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的编写还需要注重灵活性和可变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安全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因此安全教案的内容和方式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安全需求。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的安全教案,从中汲取经验与灵感。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一
主题说明:。
对于刚升入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自己能成为幼儿园里的哥哥姐姐而感到兴奋和自豪。对于自己长大了感觉是十分的强烈,在这个主题里根据幼儿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并让他们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体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主题目标:。
1、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和年龄的变化感兴趣,愿意常识自理个人生活卫生。
2、喜欢同伴,在成人的引导下,愿意关心自己熟悉的人,学会与同伴分享快乐。
3、喜欢表达自己的主张和爱好,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自信。
4、关心喜欢自己的老师,主动和老师一起交流和探索。
主题活动内容:。
综合:开学的第一天。
活动目标:。
1.稳定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积极情感。
2.进行常规认识和工作,知道自己的座位,毛巾,茶杯,床铺的新位置。
3.引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踊跃大声的讲述假期中的事情与同伴分享。
社会:我们升中班了。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是中班的小朋友,产生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积极主动的参与选组活动,并想办法调整选组中出现的`问题。
综合:我真棒。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增强“我长大了”的自我意识,体验成长的快乐。
2.能大方自信地集体面前表演,展示自己,有长大的自豪感。
3.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等成人的关心和帮助,产生尊敬他们的感情。
美术:我。
活动目标:。
1.学习照着镜子大胆地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之处。
社会:我是班级小主人。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乐意为班级服务。
2.学会简单的劳动方法(如:抹桌子,窗台,抽屉等),体验劳动的快乐。
音乐: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故事:小熊想长高。
活动目标:。
欣赏故事,基本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会一页一页地轻轻翻阅,懂得小树和熊一样,也会生长变化。
综合:今天我值日。
活动目标:。
1.学做值日生,有为集体和他人服务的美好愿望。
2.了解值日生的工作内容,愿意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语言:老师的手。
活动目标:。
1.知道老师的手很能干,会做很多事情,愿意跟老师学习各种本领。
2.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3.有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音乐: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体验与朋友一起跳舞,交往的愉快情感。
2.能用愉快的不高不低的声音演唱。
综合:采访朋友。
活动目标:。
1.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乐意结识更多的朋友,并尝试用采访的形式了解朋友。
2.能有礼貌地提问,努力用比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喜欢交朋友,体验与朋友交往的愉悦。
教学内容:我该怎么办。
教学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学的第一课我们选择了和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常识进行教育,把一些简单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对幼儿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2、培养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教学准备:
情境表演“小明在家”、独自在家的各种图片。
教学过程:
1、引入“突然遇到事情怎么办”的话题,加强幼儿的安全保护教育。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不惊慌、不害怕、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你们遇到过什么事,当时你是怎样的?想过什么办法解决。
让幼儿各自讨论,并把经历与其他幼儿分享。
2、利用情境表演引导幼儿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两位老师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看情境表演,学会“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的处理办法。
教师小结:小明和机灵,遇到有陌生人来访,没有先打开门,而是先问清来人是谁。现在社会上有坏人,如不问清,很可能会让坏人钻空子,小朋友们也要当心。对待爸爸妈妈的客人要礼貌热情。
3、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发生危险的应变措施和方法。
“发生火警(触电、受伤、溺水等)时你有什么办法?惊慌失措有帮助吗?”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知道火警、急救、匪警等的电话号码。
4、教师总结。
教育遇到突发事件,应沉者、有信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用脑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办好。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二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秋天有很多的朋友。
2、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激发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3、能初步仿编短句:“你是秋天的朋友吗?”“是的,我是秋天的朋友。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重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知道秋天有很多的朋友。
活动难点:能仿编短句活动准备:图片、背景图、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引出美丽的秋天来了。
2、秋姑娘给好朋友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小草黄色的衣服、紫菊花是紫色的衣服、松树是绿色的衣服。
3、小兔子丁丁来了,它在和谁说悄悄话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秋天有很多朋友。
1、教师生动讲述故事。
2、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教师小结,知道秋天还有很多的朋友。
三、认识秋天的其他朋友,并仿编短句。
1、教师分别出示苹果、香蕉、橘子实物。
2、让幼儿仿编四、延伸活动秋天还有很多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三
最近班上有一个小朋友在儿童医院走丢,通过调查发现班上25人中有10人曾走丢过,因此有必要开展一次防止走丢的安全教育课。而且中班幼儿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相应扩大,遇到的危险也相对增多,所以在此阶段开展这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是可行且必要的。
(二)活动过程:先设计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出去的时候怎样跟着家人不走丢;第二个场景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在爸爸、妈妈手里有东西,没办法拉着手时怎么不走丢;第三个场景的目的是在超市时怎样不走丢。然后播放动画片《生活习惯,出门手拉手》,进一步巩固幼儿这方面的安全意识。
(三)活动价值: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四)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怎么样不走丢。
(五)活动难点:诱惑情境的创设。
二、活动方案及实施。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外出的时候要跟随成人不丢失。
2、了解走失的后果,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很多幼儿有走丢过的经验。
2、物质准备:家长帮助幼儿画走丢时的情景。
(三)活动实施。
1、用幼儿亲身经历的事件引入——有一个小朋友去医院看病时走丢了。
师:xx生病了,妈妈带他去儿童医院看病,最后走丢了。儿童医院你们有没有去过?
