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对自己不断超越的一种追求,是不断向前的力量。奋斗需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策略,并迎接新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关于奋斗的学术研究,从不同角度解析奋斗的意义和方法。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一
苏教版第六册两步计算应用题:连乘应用题。
使学生在情境中初步了解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用两种解法解答连乘应用题,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三年级都去,有几个班呢?老师了解到,平均每班有40人要参加今天的活动,根据这些,可以知道什么呀?有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你把算式也说出来了,回答地很完整。)
4、哦,一共有240人要参加今天的活动呢!同学们,我们整好队伍出发吧!
1、来到停车场,我们看到了什么?
2、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可以求什么呢?
3、(走到屏幕前)这个问题(指题目)可以怎么解答呢,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4、汇报。
(1)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有几组同学(指一指)讨论得非常热烈,我们选这一组,先来听听他们讨论的结果吧!他说的解法你们听清楚了吗?奖他们一颗合作星。
谁来说说他们是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什么呀?(板书)怎么列式?(板书)
再根据什么,求什么呢?(板书)这里指的是几排车的座位数啊?再怎么列式?(板书)
谁能把这种解法说完整?说的真好,奖你一颗星。
(2)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解法想说说?你来试试。真会动脑筋,奖你一颗智慧星。
这种解法又是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什么呀?怎么列式?(板书)再求什么呢?(板书)这里求的是几辆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啊?再怎么列式?(板书)
谁来把这种解法完整地说一说?说的真好,也奖你一颗表达星。
5、还有别的'想法吗?同学们真了不起,会用两种不同的解法来解答这道应用题。下面,就和你的同桌说说这两种解法,并试着口头给它们列综合算式吧!
6、(指第一种解法)谁会说这一个综合算式?(板书。)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指算式)等于?(板书。)第二步又是求什么?(指算式)两排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板书。)
7、(指第二种解法)这一个综合算式谁也来说说?(板书。)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指算式)第二步呢?(指算式)
8、这道应用题的两种解法都是几步计算,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呢?这样的应用题往往有不同(指两种解法)的解法,我们就可以(指中间)用其中的一种解答,再用另一种来检验,结果一样(指两个结果),就能写答了:一共有240个座位。(板书。)
9、我们能全部上车吗?为什么?(座位正好。)
10、乘上了汽车,我们就向第一个活动地点进发吧!
(一)茶场
1、汽车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啊?(青山茶场)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来采茶叶好吗?
2、采茶结束时,每个小队都采到了许多茶叶。谁来读一读。
3、一共采了多少呢?(想)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在练习纸上算一算吧。
4、一种解法算好的同学,可以用另一种解法来检验。两种解法都做好的可以跟同桌说说两种分别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5、实物投影仪展示两种解法。
(指解法一)请你说说这种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的什么?
(指解法二)这种解法谁来说说?
6、两种解法都做出来的同学,举手。真棒。好,我们赶快去第二个活动地点吧!
(二)乘船
1、 哟,有条河拦住了我们的去路。没有桥,怎么过河呢?
2、 瞧,船开来了。有几条?每条有几层?(分别指两层)
3、 根据这两个信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4、 还需要知道什么?
5、 老师了解到每层可以乘25人。
6、 现在可以算了吧?和你的同桌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么列综合算式。
7、 谁来说给大家听?这里第一步求的是什么?
8、 另一种解法呢?这里第一步又是求的什么?
9、 240人,能全部过河吗?为什么?(可以乘的人数大于我们去的人数)
(三)植树
1、 乘上船,我们就可以到对岸去植树了!
3、 这些算式,哪些对,哪些错,一起来判断,好吗?
(4046)这个算式对吗?你说,你说,都认为对的啊,那第一步求的是什么呢?
(4064)这个算式对不对,你说,你说,也是对的啊,那第一步又是求的什么?
(4026)这一个呢?错在哪儿?(求的是李树。)
(406(4+2))最后一个呢?它又错在哪?(求的是所有树。)
4、 看来,解决问题时必须看清要求,选择合适的条件。
2、 我们先乘车去茶园采了茶,接着又乘船过河去植树,
3、 根据活动中收集到的信息,这儿有三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行吗?下面,每个小组就在组长的带领下先选一个问题,再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填在横线上,最后列式解答吧!都听清楚了吗?开始活动吧。
4、汇报:
(1)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小组举手。一起来看看这个小组的解答。
是啊,只有仔细审题,才能够正确解决问题。
(3)剩下的小组肯定解决的是第三个问题。哪个小组来说说?
