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文字时,编辑的作用是发挥最大的。他们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在编辑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适用的引用或案例,以增强文本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最后是编辑整理的一些写作资源和参考书目,希望能够拓宽大家的学习和研究范围。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篇一
《卡拉马佐夫兄弟》写于一百多年之前,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正是这部作品,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到了弗里德里希·尼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安德烈·纪德、赫尔曼·黑塞等人的高度关注。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俄国一个从农奴制改革到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人欲横流的名叫“畜栏”的外省小城里。故事的主人公卡拉马佐夫一家就生活在这里。这一家人父子、兄弟之间除了在不正常的状态下所产生的血缘关系外,没有正常的家庭维系,他们就形同于陌生人一样。在小说的开端,为了调解德米特里索要母亲遗产,使几乎完全不认识、完全没有交集德一家人聚拢在一起,相互关系极为紧张,彼此成为仇人。这家庭一父四子因金钱和情欲引起的种.种尖锐冲突倾轧、堆积在一起,最终酿成了悲剧。卡拉马佐父父子五人,除了阿辽沙外,互相憎恨,分崩离析,矛盾尖锐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身上都附有某个“不洁的魔鬼”,被一种性格与思想紧紧地联结在一起,那就是集“贪财、好色、残暴、冲动”于一体的“卡拉马佐夫性格”。
我初读这本书,就产生一个疑问,本书的主角是谁呢?是大儿子德米特里还是伊万呢?当我再次品读时,才发现我的认知错误,作者在一开始就已经说明,本书的主角就是阿廖沙。带着对于阿廖沙的好奇,我再次阅读,发现,他其实就是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化身。他似乎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审视身边发生的一切,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很多初读这本书却又不是很仔细阅读的人忽视他,把他看成仿佛就是自己生边的一个非常真实的人物形象。但是,我们如果仔细的品读,就会发现阿廖沙那独特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他寡言少语,纯洁无邪,身体瘦弱。可以说他并没有多出彩的地方。但是他在小说中却几乎是每一个人的朋友和知己。那么,作者依托他这样一个形象是想要体现什么呢?再仔细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可以和他作为对比的人,那就是伊凡。阿廖沙是与中间人伊凡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当然作为另一个主要人物伊凡也同样具有卡拉马佐夫式的对生命的渴望。但是再看阿廖沙,他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地方。他是来自莫斯科的具有理性头脑,但最终却陷入神秘晦涩的知识分子和“聪明的无神论者”。他像他哥哥一样鄙视着自己的父亲。但是,如果从阿廖沙平时的作为看,我们又会发觉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虽然从我们自己的道德观看,鄙视自己的父亲那是不孝的表现,但是这是两个民族的意识形态的差异,这个我们无法去改变。他曾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爱的温存带到这个这个无情的世界,以自己苦难的牺牲拯救这个世界的千万罪恶灵魂,把每个人都团结起来。看到这里,仿佛他变成了耶稣的化身。当然,在这一方面,他像是一个有坚定信仰与追求的__,希望通过自己来拯救众人,而现实却是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但也正是这样感觉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是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也并不能将他人的本性彻底改变,所以阿廖沙的一切努力几乎都是徒劳的。而且,他也没能使伊凡克服怀疑而坚定地站稳脚跟,没能抚慰卡捷琳娜屈辱受创的心灵,没能使德米特里骚动的心平静下来,也无法阻止即将发生的凶案,更无法拯救无辜的德米特里免于流放的冤狱,也无法力挽伊留莎幼小的生命。尽管他理想中的想法和现实具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却也并不妨碍我们对他投去赞扬的目光,这,是个善良的人啊。
