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坎坷,才能领略到成功的甜美。规划总结的结构和重点,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励志总结,我们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励志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李焕英有感篇一
贾玲是我很喜欢的一名喜剧演员,她和沈腾主持的《王牌对王牌》我就经常观看,这次又是她俩主要,我一定要看一下,没想到看到花絮我就很喜欢了。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那一天贾玲和妈妈正在热聊人生,想拥有一样什么样的车子,结果妈妈骑自行车驮着她过马路,没想到被身后开过来的汽车给撞倒了,俩人都被送到了医院救治,贾玲没有受多大伤,但是醒了发现妈妈不见了,她着急找妈妈,结果发现时间倒转,她被吸入一股飓风之中,一下子从天而降落到了地上,这时正被年轻的李焕英接中,压倒了身下,这时年轻的张江感到,背着贾玲又是一通奔跑,张江说他们安全人员已经尽了全力,发生的后续事情和他们无关。贾玲认识张江,并没有纠缠,她看到了年轻的李焕英,这时正好是购买电视机的时间,大家都拿着自家的购买票去排队,李焕英和王琴都希望这周可以买到电视机,但是电视机只有一台了,俩人互不相让,售货员说大家谦让一下,下周电视机就到了,这时贾玲装扮成盲人和售货员说她的心愿就是可以有一台电视机,售货员说这个半导体比较适合你,贾玲不甘示弱说我那失聪的弟弟的心愿也是可以有一台电视机,售货员觉得她很上进,希望李焕英和王琴都可以牺牲自己,让给贾玲,结果贾玲买到电视给了李焕英,大家都很开心,大家都可以看电视了。李焕英成了全厂第一个买到电视的人。
大家聚集在一起看女排比赛,厂领导决定办一场女排,贾玲听过这次比赛妈妈没有参加,一个天大的好事妈妈没有赶上,贾玲为了这天大的好事决定帮助妈妈完成心愿,一起凑足女排队员,王琴由于生气电视机被贾玲和李焕英抢走,决定女排赛上比高下,结果女排赛上他们队员们的失利,失去了冠军,但是妈妈和战友们都很开心,说厂领导破天荒第一次花这么多钱办比赛,参赛就有礼品,他们都很高兴,贾玲说原来这就是天大的好事啊,原来他们的心愿这么简单就容易满足,就容易开心啊。
女排比赛之后厂长看上了李焕英,要介绍给他儿子沈光林认识,贾玲有意撮合他俩在一起,但是贾玲的认知是20xx年现在,而他们生活在1981年,发生了一些列有趣的故事,她给李焕英和沈光林购买电影票,结果忘记了当时是双号一排,单号一排,不是连号在一起,所以即使在看电影,连号的座位是不挨着的,只能遥遥相望,沈光林带了一盒爱心毛豆无法给李焕英,贾玲不气馁要给他们制造第二次机会就是划船,结果沈光林又带着他之前的毛豆来了,没想到毛豆坏了,沈光林划船的时候肚子突然不舒服,情急之下跳入湖中,这一点演的惟妙惟肖,笑死我了。
一次次撮合,李焕英和贾玲回家吃饭喝酒闲聊,透露出她已经领证结婚了,对象是贾文田,他们厂锅炉房的,是个好人,她过得很幸福,难过的只有贾玲,李焕英看到贾玲的裤子破了,于是给她补了一个小狗在上面,贾玲发现她的妈妈在她小学时候还不会补裤子,这个时候怎么会补小狗呢?她发现了端倪,原来她的妈妈和她一样穿越到了1981年,并且她的妈妈穿越回了自己年轻的时候,这时她看到了贾玲从天而降,于是她去接她,这一路陪着贾玲给她制造爱心情节,她很感动。她希望贾玲可以健健康康就好。
故事太感人了,看到最后我都止不住的流出了泪水。
现在电影已经突破42亿票房了,简直是一匹黑马,谁能想到一个如此简单的人物可以创造这么大的辉煌呢?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妈妈和一个平平凡凡的孩子,有趣的事情也是家家都能发生的片段,没想到放到大荧幕上一样璀璨,贾玲说她没有学过导演,没有任何经验,只是用心去演,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比她有经验,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这么一个壮举,值得我们为她鼓掌欢呼,这次的成功,可以让她的妈妈开心,让他们家的生活过的更加的好,这是我们都很开心的事情。她的爸爸也为她骄傲。