根据问题,你们选了哪些条件?
还有哪个小组有其他的解法啊。也上来说说。
根据问题,你们选了哪些条件?为什么可以这样选呢?大家听清楚了吗?
今天,我们不但活动地很愉快,还掌握了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呢,高兴吗?看到同学们能选出合适的条件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真为你们自豪啊!好,谢谢同学,下课!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二
教学内容:课本74页-7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过程,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运用生活中的比的知识来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应用意识,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应用比的意义来解答这类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在没有按比例分配的这一名词中,让学生充分运用比的意义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谈话引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各位同学,现在是橘子丰收的季节,大家来看看农场的一些丰收的场面。(课件演示同学们帮助农场收橘子的情景,话外音,果农:“同学们辛苦了,这些果子是我们送给你们两个班的,谢谢你们的帮忙”)
师:现在你们想一下,怎么分配这些果子呢?
2、学生交流分配方案。
(1)平均分配,把橘子平均分给两个班
(2)按人数分配,人多的班分多点,人少的班分少点。
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1、抓住契机,适时提问。
(1)师:同学们的提议都很不错,其中认为按人数分配的更加细心和合理。
(2)如果把这筐橘子按3:2来分给这两个班,你们又怎样分呢?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1)用小棒进行实际的操作。
(2)分组进行操作,组长记录分配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3、提升认识,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这种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问题—比的应用(板书课题)。
4、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方法。
(3)提问方法,学生板书。
方法一:3+2=5140÷5=28(个) 28×3=84(个) 28×2=56(个)
方法二:3+2=5140×3/5=84(个) 140×2/5=56(个)
(4)比较各种方法,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策略。
三、实践运用,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现在有许多生活中的一些运用到比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一一解决。
1、课本75页试一试: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
(1)引导学生选用喜欢的方法做题。
(2)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介绍比的应用的广泛性
1、举例
2、介绍79页“你知道吗”的黄金比。
五:回顾教学,总结方法。
1、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应用的一些方法。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我们班准备在班队会上进行一次制作水果沙拉的比赛。要求:选择几样水果,按照一定的比,设计制作500克一盘的水果沙拉。要求要简介设计的名称、思路,并计算出所需水果的数量。
七: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方法一:3+2=5 方法二:3+2=5
140÷5=28(个)140×3/5=84(个)
28×3=84(个) 140×2/5=56(个)
28×2=56(个)
答:大班分到84个,小班分到56个。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三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一)复习准备
补充问题,再解答
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________?
24-20=4(个)
答:还剩4个。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________?
64=24(个)
答:一共有24个皮球。
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2
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问: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干什么?
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指名一同学读题)
问:读懂题意再干吗?
生答:划出已知、求。
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
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
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
(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64=24(个)
(2)还剩多少个?
24-20=4(个)
答:还剩4个。
教师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送给同学5张,现在有多少张画片?
(1)先读题。
(2)划出已知、求。
(3)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说解题思路:根据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再根据送给同学5张,可以求出现在有多少张。自己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检查。注意要把相同加数写在前面。
2.改一改
问:能不能将第3个已知条件改一改,变成另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又买来4张,现在有多少张?
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
3.两步计算
84-19+676-(28+20)
52-4681-366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说说下面的应用题先算什么
(1)工厂先盖了5排房,每排9
间。又盖了15间,一共盖了多少间房?
(3)食堂买来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有多少棵?
(4)商店里有9袋乒乓球,每袋5个。卖了28个,现在还有多少个乒乓球?
5.判断哪个列式正确
学校有5盒乒乓球,每盒9个,又买来1盒乒乓球,现在有多少个?
(1)95+1(2)95+9
(3)5+19(4)59+91
如果学生判断不出,可用红笔圈出1盒,如果有同学判断正确,要大力表扬,告诉学生做应用题一定要认真审题。
6.比赛
看谁算得又正确,又迅速。
(1)同学们做了40朵花,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
(2)同学们分5组做纸花,每组做8朵。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
(3)老师出了20道乘法算式,16道除法算式。小华算了32道,还有几道没算?
