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它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质疑。在这里,我整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梦想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一
1.课件出示问题,复习探索图形中规律的方法:
翻板,师指名选择正确的同学问:你为什么这么选?
生1:因为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个圆,所以后面也一样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圆。
生2:因为颜色是蓝黄蓝黄的,所以后面也应该是蓝黄的。
师:(板书:形状、颜色)你们真棒,还观察到了颜色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个礼盒里藏着什么!聪明的孩子赶快作出你的选择。
问题2:后面的图形是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生:因为一个白一个黑,然后是一个白两个黑,一个白三个黑,后面肯定是一个白四个黑。
师:你发现黑色三角的什么存在规律啊?
生:数量。
师:你观察真仔细!可是第三个也是四个三角啊?(可以找选1的同学讲给选3的同学)。
生:因为第三个都是向下的三角。
师:看来方向也不能错。
师:刚才同学们先从整体观察图形,然后从形状、颜色、数量和方向等方面找到了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再按照规律确定需要补充的图形。所以大家很快就解决了魔法火车带给我们的题目。
其实图形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规律等着我们去探寻呢,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图形的规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请学生先观察再进行选择,来说一说理由,复习通过观察颜色、形状等重复出现的顺序寻找规律的方法。
1.小游戏,初次感知旋转:
师:魔法火车也奖励了我们一个游戏礼盒,请同学们读一读游戏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1)起立,和老师一起做。
(2)边做边想,动作有什么特点。
(3)老师停后,同学接着做。
师:注意力特别集中的孩子肯定都明白游戏要求了,可以一边做一边说。
师(镜面示范)做向上、向右、向下、向左,上、右、左、下,学生跟着做。
师不做,学生依然继续做拍手动作。师追问:为什么老师不做了,你们还可以接着做?
生:按顺序就是上右左下。(用手势)师板书:。
2.课件直观演示,认识“顺时针旋转“。
课件展示钟表动态顺时针旋转图片,师:你们看这样旋转的方向是不是和钟表上时针转动的方向一样?那像这样的旋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称作顺时针旋转。板书:顺时针旋转(画一个箭头)。
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观察课件中风车转动,强化对“顺时针旋转”的认识。
师:看,小风车转起来了,快用手势学一学它是怎么转的!(带领学生一边做手势一边说“上右下左”)这样的旋转我们叫它什么?(齐答:顺时针旋转)。
那如果风车从下边开始转。“下左上右……”是不是顺时针旋转?
真棒,看来你们已经认识顺时针旋转了。赶快在桌子上用手画一画,用嘴说一说顺时针旋转的方向。
意图:增强学生对“顺时针旋转”的立体旋转和平面旋转的认识。
3.创设情境:探索图形顺时针旋转的规律。
生:红色部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生:第四个红色部分在左边。
师:下面的同学你们同意么。谁来具体地说说这么想的理由是什么?
——预设1学生未能说出顺时针旋转。
生:因为前三个红色是在“上右下”所以是第四个应该在左边。
(——预设2学生直接说出顺时针上右做旋转。
生:前三个图形红色部分都在“上右左”顺时针旋转的,所以按照这样的规律转下去,第四个风车红色部分在左边。
师:他说得真全面,谁能像他一样说一说。)。
规范语言后:
(1)指名1~2回答,师:他们都已经懂得了先观察图形的位置,确定旋转的规律,再用规律找到正确的图形真棒!请你也和你的同桌赶快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
(2)指名同学上台交流。
设计意图:规范学生语言表达,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3.新知迁移,自主探索并运用规律。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画好的四个图形,请你们来用刚才学过的方法先观察图形的位置发现规律,再帮老师找到蓝色部分画在什么位置呢?快来选一选吧!
课件出示题目(调整ppt):
选项:(1)(2)(3)(4)。
生独立思考,进行选择。
师翻板,依据数据调整教学。
师:这么多同学选择了第一个,谁来指着大屏幕说一说为什么。
生:应该选第一个。因为涂色部分在左上、右上、右下和坐下,是顺时针旋转,所以再旋转就到了左上。学生的小手指指着,言行一致。
你们看看这八个图形,能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给他们分分组么?
