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通过励志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毅力。规划好文章的结构,让每一个段落都有自己的论点和论据。总结是对自己努力的记录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励志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示。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一
本学期我带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和八年级两个班的地理,现在考试已经结束,我将期中考试的情况做一。
总结。
七年级及格率分别为七一:49%,七二:19%,七三:30%,七四:28%。八年级及格率为八一:13%,八二:27%。七年级试卷涉及前两章的知识,但更侧重第一章,考查分数有60多分。本套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测试卷选择题50%,综合题50%。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八年级地理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通过对试卷的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就占了5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有一部分题目基础性强,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点、稍加用心即可得分。还有一部分,重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题目较灵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当然,关键是要细心、灵活,死板、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并赋予不同的问题情境。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本试卷考察的方面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
(一)单选题:第2、5、7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基础掌握不够牢固,审题不仔细造成的。
读图分析题: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结合本试题的难易度,本次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应该说,不管是学生个体之间还是班级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从自身方面分析,我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还需更加周全,照顾到不同兴趣点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活动,只有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有收获,有长进。
其次,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还比较扎实,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应该多提、多问,做到及时复习、及时巩固。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2、教师教学。
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只会说,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
4、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予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金钟中学。
2013.11.12。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二
本次地理试卷是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南,以单元练习样式为模板,从学习运用、理解感悟、表达交流三个方面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视能力的考查,既注重贴近学生生活,更致力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较为全面的考察了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试题展现了如下主要特点。
(1)科学性。本次命题紧扣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问题设置科学、合理,问题立意明确,语言精练,问题阐述清楚、严谨,没有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
(2)基础性。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自然地理,学习内容多涉及抽象的天体运用和大气运动。因此,试题从设问形式、命题的立意、展示的方式紧密地反映基本知识的展现和巩固,根本的目的还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综合性。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改试卷中多个问题要求学生一定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并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特点。
全年级共有480余名学生参加检测,在480份试卷中抽取50余份试卷进行抽样,现将分析的结果和由此产生的一些思考说明如下:
一、 数据分析与对比
2
3
决问题的能力也亟待解决。也提示教师在下一阶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试题。
二、存在问题
1.基础性问题答题错误率仍然很高,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状况不容乐观。比如选择题的第2题,当北京时间为8月20日20时,问日本东京为几时?这个问题就是市区的基本运算,北京时间为东8区的区时,而东京用东9区的区时,东8区比东9区晚1个小时,所以东9区(东京时间)为21时。从这里不难看到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还不熟练,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强化。
2.作答开放性问题的灵活性不够。比如在综合题43题,n处岩石为侵入性岩浆岩,在其影响下,附近的岩石可能转变为变质岩。在课本上有类似的问题,课堂上也曾经强调,但是这里大部分同学没有作答出来,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还不够,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加以改进。
3.学生答题不规范现象多。现象1:错别字多,如“流水冲积作用”写成“流水冲击作用”;现象2:用于不规范,如“适合呼吸的大气”答成“有大气层”。
4.作图题得分不高。在本次综合题的42题中,第2小题让学生在图中画出a、b两个气流的流动方向,应该作向上的箭头。但是很多学生作反了,有的同学没有搞清题意,没有作出箭头,该项得分为0。
三、教学建议
(一)从教师层面来看,需要改进之处:
1.从期中考试的结果来看,对于试题难度较低、水平较高的试题,学生得分却偏低,表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存在问题。对此,教师平时要加强学生的答题规范性训练,审题清晰,使用专业术语,书写规范、工整,杜绝错别字和自以为是的答案。
2.教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生活以及国内、国际热点问题,并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在设计地理问题时候,尽可能让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在答题时候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注意地理图表的使用和判读,让学生学会从图表中总结、分析和获取有效地理信息。
4.教学中还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强化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成长、生活和生产等终生发展有用的知识的培养。
(二)学生需要调整的地方:
1.扎实基础,提高自身能力,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2.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生产、生活的实际,国内和国际的社会热点,社会新闻与社会热点大事件,将所学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相联系。
