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军训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军事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军训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写作方法。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一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一、亮点。
1、注重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理解排水法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邸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瓶子中的水,思考哪些是喝掉的水,让学生想一想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能否解决问题,从而想办法怎样把不规则的物体转换为规则物体,进而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接着,邸老师通过倒置瓶子,让学生继续观察对比,发现什么不变,什么变化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瓶子没有变化,所以体积也没有变化,空白部分的体积也没有变化。那么到底是什么发生变化了呢?高度变了,形状也变化了。通过这样认真细致地观察,学生会想到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换为规则物体的体积,也就是圆柱的体积进行计算,这也就揭示了排水法的解题思路。
2、注重习题的多样性、层次性。邸老师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学生的细致思考,得出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解题思路。在练习中,邸老师注重练习的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循序渐进,教学效果较好,练习的时间充分,关注了不同学生的学习。
二、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行提炼总结,回顾与反思,利于学生清晰解题思路,能够依据数学模型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理解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二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7。
教学目标:
1、在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提问:
(2)哪些不会计算体积?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够直接计算出来吗?怎样计算呢?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三
带着疑问,我问了老师,老师没有直接我,而是给我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她问我:“你知道留在瓶底的水为会溢吗?”我点点头:“乌鸦把石头放进了瓶子里,石头是有体积的,石头占据了水的体积,所以瓶底的水才会溢,乌鸦地喝到水。”她笑着说:“很聪明,你知道测了吗?”
我恍然大悟,课余,我在实验室做起了实验。
1、我拿了50毫升的量筒,水平实验桌上。
2、往量筒里加30毫升的水,方便取放岩石,用线把岩石栓。
3、把栓好的岩石放进去,水面上升到哪个刻度,水上升的.体积岩石的体积。
记录如下:(单位:毫升)。
水面高度。
放岩石后水面高度。
次
30。
33。
3
次
30。
33。
3
次
30。
32.7。
2.7。
岩石的平均体积=(3+3+2.7)/3=2.9毫升=2.9立方厘米。这种方法,我很容易地测出了岩石的体积。不光是岩石,只要是不规则的物体(这种物体又不溶解在水中的)的体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多动脑,多动手,解决!
科学小实验作文:冰糖融化了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四
(1)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按照物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说明:在水里上浮的先不研究,本节课研究在水里是下沉的物体。
(2)组织讨论测量的方法。
怎样利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不规则的物体体积?怎样来转化?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小组在土豆、橡皮泥、石块、铁块、玻璃球中选择一个,先估计物体的体积,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实验。
(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实验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五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出了道题:怎样才能求出土豆的体积?我一看到这个题目就傻眼了,心想:我虽然学过了求体积的计算方法,可那都是求像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这些规则物体的体积,对于像土豆这样不规则物体是不能应用的。怎么求土豆的体积呢?我是抓耳挠腮,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其他同学也像一群小麻雀似的叽叽喳喳在相互讨论,挖空心思想解题的方法,但怎么也想不出来。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就提示大家说:“你们可以把土豆切成规则物体,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这样不就容易计算了吗?当然,如果有更简便的方法也可以用。”
放学后我回到家里,搁下书包就急忙到厨房找了个土豆。按照老师提示的方法,用小刀切呀切,再用尺子量呀量,再算啊算,直搞得满地是演算纸,最后终于算出了土豆的'大约体积。我想这种方法太复杂了,计算还不准确,是不是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我拿着土豆想呀想,看啊看,一歪头突然看到了桌子上的水杯。我灵感顿悟,对了,我可以先找来一个圆柱形杯子,再倒进适量的水,然后把土豆放进杯子里,这时,水就会上升,水上升后比原来多出来的体积不就是土豆的体积了吗。因此要想求土豆的体积,那就只要求上升水柱的体积就可以了。悟出了这种方法来,我当时甭提是多么的高兴了!
通过上面的做法可以得出巧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要想学好数学,就要多动脑、勤动手,就一定能学好数学,对不同的数学题目就有可能找出更多的更科学的解题方法,做其他事也是如此。
指导教师:王敏。
点评:本文能通过由复杂到简单的求土豆的体积,水到渠成地引出了一个主题“要想学好数学,就要多动脑,勤动手,――做其他事也是如此”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是难得的。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六
”她笑着说:“很聪明,你知道测了吗?”
我恍然大悟,课余,我在实验室做起了实验。
1、我拿了50毫升的量筒,水平实验桌上。
2、往量筒里加30毫升的水,方便取放岩石,用线把岩石栓。
3、把栓好的岩石放进去,水面上升到哪个刻度,水上升的体积岩石的体积。
记录如下:(单位:毫升)。
水面高度。
放岩石后水面高度。
次
30。
33。
3
次
30。
33。
3
次
30。
32.7。
2.7。
岩石的平均体积=(3+3+2.7)/3=2.9毫升=2.9立方厘米。这种方法,我很容易地测出了岩石的体积。不光是岩石,只要是不规则的物体(这种物体又不溶解在水中的)的体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多动脑,多动手,解决!
