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是思想和行动的结合,是推动我们迈向成功的动力。在决议的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可能会面临挫折和失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以下是一些名人名言和格言,关于决议制定方面的智慧和启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一
影片以1927年南昌起义为主线,秋收起义为辅线,讲述了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人民军队的探索和实践红色经典故事。这些革命先驱们当时都非常年轻,在他们风华正茂时就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浴血奋战,探索革命道路在烽火岁月中无悔地奉献出青春乃至生命。
三河坝战役这个环节是我感觉最震撼的地方。三天的战事,三千人对三万人,绵绵战火,死的死,伤的伤,血染红了江河,脚下的土地早已变了颜色。他们的每一个军礼,都让人为之动容。最后两百人留下的时候,父好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军,弟去兄留。一、二百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朱德对蔡晴川说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现在想起,依旧感到无比震撼。最后三河坝的炮火声声,蔡晴川按下引爆器,朱德带领着撤离的队伍,驻足敬礼,让人为之动容。二百人的断后,希望与牺牲,更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由少变大,由弱变强。到建国后,人民军队为祖国领土的完整,政治与经济及民生的繁荣富强,蒸蒸日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那个时代虽已远去,但谁也不会忘记,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
通过《建军大业》强烈地惊醒了睡在这幸福中的我,让自我深刻的意识到这幸福的存在,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无处不是。我必须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军旗升起的地方,是我生长的地方。我为这片土地感到骄傲!我为这份幸福感到美好!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二
《建军大业》是一部讲述人民解放军从诞生都成长的影片。影片以1927年南昌起义为主线、秋收起义为辅线,讲述了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人民军队的探索和实践红色经典故事。这些革命先驱们当时都非常年轻,在他们风华正茂时就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浴血奋战,探索革命道路,在烽火岁月中无悔地奉献出青春乃至生命。
在中国共产党面临存亡考验的生死关头,毛主席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指明了共产党必须依靠武装革命的道路,要武装无产阶级部队,要通过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最终的胜利。
本片有两个高潮片段。其一,周恩来等人率军进攻南昌城,久攻不下,此时叶挺主动请战,率炮兵部队轰炸制高点,剧情被推向高潮。其二,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坝,以3000人抵抗钱大钧部队的10000人,在最后一天,钱大钧的部队发起总攻的时候,朱德留下的部队严防死守,最终与钱大钧的部队同归于尽,为先行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最后朱德率残余部队追上先行部队,并整合部队前往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合。
该影片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的曲折而又顽强的不平凡之路,为了取得胜利,多少的将士心怀坚定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今天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人民解放军走过的是一条披荆斩棘、一路壮大的道路。我们也更加感受到,党的领导、祖国的强大、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裕,都是因为有着人民军队这支钢铁队伍做后盾,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安全。习总书记在十八大后提出,要实现中国梦,这个梦离不开强军梦。
在今天,仍有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在企图挑衅中国,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强大的军事做后盾,我们无畏无惧。
怀着对党的忠诚,来看《建军大业》,体会着那血与肉的历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天空的颜色、河水的颜色、泥土的颜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将军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时候的战前的声音、战时的声音、战后的声音;我还能想象到许多那时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载着历史的墙,告诉我的,我仿佛听见了战时将军的指挥声;我仿佛能听见士兵战斗时的咆哮声;我仿佛能听见一颗颗手榴弹爆炸的声音。战争是恐怖的,但没这红色的恐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和平的生活。我必须去珍惜这份幸福,握住这份幸福。
看完了《建军大业》,我的心情其实也是非常的复杂。我庆幸自己出生在黄金时代,我也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哀悼。血染红的旗在我的心中飘荡,战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很近;又好像发生在几万年前,离我很遥远。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如果战争之苦加与我身,我又会如何去面对,会像前人那样英勇神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处那时,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献上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也许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它做出贡献,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即便是和平当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对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护这幸福;我的理想,是让更多人体会到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幸福,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和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我们所有的幸福,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经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经历,他们却不能体会我们的幸福。
通过《建军大业》强烈地惊醒了睡在这幸福中的我,让自我深刻的意识到这幸福的存在,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无处不是。我必须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军旗升起的地方,是我生长的地方。我为这片土地感到骄傲!我为这份幸福感到美好!
