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亲朋好友,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之情,我要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在写致辞致谢时,我们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致辞致谢范文,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感激之情。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一
前两年,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便对《论语》产生了兴趣,家中有一套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闲时便翻看起来,哪知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全书,虽理解不深,但也颇有些感悟。
学问究竟是什么?读了《论语别裁》开篇对“学而”前几句的诠释,才发现从小背得滚瓜烂熟的三句话,原来根本没能正确理解。以前学到的解释是“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南怀瑾老先生用幽默的话语对古人的注释进行了反驳,指出正是这些已成为教条的误解,导致了年轻人对“四书五经”的反感。
南怀瑾先生在此书中诠释了孔子所指的学问不只是读书、文字和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正如孔子所言“观过而知仁”。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
读完此书,我感到说来说去《论语》主要讲了“为人、处世”两件事。通篇论语都在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而现在学生学习的目的掺杂了太多功利性,虽然社会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却偏偏对人文缺失现象视而不见。这本书则告诉我们:一个人思想所在的高度决定一个人的宽度,决定着这个人的思想、心境、眼界,“为人”则恰恰是决定一个人一切的根本。
读过《论语别裁》,使人不由赞叹孔子思想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芒,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孔子学说与《论语》这本书,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汇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二
工作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最近一段时间,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读了一点《论语别裁》来充实自己。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二而撰写成《论语别裁》,通过南怀瑾先生的论述、诠释,希望自己从《论语》中学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谈一丁点读《论语别裁》的感受。
《论语别裁》这部书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这部书别出心裁的解释,特别是有别于明朝朱熹对《论语》的解释。他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儒家学说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多是由于朱熹的解释给人们的误导。《论语》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书的绝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问答的话。聪明的学生问他,有聪明的答复,愚笨的学生问他同样一个问题,他的答复便又不同。
孔子说话,是因人而异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他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论语》中有"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除了绝顶聪明和绝顶愚笨的人没有办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样的。孔子提出了四个字,可以说是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就是"有教无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的教育,他"教"什么呢?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严。孔子说"修己以敬"。孔子的学生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这个学生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这句话就是说教育并不是让你去打坐念经,"修己"是让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还有一个社会目标,就是"安人"。安人是给人类以和平、快乐。
这个教育观念是新的。教育并不是为自己,为的是一个社会目标。所以《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础,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社会的目标。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念就是将教育个人与社会连贯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这个使命,就感觉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来有人的尊严,到了做到自己感觉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时,就格外感觉到一种责任。