界上曾经有过,并且至今还存在着爱,那并不是由于这样的自然法则,而仅仅是因为人们相信自己的永生。”对于这句话,伊凡还补充说:“整个自然法则便是这样,因此人类对自己永生的信念一旦遭到毁灭,那么不仅爱,甚至连尘世生活得以继续的种.种活力也将消失。不仅如此,那时候也就无所谓什么道德不道德了,人们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吃人肉喝人血的事情也是允许的了。”最后他断言:“对于每一个像我们现在这样既不信上帝又不信自己永生的个人来说,自然的道德原则应该立即变成与以前那种宗教法则截然相反的东西;而利己主义,即使是达到了暴行程度,不仅应该得到允许,而且被认为是摆脱困境的一条最合理、几乎是最高尚的必由之路。”从这样几句话中,我们就可以明确感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上帝的批判与对与自己对于信仰对人类的重要性的评论,在《书信》一书中,记录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冯维辛娜夫人的一封信,在信中,作者曾对自己的宗教信条做出解释:“它就是:要相信,没有什么能比基督更美好、更深刻、更可爱、更智慧、更坚毅和更完善的了;不仅没有,而且我怀疑着诚挚的爱对自己说,也决不可能有。不仅如此,如果有谁向我证明,基督存在于真理之外,而且确实真理与基督毫不相干,那我宁愿与基督而不是与真理在一起。”从这样一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作者的宗教信仰。而这一信仰,对于作者《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可以说是影响很深的,也是无处不在的东西。也可以换句话说,作者通过《卡拉马佐夫兄弟》说出了自己对于宗教信仰的问题的看法和做法,这本书就是作者宗教观的准确体现。
总的来评论这部小说的话,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作者对每个人物性格把握的到位,不管是老卡拉马佐夫,还是他的三个儿子,从小说中,我们都能明确的感受到他们各自性格的不同。通过作者的细致描写让这样一部作品更显生动。也为我们描绘出了这样一幅邪恶的世界,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整部小说中,从不去试图掩饰或者为这个苍白的世界作出解释,他仿佛就是一个看客,站在边缘静静的看着这一切。然后用自己独特的笔触写下这一切。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问一个我一直读不懂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本书中的宗教意识无处不在,我认为这不是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家庭的影响,虽然他成长在一个宗教家庭,但是我们查资料就该知道,他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当然,在他在西伯利亚流放期间,由于身边只有一本《新约全书》,所以,当他从西伯利亚回来的是候,变成了一个只信仰基督,却不相信上帝的一个半面型的人。可是,我却不明白就这样难道他就需要在整本小说中都穿透着宗教性的思想么,这是我查完资料后任然不懂得问题,希望老师给予解答。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篇二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读起来并不轻松的书,一是人物关系复杂;二是它属于翻译来的文学作品;还有是体量较大,分为上下部两册,其实只是作者为卡拉马佐夫立传小说第一部,第二部未能完成。
鲁迅先生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
我在译后记中看到了译者根据史料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的描述,也在老卡拉马佐夫身上看到了他父亲的影子;在卡拉马佐夫家长子米嘉的身上也看到了作者的些许痕迹,真实生活中永远藏着更多精彩的细节。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来源于真实生活,也从艺术的角度把真实剖开来给我们看:比如人物内心,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是魔鬼与上帝斗争的战场:真正的洁白之下藏着罪恶;而罪恶深处又裹挟着真正洁白。
书中卓越的心理描写使人性最隐秘的一面跃然纸上,尤其是对分裂人格心理细节的记录;米嘉、卡捷琳娜和格露莘卡;还有在一个身体里与魔鬼对话的伊万,作者笔下的两个自我之间从言语到情绪,再到信仰的猛烈碰撞,将人物的病态推向了高潮。
宗教和革命的种子扎根在当时的俄罗斯土地上。修道院文化让我们得以窥探当时的宗教文化;虔诚的信徒中间也有像伊万这样的无神论者。作者通过卡拉马佐夫家族这张网络将触角伸到了俄国社会各个角落;不言体制与阶级,却也让读者看到了俄国受苦人的眼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篇三
