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问题不容忽视,需通过教育、宣传和政策的综合手段来加以解决。科技创新为环保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机遇。以下是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环保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一
各位朋友:
你们好!
欢迎来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十佳人文景观、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的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导游)员小明,希望我的讲解(导游)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印象。
虢国博物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起来的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它北依黄河,南望崤山,是一座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博物馆,也是三门峡市目前唯一的一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在请各位随我一起来领略虢国博物馆的风采吧!
游览虢国博物馆必然要提到“虢”、虢国。在这里我一一向大家介绍。虢“字最早见于安阳殷墟甲骨一期卜辞,本义为双手奋力搏虎的会意兼形声字,引伸为象猛虎那样去搏斗。用虢取名,表明了作为西周初期分封的嫡亲诸侯国——虢国人的能征善战,并因其军事力量强大,功绩较多,受周王室器重而威镇邦国。西周晚期,它从陕西东迁到河南三门峡一带,建都上阳(今市区李家窑)。在诸侯雄起,并蔑视周王的情况下,三门峡虢国国君为维护周王室权威,不遗余力,并因此得罪晋国。公元前655年,晋国用计借道虞国,出兵灭掉了虢国,”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成语典故由此而生,并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进入馆区,在具有虢国特色彩旗的映照下,极具震撼力的是这砖红色大型浮雕墙——《虢国车马出征图》。它由716块广东运来的红砂岩刻绘而成,长57米,宽9.3米。作为全省最大的巨型浮雕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强国——虢国军队东征西讨的史实。仿佛使人一下子进入2800多年前的虢国,品味其独特历史文化内涵。
在高高的黄河楼及二楼平台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不远处如带状的河流就是黄河。脚下,馆的主体建筑,如同一辆周代的战车横亘在黄河之滨,向世人展示着曾经的威武英姿,建筑学家用建筑的凝固语言表述着虢国的历史。
进入序厅,右面墙壁上的这张巨幅彩照是摄影艺术家在附近的黄河边拍摄的。光与影的组合显示了母亲河最亮丽的一瞬。“我们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用毛泽东这位彪柄千秋的伟人的感慨作为题记,点明了黄河与中华民族的深厚关系。作为黄河文化其中一环的虢国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楼梯口的这两组玉人造型,各位可以猜猜它们象什么?它们是按照虢季墓出土的一个玉人仿制的。大家看它们,上顶玉壁,就象头戴宽大的帽子,双目下垂,双手交叉于胸前,好似两位迎宾使者毕恭毕敬的伫立在这里,真诚地欢迎各位的到来。
虢国博物馆向社会开放的基本展览有五个,它们分别是《虢国春秋——虢国历史文化展》、《虢宝撷英——虢国墓地出土文物精华展》、《车辚马萧——虢国大型车马军阵遗址群展》、《国君觅踪——虢季墓遗址群展》、《梁姬风韵——国君夫人墓出土文物展》。下了楼梯,这五个展馆在古香古色的背景音乐声中一一展现。
《虢国春秋》展用文字、图片、沙盘、壁画、艺术造型等多种形式,向大家介绍虢国的历史(由来、都城、疆域、国君世系)及虢国墓地的发掘情况。请大家看虢国墓地位置沙盘,在这里我向各位介绍虢国墓地发掘情况。虢国墓地遗址就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部上村岭的这片高岗上,总面积32.45万平方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大型邦国公墓。西周、春秋时期的高级贵族族葬地在河南省浚县辛村的卫国墓地、平顶山的应国墓地、北京房山县琉璃河的燕国墓地和山西晋侯墓地等都有发现,但象虢国这样如此严整、如此规模的公墓及阵容庞大,气势恢宏的车马坑群则极为罕见。从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虢国墓地先后经过5次钻探,两次大规模发掘,探明各类墓葬遗址近800处,出土各类文物3万多件。其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北部高级贵族墓葬区发掘的两座国君墓,一座国君夫人墓和一座太子墓等最为著名,相继出土各类文物26000多件。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制作之精、保存之好、价值之高都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中仅有的。国君虢季、虢季夫人梁姬及太子的陪葬车马坑群气势壮观,按行军队列摆放,构成了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它们充分体现了西周时期级别最高的诸侯君王的奢华生活,为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史料。难怪世界著名的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赞誉其为“惊人的考古发现,灿烂的古代文明”。一位外省来的老考古工作者也不无感慨地说:“我一生中能挖掘一座有这样丰富内涵的墓葬,将死而无憾。”虢国墓地也在1990、1991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入选“20世纪河南10项、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在各位对虢国的历史有了一个简要的了解之后,请大家随我进入《虢宝撷英》展厅。
《虢宝撷英》展出的是90年代以来虢国高级贵族墓葬区发掘出的文物精品,它们按青铜珍品、玉器精华和其它质地文物三部分进行展出。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因其颜色青灰而得名。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有威严凝重的食器、水器、酒器、乐器等庙堂礼器,也有纷繁多样的兵器、生产工具和车马器。它们数量众多,造型别致,制作精美,青铜的应用渗透到虢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组展柜中陈列的是2011号太子墓出土的一整套礼器鼎、簋、鬲,它们是贵族们平时生活中使用的食器,被组合使用在大型礼仪场合以表示其身份和地位。他们活着时这样使用,死后也按这样的规格随葬。据当时的规定,贵族们身份和地位不同,所使用的鼎、簋、鬲数量也不同。这7鼎、8簋、8鬲体现的是相当诸侯一级的级别。在“青铜珍品”中,兽叔盨,虢硕父簠等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盨作为食器,流行于西周晚期,它的盖上有四个足,可以让器盖反过来平放盛物。这件盨可谓极品文物,它制作精美,色泽光亮,表面几乎没有锈蚀的痕迹,器盖上铸有4行31字,为“兽(单)叔奂父乍(作)孟姞旅盨,用(盛)、(稻)、(穛)、需(糯)、(粱),加(嘉)宾用餮,有飤(食)则迈(万)人(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兽叔奂父为孟姞作铜盨(让她)用此盛粱、稻、糯米等做成的食物供佳宾们享用。有了食物就能够万年无疆、万寿无疆,子子孙孙们可以永远使用它。从铭文内容可知这件铜盨是单国贵族为女儿嫁到虢国所送的陪嫁,这为研究虢国与其它诸侯国的关系提供了实证。簠也是礼仪活动时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青铜食器,出现于西周后期,流行于西周未春秋初。它的形制以几何形为主,棱角分明,俊秀洒脱,盖和器形状相同,上下对称,合起来成为一体,分开则为两个器皿,使用时极为方便。这件虢硕父簠,通高19厘米,盖、器铭文相同,铭文自左至右竖排三行为:“虢硕父乍(作)旅(簠),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因古文字中石与硕相通,使我们想到西周末年为幽王出烽火戏诸侯点子的有名权臣虢石父。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曾提到他。根据史料记载虢石父凭着周幽王的宠信,挑唆幽王废掉申后和太子臼,立幽王特别宠爱的美女褒姒为皇后,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并与褒姒结成死党,狼狈为奸,这就极大地破坏了周立国以来执行的嫡长子继承制,严重降低了周天子的威信,激化了周王室与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市北)的矛盾。后来,幽王为换取褒姒一笑,竟听从虢石父的鬼话,以烽火戏弄诸侯,招致诸侯们判离。公元前771年,申国、曾国(在今河南方城)一气之下联合犬戎等少数民族部落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于骊山脚下。申侯和曾侯就立原太子臼为王,这就是周平王(公元前770到前720年在位)。周平王即位后,迁都洛邑(今洛阳),人们后来就称洛邑的周为东周。
商周时期,高级贵族在举行各种礼仪活动时,都要配以音乐,以此来协调动作和烘托气氛,“钟鸣鼎食”这个成语就是反映他们这种奢华生活的。在虢国墓地,国君和太子墓出土的青铜乐器主要有钟、铙等。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木槌敲击演奏。在当时,它同鼎一样是一种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是体现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工具。按照悬挂方式的不同,钟可分为甬钟和纽钟。这里展出的是甬钟。钟在使用时一般成组出现,形制、纹饰、铭文一样,只是大小依次递减,这样的一组称为编钟。商代的编钟三枚一套,晚期五枚一套,西周中晚期增至八枚一套,东周时期增至九枚一套,也有单独一枚的称“特钟”。钟的大小与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大小相差越大,越可以利用其不同的声响效果演奏出一种庄严崇高,甚至是肃穆可怖的乐曲。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的这八件钟钟体厚重,造型相同,大小依次递减,只是个别递减幅度有所不同。钟体各部结构匀称,铸造精细,经专家鉴定,有六枚为双音钟,就是说这六枚钟,每一个钟可敲出两个音。在中间部位敲出的叫“隧音”,转角处敲出的叫“鼓音”。两个音相差大三度或小三度。钟的内壁还有调节音的高低的调音槽,可见它们都是实用器。双音钟与单音钟的区别,就在于钟的右鼓部是否有侧鼓音的敲击点标志凤鸟纹。根据资料我国古代的音列为宫、商、角、徵(zhi至)、羽五个音节,也即现在的1,2、3、5、6缺4、7两个半音。而这八枚钟,却有4个音1、3、5、6缺2(即商)。这是因为西周灭商后,出于对商朝的蔑视,认为“2”为亡国之音而不用商音,故周代的音列只有4个。虢国墓地出土的编钟音列在五声中用四声,这反映了作为周的一个诸侯国,虢人在此时仍然恪守着周在礼乐制度上规定的这一条重要的政治准则。看完了庄严大气的青铜器之后,我们接着欣赏虢国墓地出土的精美玉器。
整个虢国墓地共出土玉石器3500多件组,其中90年代第二次发掘出土的占绝大多数。它集两周玉器之大观,是继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之后,最为引人注目的一批商周玉器,为其它地区所罕见。从玉材看,它们的绝大部分为优质的新疆和田玉(新疆和田玉是我国玉质最好的玉器);从制作水平看,它们形神兼备,多为精绝之作。其中的绝大部分出自虢国国君治下的玉工之手,还有部分来自是周王室的制玉作坊;从时代上看,有属于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圆雕猪龙,有商王武丁、帝乙、帝辛时期的玉器,也有西周早、中、晚期及春秋早期的玉器。总之,发掘出土的这批玉器是虢国墓地出土文物中的精华,是虢国物质文明的象征。为两周史、玉器史的研究提供了难得而庞大的标准器群。
“玉器精华”展出礼玉、佩玉、殓玉三大类玉器。礼玉是周代贵族在祭祀、朝聘、宴享等礼仪场合使用的玉器,有壁、璜、圭、琮、戚等。龙纹白玉壁是礼玉中的精品。看完了礼玉,接着向各位介绍佩玉。身上佩玉这种习俗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开始,殷商时常见,到了周代,随着玉器被贵族们视为人格化的象征,喻人以玉,用玉多少、佩饰的长短,复杂的程度成为其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虢国贵族墓地出土的玉佩饰可分为组合佩饰和单体佩饰。组合佩饰有发饰、项饰、腕饰及大型多璜组玉佩等。单体佩饰包括玉玦、管、璜、璧及数量众多的仿生玉器。仿生动物玉佩中,神秘莫测的玉龙、玉凤,凶猛咆哮的玉虎、玉狗,活泼可爱的玉鸟、玉兔,水中游动的玉鱼,温顺小憩的卧牛等北温带常见的动物物种几乎全部囊括。由和田玉做成的这件玉人形佩,玉人为侧面,双腿向上弯曲呈蹲状,面部瘦削似猴脸。神奇的是,其头顶雕琢一盘龙,龙头朝下,附于人头后部,另有两条龙分别雕琢在玉人的颈部及臀部,它们巧妙地寄附于人体之中,遥相呼应,极为生动,体现出周人与龙的特殊关系。殓玉是指专门为死者制作的祈求尸体不朽的玉制品。古人相信灵魂不灭,因而想方设法保护死者遗体。受玉器坚硬特性的影响,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们认为玉能保护尸体精气,使死者的精气与现实社会相勾通,从而形成了用玉殓葬的习俗。商周时期以玉殓葬的风气更为盛行,并已初步形成一套殓玉制度:高级贵族死后下葬,头上枕玉,面部覆盖玉,口中含玉,手中握玉,脚下踩玉,脚趾缝夹玉。虢国贵族墓地出土的殓玉主要有缀玉面罩(缀玉瞑目)、玉琀、玉握等。
这是覆盖在死者脸部的缀玉面罩。它由14件玉石片仿制成成年男子的眉、眼,鼻、口、耳等形状,按人五官的位置排列,联缀于丝织物构成的衬地材料上。这组玉器是截止目前西周时期墓葬发掘中所发现的结构最为完整,形制最为规范,工艺最为讲究,且专门制作的殓玉,是后来汉代的玉衣的雏形。
在其它文物中,这件“中华第一剑”,让人留连往返。它是一件有代表性的国宝,正式名称应叫玉茎铜芯铁剑,出土于被编为2001号的虢国国君虢季墓中。出土时,该剑插在精心缝制的牛皮鞘内,只是由于长时间受压,已断为两截,残长34.1厘米。整个剑分为剑柄、剑身两部分,由铁、铜、玉三种材料复合而成,代表了我国当时冶铁技术的最高水平。由和田青玉制成的玉柄,玉质细腻、光洁,前端圆弧状内收,末端呈正方形,在玉柄之内的铜芯与柳叶状的铁剑身相连处还镶嵌有条状的绿松石片。经北京科技大学鉴定,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实物,将我国人工冶铁的历史向前提了近两个世纪,被誉为“中华第一剑”。难怪杨成武,这位叱咤风云、戎马一生的老将军,看了此剑后,激情难耐,挥毫泼墨“中华第一剑”。