生:四个一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到第五个又开始重复了。
师:(课件出示四个四个一圈)无论怎样观察,都要找到图形旋转的规律再运用规律。
1.小游戏,初次感知旋转: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研究的这些图形都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旋转的,顺时针旋转都有什么规律呢?我们一边做手势一边说一说(带领学生做手势、说方向)。
如果反过来,你们知道怎么旋转么?(带领学生做手势“上左下右”)反过来总是按照“上左下右“的方向旋转,你们能给它起个名字么?(逆时针旋转)。
师板书,逆时针旋转(画一个箭头)。
师:咱们一起用小手说说这个小风车是旋转的方向。(课件出示风车,生边指边说:上左下右)快在桌子上画一画逆时针旋转的圆。
2.观察小明画的风车,认识并探索“逆时针旋转”规律。
(1)课件出示小明画的前三个风车让学生先观察前三个风车的变化规律,再给最后一个图形涂色。
师:聪明的同学们,小明也想求得你们的帮助,你们愿意么?
课件出示题目:
(2)生选择,翻版,指名同学说理由。
生1:因为第一个在左,转到了下、右是逆时针旋转,所以最后一个是右。
师:(提问选错的同学)现在你认为应该选什么,能试着说一说现在的想法么?
3.运用规律。
107页练一练第1题中的第(1)小题半圆的练习。
1.107页练一练第1题中的第(2)小题有阴影的练习。
2.题目:图形方向旋转。
3.组合规律:
(1)课件动态展示,风车有时候也会做逆时针旋转。那如果其中一个扇叶按逆时针旋转涂上了颜色,那你们快观察观察剩余三个扇叶的旋转呢?(也做逆时针旋转)。
师:你们真会观察,现在小丽把风车的四个扇叶都涂上了颜色,赶快从四个图形中选出正确一个吧!如果觉得有困难还可以用手势帮助你。
课件出示题目3:
指名学生说说怎样想。
生1:先看绿色是上左下右逆时针旋转,再看其他颜色也是逆时针旋转,因此要选4。
生2:我是看出四个颜色都是顺时针旋转,因此这样涂色。
师:你们都有了自己观察的方法,真好!
(2)课件出示题目2(数字和颜色一起变化的规律):
生选择,师翻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3)形状旋转,数字不转(可以图形顺时针旋转同时,把数字改为逆时针旋转?)。
(4):形状,数字一起转。
学生选择,师翻版讲解。
师总结:看来同学现在遇到涂色部分很多的图形,都懂得整体来观察。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图形旋转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利用图形的旋转创造美。
课件出示:拉花(每朵花的花瓣按顺时针旋转)、花坛的码放。
(设计一些形状、数字、颜色和方向综合旋转的图形排列)……。
1.出示图形,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彩笔在练习纸上创造一组有规律的图形。
师:那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旋转的规律,你们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和我们之前学习过有关数字、形状、颜色的规律,把下面的图形变的有规律而且丰富漂亮么?快动手试一试。
2.全班交流。
今天你都学到了什么?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12~113页例3,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二中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规律的探索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学生列式计算,然后展示所列的算式:8÷2=4(个)80÷20=4(个)800÷200=4(个)。
学生:小猴们每次分到的桃都是4个,没有增加。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学生:同意。
教师:为什么孙悟空能使小猴们每次分到桃的个数都一样?其中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来探索里面的规律。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教师:我们前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探索规律?
学生:观察、比较。
教师:请同学们仍然用这样的方法先独立探索规律,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有一定的发现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发现规律没有?你们是怎样发现的?哪个小组来说说?
学生1:我们通过观察、比较这3个算式的被除数,发现后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总是前一个算式被除数的10倍,再比较除数也有同样的规律,但是它们的商却没有变化。
教师:也就是说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规律?商又有什么规律?