据说很多有志成为作家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在第一次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之后都被震慑住了,以至于对写作本身产生了惧意和强烈的挫败感——“看完之后丧失了提笔的勇气”。我非常能理解,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已经涵盖了人类艺术所能触及的全部母命题。既不说“基本涵盖”,也不是“几乎涵盖”,而是实实在在地写了一切能写的。主流评论倾向于认为陀氏小说的深度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巅峰,但在广度上有所欠缺,不如擅长描绘世间百态万象众生的同期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里的广度主要是指对时间维度、空间和人物的选择范围上。若论小说探讨到的主题范围的广度,陀氏也绝对当得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赞誉。前无古人自不必说,后无来者也很明显,当一个人的作品已经包罗万象之后,后世的作家无论再怎么写,也只能涉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分支。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里主张用“文学之轻”来解构“现实之重”,而轻的美学也越来越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流。卡尔维诺总结了“轻”的三种含义,即减轻语言的分量;高度抽象的描写;象征性的轻的视觉形象。在一篇讨论卡尔维诺“轻”文学的论文里,有一段话对后现代主义文学进行了很精准的概括:
“后现代主义的最大特点在于以语言为中心,关注语言的游戏和实验,热衷于开发语言的符号和代码功能,他们的意图不是表现世界,而是用语言来制造一个新的世界。”
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截然相反:他的意图从来都是表现世界,语言只是表达形式而已,绝不会喧宾夺主。这也是陀氏被一些注重“语言游戏”的作家和读者诟病为“文笔粗糙”的原因。比如纳博科夫就看不上陀氏,说他没有品味,总是喜欢在作品里来来回回地探讨些空洞的深刻思想,而缺少艺术性。其实看看纳博科夫的文学风格,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和陀氏八字不合。纳博科夫一生致力于对小说语言、风格和结构的创新,是“艺术形式大于内容”的忠实信徒,而陀氏是典型的“文以载道”的坚定践行者,在他的作品中思想性永远是第一位,语言和结构的艺术性是为思想的传达服务的,必要时为了思想更直接、更高效、更精确地传达出来,牺牲艺术性是在所不惜的。
其次,比起“轻”逐渐成为当代文学的主流, 陀氏的文学是绝对的“重中之重”,这份重量摧枯拉朽,可以直接将人拉沉到最深层的地狱中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作家说陀氏是身处地狱中写作的人。 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编纂《西方正典》时,在俄罗斯作家中只保守地选择了列夫托尔斯泰,因为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一种邪气”。列夫托尔斯泰在听闻陀氏去世后写给友人的信件中也曾说,“他无疑是伟大的……但无法将他树立为青年人的榜样”。因为陀氏是直面地狱的人。他将人性中最阴暗、恐怖、卑贱、羞耻的一面用一种近乎绝情的方式剖开来给人看,他的描写拒绝一切的暧昧,绝无任何掖藏。都说陀氏的心理分析和描写是所有作家中最鞭辟入里的,一针见血深入骨髓,读起来异常地酣畅淋漓。由于《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戏剧性极强,高潮迭起,几乎没有低潮,大段大段慷慨激昂步步紧逼的人物对话和一波三折,随时在两个极端无缝切换的心理活动(指陀氏自述的两个深渊:一个在人们头顶上,是高尚的理想的深渊;一个在人们脚底下,是极为卑鄙丑恶的罪恶的深渊), 层层递进的拷问和思考,几乎每一句话都一针见血,都能将人的思维网络激活,瞬间发散到无数延伸的思考节点上,让读者的大脑一直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下。譬如我在读“宗教大法官”和“魔鬼-伊凡费多洛维奇的梦魇”这两章时一度经历了颅内高潮。但过度亢奋的代价必然是疲劳至极,这也是很多读者一致的感受,那就是陀氏的作品往往会把读者逼至绝境(阅读体验意义上的绝境)。我自己也是读读歇歇,读的时候禁不住疯狂做笔记,划线的句子更是数不胜数,三四章之后便停一停,给自己一段思考消化的时间,中途看看其他作家的东西休息一下,也当做是一种阅读铺垫,然后接着读。陀氏的作品最初读起来确实会带给人一种“生理上”的不适,如同波涛汹涌的海啸,一波接一波灭顶之灾的力量袭来,不停歇,不给人喘息的机会,让人倍感压抑,甚至心生恐惧,这也是一部分读者中途弃读的原因。