【篇二】。
当一部红色主旋律的电影,拍的不再以讴歌为目的,你就知道你遇见了多么鲜活的生命,看见了多么残酷的历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篇四一二前夕的上海以灰黑色主调展现在影片中,山雨欲来的气势呼之欲出。接下来的游行、与杜月笙的会面、周先生的鸿门宴、报社的屠杀都宣告了在那个别样的时代共产党员的力单势薄,以及革命任务即将在各阀派的私心下即将宣告失败。这个时候以周先生等人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扛起了革命大旗,为解放全国奔走各地,聚集了一大批有志之士,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有胜利更不乏失败,终于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符合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星星之火就以燎原之势蔓延了整个神州大地。
“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这是该剧唯一的信仰,当一支队伍将书生、农民、工人、屠夫、学生等普罗大众都集结在一起时,管理起来是尤其困难的,但他们却做到了,只因为心中有希望,肩上有责任,对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爱的深沉。为了创造一个富饶强大的国家,他们当初所做的一切,都无上光荣。而身为他们的后代子孙,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敢为人先,决不放弃的精神。我们也为拥有这样的榜样而感到无上光荣。
“要做勇士,不要做烈士。”朱德将军的一句话说尽了战争的残酷,在剧中红军不再是一个刻板印象,他们也会因为物资短缺而去“强借”银行的资产。毛主席也不再是一个运筹帷幄的伟人,他会跟同志争吵、会“贿赂”看押他的百姓、会打败仗。而反动政府也不再是以往的贪婪、怕死形象。在南昌起义中贺龙为对手的敬礼,三河坝战役中敌军为牺牲的黄埔军校友厚葬,都摆脱了教科书般的说教,诠释了历史中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大家都在努力活着,也都为不同的信仰奉献着。在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世界,只有红军这支队伍是为百姓而战。
看完电影,你才发现。在历史书上那短短的几行字,却是别人极其波澜的一生。在我们的书上,毛主席也好,周总理也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也好,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人物。回到那个年代,他们有的也不过就是而立之年,有的甚至不到20岁。但在面对比自身实力强大太多的军阀势力,却从不胆怯,亦不退缩。粟裕和林彪在门口站岗时的对话“现在不懂,总有一天会懂的。”于是他们都成了革命力量中的主力军。周总理与宋庆龄的对话“为了革命,我们一起努力。”于是周总理带着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创造了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粟裕在主力部队被伏击后跟林彪会面说“我一定会打回南京城”。而现实中,在22年后解放南京城的就是粟裕麾下的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他真的打回了南京城。而毛主席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也终于带领广大工农开天辟地。意气风发,最是少年。
周总理在年幼时就说过,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不仅仅要刻苦读书,我们更要在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让生活安定,愿国家富强。
【篇三】。
铮铮铁骨铸就辉煌——观《建军大业》有感。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军阀纷争,神州大地上狼烟四起,血流成河。有一帮人站了出来,他们梦想建造一个共产主义的国家并不断奋斗,他们就是共产党。
影片讲述在国民党夺权叛变革命,疯狂发动清共行为时,毛一泽一东、周恩来等人挺身而出,指出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懂得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他们带领共产党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
令我感动的一幕是三千人死守三河坝,抵抗有三万士兵的钱大钧,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经过两天的鏖战,共产党军队损失惨重。在最后一天,为了更多人的安全撤离,二百人留下来死守阵地,最终,他们用生命拖延了宝贵的时间。在生死存亡前,有多少人能像那些战士一样,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利益,不惜自己的生命,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这是共产主义军的口号,也是他们的信仰,因为信仰,把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那些农民、书生、兵头,因为共产主义的信仰而被拧成一股绳,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信仰是无比重要的,你自己有信仰,就会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想到自己的信仰,就会在困难面前站起来,勇敢地去迎接每一个挑战,最终将会战胜挑战。共产党就是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奋斗,不断追求信仰,许多铮铮骨为他人,为起义,为国家不惜自我,勇敢顽强,靠的也是信仰,只有有了信仰,生活才不会迷茫,不会彷徨,生活才会有动力,才有勇气战胜挫折。
看看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人被杀害,不仅让我心酸,更让我学会珍惜,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可是,在前人血和泪的付出后,我们——幸福的享有者却肆无忌惮地挥霍浪费。我有时在想,如果没有前人的付出,我们能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吗?所以,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幸福生活如果不珍惜,就像流星,只能捕捉一时的美丽,消失却是永远的。也许,只有缅怀过去,才能更好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影片中的一声声怒吼,一声声炮响,依旧在我耳边萦绕。我的脑海里只有八个字:铮铮铁骨,铸就辉煌!
【篇四】。
信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动力的源泉。
《建军大业》这部影片为我们带来了最为真实,最为朴实的军人精神——唯党和国家不可辜负。正是这样的精神,让我们在无数年后的今天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没有战争,没有恐惧。
《建军大业》讲述了八一南昌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通过看这次电影,我深刻体会到革命政权的来之不易,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义士的鲜血换来的,是那么的来之不易。
《建军大业》是一部好的历史文献故事片。它使我们牢记过去中国革命的斗争史;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创建的丰功伟绩;牢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奋斗。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时间一晃而逝,电影只看了不到两小时就结束了,但是在南昌起义中的艰苦奋斗的事迹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种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前行。就让我们带着这份信仰,一起砥砺前行,让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吧!
