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是在特定场合向来宾或参与者致欢迎辞的一种正式语言表达方式。欢迎词应该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用简短有力的语言打动听众。接下来是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欢迎词范例,希望能够为您撰写欢迎词时提供一些创作灵感。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一
有环境。读书是需要安静优雅的环境的,嘈杂的环境会乱了你的心智,会让你讨厌阅读,更别提思考了,所以读书必须要选好环境,安静的咖啡厅、幽静的度假村,这些都是读书的好去处。
有决心。有一句古话叫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讲的就是读书要多读几遍,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要求和目的,快读、慢读、还是精读,都需要你自己来做决定,无论怎样,要对得起自己的时间和功夫,要完完全全的读懂你选择的这本书。
边看边摘写。与记忆相对应,太多的优秀段落我们可以摘抄收藏,在以后的时候可以随时翻阅,准备个小本本,每次读书都把好的摘下来,等到想读书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看小本本。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二
以前可能没有刻意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天看着《跃迁》这本书的封面发呆,不知不觉就想到了很多,以下提供几个参考角度吧,希望大家能够给出更多的补充,感恩。
一看书名去检索。
听说了一本书或者想买一本书之前,去各大平台看看这本书的销售量,评分,顺便再去豆瓣知乎等平台了解一下评分和书评。
一般来说,阅读量和评分数据不错的,可以考虑看看。另外就是,各大购物平台以及豆瓣知乎,可能都会提供这本书相关的部分章节/精彩摘要,可以试着看一看。
一本好书应该是让人从哪里看都会叫好的书。
二看作者是谁。
“行家里手”,一般很少出败笔,所以,买书的时候往往我们看看作者是谁就大概可以知道这本书的水准如何了。
当然,这里要补充一下,最好注意一下这本书的类型和作者原来关注的领域是否具有一致性,不然如果作者这次涉足了一个之前未曾涉足的领域,出败笔的几率会加大的。
三看出版社。
市面上很多出版社经营多年,形成了各自具有特色的图书品类,也会有自己特别擅长特别出彩的图书品类。
比如我们买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基本绕不开,而如果需要买机电或者计算机相关的书籍,图灵、人民邮电和清华大学等出版社又是相对比较权威的。
在出版社这个角度要考虑的其实和二考虑的类似,一般来说该出版社强项领域出败笔的可能性很低,而如果出版社涉足了原来不熟悉的领悟,那就建议多查查数据。
四查三代的思维。
有过高校任教考核经历的'老师都知道“查三代”是什么意思,这里就借用一下,用来描述时间跨度即可。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部分是渐变的,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一个作者前后出的书质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起伏,比如我买了《跃迁》,那么《拆掉思维的墙》可能也值得买。
类似的,一家出版社的出版水平也是渐变的,同一时期或者相邻时期出版的图书在质量上也不会有太大的质量起伏。
所以,认准几个优秀的作者,认准几个优秀的出版社,你一般都不会缺书的。
五人以类聚的思维。
一般的书都会有推荐序言,不同的人会来就这本书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从这本书中看见了什么段位的人的序言,往往也反映了这本书是什么段位。
当然,这里也要考虑一下,有的人推荐书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有溢美之辞,或者只是单纯站台,多读几本书就能看出来了。
之前遇见一本书,罗振宇站台推荐,结果风评不大好,这样一来以后都有点不敢直接选他推荐的书了。
六量级对等思维。
如果你有幸遇见一本好书,那么书中涉及到的书,以及涉及到的人,都是你需要关注的。