所以《论语》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必要时,宁可杀身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就是《论语》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说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气魄,要有毅力,因为"任重而道远"。"任"就是担子,把"仁"拿来做担子,担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说:"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以整个人类作为我们的担子,就是2500年来一个了不得的传统。后来宋朝的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觉到"任重而道远"的缘故。明朝的顾亭林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这个道理。
《论语》的深邃,是即便南怀谨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也要穷数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奥的巨制。我作为一个后学晚辈,只希望随着人生经验、阅历的增加,对《论语》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对于我的教学和生活不断带来更大的帮助。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三
勤于读书,用心思考,颇有所得,真有些大师兄的风范,各位童鞋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哦。
不知不觉,伴随着对新环境的适应,读完了《论语别裁》的下册。刚入学的日子显得有些无聊,除了参加一些新生入学的讲座,别无他事,读书倒成了这段时间最惬意舒心的事情。一盏灯,一杯水,一本论语别裁,一读就是两三个小时。在读书的过程中,不禁打开老师的博客,翻看过去同学们所写的读后以及一起游玩的照片,往事一幕幕,回忆一幕幕……细细想来,已经和老师读了五年的书,多半是传统文化和励志的,当然也有其他一些,从太原到广州继而还会去珠海,从当初的小组疑难讨论到现在的知行读书会-撰写读书报告,形式上一直在发展与进步,但实质是老师希望我们这些理工科的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文学知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修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至于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迷失自我。
言归正传,整本下册和上册一样,南怀瑾先生通过古今中外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诙谐的语言、旁征博引的求证,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简出的讲解,告诫我们如何求学、如何做人、如何修养、如何立身。以下有几点感受:
为谁读书。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如何为己,如何为人,南怀瑾先生就自己的观点和传统观点在书中已经做了详述,不多言。只是读到此处想起了前几天听刘人怀院士的宣讲会,他讲到为国家读书,为民族读书,进而联想到少年周恩来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无意在此唱高调,也许只有在那种风雨飘摇、国家危亡之际,才会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但是在当代这么一个物质的天堂,人文的沙漠里,教育充满了功利性,整个社会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再,急切的需要道德诉求、秩序诉求、价值诉求。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宏远如这般的志向非我辈所能达到,但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多一些思考,在追求物质的同时,追求自我价值,拒绝急功近利,正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己欲与施。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别人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意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然而联系现实生活,可以发现一系列与这个话题相关的问题:其一、“己之所欲,不施于人”。其二、“己所不欲,即施之于人”。其三、“己之所欲,施于人”。我认为,关键在于“恕”这个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因为己欲非人欲。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更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尊重对方意见。如果己所不欲也是人所不欲或者己欲而非人所欲,就不要施于人;如果己欲亦是人欲或者己所不欲而人所欲,那么就可以施予人。重点是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肯定了别人也就是肯定了自己。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小感受,希望随着人生经验和阅历的增加,能够对论语有更多的感悟。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四
说起南怀瑾的这部《论语别裁》,在大学时候,就有一位老师向我们推荐过,当时读过一些,觉得这位老先生很是博学,个人的经历也很丰富,所以解读起《论语》也是非常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但是,后来也听说一些大学教授说,南怀瑾实在称不上是什么"国学大师",他所解读的东西也有误读误解的地方。以我个人浅薄的学识,实在难以对此进行甄别,只是觉得,凡是有道理、有启示,切中现代人问题的言辞,总是要注重吸收其合理的地方,至于那些不明白的、不喜欢的,那就随它去吧。
翻读这本《论语别裁》,到处都能看到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引用的成语、警句,这本孔子的语录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真是巨大,不过可惜的是,中国人热衷于说一套、做一套。记得某位清朝时期来中国的传教士说过,中国的官僚阶层总是把孔孟之道、仁义道德放在嘴上,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极其狡诈的一群人。这其实也不能算中国人的特色吧,从人性的角度而言,"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新约罗马书》)。