幼:去过。
师:小朋友生病了都要去儿童医院看病。儿童医院里的人怎么样啊?
幼:很多。
师:那天xx的妈妈带他去看病,他的妈妈去付钱,拿完药之后,一转身,哎呦!xx不见了,他自己坐电梯从一楼坐到了三楼去玩了。最后一位好心的阿姨发现了xx,把他送到了妈妈身边。
师:xx,事情是不是这样子的啊?
幼:是的。
师:你当时走丢了心里怎么样啊?
幼:很疼。
师:后来把你送到妈妈身边,妈妈看到你后怎么样啊?
幼:妈妈也很疼,妈妈哭了。
师:妈妈为什么哭啊?
幼:妈妈找不到我。
师:妈妈找不到宝宝,心里又紧张又害怕。那下次能不能乱跑呀?
幼:不能。
2、拿出幼儿事先画好的图画,画的内容是幼儿曾经走丢的情景。教师引导幼儿讲述何时何地走失,以及当时的感受。
画1:两岁时,在大楼旁走丢。幼儿哭,妈妈哭。
画2:三岁时,在65路车站走丢。妈妈头发竖起来。(妈妈发火了)。
画3:四岁时,在超市走丢。妈妈叉着腰。(妈妈有点生气)。
师:你们跟家里人走丢危险吗?
幼:危险。
师:有什么危险啊?
幼1:会被老拐子拐走。
幼2:会给坏人卖掉的。
幼3:坏人会把你骗到山上砍柴。
幼4:会被车子撞到。
幼5:爸爸、妈妈很想我。
师:所以出去时要跟着谁啊?
幼:爸爸、妈妈。
师:如果不是爸爸、妈妈带着出去的,你要跟着谁?
幼:爷爷、奶奶、阿公、阿婆、我们家人、舅舅。
师:不管是谁,谁带你出去你就要跟着谁。
3、游戏:跟大班的幼儿一起玩娃娃家。(大班幼儿扮演爸爸、妈妈,中班幼儿扮演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好,宝宝要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散步了,怎样跟着他们才不会走丢呢?
(部分幼儿进行游戏:大班幼儿领着中班幼儿”散步“)。
师:他们是怎么跟着爸爸、妈妈出去的?
幼:手拉手。
幼:拽着衣服。
(另外一部分幼儿进行游戏:大班幼儿双手拎着篮子,领着中班幼儿”散步“)。
师:你们是怎样跟着爸爸妈妈的?
幼:拽着衣服。
幼:搂着膀子、挽着胳膊。
师:当爸爸妈妈手里有东西,没办法拉着宝宝的手时,可以拉着他们的衣服或是挽着他们的胳臂。
4、游戏:去模拟超市中活动。
(幼儿开始游戏)。
师:有没有宝宝走丢啊?
幼:没有。
师:超市里的人那么多,你们怎么会不走丢的?
幼:拽着衣服。
幼:不能。
师:乱跑就会丢掉。今天你们有没有乱跑啊?
幼:没有。
师:宝宝们真能干。爸爸、妈妈抱抱你们的小宝宝。
5、看动画片——生活习惯,出门手拉手。
师:看看巧虎出门是怎样跟着爸爸妈妈的?