关注书可以直接买来看,关注人,看看他出过什么书,或者看过什么书,这些也是你考虑范围内的东西。
很简单,天上神龙不会听见地上蚂蚁的咆哮,无论那只蚂蚁多么强大,毕竟两者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七脚下的巨人思维。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有一个优秀的贤内助”,一个优秀的人往往是站在无数巨人的肩上的。
基于此思维,每次和那些你羡慕或者仰望的人交谈时,他们提到的书和人,都值得你去好好记录,而后好好对待。
聊以为文。
分享是种美德。
后记——。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三
“抱紧花蕊,因为我想开的更完美。”这是我最喜欢的书《完美的花朵》中的一句话,这本书是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吴梦川写的。
吴梦川作品《完美的花朵》写的十四岁少女花木棉酷爱绘画艺术,她自由的个性让她与学校的教育格格不入,一心想跟着画家表姐过自由的艺术生活。一个春天的早晨,表姐画完生命中最后一幅画后,生命凋谢了。……花木棉因此得了“失语”症。不得不休学回家。
突然有一天,她偶然遇见儿时的小伙伴,木面对记忆复苏了,终于开始说话。她不再拒绝成长,不再拒绝青春——“木棉花”完美的开放了。
文中我最喜欢的任务是花木棉,因为花木棉是一个看中友谊,热爱艺术,喜欢读书的女孩子。
其次喜欢花木棉的童年伙伴“子耳老三”。她长的很漂亮,很善良,有同情心。而且她可以与动物对话。
小说柔婉又犀利地塑造出一个要走自己的路的女孩子的形象,真切的展露出青春时代的温情。
其实成长是一个人一生都在经历的过程,青春期时每个少男少女都必须面对的,谁也无法回避的,就像种子不能拒绝发芽,植物不能拒绝开花。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四
同学们,歌德曾说过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点儿也没错。读一本经典的好书,你的心就会开阔,从中受益。
最近我在看《小熊温尼·菩》,当然,你在看这本书之前,一定听说了这只举世闻名的小熊——维尼(温尼与维尼一个意思)。这只小熊的原型是一只布偶熊,克里斯多夫罗宾是它的主人。在童话里,老驴伊尔、兔子、小猪、跳跳虎,以及后来出现的袋鼠妈妈和小袋鼠,他们都是小熊的朋友。
小熊的脑子一直不够用,因此常常走路走到一半,突然想到:我要去哪里?这时,他就会坐在大树底下,用手点着脑子,说:“想想,想......”当他用了半天的时间终于想出来的时候,十有八九是:“对了,我要去树上弄点蜂蜜了!”
可爱的小熊与单纯的小猪是一对好友,单纯的头脑令他们经常想到一块儿去。虽然兔子时时刻刻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但因为这点,大家的“幼稚”想法让他有些自以为是,一点儿也不合群。跳跳虎与袋鼠是森林里擅长跳跃的角色,但他们的思维却不怎么跳跃。克里斯多夫罗宾和猫头鹰是百亩林中见多识广的人物。老驴伊尔则是众多人物里的唯一的一个忧郁的人。
小熊在兔子家里经常不客气,大吃特吃,但他不敢吃到撑,因为上一次,他因为没有节制的吃,是他卡在了兔子家门口,饿了一个星期才被大伙拔出。
可爱的小熊,与朋友们的精彩故事,尽在《温尼·菩》中!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五
以前可能没有刻意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天看着《跃迁》这本书的封面发呆,不知不觉就想到了很多,以下提供几个参考角度吧,希望大家能够给出更多的补充,感恩。
听说了一本书或者想买一本书之前,去各大平台看看这本书的销售量,评分,顺便再去豆瓣知乎等平台了解一下评分和书评。
一般来说,阅读量和评分数据不错的,可以考虑看看。另外就是,各大购物平台以及豆瓣知乎,可能都会提供这本书相关的部分章节/精彩摘要,可以试着看一看。
一本好书应该是让人从哪里看都会叫好的书。
“行家里手”,一般很少出败笔,所以,买书的时候往往我们看看作者是谁就大概可以知道这本书的水准如何了。
当然,这里要补充一下,最好注意一下这本书的类型和作者原来关注的领域是否具有一致性,不然如果作者这次涉足了一个之前未曾涉足的领域,出败笔的几率会加大的。
市面上很多出版社经营多年,形成了各自具有特色的图书品类,也会有自己特别擅长特别出彩的图书品类。