(4)老师出了4栏算式,每栏9道。小明算了34
道,还有几道没算?
(5)同学们做了16只红风车,20只花风车。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
(6)同学们分4组做风车,每组做9只。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
做得快的同学可以思考下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读懂题意;
(2)找准已知、求;
(3)分析数量关系即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解答这四步来学习。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做一道练一练,完全仿照例2来解答,再让学生把练一练改一改,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接着通过两步计算式题,找中间问题、判断、比赛等大量练习,巩固新知,最后给做题快的同学出一道虽然是3个已知条件,但用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数量关系。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四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一课。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与分数的联系、以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教材有两部分内容: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分橘子,体会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产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构建解决按比分配问题的模型;算一算:在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两个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比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了解了“平均分”,在五年级上册学过分数的意义,本单元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是他们对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理解并不清楚。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设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因为这是本课的重要的知识目标,因此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因为在分的过程中,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是他们面对一个新的数学问题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这一环节为后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把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实践与反思】
本课我没有使用教材提供的分橘子的情境,而是对教材做了较大的改动,设计了以调配绿色为主题的配色活动。
一、导入
我以感受家乡的美,描绘大连的绿来导入新课。这种直观的图片不仅会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入到“绿色是怎么调配出来的”这一主题。
二、实验操作
学生进行两次配色活动。第一次的配色活动没有给学生规定统一的数据,目的是让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去观察和发现不同的结果,从而得出结论。学生在观察自己调配出的绿色后惊奇地发现同样都是用黄色与蓝色颜料配,调出来的绿色却不一样。这一矛盾极大的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并结合数据推断出“只有各组所用黄色与蓝色的体积比相同,各组才能配出完全一样的绿色来”这一结论。根据学生的经验,知道用黄色和蓝色可以根据需要配成不同的绿色,但并不清楚原因是什么。如果弄清楚原因,比的实用价值就会在他脑海里打下烙印,学生会对比的实用价值有初步地感悟。
第二次的配色活动是根据需要调配黄色与蓝色的比为3:2的绿色。这一环节是经过网上研课,在与专家网友交流的过程我逐步体会到“分一分”的重要性,从而加入的一个环节。按比分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当我要调配出不同的绿色来时,按比分的需要就产生了。这一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有五,一是复习旧知,沟通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二是通过实际操作,在不断调整一次量取数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三是通过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使学生体会到黄色占了3份,蓝色占了2份,这为后面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四是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巩固比的化简内容,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正比例积累经验;五是让学生体会到按比分的必要性,对比的应用价值有了更进一步的体验。而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正是本课的亮点之一。当让学生按黄与蓝的体积比为3:2来调配绿色,有一个组调配的绿色与其它组有明显的不同。 这个组的学生说:“因为黄色与蓝色的比为3:2,所以我们取了40ml的蓝色和60ml的黄色....... ”立刻就有学生提出:“反了,你们组把黄与蓝搞反了,你们组黄与蓝的比是2:3。”这个错例使得学生对按比分的价值有了进一步的体验。在调配的过程中,各组呈献了不同的分法。我们组黄色与蓝色的体积比是3:2,我们就先假设一份是10ml,那么黄色就占3份也就是30ml,蓝色占2份,也就是20ml,黄与蓝的比是3:2。还有的组是这样一看黄与蓝的比是3:2,就想到了黄色是30ml,蓝色是20ml。取了之后,觉得太少了,于是又取了30 ml的黄色和20ml的蓝色两次,一共是90ml的黄色,60ml蓝色,黄与蓝的比仍然是3:2。这时我及时引导:“同学们发现了吗,当取的黄色颜料扩大为原来的3倍,相应的蓝色颜料也要扩大为——”学生齐说:原来的3倍。师:“比仍然是——”生:“3:2。”
在量取的过程中,学生将体会到黄色占了3份,蓝色占了2份,这为后面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不管黄色与蓝色的量是多少,黄色与蓝色的体积比都是3:2,不仅可以巩固比的化简内容,还会使学生体会到黄色颜料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蓝色颜料也要扩大为原来的几倍,为学生今后学习正比例积累了经验。
三、算一算