学生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都扩大10倍,而它们的商没有变。教师:我们再来看这个算式8000÷20xx(教师板书:8000÷20xx),你能推测它的商是多少吗?引导学生用前面发现的规律来思考,得到:根据刚才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8000÷20xx在800÷200的基础上被除数和除数又同时扩大了10倍,所以我们推测出8000÷20xx的商仍然是4。
学生用计算器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发现?
教师:现在大家知道孙悟空分桃子的秘诀了吧?
学生:当被除数、除数都扩大或缩小10倍时,它们的商不会发生变化。
教师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10倍,商不变。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情况来验证,发现:只要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就不会变。
教师把板书改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教师:我们再来猜想一下,是不是所有的除法算式都有这个规律呢?
学生可能猜是,也可能猜不是。
教师:要想知道是不是,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随意写一个除法算式,再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看商会不会变。
每个小组选定一个除法算式进行验证,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发现:虽然用的除法算式不一样,但只要把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商都不会变。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这个规律在所有的除法算式里都有。
教师板书。
(1)教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1500÷500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1500÷500中的1500和500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商不变,所以可以把1500÷500看成是15÷5来计算,得到商是3,这样1500÷500的商就是3。
(2)学生独立完成“议一议”后面的“试一试”,汇报略。
三、练习巩固课堂活动第2题。
通过本题的讨论要让学生明白,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虽然不变,但余数也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四、课堂总结(略)。
五、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第4~8题。
六、拓展延伸。
教师:商不变的规律既能帮助我们进行一些除法的简便运算,还帮助孙悟空在不增加桃子的情况下,就满足了小猴们的要求,你还能发现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这个规律吗?下节课再来说说你的发现。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三
教育,是一项不断探索的事业。而要探索教育规律,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体悟。我近年来在教育岗位上的经历和体验,让我对教育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将通过五段式的连贯叙述,分享我在探索教育规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目标,将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通过项目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实际操作的经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段: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潜力。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和需求,然后因材施教,是了解教育规律的关键之一。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他们建立沟通和信任。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兴趣与潜力,并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有因人施教,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
第三段:启发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我强调启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维的培养。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开展研究项目,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我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并尊重他们的独特观点。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在未来面对问题时的解决能力。
第四段: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应该是一种愉悦的过程,而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置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选择学习方法和时间,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相信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并能够自主学习时,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第五段:教育改革,不断更新教育方法。
教育规律是不断变化的,而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方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探索教育规律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我会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了解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同时,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行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在不断更新教育方法的同时,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教育质量。
总结:通过明确目标、因材施教、启发思考、激发兴趣和教育改革,我逐渐认识到了教育规律的重要性和实践操作。在探索教育规律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之更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四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安排了两次“探索规律”,我将两次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设计了探索实物、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这节课从始至终都充满浓浓的探究味,在入学第一学期就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课开始,我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在短时间记数的情境。出了三组数,一组是没有规律的数。有两组是有规律的数,分别是1234512345和22112211;学生在短短的几秒内就记住了这些数。我究其记得快的原因,学生说因为这两组数有规律,所以记得快。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规律”的存在和优势所在,进而明确这节课探究的目标是探索规律。