走出《虢宝撷英》展厅,就进入了令人神往的《车辚马萧》展厅。大家可以看到,宽敞的大厅里,虢国太子、国君虢季、虢国夫人梁姬的陪葬车马坑由东向西一字排开。坑里的车全部是实用战车,马全部是活马杀死后摆放。中间的虢季陪葬车马坑长47.6米,宽3.7-4.16米,随葬13辆车,64匹马和6只狗,是我国截止目前考古发现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大型车马坑遗址。这些车从北向南错列摆放,前一辆车压在后一辆车辕上,每一辆车下压两匹马。南半部分的马四肢长伸,昂首朝北侧卧,按行军行列分成两列纵队,一幅临战状态;西侧的梁姬墓陪葬车马坑19辆车,由西向东分成三列摆放,每辆车下也压两匹马,为迄今发现的陪葬车子数最多的超大型车马坑之一;东侧的太子墓陪葬车马坑遗址,只做了局部清理。从清理出的那一排比较完整的高大轮子,不难想象车子的气派和车马坑的规模。如此之多的真车真马集中在这样一个极为有限的区域内,不能不说是一个罕见的奇观,它构成了我国迄今所见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开创了以军阵形式随葬车马的先河,比闻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军阵早700来年。
看罢气势恢宏的地下车马军阵,就进入《国君觅踪》展厅,大家可以领略虢国国君大墓的规模和气势。这座大墓将近12米深,完全按出土时的样子展示,沿楼梯下行,大家可以就近观看。从出土的器物铭文推断,墓主人叫虢季。由于当时同一辈的弟兄们,名字按伯、仲、叔、季叫,不同辈份的人都可能叫虢季,因此,这位“虢季”到底是谁?他在周王朝的地位如何?此墓埋葬于何时?近年来,一些专家根据墓中出土文物结合史料考证,认为墓主人就是西周晚期向周宣王进谏要重视农业的著名政治家虢文公。他是西周晚期周宣王(公元前827年至公元前782年在位)时的执政大臣、虢国国君。该墓的埋葬年代在周宣王执政的晚年,距现在有2800年左右。墓中出土随葬器物总计5293件,依质地可分为铜、金、铁、玉、石等十九大类。这批出土文物不仅数量多,器形高大,造型别致,制作精美,而且多为稀有罕见的精品,填补了西周时期考古研究的一些空白。如出土的“中华第一剑”、缀玉面罩、七璜组玉佩饰、12件金器构成的黄金带饰等。因而轻松入选“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墓葬情况看墓主人下葬时口中含玉,面部覆盖缀玉面罩,胸佩七璜组玉佩,腰佩黄金带饰组成的腰带,双手握玉,脚趾夹玉,脚下踏玉。真是一个奢侈和富有的诸侯国君!南侧的三座侍从墓及其殉马坑根据级别高底,从北向南排列。这些侍从们生前效忠于虢季,死后也陪伴着他,呈现出虢国墓地聚族而葬并依身份高低墓葬从北向南排列的特征。由于周天子大墓到目前为止无一发现,该墓葬群可说是西周春秋时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的墓葬。
虢季大墓是如此豪华,作为其夫人,梁姬墓随葬品也毫不逊色。梁姬是来自梁国的嬴姓女子。她的墓位于墓地西北部,西北距其陪葬的二号车马坑9.6米,西南与其夫君虢季墓相距9米。棺椁内外出土文物共1506件,依用途分为礼器、工具、车马器等四类,没有兵器、乐器。《梁姬风韵》展厅按梁姬梳妆景观,棺椁复原,出土的青铜器、玉器展示等四部分进行展出。高技术的手段,使梁姬梳妆景观生动逼真,极富生活情趣。在1506件随葬品精选出的展品中,梁姬罐及五璜组玉佩是其中的极品。呈球形的梁姬罐因盖内有两行五个字的反书铭文而闻名,其最后的两个字因目前无人能释读而成为一个谜。这套大型的五璜组玉佩饰,挂于脖子达于小腹下,由一件人龙合纹佩,五件形态各异的璜、368颗红色或桔红色玛瑙珠、16颗菱形料珠相间串系而成。为我国目前考古所见唯一的一套,充分显示出墓主人生前的高贵与妩媚。
走出展厅,各位漫步在馆东侧的园林区。在这100多亩绿草如茵的地下还有300多座墓葬、车马坑等,其中有多少惊世骇俗的发现只有待后人的发掘了。
需要给大家指出的是,虢国博物馆美伦的国宝重器,威武的地下军阵,作为河南省乃至全国一个独具特色、高品味的文物旅游景点,从2001年开馆以来,接待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且好评如潮。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云山参观后指出:“这个博物馆在同类博物馆里是第一流的,作为一个专题性的博物馆,搞的比较好,它的管理、陈列都是一流的”。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讲在“国内目前有影响的三个遗址博物馆是河姆渡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和虢国博物馆。其中虢国博物馆是最好的”。瑞典驻华公使傅瑞东先生题词“祝贺你优秀的、伟大的博物馆”。截止目前,虢国博物馆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佳人文景观”等荣誉,并是2000年以来河南省唯一一个被评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的博物馆。
我的讲解(导游)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如果有讲不到或错误的地方,请多提宝贵意见。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二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它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殿宇千门万户,楼阁巍峨庄严,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素有金色的宫殿之海的美称。您一定猜到了,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明、清两面三刀代的皇宫,在这里有明清两代24个帝王登基坐殿,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故宫含金量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城的中心,是全城风景最美的一处景观。故宫的西北面有湖光塔景的北海公园;西面是碧波粼粼的中南海;东面有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北面的景山为故宫的屏障。站在景山万春亭上,可以俯瞰故宫的全貌。故宫南面是特殊意义的国门,即天安门广场,它是新中国的象征,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此冉冉升起。
故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观,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闪烁着东方文明的光辉。
故宫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木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000余间。很多人都听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的传说,这是因为按《易经〉中讲九是阳极之数,发九为尊,故宫是皇帝的住处自然要作到头了。故宫四周有高10米的城墙。城有四门,南面是正门午门,北为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别致的被称作“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城外有长3800米,宽52米的护城河,使故宫自成防御体系,有城中之城的美称。而其护城河长度,也已列入世界之最。
故宫从明代开始作为统治中心,但它的初建者却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是他的四儿子明成祖朱棣。故宫建在北京城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长16华里的中轴线上,南北为主,左右对称,建造中遵循《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室,左祖右社”的建造原则。故宫在建造手法上突出皇权,其基本做法是突出以前三殿和后三宫为主的中轴线,其他建筑拱卫中央。故宫的建造可以说是集全国的人力物力,木材砖瓦取自全国各地,耗费极其巨大。宫殿内墁地的砖被称作“金砖”,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取土到成泥要6道工序,到成砖则需17道工序,最后还要把砖放到桐油里浸泡处理。这种砖铺在地上越磨越亮,由于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在当时一砖合一石米。年以有“金砖”之称。可以说故宫每座宫殿都浸透着人民的血汗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故宫是我国保存到现在最完整,最辉煌的一组皇家建筑群,而今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红墙黄瓦,飞檐宏丽的建筑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它平面呈“凹“字形,上有崇楼五座,正楼是9开间的重檐庑殿顶大殿,东西是四座重檐四角攒尖顶方形亭楼,各以廊庑相连,辅翼正楼。整个建筑气势巍峨,充分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午门全部建筑,高下错落,左右映对,势若朱鸟展翅,翱翔天空,故又常被人称作五凤楼。正楼设有宝座,左右设有钟鼓楼,过去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钟鼓齐鸣,肃穆森严。
一提起午门,常令人想起“推出午门斩首示众”这句话。其实午门前并未斩过人。因为明朝行刑在西市9今西四),清代在菜市口,但在这里却打死过人。明代有一种罚刑——廷杖,就在午门下举行。如果大臣触怒皇帝就要被批“逆鳞”。被子批“逆鳞”的大臣被子打掉乌纱帽穿上囚衣推出午门,行刑就在这御路东侧。起初只是象征性的打,主要在于对大臣的羞辱,但到后来则打人至死。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群臣阻谏。荒淫无度的正德皇帝不但不听,还将舒芬,黄巩等130位大臣廷仗,打死11人。这听起来确实非常残忍,不过要到传统佳节元宵节,这晨却是另一番景象,悬灯结彩赐宴百官,喜气洋洋。
进入午门就开始了宫内的游览,您看前面的河叫金水河,上面五座汉白玉石桥叫内金水桥。五座桥各有用处:正中的叫御路桥,供皇帝走,望宗室亲王走;再外面是品级桥,供文武大臣走。引金水河流过这里,除美观外还有防火作用。一方面故宫内多是木建筑,一旦失火可以用河水扑救;另一方面与我国的五行说相关,南方属火故以水克之,这种例子很多,讲解中将随时介绍给大家。由此可见,故宫不仅是集建筑艺术之大成,也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前面这座门叫太和门,门前这对铜狮您能猜出雌雄吗?您猜得不错,东面的是雄狮,前脚踩一绣球,象征权力也象征统一寰宇;西面是雌狮,前脚抚弄一小乳狮,象征子嗣昌盛。门旁所立的图是故宫平面图。大家请看,故宫是由前朝和内廷两部分组成的,前朝以三大殿为主,是皇帝发布政令和举行大典的地方。三大殿后是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及东西六宫等,这里是皇帝处理政务,居住享乐的地方。现在故宫的陈列体系分宫廷历史遗迹陈列,东六宫,外东路及三大殿两庑等为古代文化艺术陈列。在故宫这座艺术宝库中收藏有近百万件珍贵文物,占全国700座博物馆藏品总数的六分之一,成为驰名中外的最大的博物馆。这里闪烁着中华民族5020xx年文化艺术的光辉。昔日的皇宫禁地今天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旅游名胜。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规模宏大,气宇轩昂的三大殿。大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上。中国建筑主体是木结构,受材料限制,本身不可能很高,聪明的古代人民采用高大的石台基将大殿托起以增强气势。大家还注意到如此大的广场前没有一棵树,其原因也是为烘托三大殿的高大,故意制造一开阔的空间;另一个原因就是五行相克的体现,金木水土火五行学说中,土居中,树为木,而木克土,如果种树恐怕不利于中央统治。古人在建造故宫时可谓用心良苦。殿前三层汉白玉台阶上有铜鼎18个。露台上分列两旁的铜龟铜鹤寓意龟鹤延年。东面的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西面的嘉量是中国古代的标准量器,放在这里象征皇帝公正平允。殿前左右各有一对镏金铜缸,是清乾隆年间铸造成的,每缸重约2吨,也称门海,放在这里用于防火,取意缸置于土上,土生金,缸中贮水,金生水,而以水克火。正中的大殿是太和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宝殿。明朝叫奉天殿,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叫太和殿。大殿面宽11间约64米,进深5间约38米,高26。92米,加上台基高度,通高35。03米,大殿面积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殿内宝座四周的6根大柱为蟠龙金漆大柱,金光灿灿,因为这里是宫内最神圣的地方,所以殿顶,彩绘等都采用官式建筑中最高等级。殿内金漆大柱当中就是皇帝的宝座。设在地平床上。宝座左右有对称的形容词象,仙鹤,香筒等陈设,这些都是铜胎嵌丝珐琅制品。座旁有孔雀做的扇。各位抬头请看,宝座上方是金漆蟠龙藻井,藻井为覆斗式,井中有盘龙,龙头下的圆球叫轩辕镜。相传轩辕镜为轩辕氏黄帝所造,将它悬于宝座上象征江山正统,但现在宝座与轩辕镜并不上下相对,据说是复辟皇帝袁世凯登上宝座,抬头见轩辕镜悬在头顶,怕球掉下来将他砸死,于是将宝座后移。轩辕镜下紫宸台上就是楠木金漆雕龙宝座,它是皇权的象征。太和殿内外装饰壮丽豪华,但皇帝并不是天天在这里,只有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及重大庆典如册立皇后,派大将出征等日子,才来此登临宝座以示尊严。
转过太和殿,眼前这座单檐四角攒尖镏金宝顶的方形殿宇叫中和殿,明朝叫华盖殿,中极殿,顺治二年改名中和殿。大殿深广均为5间,长宽均为24。15米。皇帝到太和殿举行大典前,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大臣等官员朝拜,然后再去太和殿。皇帝到天,地,日,月坛,祭祀的前一天要来此看祭文,到农家坛亲耕要先来此阅视种子,农具。清朝皇帝每20xx年修一次玉牒,要在此举行隆重的仪式,殿内陈列着乾隆年间的两顶肩舆,就是轿,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八抬大轿。中和殿后是保各殿,面宽9间,进兴5间。它的功用有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就是殿试。这是封建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被录取的进进士,前三名称鼎甲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其他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能参加殿试是很不容易的,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三级考试录取后才是殿试。如果一个文人在各级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叫连中三元,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国自随代开始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最后一次科举在1920xx年就是光绪三十年举行,最后一们状元叫刘春霖,自称是第一人中的最后一人。保和殿后位于丹陛御路上的大云龙石雕,是故宫内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块石雕塑,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约250吨。产自北京郊区房山。如此大的石板在当时没有现代机械设备情况下运输极为困难,当时人们采用在路上泼水冻冰用滚木等方法进行运输。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东西横向的广场叫乾清门广场,它是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内廷是皇帝的居住区,这座门叫乾清门,清康熙皇帝曾在此御门听政。乾清门内就是总称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坤宁象征天地乾坤。乾清宫东西两面的日精门,月华门象征日月。围墙外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后面众多建筑象征众星。这些象征日月星辰的建筑均拱卫皇帝居住的象征天的乾清宫,以显示一辈子受命于天皇帝尊严。这后宫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所居住的皇宫内院,现面我们到里面细看。