说到这里,想起《论语别裁》中解读"述而"的一段文字,原文是"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南怀瑾写道:"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心里忧愁、烦闷、痛苦。"这句解读可真是说到我自己心里去了。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都是一堆问题的集合体,与其埋怨,不如做点实际的事情,去改变周边的小环境。就像有人说的.,中国不好,在于我自身的问题,一切要从自己改起,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原文中接下去的这句话,对我而言更是心有戚戚焉。这句讲的是孔子的个人风范:"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我深深感觉,自己应当效法孔子之风,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努力做到这三个方面。第一,温而厉。我个人性格是非常温和的,但经常也会遇到人善被人欺的情况,毫无一个"厉"字可言。我想君子为人,应当自信、自尊、自强,决不可温而无骨,软趴趴的,必须坚强起来、坚定起来,有所持守。第二,威而不猛。我是既不威,更谈不上猛,今后如果性格上能够坚强起来,在"威"、"猛"之间做到平衡是必要的。第三,恭而安。我个人是恭敬有余,而安详自如则不够,在领导面前内心紧张、唯唯诺诺,缺乏活泼、安和的气质,这也是我要努力去操练的。
那么这些君子之风如何养成?个人性情如何操练呢?我觉得,还是要从实践中去锻炼,去成长。虽然说年近三十,品性也趋向稳定,但是,人永远不能放弃改变的可能,孔子说"后生可畏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人生苦短,再不改变、再不成长,恐怕就晚了!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五
与南怀瑾先生的这部代表作的初次见面,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年,从母校毕业不久,到异地大学教书,学校地处偏僻(出门的成本不低),工作相对轻松(两天有课,五天没课),因而颇多闲暇。教学楼与图书馆,仅一路之隔。出得食堂,摸着肚皮、稍踱两步,便到馆舍。大概某天,瞥见书架上的《论语别裁》,于是借阅。
借阅的原因,不难解释。南先生名气大,书名也很别致。但更重要的是,随手打开一页正文,就放不下了。将它捧回教师宿舍,作睡前读物。每晚夜深人静、洗漱完毕,翻几页。不敢贪心,怕“嚼不烂”。
手头这本《论语别裁》是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所出。如出版说明所写,“有关《论语》的章句注疏也累代不绝”,但南先生的讲法“别具一格”。个人浅见,其独特之处或有三点:
说论语而不限于论语、谈孔子而不止于孔子;
既娓娓道来,像闲话家常,又旁征博引,联系典故;
穿越时空,过去与将来、中国与外国、做人做事做学问等,一概打通。
1976年《论语别裁》台湾初版至今已逾四十载,至今毫不过时。21世纪已过去五分之一,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读者阅读此书而受到的启发,不会更少、只会更多。全书上下,遍地宝藏、内涵丰富。我谨从书中零星挑选几句,试谈一二。
讲论语的书,许多都是按部就班,从第一篇《学而》开始。因此大众对《论语》的最深印象可能是开头“子曰:学而时习之……”那几句。然而据说《论语》是“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是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按理说,这样的书从哪里切入都可以。南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道,老一辈过去读私塾,“第一篇就开始读《先进》篇,不是读《学而》篇”。
“先进第十一”,从“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一句,南先生讲到“素朴的美”。我看这是当今社会稀缺的奢侈品。
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原本野蛮生长,经过很长的时间,人出生后,才会受教育,懂道理,有文化。但是,文化教育假如过度,加上社会或教育的价值取向如果又存在问题,那么就容易产生所谓“书卷气、头巾气”,变成“书呆子”,受到教条的束缚,条条框框很多,人的思想不再单纯从心底生发、从实际出发,最初的“野性”丧失了,“朴实”没有了,剩下的是过多的经验和过头的世故。本来可以说的话现在不一定会讲了,只怕“祸从口出”、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还不如“沉默是金”好,至少实惠。如果因接受文化教育而成为似乎有文化、其实没文化的人、失去“素朴的美”,实在遗憾,但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否则,网民也就不会说,没读过书的农民,未必没文化,挂满硕士博士头衔的“读书人”,未必有文化。这也许算不得一个贴切的例子,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印证书里所说的道理。
南先生所讲的“文化”或“教育”,应该不是狭义的文化知识学习或学校的学科教学,而是广义的个人修养、为人处世的特定方式。不过为了方便讨论,姑且当作二者等同,那么我想说:在现今社会,上学升学、拿学位发论文评职级,都是应该的,这没问题;但要防止自己成为道貌岸然的、高学历高职称的、缺乏“素朴的美”的、没有文化的野蛮人,做人做事不能连没机会接受学校教育的人都还不如。自古“礼失而求诸野”,那是整体;说到个体,人的自我追求、自我要求,是另一码事。
接着,孔子提到他的学生,“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从这句出发,南先生讲“知人论事”。
从先生的解读看,论语此句似乎主要谈用人之法,要了解人的长处短处,用人家的长处,不能让无关紧要的短处影响人事决策。读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视角或领域来理解。我们未必经商、从政,手底下没什么人向你汇报工作,但是人总有父母、子女、同窗、朋友、同事或者同好,请人家帮忙也是“用人”了,要多看长处、扬长避短。这当然还是其次的。更主要的是,我们可以超越“用人”,从人的德行与自我修养这个角度来看。按现在的话说,长处体现的是“专业性”,这是硬件(hardware),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你可能具备高度的专业性,你是内行,这很好;人的短处、毛病,可与“德行修养”挂钩,这是软件(software)。仅仅硬件强大,但软件不行,电脑无法正常工作,此时需要升级软件(upgrade),否则硬件的作用发挥不出来;仅仅软件很好,但硬件不行,电脑也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必须升级硬件,否则软件再好也于事无补。人要有一技之长(专业性、硬件),但手里这点本事,若非顶尖水平,是很容易被人家取代的,你一下子就没了用武之地,何况现在知识和技术更新换代很快。