本节课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从找实物的排列规律,到找图形的排列规律,再到找1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找实物的排列规律是从学生熟悉的水果朋友和动物朋友入手,让学生发现规律并且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到图形排列规律时,放手让学生用4个圆片和4个三角形自己创造规律。接下来转入数的排列规律。因为学生只学习了10以内的数,所以我把探索数的规律定位在发现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上,让学生发现单、双数的排列规律都是一个比一个多2。最后,回归到生活中的规律。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搭建了逐步提升的平台。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究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发现、实践、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我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创造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形式让进行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摆一摆、涂一涂、猜一猜等活动中发现规律、发展思维。比如:课上让学生动手摆图形创造规律,还有用彩笔在一排没有颜色的花上,创造出一排颜色上有规律的花。学生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创造出很多规律,学生将对“规律”的理解用自己的双手表现出来。
整节课,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创造,力求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探索一个又一个规律,在玩中学,享受着探究的无限乐趣。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五
活动目标:
1.在各种事物中,寻找其不同的排列规律,并初步学习表述。
2.在探索寻求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有初步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有规律及无规律物体。
2.幼儿人手一份图:上有三种不完整规律,需添上的图片。
3.各种实物:塑料珠,塑料钮扣,印章,套塔。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在环境中探索:在环境布置中找有规律的东西,并在有规律的地方贴上写有名字的标签。
2.讨论找到的`有规律的东西,并讲讲其排列顺序(出示物品由易到难)。
1、刚才请小朋友找了有规律的东西,现在我这里有了条规律不完整,请小朋友看看每条规律是怎么排的,还缺了什么?(请幼儿补规律)。
2、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把规律补完整。
3、教师讲评几种规律。
三、尝试自由排序。
1、刚才找了规律。也补了规律,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做有规律的东西,手上有数字2的小朋友,按两种规律来做。
2、讲评1—2件作品。
3、请做好的去送给弟弟妹妹,并对客人老师说再见。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六
第一段:引言(200字)。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探索规律是人类长期以来的追求。而这种探索,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规律,并且获得其中的启示和体会。本文将以我个人的经历和学习为例,分享一些关于探索规律的体会。
第二段:发现规律的重要性(200字)。
发现规律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数学学习中,通过观察和分析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我发现了一些隐藏在其中的规律。例如,当我研究一个数列时,我发现其中的数字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总结和归纳,我成功地找到了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不仅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还使我更加有信心去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和总结,发现很多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生活的质量。
第三段:探索规律的方法(200字)。
探索规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观察和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和验证等。观察和分析是发现规律的基础,只有我们仔细观察问题,深入分析其中的关系,才能够找到规律的线索。总结和归纳是整理规律的手段,通过将问题中的共同点和特征归纳出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规律的本质。实验和验证是验证规律的最直接的方法,通过实践和实验,我们可以验证规律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推广应用。探索规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规律的面纱。
第四段:探索规律的收获(200字)。
通过不断地探索规律,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对于事物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探索规律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关系和联系,这些关系和联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其次,我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探索规律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分析,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最后,探索规律让我对知识充满了兴趣和热爱。在规律中,我看到了知识的美妙和神奇,激发了我对知识的追求和欲望。
第五段:结语(200字)。
探索规律是一场无止境的旅程,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体会。通过发现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解决问题,提高生活的质量。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耐心和毅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的规律,发现更多的奥秘。让我们一起走进探索规律的世界,拥抱知识的光芒。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七
近年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逐渐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这一转变使得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教育规律,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活动。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与教育规律相关的心得体会。在此,我将从教育目标、学生需求、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和个体差异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教育必须明确目标。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在教育活动中,确立明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了教育的目标,我们才能将教学的过程与结果联系起来,使得教学具有针对性。教育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是指教育活动的内容,它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力目标则是指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使其具备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能力。只有明确了教育目标,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其次,教育要关注学生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对待所有学生,而是应该关注他们的需求。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满足学生需求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同时,我们也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变化。只有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第三,教育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程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们可以采取实验教学、讨论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第四,教育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教育规律告诉我们,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综合评价、自评互评和项目评价等方式。这些评价手段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最后,教育要关注个体差异。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对于优秀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较弱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只有关注个体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个体发展。