我的妈妈看完也很开心,说我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孩子健康成长,你要好好学习,有个健康的身体,未来的路走的顺畅,生活惬意,就是最好的安排。可是现在呢,我太调皮,太让她生气,这点做的不好。希望我看完这部电影可以有一点改观,有一点进步,看我今年有什么变化。
我也想在这一年可以进步一些,再努力一点。
李焕英有感篇二
今年春节,我和父母去电影院观看了年度感人亲情片《你好,李焕英》。
这是一部非常真实的电影,歌颂了母爱的伟大,看完让人潸然泪下。影片讲述了主角贾晓玲骗母亲说考入了名牌大学,母亲李焕英知道真相后选择原谅,就在母女俩骑车回家之际,却不幸遭遇车祸,贾晓玲只是受了轻伤,而母亲却因此丢了性命。就在这时,她意外穿越到了母亲年轻的时代,于是便假扮母亲的表妹,发誓要让母亲过上快乐的生活。她先让母亲买到了厂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又让母亲在排球赛上大放异彩。为了让母亲日后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又想方设法给母亲和厂长儿子制造机会见面。但当她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裤子竟然是当时不懂针线的母亲缝好的时,她才意识到母亲也是穿越来到1981年,接着她跑着去找母亲,脑海中闪现过与母亲美好过往的一幕幕画面:她从小就不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总是调皮捣蛋,但母亲并不骂她,还细心地照顾她。长大后,她也没能让母亲骄傲,只考上了成人本科。她没能让母亲在有生之年得到幸福与快乐,所以才在穿越之后做了很多,却不曾想,知道一切的母亲还是一句:“我的女儿,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到了这里,故事也就在母亲心电图上变成一条直线的地方结束了。这是一个充满欢乐与悲伤的故事,让人看了思绪万千。
我的母亲也是我的“李焕英”。听说她怀孕时身体本来就很虚弱,每天都吃不下一点东西,闻到食物的味道就不舒服,但为了我的营养,她坚持每天吃饭,吃了不舒服就大口地喝水使东西进到肚子。就这样,我还是早产了,并且提前出生了两三个月。母亲临生我的时候,父亲还在外地出差,母亲忍受着身体的不便,坚持着来到医院,打电话叫来了干妈。要进产房前,她告诉干妈:“早产风险很大,要有了意外,一定要先保住孩子啊!”幸好最后还算顺利,我呱呱落地了,母亲却因为太虚弱,被医生安排住院休息。
每当她跟我说曾经对我的付出时,总是显得那么平淡如水,可我早已枰然心动。我总会想:第一次做母亲,她就做得如此动人,付出一切把我养大。而我第一次做孩子,却什么也没有做好。
每次陪我学习到深夜的是母亲,每天早早起床为我做营养餐的是母亲,每次我生病了照顾我的也是母亲……我所有的一切都来自母亲。
我想:每一位母亲都是一棵老树,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新苗。我们在母爱的浓荫里成长。幼苗在长大,老树却在慢慢地枯萎。所以,趁着现在,好好陪伴我们的母亲吧!
李焕英有感篇三
“啪!”
电影院里的灯灭了,在大屏幕的中心,赫然出现了一个标题——你好,李焕英。不过,在中文的下方,有一段英文,那段英文是hi,mom。
此片的主人公是贾晓玲和她的母亲李焕英,这对母女,演绎了平常人平平淡淡的一生。贾晓玲小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不好,李焕英也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
到后来,贾晓玲托人做假证,骗母亲自己考上了“省艺校”,不过,却以一种最难堪的方式让母亲,和前来参加聚会的所有亲友知道,自己不过只考上了成人教育学校。
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她们不仅创造了生命,还竭尽所能抚养自己创造的生命,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标题下方的那段因为,是“你好,李焕英”译文,是的,李焕英是位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而且,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英雄!