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绿色是200ml,黄色与蓝色的体积比为3:2,黄、蓝色各是多少ml?这一实际问题。”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生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后,我组织学生将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发现用分数的方法和用整数方法的共同点,有效地沟通了比与分数的关系。
四、交流资料,出示课题
交流课前查找的一些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比。此环节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另一个目的是还可以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改编成练习题,使学真实地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巩固应用
巩固应用部分的两个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首先,利用孩子搜集到的资料编题,生活中应用按比分配的例子很多,孩子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都是可利用的资源,直接用孩子的资料编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到这样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第二个练习是利用人身体各部分的比来算一算、量一量身高与头部的长度。课堂上,孩子对于这一练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时兴趣盎然,有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不会有一种陌生感,反之具备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可见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并乐于尝试的。通过网络研课,许多老师在细节上给予了详尽的指导,使我在预设时考虑了大量的细节问题,因此,本课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出现的问题是书中出现的图示法并没有出现在班级学生的做法中。应该说图示法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策略,也是最直接的一种策略,当我们步入社会中,还经常会用这一策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但是学生中却没有出现这一方法的。我思考了一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晰,对本班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学生认为不需要借助图形理解题意;另一个原因也是显现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于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关注较多,对于图示法、列表法等策略渗透不够,所以使得学生没有利用图示法来解决问题的习惯,这也是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五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
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安排的座位就知道这节课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给你们小组起个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将组名写到黑板上。
复习题:六一班有男生16人,丝生人,则男生和丝生人数的比为( ):( ),男生占( )份,女生占( )份,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
师:谁来完成填,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调查一组数据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调查表上,调查表如下: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 )和( )这两个量,这两个量的比是( ):( ),其中( )量占( )份,( )量占( )份,( )量占两之和的( )/ ( ),( )量占两量之和的( )/( )。
师:打开电视或是翻开报纸,媒体竞相报道的就是伊拉克战争,战争带给伊拉克人们的是什么?大家看这么一组统计数字。
师读题,请小组成员讨论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如果有了结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算式列在你们组名的旁边,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生分组交流,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这道题一共有几种做法,如果你对哪个小组的做法有问题尽可以发问。
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发现用按比例分配解决这道题的方法。
师:你们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不错!
师: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你们检验了吗?允许生有少顷的讨论。
生:因为这道题实际上是把6850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死亡的人,另一部分是受伤的人,所以可以用1250+5600,看是否得6850。
生谈感想
师:面对着大量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的伊拉克平民,面对着大量无辜的伊拉克平民的尸体,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伊拉克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大家看例3.
例3:中国政府向伊拉克难民授助了500顶帐蓬,俄罗斯政府为伊拉克平民援助了60万吨粮食,伊拉克议会经过协商,决定将这批粮食按照人口数分发给受轰炸比较严重的三个城市:巴格达、基尔库克和巴士拉。这三个城市的人口分别为500万人,24万人和76万人。假如你是伊拉克的政府官员,你将如何分配这批粮食。
生板演他们组的做法: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适时的举行一场辩论会,从而使学生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师:请大家拿出课堂练习本,将这道题做在本上,如果有谁做完了,请前五名同学和我击掌祝贺。
师:请第一个做完的同学找个人读答案。
师:看来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预防,大家尽可以放心地学习和工作。
2、小李、小王、小张三个人是合伙博彩的彩民。他们采用合作出资,共同选号的方式来购买彩票,幸运的是他们中了特等奖,老师这儿有一张调查表,上面记录了三个朋友中奖金额和投注额。
合伙博彩情况调查表
中奖金额
500万
投注人
小李
小王
小张
投注款(元)
200
140
160
应得奖金
1、请你们帮他们算一算,每个人该分得多少钱?
师课件演示先出示第1问,生算完后,将答案点击到括号内。
师读第2个问题时生议论,师问:”怎么有问题吗?”
师:我再看看,没有。
生:那两个人少给他了吧!