南先生说“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都好的,实在少见。”的确如此。但从学生的自我要求和个人追求来说、从老师教书育人的宗旨来讲,不难悟出这个道理,那就说:应该两手抓,不可偏废。一是学做人,包括学生活(过日子)、学说话、学人生态度,懂得志向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道理。二是学做事,学点手艺,学到家、做到位,学做事的方法。这样,人就软件硬件相对全面,可以自立,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普通人的小日子也能够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人称之为“幸福感与成就感”)。对师生而言,做学问已经包括在以上两点当中了,无需单独讨论。如果一个人懂得如何过日子(一年四季、一日三餐、洒扫庭除等等)、知道怎么和人相处(包括和自己相处)、明白做事的方法(定目标、定计划、有步骤、有备案、会反思等),那么当他面对狭义的学问、知识、技术,诸如数理化生文史哲,他应该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内驱力与自信心,这是自然的。
说到知识、学问、学生求学,就不免联想到师生关系。南先生在谈学而篇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时,曾感慨道,过去学生是“弟子”,师生如父子,“一日从师,终身若父”。
几十年前的情况,与21世纪的今日相比,可能好一些,但近百年的变化太大,导致与上千年的传统相比,大不同了。在消费主义横行全球的现在,学生与家长代表着买家、消费者,老师与校长代表着卖家、供货商、服务商。据说消费者的地位有如上帝。这既是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反过来可能造成教育、文化、技术、社会的发展难以进一步到达更高阶段。拉锯战正在进行当中,每天都是。前几日高考结束后,一年一度的撕书、“天女散花”大戏毫不意外地在全国各地上演,便是明证。书都不想要了,还谈什么学问、文化、进步、发展。老师和家长纷纷穿着红色t恤、红色旗袍,陪伴高考学生,考前考后,各种打鸡血、摆拍照片,新闻说甚至有的老师“悬赏”,考到高分的学子,可免费旅游,师娘陪同。局面如此,短期之内,“复兴师道”恐怕无望。“一日从师,终身若父”,也谈不上,因为大家都斯文扫地了。话说归来,并不是每一个“天女散花”撕毁教材的高中毕业生,都是糊涂虫。也许某些人是被环境胁迫的,不得已而为之,逢场作戏而已。或者一小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参加高考,他选了一条不同的路,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都会有一些“幸存者”,他们知道如何在“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与外在环境兼容,他们明白该怎么对待考试、对待老师、对待学问、对待自己、对待人生、对待世界。他们有数的。以前在另一家图书馆找书,曾见过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大意是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没有变化,改变的都是细枝末节,始终觉得这话有些意味深长。
第九篇子罕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南先生讲“良冶之门多钝铁”。他说,古今中外,“凡是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都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学问是要体验来的”。
如此种种,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若非刻意创造条件与机会,是较难接触到的,这对他们的成长而言,是损失。别的不说,语文课写作文,如果没有亲身体验过,有些东西,凭空怎么写得出来。“天下文章一大抄”,我听说有的语文老师让孩子们照抄大屏幕上的范文。我表示理解,但无法赞同。明白人都晓得,实际上,文章写得不够好,并不可怕;怕的是,白纸黑字出来的东西,它不真。多么希望孩子们可以充分体验现实生活,然后写点真话,真心的话,表达个人真实的思想感情。从体验中学习,边做边学,在做中学(西洋人称之为learningbydoing),才是正道。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孔圣人”,《论语》之所以被当作“圣贤书”,不是没有道理的。书里遍地黄金,就看读者是否识货了。好在有南先生的指引。比如,第九篇子罕,还写道“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南先生讲“古之学者为己”。
台湾学生读书是为联考,大陆学生读书是为高考,听说日本韩国这些亚洲地区的学子,都有这样的通病,大家的功利心可能太盛。“孔子的求学问,是为自己学问而学问,并不是拿学问来作工具求取功名”。
在考试升学的压力下,我的部分学生(说“部分”可能还太保守),也展现出这一倾向性。他们倾向于应付考试与作业,而不是专注于学问本身。无他,考试太多,作业太多,任务太重,时间太少,哪有功夫、哪有心情去钻研学问,除非傻瓜。所以我不怪他们。但是,有时候,做学问需要这样的傻劲儿,做事也一样。前几年大陆媒体讨论的日本天妇罗大师和木工大师身上展现出的“工匠精神”,说白了就是这种傻劲儿。小聪明也不是没价值,但要做到一定的高度、一定的境界,无论学问或事业,就都需要一股傻劲儿了。说回学生,从根本上说,求学需要有动力,well—motivated(所谓内驱力强),才能车轮滚滚向前而去。内驱力来自兴趣,喜欢,热爱,而不是外部压力。后者短期有效,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很重要。
最后,我想回到第一篇学而。人人都熟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南先生说,这句话说的是知己,“远”体现“知己之难得”。孔子认为“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他鼓励人,不要害怕寂寞,甚至要享受寂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当今社会,比较浮躁,许多人、许多时候,很容易心浮气躁。这是客观现实,是外部环境,是许多因素决定的,它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你想要淡定就一定能淡定下来、从容起来,虽然外面应该这样去追求。但是,如果你认定自己确实喜欢一件事,这件事本身也没什么坏处(也许你不是立即能看大它的好处,尽管往往其实是有好处的事——可能没有人天生爱做坏事),那么你就做吧,做下去,享受它。早早晚晚,你会发现“有朋自远方来”,你会遇到“知己”,或者说知己会发现你。在整体上依然寂寞冷清的情况下,你会享受到寂寞之后的充实与丰盈,以及你坚持做这件事所感受到的乐趣与成就,你会看到这一切的意义,或者意义它自己就会蹦出来对你说“你瞧,你根本没有浪费生命!”
