,这个时候我却没有注意去特殊引导而是直接忽略了,就像听课老师们说的那样应该照顾到每位孩子的感受,才能达到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
回家后,把这些礼物也去送给你的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吗?”最后,我让幼儿回家也给自己的亲人也送上一份这样的礼物。
小学美术甜蜜的梦教案篇五
一、活动目标
(一)初步感知10以内数量的群数与按群数。
(二)进一步感知10以内数量的守恒。
二、活动准备
(一)6块蛋糕(可用玩具或橡皮泥制作)、3个盘子。
(二)动物图谱若干,以下列形式摆放:pppppppp、×××××××××、gggggggggg等。
(三)幼儿人手一套1-5的点卡。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点心一感知6的群数与按群数,感知数量守恒。
1.数蛋糕。
――好朋友聚会真开心!小兔准备了很多好吃的点心,我们一起帮它数一数有多少,看谁数得最(教师出示6块蛋糕,幼儿点数。)
――有几块蛋糕?你是怎么数的。
――谁还有不一样的数法?(快速引导幼儿集体、小组、个别2块2块数、3块3块数。)
2.装蛋糕。
――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兔来装蛋糕,2块蛋糕放一盘。
――现在来数数蛋糕一共有几块?
――一盘是2块蛋糕,我们一起用2块2块数的办法数一数。(引导幼儿2块2块数,教师点一个盘子幼儿数一下。)
――把3块蛋糕放一盘,可以怎么数?(引导幼儿练习3块3块数。)
3.教师小结。
――1块1块数、2块2块数、3块3块数,这些蛋糕都是6块。
(二)朋友多真快乐―感知8、9、10的群数与按群数。
1.数小猴。
――小猴们手拉手来了,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告诉我来了几只猴子。(出示两两拉手的`8只小猴。)
――你怎么知道有8只?是怎么数的?(引导幼儿2只2只点数。)
――你觉得是1只1只数快还是2只2只数快?
――谁愿意来比一比?(2~3对幼儿用两种方法同时点数;师幼互换角色比赛数1~2遍。)
2.数小乌龟。
――乌龟慢悠悠地走来了。看谁能最快说出来了几只乌龟。(出示3只一排的9只乌龟。)
――你是怎么数的?有不同的方法吗?(根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练习3只3只点数。)
――我们来比比,1只1只数和3只3只数,谁快谁慢?
3.数小猫。
――看看谁来了。用最快的速度数一数是几只。(出示10只小猫图片。)
――可以几只几只数?(引导幼儿2只2只和5只5只点数。)
4.教师小结:数10个东西,如果1个1个数要数10次,2个2个数要数5次,5个5个数只要数2次,所以用2个2个数、5个5个数比1个1个数的方法来得更快一些。
(三)表演真开心――看图谱按群数。
青蛙准备了表演的图谱,请小朋友看图谱来表演!看到pppppppp,我们就边跳边2个2数。(引导幼儿有节奏边跳边数。)
1.变换动物图谱,按照图谱进行群数和跳跃,练习按群数和感受群数的节律。(集体游戏后可请能力弱的幼儿单独游戏一次。)
(四)游戏“找一找、数一数”―练习按群数。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小朋友出一张卡片,另一个小朋友找出相同的卡片,用按群数的方式一起数数。如两张3的点子卡片,就数数:“3,6,有6个点子。”
2.游戏若干遍。
小学美术甜蜜的梦教案篇六
1、学会说句子"你的礼物甜到xxx心里去了",感受故事中甜蜜的亲情。
2、学习用拥抱、亲吻、说甜甜的话等多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
故事录音带、挂图、
一、谈话讨论导入课题。