科学小实验作文:冰糖融化了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课本39页。
教学准备:课件、量杯、石块、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提问学生)。
2、给你一个箱子,你会求箱子的体积吗?
箱子的体积可以通过测量出长、宽、高计算得到。
二、设疑自探。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公式吗?
三、出示自探提示,小组讨论交流(时间8分钟)。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都是我们本节课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
1、如何求橡皮泥的体积?说一说你的方法。
4、能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四、解疑合探。
学生汇报结果(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
分析:橡皮泥可以改变形状。
方法一:把它捏成长方体,测量出长、宽、高计算出体积。
方法二:把它捏成正方体,测量出棱长计算出体积。
方法:排水法求石块的体积(注意:石块是完全浸没在水中)。
(1)量杯中装有水水的体积为200ml。
(2)把石块放入水中,因为石块占有一定的空间,水面会上升,体积为450ml。
(3)那么,石块的体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石块的体积:450—200=250(ml)。
一般带体积单位250ml=250cm3。
答:石块的体积是250cm3。
排水法。
4、能用上面的方法求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
不能因为乒乓球到水里面会浮上来,这样就不能测量体积了;冰块会融化在水里,冰块会浮在水面上,体积测量也不准确。
五、运用拓展。
老师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1、长方体容器装有水,长8cm,宽8cm,水面高6cm,把珊瑚石完全放入水中,此时水面高为7cm,求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有没有其他方法)。
水面上升的高度:7-6=1(cm)。
珊瑚石的体积:8×8×1=64(cm3)。
方法二:
水面上升的高度=放入不规则物体后水的高度-原有水的高度。
=长×宽×水面上升的高度。
六、质疑再探。
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大胆的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七、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八、布置作业。
练习九7、8、9。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八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课本39页。
教学准备:课件、量杯、石块、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提问学生)。
2、给你一个箱子,你会求箱子的体积吗?
箱子的体积可以通过测量出长、宽、高计算得到。
二、设疑自探。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公式吗?
三、出示自探提示,小组讨论交流(时间8分钟)。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都是我们本节课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
1、如何求橡皮泥的体积?说一说你的方法。
4、能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四、解疑合探。
学生汇报结果(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
分析:橡皮泥可以改变形状。
方法一:把它捏成长方体,测量出长、宽、高计算出体积。
方法二:把它捏成正方体,测量出棱长计算出体积。
方法:排水法求石块的体积(注意:石块是完全浸没在水中)。
(1)量杯中装有水水的体积为200ml。
(2)把石块放入水中,因为石块占有一定的空间,水面会上升,体积为450ml。
(3)那么,石块的体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石块的体积:450—200=250(ml)。
一般带体积单位250ml=250cm3。
答:石块的体积是250cm3。
排水法。
4、能用上面的方法求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
不能因为乒乓球到水里面会浮上来,这样就不能测量体积了;冰块会融化在水里,冰块会浮在水面上,体积测量也不准确。
五、运用拓展。
老师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1、长方体容器装有水,长8cm,宽8cm,水面高6cm,把珊瑚石完全放入水中,此时水面高为7cm,求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有没有其他方法)。
水面上升的高度:7-6=1(cm)。
珊瑚石的体积:8×8×1=64(cm3)。
方法二:
水面上升的高度=放入不规则物体后水的高度-原有水的高度。
=长×宽×水面上升的高度。
六、质疑再探。
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大胆的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七、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八、布置作业。
练习九7、8、9。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九
测量。
方法。
估测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5)观测数据时要注意科学准确。
(6)要注意保持教室和桌面的卫生。
(7)容器中的水要适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以上有关“活动顺序”和“活动要求”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展示在屏幕上。
4、分小组活动。
请每个小组选择1个物体,用转化的方法进行测量。
5、学生活动结束后,汇报活动情况。
请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以下情况。
(1)所测量的物体。
(2)具体测量方案。
(3)具体测量结果。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还有无法解决或者带有疑问的问题?
二、解释应用,拓展延伸。
活动二:测量2个铁块的体积,并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再填写下表。
1、教师提出要求:
(1)两个不同的铁块,先用天平称质量,再同同样的方法测量体积。
(2)用计算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比较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分小组合作,测量体积、重量,计算比值。
3、组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的比值是7。8克/立方厘米)。
4、引导生思考:应用这一知识,你能算出另一块铁块的体积吗?
5、生分组计算,有时间的可以进行测量和验证。
三、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1、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们都测量了哪些物体的体积?