以上所说,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与他人无关,纯属个人追求。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追求,大家相安无事、各取所需就好。“即使一个安定的社会,文化教育没有完成,是不能解决其他问题的。”
《论语别裁》的“干货”太多,端午假期、端坐桌前,敲击键盘整整一下午,天都黑了,也只能言及书中要义之万一、心中所想之点滴。南先生书中所讲,我将结合现实生活、学习与工作、结合人生旅途的每一个站点、每一段故事,去反复阅读、思考、感悟。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六
老师多次讲起敬业,提到“把任何事情想尽办法做到最好,否则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别人”,我听了很感动,这才发现我有时候这么尽心尽力做事的时候,内心是喜悦、心安的,身体的疲累根本不在乎。虽然老师赞赏过我学习比较认真,但在我认为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我是比较散漫、拖拉、敷衍的,时间和精力也花了,自己和别人却都不舒服,好笨啊!老师讲了,我才反省到自己这个毛病,其实也不是自己做不到认真对待,而是心态出了问题,想到任何事情都要想尽办法做到最好,心里打鼓,担心吃亏。老师后来通过讲日理万机的“机”给出了药方,“所谓机,最关键的点找对了,其他事情轻轻松松解决了。”
哇,太赞叹老师的智慧了!我心里对“任何事情都要想尽办法做到最好”有了方向和信心。
老师还讲到中国文化是讲究“尽善尽美”,“比如中国建筑里有木雕、砖雕、石雕、对联”,下课的时候我去观察书院的这些细微处,果然处处都是精雕细琢的美,房子的格局和布置都很有讲究。楼梯木扶手栏杆的上下雕花及门上的雕花,同一处如木扶手栏杆上方的雕花都一样,但是木扶手栏杆的上、下雕花及门上的雕花三处又不一样,同中有异,繁杂却有序,让人赞叹不已,看着舒服,是一种享受。还有附近的古木桥,坐在那里观察,每个细节都很美,或者精巧,或者古朴,或者纯厚,越坐越舒适,感觉这座桥跟人无隔,令人回味无穷,没有工匠的敬业精神是不会有这样的品质。反观市区的现代建筑,单调、无趣,用老师的话来说“没品位、不耐看”,确实看久了,感觉审美疲劳,没有回甘的味道。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七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从小读到大,也曾细细读过。对于其中教诲般的言论,也曾冥思苦想,并且熟记于心。然而毕竟才疏学浅,并不能完全理解《论语》里那些金玉良言。对很多篇幅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比较深入地再读《论语》,一是百家论坛的于丹的心得领入,再就是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让我又一次沉醉在《论语》里那些来自两千多年前的至理名言。
南怀瑾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时就对当时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南怀瑾先生在当时说,此时教育的最大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和谐更无从谈起。而孔子的教育宗旨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南怀瑾先生提到的“行”南怀瑾先生认为狭义的讲是行为、品德,广义的讲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我们要教育学生的行为品德,首先要正己。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使民如此,对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庄严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尊敬你。
在正己修养方面,最使我心有戚戚是南怀瑾先生对樊迟与孔子有关修养的那段解释。樊迟问孔子:“敢问崇德、修匿、辨惑?”孔子答:“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匿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读《论语别裁》,学习了《论语》的精髓,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不可坐而论道,玄思辩难,所谓知性合一。作为党员教师,我再次学习了《论语》,领悟到关于教学的见解,应把这些圣人的见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的进步和革新。这才算真正读过《论语》,才算真正接受圣人的教诲。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八
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是空气,摸不到却时刻围绕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专属名字中,必定包含了父母对我们无尽的深爱和期盼。今天偶然间在成语书上翻到“怀瑾握瑜”这个词,在好奇心的督促下,我汲取了这个词的含义。“怀瑾握瑜”形容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由此可见,南怀瑾先生的父母对先生的期盼。现代人的名字中有“健”的数不胜数,父母都希望我们健健康康一辈子;“一鸣”在人名中也屡次出现,一听便知道,父母希望我们“一鸣惊人”,成就不凡。
不只是从名字,从生活中的语言、行为等等中,我们随处可见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期盼。可是面对这些,我们应该用什么做以回报?我想,遵守孝道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如何做好孝道?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孝悌,是人的根本。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是否有学问。可见,孝道如此重要。
