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感恩并不仅限于对他人的感谢,如何开启对自我的感恩之门?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自我成长和感恩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和帮助。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一
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这两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的事迹充斥在书籍中也萦绕在我们耳边。前些日子我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励志书籍自问世一直受到极力推崇,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的电脑中也一直保留着一部名为《海伦·凯勒》的黑白电影,讲述了海伦·凯勒变成聋哑人后脾气十分暴躁,直到安妮·莎莉文老师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开始了对她耐心的指引。
对于我们这些健全的人来说,我们总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略了我们拥有的最大财富——健康。海伦·凯勒度过了坎坷的一生,莎莉文老师在她的人生中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若不是她打开了海伦心灵的窗户,让海伦感受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个奇迹大概是缔造不了的吧。莎莉文老师的悉心引导,终于使海伦产生了对这个世界的强烈好奇,强烈的求知欲让她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知识。她没有因为自己又盲又聋变得自暴自弃,也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进着,从来不肯停歇。读着她的自传,她的文笔细腻生动,描绘出我们从未认真审视的生活,我们忽略的各种风景。在海伦·凯勒心中,这些她从没亲眼目睹的事物是心中最美的瑰宝,她好奇,她想感受。可是对于我们,这些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存在,我们从未感谢生活的赐予,自然也不会去珍惜我们拥有的这些。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二
有些爱一直没机会爱,等有机会了,已经不爱了!我一生中遇到无数的女人,可是从来没有像你这样一个教我如此深受震憾的。也许他为了朋友之间的义气,不能追你。她认为,自己的生活太不协调!但是,今生有他,我依然依然依然无悔。什么才是爱。即使不会再爱我?庙会,是中国民间的嘉年华,是现实生活中难觅的.一幕科幻电影。
在无尽的黑暗中成长的她,有过灰心,有过愤怒,不过更多的还是我们所认识的自信的她,这一切归根究底还是要感谢莎莉文老师。是她,带领小凯伦走出自我放弃的深渊,给予了海伦·凯勒温暖,让她感受到生命的美妙。从而渐渐爱上了这个世界。并成为了文坛新星,最终当上了总所周知的大作家。在她的生命中,她要感谢她的莎莉文老师,莎莉文老师给了她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然而,像她这样的盲聋的柔弱女子能有这样的丰功伟绩,我们又有什么原因不去努力奋斗呢?反过来想,我们要感谢祖国,谢谢她给了我们这风景如画的家;还要感谢老师,谢谢他们给予了我们无限的知识;更要感谢家人,给了我玩具、吃的、用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感谢朋友,谢谢他们帮助我,感谢宠物,谢谢它们陪伴我……可见,每一个人都是在感恩中成长的。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我们不仅要学会感恩,更要学会报恩。
记得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不仅仅是奇人,她还教会了我们乐观、感恩……愿感恩伴我成长!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三
海伦·凯勒是个不屈不挠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认真对待,虽然他是个盲聋哑人,但是她不懈努力,不断地学习,努力去摸索,学会了说话,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才。可想而知,一个只能靠老师的嘴唇的颤动,以此体会怎样发出声音;用自己的双手去摸,一心好学,如饥似渴,就连她的小指头都摸出了血来,工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她真是残疾人的骄傲,是全人类学习的榜样。
这部自传轰动了全世界人,将人们的心灵之光点燃了,海伦·凯勒虽然是盲人,但她热爱生活,热爱光明,用这三天时间去看看她心里想看的,但她还是不会停止学习。如果有三天光明,她要做的事情将是很多很多,但时间太快了,只能用“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一杯未进笙歌送,阶下辰牌又报时”来描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没做完,又要永远的闭上眼睛,所以说时间飞逝。海伦·凯勒真是太让我佩服了,他的人生道路坎坷曲折,但她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远远地超过了我们所有健全人。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到。这个世界上,人生很短暂,只要可以学习,哪怕是一分钟一秒钟都要抓住,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海伦·凯勒虽然她的一生下来就惨糟不幸,人生道路曲折连绵,但她拼着如饥似渴的精神,最后还是成功了。我们一定也要像海伦·凯勒一样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四
海伦.凯特。
海伦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她1岁那年,一场可怕的疾病剥夺了她的视力、听力。而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能力。
突如其来的打击,令凯伦变得暴躁起来,她开始损坏家里的物品,并对家人大发雷霆。
幸好,她遇到了莎利文,莎莉文用行为再次唤醒了凯伦的意识,使她再次对生活燃起了希望。
她历经艰难,终于成功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
海伦的成功跟她那不屈不挠的毅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毅力,海伦只能整天呆在家中,怨天尤人。正是有了这种毅力,才能让海伦向命运发出了挑战,并最终取得成功。
在想想我,有一次我只考了90分,可我并没有像海伦一样不屈不饶,而是开始抱怨自己那么不幸运,想起那件事我就感到惭愧,我还没有海伦的一半呢!
