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据书信的撰写要注意文风正式、语气恰当,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和亲密化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条据书信的内容应当准确无误,不能有任何错误或遗漏,以免引起误解或纠纷。强烈建议大家在撰写条据书信时,参考这些范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修改和运用。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一
1、谈话。
师:同学们,此刻是什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这是一个植树的好季节。(课件出示春天图,再出示同学们举着队旗走在山坡上去植树的情境图)。
生:应当是六年级的任务重些,因为他们大些。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分配给六年级同学的任务。
2、看图列式,口算。
课件出示六年级同学植树的任务:共要种树90棵,有3个班。
师:根据这图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
师:你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口答,师板书:90÷3=30(棵)。
课件依次出现五、四、三年级的植树任务,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口头说算式再口算结果。
教师板书:81÷3=52÷2=42÷2=21。
3、揭题。
生1:能够用计数器。
生2:估算、
生3:列竖式。
师:这些方法都行,要准确明白结果,能够用列竖式,也就是用笔算。看来,我们有必要用笔算来解决。这节课就来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1、学习例2。
师:52÷2=的竖式你认为该怎样写?请你在本子上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展示学生各种的竖式写法。
学生分小棒,汇报:你是怎样分的?请上台演示。
生1: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把1捆拆成10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5根。再把2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根。5+1=6,20+6=26根。
生2: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将1捆拆开和2根合在一齐再平均分两份。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先分2根,每份是1根。再把5捆平均分成2捆,还剩余的1捆拆开又平均分成5根,1+25=26根。
师生讨论得出比较合理化的方法:先分整捆,再分单根的。余下的一捆不能再整捆的分,要先拆开与单根的合并在一齐后再平均分成2份。
课件结合分小棒的过程再演算竖式一遍。
质疑,说算理。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教师提问:这次我先来提问大家。1、6是怎样来的?两个12分别表示什么?
简析刚才学生尝试做的几种错误的列竖式格式,让学生订正。
2、尝试笔算81÷3=。
个别板演,学生间互相提问,同桌互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辨析学生中出现的错题。
3、学习例1。
师:大家刚才口算出42÷2=21,此刻你会不会用笔算来解决呢?
试试看,把竖式列在本子上。
个别学生板演后,师: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你点名同学来回答。
生1: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2?
生2:第一步除后十位上怎样没有拉下来的数?
4、看书内化。
师:刚才这两题在书本第19、20页,同学们打开书本看看还有哪儿不明白的?
比较一下,这两题在笔算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
生:例1的被除数十位上除以一位数后没有剩余,例2有剩余。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自我说说看。
师:这两题还有什么相同点?
师生交流并小结算法。
1、基本练习。
列竖式计算36÷2、36÷3、36÷9。
比较它们的不一样点(被除数十位上被除数除够除还有剩余的、刚好整除的及不够除的三种类型)。
2、辨析练习:“确定对错,有错就改。”书本第21页第2题。
先独立练习,再团体反馈。
3、自选练习。在5分钟之内自选以下习题,再评出计算之星。
26÷284÷656÷775÷366÷664÷4。
85÷591÷755÷564÷856÷2。
出示综合应用题。
今日来听课的教师大约有84人在食堂吃中饭,食堂总管张师傅准备了。
9张桌子,每张桌子能够坐6人,够用吗?如果不够,还要再准备几张?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
师:经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这是一节朴实无华、扎扎实实的计算教学课,它体现了当今课改理念下计算教学的特点和本真,它为枯燥的计算教学洞开了一片可供学习和欣赏的天地。
1、选择教材中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图片作为本节的开篇情境,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猜想,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引入笔算除法的知识。在学习笔算前,允许学生用估算、口算与笔算的方法解决52÷2=,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一样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2、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笔算时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两个知识点,在设计时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操作构成表象,动脑想算理,动口说算法,及时规范竖式的写法、总结算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安排既体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又贴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操作、演示、归纳、概括等方法揭示具体到一般的规律,完成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3、安排学生安安静静的看书这一环节,令课堂上动静结合。使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内化所学的知识,并及时总结算法,加以归纳和概括,实现算理到算法的过渡。
4、练习设计把知识线与情感线串起来。基本练习三题中以新带旧,不但及时强化了新知,也复习了旧知,沟通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辨析练习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预防学生计算时出差错,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确定和推理。安排自选练习,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提议:
1、能够让学生经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体会今日的算式和算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加深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认识。
2、试商的方法主要看高位,而不是看个位。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想法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并加以拓展讲解。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二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学生朗读“冻僵”段,谈感受。
“舍己为人,做好牺牲前的准备……”
教师提问“镇定”、“安详”的意思。
评:训练学生随课文理解词语的本事。
3、猜猜“军需处长牺牲前想到了什么?”