乾清门内的这第一座大殿就是乾清宫,面宽9间,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活动的地方,一直到雍正皇帝以后才将寝宫移到养心殿。这儿是皇帝的寝宫,也是夺权斗争最激烈的地方,明代的壬寅宫变,红丸案,移宫案等宫闱大案都有发生在此。各位抬头请看宫内高悬的“正大光明”匾就是宫内斗争的产物。匾后是藏秘密立储匣的地方。有人说正大光明匾一点也不正大光明,就是因为雍正皇帝上台后有传闻,说他是串通隆科多等人篡改遗诏当皇帝的。此事真假不用深考,不过秘密立储确是由雍正朝开始。雍正上台后深感其父康熙皇帝在立储问题上几废几立,造成诸皇子明争暗斗朝臣互相倾轧,对中央统治不利,于是改为秘密方式立储。方法是事先写两份遗诏,一份带在身上,一份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晏驾后,将两份遗诏校对后再宣布继位者。乾隆等皇帝都是这样继位的。
乾清宫后是交泰国殿,它的形制与中和殿相同,这里是皇后在冬至,元旦,千秋节受贺的地方。现在这里存有玉玺25块,放置25块的寓意是从《周易》“天数二十有五”之说而来的,而且1。3。5。7。9这五个阳数之各也是25,殿内高悬的“无为”二字是康熙亲笔所写,取意“无为而治”。殿内的内宫不可干政的铁牌也是康熙皇帝鉴于明亡的教训而立的,只可惜到清末依然出了安德海,李莲英等太监弄权误国。交泰殿后的坤宁宫原来是皇后的寝宫,后来皇帝移居养心殿,皇后移居体顺堂,这里成为祭神的地方。请大家到东面来,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东暖阁内有龙凤喜床,床有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百子帐,这里是皇帝大婚的洞房,一派喜气景象。
出坤宁宫我们现在来到御花园,这里是皇帝皇后休息游玩的地方。当中的大殿叫钦安殿,这是宫内惟一的道教建筑。道貌岸然家认为北方属水,所驼个殿内供的是道貌岸然教北方之神玄武大帝。这座御花园面积1。2万平方米,东西130米,南北90多米,以主建筑欠安殿为中心,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分布着10余座亭台楼阁曲池水榭。位于园子四角的象征春夏秋冬的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同是亭子但形态各异还有收藏《四库全书荟要》的离藻堂,堆秀山上的御景亭等。其音点缀着苍松翠柏奇花异石,是皇家园林中的典范。规整中见变化:规整是指布局上四平八稳,变化指建筑风格变化多样,在一万多平方米范围内容纳十几种风格不同的建筑,各们倘佯其间才能细细品味。
我们现在走出的这座高大城门叫神武门,是故宫的后门,至此宫内的游览结束了,但是紫禁城的建筑并未结束,您看对面高43米的景山,它是紫禁城的屏障,与前面的金水河遥相呼应,构成中国建筑背山面水的传统格局,我们乘着游兴登上山项万春亭俯瞰故宫。看看这金碧辉煌的世界奇观。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三
辽宁省博物馆于1949年成立,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现位于市府广场东侧。原馆舍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20xx年11月12日,筹建六年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成立至今的60多年间,辽宁省博物馆在首创讲解员制度、率先摹制清宫散佚书画等方面作为先行者积累下了很多可资参考的经验。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与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下,跨世纪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已于20xx年11月12日隆重开馆。新馆位于沈阳市中心——市政府广场东南角(沈河区市府大路363号)。开馆之际推出了“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等七个专题展览,观众参观踊跃,盛况空前,充分展示了辽宁省博物馆丰富的文化底蕴。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四
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它是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的。馆内现在仍保存着已发掘和末发掘过的部分遗址,通过对遗存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和鉴定得知,这是一座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下的村落遗址。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坡博物馆。
导游词。
欢迎参考!
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它是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的。馆内现在仍保存着已发掘和末发掘过的部分遗址,通过对遗存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和鉴定得知,这是一座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下的村落遗址,距今已经6000多年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半坡姑娘雕塑,这位高绾着发髻、面含微笑、秀美隽雅的半坡姑娘正蹲踞水边,望着水面,凝神遐思……她手里拿着的打水瓶子,正是6020xx年前半坡人使用的典型器物——尖底瓶。
也许您会问:这尊雕塑的寓意是什么?6020xx年前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他们的婚姻形态是怎样的?他们是天下为公吗?母系氏族就是女人掌管一切吗?的确,6020xx年过去了,因为那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半坡人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神秘,太多的难解之谜!庆幸的是,半坡遗址的发掘,上万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出土,使我们有机会窥探那遥远而不可知的年代,去撩开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神秘,去感受6020xx年前半坡人的生活!
第一陈列室半坡人的创造发明。
这个陈列室向我们展示了半坡人为了使自己在艰险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创造性地进行的一些生产活动,他们的一些创造发明以及为人类历史发展所做的贡献。
这是一幅半坡遗址自然地理位置复原图。半坡遗址位于西安东郊浐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距现在的浐河河床有800米,高于浐河9米。遗址前临浐河,后倚白鹿原,南边是终南山,北面是一望无边的渭河川地。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一个便于古人类定居和生活的好地方。6020xx年前,这里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和湿润,相当长江中下游亚热带气候。白鹿原遍布原始森林,终年树木茂密葱笼,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如犀牛、鹿、马、猪、羊、兔、狐狸、雕等出没其间,半坡人就是在这里进行狩猎和采集生产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半坡人选择了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定居下来,从事生产劳动,创造着惊人的原始文化。
半坡遗址由三个部分组成: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遗址总面积有5万平方米,1953年发现遗址后,1954年至1957年总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揭露遗址面积达1万平方米,目前可供参观的大约3000平方米,即图上褐色标志的部分。
1958年4月28日,我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坡博物馆现为全国百座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之一。
半坡人吃什么?这是关系到氏族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通过发掘清理和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后,我们知道,半坡人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从事了三项主要的生产活动: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狩猎和捕鱼生产。我们首先了解的是农业生产的情况。
这里我们看到的两个小陶罐是半坡人用来保存种子的,一个里面装着菜籽,一个里面装着粮食种子,经鉴定后得知,粮食为粟,去壳后叫小米,它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久藏不坏,便于保存,是一种理想的农作物,也是北方最早出现的农作物,现在仍是北方居民主要的食粮之一。菜籽是白菜或芥菜类的种子,证明半坡人在种粮食之外还种植蔬菜。
石器是早期人类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半坡人当时仍使用少量的打制石器,但磨制石器占绝大多数,说明半坡人已处于新石器时代。这把磨光钻孔的石斧,是最典型的石器之一,石斧制作规整,孔的位置上下适中,左右对称,安上木柄后,是一件非常得心应手的工具,它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石铲和石锄是翻地的工具,半坡人尚处于锄耕农业时期。当时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步是砍倒烧光,即在一片荒地上用石斧和砍砸器把树木和杂草砍倒,待其干枯后放火烧掉,同时将草木灰翻入地下,然后用石铲、石锄翻地,疏松土壤,再用尖木棒等挖出一个个小坑,把种子撒播下去,叫点穴下种。庄稼成熟后,用石刀或陶刀收割谷穗,后来出现了石镰,收割谷子更加方便,也提高了劳动效率。石磨盘和石磨棒是用来对谷子进行磨碎和去壳的,也是后来农村碾和磨的前身。从磨盘中间深凹的陷痕来看,这副磨盘已使用了很长的时间。
狩猎是人类最古老的获取食物的方法,它在半坡人的生产活动中仅次于农业生产,处于第二位。半坡人最主要的狩猎工具是弓箭和石飞索。弓箭发明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此时,仍是半坡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它用树枝做弓,畜筋做弦,用石头或兽骨磨成锋利的箭头,在当时可以说是威力无比。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精辟地指出: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器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石飞索也叫飞球索,以兽筋、绳索或藤条两端系球组成,使用时手执一端举过头顶用力旋转,对准野兽掷出,由于离心力和惯性作用,飞球索在空中继续旋转,遇到障碍物后则自然缠绕,由此捕到逃跑的野兽。
弓箭和石飞索使人和野兽拉开了一段距离,避免了人和兽近距离正面接触,既提高了准确性和杀伤力,也保证了人的安全。但当时的人们仍需采取群猎的方式围捕野兽,一般是人们从四面呐喊着驱赶野兽,最后围成一圈,用石块、长矛、弓箭等进行射杀,有时候也采用火围、陷井和驱入栅栏等方式捕获猎物。
在半坡遗址发现的20多种动物骨骼中,斑鹿的骨骼最多,这大概是当时捕猎最多的动物。对于捕猎的活物,吃不了时就暂时饲养起来,由此出现了原始的家畜饲养。半坡遗址发现的类似现在家畜的动物骨骼有5种,分别是猪、狗、牛、羊、鸡,这也是最原始的家畜。半坡人通过饲养家畜,获得乳汁、肉食和皮毛,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需要。
捕鱼生产处于第三位。浐河为人们的吃水和捕鱼提供了绝佳场所。捕鱼工具中石网坠最多,也有少量渔钩和渔叉。尽管没发现渔网实物,但我们还是有理由认为捕鱼方法以渔网为主,叉鱼和钓鱼为辅。值得注意的是,这枚鱼钩制作得非常精巧,它是用骨头角料磨制而成,上面带一个倒刺,这样钓上的鱼很难逃脱。它看似简单,却是一个极富才智的创造,从此以后几千年鱼钩的形状再未改变过,虽然它是骨制的,但大小、形状、作用以至精美程度完全可与今天的钢制鱼钩相媲美。
半坡人是否穿上了衣服?这是许多游客关心的问题,在这里可以得到肯定的答复。我们现在看到的陶纺轮、石纺轮、骨梭、骨针都是遗址中出土的纺织工具,这个陶钵底部的布纹则是半坡人织的麻布印上去的。当时的人们可能割取了大麻、芝麻或葛麻的纤维,用纺轮捻成线或细绳,把线理成很多条经线,然后用骨梭把纬线织上去,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大约各有10根。尽管今天看来这样的布还很粗糙,但在当时人们却如获至宝,他们用骨针和线把布片缝在一起,穿在身上,就是最原始的衣服。
既然能织布,那编席子、编篮筐自然不在话下。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席纹陶片,席纹总共有11种,其中“人”字形最多,也一直沿袭至今。
工具制造是半坡人很重要的手工业生产,从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武器、用具以及随葬品等器物上,都可以看出工艺制作的痕迹。
石器的制造方法是半坡人主要的手工业技术,它能准确地体现出当时工艺发达的程度和技术水平。石器主要采取磨制的方法,同时也保持着相当原始的打制技术。在石砧上碰击,得到大小适合的石料,然后决定进行打制或磨制。较大的磨制石器如斧、锄、铲之类,一般采取刃部磨光;小型的器物,如锛、凿、锥、针及少量的斧和装饰品,全是通体磨光,做得很规则。
穿孔是最重要的技术,一般用三种方法:锥琢穿孔法、锥钻穿孔法、管筒穿孔法。而对于更细小的器物,这三种方法都难以适用。这枚骨针非常精巧细致,针柄宽不足1毫米,针眼仅0·4毫米,半坡人是怎样钻出这样细小的针眼的?他们用什么钻头和如何固定钻头,到今天仍是一个谜!