比如我们买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基本绕不开,而如果需要买机电或者计算机相关的书籍,图灵、人民邮电和清华大学等出版社又是相对比较权威的。
在出版社这个角度要考虑的其实和二考虑的类似,一般来说该出版社强项领域出败笔的可能性很低,而如果出版社涉足了原来不熟悉的领悟,那就建议多查查数据。
有过高校任教考核经历的老师都知道“查三代”是什么意思,这里就借用一下,用来描述时间跨度即可。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部分是渐变的,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一个作者前后出的书质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起伏,比如我买了《跃迁》,那么《拆掉思维的墙》可能也值得买。
类似的,一家出版社的出版水平也是渐变的,同一时期或者相邻时期出版的图书在质量上也不会有太大的质量起伏。
所以,认准几个优秀的作者,认准几个优秀的出版社,你一般都不会缺书的。
人以类聚的思维。
一般的书都会有推荐序言,不同的人会来就这本书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从这本书中看见了什么段位的人的序言,往往也反映了这本书是什么段位。
当然,这里也要考虑一下,有的人推荐书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有溢美之辞,或者只是单纯站台,多读几本书就能看出来了。
之前遇见一本书,罗振宇站台推荐,结果风评不大好,这样一来以后都有点不敢直接选他推荐的书了。
如果你有幸遇见一本好书,那么书中涉及到的书,以及涉及到的人,都是你需要关注的。
关注书可以直接买来看,关注人,看看他出过什么书,或者看过什么书,这些也是你考虑范围内的东西。
很简单,天上神龙不会听见地上蚂蚁的咆哮,无论那只蚂蚁多么强大,毕竟两者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有一个优秀的贤内助”,一个优秀的人往往是站在无数巨人的肩上的。
基于此思维,每次和那些你羡慕或者仰望的人交谈时,他们提到的书和人,都值得你去好好记录,而后好好对待。
聊以为文。
分享是种美德。
后记——。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六
夕阳下,品着书,喝着茶,莫大享受。
机器世界已到临,书,曾几何时已被机器所替代。面对着这个多变的世界,书是永远不会背叛的朋友,不需你去怀疑它。
读《名人名著啊》体会名人成功的不易;读《上下五千年》体会祖国历史长河,波涛汹涌,一个有一个绚烂珍珠记录着每个珍贵的故事。
一本本书,淡淡古香。曾经的你是否拥它而眠,现在的你是否又怀念它的味道?
读书,是一种享受。相比较你在“机器世界”的虚伪与不安,那还不如读一本书,书是真实的,不会让你感到不安,它会让你内心平静,不带一丝杂念。书,不只能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你有见识,让你认清是非,认清社会丑、假、恶。
时代在不断进步,书,有可能会被抛弃。
但在我心中,书,永远如一轮太阳,照耀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它的温暖;书,永远如雨露滋润着这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
我爱书。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七
有一本书,我总会时常拿出他反复咀嚼我总会在无聊时将他视为最好的伙伴,没错,这就是《小王子》。
骄傲虚荣的玫瑰花,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小王子傲慢的国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向开朗的小王子,在他一生中遇到了最宝贵的她——一朵玫瑰花,从此之后小王子便对玫瑰花细心照料对他唯命是从与他一起看日出一起看日落,但最后小王子离开了星球,离开了她去冒险了!
读到这里你一定觉得这是一本只属于快乐和阳光的书吧,不,你错了,这也是一本悲伤的书!在最后那位可爱的天真的小王子离开了人世,世界变再没了小王子那可爱的笑脸,一切事物都阴沉沉的。
读到这本书时,我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小王子,此时此刻就站在我面前跟我一起奔跑,一起玩耍!