珍惜当下,珍惜时光,陪陪家人,孝顺爸妈!
电影闭幕,影院重新恢复光明……
李焕英有感篇四
“谨以此片,献给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当银幕上缓缓打出这几个字时,电影院内灯骤然亮起,我才发觉影片已经结束了,脸上留着未干的泪水,手中攥着的纸巾不知被泪水沾湿了多少张,内心的情感久久无法平静。
《你好,李焕英》的介绍是一部喜剧片,是呀,有贾玲、张小斐、沈腾等一众喜剧演员参演,可不就应该是部喜剧片吗?可当影片结束后,你才发现这是一部既好笑又好哭的影片,有人评价说它赚足了观众的泪水,是笑出来的,也是哭出来的。
故事的开头简单讲述了主人公贾晓玲“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自小与周围小孩的与众不同,在妈妈李焕英的教导和开解下,贾晓玲并未显现出自卑,而是快乐健康的成长,直到她长大成人、参加高考、拿到录取通知书、又伪造一个录取通知书、父母替她大办开学宴、宴会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后,意外不期而至。母亲在骑自行车载她回家的路上,与她交流时因为分心,被前方驶来的一量大货车撞倒,昏迷不醒,而贾晓玲并未受伤,她趴在床前痛哭,这时一道金光闪过,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接着便有了贾晓玲穿越回自己母亲李焕英还未与她的父亲结婚前,于是她为了弥补自己未曾让母亲高兴一回的愿望,她先想方设法替母亲买下了当时厂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又因为记得母亲好友曾说过,当时举办了一场排球赛,但因为她和贾晓玲母亲李焕英并未参加排球赛而被另一个死对头王琴“捡”走了天大的好事儿。于是她希望李焕英参加排球赛,并以李焕英表妹的身份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接下来便是她们遇上了一群“恶霸”,并遭其威胁;排球队无法成立,众人皆有事;排球赛场上意外连连;努力撮合李焕英与“厂二代”沈光林而非自己的父亲,以及后面的与李焕英一起喝酒,说到她以后未来的生活,告诉她的却与上一世截然相反,丈夫是上一世众人羡慕的王琴的丈夫沈光林,女儿有出息、出国留学,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李焕英却说她只希望她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长大。第二天醒来,李焕英告诉她自己与贾文田领了结婚证的消息,但她并不希望结果如此。但在看见李焕英与贾文田的相处之后,她便释然了。故事的最后是贾晓玲无意间发现自己母亲也穿越了回来,并以回放的形式放映了母亲为她所做的一切。
故事的最后,也是最感人的地方,就像结局中写到,“打有记忆,她就是中年妇女,所以总是忘记,妈妈也曾是花季少女。”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淳朴的希望,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求富贵,但为健康;不就优秀,但常快乐。
感谢所有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李焕英有感篇五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这是电影《你好,李焕英》结尾部分的一张黑白照片旁出现的一行字。
《你好,李焕英》是由贾玲主演和导演的一部电影。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贾玲对母亲的追思和感激。20xx年,考上大学不久的贾玲得到了母亲意外去世的噩耗,未来得及与母亲进行一次告别。二十年过去了,贾玲是用这样的一部电影,用这样的一种方式,与母亲相遇,然后告别。
电影里,贾玲穿越到1981年。那时,李焕英是与贾玲同龄的少女,热情开朗的李焕英与“表妹”贾晓玲,仿佛形影不离的闺蜜一般。来自20xx年的贾晓玲想要弥补母亲后来经历的种种遗憾,并试图改变母亲的命运,“让她开心”。但结果却让贾晓玲自己都无比意外。