我喜欢这本书!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五
我想,我们是幸福的,至少跟海伦来比较的话,就是如此。海伦·凯勒,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予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熬过了八十七年无光、声、语的弱女子。难以想像,一个在看不见、听不见、开不了口的世界中生活了数年的女子,她,是靠什么而生存下来的。难以想像,她,又是靠什么而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毕业的。难以想像,她,到底是靠什么而处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是靠着战胜命运的勇气与心中燃烧的希望之光。
生理上的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盲聋哑了,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残疾。海伦·凯勒她以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震撼着世界,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她的成功,是因为她精神远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爱和勇气都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绝大多数的人们,不也正是因为这些而生活的吗?我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但却有心灵上的缺陷。考试时发觉自己总是没有别人考得好。可我们都是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堂课,同样的一双耳朵和眼睛,但为什么总会有差距?我时常问自己,是不会吗?不是,订正时不用老师讲都能做对。是不懂吗?不是,瞄一眼就知道自己错哪里了。
那又怎么会错了呢?是心灵上盲聋哑了,总觉得自己会错、考不好,所以考试总是很紧张,越紧张就越慌乱,一不留神一分飞了。为什么我不能像海伦·凯勒一样有信心,不能像她一样对一切困难发出呐喊,然后克服它呢?海伦·凯勒,是二十世纪的一朵奇葩,她用行动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更为我们谱写了一首永不遗忘的生命之歌!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六
暑假里,我读完了一本令我感受很深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当合上这本书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主人公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对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她,还不到两岁,病魔就无情地夺走了她用眼睛和耳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机会,还带走了她甜美的歌喉,成了一个聋哑盲人。父母的迁就、纵容和溺爱,使她渐渐养成了蛮横任性的性格。在她七岁时,安妮·莎利文老师就像一位上帝派来的天使,来到了她的身边,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和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在莎利文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她以惊人的速度在进步,从一个懵懂无知的疯丫头,转变成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少女,她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废寝忘食,小小的手指也被磨出了血,但她仍然坚持着。勤奋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掌握了五国语言,成了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她,就是一个在无光无声的世界中度过了87年的弱女子——海伦·凯勒。她的事迹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心灵,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她的事迹就像是一个浮标,在茫茫人海中为我们指航,让我们找到成功的决窍;她的事迹就像闪耀在天边的北斗星,引导我们走向光明,实现人生的目标。
用微笑去面对苦难,那么命运最终也会向你微笑。只要我们拥有像海伦·凯勒那样的奋斗精神,上帝最终也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微笑!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七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悲惨世界》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悲惨世界》确实是一本好书!合上书本时的沉重之感,在我至今回想起来,还萦绕在心头。