【篇五】。
上个学期,我们观看了红色大片——《建军大业》,感触颇深……。
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那段峥嵘历史。年轻的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人不惧强权,正值青春的叶挺、粟裕等人在炮火纷飞的战场英勇杀敌、不畏生死……此刻,即使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也不禁热血沸腾。
三河坝战役是我感觉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兄弟同军,弟去兄留。二百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最后的希望。还记得朱德对蔡晴川说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现在想起,依旧会在我心灵的最深处掀起阵阵波涛,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就像毛主席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经过九十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胜利了……。
在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他们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
在不凡的征途上,我们听见了他们有力的足音,他们手臂相挽,为世代和平,献出了青春和生命。
在民族的复兴中,是他们用无畏无敌的精神塑造着我们这些身处和平年代的幸运儿们,使我们能静心学习,快乐成长!
九十载的励精图治,九十载的改革创新。以革命先烈的鲜血为代价,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和谐。
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博大的胸怀、宽阔的视野,去感知祖国与世界、战争与和平、未来与过去、责任与使命!
【篇六】。
影片一开头导演便使用了大远景镜头来拍摄一条弯曲的大河。一方面拍摄出大河的气势磅礴,象征着革命浪潮逆不可挡,另一方面也为表现大河的蜿蜒曲折,象征着革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后来转而拍摄-群有先进思想的青年正游行示威却遭到国民党军人机枪的疯狂扫射,这场戏中,导演巧妙的运用了升格镜头以及特写镜头拍摄游行青年中枪后狰狞痛苦的表情以及已死青年满脸鲜血的惨状,又运用远景镜头来表现伤亡人数之多,当成千上万具尸体出现在同一画面时,给观众造成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冲击,深刻的揭露了国民党惨无人道的统治,这也为下面讲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军队的不易埋卡了伏笔。
后导演运用仰拍镜头去拍摄第二师部的牌匾,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象征着国民政府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无独有偶,另一处场景镜头的运用也十分出色。在三河坝战役中最后留下垫后的二百人引爆了炸弹,导演在拍摄这场戏时运用了大远景的景别吐出展现了整个战场的爆破程度,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并暗示着留下的二百人无一生还。
在色彩方面,导演在人物的服装颜色上做了处理,比如蒋介石在影片中始终身穿黑色中山装,黑色象征着死亡和权利,身穿黑衣的蒋介石便是中国执掌大权的死神,而同样叛变了革命的汪精卫则身穿一袭白衣,白色无论在戏曲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代表着奸诈,导演将其服装设计成白色,无疑是对汪精卫人物形象的最好诠释。除此之外,在环境的整体色调上,导演也是别具心裁的。
在拍摄蒋介石所处别墅的外景时,导演将其设计成乌云密布且下着倾盆大雨的阴森景象,整体呈现出较暗的色调。而借闪电制造出的紫色则与夜晚的黑色共同衬托出蒋介石黑暗的人物形象。
在士兵向蒋介石汇报前线战况时,插入了一段战争情节,导演通过运用黑白色调来体现战争年代的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但战火却独为红色,象征着建军革命的熊熊烈火已经点燃。影片的高潮部分当属南昌起义激烈的战斗场面,导演大面积的使用红色来表现战火四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和当时四万万中国同胞的怒火瞬间爆发,给观众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建军大业》这部影片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票房就得益于它对历史的高度尊重,强大的视觉效果以及国人的拳拳爱国之心。除票房价值外,它对当代人加强和平主义教育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实在佩服作者的才华。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三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重温了《建军大业》这部爱国影片,在这部电影里面众星云集震撼人心。本片讲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影片的开头,国民党反动派毫无人性的屠杀游行学生,天空下着大雨,顿时血流成河,学生的尸体堆积如山。