师:不管走到哪,都要手拉手。想跳的小朋友起来跟着小虎一起跳一跳。
幼:知道了。
(活动结束)。
三、活动效果。
使幼儿认识到了走丢的严重后果,知道出门的时候要怎样跟着家长才能不走丢,初步达到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目标。
四、活动反思。
(一)活动亮点。
此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抓住了教育契机。
契机1:最近班上有一幼儿走丢。
契机2:抓住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在中班进行这样的活动,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契机3:社会上拐卖小孩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活动不足。
情境中的诱惑性不是很大,且幼儿处于课堂环境中,有老师在反复强调,因此活动中所创设的环境跟实际环境相差甚远。
(三)活动建议。
1、在上课之前要跟举例子的幼儿打招呼,不能把孩子不好的事情在班上讲。
2、可以创设一个大一点、诱惑性更强的环境,甚至整个幼儿园都可以成为一个环境。因为”离儿童生活越近的教育才能有效。"。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
建议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五
最近班上有一个小朋友在儿童医院走丢,通过调查发现班上25人中有10人曾走丢过,因此有必要开展一次防止走丢的安全教育课。而且中班幼儿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相应扩大,遇到的危险也相对增多,所以在此阶段开展这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是可行且必要的。
(二)活动过程:先设计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出去的时候怎样跟着家人不走丢;第二个场景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在爸爸、妈妈手里有东西,没办法拉着手时怎么不走丢;第三个场景的目的是在超市时怎样不走丢。然后播放动画片《生活习惯,出门手拉手》,进一步巩固幼儿这方面的安全意识。
(三)活动价值: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四)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怎么样不走丢。
(五)活动难点:诱惑情境的创设。
二、活动方案及实施。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外出的时候要跟随成人不丢失。
2、了解走失的后果,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很多幼儿有走丢过的经验。
2、物质准备:家长帮助幼儿画走丢时的情景。
(三)活动实施。
1、用幼儿亲身经历的事件引入——有一个小朋友去医院看病时走丢了。
师:xx生病了,妈妈带他去儿童医院看病,最后走丢了。儿童医院你们有没有去过?
幼:去过。
师:小朋友生病了都要去儿童医院看病。儿童医院里的人怎么样啊?
幼:很多。
师:那天xx的妈妈带他去看病,他的妈妈去付钱,拿完药之后,一转身,哎呦!xx不见了,他自己坐电梯从一楼坐到了三楼去玩了。最后一位好心的阿姨发现了xx,把他送到了妈妈身边。
师:xx,事情是不是这样子的啊?
幼:是的。
师:你当时走丢了心里怎么样啊?
幼:很疼。
师:后来把你送到妈妈身边,妈妈看到你后怎么样啊?
幼:妈妈也很疼,妈妈哭了。
师:妈妈为什么哭啊?
幼:妈妈找不到我。
师:妈妈找不到宝宝,心里又紧张又害怕。那下次能不能乱跑呀?
幼:不能。
2、拿出幼儿事先画好的图画,画的内容是幼儿曾经走丢的情景。教师引导幼儿讲述何时何地走失,以及当时的感受。
画1:两岁时,在大楼旁走丢。幼儿哭,妈妈哭。
画2:三岁时,在65路车站走丢。妈妈头发竖起来。(妈妈发火了)。
画3:四岁时,在超市走丢。妈妈叉着腰。(妈妈有点生气)。
师:你们跟家里人走丢危险吗?
幼:危险。
师:有什么危险啊?
幼1:会被老拐子拐走。
幼2:会给坏人卖掉的。
幼3:坏人会把你骗到山上砍柴。
幼4:会被车子撞到。
幼5:爸爸、妈妈很想我。
师:所以出去时要跟着谁啊?
幼:爸爸、妈妈。
师:如果不是爸爸、妈妈带着出去的,你要跟着谁?
幼:爷爷、奶奶、阿公、阿婆、我们家人、舅舅。
师:不管是谁,谁带你出去你就要跟着谁。
3、游戏:跟大班的幼儿一起玩娃娃家。(大班幼儿扮演爸爸、妈妈,中班幼儿扮演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好,宝宝要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散步了,怎样跟着他们才不会走丢呢?
(部分幼儿进行游戏:大班幼儿领着中班幼儿”散步“)。
师:他们是怎么跟着爸爸、妈妈出去的?