评:那里学生回答很虚假造作,缺乏真情实感。
4、指导学生带着对老战士的崇敬之情配乐朗读“冻僵”段,谈感受。
“沉重,悲伤难过,悲痛,尊敬……”
评:朗读指导效果不明显。
5、找出将军情感变化的句子,谈感受。
“爱战士,对君处不满,爱兵如子……”
6、教师范读“将军愣住了……”段。
板书:
22丰碑。
舍己为人。
7、带着必胜的信心朗读课文最终一段。
评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精益求精的教师来说,一堂课结束后,总会留下一些遗憾。
这堂课的教案设计很好,看得出教师很用心。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留下一些遗憾。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重要的是以情打动人。但革命战争年代离学生很远,学生很难投入。把学生带入情境,是本节课的重点。这很需要教师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培养一种感情基调。唐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她直接进入主题,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导致下头的教学没有打动大部分的学生心灵。
让学生谈感受,这点子很好。但前面感情铺垫不够,学生的回答大多空泛虚假,口号式的,遗憾。
对于学生错误,如:用“恼怒成羞”形容将军。首先,应是“恼羞成怒”,再次,这个词用在那里不适合。
整堂课节奏拖沓,时光把握不好。如:“贴”字纠缠了很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才答到点子上。由于前面花费了很多时光,导致“将军”这条明线没有深入分析。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三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1、这些词语还认识吗?(钓鱼、从未见过、允许、遵守规定、铭刻)。
2、回忆课文写了什么?你能这些词语说出来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钓鱼”、“放鱼”)。
第一板块:
1、由学生的回答开始,教师:钓鱼和放鱼的孩子的此刻的情景吗?
2、引导读课文一到四小节:
b、引导读读课文一到四小节。学生读课文。(要求自由读)。
3、读书交流:一到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踊跃)。
1)课文写……。
2)我感受到那里景色很美;
4)我读懂了他们高兴:两个感叹号。
5)我读懂了他们钓到的鱼很大:弧形(读出“大”来),还有谁明白这条鱼很大?(大家伙)并且是大鲈鱼。
6)引导读:“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三人)。
7)此时,传来了爸爸的声音。我们来读读课文中爸爸的语言。(学生读书)。
a。出示课件:父子的对话:爸爸:“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b。引导学生朗读这些话语:a、分主角;b、抓重点词语;
c。汤姆为什么要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d。汤姆不肯放鱼的原因是什么?(听课疑问:孩子们,别人回答问题时,你静静坐着脑子里在想什么?)。
e。介绍“规定”,问:“明白了吗?”