接下来是8月1日,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人组成了第一支中国革命起义军,开始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有力的反击,就这样打响革命的第一枪。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朱德同志率领的其中一只中国革命齐玉军在三和被在意中以3000人成功的狙击了国民军队3万多人在在真的第三天,朱德司令为了掩护大部队的撤离,决定留下200人死守阵地。当时他下令父子同军者父亲留下兄弟同军者,兄长留下。大家都知道留下只存死路一条,但是大家都愿意留下。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非常感动。随着一声巨响,顿时火光映红了整片天空。朱德和大部队停下脚步,回过头注视着浓烟滚滚的方向,两行眼泪夺眶而出。他知道战士们用生命挽救了大部队。最后,朱德率领中国革命军来到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会合,毛泽东同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深的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多少英雄牺牲它们的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长大后报效祖国。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四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2017年8月3日晚,我院观看了《建军大业》,波澜壮阔的近代历史和感动人心的电影内容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青年党员应端正入党动机。
影片中,贺龙同志积极入党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贺龙同志一颗红心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受苦受难的人民伸展正义,解救人民于苦难之中。当周恩来同志拜访他、希望他加入南昌起义时,贺龙同志抵制了蒋介石整个汉阳兵工厂和各种军领衔荣誉的诱惑,坚决协助中国共产党,并在周恩来同志的鼓励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周恩来和贺龙同志拥抱的那一刻,我联想到现代年轻同志的入党动机。在当时的特殊时期,积极入党是希望能找到组织,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消灭敌人、建立新中国;而现在的和平年代,老一辈革命前辈的那股热情,那股渴望,那股为天下百姓谋利益的坚忍不拔之志,永远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学习。我们青年党员积极入党,是为了继承老一辈先烈的革命精神,是为了继往开来、努力奋斗,是为了共建中国梦。
二、青年党员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粟裕等同志在影片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天下苍生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教诲,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党员同志们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组织工农共同革命。他们远离家乡,不怕吃苦,时刻体现着艰苦朴素的本色,与国民党军的骄奢淫逸对比显著。他们无时不忘党员身份,顽强奋斗,在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身份,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责任,无论身在何时何处,都应坚守自己的人生信仰,不被外界利益所诱惑。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能活多久,而是做多少有意义的事!
三、青年党员应敢于创新。
一个民族要发展需要创新,一个国家要兴盛需要创新,一个人要走的高远需要创新。影片中的毛泽东同志敢于在大会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想法;周恩来同志一次次的脱险,一次次的广纳人才,是因为他敢于创新的大脑;三河坝大战中的朱德同志以三千人抵挡敌军三万大军,是因为他敢于创新作战方略和果断的决定,看到他胜利后流下的泪水,我对这位将军肃然起敬。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更要敢于创新,敢于有自己的声音,敢于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坚定信仰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前提。青年党员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终生恪守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谋人民利益、建群众感情、学为民本领、干富民实事,夯实自身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基石。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立足当前,从我做起,把今天的努力同实现共产主义的明天联系起来,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兴旺,不辱使命,竭诚以赴。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五
刚刚散场到家,连忙打开电脑急着抒发出我的观后感。一开始其实没有报特别大的期待去看,只是想说建军节要到了,一定会有类似题材的电影,而且千篇一律,换汤不换药是我坚信的。
