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是一个人或组织在面临问题或挑战时作出的果断决定或承诺。决议的写作要坚持原则和价值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正直性。阅读一些决策方面的书籍和文章,能够增长见识和扩展视野。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一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上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上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上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二
随着新系统的发布,我那台老的'像蜗牛的机子,是该彻底换换了。
在着宽屏横行的时代,你要不是19或22宽屏,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
看着电脑书,上面介绍着多大多便宜,我也心动了,可是22寸到底多呢(思考!郁闷!)
那就先看看老机子的crt到底有多大吧!经过查询,终于找到了关于英寸的最新资料(热泪盈眶)。1英寸等于2。54厘米。这个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由来了____改怎么量是四个边一起量还是带着这个问题,我咨询了我家的数学"教授爸爸。他对我说:"现在量屏幕用对角线量,宽屏只是调个角度罢了。"我没顾的上向我爸道谢就急匆匆地来到电脑前,拿起尺从左上角量到右下角,共是43厘米,我算了一下英寸)这么说,老机子crt显示器是17寸的了。
量完老机子,现在开始动手算一下22寸有多大了。1寸是2。54厘米,
22寸就是厘米)好大呀!我试着画了一下(条件是普屏的话)就像两个大毛巾横着并排在一起,长38厘米,宽42厘米,面积约有平方厘米)。都可以当电视用了,玩游戏就是一个"爽"字!
掌握了方法以后,买显示器就不会买错了。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数学,(怪不得是主客。重要!),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学好数学。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三
解答:1:6000000就是图上的一厘米等于6000000cm等于60千米。
60*7=420(km)
答;北京离邯郸有420km。
妈妈又问我:“如果坐火车到北京要多长时间呢?假定火车的速度是100km/小时。”
我想了想说:“这个很简单,路程/速度=时间,420/100=4.2(小时),哈哈!以后如果我再去北京心里就有数了!”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四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和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五
在生活中可以碰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有一天,我和老爸一起去买东西,共花了130元钱,而老爸想试试我的能力,就对我说:“儿子呀,假设10元表示a,20元表示b,50元表示c,100元表示d。根据这个信息,你讲讲可以列多少个方程呢?”。我想,a+b+d=130元、a+b+2c=130元、a+6b=130元、2a+3b+c=130元、3a+5b=130元、4a+2b+c=130元。我说:“有6种”。老爸说:“这么简单都不知道,有无数种呀”!我又想了一下说:“呀!
我只想到加和乘,没想到减与除”。爸爸又说:“你也错了,加和乘也不止这么点,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
这次老爸的这个问题让我懂得了遇到问题要考虑全面,仔细推敲,全面准确理解题意,否则便轻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六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16、5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七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街。
妈妈买了一件皮衣,爸爸买了一件羽绒服。我问爸爸皮衣和羽绒服各多少元?爸爸并没有告诉我,只是说:“我的羽绒服是妈妈皮衣的5倍,羽绒服比皮衣贵240元,问皮衣和羽绒服各多少元?”我心想:我用妈妈教我的方程吧。设皮衣的'价格为a元,那么羽绒服的价格就是5a元,列出方程:5a―a=240,可以算出a=60。所以皮衣为60元,羽绒服为300元。我马上把答案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听了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八
农历腊月二十八,我们回家过年啦!
今年老家湖南新修了十五条高速公路,原来比较拥堵的京港澳高速多了一条复线,道路畅通多啦!去时走京港澳复线,早上7:00出发,16:00到达老家,共行驶700千米,平均速度有没有比上次快呢?9小时行驶700千米,每小时平均约行78千米。呵呵,看数据,真的比去年快呢。其实,平均不代表一切!
再看看回来时吧。我们14小时行驶了800千米,平均每小时约行57千米。
往返的'平均速度呢?不能用(78+57)/2,求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总时间。总路程是1500千米,总时间是23小时,往返的平均速度约是65千米/小时。
你们回家过年了吗?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九
今天,上了一堂有意义的数学课。老师让我们玩一个游戏叫拍皮球。
老师把全班分成两个小队,甲队和乙队。计时五秒,我被分到了甲队,我想:“我以前拍过球,所以,我一定会为我队增光添彩。”我满怀信心地举起手来,我被选中了,我非常的高兴。我才不在乎自己是第三个,还是第几个,只要选上就好。我心里又高兴,又紧张,比赛开始了,座位上的“小观众”都为自己队喊:“加油!加油!”一号拍完之后,骤然传出一阵掌声,教室里成了欢乐的海洋,第二号队员和三号队员也拍完了,最后轮到了我,由于太紧张我只拍了五个,最后结果是乙队获胜!乙队骤然欢呼起来,有点鼓掌,还有的从椅子上蹦了起来。而甲队一个个垂头丧气,脸色很难看,肯定正在“反思”呢!突然,老师说:“甲队,别灰心,我来帮助你们。”老师让一名同学给老师查数“一。二。三。——十八。十九。二十。”啊!老师拍了二十个呢。甲队传出了欢呼声,乙队传出“不公平,不公平”的声音。突然传出“叮当,叮当”的声音,下课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教室。
这一次,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痛快的玩了一节课。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十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买菜。
我们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爸爸问:“多少钱?”老板说“1元2角1斤。”“我买3斤。”爸爸说道。老板称了3斤。爸爸问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吗!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地说:“恭喜你,答对了!”爸爸付了钱后,来到了卖菜的地方。他问:“这白菜多少钱1斤?”女老板说:“1元5角。”爸爸又问我:“我买2斤,现在我有5元,老板该找回我多少钱?”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减3元,那就等于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说:“yes!”
走出菜场,我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十一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十二
我打从上四年级以来,数学上还真未碰过太难的题目,可最近,有道题算式让我绞尽脑汁了!这难题题目是:一片牧场,牧场上的草每天均速生长,牧场可供15头牛吃20天,也可供20天牛吃10天。那么,这片牧场每天生长的草可供几头牛吃一天?我研究了半天,一头牛一天吃多少草呢?也不知道是几斤,几筐,怎么办呢?忽然,我灵光一闪,有了!不管能吃多少,就假设为一个单位,不就迎刃热而解了。假设一头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就可以算15头牛20天一共吃的草是:15×20×1=300,300是这个牧场原有的`草量加上这20天新生的草。还可以算20头牛吃10天的草量是:10×20×1=200。
可是,求出这些之后然后怎么计算呢?我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门路:300-200=100,这100不就是20天新长出的草与10天草量之差,意味着10天长出了100的草量,即妹每天长出的草量是:(300-200)÷(20÷10)=10。一头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则每天新长的草可供10头牛吃一天。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十三
正文内容简介: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在昨天的数学课上..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思考的话,我们应该从条件出发,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结论.可是在这道题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这句话。于是,我就从后往前推:长满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长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时候就长了半池。本来是日增一倍,现在便成了日减一倍,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这样的思路,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解。
买衣服的数学日记篇十四
我喜欢集邮,也喜欢邮票。今天,我就从一套邮票中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有一套1978年的'“钢铁”邮票。一共五枚,每枚八分。在当时,这一套邮票值5×8=40(分)=4角,只不过4角而已。转眼间,26年过去了,这套邮票也值钱了。
现在,这套邮票要16元才能买到。是当年的40倍。平均每年涨了40÷26=1.53……(倍)。要是按照每年一套邮票价值是上年的两倍来算,要是把我们家的邮票都卖出去,可就发大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