这就是《小王子》,一个我最好的伙伴!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八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性的人物。范多伦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博览群书、才气过人的.出身书香门第的年轻教授。艾德勒在1940年出版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版。在1970年艾德勒找到范多伦改编《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也是我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
读得快、读得多就是读得好吗?读得慢、读得仔细就是读得好吗?这是这本书解答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引用了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有些书只需浅尝辄止,有些书该囫囵吞食,还有少数的书则当细嚼慢咽。”不管是速读还是仔细读,读者要有自己的选择。作者认为可以仔细读的书不过一千本。另外读得多也不见得就是读得好,读得越多,却没收获的这种情况叫可怜。作者认为只有读者从书中获得了营养才算读得好。
在这本书的作者看来阅读分成四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就相当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检视阅读是速读的能力。分析阅读是指读者能从书籍分类、书名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并能从大概上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思路。
主题阅读是指读者能用带着共性的话题感强的问题从一本书中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一个读者要带自己的主动性去选择自己想读的书。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提出不同类型的书的阅读技巧。实用型、想象文学、故事、戏剧、诗、历史书、科学、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读得多就不一定是读得好。有些书必须要精读,即使读不懂,也要找到自己能找到的切入点来坚持下去愉快阅读,我的好朋友也跟我说有想法就要写下来,不然就是纸上谈兵。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所以我就在这的最后一段给他致谢。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九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者奥野宣之。这本书是我去年1月份买到手的,当时看了一遍,但看完后觉得很多内容没有消化掉,心里觉得一定要再细细看一遍,结果一拖再拖就拖到了今年才重新过了第二遍。
乍一看书名,没看内容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和我一样,误以为这本书是一本纯针对怎么阅读的技巧类书籍。读完以后,才发现自己对于“读书”这个概念太狭隘了,作者让我感受到了新的视角。
全书中,有几个新颖的观点、方法让我很是受用,借此机会分享给大家。
一、关于读书。
读书其实可以广义的包含五个阶段: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其实从选书,记录购书清单,读书的步骤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到做好读书笔记,还要重读活用笔记才行。
二、关于选书。
1、随时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冒出来的想法。比如想看什么书?记录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记录自己的知识需求等。
2、真正的了解自己读书的目的和需求(要有目的的读书)。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明确目的后,就可以采取合适的阅读方式来阅读相对应的书籍,是精读、还是略读。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真正需要,对自己有帮助的书上。
三、关于阅读和记录。
在书中的第三章,作者展示了自己的阅读及笔记方法,这部分内容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来,让我们看看作者的读书、笔记方法是怎么样的把!
1、“通读――重读――记录”阅读法。作者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阅读方法,来帮助我们分阶段筛选出真正重要的,和自己有共鸣的精选内容。大大避免了,我们以往在读书做笔记的过程中,什么都想摘录的误区,减轻了做笔记的工作量和压力。以下这段摘自原文。
(1)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重读: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3)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接下来,再读一遍(3)中的内容,把最后还是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读书笔记上就可以了。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读起来有点绕,大致可以简单概括下,就是:
第一遍从头到尾通读,把内容觉得好的那几页,书页上折一个角;
第四遍只读做了记号的部分,再次思考筛选,把仍无法割舍的好内容,摘抄到笔记本上。
这样一来,我们其实是通过4次阅读,来筛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内容。不仅加深了印象,也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不过这个方法,我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些问题,一是,如果一张纸的正反面都是觉得重要的内容时,折角就有些容易复杂混乱。二是,对于有些爱书之人,真是不忍心对书本进行折角和涂涂画画。三是,这个方法不适用于电子书。ps:文中有提到用贴不同颜色的标签来标记“通读――重读――记录”这三个阶段,我觉得不喜欢折书的读者,可以用彩色标签来代替折角这个方法。
2、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写读书笔记前要先记录下:写读书笔记的时间(20180404)、书名、作者名三个要素,便于后期制作电子检索。接下来正式开始笔记,主要要写下以下两部分内容: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在书写的摘抄和评论前,分别标记“圆圈”和“五角星”便于直观区别,利于重读时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段是原文摘录,还是自己的评论。整体的笔记就是一段摘抄一段评论的形式来排列书写的。而不是抄完所有段落再写评论。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需要采用葱鲔火锅式笔记法,()根据自己的读书目的,以及书中内容对自己的重要性来决定。
3、摘抄什么?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本书中,作者非常重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和书本产生的思维碰撞和互动。作者表示,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至于其他的内容,无论是客观很重要的段落,还是作者想强调的部分,只要没有共鸣,都不用摘抄。
4、摘抄段落时,要找“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的内容,而不是让人觉得“理应如此”的文章。找到一本感同身受的书,当然是好的,但是至少说明这本书么有带给你新的内容。如果看完这本书,觉得“哇。原来是这样啊!”,当书本的内容可以带给你心灵上的震撼,刷新你的认知,比起前者,这其实更值得摘抄呢!