综上所述,探索教育规律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明确教育目标、关注学生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入多元化评价手段和关注个体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八
数学的探索规律是鲁教版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中的第七节。这是本节的重点、难点。从学习内容上,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体会数学建模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本章前几节知识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符号表示能力。
从学生学情来讲,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现代教学手段不论是在城市中学还是在农村中学都进入了课堂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学生课堂上活跃大胆,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与以往相比也均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规律问题,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具备了良好的契机。
本节课我没有采用书上的乘法表的例子,而是采用一个含有规律的游戏《数青蛙》引入课题。接着是让学生通过例题来回顾梳理探索事物隐含规律的基本方法,以及这些规律在表达时用到代数式更加简洁易懂。然后通过发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就是一个发现认识规律的过程。只要用心观察思考就能发现规律的存在。(在练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从不同角度谈发现的规律说的很好)。
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安排如下的教学过程:首先特意为学生提供一个游戏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提供一个有趣的背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对生活中日历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用本章学习过的字母表示数、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等知识去探索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并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去验证规律;最后在巩固练习和评价小结的基础上结束本课的学习。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由学生充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来完成对规律的探索和验证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用语言、符号、字母表示规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学生经历创新思维的过程。针对这一点,我决定从首对于每次增加相同的数,探索规律,应用相同数乘以序号再加上或去掉1个数,此类练1道其次对于连续奇数1,3,5,7.第n个数是2n-1对于奇数3,5,7,9第n个数是2n+1,对于连续偶数2,4,6,8,10用2n表示,对于1,4,9,16,25这一类数用n的平方表示对于2,4,8,16,32用2n次方表示于1,3,7,15,31用2的n次方减1这些规律同学们要理解记忆。对于图形中的规律,可换成数字找,或者从图形观察规律时,用字母表示数,最后寻求规律。如随堂练习,这就犹如游戏,学生学起来有兴趣,也利用数字的角度去揭示它的规律这些常见的类型要求学思考生深入探讨,思考研究对于图形中的规律,可换成数字找,或者从图形观察数学中的许多知识点都是规律,我们探索出许多正确的规律,用它处理许多问题。规律需要我们认真探索,严密并且对任何数都正确在课堂的学习上,我力求使学生在规律中自由翱翔。大胆发表现观点,用常用方法技巧探求最常见的规律。
在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等问题状态之中,学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才会在不同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创意的做法或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感与成就感,才能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九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教材通过例10先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再利用规律来完成计算。在探索规律时,有时要根据计算结果寻找规律,但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如小数除法,小数位数比较多的乘法等,如果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准确,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便于把主要精力用于寻找规律。因此教材结合小数除法的学习,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2、说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能力。
3、说教学重难点:
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1、开课激趣,老师利用“缺8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如老师出示一个很有趣的数,让学生想办法很快地记住它?(板书:12345679)然后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这个数乘9得多少?乘18得多少?最后让学生探索规律,体会发现的乐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对规律的发现要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分析等过程,所以教学中给学生留足发现规律的时间,先让学生独立发现,再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既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借鉴同伴的发现结果,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3、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通过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观察、归纳、概括、推理、探索和数字想象等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会”自主转变成“主动会学”。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同时,力图让他们体验到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根据这一课的内容,我安排的教学程序:提供材料,开课激趣—自主探索——总结归纳——独立练习。
(一)开课激趣。
谈话导入:老师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数,你有什么办法很快地记住它?(板书:12345679)我们把它叫“缺8数”。
1、用这个数乘9得多少?12345679×9=(用计算器计算)。
2、你能再算一算:12345679×18=。
3、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4、考考你,下面的题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答案吗?