f。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朗读,强调语气(斩钉截铁):“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当遵守规定。”先分别指读,之后邀请男子汉齐读;g。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用“不管……都……”说说生活中的事情。(学生表达,教师评价)。
四、小结板书:自觉遵守规定。
第二板块:
五、相信爸爸的这句话对大家的启发必须很深,我们一齐来读这句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当遵守规定。”(齐读)。
七、出示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要求学生把刚才的提议“用起来”;
八、提出新的要求:“加入动作、表情、道具”增强表达效果;出示课件配合,师生配合。
九、爸爸和小汤姆争论的结果如何?此时的心境如何?(邀请数名学生回答)。
第三板块:
十、教师小结学生回答。从“后悔”过渡到下文。
十一、讨论:后悔吗?(要求学生帮帮忙)。
十三、教师总结全文,出示课件:“转眼间……不出所料……道德只是个很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是实践起来却很难……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十五、再次朗读:“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当遵守规定。”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四
1、整队,师生问好。
2、热身运动:a、围绕操场跑步两圈,b、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腹部运动、跳跃运动、前后压腿运动、手脚腕关节运动。
3、宣布教学内容《连续前滚翻》。
4、师让生在垫子前面站立,后让学生坐在垫子上。
1、教师示范前滚翻动作。
2、教师讲解、示范,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每生一垫,前后摆动,两手抱小腿:团身滚动——抱小腿——撑地。
3、学习前滚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练习前滚翻。
4、纠正动作,用头的后部,蹬腿收腿、低头团胸。
5、连续前滚翻(下蹲,两手撑地,蹬腿收腿)讲解示范,学生展示动作、练习,挑战连续前滚翻。
6、教师再次纠正动作:下蹲,两手撑地,蹬腿收腿。
7、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练习,同学们终于完成了任务,同学们纷纷祝贺。
让学生听轻音乐进行放松: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做丢手绢的游戏。小结,下课。
点评:
1,选择教材,组织形式,符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准备不够充分,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动作要领,练习时间稍长,学生有点累。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五
上课铃响后,学生还是比较吵闹,教师立刻采取措施——这堂课采取小组加分制,这决定今日小组作业的多少,放学的快慢;刚才第二小组坐的最端正,加三分。
1、大家一齐齐读课题——“长相思”预备起。
2、“长相思”是词牌名。这首诗还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字数不对称,有长有短。
朗读古诗,回答诗中哪个字是多音字——“畔”
1、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讨论中有什么问题。
(学生):“风一更雪一更”什么意思?
(教师):哪个同学能够帮一帮他。
除了这句不懂,还有什么不懂?好,都懂了,我来考考大家。
3、逐句品读。
“风一更雪一更”,读到这一句时,你能想象到当时的天气是怎样样的?
(学生):当时下着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迎面吹来。
(教师):还有其他表达吗?
(学生):士兵们走遍了千山万水……山崖险峻,河上结冰,可是他们都没有放下。
(教师):还有其他表达吗?错了并不可怕,教师欣赏你开动脑筋。
这些环境描述都突出了什么——行军之难。
当时诗人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可是行军之地仅有什么?
本诗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抒情叙事抒情。
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小练笔:假如你是纳兰性德,经历了行军之难。请你把当时行军的环境具体描述下来。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六
1、整队,师生问好。
2、热身运动:
a、围绕操场跑步两圈。
b、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腹部运动、跳跃运动、前后压腿运动、手脚腕关节运动。
3、宣布教学内容《连续前滚翻》。
4、师让生在垫子前面站立,后让学生坐在垫子上。
1、教师示范前滚翻动作。
2、教师讲解、示范,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每生一垫,前后摆动,两手抱小腿:团身滚动——抱小腿——撑地。
3、学习前滚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练习前滚翻。
4、纠正动作,用头的后部,蹬腿收腿、低头团胸。
5、连续前滚翻(下蹲,两手撑地,蹬腿收腿)讲解示范,学生展示动作、练习——挑战连续前滚翻。教师再次纠正动作:下蹲,两手撑地,蹬腿收腿。
6、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练习,同学们终于完成了任务,同学们纷纷祝贺。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咏华山。(生齐读课题)。
2、(出示寇准写的诗)指名读。
(出示课件)啊!华山真高哇!(指名读)。
3、是呀,华山真高呀,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华山的高?(生在第二自然段中边读边找)。
轻声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讨论)。
齐读。
4、在第二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写了华山的高呢,看看谁最细心,能把这句话找出来。
(出示课件)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指黑板)是呀,难怪小寇准会从心底发出惊叹:
生齐读:啊!华山真高哇!