幼:手拉手。
幼:拽着衣服。
(另外一部分幼儿进行游戏:大班幼儿双手拎着篮子,领着中班幼儿”散步“)。
师:你们是怎样跟着爸爸妈妈的?
幼:拽着衣服。
幼:搂着膀子、挽着胳膊。
师:当爸爸妈妈手里有东西,没办法拉着宝宝的手时,可以拉着他们的衣服或是挽着他们的胳臂。
4、游戏:去模拟超市中活动。
(幼儿开始游戏)。
师:有没有宝宝走丢啊?
幼:没有。
师:超市里的人那么多,你们怎么会不走丢的?
幼:拽着衣服。
幼:不能。
师:乱跑就会丢掉。今天你们有没有乱跑啊?
幼:没有。
师:宝宝们真能干。爸爸、妈妈抱抱你们的小宝宝。
5、看动画片——生活习惯,出门手拉手。
师:看看巧虎出门是怎样跟着爸爸妈妈的?
师:不管走到哪,都要手拉手。想跳的小朋友起来跟着小虎一起跳一跳。
幼:知道了。
(活动结束)。
三、活动效果。
使幼儿认识到了走丢的严重后果,知道出门的时候要怎样跟着家长才能不走丢,初步达到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目标。
四、活动反思。
(一)活动亮点。
此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抓住了教育契机。
契机1:最近班上有一幼儿走丢。
契机2:抓住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在中班进行这样的活动,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契机3:社会上拐卖小孩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活动不足。
情境中的诱惑性不是很大,且幼儿处于课堂环境中,有老师在反复强调,因此活动中所创设的环境跟实际环境相差甚远。
(三)活动建议。
1、在上课之前要跟举例子的幼儿打招呼,不能把孩子不好的事情在班上讲。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六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和轴对称两种形式。
2、初步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意识。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蝴蝶翅膀、蜜蜂翅膀、蜻蜓翅膀。
2、京剧脸谱、窗花、树叶、衣服、围巾等分类展示在教室环境中。
3、纸,剪刀若干。
4、春天的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感知对称。
2、分组操作:为蝴蝶、蜜蜂、蜻蜓找翅膀。请个别幼儿为背景图上的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配对。
3、幼儿展示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配对的理由(从颜色、形状、花纹的角度)。
4、教师小结:蝴蝶、蜜蜂和蜻蜓的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我们把这种形式叫轴对称。
二、找对称。
1、幼儿分组观察区域的树叶和花瓣,门、窗、玩具柜、衣物等物品,进入美工区观察脸谱、窗花、工艺品等美术作品,找找都有哪些物品是对称的。
2、师生分享:大家找到什么物品是对称的?为什么?
3、师:人体有哪些器官是对称的?动作可以对称吗?(请小朋友指出并做动作。)。
4、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对称的事物?(飞机的翅膀,汽车的车轮,树叶的叶脉等。)。
5、师:为什么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呢?(平稳、美丽、协调。)。
三、观察和比较。
1、老师请小朋友欣赏圆形的花盘子,盘子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中心有一圆点,周围有许多大小、颜色相同的图案。)。
2、师:它和轴对称的图案一样吗?(不一样。)。
3、教师小结:这种也是对称的图案,它以圆点为中心点,周围的图案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完全相同,叫点对称。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七
1、初步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
2、学习从左到右排列实物。
3、体验参加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正确的总数。
ppt(三只兔子、三根萝卜、声音)、橡皮泥、穿珠子、洞动板。
一、开始部分:熟悉1—5的数名。
手指律动:一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条毛毛虫。
两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把小剪刀。
三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把小叉子。
四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把小扇子。
五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把小喷壶。
二、基本部分。
1、初步学习点数。
a、ppt声音“我太喜欢你们的表演了!”ppt出示一只兔子。
教师提问有几只兔子。(一只)。
b、ppt声音“等等,我也来啦!”ppt再出示一只兔子。
教师提问:“一共有几只兔子?”