但陀氏的作品从来不是给身感幸福的人看的。只有那些感到自己身处地狱,日日夜夜被荒谬和无解的思想和拷问追杀,直至如困兽般走投无路,在经历了人生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摧残后,在生命进入倒数计时,在死亡如影随形,精神在无望的绝壁上已一脚悬空,只有那个时候,阅读陀氏的作品才有了非凡的意义。真正热爱陀氏作品的人是一群极度渴望救赎的人。从这个角度讲,陀氏的作品犹如临终关怀。周国平曾说过一句,人在面临死亡时往往会走向宗教,那么陀氏的作品就如同精神上濒临死亡的人所必然走向的宗教。陀氏在地狱里赌上自己身为作家的全部骄傲与荣誉——那强大的精神意志力、莫大的勇气与忍耐力趟出的这条血路,这条绝大多数人类所期待的从地狱走向人间,甚至也许有一丝微弱到近乎不存在的希冀走向天堂的路,后辈也将带着莫大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走完。诚如黑塞所说:
“我们之必须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们遭受痛苦不幸,而我们承受痛苦的能力又趋于极限之时,只是在我们感到整个生活有如一个火烧火燎、疼痛难忍的伤口之时,只是在我们充满绝望、经历无可慰藉的死亡之时。当我们孤独苦闷,麻木不仁地面对生活时,当我们不再能理解生活那疯狂而美丽的残酷,并对生活一无所求时,我们就会敞开心扉去聆听这位惊世骇俗、才华横溢的诗人的音乐。这样,我们就不再是旁观者,不再是欣赏者和评判者,而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所有受苦爱难者共命运的兄弟,我们承受他们的苦难,并与他们一道着魔般地、骎骎乎投身于生活的旋涡,投身于死亡的永恒碾盘。只有当我们体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令人恐惧的常常像地狱般的世界的奇妙意义,我们才能听到他的音乐和飘荡在音乐中的安慰和爱。”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篇四
刚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位穿着修长衣服、面容和善、微笑着的年轻人的背影,还有一群孩子,他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用响亮的嗓音喊着“乌拉,卡拉马佐夫”。我的心怦怦的跳动着,久久难以平静,各种想法萦绕在心头,关于信仰,关于救赎,关于善与恶,关于人性,关于饶恕,关于裁决。。。。这些将需要我花很长时间去慢慢思考消化,也许最终能想出些什么,也许就这样一直模糊着。
当初选择看这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是因为曾经看《爱因斯坦全传》时,里面提到说爱因斯坦称“《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本”。很好奇是怎样的一部作品能让这位物理学家给出这么高的评价。遂去图书馆借来读,花了四个晚上一个白天读完了这部作品。读完后,很庆幸自己读了这部作品。读这部作品时,我的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是一个卡拉马佐夫家庭的悲剧故事,暴躁好色的父亲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粗野暴躁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否定上帝存在、沉默的二儿子伊凡,虔诚和善的小儿子阿辽沙。整部作品的情节随着这个家庭的各种冲突以及大儿子被控弑父的案件展开,紧凑联系。说实话,一直到最后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亲口承认是他杀死了费多尔,我都还在猜测这个凶手到底是谁。
这部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实在是很成功,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木三分。人物大多同时有着“跨越两个深渊”的天性,温情和暴力,癫狂和理智,怀疑和虔诚,作者却能把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这些人物的形象现在都深深的刻画在了我的脑海里。
对于这个弑父案的主角德米特里,我刚刚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吗?他性格暴躁、粗野,荒淫;为了格鲁申卡,他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卡拉马佐夫式不顾一切”;他与父亲正面激烈冲突,最后惹上了弑父的嫌疑。他的这一系列行为的确很荒诞无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认为自己杀了老仆人后的“最后一夜”的一系列行为。他疯狂的奔向格鲁申卡,表达他的爱,表现的像个孩子。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点喜欢这个人物了,为他的不顾一切,为他的诚实坦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吧。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篇五