5、小朋友们都被华山险峻的风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发出了赞叹,这就是——(指课件齐说:情不自禁)。
过渡:小寇准也和大家一样,情不自禁地赞美起华山来。
1、课件出示诗句。
(1)生在课文中找诗句的意思。
(2)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仅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意思?(出示古诗和句意。)。
(3)哪句话写了“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思呢?(出示古诗和句意)。
(4)理解“回首”的意思。
(5)请女生读诗句,男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2、点题,像我们这样赞美华山就是——(指课题)咏华山。
3、是呀,小寇准小小年纪就能做出这样的好诗,难怪先生连连点头称赞:(——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说)。
4、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咏华山!齐读课文。
1、供给课前收集的描述山的诗,生自由练读。
2、指名上台朗诵,师配乐。
3、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关于山的古诗。
(出示)岁华齐。
1、学习“山字头”,领读。
2、看一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你们看,这三个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生描红,师巡视。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八
活动目标:1、理解“动物出租公司”是出租动物帮忙别人解决困难的并体验“出租公司”给别人带来了方便和快乐的情感。
2、在看看,讲讲,议议的过程中,提高观察与分析潜力。
活动过程:开始:一、导入这天,森林里开了一家出租公司。
师:什么叫出租车?——借东西给人家。
基本:二、老师提问。
师:猜猜什么东西能够借给人家?——车子借给人家。
三、出示图标。
师:出租公司里有什么呀?——小鸟,狗,袋鼠。
师:动物借给人家有什么用?——狗能够看门。
四、出示图标小女孩。
师:谁来了?——小女孩。
师:小女孩的围巾吹到了树上,谁能够帮她找回围巾?为什么?——小鸟。能够飞过去把围巾拿下来。
五、出示图标老爷爷。
师:又来了个老爷爷,他想找个动物陪陪他,谁能够呢?——袋鼠。小狗跟他一齐玩。
六、出示图标妈妈。
师:妈妈买了这么多的东西,谁能够帮她运会去?——袋鼠,能够跳,它的袋子能够的。
七、招聘动物。
请小朋友扮演动物,看看他能不能被聘用。
八、怎样对待小动物。
师: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活动评价: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刚开始幼儿还是没能理解“出租公司”的意思,我认为目标还是没有到达。整个过程很清晰,一层一层连续下去,还让幼儿大胆地表演,这一点蛮好的,让幼儿学会了观察。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九
板书:
1、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导入新课)。
2、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3、自选方式朗读课文“个别,小组”,儿子和有钱媳妇,畜。生不如,传疯了。
4、启发式提问(弄清事情起因和结果,激起学生好奇心)。
5、学生提问题,自然过渡到“过程”
6、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
板书:画多许多小骆驼。
许多骆驼头。
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
7、用“虽然……可是……”句式评三个徒弟的画。
8、猜猜“大徒弟、二徒弟会对小徒弟说什么话?”(主角扮演)。
评:主角扮演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梁教师抓住这一点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很好!
9、让两位学生站起来读ppt上的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
提问:你明白这幅画妙在何处?
10、教师读故事:“深山藏古寺”,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中情景。
提问:皇帝会喜欢哪一幅画?
给四幅画分别起名。
评析:
杨教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她是个善于调控课堂的教师。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
貴州斗牛现场失控,太惨了。
教师用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导出新课。该故事与课文中画骆驼的故事类比,立意都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导出课文题目。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有良好的教师语言艺术。“我觉得你说得异常好,只是声音再大一点。”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整堂课的总体设计是故事连故事,进行师生互动,进取,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但我认为连续四个相似的故事,没有必要,反而缩短了课文的学习时光,显得喧宾夺主。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十
2、关系:大苹果每千克价格比小苹果贵3元。
第一种方法
第一步:假设 小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第二步 表示 大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第二种方法
第一步:假设 大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第二步 表示 小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3、总结:
先假设字母(大胆)
再表示关系(小心)
六、回顾与总结:
1、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
3、还有什么问题?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十一
1、教师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今日我们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鲸。(播放录像)。
3、看到这翻腾、跃动的鲸,你最想明白些什么?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指名读。
肚肺腭胎。
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是身体的某一部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请学生上台把这些生字写在板画上。
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景,读中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关键句,懂得读书时要抓住重点。
(1)鲸有一个十分大的特点,用了个字把它写在手掌上。
大,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了不起。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它读成一句话。
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3)指名读第4自然段。
这节第一句话与其它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设问)。
1、能换一个词说鲸大吗?
生:巨大。
生:庞大。
生:庞然大物。
2、异常大、十分大、极其大,大家说了很多大的词,你看,课文有这样写大吗?把写大的词句找出来。
为什么同象比?
生:象是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你能真的能到鲸的嘴里去吗?
生:那是假设。
3、聘请高级解说员介绍一下鲸的大。
4、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短短的一段话作者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板书:多种说明方法)。
1、刚才我们在研究鲸大的特点,那课文仅仅是介绍这个特点吗?