百善孝为先,虽然我们年纪还小,但我们也应该学着感知父母心,感受父母情,并且尽力用微小的力量去报答父母的恩情。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九
子曰:“观过而知仁”。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别人犯了错误,自己便要深思、反省,不要再犯这个错误。当我们在安全会上或者生活的闲聊中,听别人讲起、分析他遇到的尴尬情况、险情甚至事故时,我们更要深刻的反思、总结,在吸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同时,时刻提醒自己,谨慎操作,不可鲁莽,不可大意,不要在同样的情况下犯相同的错误,真正的做到“观过而知仁”。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作为长期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去孝顺父母?打钱给父母是一种方式,但我想这绝不是仅有的一种方式,也许父母更想听听你的声音,见见你的样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有空的时候可以多给父母打打电话、视频一下,多多沟通,拉拉家常,让父母心安。避免给父母“色难”,避免无意识的给父母难看的脸色。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了别人,而将自己最坏的一面留给了最关心自己的家人,真的不应该。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毕竟是圣人,我们常人无法做到,但是否可以返过来讲:“不逾矩而从心所欲”。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按照规章、规范去做,如果修养到了一定程度,做到在规章、规范内“从心所欲”。例如宁波港区航道有顺水时16节的限速规定,我们大可以在规范的限制内、安全的前提下,走14节或者15节而“从心所欲”。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有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必执着于、抱怨于规范带来的不适感,而是要着眼于提高自己的内心修养、养成积极、优良的心理状态,真正做到“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平时应该多向高级别的师傅们学习,向船长学习,向同级别的同学学习,也可向低级别的徒弟学习,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专长的项目,只有调整好心态,虚心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引航技术才会不断地进步,才会更加安全的引航。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要有胸怀,特别是从事航海职业的读书人更要有海一样的胸怀。读书人不可以不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作为引航员,是每天站在十几层楼高的驾驶台,面对着广袤的大海,要处理各种繁杂的海上交通局面、保障重大财产安全的男人,更要有着广阔的胸襟和大的格局。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十
虽然迟交了十多天,读书的感悟倒是蛮深刻的,文字也很流畅。知行合一,继续加油哦。
从小到大,我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论语,只是从课本中学习子曰······这本书若非老师推荐,想想我应该是不会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拿起她。但是读下来这本书,改变的不仅仅是对论语的看法,似乎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感受。
似乎从我们这一代,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那么的深入我心。似乎现在的青年,比起笔更加熟悉键盘;比起汉字更加熟悉abc;比起子曰更加喜欢莎士比亚说。南先生这本书,据说是他在讲课时候,由其他人记录下来的。读的时候边想象上课的情形,也就没有那么的枯燥无味。
厚厚的一本书,我本来就读得很慢,好多地方不懂也只能浅尝辄止而已,印象最深刻就是对孝道讲解的部分,也可能最近在家,所以感受尤其的深刻。都说百善孝为先,都说封建思想都是从孔子开始的,但是为人子女的孝道,却不能说是封建思想。孔子一生都在讲一个“仁”字,我觉得孝就是这个“仁”的开始。
我们从降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社会是通过父母来的,父母是我们幼年时的一面窗户,我们通过父母的眼睛看世界,通过父母的思想看整个事情,我们通过父母,慢慢的寻找自己和成长。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在变老的同时,我们也在慢慢成长。说来惭愧,我从上了大学才知道父亲的生日和年龄的,每一次父亲过生日的时候,会主动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今天老爸生日啊,现在想想心很酸,父亲从没有要求过子女什么,但却时时给子女所有。再看南先生这本书里对孝道,是“仁”之初。
再说其他方面的吧,孔老先生是集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于一身,他的`教育行大于言。读论语,就是在读孔老先生的日常生活。读到“述而第七”一篇中,我看到了我最熟悉的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原来的理解就是几个人中总有人可以是我的老师,南先生却从孔老先生的生平言行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比我优秀的是我的老师,但是不如我优秀的,也可以是我的老师。因为看到他犯错误,或者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借镜反省就是这个意思吧!