师幼一起点数:12,一共有两只兔子。
c、ppt声音“哎,还有我呢!”出示第三只兔子。
师幼一起点数:123,一共有三只兔子。
2、集体练习点数。
a、出示兔子带来的礼物,师幼一起点数有几盒礼物。(3盒)。
b、分别打开三个盒子,并点数每盒中的礼物数量。(都是3)。
c、ppt出示三根萝卜,请个别幼儿来点数老师送给小兔子几根萝卜,注意强调幼儿说出总数。
3、分组操作活动:
第一组,穿珠子(每个幼儿一份材料,2或3颗珠子。)。
第二组,橡皮泥(每个幼儿2或3块橡皮泥。)。
第三组,洞动板(每个幼儿有三只兔子和三把青草。)。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幼儿整理学具。
引导幼儿来点数周围环境中的'物品数量。
本次活动利用同期进行的科学活动《小动物爱吃什么》,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通过点数幼儿喜欢的兔子以及兔子送来的三种礼物,到后来小朋友给兔子回礼,在故事情境中幼儿主动地反复练习点数。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八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并计算;
2、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分类整理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玩具店、食品店、文具店图片各一张;
2、常见玩具、食品、文具等若干;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最喜欢什么礼物,这种礼物可以在什么地方买到。
2、教师确定某类物品的用途,请幼儿说出该类型的物品有哪些。
(2)、请几位幼儿回答。
(3)、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列举物品名称,请幼儿自主分类。
(1)、教师将幼儿分成几组,为每组幼儿准备一些常见的物品,幼儿自主分类完成后,请幼儿点数每一类物品的数量。
(2)、幼儿以组为单位进行操作。
(3)、各组幼儿之间相互检查交流。
4、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九
1、让学生知道四季的划分,以及生日在什么季节。
2、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
3、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性。
4、能根据统计图的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并能进行合理的.推测。
5、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性。
2、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性。
3、能根据统计图的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并能进行合理的推测。
(一)创设情境,体验统计的必要性。(播放音乐)。
1、以国庆节为契机,引出生日月份。
2、学习季节及季节的划分。
为了方便,我们约定,三、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3、导入新课,生日——统计。
(二)亲历统计,
1、回忆调查方法。
(板书:排一排、举手、递纸条、起立)。
2、明确小组合作内容及要求。
3、小组合作调查,完成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巡视并帮助,适当激励。
4、汇报交流。
注意检验统计结果是否正确。
5、全班生日情况统计。
(三)分析统计结果,提出并解决问题。
1、请根据统计图的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
(补充)。
2、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四)全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拓展延伸(机动)。
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把统计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
3、反馈本课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生日——统计。
调查方法:举手、起立......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十
1.知道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
2.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并初步了解班级的其他同伴。
3.乐于和同伴、老师交往,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生活。
重难点:怎样自己介绍,与同伴交流,体验集体生活。
1.板书。
2.白纸、勾线笔若干。
1.组织教学。
2.教师自己介绍,与幼儿交朋友。
b.出示板书,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工作、兴趣、爱好等。
c.教师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自己介绍。
d.师小结:自己介绍的时候声音要响亮,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以前所在班级和现在所在班级等。还有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
3.引导幼儿利用纸和笔制作自己的“名片”。
4.幼儿分组与同伴相互介绍、相互了解。
5.每组推荐一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自己介绍。
6.以儿歌“找朋友”的方式结束活动。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感受劳动号子铿锵有力的特征。
2、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中团结协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
小朋友,大家看见工人叔叔们劳动的.时候嘴里会喊什么啊?
(加油……教师可做动作示意)。
二、欣赏学习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劳动歌曲,叫做《加油干》。
1、教师演唱(也可录音机放)。
事先提问:小朋友们先听老师唱一遍,听听看歌里面唱了什么?
教师演唱完整首歌曲,使幼儿感受歌曲明快的节奏。
幼儿回答(幼儿没有回答出来的歌词再重复放慢速度唱一遍)。
2、根据图谱引导幼儿喊出劳动号子。
师:这是一首表现劳动者快乐的劳动的歌曲,老师唱前面的部分,大家试着喊出刚才的劳动号子。如嗬嗨(在幼儿喊出劳动号子的时候,教师出示图谱,帮助记忆)。
重复一遍。
教师:我们在“嗬嗨”这些劳动号子的时候能做些什么动作为自己加油啊?(握拳)。
那我们加上动作再来唱一遍。
3、学习整首歌曲。
(幼儿若不记得,教师再唱一遍,学会歌词,加油干呀么,只听那一声)。
钢琴伴奏,幼儿学习。
三、歌曲与表演。
教师:好了,大家已经把歌曲学会了,现在我们来分组表演一下。这边的小朋友唱歌词,这边的小朋友唱劳动号子。(再角色互换一下)。
教师:这是一首表现劳动者快乐劳动的歌曲,小朋友们能说说你们知道哪些劳动者啊?(幼儿回答)。
现在你们就是那些劳动者,我们来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十二
1、理解歌曲内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运用肢体动作,感受并表现歌曲中休止符和间奏。
3、感受拉拉勾做好朋友的情境。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图谱、指偶、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拉勾勾》。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愿意吗?那我们来拉勾勾做朋友吧。
师:请你跟着我一起做(教师边念边做动作两遍)。
师:那我们现在来做好朋友拉拉勾吧!(教师边唱歌边与小朋友拉勾勾)。
二、欣赏歌曲《拉勾勾》,理解歌曲第一段。
1、教师有表情的清唱歌曲一遍。
师:能跟你们成为好朋友真开心,你们开心吗?可是有两个小朋友好像不开心我们听听看发生了什么!