《悲惨世界》向读者们清晰地映现出一个既丑陋又圣洁的人世。说它丑陋,是人性的丑陋,现实的悲哀。说它圣洁,是因为在这被利欲笼罩的世界,还有许多高尚的灵魂存在,《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也拥有一个这样的灵魂,纵使他的灵魂曾经肮脏过。
冉阿让曾是一名苦役犯,拿着一张黄色身份证出狱,但就因为这张身份证,街道上的旅馆都没有一间接纳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洞,却是个狗窝,还被一条凶恶的大狼狗赶了出来。后来一位好心的主教收留了他,但他贼心不息,在半夜偷了主角家的银餐具,但被清晨巡逻的警察抓回主教家。主教非但没指责冉阿让,还把一对银烛台送了给他,还慈祥得对他说:“我已代天主买了你的灵魂,这对银烛台大概值二百法郎,拿去做些对自己好的事。”
主教的举动惊醒了冉阿让这个充满恼恨的灵魂,他在路上一直思索,他感到主教的形象在他心中越渐光明壮大起来,把他卑微的灵魂压倒了。他走到别的地方,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抛弃了冉阿让这个被人唾弃的名字,变成了马德兰老爹,又变成了马德兰市长。在冉阿让当市长的期间,他曾做了不少好事。有一次还救了曾与他做对的割风老爹。
冉阿让的一生是悲怜的,是人性冷酷和社会的残酷造就了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他令我明白了:一个人在面对社会的.黑暗的时候,不要失去希望,别人太奸诈,你还是要做高尚的人,不是在生活上有钱有势是高贵,要心里有一份巨大的财富,乐于奉献,才称得上高贵。一个高贵的人,才拥有丰富的人生,总会有人,被你的崇高而感动,你曾经帮助他,他也会再帮助你。如果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还是永远都贪不到什么,贪不到一份敬仰,一份崇高,落得在孤单和指骂中失去自己的人生。
《悲惨世界》给我带来的收获千言万语都讲不清,它的内涵实在丰富,足以一生受用!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八
愈渐深沉的夜,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空气中丝丝袭来的寒气,网上电影传来的精彩动人的`对白,都在这朦胧的日光灯的爱抚下披上一层神秘苍茫的外衣。
阵阵的冷气吹过身旁,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紧裹单薄的衣裳,依然是止不住地轻颤着。虽烤火,心却是冰冷的。
静夜悠长,搅动着心灵深处无法言说的思绪,淡淡的忧思如浓雾似的剪不断也化不开。
夜。好深,好静。一个人静静地享受,享受宁静中这一分凄楚的美。
面对往事,心灵里有多少感慨;生命中就有多少无奈。
一次次因为你受伤,我却无法呻吟,哭诉,长大是为了把哭声憋回去,我能做的只有默默承受着,哪怕遍体鳞伤也不会有人在乎,因为你不知道,你不理解,你曲解着我的意愿。
你总是说“如果我不懂你的想法,那我就不配当你的某某”。当然我是不能拒绝,无奈的摇摇头就算了吧。
你总是把我当成小孩子,却不知道我的小孩子气是为了表现给你看,其实——我已经长大了,虽然年纪不大但我心理年龄已经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了。你或许认为你和他的事我永远不知道,但我懂,我不想你走,能不能有事找我一起商量,而不是把我抛在一边不闻不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九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叫《悲惨世界》。
无私的`帮助穷人。
其实冉阿让非常聪明,他改了自己的名字,叫马德兰。帮助了很多穷人,但是冉阿让生活的社会中,他终究无法逃脱穷人的命运,历经磨难,死前还帮助了一些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现在这个社会给我们很多机会选择未来,同时也要像冉阿让学习,帮助穷人。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十
经社团老师推荐,读了一本明主《悲惨世界》。合上书,心中感慨万千。冉阿让,书中的主人公,出身于贫苦家庭,父母早逝,为了养活姐姐和她的几个孩子,去偷面包,没有成功,入狱成了苦役犯,在牢里度过了19年。因此,他变得仇视法律,不再相信任何人,要对社会进行报复,性格也变得孤僻。然而就在冉阿让准备放弃社会的时候,仁善为本的主教慷慨的伸出援助之手,使他彻底悔悟、弃恶从善,改变了从此的命运。
改名换姓之后,他冒着被看破伪装的危险,毅然救下了压在车底下的与他争锋相对的老人;他放下所有荣华富贵,放下至高无上的地位,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为了他人的声誉、幸福将自己置于危险地带;他为了实习对死去女工的承诺,再一次越狱,找回女工的女儿,珂赛特,将她当成亲身女儿一样抚养。他曾经是个被人嫌弃鄙夷,凶残孤独,心中没有爱的逃亡者;他曾经是个赫赫有名、家财万贯的市长先生,却经常帮助穷人,把钱捐给可怜人及慈善机构。尽管冉阿让后半生做尽好事,最后仍然死去。虽然他一次次被命运捉弄,但是他依旧用自己的博爱之心一次次的.去救赎别人,正如结尾马里尤斯所说,“人间所有的勇气,所有的美德,所有的英雄品质,所有的神圣的精神,他都具备。”