根据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用计算器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流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发现规律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
然后老师揭示课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的这种优点探索规律。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1÷11=2÷11=3÷11=4÷11=………。
例10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写商”三部分。我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交流,说出你发现的规律,最后用发现的规律写出下面一组题的商。其中商的规律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1÷11=0.090909……的循环节是09;2÷11=0.1818&。
hellip;…的循环节18;
3÷11=0.2727……的循环节是27。根据这一规律就可以直接填出下面一组题的商。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商后,再通过“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三)巩固拓展,内化规律。
1、独立完成“做一做”,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4题,并观察这一组算式的规律,写出其他答案,在集体交流发现的规律。
2、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
3、这样通过大量的感知表象的融合,学生的感性认识旧会产生一个飞跃,借助于数学语言,便能总结归纳出规律。并能体会到借助于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得数。
(四)总结归纳。
让学生谈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体会到借助于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得数。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十
根据《课标》中“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及应用意识”确定了如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突出重点和难点71页。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
教师评价:71页另外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发现、表达、合理解释、
以上主要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式的方法、
最后,通过以上的日历、折纸,对学生分组完成做一做、本题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优点:问题的层次递进符号学生的实际情况、
缺点:规律找到但是表达不准或不正确,如去括号问题,另外缺乏验证、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十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五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但是还并不完全认识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所以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学生已有一定的通过计算结果寻找计算规律的经验,通过进一步探讨,体会发现规律是学习捷径,感受其中的乐趣。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器给学习与生活带来的便捷。
重点:
1、能让学生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难点:
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推理的数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
1、小组合作。
巡视,指导学生讨论。
2、小组讨论,汇报。
二、自主探索。
出示例题10,让学生观察等式的变化,发现规律。
1、观察,发现。
2、知识迁移。
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学生能应用所发现的规律填出后几题的商。
叙述发现的规律。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观察、发现的自主能动性】。
3、小结。
三、知识拓展。
1、练习。
出示题目:先找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6×7=42。
6.6×6.7=44.22。
6.66×66.7=444.222。
6.6666×6666.7=。
6.66666×66666.7=。
2、观察式子所呈现的特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
四、指导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推理能力。因为计算器显示的数位有限。】。
五、作业。
1÷0.1=1×10。
3×100=3÷。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美。】。
板书设计。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十二
课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寻找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2.能利用探索出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判断。
3.学习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探究与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理解乘法的因数与积的变化就容易多了。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6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六第1~3题。
一、引入新课。
1.理解“扩大”和“缩小”的意思。
教师:5扩大3倍用算式表示是:5×3。
20缩小4倍用算式表示是:20÷4。
6扩大5倍用算式表示是什么?15扩大2倍呢?
35缩小5倍用算式表示是什么?60缩小4倍呢?
2.谈话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理解了“扩大”、“缩小”的含义。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探索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出示例1课件。
教师:认真观察这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你是怎样观察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发现了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两个规律比较简练的叙述出来吗?小结:出示课件。
三、课堂活动出示课件。
1.课堂活动第1题:
2.练习六第1题,
3.练习六第2题:
4.练习六第3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后,讨论:你怎样理解“扩大”和“缩小”?
学生口述例1中的信息和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全班汇报。
学生:自主探索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并进行交流。
(1)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
(2)从下往上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是怎样写出各式的积的?
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依据。
学生独立完成后,思考:你是怎样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
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可能出现问题。
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需要反复强调。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参考书目及。
教学反思。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十三
“探索规律”这一教学内容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好素材,它能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方法,教材主要呈现了探索数列的规律,图形的规律,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等几个复习内容。鉴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主要分了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
“乘法表”是数学体现数字规律的篇章,通过先填再找乘法表中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去观察,大脑去思考、归纳,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推理验证——得出结论这一过程。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开始几个学生发现的规律还仅仅只停留在横着看竖着看的基础上,当有学生发现斜着看的排列规律后,其他的学生深受启发,马上顿悟,把学习过正反比例的知识也应用在其中。在这一过程中可使学生在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的数学,而这个现实不是成人眼中的现实,应该是学生眼中的现实,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情境一:“摆放桌椅”这一活动,拉近了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距离,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学过程中,我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先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来表示,然后上升到用字母及代数式来反映规律,从而使学生体验由一般到特殊的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分层次引导: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规律;当出现两种结论时再让学生验证;然后大家一起总结;最后电脑演示验证,做到了循循善诱,层层引导,重难点逐步突破。
情境二:“推算年份”这一活动是教材上没有的,是我增加的一个教学内容,我想这是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也感兴趣,通过十二生肖来推算20xx年是什么年。这是数学中的“周期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归纳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重点是确定“组”,即每组几个以及排列规律,最后用除法计算就可以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归纳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揭示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生生互动,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自如地在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十四
师:我想继续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愿意吗?这个游戏叫“我的特异功能”。我需要小助手和我配合一下。(学生上台,教师出示下表)
师:(对一生)这是一张表格,你的任务就是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填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帮忙看,注意看、注意听。
(小助手回答)
(小助手回答)
师:同学们,虽然我不知道原来的两个因数是多少,但我知道现在的积是多少,是××。不相信,你们算算看。
师:相信老师有特异功能吗?(不相信)那你们猜猜老师是怎么算出现在的积的?