提问:
师:刚才两个小朋友怎么了?他们开心吗?(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歌曲里面是怎么表现出不开心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2、欣赏第二遍,边唱边画休止符。
师:它是怎么表现不开心的?这是什么意思?
师:是的,生气了就不说话了,就会做这个动作。你也可以一起生气。
4、大家一起边做动作边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
1、师:两个小朋友生气了,不理对方了,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重新变成好朋友吗?(补充提问:刚才我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出示图谱)。
师:谁来跟我拉拉勾(教师与一名幼儿拉钩)师:我们一起跟你旁边的'小朋友拉拉勾吧!
师:咦,这中间的四条线什么意思?它们在两段的中间,是让我们休息一下。
师:这首歌真有意思,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又是好朋友,我们再来唱一唱吧!
2、出示指偶,师:这两个小动物生气了,我们一起用歌声来帮助他们成为好朋友吧!
三、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儿歌名字叫《拉勾勾》,以后我们好朋友生气了,也可以用这个方法重新变成好朋友。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1、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
2、图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谜语。
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
二、提问:
小朋友见过老鼠吗?你喜欢动画片里的老鼠吗?为什么?老师也认识一只小老鼠,他也有杰瑞的优点,他也很调皮,今天他还和泡泡糖发生了一个故事。小朋友一起来听音乐,猜一猜小老鼠和泡泡糖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三、听音乐。
四、猜一猜。
小朋友来猜一猜小老鼠和泡泡糖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五、看图谱听音乐。
六、教师讲述故事,引出游戏情节。
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今天天气真好!小老鼠决定去草坪上晒晒太阳!从小老鼠的洞到草坪上,需要经过老猫的家,所以,小老鼠要非常小心。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跑一跑,就要停下来,观察老猫醒了没有。终于跑到草坪上了,小老鼠可开心了!一打滚,就在草坪上翻了一个大跟头。突然,小老鼠发现脚上沾上了一颗大大的泡泡糖,怎么甩也甩不掉!小老鼠使劲的拽呀拽,哎哟!哎哟!泡泡糖就像长在小老鼠身上一样,刚从脚上拽开,又弹到手上,小老鼠不停的拽呀拽,可就是拽不下来!哎呀,不好了!老猫醒了,喵的叫了一声,小老鼠吓得使劲一拉,泡泡糖终于掉到地上,小老鼠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
七、游戏:
1、教师与幼儿倾听音乐,并与幼儿讨论音乐,跟随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
2、练习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的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结合音乐练习小老鼠跑的动作,要求幼儿跟上音乐节拍。
3、拽泡泡糖。
教师:“怎样把沾在脚上的泡泡糖拽下来?”
幼儿模仿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4、玩音乐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
提醒幼儿根据音乐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动作。
5、提问:泡泡糖还可以沾在身体什么地方?