我被深深震撼了,在那个无情,民不聊生、腐败的唯物主义社会,还有像主教、冉阿让那样善良、仁慈的人。当今社会虽然看上去十分和谐,其实也有许多蛀虫在侵蚀着这棵大树,比如:因家道中落的盗贼;忘恩负义的绑匪……作者借此,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恒古不变的事实:虚伪的面具终将被撕破。诚实的脸孔才是众人信赖敬仰的。
做一天好人容易,做一辈子好人难。冉阿让正是那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十一
“他活着,尽管命运多舛;他安息,只因天使离去。生来死去,那是大自然的秩序;犹如昼去夜来,白日西沉。”
这四句诗是法国文学作品《悲惨世界》中主人公冉阿让的墓志铭,而诗中的“他”,便是冉阿让。冉阿让出生在布里地区的一个贫苦农家里,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被判五年苦役。后因多次越狱,在苦役场呆了十九年才刑满释放。因为持黄色通行证,所以没有旅店敢留他过夜。后来,他遇上了好心的主教,受到了主教的感化立志从善。他化名为马德兰,为黑玻璃制造业取得了大进步,又当上了市长,经常帮助一些穷人。后来,他成为了珂赛特的父亲,又因曾经犯下的罪四处躲藏。珂赛特长大了,认识了马吕斯。最后他们结了婚。因为冉阿让告知了马吕斯他的真实身份,冉阿让只能从此离开珂赛特。知道真相后,珂赛特和马吕斯急切看望冉阿让,却成了最后的见面,很快,一个展开双翼的天使就在天堂等待着这个灵魂。
如果说冉阿让所做的这些是值得称道的良善,那么他后来的举动当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敢于在功成名就之后直面自己曾经的那段黑历史。我们可能都已经习惯了拥有的越多,便越畏惧失去,越不敢回想自己以前的样子,而冉阿让,这个在污浊肮脏的社会下还能犹如一道清流的男子,不忍让他人顶替自己的罪行,毅然而然的选择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我不禁深思,这本书的书名是《悲惨世界》,如果黑夜遮住了人们的眼睛,那么善良将会是一把寻找光明的利器。我想起了一句话:“再渺小的希望,在绝望面前,都有无限大的可能。”原来,这个灰暗的世界充斥的并非都是那些肮脏的事物,善良,依旧存在。最终这位英雄的离去,我没有为他感到惋惜,而是感到他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能够为自己曾经的过错而赎罪,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他用自己向世间的人们传播了善良。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天使来临之前写了那首小诗:
“他活着,尽管命运多舛;
他安息,只因天使离去。
生来死去,那是大自然的秩序;
犹如昼去夜来,白日西沉。”
2023年读《光明的世界》有感(通用12篇)篇十二
昨晚看了卡塔尔世界杯德国对日本的比赛,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算是个足球迷(被中国男子足球队伤害了,不敢成为足球迷),心里也没有期待哪个国家队能赢得世界杯,但只要是日本队的比赛,我就希望对手赢,或许这就是“恨屋及乌”的原因吧!
继前天沙特爆冷以2:1战胜阿根廷,昨天的比赛再次爆冷,日本2:1赢下德国,为亚洲球队赢得面子,真心希望有一天作为亚洲的中国男足能给国人带来这种惊喜。整场比赛,日本队拼抢十分积极,并且多次用身体各个部位堵“枪眼”,面对强大对手敢攻敢守,真的很羡慕日本球迷,能在世界杯的赛场看到自己国家队员如此敬业、精彩的表现。相比今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男足以1:3输给越南,彻底无缘世界杯,队中吴某低头躲球,想想真的汗颜。
值得一提的是在20xx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日本球迷在赛后无论输赢都自愿的捡起赛场上的垃圾,日本球队更是在惜败比利时队止步八强后把更衣室清扫得干干净净,并留下了俄语的"谢谢"。网友们称赞"日本人的文明程度已经不是地球人的水平"。日本或许是上一届世界杯除冠军外的最大赢家。
昨晚日本和德国比赛结束后,日本球迷用塑料袋捡看台上的垃圾,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课。我想这不是作秀,应该是成了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和根植于内心的修养,尽管讨厌日本这个国家,但别人优秀的地方还是值得我们学习。
个人教养是修于内而形于外的,全民素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可以说,没有过硬的软实力,也就没有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培养有教养的个人,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上的责任,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义或许就在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