尽管有三项主要的生产活动,但仍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饿肚子仍是常有的事,采集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根据原始的自然分工法,青壮年男子从事不稳定的狩猎和捕鱼生产,妇女从事农业生产,老人和儿童从事采集生产。他们组织起来到森林草原上去采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到河边沼泽地带去捡拾螺蛳、蚌、鸟卵等以弥补食物的不足。这些榛子、栗子、松子和朴树子以及螺蛳壳、蚌壳,均是遗址中出土的。
半坡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不断有所思考、有所创造、有所提高,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
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一种水器。它小口、短颈、鼓腹、尖底,腹中部有一对半环状耳穿,可以系上绳子,用手提着去打水。这种瓶的造型奇特而优美,在自然界中难以见到。它不仅美观,而且使用极为方便:当它汲水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瓶的重心上移,瓶身向水面自动倾倒;水灌到一定程度时,瓶的重心下移,恢复原位,瓶身自动端正,提出水面,水不倾洒。经专家研究,这种自动汲水的现象,恰是物理学中重心原理和倾定中心法则的最早运用形式。
在半坡人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房屋建筑、彩陶纹饰中,随处可见规则的几何图形和数字概念,有圆形、方形、三角形、矩形、菱形、梯形、平行线等,有的齿轮状陶环上齿数达30多个;有的陶盆口沿上的纹饰恰好将圆周八等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锥刺纹,外圈每边8个孔,内圈第二层每边5个孔,最里层每边2个孔,三层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相套,共36个孔。在这个等边三角形旁边,是三条平行线,每条线上等距离有8个孔。形和数的概念在这个陶片上如此完美的体现,让人不得不叹服,半坡人的抽象思维也许远远高出我们的想像,数学已在萌芽之中。
《古史考》上记载:“黄帝作釜甑”,说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实际上,远在黄帝之前,半坡人就发明了陶瓶。底部钻有孔的陶盆状器物称作甑,为细泥加沙制品,与陶罐、陶盖配套使用。蒸饭时,在甑里盛粟米或米粉,放在盛水的陶罐上,盖上陶盖,罐下架柴烧火,水烧开后,蒸汽通过甑底部的孔眼上升,可将甑里的食物蒸熟。其实这正是今天各式各样蒸笼的最早雏形。但在6020xx年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陶甑的发明不仅使人类吃到了蒸熟的食物,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改善了人的消化系统,提高了人的健康,而且能够利用蒸汽原理来为自身服务,这使后来的人类受惠无穷。
第二陈列室半坡彩陶艺术。
在第二陈列室我们将通过半坡遗址出土的生活用具和艺术品,来了解半坡人的陶器制作、彩陶艺术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
这是一个很难具体回答的问题,但我们从一些古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如距今1万年左右的江苏溧水神仙洞、广西桂林甑皮岩和江西万年仙人洞等,凡是有陶器和陶片出土的遗址,都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因此,陶器的出现几乎和农业的产生是相伴而生的,尤其是人类实现了相对定居的生活之后。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借助火的威力,使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另一种新物质,这种创造的意义是伟大的。
半坡人的陶器种类繁多,器形多样,仍以原始的手工制作为主,基本方法是泥条盘筑法,即先将陶泥和好,用手搓成泥条,由下往上按不同器型一圈圈盘绕而成,晾干后入窑烧成。烧制的情况我们到了陶窑展区再向大家作详细介绍。
由于陶器需求量大,且制作不易,且陶器质脆易损,因此半坡人对陶器倍加珍惜,破损后也不忍心丢弃,而是在裂纹两边钻出小孔,用绳子系牢再继续使用,现在我们看到的陶盆就是最早的修补器皿留下的实证。
半坡人的陶器按质地可分为加沙陶和细泥陶两类,按生活的不同用途,又可分为饮食器、炊器、水器和储藏器四类.
炊器多以粗沙制成,质地粗糙,为了耐火,陶土中加有石英石碎块、沙粒等,颜色红褐,以罐为多。因其泥中加沙,所以遇热不易破裂,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效果相当于现在的沙锅。后来人们在罐外壁上部增加了附加堆纹,不仅实用,也使器物更加美观。炊器中还有蒸煮器陶甑。
水器多以细泥制成,包括汲水、提水和盛水用的一些器物,主要有小口直腹尖底瓶、小口平底瓶、小口细颈大腹壶、葫芦瓶、船形壶、带流罐等。葫芦瓶多为出外狩猎时随身携带,相当于现在的水壶;细颈,壶颜色纯工,造型美观,质地细腻,既实用又可视作工艺品。带流罐边沿上突出的部分称“流”,就是今天茶壶嘴的前身。
储藏器以大型的瓮、缸、罐等为多,在陶器中占的比例最大,主要是用于储藏食物、粮食、果子和水等的。常见的是大口小底瓮,底径相当口径的1/4,高约80厘米。它体形很大,器壁厚薄却很均匀,反映了制陶者技术较高,推测当时可能有了专门的制陶匠人,也可能已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这是半坡人留给现代人又一个难解之谜。在半坡钵类器外口缘的黑带纹上,发现了22种刻画符号,共113个标本,多数笔画简单,但有少数笔画较规整。它究竟是什么?是不是文字?学者们对此看法不一。近些年随着考古新发现,尤其是关中地区十多处史前遗址的发掘,又发现了同类符号,目前标本已达数百件,种类已达50多种。多数学者认为,刻画符号是半坡人用来记事或记数的符号,是甲骨文的前身,处于中国文字的萌芽阶段。
半坡人文化艺术的最典型代表是绘画,并且是陶器上的绘画,我们把绘有彩色纹饰的陶器称作彩陶,这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因此仰韶文化也被称作彩陶文化。
半坡人的彩陶线条简练,形式古朴,带有纯真朴实的原始性质,纹彩以红底黑花为主,他们用赤铁矿粉做绘画颜料,有着成套的绘画工具。他们绘画的对象多是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鱼虫鸟兽。绘画内容多与他们的生产活动有关,如鱼纹、渔网纹、水波纹、鹿纹、人面鱼纹等。
这个鱼纹盆上画着三条鱼,似在水中循环不已地游动,张口露齿作吞食状;而另一个鱼纹盆中的鱼睁着大眼睛似在水中悠闲地邀游。所画之鱼,头、鳃、身、鳞、尾俱全,生动而具体,写实而简练,反映出高超的绘画技法。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人面和鱼组成,圆形的人面上有清晰的眼、耳、口、鼻等五官形象。眼用直线表示,似是眯着眼,鼻子像倒立的“t”字,口大张着,嘴角各衔一条鱼,双耳和头顶也用鱼或鱼形纹代替,有的头顶上有锥形装饰,似为发譬,并横穿一个发笄之类的装饰。在遥远的史前时期,它究竟代表什么含义?为什么把鱼和人组合在一起?看来真是神秘莫测,令人费解!