生:我也能算出来,用上一行的积去乘6。
师:是吗?大家算算看。
(学生计算,表示同意)
师:我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怎么想到用上一行的积乘这个数的?(指第二个因数乘的数
)生:因为这个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6,所以积也同时乘6。
师:那如果乘7呢?
生:积也乘7。
师:如果乘99呢?
生:积也乘99。
生:可以把这个猜想用到实际中。
师:对,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可以举些例子。
(学生举例。一组学生用因数乘因数算出积是多少,另一组学生用猜想的方法算出积,并比较结果)
因数
因数
积
积的变化
29
46
1334
-
29
46×6
8004
1334×6
29×80
46
106720
1334×80
29
46×10
13340
1334×10
29×20
46
26680
1334×20
师:同学们,咱们任意举了几个例子,请大家仔细观察整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猜想是正确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同样乘几。
生:是成立的。
师:口说无凭,咱们还是得用事实说话。
(学生自主举例,并在小组里交流)
开始的游戏中说有特异功能,只不过想考考大家。你们真不简单,我提议大家为自己的表现鼓鼓掌。
师:在所有的乘法算式里,其实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
(学生齐答)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四、布置作业。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五、全课总结。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十六
探索规律,是人类长期以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者都在探索规律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从理性思考还是从反复实践中获得的心得体会,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分享。在我个人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探索规律的心得体会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将从思维方式、规律发现、规律运用、方法论和认识论这五个方面,分享我在这一过程中所得的体会。
首先,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正确的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常言道:“以直观解释事物,以理性解释现象”。在观察和实践中,我们需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和清醒的头脑。这是因为规律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任务是去发现和理解它,而不是主观臆测。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提问,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比对,并进一步研究。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规律,我们才能够用更恰当和准确的方式去寻找规律以及探索事物的本质。
其次,在规律的发现过程中,经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实践和细致的观察,是发现规律和解释规律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比如,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往往是建立在大量数值和实际问题中积累的基础上。只有在对大量实际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规律。
然后,探索规律意味着要学会运用规律。一旦我们发现规律,就需要学会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运用规律,既要学会在复杂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方法,又要学会抽象思维,将问题转化为可以运用规律解决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实践和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规律,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方法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是我们探索规律的工具,好的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和准确率。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去整合和构建规律。例如,在数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法和演绎法,去实现从具体到一般规律的转化。在自然科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建立和验证规律。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问题,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最佳的方式来探索规律。
最后,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对认识论的思考也是重要的。认识论是对人类认知和思维活动的规律的研究,它关注人类知识的生成和发展。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我们的认识是否真实和准确,并对我们的认识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分析。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学习,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规律和发展我们的知识。
总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正确的思维方式、经验积累、规律运用、方法论和认识论等多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发展和应用,我们才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和生活中。通过不断发现和运用规律,我们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还可以为人类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十七
复习内容:
四年级、五年级教材中的《找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间隔现象、简单搭配、排列现象、简单周期现象和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在探索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四、五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数学无处不在,在同学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我们又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找规律》的一些知识。
二、复习整理。
1.间隔现象的排列规律。
植树现象:
(1)两端都种,间隔数+1=棵数。
(2)两端都不种,间隔数-1=棵数。
(3)如果一端种,另一端不种,间隔数=棵数。
在首尾相接的封闭排列中,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是相等的。类似的现象还有锯木头、爬楼梯等。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
教师及时小结:要求需要多少棵树苗,先要求出这条公路有多少个20米,即先算出间隔数。因为是在公路一侧从头到尾种树,所以杨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