2、片断出示,同学们看看与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要用2个很长?
生:一个很长不够。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很长”、“渐渐”、“完全”、“整个”等词的意思。
同学们,这些词一个都不能少,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板书:精确的语言表达)。
3、再读这段话,把刚才我们忽视的词强调出来。
4、出示句式:我们明白鲸适应了海洋的生活,可是,你可别忘了。
1、读第4、5节,了解鲸的习性。
2、围绕齿、须鲸的特点,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说本事。
点评:
林教师一上来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充满活力的语言,加上精彩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林教师别具心裁的运用小转盘让学生发现这些生字的规律,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这些字的记忆,还让学生明白了这些生字分别指鲸的哪个部位。
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学会思考。
由浅入深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既发展了学生思辩本事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本事。
板书:
作比较。
多种说明方法。
列数字。
假设。
精确的语言表达。
总评:
林教师的课太生动了,学生自始自终坚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多么难得呀!
林教师教于学到达和谐完美的统一,灵活运用合理地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本事;还采用带问题朗读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此精彩的课,让我一辈子难忘。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十二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和梯形的定义。
三、画一画: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梯形和三角形。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填一填: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之间的关系。
听课
评议
从情境图中找出并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十三
20xx年4月2日我有幸听了城关小学王丽英教师的关于“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收获颇丰。王丽英教师不仅仅关注知识和结论,更关注过程、方法与情感。努力地经过数学学习使孩子抓住数学的本质,品味数学的真谛,体验数学学习的欢乐,并带着无限的乐趣投身到更广博的数学海洋中。在“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比较与联系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创造时空,让数学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我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首先,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趣味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其次,我们应清楚“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没有问题也就无从研究。在问题的解决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激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其三、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几点:
1.注重学生收集信息。
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的本事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供给的相关信息。仅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供给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所以,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景,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解题方法,异常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我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供给帮忙。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构成。
王丽英教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十四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与要求。
4.检查服装与器材,安排见习生。
(二)200米*2圈。
(三)热身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腹背运动。
6.手腕、脚踝关节。
7.弓步压腿。
8.跨栏坐。
1.向前连续立定跳远5个*3组10’。
2..仰卧起坐30个*3组。
3自由活动。
1.整队。
2.放松练习。
3.总体评价。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十五
1、大家一齐齐读课题——“秋思”预备起。
2、“秋思”是什么意思呢?——思念家人。
诗中哪个字是多音字——“重”(chong)。
1、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2、讨论中有什么问题。
(学生):“复恐匆匆说不尽”是什么意思?
(教师):哪个同学能够帮一帮他。
除了这句不懂,还有什么不懂?好,都懂了,我来考考大家。
3、逐句品读。
“洛阳城里见秋风”讲的是哪个季节?——秋天。秋天来了,用你的话来描绘一下。
“见”是无形的,把它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比如:叶子在瑟瑟秋风中悄然飘落。
“行人临发又开封”,如果你是张籍,你会对捎信的人说什么?
张籍,请问你在信中写了什么?
(请四五个同学回答,并加分)。
本诗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抒情。
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小练笔:如果你是张籍,你会对远方的家人说什么?把它写下来。
实用小学体育听课记录(通用16篇)篇十六
课堂是学习知识最多的地方,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是每一个小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在这里呢,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希望你认真学习我们到来的知识。
一、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导入:(8:00)。
1、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
2、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3、观看录象资料。(8:09)。
(二)学习课文。
1、集体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与同学交流。(8:13)。
(2)投影出示文中的词语,检查朗读。
(3)指名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学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写很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指导理解“抽出”
(4)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8:18)。
2、小组学习其余部分。
(1)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2)分小组学习描写夏、秋、冬部分的内容。(8:20)。
3、交流讨论。
(1)指名回答夏、秋、冬描写的景物。(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3)如果要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在什么季节?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朗读课文。(8:35)。
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
(四)深入理解课文。
1、板书花园、宝库。
2、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
(五)作业:可以写写自己的家乡。
点评:
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里可只留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去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在最后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提升。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就是上面文章中为同学们带来了整理了。希望你认真阅读我们带来的听课记录,这样才可以帮助你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