但是开场画面就震撼住我了,成千上万的学生们倒在血泊里面,机关枪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放映厅,告诉我,电影正式开始了,革命打响了。陆陆续续出现的角色也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可能一开始是因为卡司才会买票,可是出影院的时候我没有因为看到了我期待看到的人而激动,反而因为那些为了革命牺牲的烈士精神们感到震撼,手中的面巾纸也从平整干爽变得褶皱湿漉。新中国是先辈们奉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牺牲掉了自己的身躯换来的,红领巾的意义我开始明白,虽然迟了一些。报社被轰炸,镇守三河坝的最后200兵力誓死保卫主力军,一次一次的让我泪崩。为了那面共产党旗帜也要战到最后一刻。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不管是友军还是敌军,只要你是拼劲全力战斗到最后的,都值得被敬一个军礼。因为各为其主,可以理解。只不过站错了队伍,错了一生。建军,响亮的两个字,多么响亮的两个字,响彻了井冈山,被满山岗的鲜红旗帜衬托了起来。在所有牺牲的烈士们的鲜血中建立了起来。‘幸存者’活得要更有意义,要把死者的那一份人生活出来。我看到的是无私的牺牲,无私的掩护,无私的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了建立起一个能给穷苦人民安稳日子的新中国。虽败犹荣。
过程残忍,艰苦,可是先苦后甜,革命的曙光还是照亮了全中国。至今已经照耀了90周年,还有无数个90周年,带着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烈士们所期盼的希望,我们的中国,一定会一路辉煌的走下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六
上周就买了电影票,因为加班遗憾错过。凑巧今天八一建军节,行里组织了集体观影,很开心,终于得偿所愿。
以前对此类影视剧一直不是很感兴趣,大概是在学校里的时候,从初中到大学,反反复复的学中国近现代史,太腻味了。所以也根本不愿意再坐下来,耐心品味那段历史的过往。可是今天的`电影一开场,我就被屠杀集会学生、炮轰商务印书馆震慑到浑身战栗、呼吸急促、双拳紧握。那既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也是一个思想空前开放的年代。而即是如此,要在各种政治军事势力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推行新思想,再建立一个属于人民的新中国,也难到基本不可能实现。那时候勇敢挺身而出、奋起反抗的人啊,不管是冲在集会队伍最前面的女学生,还是在战场上以身为盾的年轻将士,也不过是与我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人,甚至比我还要小上很多。他们遭受遭受无数磨难,历经千险,而今天的我,却在享受着他们用年轻的生命为我们打出来的和平生活。每念及此,深感惭愧,内心不安,吾辈何德何能,才能够生活在他们用命为我们撑起的中国大地上。
不知怎么说才能表达出我内心深处不停震颤的思绪,也不知怎么做才能算不辱没革命先辈为我们用命挣来的今天的中国。只愿我余生所为,无愧于心,无愧于人,如此足矣。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七
既然不能打星时写评,就写日志吧。
引用一段柚子的影评作为开篇:
“优秀的战争片不会弱化对手来抬高自己,不会粉饰死亡,不会宣扬好战,主旋律电影做到这样,应该赞美。”个人觉得这个说法很客观。
战争之惨烈,血肉横飞、残肢断臂、哭爹喊娘、家破人亡……这是电影里的战争场面,没有精致妆容、整齐发型、手撕敌人,只有灰头土脸、垂头丧气、鲜血淋淋。
对手之强大,三千对三万,大炮齐发、机枪扫射、前仆后继……这是电影里的对抗,没有奇迹,没有天降奇兵,只有负隅顽抗、浴血奋战、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断后队伍全部牺牲,换取主力部队撤退时间,然而争取到了吗?主力部队赢了吗?并没有,输的更惨,让人落泪的三河坝掩护部队巨大牺牲换来的消息是粟裕带着哭腔的那句“敌人太多了,我们的子弹全打完了”……惨不忍睹。当年同是黄埔军校的同窗,如今各为其主,不得不在战场上生死对决,令人扼腕,双方都会向对方倒下的英雄默哀致敬,这种敢于承认我方弱势局限,敢于直面战争残酷现实,敢于正视不断失败事实,悲天悯人,激励吾辈,热血沸腾的良心之作,强烈推荐。
记最喜欢的三个情节。
其中两个都是来自欧豪版叶挺,第一段是骑马进南昌城,那英气逼人的骑马姿势,平静慵懒的抬鞭回礼,被陈锋询问来意,平静地甩出内容堪比炸弹的四个字“东征讨蒋”,大哥,你跟国民党的兵说,我来你家住着是为了去打你家老大,还真嚣张啊。被索要命令,不生气不发飙,大笔一挥写“命令”怼回去,见对方还要继续纠缠,索性吼一嗓子“立正”让对方立刻闭嘴,趁对方还在蒙圈中,直接拍马进城啊哈哈哈。一气呵成的几个点,战神形象立刻生动起来,非常帅气。
第二段是米粉摊上教训贺龙手下的副营长赵福生,也是后来导致南昌起义不得不提前开始的内奸,寥寥几语,啪啪几下,治军严明、维护下属的形象也生动起来,私下里的欧豪,是那种笑起来小酒窝小虎牙一露,一脸傻憨憨的样子,能驾驭这种将军的气场,看上去很自然不端着,应该是做足了功课的,点赞。
说起来第三个情节是比较搞笑的,就是张国焘在起义前夕开大会捣乱的时候,双方剑拔弩张,贺龙破门而入胡搅蛮缠,场面一度很紧张,接下来一句经典和稀泥的句式开头,加一句出人意料的“把你干掉”,哈哈哈哈,笑了好久。
此片子对我来说最大的教育意义就是让我感受到了小学写演讲征文时用过的一句话“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现在导演把一部分“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展现出来,让人直观感受到了革命的巨大代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真是太惨了,太难了,关键那个时候,没人能看清未来,老蒋轻蔑的那句“mzd一个农民、zd一个兵痞、zel一介书生,凭什么跟我斗……”就说明了当时的局势,然而就是那么希望渺茫的星星之火,却有那么多人为之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这得多大的勇气和执着。
“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八
《建军大业》是一部革命历史影片,影片也怀有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
是带着一些被左右了的外在因素看完这部影片的,从影院出来,非但没有被左右,反而收获了观影体验中最可贵的直觉性和对革命电影气质的思考。
这部继《建国大业》和《建党大业》之后的又一部大型革命史诗电影,整个电影化制作过程,看似别出心裁,另辟蹊径,没有循规蹈矩按常理出牌。所以,在它正式公映前,即引来四面八方质疑一片,非议连连,声讨阵阵。