妈妈的妈妈称什么?(外婆、姥姥),今天的故事就是《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二、欣赏故事采用边讲述边讨论的方式感受故事中甜甜的亲情。
(一)教师利用挂图讲述故事。
1、讲述第一幅挂图:小松鼠给妈妈送甜蜜。
问题:
(1)。小松鼠给她妈妈送了什么甜甜的礼物?(甜甜的糖和甜甜的巧克力蛋糕)
(2)松鼠妈妈接到礼物时跟她的.宝宝说了什么话?(你的礼物甜到妈妈心里去了)。
2、讲述第二幅挂图:小松鼠和妈妈一起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问题:
(1)松鼠妈妈给外婆送了什么礼物?(一条长长的、软软的围巾)。
(2)外婆接到礼物甜甜的笑着说了什么话(你的礼物甜到妈妈心里去了)。
3、讲述第三幅挂图:小松鼠送给外婆送礼物。
问题:
(1)小松鼠送给外婆什么礼物?(一个甜甜的吻)
(2)猜外婆可能会说什么呢?(你的礼物甜到妈妈心里去了)
发散性提问:
(1)外婆还会说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甜蜜的话,如我爱你、宝宝真乖、外婆喜欢你……)
(2)除了送礼物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说,还可以用拥抱、亲吻、说甜甜的话等多种方式表达)。
(二)听故事录音再次感受故事中的甜蜜情景。
(三)经验迁移,鼓励幼儿把甜甜的爱送给更多的亲人。
1、老师送给幼儿甜甜的爱:
(1)、请幼儿戴上围巾,感受长长的、软软的围巾带来的温暖。
(2)、老师送给幼儿一个甜甜的吻、一句甜蜜的话,请幼儿说说句子"你的礼物甜到我的心里去了")。
2、鼓励每个幼儿给老师送个甜蜜的礼物:拥抱、亲吻或一句甜蜜的话等。
三、一起畅想:新年就要来到了,甜甜的爱还可以送给谁?鼓励幼儿回家后把甜甜的爱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所有的亲人。
小学美术甜蜜的梦教案篇七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甜蜜世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对糖的制作过程感兴趣,初步了解糖的制作原料。
2、通过讨论、交流和分享等活动,知道糖的不同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3、活动中,能用清楚、完整的语言向同伴介绍自己收集的糖的各种经验。
幼儿收集各种糖,布置"各种各样的糖"的展览。
1、参观糖的展览。
教师:小朋友都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糖,现在请大家去参观一下,看看有些什么糖。
2、交流活动:我看到的糖。
教师:清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糖?它是什么样的?
3、教师小结:糖有很多种类,有的糖是白色的,有的糖是彩色的;有的糖细细的,碎碎的;有的糖是方的,有的是小圆糖;有的是动物形状的糖等。
1、讨论糖的用途。
教师: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糖,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2、小结糖的用途。制作糖水或甜品,烧菜,酿酒,腌菜,休闲娱乐等。
3、根据糖的用途进行分类。
教师:这里有这么多种糖,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用途帮它们分分类吗?
1、讨论糖的味道。
教师:你吃过什么糖?它是什么味道的?
2、品尝活动。
教师:小朋友随意品尝两种糖,比一比它们的味道一样吗?
3、集体交流。
教师:你吃的是什么糖?它是什么味道的?
1、讨论糖的制作原料。
教师:你知道糖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吗?