看了南先生对孔老先生的解读,可以感叹现如今真正理解我国文化的人少之又少,孔老先生不仅从书本里学习研究学问,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社会上学会研究学问,从别人那里学习到好的地方,看到别人坏的地方要自我反省。这样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十分困难。以前每每我学文科的同学给我推荐类似这样的书得时候,我就觉得这是文科生在那里“舞文弄墨,摆弄风骚”,现在,我真真的觉得作为理工科学生,更应该汲取我们中华文化,尤其是对论语这样文化的学习。理性的思维为我们学术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学习论语,我们却可以发掘出灵感,也是丰富了我们的心灵。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是孔老先生对求学目的的感慨。一般人对求学并不是对学问本身,而是为了职业,现在的人也是如此,孔子生于乱世,他周游列国,宣扬人道,其实他也明白好多人找他求学只不过是为了“谷”,除此之外,说自己是为了学问而学问的人,为了真理而求学问的,实在是少之又少。话说回来,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而这样的人往往能影响整个时代。孔老先生也许生不逢时,但是死后却影响了千秋万代,没有空间的范围,没有时间的界限,这就是真正的学问。从古至今,我们都应该感慨:一个读书人开始读书的时候,说是立志为学问而学问的,那太少了!
看论语,读思想,我应该为我们拥有这么博大而深邃的文化而骄傲,重要的不是可以多么深入的读论语,而是学会结合我们现有的生活理解孔老先生的话,这样即使过了千年万年,这样的论语,我们依然受用!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十一
前两年,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便对《论语》产生了兴趣。家中有一套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闲时便翻看起来,哪知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全书,虽理解不深,但也颇有些感悟。
学问究竟是什么?读了《论语别裁》开篇对“学而”前几句的诠释,才发现从小背得滚瓜烂熟的三句话,原来根本没能正确理解。以前学到的解释是“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南怀瑾老先生用幽默的话语对古人的注释进行了反驳,指出正是这些已成为教条的误解,导致了年轻人对“四书五经”的反感。
南怀瑾先生在此书中诠释了孔子所指的学问不只是读书、文字和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正如孔子所言“观过而知仁”。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
读完此书,我感到说来说去《论语》主要讲了“为人、处世”两件事。通篇论语都在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而现在学生学习的目的掺杂了太多功利性,虽然社会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却偏偏对人文缺失现象视而不见。这本书则告诉我们:一个人思想所在的'高度决定一个人的宽度,决定着这个人的思想、心境、眼界,“为人”则恰恰是决定一个人一切的根本。
读过《论语别裁》,使人不由赞叹孔子思想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芒,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孔子学说与《论语》这本书,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汇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十二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从小读到大,也曾细细读过。对于其中训诲般的言论,也曾冥思苦想,并且熟记于心。然而终归才疏学浅,并不能完全理解《论语》里那些金玉良言。对许多篇幅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比较深化地再读《论语》,一是百家论坛的于丹的心得领入,再就是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让我又一次沉醉在《论语》里那些来自两千多年前的至理名言。
南怀瑾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头注解《论语》时就对当时的教化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南怀瑾先生在当时说,此时教化的最大失误,在于教化的功利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化,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和谐更无从谈起。而孔子的教化宗旨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其中,我最有感受的是南怀瑾先生提到的“行”南怀瑾先生认为狭义的讲是行为、品德,广义的讲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我们要教化学生的行为品德,首先要正己。“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使民如此,对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庄重的看法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敬重你。
在正己修养方面,最使我心有戚戚是南怀瑾先生对樊迟与孔子有关修养的那段说明。樊迟问孔子:“敢问崇德、修匿、辨惑?”孔子答:“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匿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读《论语别裁》,学习了《论语》的精髓,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详细的实践上。不行坐而论道,玄思辩难,所谓知性合一。作为党员老师,我再次学习了《论语》,领悟到关于教学的见解,应把这些圣人的见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的进步和革新。这才算真正读过《论语》,才算真正接受圣人的训诲。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十三