如此严肃和宏大的革命历史题材和红色战争史诗,如此众多的革命伟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建的丰功伟绩,还从没有像《建军大业》这部影片中,这般写实和果敢的表现方式,也从没有这样多角度,多语境的刻画过革命伟人的高大形象。
这无疑是一场看不见的电影艺术和电影技术革命性的探索和实践,这无异又是一次对红色电影和革命电影气质型的反叛和重塑。
有专家将这部影片定为新战争影片的标杆,有评论家预测,这部契合国内广泛年轻观众电影气质电影,会在很大程度上,收到他们的高度期待和向往。
这又是一部,站在前两部革命史诗电影巨人肩膀上的中国电影的战争巨片。这一系列沉重的负载,都加重和聚焦了对这部影片的审美和评判尺度,也无形中拔高了对这部影片的强烈期待值。
是凡这类革命历史题材,鸿篇巨制的影片,人们往往不去吹毛求疵它的细枝末节,那些都会留给史学家们去辩来辩去,留给学者们去往纵深考证。拉开这部影片序幕的是从192-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所做的一些广为人知的重大革命性斗争。
所有在影片中展现的革命领袖形象和他们的革命斗争史,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都会在以往的各类文学,戏剧,影视作品中接触过,了解过,感受过。而这部将这段历史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伟人,放在他们各自只有20——30多岁,最“意气风发”的年龄段去表现,又大胆启用了现实生活和演艺圈里当红的一批,同样处于青春年华的“小鲜肉”和“小鲜花”来塑造伟人的形象,诠释革命先辈当年青春激荡的风采,这种在伟人年龄和明星年龄上的“重心下移”,分明带有一种极端的“冒险性”,更带有“颠覆性”的诠释和创造。
这是一部集中表现伟人群像的史诗电影,这是一部有着明显标签化,聚集80,90后明星加盟主演,潜在着不容置疑的商业动机的主旋律电影。这也是蕴藏在电影制作和电影市场内部机制里的重重矛盾组合。
当这些隐含在电影制作和创作中的探险,追求和重重矛盾组合,随着影片结尾字幕滚动,军歌唱响,年轻观众们心底由衷发出阵阵感叹时,你会从他们的神情中发现,他们被这部影片净化,洗礼过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影片的包容和认可,感化和敬意。
尽管大多数年轻观众也许是出于好奇和追星而来,当他们狂热崇拜和喜欢的明星一个个在影片中轮番出场,亮相,他们会发出阵阵惊呼和嬉笑,甚至让其他观众不断的“跳戏”。但随着影片的故事进程,人物深入,他们“入戏”也很快,很快将他和她追捧的“明星”,与影片中的那个“伟人”,融合在一起。
当然,也不是所有年轻明星都能准确把握影片中“伟人”和“历史人物”的基准。值得圈点的,我非常看好有几分“形似”,又演出其“神似”来,饰演“周恩来”的朱亚文,看好“神似”有加,又不雷同,饰演“毛泽东”的刘烨。同时看好“形似”加上“神似”,演活了年轻“贺龙”的王景春。还不得不说道,那位算不上“小鲜肉”,也不能算“形似”,却能凭借自己深厚的演技功底,忽略“朱德”那个人物本身,又扮演“朱德”的,不老的老戏骨;黄志忠。
中国广大的电影观众,普遍本都怀有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像这样一部革命历史影片中,如果能聚集电影的质感,人物的热血,主题的敬重,政治的信念和对电影气质的诚意,这部影片的品质和市场价值也已经是高分贝的了。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九
《建军大业》,让我们重温那年轻的鲜血与生命写就的历史,追忆90年岁月峥嵘的精神传奇,作为没有亲历过这段历史的新时代的年轻人,也被那个时期的年轻人“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的承诺深深震撼,他们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坚定地站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并最终成为迸发出光芒的英雄。同时也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周恩来,毛泽东,贺龙,朱德这些英雄人物。同时也让我记住“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我们不能放弃一丝期望!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十
刚刚散场到家,连忙打开电脑急着抒发出我的观后感。一开始其实没有报特别大的期待去看,只是想说建军节要到了,一定会有类似题材的电影,而且千篇一律,换汤不换药是我坚信的。
但是开场画面就震撼住我了,成千上万的学生们倒在血泊里面,机关枪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放映厅,告诉我,电影正式开始了,革命打响了。陆陆续续出现的角色也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可能一开始是因为卡司才会买票,可是出影院的时候我没有因为看到了我期待看到的人而激动,反而因为那些为了革命牺牲的烈士精神们感到震撼,手中的面巾纸也从平整干爽变得褶皱湿漉。新中国是先辈们奉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牺牲掉了自己的身躯换来的,红领巾的意义我开始明白,虽然迟了一些。报社被轰炸,镇守三河坝的最后200兵力誓死保卫主力军,一次一次的让我泪崩。为了那面共产党旗帜也要战到最后一刻。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不管是友军还是敌军,只要你是拼劲全力战斗到最后的,都值得被敬一个军礼。因为各为其主,可以理解。只不过站错了队伍,错了一生。建军,响亮的两个字,多么响亮的两个字,响彻了井冈山,被满山岗的鲜红旗帜衬托了起来。在所有牺牲的烈士们的鲜血中建立了起来。‘幸存者’活得要更有意义,要把死者的那一份人生活出来。我看到的是无私的牺牲,无私的掩护,无私的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了建立起一个能给穷苦人民安稳日子的新中国。虽败犹荣。
过程残忍,艰苦,可是先苦后甜,革命的曙光还是照亮了全中国。至今已经照耀了90周年,还有无数个90周年,带着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烈士们所期盼的希望,我们的中国,一定会一路辉煌的走下去。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十一