不过人们一直试图解开这个谜,从出土至今40余年,学者们一直在研究它,已经出现了20多种观点:有的认为反映了远古的图腾崇拜;有的认为是巫师面具;有的认为是水草鱼虫;有的认为反映了日崇拜或月崇拜;还有的认为是婴儿出生图、鱼神、外星来人等。以主持半坡遗址发掘的石兴邦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们认为,人面鱼纹实际上正反映了远古的图腾崇拜,即在氏族的起源和发展时期,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氏族祖先想像为某一种动物或半人半兽的动物,并对之顶礼膜拜,以求得保佑。在半坡时代,图腾被全体氏族成员奉为自己的血亲祖先而崇拜着。
半坡人可能正是将鱼视作了自己氏族的图腾,这与当时人们对生殖的崇拜是相吻合的,鱼的多子多产,鱼强盛的生命力,鱼给予半坡人生存上的帮助,正是半坡人崇拜它的理由。在半坡彩陶中出现最多的动物是鱼,抽象的、写实的、单体的、复合的鱼纹,贯穿于半坡类型文化的始终,最让人感叹的就是把两个不同的生命主体——人与鱼合二为一,表达一个复杂而抽象深逢的含义,这在原始绘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这个凝聚着半坡人思想和寄托,带给半坡人希望和安慰的意味深刻的图像,是人类对自身本源进行探索的最早的理性闪光。
半坡彩陶纹饰,可分为像生性花纹和图案花纹两类。像生性花纹有人面纹、鱼纹、鹿纹以及草木域植物花纹,其中鱼纹占主导地位,植物花纹很少。几何形图案花纹在彩陶中占主要地位,在半坡晚期居多,主要由各种形状的直角三角形、直线、斜线、圆点及折波状的线条所组成,这是半坡绘画图案的主要特征。
鱼纹的演变表现出半坡人从早期到晚期思维不断发展的进程。早期的鱼纹是鱼的自然形态,全面而写实地描绘鱼形;后来出现了几何图形拼合的鱼形,图案装饰意味浓厚但仍保持鱼的基本形态;晚期的鱼用三角形来表示,中间一点作为鱼眼,代表鱼的整体形象。从这个发展进程我们不难看出,半坡人的思维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着;而绘画艺术也经历了由写实到写意,由简单描摹到抽象概括的发展历程。
为了使陶器既实用又美观,半坡人不仅在陶器上绘画,还用其他手法进行装饰,如锥刺纹、剔刺纹、绳纹、附加堆纹、指甲纹等,尤其是指甲纹,整体一律,繁简适度,非常美观。
陶埙在半坡仅发现两枚,一枚只有吹孔;一枚一个吹孔,一个音孔。如果转换角度吹奏,可发出5、6、7、i四声音节,这两枚陶埙,现在依然能够吹响,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与彩陶相比,雕塑品尚显得稚拙古朴。主要有鸟形、兽形和人头形。开始时陶塑艺术品均出现在器物盖子上,因为它是从器盖上的提纽——泥疙瘩演变来的,后来才被人们单独捏制,逐渐成为一个艺术门类。我们可以看到,半坡的雕塑品是和器盖连在一起的,尽管手法简单,但古朴真实,反映了生活的不同侧面。
半坡人不仅穿上了衣服,而且知道佩戴各种装饰品来美化自己。在这里我们看到的石环、陶环、骨笄、石璜、蚌壳、兽牙、各种珠饰、坠饰、片状饰、管状饰等,分别装饰于半坡人全身的不同部位:兽牙和蚌壳钻出孔,用绳子穿起来挂在颈部和腰部,大量的骨珠是围在腰间的,石环和陶环戴在手上或耳朵上,骨笄是用来缉住头发的发饰。如果我们给一个半坡姑娘佩戴上这些装饰品,会看到一个健康美丽、“珠玑盛装”的少女。
在半坡出土的1900多件装饰品中,陶环就有1100多个,有圆形、多角形、螺旋形、齿轮形等多种形态,很多造型新颖别致,美观大方,非常光洁、规范,透露出强烈的审美感受,表现了高超的制作工艺。
从半坡人的陶器造型、陶器纹饰、雕塑品以及装饰品中,我们了解到了半坡人的生活和精神追求,同时也感受到半坡人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起源于实践,美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印证。
半坡遗址保护大厅。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我们即将看到的,是半坡人在6020xx年前居住生活过的地方。
这是遗址发掘前的一幅照片,这个扶犁耕作的农人可能不会想到,在他的脚下,一座举世瞩目的史前遗址即将展示于世人面前。
1953年春,在西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半坡遗址被发现了。1954年秋至1957年夏季,由石兴邦先生主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这里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这是中国考古学历史上第一次对一处大型原始聚落遗址进行的田野发掘,揭露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1956年3月,陈毅副途经西安,考察了正在发掘的半坡遗址,他感慨万千,连声赞叹,回到住所后仍难抑激动的心情,即兴赋诗四首。第二天,就向国务院发了电报,建议拨款30万元建立半坡博物馆。中央很快有了批复,1956年9月20日,半坡博物馆正式破土动工,1958年4月28日建成开放。
现在我们来看半坡村落复原图(或模型)。半坡村落呈不规则圆形,以一条大围沟为界分为三个部分:围沟以内是居住区,沟外北边是墓葬区,东边是制陶区,村落中心有一条小沟穿过,将村落分成两部分。总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储藏东西的地窖200多座,饲养家畜的圈栏2座,各种墓葬250座,陶窑6座,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达万件之多。丰富的遗存证实这是一座距今6700—5620xx年间的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它揭示了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辉煌历史。
半坡村落布局严谨,建筑井然有序:村落中心是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它的周围,密布着氏族成员居住的小房子,面积一般在十几到二十多平方米,小房子的门朝向中心大房子,体现了当时的氏族是一个团结向心的整体。小房子是氏族内成年女子的住所,她们晚上在这里接待外氏族前来走婚的男子,并与之结成对偶夫妻,开始一段时间的偶居生活,因此,半坡人的婚姻形态是对偶婚。大房子则是老人、儿童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举行集体聚会、商讨事务、举行氏族议事会以及进行各种祭祖仪式的场所,相当于6020xx年前的“大会堂”。从村落的整体规划布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着严密纪律的社会组织,有着一定的制度规范,按照一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生活着的高度发达的母系氏族聚落群体,她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在一个女性氏族首领的带领下,过着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尊老爱幼、人人平等、产品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制生活。
这里就是半坡遗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经过发掘后的村庄原貌,6020xx年前,半坡人在这里生活了千年之久。这是一座早期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遗迹,门朝南开,有一个门道,柱洞呈圆形排列,形状是扁长形,可知支撑房屋的木柱为扁长木板。这种房屋在建筑学上称穹隆状房屋,复原后外表形态类似北方的蒙古包。
这是一座半地穴式方形房屋的遗迹,门向南开,有一个斜坡状门道,门道两侧有两组对称的柱洞,是防雨门棚的支柱留下的遗迹,门道里侧有一道门槛,为防止雨水流入室内而设。房屋中心有一个灶坑,是供房屋主人取暖照明和烧烤食物所用。居住面用泥抹得很平整,因为人们坐、卧、休息、活动全在这里。半坡早期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因为当时还不会筑墙,所以一半伸入地下以增加房屋空间。这类房屋的特点是从地面向下挖一个方形土坑,以坑壁作墙壁,从四壁将木椽斜伸向房中间悬壁交接,构成四面坡状的屋顶。屋内有2根立柱支撑顶部,木椽上以藤条、植物茎叶等缠绕作面层,外敷草泥土,复原以后,是一个带有防雨门棚的四面坡状的半地穴式方形房屋。防雨门棚的出现,使房屋初具后世“前堂后室”的建筑雏形。这是同类房屋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在这座房子后边,有一座埋葬小孩的瓮棺。半坡人时代,对成年人和小孩采用不同的埋葬方式,成人死后埋在村庄的共同墓地,小孩死后,一般采用瓮棺葬。可能大家会奇怪,为什么对小孩采用这种特殊方式?这是因为他们受一种信念的支配,其一,因为当时氏族制度的制约,末成年小孩不能进人成人墓地;其二,是因为人类自然感情的影响,当时已产生了灵魂概念,他们认为小孩太小,不会走路,期望灵魂能常和亲人在一起,因此不能丢弃在外。另外,小孩死后母亲也不忍舍弃,于是埋在亲人身边,便于照料,体现了母亲的关怀。这座瓮棺发掘时,里面有一具2——3岁的小孩骨酪。
20xx—20xx年,为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扩建工程,半坡博物馆考古队对施工地点进行随工考古清理,获得了重要的考古发现,经多次修改施工方案,终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归入遗址保护大厅之内,供保护参观研究。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曾用非常虔诚的方式祭祀地神和天神。他们曾把劳动的收获和成果以燃烧的方式献给天神,以埋于地下的方式敬献给地神、谷神。祭祀天地后来成为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古老的祭祖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这个祭祀坑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南侧有两组陶器呈圆形堆在一起,一组有49个,多为鸡蛋大小的陶罐;另一组为数量更多更小的陶器。从它们的堆放方式和器形来看,既不是实用的生活器皿,也不是存放或陪葬,在它们的南边约2米处,立着一个高约80厘米、直径约20厘米的经过加工的石柱,这显然也不是生产工具或其他实用器,以前在半坡或同类遗址中均未见过。祭祀坑所处的位置正好在村庄的中心区,是大房子旁的中心广场,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后我们初步认为,这里是半坡人礼拜天地的特殊地点——祭祀区,这种祭祖形式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具有重大的考古学价值,为研究原始宗教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
在居住中心区发现墓葬极为少见,它似乎与当时的墓葬制度是相违背的。而这种二层台式的墓葬在仰韶文化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墓主人是谁?为什么给他(她)的埋葬规格要远远高于一般人?为什么埋在这里?这是很难解开的谜!
这是一座灰坑遗迹,灰坑即原始人的垃圾坑。但在这个灰坑里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儿童尸骨,呈俯身状,双手似向后背着,这种形式在半坡首次发现,是惩罚?是祭祀?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这里是发掘遗址时留下的一段地层剖面,在考古学上称文化堆积层,其中包含了古人类长期生活留下的各类文化遗存。半坡的文化堆积层最厚处达2米,最浅处距地面仅50厘米,分四层两期,早期为下两层,距今约6700多年;晚期为上两层,距今约5600多年。
这条小沟正好穿过居住区中心,把村庄分成两部分,小沟宽和深各l.8米,沟内没有发现排水的痕迹,推测为半坡人的分界沟,相当于今天的界墙。反映了半坡村落当时可能由两个大的母系家族组成,也可能是一个胞族由两个女儿氏族组成,她们以沟为界,和睦共存。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地窖是遗址中最大的地窖,口径2米,底径2.7米,高1.8米,为圆形袋状窖穴,是半坡人集体储存粮食和采集来的其他食物的公共仓库。这个地窖底部和内壁涂有草泥土,并用火烧烤过,干燥平整,是储藏食物的理想场所。这种地窖在遗址中共发现200多个,均在房屋外面,可见当时尚处于集体共有制时期,没有私有财产,人们共同拥有一切财产,物品平均分配,过着原始共产制生活。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遗址的中部。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房屋遗迹相互叠压的情况:最下面的一圈柱洞是最早建立的房屋留下的痕迹;后来房屋倒塌了,若干年后,人们又在其上再次建造房屋;最上面一层是最晚期的半坡人在前两次房屋的废墟上建起来的。在史前遗址中,如果未经过扰动或人为破坏,地层序列是按古人类生活年代的早晚自下而上排列的,越早期越深,年代越晚地层越靠近地面,每一层都有不同时期的遗存物,传递出不同时期的文化信息,这就是文化堆积层,它主要的形成原因是生活垃圾的堆积和房屋建筑的相互叠压。从这三层房屋的重叠情况我们可知,从早期至晚期,半坡村落是延续不断发展的。
硬土圈柱洞是对支撑房屋的木柱的一种加固方法。即先在地下挖一个比柱子直径大一倍的深而圆的大坑,在坑底部垫杂草、硬土或碎陶片,加以夯实,上面再铺些陶片和石片,使柱子不易潮湿和腐朽,将柱子立在上面中间,有的在柱子下放一块大而平的卵石,以防下陷。然后在周围一层层地填土夯实,高出地面再堆一个约十几厘米的草拌泥圈,烧烤便它坚硬,这样可以起到稳固柱子的目的。这种硬土圈柱洞可以称作最早的柱础。
这里的三座房屋都属半坡晚期。方形半地穴式房屋有防雨门棚,屋内西部有一个十几厘米高的土台,用火烧烤过,光洁、平整、坚硬,可能是当时人睡觉的土炕;东部的居住面有灶坑,是日常活动场所。清理这座房屋时,发现有20多根炭化的木椽由四周倒向中心,由此推测此房仍为四面坡状,且由于失火而倒塌了。
圆形房屋半地穴已很浅了,进门后有两道隔墙,墙后形成“隐奥空间”,中心有灶坑,旁有四根立柱支撑顶部,房内墙壁和地面均经火烧烤,用以防潮。墙体和屋顶已经分离,出现了屋檐。这种房屋格局已有了后来房屋“一明两暗”的原始雏形。
这座房屋出现于半坡晚期,是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房屋由12棍木柱构成基本框架,分为整齐的3排,每排4根,柱子深入地下1.3米,非常坚固,由两旁向中间搭设椽木,形成人字形两面坡式的屋顶。整个房屋呈一个非常规则的矩形,且已由地下走上地面,是半坡唯一的一座地面建筑,代表了当时房屋建筑的最高水平。这种建筑形式还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墙倒屋不塌”式的古典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已趋形成,在中国建筑史上首开先河.