2、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十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等规则物体的体积,但是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是不规则的,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这便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材中通过用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使学生明确,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是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为了更好地理解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我们还开展了排水法的实验活动,我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了9各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个盛有一定水的长方体透明的塑料容器,一块石头,让学生测量容器里面的长宽高,在测量放入石头后的高,再通过计算求取石头的体积。通过试验,学生真真切切地明白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原理,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在经历中提高自己。体验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十一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利用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
橡皮泥、梨、量杯、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谈话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橡皮泥、梨、石头等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2、出示大屏幕。
橡皮泥梨。
师:我们一起来看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师:大家想怎么解决呢?同桌两人讨论一下,一会儿我找人说。
生: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求出体积。
师:把不规则的、可以变形的物品捏成规则的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求出体积。很好,思路很清晰。
那梨呢,把梨也能削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吗?显然不可能,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排水法。
师:说一说你的思路。
生:先在杯子里放一些水,记住它的刻度,再把梨放入杯子里,也记下刻度,两次刻度的就是梨的体积。
师:他说的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用排水法只能求出沉入水中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大屏幕。
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没有量杯,只有长方体容器,能求出珊瑚石的体积吗?
分析:题中告诉我们水的体积了吗?能求出来吗?
知道总体积吗?怎样求?你会解答吗?
2、练习九第8题。
读题,分析:这道题怎么做?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不管是用排水法还是捏成规则立体图形,本质上都是将不规则的转化成规则的,都是通过等积变形进行转化,转化的前提是体积不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十二
在学生完成实验结果汇报后,思考:“为什么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学生一时表述不清,只要给点时间让他们思考,他们就能意识到:水面上升的原因是投入了石块,水增加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还有一些学生,先是疑惑,停顿几秒后,就都豁然开朗了。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因此学生在思考时,教师要做到耐心等待,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真正经历了整个思考过程.
在教学时,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必须要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水可以充当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水中体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思考后交流: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里,上涨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满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对于溢出的水,学生也想出了很好的处理方法。所以学生能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十三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十四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利用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橡皮泥、梨、量杯、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橡皮泥、梨、石头等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2、出示大屏幕。
橡皮泥??梨。
师:我们一起来看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师:大家想怎么解决呢?同桌两人讨论一下,一会儿我找人说。
生: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求出体积。
师:把不规则的、可以变形的物品捏成规则的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求出体积。很好,思路很清晰。
那梨呢,把梨也能削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吗?显然不可能,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排水法。
师:说一说你的思路。
生:先在杯子里放一些水,记住它的刻度,再把梨放入杯子里,也记下刻度,两次刻度的就是梨的体积。
师:他说的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用排水法只能求出沉入水中的物体。
1、出示大屏幕。
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没有量杯,只有长方体容器,能求出珊瑚石的体积吗?
分析:题中告诉我们水的体积了吗?能求出来吗?
知道总体积吗?怎样求?你会解答吗?
2、练习九第8题。
读题,分析:这道题怎么做?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十五
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想法都应当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够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要依托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思想,探究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实践能力和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有很多环节的处理都不是很到位,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保证数学思考的时间,提高数学思考的有效性在学生完成实验结果汇报后,思考:“为什么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学生一时表述不清,老师由于心急就赶紧插嘴,引导学生思考、表述。
其实,只要给点时间让他们思考,他们就能意识到:水面上升的原因是投入了西红柿,水增加的体积就是西红柿的体积。还有一些学生,先是疑惑,停顿几秒后,就都豁然开朗了。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因此学生在思考时,教师要做到耐心等待,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真正经历了整个思考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保证了学生思考的实际效果。
2、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在教学时,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必须要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水可以充当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水中体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思考后交流: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里,上涨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满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对于溢出的水,学生也想出了很好的处理方法。
在此,我就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冲突,又在观察、讨论、思考中相互接纳,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尽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交互作用,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我也深该地认识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增强自信,才能驾驭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023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总结(通用16篇)篇十六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容积等有关知识后进行学习的,这部分知识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所以这部分知识是本单元的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避开了学生的认知冲突,采用《乌鸦喝水》的故事直接导入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为排水法,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演示、观察、讨论直至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看似有声有色。但是,课后经过丁老师和李蕊坊主及各位坊员对这节课教学过程设计提出的见解及指正,我意识到自己由于胆小怕出问题的思想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数学教育的根本不是教会学生怎样算题,而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我偏离了这一主题。
由于我刚开始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没有进行大胆猜测验证,学生们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发展,整个课堂便失去了灵动。虽然整个课堂经过我一步一步引导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没有做到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心动”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缺憾,我意识到教学时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不要越俎代庖,应该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他们的认知冲突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孩子们的数学课堂,才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数学课堂,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数学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课堂“动心”。
很庆幸有机会加入李蕊老师工作坊,并且加入《小学数学课堂“生动之动心”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这个课题的研究团队,使我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经过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提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不足、继续努力,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