四、其他技巧。
1、用“独创版权页“记录书的履历。在书的版权页处,记录自己的购书地点、购买时间、阅读结束日期、标记结束日期、制作读书笔记日期。一是可以方便笔记,二是加深自己对书本的印象和联系。
2、名言要贴在显眼处。把遇到的深受感动的话语打印出来,贴在醒目的地方。
3、杂志要边撕边读。带整本杂志太沉,那就边撕边读把!撕一部分,放在包里,并把看过的,没用的广告业直接丢进垃圾桶。
以上都是我个人觉得有用,并可以实践起来的观点和方法,希望对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有帮助。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至理。
名言。
我今天要介绍的书是《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是由卡洛·科洛迪写的一本童话故事书。
这本书大意是一个裴洛斯的老头,没有孩子,他用木头刻出了一个木偶,名字叫皮诺曹。皮诺曹虽然一直想做一个好孩子,却难改坏习惯,他逃学,结交坏孩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一个捣蛋的坏木偶变成一个诚实,善良的小孩子。
故事中的主角皮诺曹是一个调皮的木偶,在几次受骗后,还不悔改,他有几次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却错失良机。还因为过度捣蛋与调皮把爸爸害进监狱。因为这样让仙女担心了好几次。但他也有不少优点,说到做到,善良,没有私欲,机智,勇敢,到后来,他的缺点改掉了不少了。最后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聪明伶俐的小孩子。
我十分喜欢一个叫“改过自新变成人”的故事情节,这也是这个故事的大结局。到这儿,我十分感动,因为皮诺曹终于变成真正的小孩了。
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百炼成钢的道理。明白了做人一生会有不少“绊脚石”,只要去克服它,就会成功。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十一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初识此书,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记得当时我还在义城工作,是一位特别爱读书的老同事张荣全老师推荐给我的。当时我对此书嗤之以鼻,认为“认识汉字不就会读书了吗?还需要这么厚的一本书来概述和引导吗?”但是,当我真正捧起这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我才知道,阅读,原来是这么深刻的一件事。
由于该书主要论述指导如何通过阅读增进理解力,所以,专业性的语言和论述比较多,以至于对当时那个自以为会读书的我来说,是根本看不进去了,这才是一直搁浅了那么多年的真正原因。
六年过去了,我也已经由当初那个“自以为是”者成长为“潜心读书者”。作为一个爱读书之人,这些年我也看了不少书,家里的书柜由1个变为3个,各种类型的书堆满了书柜。对于我特别喜欢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我都是认真地逐字阅读,并及时抄写读书笔记,对于娱乐性质的小说,我选择一目十行地读,掌握故事梗概便可。当然,如果文笔特别好的,我也会放慢速度,领略文字之美。对于学术类的书,因其往往晦涩难懂,我经常反复的研读。同样的方法也用在读推理类作品上。各种方法不一一例举。最初,我是抱着“陪孩子读书”和“完成每月的读书任务”的心态读这些书的,但是在看过这本书后,我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自己值得学习和探究的空间还很大。
首先,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读书一般不看第二遍,当然个别我非常喜爱的书除外。一本书我往往看过一遍便归入开头提到的“读完的书”那一类,并不再会去翻阅。就像在这本书中说的一样,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该同情”。因此,我在看书时不再给看过的书“判死刑”,而是时不时的拿出以前看过的书来回顾。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不仅仅是个别好书值得一读,即使是哪些自己曾经因为枯燥无味的书,在第二遍读的时候也能体会到它有趣的一面,真可谓收获不小呀。
其次,书中所提及的阅读的4个层次也让我耳目一新,刷新了我的阅读观。这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所谓基础阅读是关注每个词句的含义。这点并不难理解。检视阅读则是通过限时地、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找出书中谈及的重点、主题的分类、基本组织框架。接着是分析阅读,即带着问题全盘阅读、完整阅读,该阶段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目的在于尽量消化书中的系统性知识概念、论题等。最后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又称比较阅读,意思是通过阅读多本相关主题的书籍,最终从比较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
这四种层次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只是我没想到它们是被归为层次,而非方法。基础阅读几乎每本书都在做着。而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则多用在做阅读理解时。主题阅读则会用于写读后感或比较时。但作者的意思明显不是这样的。除了基础阅读,其他几种我都是在课业需要或有目的的进行,并不是自发地以这些方式阅读。
可以这么说,曾经,我的读书方式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的,并非为了阅读而阅读。对于阅读,我们应当怀着虔诚的心态,去体味,去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主动阅读,与作者对话,与书中的主人公对话。一本新书,就像一个陌生的朋友,需要我们用热情、主动、接纳的情怀,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了解她,走进她,真正地和她融为一体。我想,这,大概才是真正读懂一本书最高的境界吧。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十二
题记:将近花了两年的时间来培养阅读的习惯,但是如何来提高阅读的品质?从思考怎么来阅读一本书,阅读什么书,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逆向过程有助于形成自已的见解。
我是极爱阅读的,从初中开始,就泡在图书馆,杂志,小说,历史,人文,什么书都涉猎,看完也就忘了,总觉得自已是一个吞噬文字的魔鬼,吃下去这么多却没有变化。在阅读之前,反思这个问题,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读一本书是种输入,输入如果没有输出,没有经过思想的加工,那么一堆杂乱的文字到你脑海里,输出的如呼出的空气,最后真是一无所获。所以,每一本书都要写点什么,所思,所得,所用,不一而足。有了这个过程,至少能保证你有想法。想法如何付诸于行动,那是后事了。
圆规正转,本书只深入的讲了一件事情,如何来阅读一本书?