幼儿讨论,并模仿动作,结合音乐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
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得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教学反思:
幼儿由于事前对教材分析比较透彻,对重点和难点把握比较准确,所以活动开展得还是比较顺利,幼儿在表演小老鼠的“走、看”和“拉泡泡糖”时能积极参与,表演得很还比较到位,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做得比较好,虽然幼儿有些兴奋,但在老师的提醒下也还是能“收得住”。
不足之处:
如果班里的孩子如果能分俩批上课,孩子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
设计意图:
小老鼠就是孩子们身边最常见的一种,它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小老鼠和泡泡糖》通过活泼欢快的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通过与幼儿玩游戏熟悉歌词,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2、帮助幼儿学会在有伴奏的情况下独立的唱准歌曲。
活动准备:
1、小图标。(提示歌词用,以图标代替歌词,如牙刷--刷牙,茶杯--漱口,毛巾--洗脸,梳子--梳头,剪刀--剪指甲,小手--洗手。)。
2、幼儿已经会玩游戏”猜猜我在做什么“。(游戏玩法:驾驶模仿某种生活动作,幼儿来猜测教师在做什么。)。
3、学习dvd、教学cd。
活动过程:
1、律动、练声。
(1)《日常生活模仿操》。
(2)《我们大家做的好》。
(3)《学做解放军》。
2、导入歌曲。
(1)幼儿通过玩游戏,初步熟悉记忆歌词的内容。
玩游戏”猜猜我在做什么“,理解歌词。
教师:刚刚小朋友做了《日常模仿动作》,小朋友记得自己都做了哪些动作呀?(刷牙、洗脸、梳头、扣纽扣。)教师:那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我在做什么“,你们要仔细看咯,猜猜黄老师在做什么?(教师模仿歌词中的清洁动作幼儿回答。教师按幼儿回答将图标一一展示出来。)。
(2)通过游戏,引出歌曲。
教师:刚才老师做了那么多的动作,小朋友学的也很好噢!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说的就是我们讲卫生,爱清洁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清洁歌》,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3、欣赏歌曲。
(1)教师完整的`演唱歌曲一遍。
教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呢?
(请幼儿完整回答:歌曲的名字叫《清洁歌》。)。
(2)运用小图标,让幼儿熟悉歌词的先后顺序。
教师:歌曲有三段,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里是先做了什么?(教师边唱,边拿出小图标。)。
(3)尝试按照歌曲的节奏来念诵歌词。
教师:那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把歌词有节奏的念出来好不好?(可以边拍手打着节奏念诵歌词。)。
4、学唱歌曲。
(1)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带领幼儿分句学念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随节奏学唱歌曲。
教师:那现在我想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
(3)幼儿随曲子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跟着节奏拍手,边唱歌曲。
活动延伸: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十五
在大班数学活动中,感知10以内数量、理解数字、会使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并不受物体大小、颜色、空间排列方式等的干扰正确判断数量是一项重要内容。我班幼儿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量,对10以内的数字有了简单的认识,并能使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之前我们学的是单一的感知某两个数的数量,把10以内的数量混合起来感知,大部分幼儿不能又快又清晰的判断出来。所以我选择了感知10以内数量的教学内容。在此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的数量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1、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游戏化是本次教学活动的特色之一。新《纲要》中特别强调了幼儿教育与游戏的关系,在科学领域中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幼儿最感兴趣的过生日为主题,通过取生日卡、小兔请吃水果、帮送礼物、跳集体舞等情节,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把教学目标寓于游戏之中,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探索,使孩子学得开心、学的快乐。
2、开放性教育思想。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给孩子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和探索空间,使幼儿的思想、行为、活动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同时结合启发性、开放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按意愿操作材料、自由结伴交流。
3、操作性教育思想。
实际操作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人人参与动手操作,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思考、探索,初步积累关于10以内数量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过程和结果,巩固感知10以内数量关系的认识,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4、尊重幼儿的学习、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
在本次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我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从感知数量到数物匹配到相等数量的围在一起,初步建立等量关系。而且在活动材料的提供及活动的组织上能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按能力随意愿选择操作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整个活动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注重操作与交流的动静交替,充分尊重幼儿学习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
1、感知10以内的数量。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
2、学习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等量关系。
3、鼓励幼儿大胆地参与数学操作及交流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师:实物投影仪;1—10的数字卡片、动物卡片、点子卡片;音乐磁带、录音机。
幼儿:操作一,使两排图形的数量一样多;操作二,数物匹配活动,操作三,数物拼版活动。
环境:每组桌上放有点子、数字或动物卡片;活动室另一边布置成小兔的家,小兔家布置一些生日气氛,桌上放置操作材料。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量。
(1)以小兔过生日为导入活动。
师: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小兔邀请我们和它一起过生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贺卡送给小兔,请你们打开卡片,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有几个?请个别幼儿介绍卡片上的内容。(有数字1—10,有1—10数量的动物图案,有1—10数量的点卡和水果卡)。
(2)游戏《开火车》。
师:我们一起乘小火车去小兔家吧。你们看,小火车来了,咦,火车的车厢上有什么呀?(数字)请小朋友拿好卡片,仔细看看卡片上的数量,到相应数字的车厢乘车,(例如:卡片上是8只小动物的就到8号车厢。)准备出发了!