4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考试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其形成勤学好问、善于探究的习惯。学习时候做到图不离手、勤读图和看图,答题时能够从图片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得出答案。考试过程中,书写认真、规范,运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它表达方式,准确描述或说明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地理特征和地理过程等,答案力求直奔主题,抓住要点。
连云港市田家炳地理组 邱雁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5
一、分析学生
1、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
七年级整一个年级在开学后的这两个月,对地理这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比较高。七年级1班课堂气氛是最活跃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也比较热衷于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成果的积极性也很高,在该班学生基本适应了思品课的那套模式: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学生自主评价——教师总体评价。七年级2班,该班相对于其他三个班来说,学生的思想比较成熟,学生普遍比较有个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但是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个别学生比较浮躁。七年级3班,学生比较好动,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很多时候部分学生活跃的思维并不是用在课堂该思考、该讨论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插话、喜欢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很认真的,也很勤奋,但是课堂上就是那几个学生总是喜欢大声说话、插话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七年级4班,这个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最好的,学生的自律能力非常强,非常地懂事、乖巧,班风非常好,大部分孩子都是很想学习的。该班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也很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但相对于1班来说,该班的学生有点内敛,小组汇报或者展示比较羞涩,不太愿意展示或者汇报,课堂效果相对于1班来说那么明显,但是该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勤奋,能认真对待平时的课后检测练习。
2、学生的个体分析,主要分析典型
2班:张敬诺 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 属于懒散型的,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做作业,有时候做作业也是应付式完成。该生只要放多点心思在学习上,成绩还是能够提上去的。
2班:张旭 该学生乖巧、善良、憨厚,上课认真听讲,对于会的问题会积极举手回答,但是该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强,思维、反应比较慢,学习缺乏方法,如果能多关注该学生,多辅导,成绩应该慢慢提上来的。
3班:李宇轩 该学生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讲,上课经常开小差,玩小动作,课堂上喜欢说话,从其学习态度来看,基本上是放弃学业。
3班:罗德城 中美混血儿,英语非常好,很乐于教班上同学讲英语,很有礼貌,有自己的思想,有个性;但是上课经常神游,主要原因是提不起对各学科(除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对待作业马虎,甚至不交作业。
3班:沈煜 该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比较勤奋、刻苦,上课也比较认真,但是该生反应比较慢,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不强,属于特困生。
3班:李俊峰 该生上课容易走神、分心,偶尔还会开小差,学习自觉性不高,需要老师的监督,学习比较被动;该孩子内心有点脆弱,需要多关注,多了解该孩子,端正其学习态度。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总分100分,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单项选择题40分,综合题60分,考试时间是60分钟。整份试卷难度比例:易﹕中﹕难=6﹕3﹕1。试卷考察的范围是第一、二章,其重点是经纬网、海陆分布和地形,试卷考察的知识点覆盖了第一、二章的所有内容。
本次考试的平均分是60.10,及格率是46.07%,优秀率是15.73%。具体情况如下:
本次考试失分的原因:
(1)单项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平均分是27.41。单项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简单的题目,例如一些识记类的题目,学生基本都能够得分,但考察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题目,得分率比较低,例如:第三题:
妮妮说她去旅游时照了一张非常有意义的照片,照片上她两只脚分别踏在南、北半球上。这个地点可能在( )。这道题考察学生的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如果直接问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回答得出来,间接地问,学生一时就难以把思维转过来。这主要原因是平时缺乏针对性练习的训练。
(2)综合题:共四道大题,四道综合题几乎覆盖了第一章、第二章的所有要掌握的知识点。这张卷子的综合题,与其说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如说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综合题共60分,平均分是32.69分,其中有35分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从这个分数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基本要识记的没有识记(例如七大洲四大洋,部分学生还不能把名字记住),这主要是平时授课时没有加以巩固和复习。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如:海拔),学生仍然比较模糊,似懂非懂,主要还是归因于基础知识不过关。
(3)综合来看,存在问题:
第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平时课堂上不注意听课,学习自觉性差,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
第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原理比较模糊, 学习“蜻蜓点水式”。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缺乏知识理解与灵活应用的能力,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 第三,审题不清,图文结合与实际分析能力欠缺,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不懂得如何从图表或是背景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
三、教学情况分析(分析自身原因)
1、工作状态。初中地理的教学,我感到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从来没有接触过地理教学,现在要任七年级的地理老师,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与政治不一样,地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点偏理的学科;通过地理的教学,我有机会去摸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很感谢学校能够给我这个平台,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
2、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对于整一册书,很直接地说我并有完全吃透吃深,但是对于上每一节,我会查阅很多资料去了解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去了解别人是怎样来处理知识点的,然后又会费很长时间去备课。尽管如此,但是总是很多时候不尽人意,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一个知识点使用哪一种教法经常费很长时间去琢磨。
3、组织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像政治一样,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引起学生的兴趣,毕竟像地理这些学科,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七年级上册主要是地理的入门知识,知识点比较多,要学会读的图很多。很多时候我都不会把知识点讲得有趣,不懂得怎样引导学生乐于去读图,静下心去读图,这样教学效果明显不尽人意。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1、自身不足的改进