2.简单搭配、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师: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搭配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路线选配------用符号表示,有顺序地思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想法。
3.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师:通过观察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计算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后交流。
教师及时小结:因为“北京奥运”这四个字依次重复出现,所以把每4个字看作一组,24÷4=6组,没有余数,说明第24个字是第6组的最后一个字,也就是“运”字。(同理分析第2个问题。)。
4.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师:可以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出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从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画图、列举、计算都是常用的策略。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再交流想法。
1
2
3
4
5
6
7
教师及时小结。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课前思考:
现在进入到复习阶段,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本身知识的缺乏,就拿孙老师所说的间隔问题。这是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而且也有一定的规律,很多学生都没有掌握好。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也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在练习中遇到这类题型,知道是间隔问题,所以我去请教了任教四年级的数学老师。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教师,我一直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中,一直要发现问题才想去解决问题。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有关间隔问题的求法,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一脸茫然。孙老师本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再次巩固一下。
课前思考:
在6月3日与5日的会议上,朱红伟老师与苏主任都谈到了在检测中要对《找规律》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两个内容需要检测,检测的难度限于例题与试一试,我想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可能化时比较多。看了四~六年级的教材,其中替换、倒推是解决问题策略中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图形的平移规律是找规律中不太用,学生可能已经遗忘的知识点,否可以补充一些五六年级这两方面内容的例题,在讲解分析例题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建议将这两个内容花一课时时间复习。
课后反思:
有关植树问题较之前相比,很多学生都能掌握,但在做巩固练习第一题时有一小部分学生都没有做对,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题求的是“间隔数”而不是通常求的“棵数”再加上在公路的两边都种月季花,所以一部分学生没能转过弯来。
在巩固练习第3题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把“李老师在张老师的右边,王老师在李老师的右边”这一条件去掉,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学生完成得也不错,从这节课的复习情况来看,找规律的知识学生基本都能掌握。
实用探索与规律大全(18篇)篇十八
第一段:引言(150字)。
规律是宇宙万物中最基本的构成之一,能够揭示宇宙的奥秘。在科学研究、数学、自然界、人类行为等方面,规律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探索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本文将探讨我的个人经验,介绍我在不同领域探索规律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科学研究中的规律(250字)。
在科学研究中,探索规律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轨迹,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化学家通过研究元素周期表,揭示出了元素之间的结构规律。我曾参与过一项科学研究项目,探索某种药物对细胞的影响规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调整药物浓度、观察细胞反应等方式,最终找到了一种能够更有效抑制细胞生长的方法。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探索规律,才能取得科学研究的突破。
第三段:数学中的规律(250字)。
数学是一门研究规律的学科,其中规律更是数学的灵魂。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不断通过解题来发现规律。例如,在学习数列时,我总结出了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通过探索规律,我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除了数列,数学中的规律还体现在几何、代数等方面。数学的严谨性让我更加热爱这门学科,也让我明白了探索规律的重要性。
第四段:自然界中的规律(250字)。
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规律。例如,四季更替、日出日落、万物相生相克等都是自然界的规律。在我小时候,我曾经观察过蚂蚁在寻找食物时的行为。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蚂蚁总是沿着一条明确定义的路径前进,这是因为它们会释放具有引导信息的信息素。这种规律的揭示让我明白,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规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提升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第五段:人类行为中的规律(300字)。
人类行为也存在着各种规律。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人的生活习惯、心理行为等方面,了解人们的需求。这一方面在市场营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有例如人们的行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等等。人类行为中的规律让我意识到人类社会的运行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通过探索规律来更好地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诸如市场趋势、社会发展等方面。
结尾(100字)。
通过探索规律,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世界的运行机制,掌握科学原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无论是科学研究、数学、自然界还是人类行为,规律无处不在。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规律,不断追求知识与智慧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探索规律是一种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世界、更好自我成长的能力,我们应当珍惜并发扬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