陶窑及墓葬区遗址。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陶窑之一,那些精美的彩陶就出自这里。半坡人的制陶区共发现6座陶窑,其中横穴窑4座,竖穴窑2座。这是一座横穴窑。横穴窑是半坡人早期使用的,晚期出现了竖穴窑,构造更先进一些。这种陶窑虽然较小、较简单,但它结构合理,制作巧妙,温度已达800——1050摄氏度,为后来大型先进的陶瓷窑奠定了基础。
半坡遗址出土完整或能够复原的陶器近1000件,陶片50多万片,陶器的使用量非常大,可见制造陶器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繁重的生产活动。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深沟是保护村庄的大围沟的一部分。大围沟围绕村庄一周,呈不规则圆形,长300多米,宽6—8米,深5—7米,底径1—3米,内沿高出外沿1米多。它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水排水,二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和敌对氏族的骚扰。大围沟出土量约1100立方米,很难想像当时的半坡人用简单的石铲如何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它是半坡人有效的防御设施。
在半坡村落居住区的北面,是半坡人的墓葬区,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有成人墓葬174座,墓葬排列整齐有序,很有规律,死者的头一律向西或西北,表现出了灵魂观念。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以后有灵魂,并且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西方就是鬼魂世界,死者头向西,便可以进入鬼魂世界。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对死者大多都有陪葬品,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品,如打水的瓶子,炊煮的罐,盛物的盆、钵、碗等,数量一般为三四件,差别不大,看来死者生前地位相当,人人平等,死后也平等相待。
仰身直肢葬是对正常死亡的人的一种葬式,一般都有陪葬品。
合葬墓有两座,一座为两个男性,年龄为30—40岁,可能是俩兄弟;一座为4个女性合葬,年龄为15—25岁,可能是4个姐妹。在半坡没有发现成年男女即夫妻合葬墓,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形态及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半坡人时期实行对偶婚,夫妻双方分属不同氏族,本氏族人禁止通婚,实行男到女家走婚,男子的生产、生活、死后埋葬等都是自己氏族的事,他与通婚的女子只有婚姻关系而无经济关系,因婚姻关系不稳定,故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缘关系按女方计算,财产也按母系继承。这是母系社会的一大特征。
二次葬是半坡氏族部落时代主要的葬俗之一。其葬法是人死后将尸体先停放或埋在一个地方,待其腐烂后,将骨骼堆积在一起进行第二次埋葬。当时的人们可能认为血肉是人世间的,肉体腐烂后对骨骼进行正式埋葬,死者才能进入鬼魂世界。一些处于原始时代的民族,举行二次葬时往往还举行一定的仪式。
俯身葬为死者面朝下趴伏状埋葬,商周后这种葬俗还有流行。屈肢葬发现较少,这种葬式一直延续到汉代以后。这两种葬式均为对非正常死亡者的特殊葬俗。
这是一座埋在居住区的特殊墓葬,墓主人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反常地按成人葬俗埋葬,且有木板作棺椁,随葬品有陶器、石球、石珠、耳坠、一钵粮食等共69件,远远超过成年人。对小女孩如此的厚葬反映了她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也是母系氏族妇女享有特权的一种体现。
这是一组埋葬小孩的瓮棺,共有9座,处在不同的地层。居住区共发现瓮棺葬79座,反映了儿童的死亡率较高。瓮棺的盖上或底部多有一个孔,为人们有意识的钻孔,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具体表现。他们认为小孩肉体虽死,但灵魂未灭,小孔是供灵魂出入的孔道。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五
今天天气很好,很愉快。大家都说姑苏好,水磨昆曲演诺旦词。大家好,我是陈毅城。我出生在昆曲之乡苏州昆山。从小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长大。后来在南京东南大学读艺术硕士的时候,开始接触昆曲,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深深的热爱。
现在是苏剧博物馆普通会员,每天都在从事中国昆曲、苏州评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苏剧博物馆有很多珍贵的文物,但这些文物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接下来,请跟随我走近我们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位于张家祥金泉会馆,在苏州平江路旁边。全金会馆是由居住在苏州的晋商出资兴建的会馆建筑。它是目前苏州保存最完好的会馆,最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大运河苏州段的遗址。
中国昆曲博物馆的古典舞台是整个金会馆古建筑的精华。舞台朝北,离地两米多。舞台每边宽六米,四周是弓形的“王武花王”,构成了一个36平米的方形古典舞台。
舞台华丽精致。台前有一组组浮雕:“普天同庆”下是两条龙珠戏珠,旁边是凤凰穿牡丹;在柱子的顶端是一只金狮,手持一根柱子,蝙蝠在跳舞。头顶上方的穹顶沉箱结构精巧独特。它由324个黑蝙蝠浅雕和306个云头圆雕组成,形成18条向上盘旋并凝聚在圆顶沉箱顶部铜镜上的吉祥龙。这不仅表现了古典建筑的艺术美,而且在物理上起到了扩音的作用,给人以余音绕梁的声音之美。
舞台前的主厅原本是关公厅,舞台原本的功能是娱乐上帝。东西廊,也叫耳楼或女座,两边相连,是当时观众看戏的地方。由正厅和外廊组成的三面观众席构成了三面开放的中国古典舞台的建筑结构。
建筑师贝聿铭在参观了这个具有东方特色的古代舞台后,感慨地说:这无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我们对整个金会馆的古戏台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古代舞台给了我们关于中国戏曲本身的其他重要信息。
为什么这个古代舞台是三面开放的?
在中国戏曲表演中,舞台上的演员马戏就是走十万里,马鞭就是骑马,带着几千人马飞奔。如此大胆自由的想象和假设,还有什么可隐瞒和掩盖的?中国戏曲以“虚拟化、程式化、节奏化”为主要特征,追求艺术真实,因此更注重形式与精神的“形似”。而且中国戏曲以“唱、读、演、演”为自己的表演手段,中国戏曲的真实性往往是通过演员上台表演的美感来完成的。因此,它希望观众能够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欣赏演员表演所体现的美。因此,我们的三向古戏台是中国戏曲美学和戏剧观念的体现。
其实这两句话,“古今一家剧院”“一切人生都是一场戏”,都是指从人生到世界的一出戏。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回头看看全金会馆古戏台的穹顶沉箱顶部。金库就是宇宙。古代人一直认为天是圆的,所以拱顶沉箱镶嵌在顶盒上,是“天圆在哪里”的标准地图。象征宇宙。演员在与自然完全相连、三面开放的舞台上表演,寓意演员在宇宙大舞台上表演,这不仅是“古今一台”、“天下一台”的表演理念和人生观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这样一个重要哲学观的反思和反思。
一个小小的古代舞台连接着过去和现在,也连接着你我和他。希望我今天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联想和思考。
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六
西塘,江南水乡六大名镇之一的西塘古镇,街道依河而建,民居傍水而筑,廊棚长长,古弄深深,小船悠悠,让我神往已久。
一个美好的夏日,我们一家坐在别有特色的三轮车上游览了整个西塘古镇。“西塘古镇有“三多”:一是长廊多,二是弄堂多,三是桥多。”“热情的导游”—三轮车夫一边在窄窄的弄堂里穿来穿去,一边为我们介绍着古镇的美丽。
车轮慢慢地在滚动,我们把一个个景点都转了一遍。酒博物馆、木雕展、砖博物馆、纽扣博物馆。让我们目不暇接。历史悠久的古物、浓郁的生活气息、柳亚子等文人的墨宝。令我们赞叹不已,古老的长廊、古朴的拱桥、小巧精致的倪宅。使我们频频举起手中的相机留下美好的记忆。
我最喜欢的是“醉园”,那时天公作美下起了点点细雨,就象雨仙派她的弟子下凡来将小桥流水的醉园打扮得更加秀丽。醉园里还有一位下刀如神的王亨老先生,他的画挂满醉园,是用木头刻出来并用墨印下来的,我选了一幅“秋月”,王老先生和我合了影,还帮我签了名呢!
在哗哗的大雨声中我们离开了西塘古镇,我在车中向三轮车夫伯伯连连挥手,美丽的西塘—我永远不会忘记!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七
导游词。
如何介绍比较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导游词,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驰名中外的名产-----张裕葡萄酒!大家要了解中国葡萄酒生产的历史和风俗,老张裕无疑是第一胜地,在咱们现在就去参观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张裕公司创办于清光绪年。它是真正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
祖籍广东的张弼士先生,他在烟台东山,西山购地近千亩,从欧洲及国内各地,引进了优质葡萄品种120多个,并与笨的葡萄品种实行嫁接,获得了成功。为了酿成优质的葡萄酒,张弼士先生多方寻访优秀的酿酒师,他的远见卓识和开放意识,感动了奥地利驻烟台领事巴保,担任了张裕的酿酒师,成为张裕历史上一段佳话。同时,张先生又以巨资从欧洲购进了大批橡木酒桶,修建了誉满中外的地下大酒窖,窖上建了三层楼房,成为当时烟台最引人注目的建筑。
国际葡萄葡萄酒局,对张裕公司在发展葡萄和葡萄酒事业上作出的出色贡献,给与了高度评价,并颁发给我市一枚“1987国际葡萄和葡萄酒年“荣誉纪念证章。国际葡萄葡萄酒局局长罗伯特丁洛特先生说”全世界被授予“国际葡萄酒城“称号的城市到1987年底已有40哥,而获荣誉证章的到现在只有2个,张裕的产品完全可以喝世界名牌相媲美。。。。。“好了,咱们已经来到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关于张裕的情况先介绍到这里。
好了,现在请大家随我一同前往博物馆的大厅参观,我们边走边谈一下张裕公司及博物馆的现状。张裕公司现在已发展成为以葡萄酒酿造为主,裕品牌目前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第一品牌,现在我们所看的博物馆始建于1992年。该馆由清华大学规划设计。该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史料详实,堪称行业博物馆之精品。我们走进的这个大厅是个综合大厅。它以三块浮雕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张裕发展的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请大家随我一同参观。
这就是张裕公司的创始人,着名的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由于家乡受灾,他18岁时只身远走南洋,先后从事过建筑,矿物,船运,药材,等产业,逐步发迹。被人们称为亿万富翁。
旁边这位是张弼士先生的亲侄子张成卿。他是张裕公司的首任总经理,并兼土木工程师,翻译等数职。
那位是晚清着名的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康有为先生。他先后于1917年和1927年两次来访公司,并留下两手。
诗词。
这一首诗是他1927年来访时留下的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阅读一下。
这位是张裕公司聘请的兽人外国酒师巴保先生。他出身于奥匈帝国的酿酒世家,为公司工作了18年,19xx年因欧战爆发被召回国。
这位是酒师张子章先生。巴保先生归国后,张子章先生担任公司酒师职务。他也是中国第一代葡萄酒师的代表之一。
这位是徐望之先生。20世纪30年代时任中国银行烟台支行行长。1934年1938年间担任张裕公司总经理。在他任职期间特别重视先进技术及优秀人才的引进,他是张裕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人物,关于他们几位的情况后面还有详细介绍。请大家继续参观第二块浮雕,这边请。这幅图案主要表现的是张裕公司在19xx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的获奖证书。在这次盛会上,张裕公司的白兰地,味美思,雷司令,红葡萄酒获得金质奖章。由此,张裕公司的科涅克白兰地改称为“金奖白兰地“。
这位是着名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他19xx年来访公司,并为公司亲笔题词“品重醴泉“。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既藏样了张弼士先生实业报国,爱国兴邦的崇高人品,又肯定了张裕美酒的优良品质。
这是张裕百年地下大酒窖。一会儿,您可以亲自到酒窖中体味它的传奇色彩。这第三块浮雕式1992年在张裕公司百年大庆前视察公司,并为公司亲题“沧浪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既赞扬了张裕有丰富的企业文化和一流的产品,又揭示了百年张裕质量第一的经营之道。
由于张裕公司对工作及世界葡萄酒业的巨大贡献,1987年,国际葡萄葡萄酒局命名张裕公司所在地烟台市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这是当时酒局居住哪个罗伯特丁格特先生正在向俞振声市长颁发城徽的照片。
这个商标就是张裕公司的注册商标,它是同行业中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大家请看这边的环形区域,它记录的是张裕公司从1892年建厂至今,这1xx年来发生的大事记,对面两块铜板上记录的是公司历届主要领导人的姓名及任期。您感兴趣的话,一挥儿作自由活动时,可以过去看一下,现在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历史厅。
历史厅主要是以图片及实物的形式,想大家讲述张裕公司从建厂初期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发展历史。
这个模型是张裕百年大酒窖地剖面模型。您可以在这看一下,待会再到大酒窖中亲身感受他地神奇。现在请各位朋友随我继续参观影视厅。
影视厅主要是以投影地形式介绍张裕公司地企业文化,以及产品地生产工艺流程等情况。您可以坐在这欣赏一段我们为您播放地影片。
请大家继续随我参观现代厅。现代厅主要向大家展示地是张裕公司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地成就及发展情况。
这块展板介绍地是新中国成立后来到张裕公司视察地领导人及来访时间。这是一台投币自动酿酒机,您在这边投一枚3元硬币,在那边就可以取到一杯芳香醇厚地白兰地。它主要演示地是张裕公司白兰地地生产工艺流程。大家可以亲自尝试一下。这四台背投电视主要是介绍张裕公司干红,干白,起泡酒,三鞭酒地生产工艺流程。
好了,请大家继续参观字画厅。这里主要韩式地是来访地名人留下地墨宝,有康有为,张学良,刘海粟,吴青霞,欧阳中石,启功等名家大家。张裕公司共有300多副名人墨宝,这里仅展示出30多幅,爱好书法地朋友可以仔细揣摩一下。
现在我们来到地是珍品厅,这里主要展示地是张裕公司获得的奖牌,奖章,奖状,奖杯,证书等荣誉证章,以及国内外友人馈赠地实物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然后我们去参观地下酒窖。