电影的前半部分与大多数喜剧电影并没有太大差别,电影院里笑声不断。电影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贾晓玲和年轻的李焕英喝酒。一直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没有做过一回让母亲高兴的事情的的贾晓玲,带着醉意对李焕英说:“下辈子咱们必须做母女,但是得我做妈。”但年轻的李焕英却回答“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下辈子还是我当妈。”但临近结尾,贾晓玲偶然明白年轻的李焕英其实是早自己一步穿越过来的母亲时,当她满眼含泪跑向年轻的李焕英时,那一幕让太多人动然和感动,我也没忍住泪如雨下。
原来,穿越过来的李焕英一路配合着贾晓玲去“弥补”自己的种种遗憾,买了电视机、参加了排球赛、与厂长的儿子相亲、笑着看了贾晓玲的现场表演并开怀大笑……快速闪过的一个个镜头里,全是不断给母亲惹来麻烦的贾晓玲:摔倒了抱着包子的贾晓玲、尿裤子的贾晓玲、考上省艺校的贾晓玲——过往种种,逐渐变老的李焕英始终展现给贾晓玲的,是一张张温暖的、不变的笑脸。
我们在一天天长大,而我们的父母却在我们尚未发觉时,岁月已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痕迹,不经意间,他们逐渐白了双鬓、弯了身躯。我们的父母都远比我们自认为地更爱着我们,而我们却只是习惯着去索取财物、发泄情绪。
李焕英有感篇六
趁时光未老,用我们的爱好好守护父母的余生。
笑着笑着就哭了...在眼泪中结束了《你好,李焕英》的观影。影片片尾的画面却一直深深地萦绕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贾晓玲开着敞篷跑车载着妈妈兜风,一脸春光明媚的笑容,突然画面一转,身边的妈妈消失了,孑然一身的贾晓玲笑容渐渐地凝固、消失...子欲养而亲不待,多少世人心中永远的痛。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忙工作、忙孩子、忙应酬...总有做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我们总有无数个理由无法踏上回家看望父母的路。这条路小时候把我们送往远方,长大后把我们和父母隔在了两端。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等我忙好了再去孝顺父母,却忘了世事无常。恰如影片片头中的贾晓玲,她正开心地坐在母亲的自行车后座上,阳光正好,母子俩一路欢歌笑语,突然一辆大车疾驰而来,一阵紧急的刹车声......李焕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贾晓玲失去最爱她的妈妈,一对幸福的母女刹那间天人永隔。有些人,本以为可以一直见面的,然而就在刹那间,就再也见不到了,连告别的话都来不及说出口,就真的分别了。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24年很长,52天很短!余生很长,余生也很短!
观影初始以为贾玲是为了实现让妈妈开心的愿望而穿越了,直至影片结束才明了,这不是穿越剧情,而是贾晓玲进入了妈妈编织的梦境,妈妈用人生最后的一口气(传说中的的回光返照)苦苦支撑一个梦境来配合女儿开心,让女儿放下心结,了却遗憾。
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或许没有多大的能耐,却是人世间最爱我们的人。小时候为我们遮风挡雨,长大后为我们牵肠挂肚,即使是在人生灯盏的油即将耗尽之时,想得依然是孩子孩子孩子...正因为有父母爱的护航,我们才有了坚实的步履。
即使再忙,抽个空多回家陪陪父母吧!陪他们吃吃饭、仔细倾听他们啰啰唆唆地重复着一个!个老掉牙的故事、认真聆听他们念叨了无数遍的叮咛、帮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那个把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人,其实已经渐渐老去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时光荏苒,来日并不方长!趁父母健在,趁时光未老,用我们的爱好好守护父母的余生!