(3)游戏《找座位》。
师:小兔家到了,我们一起祝小兔生日快乐。
小兔:请小朋友按卡片上的数量坐到相应号码的桌子上。
2、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1)不受排列影响,感知10以内数量。
小兔:谢谢大家和我一起过生日,我请大家吃水果,每桌派一个小朋友帮我分水果,你一桌有几个人就拿几份水果。
师:请大家说说你吃到了几块水果?
(2)幼儿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一:数数图上有几个小动物,贴上相应数量的水果图片。
操作活动二:观察动物数量,引导幼儿画线连接相应数量的水果和相应的数字。
操作活动三:观察动物的数量,启发幼儿用增加或减少的方法,使动物和水果一样多。
操作活动四:观察数字和实物的数量,引导幼儿进行数物匹配拼版活动。
操作评价: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帮助小兔分水果的?
3、结束活动。
今天你们开心吗?开心时你们会怎样?我们玩《找朋友》游戏吧,不过我有个小要求:每个小朋友戴上一个胸卡,等会跳到“找到我的好朋友“时,胸卡上相同数量的抱在一起。游戏完一遍后交换胸卡继续玩。
精选生日教案范文6。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纸奶奶过生日,她的子孙纷纷赶来祝寿,汇报自己的本领。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纸的种类越来越多。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运用童话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
1.课前准备。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准备课文中介绍的各种纸的实物或运用课件来展示。
2.本课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科学童话故事,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应借助“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多读多想,从中归纳出各种纸的性质与作用。应激发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获得思想启迪。
3.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不同纸的不同特点和用途,是本课的重点。理解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演课本剧,理解每一种纸的特点和用途,如避水纸的特点是不怕水,人们可以用它来做雨衣、游泳衣;耐热纸的特点就是不怕热,人们用它来炼钢和进行生物实验;食用纸是用食用纤维制成的,人们用它来印成报纸或书刊,读过后还可以拿来吃;容器纸的特点是表面上压一层薄铝箔,能耐高温,可以用来做饭、烧水;防锈纸的特点就是保护金属元件不生锈,人们用它来包装金属元件;速溶纸的特点就是能迅速溶解,人们用它制成了手帕、餐巾、水泥袋等。
4.朗读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如避水纸恭恭敬敬地对纸奶奶说;食用纸抢着介绍;防锈纸大声喊;速溶纸慢条斯理地说。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读中培养语感。
5.激发学生想象的火花,鼓励中国学习联盟胆想象、讨论:随着科技的进步,还能造出什么纸。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布置课文续写。
实用中班下学期开学常规教案反思(通用16篇)篇十六
活动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参与音乐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培养幼儿表演的兴趣.
3.巩固认识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能大胆表现歌曲《小手拍拍》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快乐游戏感受音乐。
1.随音乐,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就坐.
教师运用歌词,以儿歌为形式有节奏地朗诵,引导幼儿一起参与手指游戏,初步感知歌词内容.
采用集体、个别等游戏形式.
教师引导幼儿用歌声来参与游戏,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
二、运用图谱学习歌曲。
1.出示图谱,和幼儿一起进一步熟悉歌词,并在歌声中感受旋律.
2.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幼儿学习歌曲,演唱歌曲.
三、互动游戏快乐无限。
1.教师请一位幼儿合作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幼儿参与游戏.
3.引导幼儿自主寻找伙伴参与游戏.
四、延伸活动。
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互动,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音乐快乐活跃的节奏中游戏,能够充分的抓住幼儿的眼球,边玩边学习更加容易被幼儿接纳.在一开始就表明呆会儿会请最棒的小朋友上台来给大家表演,那么在学的时候无疑又给了幼儿们一种心理动力,启发他们敢于表现自己的欲望,培养努力向上、竞争的意识.而且从这一环节中还可以让老师去了解每个幼儿们的个性特征、学习特点.这堂课师生互动贯穿全堂,但是在课后感觉缺乏了一定的延伸性,在游戏的基础上还应该适当的加入一些拓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