说起南怀瑾的这部《论语别裁》,在大学时候,就有一位老师向我们推荐过,当时读过一些,觉得这位老先生很是博学,个人的经历也很丰富,所以解读起《论语》也是非常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但是,后来也听说一些大学教授说,南怀瑾实在称不上是什么"国学大师",他所解读的东西也有误读误解的地方。以我个人浅薄的学识,实在难以对此进行甄别,只是觉得,凡是有道理、有启示,切中现代人问题的言辞,总是要注重吸收其合理的地方,至于那些不明白的、不喜欢的,那就随它去吧。
翻读这本《论语别裁》,到处都能看到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引用的成语、警句,这本孔子的语录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真是巨大,不过可惜的是,中国人热衷于说一套、做一套。记得某位清朝时期来中国的`传教士说过,中国的官僚阶层总是把孔孟之道、仁义道德放在嘴上,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极其狡诈的一群人。这其实也不能算中国人的特色吧,从人性的角度而言,"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新约罗马书》)。
说到这里,想起《论语别裁》中解读"述而"的一段文字,原文是"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南怀瑾写道:"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心里忧愁、烦闷、痛苦。"这句解读可真是说到我自己心里去了。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都是一堆问题的集合体,与其埋怨,不如做点实际的事情,去改变周边的小环境。就像有人说的,中国不好,在于我自身的问题,一切要从自己改起,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原文中接下去的这句话,对我而言更是心有戚戚焉。这句讲的是孔子的个人风范:"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我深深感觉,自己应当效法孔子之风,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努力做到这三个方面。第一,温而厉。我个人性格是非常温和的,但经常也会遇到人善被人欺的情况,毫无一个"厉"字可言。我想君子为人,应当自信、自尊、自强,决不可温而无骨,软趴趴的,必须坚强起来、坚定起来,有所持守。第二,威而不猛。我是既不威,更谈不上猛,今后如果性格上能够坚强起来,在"威"、"猛"之间做到平衡是必要的。第三,恭而安。我个人是恭敬有余,而安详自如则不够,在领导面前内心紧张、唯唯诺诺,缺乏活泼、安和的气质,这也是我要努力去操练的。
那么这些君子之风如何养成?个人性情如何操练呢?我觉得,还是要从实践中去锻炼,去成长。虽然说年近三十,品性也趋向稳定,但是,人永远不能放弃改变的可能,孔子说"后生可畏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人生苦短,再不改变、再不成长,恐怕就晚了!
2023年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4篇)篇十四
《论语》的初印象来自于祖父。夏日的傍晚,刚吃过晚饭,日头还未下山,这位旧时的国文老先生就会拿着一把戒尺,听一个梳着童花头的小姑娘背:“子曰......”只要错了一个字,那戒尺就会高高地扬起来......因此孔老夫子着实没有给我任何的好印象,只留下日复一日的子曰,粗长的戒尺,和日头下拉长了的祖父的影子。南怀瑾老先生的年纪也够做我的祖父了,然而他却告诉我“论语”要“别裁”。开篇所论的“学而第一”就刷新了我的认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首先。何谓“学”?哎。就是学习嘛,学知识嘛。可南老先生却急忙摆手:不,不,这这不对。
此处的学是学问。而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如书中所言“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啊。所以才有“观过知仁”——我们看到别人犯了错,要反省自己,我不要犯错。读到此处,我不禁呼:“对了,因此才要时习之啊!生活无处不在啊!真真错怪孔夫子也!”反观如今我们所提倡学生不可高分低能,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以处世之哲学,不正也是如此么?无怪乎汉内斯.阿尔文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其次,关乎朋友。读过历史,孔子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其门下弟子三千,不乏在各国任军政要职的人才,振臂一呼,即敢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是他却坚持周游各国讲学,以一己之力,试图结束乱世,创造心中的那个大同天下。然而闭门羹,冷遇,是那个信奉武力的时代唯一能给予他的。春秋乱世,如有人能懂他,哪怕只有一人,对这个不屈服于现世执着于内心的花甲老人也是莫大的快乐呀!因此南先生说此处的“远”是形容知己难得。可,到底有多远呢?一直到了五百年之后。董仲舒兴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叹,这样的知己,这样的无上荣光,来得却这样得迟。我着实很想穿过时光,对着那个驾牛车的老人家裣衽矩坐,道一句:“先生,远道而来。弟子,洗耳恭听。”
可即使那样孤独,无人知晓,也要做到“不愠”。也就是孔子这句话提到的第三个观点。南怀瑾先生说这个“愠”主要是指怨天尤人。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到了打击,就要怪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如何如何。严重的.连对天都怨。我遇到过这样的人,在考试失败时,怪同学不肯资料共享,怪父母没有更好的门路,怪试卷出的太偏,甚至怪那天的天气不佳......可是,谁有这个义务呢?为什么一定要帮?说到底无非是自己实力不够罢了。如果遇事能先检讨自己,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方可称之为君子。大道至简,行之不易。
南怀瑾先生的这部《论语别裁》帮助我们跨过2500多年的时光,走进那位被几度误解的思想巨匠。其书内容浩瀚,我所学尚浅,只得取一点来谈。无论为人或是为师读来着实受益。而我,也想借着这篇文章替那个因为不愿意背书而调皮捣蛋的小姑娘说一声:“对不起,阿公。我,很想念你。”《论语》我读懂一二。祖父的苦心,我亦读懂了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