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明了和理解作者字面上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个句子在说什么,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这本书想表达什么等等。从表面去学习一本书,明白书的表象所表达给我们的观点,这可以从某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我们知道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检视阅读,读书快与慢的节奏。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不是每本书都要逐句逐字的看,那是基础阅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的品质,检视阅读给了一个方向。在读一本书前,都是需要做功课的,这本书的讲点什么,哪些是需要深入了解和学习的,哪些是是可以粗略浏览的,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得出答案,就是其精髓所在。
分析阅读,检视阅读是你提出的问题,而分析阅读是脱离你的存在,用系统的方法来读一本书,这样就不会跳过你本身局限的问题,全面的了解书中的知识点。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详细的过程就不再描述,选择一本什么样的书来进行分析阅读?个人推荐:思考快与慢、学会提问、金字塔原理,等等,会尽快功课。
主题阅读,按我的理解就是输出大学毕业论文。一直耿耿于怀大学的论文,全文都是胡编乱造的,没有主题,没有中心论据。所谓的主题阅读,应该就是描述和解决一个问题。理论上,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我们有大量的课程和阅读,具备动手实践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我们还没有明了大学真正的涵义,没有独立的思想和求知的精神。痛定思过,每年给自已定个目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输出一个解决方案。
再次回过头来思考书本身,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分析阅读做一次分析阅读,在过程当中发现适合自已的方法。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一样,阅读书目不一要,时间点不一样,思考的方向也不一样,尽量回到原点,全面的思索过程,得到一个相对优的阅读方法。
除了输出读书笔记,还有件事是一定要做的,那就是经典语录的摘抄。文字的抄写过程和你阅读过程输出的想法和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准备一本漂亮的笔记,来记录每本书思想的精华,和作者对话。偶尔拿出来朗诵,你会发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所以,得出两个结论:
良好的习惯是品质生活的开始!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十三
读此书的目的:
自己读书的效率比较低,对于大部分书籍,虽然读过了,但是大部分也都忘记了。想通过方法提高自己阅读的效率以及阅读的效果。
通过这本书,了解读书的方法,看看书中所说的对于自己想解决的几个问题是否有效果。
阅读的目的:为获取资讯而阅读以及为提高理解阅读。
少部分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会阅读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比如物理,计算机,文学写作方面的文章或者书籍,这部分阅读以提高理解为主要目的()。
两者可能会有交叉,并不是绝对的,比如看报纸获取资讯,但是如果这些资讯能够触发对整体事件的分析和讨论,达到提高对资讯背后发生的原因的概括和分析,也算是为提高理解而阅读。
这个自身经历比较深的时候就是读历史,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读中国历史,就是了解中国历史各个年代发生的事情,这个主要是获得资讯,知道发生了那些事情,现在读历史,不仅关注这个事件本身,但主要是了解和分析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和本质是什么。这样阅读的目的就不一样了。
阅读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一本书大体讲解的是什么内容。对于一本书,我们不是直接看内容,然后从开始仔细的阅读下去,而是先要知道本书大体讲的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了解书的骨架。最简单的就是步骤是先系统性的略读:先看书的介绍,序言,目录,索引,书的评价等,然后是浅读,抽取开头或者重要的章节快速阅读一些大体的内容。
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在无限的时间内理解整本书的内容。强调仔细。
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是对于所有相关主题书籍的比较,了解哪些内容是这本书强调的,那些内容是本书没有覆盖到的。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十四
《如何阅读一本书》出版于1940年,目前仍备受推崇。本书的作者是《大英百科全书》的两位编辑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
这是一本教导我们如何去阅读的一本书,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本300余页的图书并不容易阅读。只有你对阅读的渴望足够强烈,才能阅读完本书,寻找到阅读的方法。而方法本身也能在你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加深理解。这有点像你缺少一个解压缩软件,你下载了一个winzip,结果发现他本身就是压缩格式的。