全书总体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人物关系介绍,第二部分是弑父案的发生和审判,第三部分是尾声。在我看来三个部分侧重点各有不同,串联起来层次分明但浑然一体。首先在第一部分,作者花费了很多笔墨来描写书中主角的宗教观。无神论的代表是伊万,他认为神是完全不存在的。早年还撰写过名为《宗教大法官》的文章来批判宗教。暗中指出宗教领袖的存在只不过是人们心中需要有一个权威罢了。今天备受推崇明天就有可能受到唾弃。中间过渡的有费多尔卡拉马佐夫,卡拉马佐夫兄弟们的父亲。一个赌鬼,嫖客,骗子,流氓,各种各样的负面的形容词加在他身上都不为过。他说他不相信神的存在,不相信会有审判。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奇怪地爆发出种种突如其来的情感和突如起来的思想。在接下来是德里特里卡拉马佐夫,算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基督徒。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看待神,认为因为人们需要神,所以神存在。基督徒代表的这边有阿廖沙卡拉马佐夫,自小就进了修道院。他熟读经文,但是并没有在经受过考验。在未完成的第二部中他确实没有经受住考验,过上了之前和父亲一样荒淫无度的生活,但是最后又回归了修道院。虔诚基督徒的代表是佐西马长老,书中并没有提及他年轻时候的故事。他可以洞察人心,可以看到德里特里将要做出不可饶恕的行为,也可以看出阿廖沙面对试探会跌倒。他爱人如己,拖着老病的身体为人们祷告祝福。一个几乎完全活在主内的人物生前活在人们的敬仰之中,死后却因为尸体发愁,被人们怀疑。这完全印证了伊万的话。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高潮,一个看似纠结的弑父案。每个人对这个案子都有不同的观点。德里特里是被告人,一口咬定凶手是斯麦尔佳科夫,费多尔的私生子。伊万认为凶手是斯麦尔佳科夫,但是是在自己默许下犯罪的。阿廖沙坚信德里特里不是凶手。他们每个人的精神都有点问题,或多或少遗传了他们的父亲疯疯癫癫的特点。在最后伊万和斯麦尔佳科夫的对白中才真相大白。斯麦尔佳科夫在伊万说的“一切都是被允许”的鼓动下犯了罪,第二天他就自杀了。伊万出于内疚在法庭上坦白了一切,但是最后并没有影响最终的结局,得里特里被判有罪。
最后一部分是案件结束后的尾声,主要描写了上尉的儿子伊留莎的葬礼,以及关于帮德里特里越狱的计划。这里需要交代下作者的创作背景,1878年5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年仅三岁的儿子阿辽沙离开了人世。小说第一步完成是在1880年,这个事故打断了小说的进度,也让陀斯妥思耶夫斯基遭受了空前巨大的打击,因为他儿子正是死于是家族遗传的癫痫病。他把对于儿子离世的悲伤写在小说中,把阿辽沙这个与儿子同名的人物设置为,贯穿始末的英雄并赋予它所有为自己敬仰与寻求的美德。这份心痛也被揉和进了小说里,退伍上尉斯涅吉辽夫和他的儿子伊柳沙的故事中。在读最后的部分时,阿廖沙说每个人都会成为坏人,关于小时候的美好的回忆可以阻止做出更大的坏事,我觉得有点违和感,突如其来的画风的改变和前面的内容不是很搭,想来应该是是作者在回忆起儿子时心中的柔软。
全书的三个部分,信仰,疯狂,希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人性的大网。我不知道脑炎在那个时期的发病率是不是很高,我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看到了些疯狂的影子,对神狂热的佐西马长老,生活乱的费多尔,伊万,德里特里都得了脑炎,几位女主角也是动不动就歇斯底里发作。与其说是疯狂,倒不如说是荒谬,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一切都是被允许的”。伊万说“这大地上太需要荒诞了。世界就建立在荒诞上面,没有它世上也许就会一无所有了。” 。人的荒谬就在于用自己的意识去思考这个无意识的世界。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的加缪曾说:当人类试图理解的需要与这个世界毫无理性的沉默尖锐对峙时,此种荒谬就产生了。所以伊万接下来说,他知道的是他什么也不理解。所以在这个无法理解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允许的。
任何有意识的个体中都存在这样的荒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社区。卡嘉爱着德里特里带给她的受虐感,同时也爱着伊万;德鲁什卡爱着费多万的钱袋,也爱着德里特里的疯狂。民众爱着佐西马长老的祝福,同时也嫌弃他发臭的尸体。人们渴望自由,但是在自由之后往往迫切的希望把自己的自由交给另一个人手中。卡嘉和德鲁什卡在拜托前一个爱人病态的关系之后又赛跑式的奔向下一个。民众在离开佐西马长老之后又把目光转向了和佐西马长老不和的疯僧。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立的理解世界的系统。这套系统不能从内部刺探,只能从外部感知。接触够多的人,大概可以摸清楚对方思考黑箱中的线路布局,在无数次短路或者没电流的失败之后。让两个不相干的人来理解对方是很困难的。在别人眼中他们疯狂,在他们眼中别人病态。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篇六