请大家随我下去看看。各位朋友请注意脚下,这个螺旋式地楼梯比较陡,共有41级,请大家注意安全。楼梯建成这个样子,是为了保持窖内地温度。这个酒窖曾是远东最大地地下酒窖,距今已有1xx年地历史了。酒窖使用面积1976平方米,深7米,低于海平面1米,一个世纪了,仍然没有渗漏,而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2度到18度,也就是说酒窖是恒温地,为了葡萄酒地酿制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这个酒窖地修建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建筑史上地一个奇迹。
这里一共有八个拱洞,如今酒窖中的橡木酒桶还如当年那样陈列着,其中100多年地酒桶还有100多个,是建窖之时从国外进口地,其他地不论大小,都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制造地。这里地拱洞交错连环,有如迷宫,无人指点难以找到出口。
我们现在看到地是8号洞,这个洞中主要存放公司有代表性地年份酒,及储存瓶式发酵地产品。接下来地是7号洞,大家可以注意看一下,每个大木桶地端面上都有编号。、大家往上看,上面有一个木塞,塞住了桶口,装酒,倒酒地时候,都要通过这个桶口。大家也看到了,这些桶这么大,人工倒酒,装酒很不方便,那么,工人们采用地是什么办法呢?——酒泵输送!地上有一根管子,大家看到了吧?窖顶上有一个个小方洞,倒酒,装酒地时候,拿下塞子,连接酒泵地管子从洞口伸进桶里就可以了。为什么用橡木桶呢?因为酒本来是没有颜色和香味地,用橡木桶装了一段时间后,就有了与橡木相同的香气和颜色了。在这呆了这么久,大家一定闻到了一股怪味,这是酒地酸味!据说因为这种酒味有保健作用,所以常年在酒窖地工作人员不容易感冒。
各位朋友,在酒窖中间地这三个大桶,是1894年制成地,每个桶容量足有15吨左右,是我国最大地,最早地橡木桶,也是亚洲最大地橡木桶,人们习惯地称让他们为“桶王”。他们是建厂初期用从国外购进地橡木板材并在窖内制成地,其桶龄距今已有百年。在19xx年巴拿马太平洋玩过博览会获金奖地产品,就是在这三个大桶中酿造出来地。
大家可能要问,酒窖中会不会有老鼠呢?绝对不会!因为酒窖按不同的季节杀菌,每年地7,8,9月为梅雨季节,每月杀菌一次,主要用硫磺,烟熏和杀虫药喷。
这是5号拱洞,现在把它开辟称酒吧,专供来宾及游客品酒之用。您可以坐下来亲自品味张裕美酒。不过各位可别忘记品酒时,要先观其色,其次嗅其香,再次品其味,这样才能品出张裕真正地味道来。经过这道旋转楼梯之后,我们又回到了大厅。
各位朋友,整个博物馆地参观就到此结束了,现在给大家半个小时地活动时间。半个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欢迎到郑王陵遗址博物馆参观。我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东城郑王陵遗址而建立起来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郑王陵遗址博物馆是我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我市最具特色的一处文物旅游景点。
郑王陵遗址博物馆位于郑韩故城东城西南部郑国贵族墓地北侧。整个郑国贵族墓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新郑市文物管理局对整个墓地进行了钻探普查,发现墓葬分布极为密集,墓葬总数在3000座以上,其墓葬数量在全国已发现的春秋墓地中为最多,密集程度在全国同期墓地中极其罕见,可用无卧牛之地来形容。特别是规格多样的车马坑群的发现,在春秋墓地中尚无先例。如果将车马坑大面积的发掘,其盛况将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以来又一处现场展示我国古代光辉文明的盛大舞台。
在我国古代,由于认识上的局恨性,人们事死如生,生前享有什么等级的生活,死后也按这个等级进行陪葬。中字型大墓20xx年8月开始发掘,是目前发掘出的第一座春秋时期带墓道大墓。南墓道总长20.85米,北墓道长10米,葬具形式巨大,为三椁一棺或重棺。在全国已发掘的春秋诸侯墓中,三层椁极为少见。《庄子.天下》及《荀子.礼论》均云:“天子棺椁七重,诸候五重,大夫三重,士两重。”此墓三椁二棺,正与记载相符,从而印证了这是一座郑国国君墓。
这座墓的南北墓道中均有大量的实用葬车。而且车辆形制多样,装饰各异,均为拆车葬。目前在南墓道内已发现多种车40辆,在北墓道5辆。这些车绝大多数都有棕红色的漆。
综观中字大墓不计陪葬坑3号车马坑中的葬车,墓道中车辆总数45辆,车辆之多在我国目前已发掘墓葬中为最多。是难得一见的春秋车辆奇观。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车辆中发现了象牙龙饰车、青铜饰车、骨雕车、象牙饰车、楼车、漆绘花纹车等珍贵车辆,多属全国首次发现,完全与《周礼.春官.巾车》中所记载“王之五路”相对应。这些车辆是目前发掘中所发现的最高级别、最为考究的郑国车辆。
郑国国君为伯爵,按周代礼制,其国君埋葬不能用墓道,但这座墓葬既有宽大的南北墓道,墓道葬车中又有宽大的车辆,与郑国诸候国的地位不相对应,反映的是这位国君已经“僭越”不服周礼的客观现象。如果把它的陪葬坑3号与2号车马坑内的葬车数量加在一起,其车辆总数可能超过百辆,这对于当时号称“千乘之国”的郑国来说,无疑是太奢侈了。但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此国君在位时可能也是郑国比较强盛时期。在此墓东侧约7米的地方最近发现1座总长25米的甲字形大墓,是发现的郑国墓中第二座带墓道大墓,可能是此国君夫人墓。
另外,考古发现这里是韩国的铸铁遗址,韩灭郑后在都城内兴建的大型官营作坊,在此大挖大烧郑主墓破其风水的历史场景,刻意体现了改朝换代后韩人惧怕郑人复国。在此墓的南边,有一些韩国残疾人和小孩的墓葬。
5号车马坑在中字型大墓南墓道东南约10米,坑中葬4马车1辆,2马车2辆,马8匹,犬1条。马骨被压在车体之下,马匹侧躺放置,头向西,1号车为仪仗类的大车,放在坑的中间,2号车与3号车都是小型游猎车。另外,犬骨斜爬在3号车厢上,有明显的挣扎痕迹,形象十分生动可怜。
这座陪葬坑的墓主人是大夫级贵族墓葬,作为葬具的木质棺椁均已腐朽,依其遗迹可知葬具为一椁一棺,出土了一些小件玉器和青铜器片。从故城中已发掘的10余座中小型车马坑的情况看,5鼎墓,也就是中大夫的级别才能殉葬1辆车,个别殉葬4辆车,这种级别的车辆都没有发现任何装饰品,这和国君所陪葬的车辆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它们的级别和地位是明显不同的。
整个郑国陵区从1999年发现至今,共探明不同规模的车马坑达23座,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的3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而且不乏15米以上的特大型墓葬,长宽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就有4座,位于中字型大墓西侧的3号车马坑长13.5米,宽11.5米,深7.5米,面积几乎是1号车马坑的2倍。20xx年3月开始清理,7月份清理到5米深时发现车辆非常密集,现暂停清理,开始挖砌坑底防渗过洞和四周防渗墙,目前防渗工程已竣工。该坑葬车数量可能在30辆以上。20xx年发掘的1号车马坑在社会上引起很大轰动,新郑市委、市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又建立了中字型大墓发掘现场和中大夫级贵族墓展示厅,并对陵区进行了绿化和建设,以车马坑群的展示为主要特色,车马坑群数量众多,葬车多样,在这样一个极为有限的区域内有如此多的车马集中,不能不说是一个罕见的奇观。它构成了我国截止目前春秋时期葬车最多,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成为以军阵形式随葬的渊源,比闻名中外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早400多年。
1号车马坑是我国目前发现春秋时期葬车最多的车马坑。它的平面呈长方形,口长10.4米,宽8.4米,口部略大,底部略小,深5米,四角各有两道供古人上下的脚窝,内葬多种豪华、实用、形式多样的车辆22辆和许多马骨。春秋战国时期,一坑多车制似乎已成为一种更新颖、更时髦的追求。郑国1号车马坑葬车众多,就其典型代表它的葬制规律一般为车轮摘掉后侧靠在坑的四壁,马匹杀死后平铺坑底,车体则放在马匹之上,摘下的车饰、马鞍、马蹬、马衔等活动车马具放在主墓内,这与其它列国车轮不摘,马匹放在车辕下的葬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可能与郑人的观念有关,推测应是墓主人对珍贵的车马占有权的充分体现。
1号车马坑内的葬车车体是斜靠西壁分三排纵向相互叠压放置的,东边的车体依次叠压西边的车体,绝大多数车轮上都有两根加固的辅撑,这些车辆都是实用车辆,目前已发现37个车轮侧靠在四边坑壁上,轮子的外立面(轵端)向里,轮子的直径大多数为1.4米左右,有30根左右的辐条,有两个车轮直径很大,约1.7米,可能是大型车辆用轮。坑内车辆斜靠西壁向东分三组依次斜压,北组8辆,中部7辆,南组7辆。共22辆。
由于车辆摆放密集,为了展出和保护车辆,马骨只做了部分清理。初步分析,这些马均是杀死后平铺在坑底,马身上再放置车辆躯干,马匹头西尾南侧躺放置,肢体依次叠压,分东西向4组,每组约12匹,另外,按一辆车两匹马来推算,此坑内22辆车应埋有44匹马。
在5号车马坑中我们看到了一具十分生动的狗骨。此坑的东北角19号车处也有一狗骨。可见犬是郑国车马坑中不可缺少的配置。
这座马坑面积虽小,但葬车众多,车辆大小有异,装饰豪华,做工甚为考究,极具观赏与展示价值。经专家考证,这两座车马坑和中字型大墓中的葬车全是木质的实用战车,车的表面施有棕红色漆。由于车辆摆放密集并相互叠压,多数车的车底与后门尚没有清出。
车在我国有着很早的使用历史,它的发明者一说是黄帝,一说是夏禹时的大臣奚钟,据说,他们是看到风吹着圆形的蓬草在地上不停地滚动,而触发了灵感,发明了车轮,造成了第一辆车。这样,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已出现了车子,由于车的机动性强,冲锋起来锐不可挡,所以,它一出现,主要使用于作战。作为战车,限于当时的生产水平,车子是很少的,灭纣的牧野之战,武王直接统帅的战车不过才300乘(1乘就是1辆),跟随的方国也不过才4000乘,却一举打败商纣王统帅的几十万军队,取得了灭商战争的胜利。因此,商周时期,战车的多少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家庭军事权力的标志。即所说的“百乘之国”、“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考古中所见到的车的遗迹,多是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的。这时期由于等级制度的限制,有身份的贵族坐车,一般平民不准有车,有车不坐,为当时的社会习俗所不容。这时期的车马成了显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准。身份越高所拥有的车越多、越豪华,平时乘坐它,战时用于作战,主人死后也可将其随葬,郑国贵族以大量车马随葬,不仅反映了郑国人高超的造车技术,同时也反映出郑国贵族身份地位高及崇尚武勇,偏爱车马的世风。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实物资料的不足,郑国之迷还有许多没有揭开。在郑王陵博物馆的东南部还有3000多座墓和几十座车马坑,随着文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深入,难解的郑国之迷将逐步被揭开,同时也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文物向社会各界展出。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八
辽博馆藏文物名天下,其中以书画特别是晋唐宋元书画、历代丝绣,东北地区考古发现,特别是辽瓷,古地图与历代货币、甲骨、青铜器、碑志较为著名。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千字文》,欧氏真迹堪称廖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另外,还有已成为传世孤本的唐武则天时弘文馆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和唐狂草派创始人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及两宋时期皇帝赵佶、赵构、赵昚祖孙三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其中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高宗赵构《书曹植洛神赋卷》两幅作品,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大诗人陆游八十岁时的《自书诗帖》炉火纯青,草法苍劲豪迈,堪称诗书双壁。
绘画精品有中唐开元年间周昉之《簪花仕女图》,其笔下仕女“曲眉丰肌,艳丽多姿”,使人不仅能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也深刻地体味到了唐贞观年间上层贵族们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姜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林木阴森山峦起伏,官员待渡,意境幽远”。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被称为划时代之杰作,宋徽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通过对虢国夫人等贵妇人游春的描述,显露杨贵妃家族骄奢,图中精巧构思,精美的笔法,为后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宝。
至于馆藏之元、明、清书画更是风格各异,流派纷呈。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是爱新觉罗·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从北京携至长春,于伪满州国垮台时散佚,而后辗转得归辽博收藏。
刻丝又名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正反面纹样相同的艺术织作。辽博收藏的北宋《紫鸾鹊谱》、南宋名家朱克柔运丝如笔的刻丝力作《牡丹图》、《山茶图》等品艺高雅,堪称世界奇技。
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可谓丰富多彩。至于辽代帝陵出土的辽圣、兴、道宗三代帝、后哀册,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镌刻精细,保存完整,为海内仅存珍宝。
馆藏青铜器亦颇为丰富,既有考古发掘品,又有传世佳品,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多同于中原而兵器,用器则颇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古地图类藏品中有明朝的万历年间李应试本刻本利玛窦绘制的《两仪玄览图》,由八幅组成通屏世界地图,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科学成果,明、清两朝得以据此进一步认识世界。
辽博非常重视陈列展览,《辽宁历史文物专题陈列》以中国通史为经,以地方历史为纬,依辽宁地区重要考古资料为据,采取重点文物专题组合的形式,以突出辽宁地方特色为宗旨。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以及商周至秦汉以后各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高丽、契丹、女真等诸民族的文化遗存为内容,构成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丰富多采的古代文化陈列体系,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欣赏和好评。