我们都曾阅读过很多书籍,不论你对自己的阅读能力多自信,但你若没有读过本书,你的阅读能力一定没有达到最佳。
我阅读本书目前的收获是了解了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前三种阅读方法是针对图书类型,而主题阅读是针对阅读目的。其中分析阅读作为一项最为核心的能力,需要重点掌握。而主题阅读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只有真正掌握了主题阅读才能深刻、快速的研究某个特定主题。
第一次阅读本书时,大部分人会感觉非常吃力。所以建议应该反复阅读这本书的目录,有耐心的思考几遍,理解目录的结构关系和大体含义后开始阅读。对于我来说,阅读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感觉晦涩,理解吃力。但为了掌握阅读方法,提高今后的读书效率,虽间隔多次也硬着头皮了读下来。读到本书最后一章的一句话让我感到这种付出的值得:
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学不到东西。
我目前所做的只是粗浅的翻阅了一遍本书,还远远谈不上理解了(更不要提应用)这本书,我会把这本书作为枕边书反复阅读。
如果你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对于图书的判断、选择、阅读、吸收都想获得提高的话,推荐你留出充足的时间和耐心阅读和学习这本书。相信你在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所投入的时间是值得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十五
下面让我们跟着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一起来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吧,本书共分四篇:阅读的层次、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和阅读的最终目标。
作者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较高层次的阅读也包含着较低层次的阅读。
第一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reading)。都指出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reading)。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读者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如果读者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reading)。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远不止此。借助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
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也是收获最多的阅读,所以绝对值得读者努力学习如何做到这样的阅读。
作者不仅介绍了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而且在第三篇详加说明了用阅读方法接触不同读物之道——如何阅读实用性与理论性作品、想象的文学(抒情诗、史诗、小说、戏剧)、历史、科学与数学、社会科学与哲学,以及参考书、报章杂志,甚至广告。
在第四篇,作者把主题阅读分为5个步骤:
1、找到相关的章节,使用最主动的阅读法,要记得你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是找出这本书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帮助。。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也就是要能找出关键字,发现他是如何使用这些字的,帮助我们了解作者。首先,我们要像翻译者将一种共通的词汇加诸在许多作者身上,其次,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问题。
3、理清问题,先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得比较明白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当然,不同的作者答案也会不同。
4、界定议题,通常对一个问题会有超过两种以上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出不同意见彼此之间的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作分类,整理出来。
5、分析讨论。对一个问题完整地分析过后,将来其他人对同一个问题要作研究时,我们的分析讨论就会提供他一个很好的研究基础。那会清除一些障碍,理出一条路,让一个原创性的思考者能突破困境。
最后,作者指出了阅读与心智成长之间的关系。"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十六
关于书,关于读者,书与读者的关系,书的分类,怎样认识、了解和评判一本书,各类书的阅读方法,最主要的是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作者讲的非常详细,有分析、介绍和具体步骤,内容丰富。本书是关于阅读的艺术,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写的。娱乐消遣式阅读不在作者探讨范围。
这本书有点阅读门槛,提到的各类书,如果有过接触更利于理解作者的相关介绍和阅读技法。而且本书涉猎的内容很难一朝一夕全部消化,更适合目前遇到哪方面问题就先在实践中具体试试看,一步步来。以不同阅读方法接触不同读物,说到底读书是很个性化的事,阅读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主动阅读,明确目标,提出问题并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去回答问题,专心致志,边读边思考。这本书总体在谈些什么,想办法找出作者的想法和论点,做出自己的判断,他说的有道理吗?这本书和你有怎样的关系?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对书籍内容探索更强,收获也更多。