黄建新之于主旋律电影颇有发言权,《建国大业》用明星的人海战术为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开辟一方新大陆,之后《智取威虎山》又成功嫁接红色经典与香港导演的类型片特长。这次将《建军大业》交到刘伟强手里,黄建新压力与信心“齐飞”。“电影《建军大业》是我从业以来接触的‘最特别的任务’。”黄建新称,“习总书记曾经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而电影《建军大业》所聚焦的,正是那些在波澜迭起的革命岁月中,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忘死的不计其数的热血英雄!”
谈到《建军大业》剧组的创作过程时,黄建新介绍道:“这部电影仅剧本就反复打磨了两年,每位演员在进组前都做足了资料文本功课,也接受了专业级的军事训练,所有主创都不遗余力地为《建军大业》奉献出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可以说,大家百分之百的热情和投入,必将使这部展现燃情岁月、洋溢着青春激情的电影作品大放异彩。”
“与我之前监制的《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动》一样,电影《建军大业》一定会成为一部让观众激动、让观众喜欢的热血巨制!”谈及电影《建军大业》的品质,黄建新信心满满。
据知情人士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与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日前已率先看过《建军大业》粗剪版,三人不约而同地表示“影片出乎意料的好”,同时也委托监制黄建新将祝贺、慰问与感谢带给全体主创和所有参与影片创作的工作人员。我们这些还看不到片子的吃瓜群众,就先欣赏剧照吧。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十二
下午也去接受了一下爱国教育,电影比想象中的好很多。主要讲了四个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以前高中上历史课的时候,我也背:“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
虽然我当时很喜欢历史,但是我好像世界历史学得比较好,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这段历史很多东西我并没有真正搞懂。看到历史书上死记硬背的文字和考点被反映成影像呈现出来,书上的人物个个满血复活,还是有点震撼的,有几个镜头也是泪目的。
回来查资料补习了电影的一些人物和桥段,了解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才发现很多都是历史课本上学不到的,实际上我们的起义是失败的,所以才会有惨烈的三河坝战役。也发现每一个普通的名字背后都存在着波澜壮阔的人生。
然而历史的遗憾在于,我们有时在享受着平和,却记不住平和的得来的样子。例如我在电影院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空调可乐爆米花,很少去想我这么舒服的生活是如何得来的。身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断然很少瞻仰前世而居安思危。我很庆幸,我生长在了和平年代,没有颠沛流离。
当然,我是理性的。我深知真实的历史不会像电影演绎的传奇与浪漫,电影肯定不乏夸大和煽情,这是艺术创作必须的。因为好像英雄们躲过了所有的子弹,他们逃脱了九死一生,好像早已被上天选中。当我们穿透八十年的光阴,所有关于英雄的传说都被镀上一层浪漫。
历史上的南昌起义可能没有这么壮烈,三河坝的狙击战也不如电影演绎的那般磅礴。周恩来毛泽东长江口的相会,粟裕和林彪的惺惺相惜,自然更属于编剧的演绎。
但这部主旋律电影,对比我爹爱看的那些神剧和之前同类的爱国教育电影,我觉得还是挺值票价的,能让我了解以前张嘴就能说出口的战役背后的巨大内涵,还有光是朱亚文这个行走的荷尔蒙也就够了。我觉得这个电影拿去当征兵宣传片应该也是效果不错的。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十三
看完《建军大业》之后,让人心潮澎湃。电影起初看到“四一二”清共使无数...人,百姓,学生,工人无辜牺牲,“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是中国人,却互相残杀让人心痛不已。
绝不能让蒋介石等人的阴谋得逞,毛泽东领悟到“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点醒了无数优秀...员,.....人临危受命,在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等的领导下,发动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取得成功,后期攻打城市失败,帅军会师井岗山,最后以毛泽东“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而结局。让人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期望。
此刻回想起南昌起义,从大伙全力反张国焘,让我感受到当时革命先辈者青春激荡的风采。
最让我敬佩的就是三河坝战役,朱德率三千战士誓死抵御钱大钧三万大军,最后需留两百人死守三河坝时,无人退缩的场景使我感动不已。
电影结束了,但革命者的精神永随。我必须要向他们学习,热爱祖国,塑造更好的自己,为人民服务。等回首自己的一生时,正如朱德所说“我们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今生足矣。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十四
终于看完了最近刷爆微博的《建军大业》,最初对影片的情节并不抱太大希望,觉得可能还是一部拼凑了各种明星的常规红色献礼片。
让我没想到的是热血,刺激,流畅,感动是我观影的第一感受,中途几度哽咽落泪,感谢导演和编剧,感谢不管是那些老戏骨还是略显青涩的青年演员,让历史差生用这种方式了解了九十年前先辈们那波澜壮阔的烽火青春。