或许是我浅显的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对我来说,爱情故事往往能更直接的打动我。读完》罪与罚》之后已经觉得好像无法完全消化,读了《白痴》倒反而更有一种更直接的感动和震撼。再读《卡拉马佐夫兄弟》,题材又是颇为沉重的家庭与社会伦理,心里莫名多了一份焦躁,真是不晓得自己能理解多少,只能浅浅的说一说。
本书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书中卡拉马佐夫一家四个同父异母兄弟分别代表了情、理、圣、魔人性中的四种可能;四个手足相生相克,显示了人性中生而俱来无法消弭的基本冲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本小说中说道:“这是一场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战场就在人的心中。”他在另一本小说《罪与罚》中写道:“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确,如果没有代表道德力量的上帝存在,那么弑父也随时可以发生的了。“弑父”这项最违反人伦的罪恶便是这本小说的主题。在重重宗教、伦理、道德德压束之下,而人类那股最原始的嗜血乱伦的冲动却仍旧蠢蠢伺机而发。
小说真的太沉重了,而且篇幅又长,我没有读完。其中老二伊万是我比较喜欢的角色。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或许是因为在伊万的身上好像看到了一些些自己性格上的影子,我没有他的理性却如他一般的有些表里不一,只是程度不一样吧。或许这样的表里不一说到深处也是自卑的一种。
在网上看了《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故事大概,这个社会上真的在发生很多很多我无法理解的事,弑父、虐待、枪杀??且这样不该发生的事却愈演愈烈,恐惧与平安一样,始终在围绕在生活周测。人内心掩藏的黑暗似乎愈来愈浓,一件小事往往也能引发出这样的能量。
这个世界是不是生病了?法律规范了人的行为,但人的道德底线是不是越来越模糊不清,或者甚至不能称它为底线,只是一种虚晃的准则。
不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衬托,正因为看了这样多的不完美这样多的悲剧,或许我们更应该感恩现在的生活,如今我能坐在电脑前写这样的文章,其实也是幸福的一种,很多的人,竟连如此也做不到。于是我们兴起相濡以沫的同情与怜悯,生活于这社会之中。
或许文学最大的功能,大概就是唤起人类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中的恻隐之心吧。这也是读此书的一大收获。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篇七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物以小丑的形象出现时,很容易的就想当然的以为这个人物的本质就是小丑。但是,当我们在说“一个人的本质就是小丑”之时,我们首先应当思考的是“小丑”是一种本质吗?小丑的形象在西方的各种文学作品、画像、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时而给人带来欢乐,时而又是某种恐怖的象征,因为在小丑的面具背后,他的真实情感便被悄然的隐去了。人们往往对那些自己无法掌控的东西而产生恐惧。所以,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事情。
回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章中,他在一开始就这么写到“这位‘地主’(县里的人都这样称呼他,虽然他一辈子几乎都没在自己的田庄里住过)脾气非常古怪,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又会经常遇到这种人,他的典型特点就是品德低下、行为败坏,并且冥顽不灵。但是生活中却偏偏这种人非常的精通理财,尽管除此之外,他一无所长。”以上内容算是对典型人物的普遍性描述,而对于费多尔,还有一段个性化的描述“他一开始也几乎是一无所有,只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地主,天天死皮赖脸地到处混饭吃,到别人家里充当食客,但就是这种人临死的时候竟已有了高达十万卢布的巨款。但是回首他的一生,他的一辈子都过得非常地冥顽不灵,这在我们县里也是出了名的。我要重申一遍:他并不愚蠢,像他这类冥顽不灵的人都相当的聪明和狡猾——可他就是顽固,我们可以把这看成一种独特的国粹。”