辽宁省博物馆有着较好的基础和广阔地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中,已将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工程纳入规划,于1998年在市政府广场内破土施工,作为世纪性的形象工程,辽博新馆建成后将对推进辽宁文博事业的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丰富和繁荣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九
今天我们来到了北京军事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共有三层。
我们先来到了第一层,我看到了军用大炮、飞机和坦克。我们还看了专门存放军用轮船和飞机的大仓库。首先军用飞机映入了我的眼帘,这里有世界各地的军用飞机,还看到了三个破损的飞机机壳。还有几艘大轮船,妈妈说这些都是军用轮船。
接着我们来到了军事博物馆的第二层,第二层首先看到的是一些枪支弹药,还有一些被切割开“内脏”看上去像肠子一样的手榴弹。看到这些手榴弹让我想起一个阿姨讲的:日本和中国战争时期,中国人捡到一个手榴弹,可是没有拉弦就扔了出去,没有爆炸,得到了日本人的嘲笑。我想首先要学会使用武器。我们走啊走看到了一个大水雷,我问妈妈:“妈妈,水雷会不会爆炸啊?”妈妈说:“这些都是展览用的,不会爆炸。”
接着,我们看到了许多军刀,还有轻机枪。枪上面有一幅图,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轻机枪的介绍。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许多轻机枪,都是由那把轻机枪改进而成。
后来,我们又来到第三层。我们看了许多关于军队救灾的图片。我们看到了大兴安岭火灾的图片,看了在大兴安岭救火时使用的电机和工具。然后我们看了关于解放军挡洪水的模型,有几个解放军在订木桩,有几个解放军在扛麻袋,一个解放军在水中解救困在树上的小孩。
我们又往前走,看到了一些人的模型,他们穿着各种各样的海军服。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个大图片,上面有一些军人在走步,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走步。
妈妈看了一下表快到时间了,就赶紧下楼了。到了集合的地方,又发生了意外,姨姥姥走丢了。然后好多人去博物馆找她。妈妈说姨姥姥可能去大门口了。姥姥走到门口终于找到了她。
一场虚惊后,我们上了车向下一个目的地驶去。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十
大家好!用完午餐以后,我们就乘车前往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冢头村,乘车大约需要30分钟。现在我就利用这段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洛阳地区古墓葬及洛阳古墓博物馆的一些情况。
洛阳在中国古代号称“天下之中”,它地势平坦,四周群山环绕,西据崤山函谷关,东扼虎牢关,北依太行、黄河,南望伏牛山、嵩山;伊、洛、、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优越的地理位置,既是洛阳成为“天下名都”的重要因素,也是蕴藏无数文物瑰宝的有利条件。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建都洛阳。正是洛阳有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才使邙山上下、伊洛之滨成为蕴育华夏文物瑰宝的风水宝地。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东西绵延100多公里。山势雄伟,水深土厚,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流洛阳。墓葬于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习俗。因此邙山被视为宜于殡葬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多以邙山作为他们安身长眠的乐土。就连唐朝时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义慈王及其后代客死洛阳后,也遵循这种习俗安葬于邙山。唐代诗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在洛阳民间则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洛阳先后调查、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历代墓葬。众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些不同时期墓葬带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一、时代蝉联,自成体系。自龙山文化早期开始,纵横五千余年的墓葬文化,发展序列清晰,衔接有序,在中国墓葬制度研究中,具有断代分明的标尺作用。
二、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墓主人身份等级差异较大。不仅有大量帝王之陵、将相勋臣之冢,而且还有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刑徒的坟墓。
三、分布广泛,历代墓葬大都以洛阳都城为中心而相对集中,尤以邙山最为集中。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十一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三个馆名一套班子),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管理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见证,管理面积约80万平方米。
鸦片战争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建馆初期馆名为“林则徐纪念馆”,1972年更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1985年重新定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为利于对鸦片战争遗址的管理,又增加一个馆名——鸦片战争博物馆。1987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成立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分别管理沙角和威远岛诸炮台遗址。1999年12月,海战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收藏、研究、陈列林则徐销烟与鸦片战争文物史料,保护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及有关文物,利用这些文物资料向广大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海战陈列》。
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位于虎门镇口社区,管理的销烟池旧址是1839年林则徐销毁英美鸦片的历史遗存。具有炮台神韵的门楼、陈列大楼,抗英群雕、林则徐铜像、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抗英大炮等,共同营造了浓郁的历史氛围。
由___同志亲笔题写馆名的“海战博物馆”,位于虎门镇南面社区,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纪念群体。基本陈列《鸦片战争海战陈列》被评为“20___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之最佳形式设计奖”。《虎门海战半景画》,采用艺术与声、光相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全国禁毒教育展览》是青少年禁毒教育的重要课堂,海战博物馆被列为全国禁毒教育基地之一。
沙角炮台管理所管理的炮台旧址位于虎门镇沙角社区,保存完好并对外开放的有沙角门楼、濒海台、临高台、捕鱼台、节兵义坟、林公则徐纪念碑、功劳炮、克虏伯大炮等文物遗存。沙角炮台是扼守珠江口的重要要塞,依山傍海,景色秀丽。
威远炮台管理所管理的炮台旧址位于虎门威远岛南面社区,包括威远、镇远、靖远、南山顶、蛇头湾、鹅夷等炮台,这些炮台构成立体的海防防御体系,被誉为“南方海上长城”。
多年来,鸦片战争博物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超过400万人次。___等7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该馆视察。1996年,中央六部委(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公布该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中宣部公布该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___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20___年7月被中宣部、民政部、人事部、文化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十二
在千姿百态的风筝世界中,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传统气韵。早在明代末年,杨家埠艺人就把年画艺术巧妙地糅合在风筝的制作上,尤其是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借用了木版年画的工艺和国画的传统技法,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特点,使杨家埠风筝具有了"挂在墙上是年画,飞在天上是风筝"的独特魅力,与京式风筝、津式风筝交相辉映,鼎足而立,成为中国传统风筝三大流派。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描述的风筝放飞情景。当时的.潍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相传夏代寒浞在此立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寒亭因此得名。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潍县做过县令,解放战争时期以"潍县战役"闻名全国。杨家埠是潍坊市寒亭区的一个行政村。它东依浞河,南靠206国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祥地。
今天的杨家埠风筝,内容上有以祥瑞吉利、神话传说、小说戏曲为题材的人物风筝,也有鸟、兽、鱼、虫、花卉风筝,在形式上可分为板子、硬翅、软翅、长串、筒子五大类,每类又按1986年国家体委关于风筝竞赛标准的规定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五个型号。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十三
四川博物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南路,浣花溪公园东侧。博物院馆藏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等。博物院有青华路与浣花南路两个入口,但只有青华路入口对游客开放。
四川博物院共分三层,一层以四川汉代陶石艺术展为主,展示品多为粗旷古朴的汉代石刻艺术和陶塑艺术,这里是了解四川历史的好地方。
二层主要由巴蜀青铜馆、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陈列馆)、中国书画精品馆和瓷器馆组成。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陈列馆),是国内藏有张大千作品最多的地方,收藏分为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写意画和大千用印三部分,尤其是临摹敦煌壁画,仿佛带你回到了真正的敦煌。
同在二层的中国书画精品馆,展示有所藏的历代书画珍品100多件,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宋徽宗的《腊梅双禽图》、刘松年的《秋山行旅图》和唐寅的《虚阁晚凉图》,不过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可能会被馆方收藏起来,不一定可以看到。
三层以藏佛之光、万佛寺石刻馆、古风雅韵工艺美术馆、大山回响和百年回眸构成,大多反映出四川的民风民俗。
四川博物院出来,可以去附近的杜甫草堂、青羊宫、武侯祠、锦里逛逛,都距离非常近,可以一并游玩。
热门中国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4篇)篇十四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广东省博物馆,我是导游xxx.
广东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中山大学旧址。1957年筹建,1959年开放。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广东省博物馆位于文明路,包括三个部分:博物馆展馆,一大旧址,鲁迅博物馆。博物馆展馆本身,是一个崭新的建筑,与它旁边的一大与鲁迅博物馆形成两种很迥然不同的风格。郭沫若为广东博物馆题名。
该馆藏品以地方文物为主,共12.4万多件,有陶瓷、字画、端砚、金木雕、钱币及出土文物等。一级藏品300多件。珍品有全国仅有的宋代陈容墨龙图,以及清代猴王端砚,北宋熙宁元年(1068)白釉释迦牟尼像。
《广东近代史》陈列,展品1244件。反映了从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广东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以及洋务运动时期广东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和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还介绍了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和同盟会的成立及其在两广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着重表现了辛亥年“三•一九”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
钟楼,原来是清代广东贡院的一部分;19后改为两广速成讲习所,两代优级师范学堂;19改为广东文艺优级师范学校;1924年易名为广东大学;1926年改为中山大学。钟楼正门是拱形园柱廊,楼的前半部为两蹭,后半部一层,整座楼为砖木结构,其平面似“山”字形。因楼的四面都装有时钟,故名钟楼。钟楼与它前面的广场被誉为是“革命的大本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个钟楼的礼堂召开的。现在已恢复当时大会时的原状,主席台上悬挂孙中山像和中国党旗,台下左右为中央临时执行委员席,代表席六排有编号和姓名。遥想当年,广州是革命根据地,钟楼礼堂和广场成为国共两党领导人经常出席群众集会的中心场所,誉为“革命的大本营”。再看看过去的照片中的'小树,现在已长成,为这个革命的摇篮遮风雨。钟楼还曾是现在中山大学的前身,钟楼二楼西侧面是当年中山大学校务室,会议室和鲁迅先生的卧室兼工作室。所以这里还有鲁迅先生身前的摆设,从他年少时求学的三味书屋,到后来的上海的居所摆设,以及各种木刻,鲁迅先生在各个时期的文学创造思想,整个思想历程的变化。
该馆先后与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澳门贾梅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石湾陶瓷》、《明清广东法书》、《广东先秦出土文物》、《苏六朋书画》、《广东唐窑址出土陶瓷》、《广东出土晋唐文物》等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