师:也没有,到底怎么回事?因为中奖后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所以小李实际得到了160万元,大家一定要记住,依法诚信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接着算吧。
师:请做完的同学报告你的名次。
算完后出示一个大募捐箱。
作业 :在普九达标活动中,教育局拨给南关小学2000本图书,学校决定把这批图书按照人数的多少分发给各班用于置办图书角,每班应该分多少本书呢?,请你展开调查,并且将你的分配方案写成书面材料交给李校长。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六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安排的座位就知道这节课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给你们小组起个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将组名写到黑板上。
复习题:六一班有男生16人,丝生人,则男生和丝生人数的比为( ):( ),男生占( )份,女生占( )份,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
师:谁来完成填,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调查一组数据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调查表上,调查表如下: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 )和( )这两个量,这两个量的比是( ):( ),其中( )量占( )份,( )量占( )份,( )量占两之和的( )/ ( ),( )量占两量之和的( )/( )。
师:打开电视或是翻开报纸,媒体竞相报道的就是伊拉克战争,战争带给伊拉克人们的是什么?大家看这么一组统计数字。
师读题,请小组成员讨论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如果有了结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算式列在你们组名的旁边,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生分组交流,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这道题一共有几种做法,如果你对哪个小组的做法有问题尽可以发问。
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发现用按比例分配解决这道题的方法。
师:你们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不错!
师: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你们检验了吗?允许生有少顷的讨论。
生:因为这道题实际上是把6850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死亡的人,另一部分是受伤的人,所以可以用1250+5600,看是否得6850。
生谈感想
师:面对着大量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的伊拉克平民,面对着大量无辜的伊拉克平民的尸体,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伊拉克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大家看例3.
例3:中国政府向伊拉克难民授助了500顶帐蓬,俄罗斯政府为伊拉克平民援助了60万吨粮食,伊拉克议会经过协商,决定将这批粮食按照人口数分发给受轰炸比较严重的三个城市:巴格达、基尔库克和巴士拉。这三个城市的人口分别为500万人,24万人和76万人。假如你是伊拉克的政府官员,你将如何分配这批粮食。
生板演他们组的做法: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适时的举行一场辩论会,从而使学生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师:请大家拿出课堂练习本,将这道题做在本上,如果有谁做完了,请前五名同学和我击掌祝贺。
师:请第一个做完的同学找个人读答案。
师:看来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预防,大家尽可以放心地学习和工作。
2、小李、小王、小张三个人是合伙博彩的彩民。他们采用合作出资,共同选号的方式来购买彩票,幸运的是他们中了特等奖,老师这儿有一张调查表,上面记录了三个朋友中奖金额和投注额。
合伙博彩情况调查表
中奖金额
500万
投注人
小李
小王
小张
投注款(元)
200
140
160
应得奖金
1、请你们帮他们算一算,每个人该分得多少钱?
师课件演示先出示第1问,生算完后,将答案点击到括号内。
师读第2个问题时生议论,师问:”怎么有问题吗?”
师:我再看看,没有。
生:那两个人少给他了吧!
师:也没有,到底怎么回事?因为中奖后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所以小李实际得到了160万元,大家一定要记住,依法诚信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接着算吧。
师:请做完的同学报告你的名次。
算完后出示一个大募捐箱。
作业 :在普九达标活动中,教育局拨给南关小学2000本图书,学校决定把这批图书按照人数的多少分发给各班用于置办图书角,每班应该分多少本书呢?,请你展开调查,并且将你的分配方案写成书面材料交给李校长。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七
教学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
二、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八
“百分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理解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真切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下面就根据我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一、“初步认识百分数”。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根据统计表提出“谁投篮比较准”引发学生思考,在交流后认识到可以用“求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来进行比较,并将分数改写成用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让学生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接下去的一个环节,主要解决百分数的读写问题。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致会读写百分数,所以随后由学生来把转化为百分数的形式,并介绍百分数中各部分与原来分数的联系,以及读写方法。既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较能吸引其他学生的兴趣。最后请学生交流88%(90%、86%)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会用“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来表述,也进一步理解和88%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二、“生活中的百分数”。
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先由教师根据最贴近学生学习的事例进行举例。通过交流一些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不过从课上效果来看,这里举的例子还存在问题。都是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考虑还不够周详,所以对学生后面小结百分数意义造成了错误影响。除了体育达标率占100%外,其余两个都可改掉,比如改成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等等。
三、“百分数的意义”。
由于前面两个部分处理不是很好,出现了问题,使得学生小结“百分数意义”产生困难,最后只能由老师进行揭示。百分比和百分率也是一带而过。
四、“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这是一个重组题,主要想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当分数表示一个具体数量时,是有单位的;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即两个数的关系时,是没有单位的。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最后让学生通过“10月1日前,已经完成了计划的95/100(95%)。说明还有(生:5%没有完成)”等两个问题,认识到百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与这个整体的关系。不过从上课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处理的还不到位,有点轻描淡写的感觉。
五、“小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是想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统计和比较的功能。预想呢学生能进行一定的比较,例如日本森林覆盖率比俄罗斯多27%等等。但是上课时提出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个问题似乎不太适合,如果改成“从这些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也许学生能从预想的方向思考了。当然这部分也想渗透人文教育,主要是环境保护教育。
六、“小游戏”。
通过游戏的形式,把数学与语文知识相整合。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九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 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两步应用题
(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75÷3=25(元) 75÷3=25(元)
5个书架多少钱? 200元能买几个书架?