李焕英有感篇七
带着孩子看《你好,李焕英》,刚开始大家笑的可开心了。可是当剧情反转(好像是我第一次没有猜到剧情),泪水便控制不住的流下来了。孩子在我身边,转过头来看着我,我想控制却控制不住,伊伊还没有到能够理解父母为什么会哭泣的时候。在剧情高潮部分,在我们泪眼婆娑之际,前排有一个观众突然冲出了影院,隐约看到她在揉拭着眼睛,应该是控制不住自己了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深深的撞击受众,就因为这淌在影院里的无数的泪水,我就认定这部电影要胜过今年春节档排片最多的《唐探三》(虽然我还没有看)。
在剧中,李焕英说,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真情告白。贾晓玲一心想让母亲为自己骄傲、自豪,这也是每个孩子心中的愿望。但是母亲们要求的可能并不多,也许健康快乐其实才是真正的成功。优异的成绩,骄人的工作,傲人的财富。这些其实都比不上心灵的满足。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我们中国人活着的一个最明显的动力就是为了父母,为了子女。做父母的要为孩子准备一切,让他们幸福。做子女的想要“立身扬名,以显父母”。有的时候,因为这,彼此伤害。而更多的时候,因为这,彼此成就。有最好的父母才有最好的'子女。反过来,最好的子女身上从来都映射着父母的光辉。
看电影时,我想到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同样的想要让母亲得到光荣,同样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同样的“当时只道是寻常”。一个让我印象极深的情节是,贾晓玲让母亲做车回家,她甚至要看到母亲买票,然后心安理得的走了,却不料母亲会退票,走进了茫茫的大雪中。穿越回来的贾晓玲看着雪中母亲渐行渐远的身影痛哭不已。而这就是母亲,而这就是为母则刚。史铁生说,孩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要加倍的。而这样的感觉,深陷痛苦中的年轻的他是不会有的。
这就是人生吧,我们感谢史铁生,感谢贾玲给了我们观照母亲的视角。而这种理解,这种智慧,也许真的无法复制粘贴。
我们都无法回到过去,就像目下我的孩子也许不久就会忘记父母今天看电影时流下的眼泪,她还在问,你们为什么哭啊?我们都希望有能回到过去的能力,因为很多东西一旦过去就再也无法回头,如影片那熟悉的黑白照片,父母年轻时候英俊美丽的容颜。我们也在逐渐老去,逐渐老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就是真正长大的过程。真希望年轻的时候,就能有年老的智慧啊!娑婆世界就是这样令人悲欣交集!
李焕英有感篇八
昨晚,罗姐约“五棉君子”一同看电影《你好!李焕英》。在手机和电视泛滥成灾的时候,在影院里正襟危坐真有些不习惯。不曾想电影一开场,电影画面就把我的目光紧紧抓住,在捧腹大笑之余,更多的是一丝酸楚。
是呀,谁都是父母的孩子,而后又成了孩子的父母。在成为孩子的父母之前,我们都曾有过绚烂的青春,无忧无虑、浪漫至真。初为人妻、十月怀胎,谁都不能预见腹中的小宝宝是否健康。直到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在产床里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初为人母的喜悦充斥了一生。
“生”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小时候只是洗洗屎裤兜,管饱就好,咿咿呀呀学语、逗得大人再累都开心地笑。
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叛逆的倔强少年,没有一样省心。叛逆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直到高中,有的甚至到了大学。可叛逆期始终是更年期陪伴的,在生活无比充盈的陪伴中,孩子进入大学,也让他们养成了过于自我的情感意识。
目送着孩子走远,一颗负重的心却空落了下来……本想着孩子上大学了,就有时间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儿女大了,父母却老了,两鬓间白发苒苒,步履蹒跚,好多事情都力不从心了。虽然如此,可一想到寒暑假孩子就可以回来了,心里依然是充实的。虽然一生辛苦,为孩子操劳,可是人生不就这点念想嘛!只要心里有孩子为念想,内心就是快乐的。
电影的许多情节虽然有不少喜剧色彩,然而电影所表达的意义却是令人震撼人的。当孩子们走进影院之前,在欢声笑语中一定感受不到父母的不容易。通过电影的洗礼,之前的欢声笑语少了许多,更多的是对电影所表达的真实情感的思考。随着影片结尾女儿对母亲的怀念,我们也在体味着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真正的长大,他们也会懂得感恩!
“你为什么而来?为你的快乐而来”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一直充盈着我的内心,就像潮汐一样久久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