整个观影过程中,扑面而来都是满满的青春洋溢和澎湃热血。很喜欢人物介绍名字旁边添加了年龄,那一个个数字,让我惊讶于这些人在那时候才那么年轻。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之前都是存在于历史书中严肃的革命者,仿佛他们一生下来就是运筹帷幄的伟人。
我不曾想象过他们也有过的青春岁月,他们也曾顽皮的计较着谁的生月大谁就是大哥;他们也曾在船上喝着酒吃着肉畅谈他们的远大志向;他们也曾装作没有收到上级不合理的命令而自己做决定……那时候,他们正年轻。
我印象中的毛泽东穿着中山装在天安门城楼对着世界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一年的他穿着大褂子在长江游泳。他“任性”的拒绝了一个更好的“职位”,去了他心之向往的地方。他用几个大银元从土匪中逃脱,来到卢德铭的军中说他想吃粉蒸萝卜。
我印象中的周恩来穿着呢子风衣风度翩翩为新中国外交鞠躬尽瘁,那一年的他星目剑眉,为了给中国共产党建立一支武装部队四处奔波。南昌起义并没有得到中央的同意,那一刻,拍板当做没有接到命令的他就像是一个不听班主任话的“叛逆”少年。
我印象中的朱德是那张定格在教学楼走廊上伟人画像里带着淳朴的微笑的脸,那一年的他会露着“狡黠”的微笑甚是可爱的问周恩来要经费宴请南昌城中的所有军官,为起义做局。宴会上的他举着酒杯拿着雪茄,像极了那个时代摆弄风云的城中大佬。
我印象中的叶挺是那个在国民党监狱写下“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铁军军长。那一年的他在南昌起义中终于攻占城楼后,在硝烟中,他如少年般的呐喊,那么骄傲,那么青春飞扬。
2023年建军大业观后感(模板15篇)篇十五
九十年前的8月1日凌晨,南昌城墙头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子弟兵。
在电影《建军大业》开头时,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因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屠杀下,遭受了“灭顶之灾”,然而共产党人能及时进行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这一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深刻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使得中国共产党下定决心去建立一支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子弟兵。于是电影就此展开。
观看《建军大业》时,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在每次犯了错误时能及时改正过来,并且能够视挫折为起点,遭遇困难及时反思并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见贤思齐焉,这使我联想到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也应该学习先辈们的这种精神吗?我们在工作中时常会遇见困难与挫折,好像很少有人能认真的思考与总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反思与纠正。
接下来电影中让我感动的是共产党人那一个个坚定的信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好像很难再听到有人谈信仰了,然而一个没有了信仰的人,也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动力。电影中一个个共产党人以坚定的意志力与行动捍卫着自己的信仰,他们以建立一支捍卫国家主权人民利益的军队及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为信仰,因为有了这个信仰他们才能不畏苦难,无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去奋斗。不论是三河坝战役中“中国的希望是属于你们的”还是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家无一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这种舍己为人,为了一个大家心目中国共产党同的国家,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感动。在三河坝战役中,面对着十倍于己的敌人,共产党人毫无畏惧,一个个以舍身取义的精神,成功的掩护了主力部队的撤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份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才一步步的由弱小变强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看这部电影时我就在想,平时我们在工作中可能多加一会班就喊着累,恨不得把手里的活“拱手让人”,更不用说去主动帮助同事,与革命前辈们比起来我们真的自愧不如。那么这是怎么了?是我们的安逸生活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奋斗的激情与忧患意识了吗?是我们的世界里已经没有了信仰了吗?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反思。
九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人民军队从鲜血中一步一步走过来,传承人民军队的这些革命精神也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与骨髓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铭记光辉历史,铭记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更要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接过革命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以实际行动立足自身岗位,奋勇拼搏,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