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这一辈子都喜欢装腔作势,虽然有时候根本没有做这个的必要,甚至会损害他自己的利益,他也会突发奇想地在人们眼前扮演某种稀奇古怪的角色。”这段话几乎成了这本书里费多尔出场的最好总结。而这里提到的“装腔作势”和“稀奇古怪”正是对“冥顽不灵”的一种注解。
片段一:“最后,他又重新回到了我们这个小县城,这不过是阿辽沙来这之前两三年的事。原来认识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那些老熟人发现他现在老了很多,但是按他的年龄他本还不该这么老。至于他的言行举止,非但没有比以前变得高尚些,反而更加赖皮无耻了。比如说,这个原本担任小丑角色的人现在居然成了一种非常无耻的需要——让别人也装扮成小丑。”
按:这段话基本上可以算是对费多尔行为的一个注解,小丑,或者让别人也扮演小丑,这是在众人看为“无耻”的`行为。
片段二:“您说的太对了,是的,我确实不是国王。但是我要告诉您,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这个我自己也清楚,这是真的!不好意思,您看,我向来是说话不看场合,而且还说不到点子上!我敬爱的圣者!”他突然一下子变得激昂慷慨起来。“您看吧,现在站在您面前的,正是一个的的确确的小丑!我总是这样介绍我自己。唉,这是我的***惯了!并且,我有的时候喜欢不合时宜地张嘴乱说一通,有时甚至是故意的,就是想惹大家发笑,使大家开心一下。就应该讨人喜欢,这难道不对吗?”
按:这段话则是费多尔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解释。要看一个人的行为,看他如何自我解释,这种解释往往是这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我催眠,而这种催眠的方式,正是使得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的过程。
片段三:“您知道吗,您刚刚这一句话恰恰击中了要害,确实是触到了我的痛处。我以前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就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总是感觉谁都没有自己卑鄙,大家都把我看成小丑一样,所以我就想:‘既然如此,那我就真的扮演成为一个小丑的角色,反正我根本不在乎你们说三道四,你们怎么说我都无所谓,因为你们一个个的全都比我更卑鄙!’这样,我就成了名闻远近的小丑。我因为自惭形秽而成了小丑,神圣的长老,完全是出于自惭形秽,我之所以这样胡闹也是因为我生性比较敏感多疑。如果说,我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大家都确实把我当做一个非常可爱、非常明智的人,您相信吗,那我一定会想方设法成为一个的确非常善良的人!敬爱的神甫!”说到这里,他突然一下子跪到了地上,“我究竟怎么才能得到永生!”
长老抬起头,望着他,微笑着对他说:“您应该早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您是十分聪明的,不要探究,不要信口雌黄,不要沉迷女色,特别是不要贪图财产,尽可能地关闭您开的那些酒馆,如果一时还不能全部关闭它们,那也至少得关闭两三家。然而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千万别撒谎。”
这段文字主要让人联想起四福音书中的一个故事,大致是说一个犹太的少年官员问耶稣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回答“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又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最后这个少年官员变颜变色就忧忧愁愁的跑走了。几乎可以看到一种完全的对比,而在这个对比之中,使得费多尔的形象更加丰满。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篇八
这是一部太过沉重的书,对于我的神经来说,震惊和意外在这里成了家常便饭,以致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把我压垮,也许第一次的阅读还不可能理解其中深意,但提到的问题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让我目瞪口呆,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读起来也格外的痛苦,但正如书中所说在痛苦中追寻幸福,这也许是作者的本意之一吧。在老卡拉马佐夫身上更多的让人感觉到对物欲的贪婪和放纵,还提不到精神的层次上,但他的儿子们却让我们看到了精神折磨对他们造成的痛苦。大儿子米卡是一个善良的人,追求着崇高正义,但一生好像都在做着肮脏荒唐的事,在理性上认为是不对的丑的,但无法控制的感情却认为是美的,这种表面的行动的荒唐和内心深处的善良成了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一切都注定了米卡一生的悲剧,一种用一生惩罚自己的悲剧,这出悲剧不是源于无知而是觉醒了却一直走在错误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