25×5=125(元) 200÷25=8(个)
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 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归总应用题
教科书第112页的例5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1、使学生初步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地解答这种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1、学习例5(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将例题进行了改编)。
(1)教师说:“小华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学生各抒已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知道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3)小组展开讨论,并独立列式试做。(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4)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点拨,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
(5)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边小结边进行必要的板书:
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 72÷9=8(天)
(6)让学生根据分步算式,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2、改编例题,引出题目:(如果小华8天读完,他每天读几页?)
(1)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列式解答出来。
(2)请一名学生汇报。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要求每天读几页?首先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遇到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3、比较例题和改编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相同点:都是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同点:例题是求几天读完,改编后的问题是求每天读几页。
4、教科书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例5,让学生独立完成。
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完成,并找出两个小题的异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3、4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两步应用题
(1)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2)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 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 再求每天读几页?
72÷9=8(天) 72÷8=9(页)
答:8天可以读完。 答:每天读9页。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十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 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2.填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m,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m?
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篇十一
《比的应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与分数的联系、以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比的应用又称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有按正比例分配和反比例分配两种,由于按反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可以转化为按正比例分配来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学按正比例分配。按比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研究比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比例”、 “比例尺”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有两部分内容: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创设一个给两个班的小朋友分橘子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过程中体会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产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算一算:在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两个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了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本单元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由于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教学目标】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事物各组成部分比的资料。
课上准备:小红旗。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师有140个橘子,要分给幼儿园两个班的小朋友,你觉得怎样分才算合理呢?(平均分,这样才公平。)
3、3 :2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按比分的必要性以及初步沟通按比分与平均分的关系。
二、问题解决活动1:合作研究怎样按3 :2 这个“比”来分配
为了研究方便,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小旗代替橘子。
(一)合作研究
1.合作要求:两个同学一组分工合作,每分一次,就详细记录下当次分给大班和小班小旗的面数,直到分完为止。(提示:记录时,不累计上次分得的小旗面数)
大班 小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大班分得面小旗
小班分得面小旗
2.学生合作研究
3.教师组织反馈交流
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收集约三种不同的分法,分步展示在黑板上。
四人一组交流讨论要求
(2)观察、比较这几种分法,你能发现什么?
插问:你觉得分一次至少需要多少面小旗?为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预设:
分法1:每次分给大班3面,分给小班2面。
表扬:认真有耐心,十二次。
分法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分,分的次数明显减少。
表扬:很会动脑筋,在分的过程中及时进行了调整。
分法3:先按人数分给大班30面,分给小班20面,余下的再按比分。
表扬:很会联系实际情况,这种分法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实用。
(二)验证
1.问题:大班和小班分得面数的比是不是3:2?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班 小班
分得小旗的总面数
人数
平均每人分到小旗的面数
30 :20 = 3 :2 = 36 :24
2.师生一起小结:
(1)平均每人分到的小旗同样多吗?
(2)把这些小旗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分配是合理的分法吗?
[设计意图]正式打通人数比与小旗面数比之间的关系,深化比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会按比分的本质:即每个“单位”分到同样多。
(三)当我们知道总数的情况下的按比分配
1.问题:如果有180面小旗,你打算怎样按3:2进行分配?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2.四人一组交流,说说你想到的方法:
方法1:按比逐次分配。
方法3:把比转化成分数,利用分数的意义求出大班和小班分到的小国旗的面数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表现得太出色了,能再帮老师一个忙好吗?好啊
四、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把一些事物按一定的比分的时候,可以用哪些策略?
3、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比的应用的例子吗?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来自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