2、了解糖的制作原料。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3、了解蔗糖的种类。引导幼儿自己看图,了解图意。
小学美术甜蜜的梦教案篇八
糖果的主题一开始,孩子们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每个孩子都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糖果及喜糖的包装。在与同伴介绍的时候,孩子们的发现和表达让老师大吃一惊。
一、我眼里的糖果
(一)牛皮糖李唐威说:“我带的是牛奶糖,牛奶糖是白白的,长长的,圆圆的,包在糖纸里面。”
馨馨说:“我带的糖是粉红色的,象鸡心,摸上去软软的。”
希希说:“我带来的是小猪糖(真的象一只小猪的样子),有点黄颜色,摸上去软软的。”
楚一接上来说:“我以前也吃过的,我知道这个是牛皮糖。”
小班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是很具体的,但因为有了具体的经验与实物的引导,他们也能进行初步地推理,得出“摸上去软软的就是牛皮糖”,尽管不一定科学,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二)亲嘴小麻子文佳说:“我带来的是亲嘴小麻子,是黄颜色的。”
沈雨柔说:“我上次到超市去的时候,还看见红的和紫的亲嘴小麻子。”
安奇说:“还有黑色的亲嘴小麻子。”
沈雨柔说:“没有的,我没看见有黑色的,只有红的,黄的,紫的。”
安奇说:“有的,我在超市里看见的。”
因为有了不同的意见,所以双方就争执起来。争执的出现,标志着孩子的思维有向前进了一步。大多数小朋友都说没有黑色的亲嘴小麻子。但蒋寅恪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我对他们说:“大家以后到超市去再仔细地找一找到底有没有,安奇如果你看见了,就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看。”他点头答应了。一场争执才算平息下来。
二、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甜甜的孩子们都知道糖是甜甜的,在一次自由活动时,通过孩子们的谈话,我发现孩子们对糖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婷婷带来了一个形状很奇特的棒棒糖,她很得意地说:“我的棒棒糖是西瓜味道的。”
李嘉鑫说:“西瓜甜甜的,我最喜欢吃。妈妈说我的肚子象一个大西瓜。”说着还拍拍自己的肚子。
佳熙说:“我也喜欢吃西瓜,我还喜欢吃苹果,苹果也是甜甜的。”
(孩子们对甜的食物有着天生的好感与喜爱,他们在这方面也有经验,何不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大胆地与同伴交流,一方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扩展幼儿的经验。)我说:“西瓜、苹果都是甜甜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甜甜的呢?”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说说。
佳熙:我爸爸给我买的奶粉是甜甜的,我最喜欢喝,我每天都要喝的。
婧仪:我小时候喝妈妈的奶,妈妈的奶也是甜甜的。
瑶瑶:我也喝妈妈的奶长大的,每个人都是喝妈妈的奶长大的。
安奇:水果都是甜甜的,苹果,香蕉、橘子。
楚一:不对,橘子是酸酸的。
朱元正:我上次和奶奶去买的桂圆是甜甜的,可好吃了。
李俏:对,还有甘蔗!
吴雨:在超市里我看见的蜂蜜也是甜甜的,我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要喝蜂蜜,我妈妈说这样大便就不疼。
孩子们交流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老师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没有刻意地让孩子停下来重新组织话语,但孩子在交流的时候,他们的神情、他们的言语、他们的动作无不透着喜悦与激动,即使有了不同的意见,有了矛盾,他们也在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共同进步。
三、参观糖果孩子们在初步地谈了自己知道的糖果以后,我们让孩子一起来参观小朋友带的糖果,这次的参观丰富了孩子们对糖的种类的认识。
“这是qq糖。”“这是亲嘴小麻子”“还有大白兔糖”
小学美术甜蜜的梦教案篇九
1、 了解故事内容,用多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
2 、学会做糖果,培养动手能力。
3、 懂得尊老爱幼,告诫幼儿吃糖多了不好。
懂得尊老爱幼,告诫幼儿吃糖多了不好。
课件 糖纸若干 橡皮泥 牙签若干 音乐。
(一)开始部分:
儿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 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 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二)基本部分:
1 、教师边放课件边讲故事《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2、 提问:小松鼠送给外婆一件什么样的礼物?你想送给你的外婆一件什么样的礼物?
3、亲子互动:把你的甜蜜的礼物(一个吻,深情的拥抱)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老师。
4 、动手操作:教师教幼儿做糖果(先用橡皮泥抟成糖弹,再用糖纸包起来,将两边扭起来。也可抟成糖弹后插上牙签,成棒棒糖。)
5 、放音乐,幼儿自由操作: 做糖果
(三) 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将做的糖果送给家人,教育幼儿吃东西的时候要长幼有序,
告诫幼儿吃糖多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