说到更加有效地理解掌握一本书,最好的方法是做笔记做笔记做笔记,现在越发觉得不做笔记就像没读过一样。做笔记除了帮助记忆、锻炼表达能力,还能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头脑清醒,促进主动阅读。
有时读完一本书,我们觉得自己有被触动到,内心有所感悟有想法,但就是说不出来写不出来,其实这只能说明你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而阅读效率和理解程度&阅读速度两者有关,多数人是可以比目前速度再提高一些的。读不同书用不同速度,根据书的性质和复杂程度采取不同阅读速度。每一种书有适合的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会影响到效率。
说了这么多,最后只想说一句:自己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023年如何一本好书大全(17篇)篇十七
苏轼曾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题记。
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差事,而是一种应当一生去追求,去秉持的习惯。然而读书不是认字,不是图个热闹,懂得如何去读书当是养成这个习惯最重要的事情。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看来好笑,可能大多数人看到都会觉得它近乎废纸,心中想着"我连读书都不会吗?"其实不然,读懂一本书还真的没那么就简单。
书中说有许多人看书仅仅是打发时间,甚至看完就忘,"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当同情"。这话看似冷酷,其实正是对读书而不得其法的我们最深刻的诠释。
它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上一层次包括下一层次方法。第一层次基础阅读,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对句子的理解,只要识字即可,对读者要求并不是很高,同时所收获到东东西也是最少的;第二层次检视阅读便是要求读者将眼光从句子放到全书的格局上,这样读者所获得的便不仅仅是单句的知识,而是全书所写的内容,这便高出了一个层次;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如果仅仅是追求消遣或者娱乐就不需要用到这一层次了。这一层次就要求我们在对书中表面的内容了解后,对作者想表达的深层的思想进行咀嚼和消化,着重于理解和提升;第四层次便是主题阅读了,这一层次对读者的要求很高,此时读者的眼光就不再局限于一本书之上了,而是要从多门数中寻找相同的观点,进行总结、磨合以及升华,我想这应该是最顶级的读书方法了。
以前资源有限,古人看书尚需"手自笔录",前辈看书也许四处淘选,而如今我们想要看书几乎是随手可得。现在不会有人再去以读书作为消遣,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己,与别人的思想碰撞摩擦,所以依我看来,读书的前提条件就是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所以,我在看完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后觉得自己最需要提升的就是这一点。我们总是被一些所谓"畅销书"的噱头所吸引,而并未检视它究竟是否适合自己。由此看来,对于早已熟练基础阅读的我们而言,检视阅读是我们在挑选书籍时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其次,现代人最需要的就是使自己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而连续的思考不失为静心的一个极佳途径。主动地去翻阅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在检视后以全局的眼光思考它的脉络,将全书连贯起来,这使得你会沉浸在自己的脑海中,不仅仅收起了平时的浮躁,更能帮助你解开在分散阅读时的疑惑,同时这种新的视角将会带给你一些原先意想不到的新的感悟,这也正是分析阅读的价值所在。
最后,所谓的主题阅读,按我的理解要建立在一定的阅读量上才能做到。换句话说,这个层次教我们的是在阅读了很多书而又理不清他们之间关系的时候,如何去系统的理解,辩证的分析,最终学以致用。在做主题阅读时,要在脑中同时思考多本书中类似的内容,无论观点是相同的还是矛盾的,都要用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我认为,这一层次才是将书本上的东西或用起来的关键。
我算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但是总感觉读书时有着亏欠:读到好书时感觉自己的阅读不求甚解亏欠了作者;读一般的书时又感觉在亏欠自己的时间。然而看了这本书后,我的这个困难便迎刃而解了。我现在正在读一本叫做《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的书。里面的内容虽然是用很浅显的语言写出来的,但思想却着实很有深度。我在读这本书时,不再把自己局限于一句话或是一本书中,而是把阅读当成是一个和自己以往阅读过的书中的内容进行对照和联想的过程。在看完后我惊讶的发现,我不仅仅对这本书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以往读到的那些名人传记、社会学著作当中的内容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可以说,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总体来说,还是要感谢作者,因为这套方法是我无论对国内的著作亦或是国外的著作都在此产生了兴趣,并且有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和预期,因为我知道这样有方法有条理的阅读一定会比以前盲目的阅读拥有更多的活力,迸发出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