这次的期中考试学生成绩糟糕,很主要原因是跟我的课堂教学有关,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知识点的处理不够恰当,没有好好把握住课堂40分钟,学完一章节后,比较少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没有落实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在下半学期,首先,就要吸取上半学期的教训,总结一下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是很难接受的,讲授哪种类型的知识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总结上半学期的经验,好好规划下半学期的教学。其次就是要好好钻研教材,摸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学习地理很有用,善于去创设各种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一定要充分准备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地理学科成绩的重要机会、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打好基础知识关,提高综合地理能力。
2、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地理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课本中的插图,要引导学生填图、绘图,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使学会上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
试卷结构
本次地理试卷,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为50分,非选择题50分,考查知识的内容包括四册地理的所有内容。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而且比较细,反映了这次检测的主要目的:对学生进行学科基础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全面检测。知识的考察侧重于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和基本原理的考查,非选择题考查同学们的平时实际探究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突现.
试卷基本特点
本次地理试卷归纳起来体现出如下几大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表现在试题覆盖面广,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各单元中都有题目,不仅知识布局比较合理,而且主次比较分明,越是重点的、关键的内容所出题目较多、占的比重较大。本套试题难度不大,得分率(难度值)约为76%,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多数学生都能答出大部分题目,比较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2、重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目前教学积极倡导的的一种学习方式。为此,本试卷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对学生着重进行了考查,如非选择题第35,36题。
3、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4、联系实际。本试卷在试题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使考题真正体现灵活性、社会性和适用性。如第31题体现得较好。
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9题、12题、13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属于审题不清,温带看成温度带等,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2、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黄土高原地形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黄土高原这块内容,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但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失分较多,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3、材料分析题答题情况分析
题目出的是课本当中的信息传递内容,是关于北京城市问题的,卷子上也有材料,回答内容一目了然,但个别学生还是答的不够全面,失去了一半的分数,主要原因是学生看材料时不细心造成的。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不足之处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4题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得分不高。第1题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虽是简答题,但如果脑中有图的话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思考与对策:
1、重视教材中的有关图、表,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用图、表、多媒体的形式来描述是生物学常用的一个手段,它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具有简单、明了和形象的特点,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的能力。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查找相关的图片资料及其相关说明。
2、注意培养阅读理解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阅读信息时抓不住要点,抓不住能用于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见到新材料、新情境,不能从知识网络中准确选取知识进行迁移解决问题,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3、教者要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生物学科主干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多渠道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三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一) 、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占4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人口最多的省和直辖市”、“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黄金水道”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50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省区轮廓”到“中国的地形”、从“中国气候”到“长江、黄河”、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一)、单选题:第2、3、4、5、6、7、11、15、17、19、20、22
等小题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比较好一些。第8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济源的干湿类型。第3、4、9、12、21、25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各省区轮廓、山脉、地形区等地理事物的具体位置。
(二)、读图分析题:第26小题填写各省少数民族名称。尽管这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题,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第27小题判断我国的地形名称,错误较多的是第(3)小题,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第28小题关于长江黄河的读图练习,这是本份试卷中学生出错较少的题,少数同学在第3小题出现了错误,多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四
1、这份试卷题量比较适中,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占40%,综合题占60%。试题内容覆盖面比较广,地形、气候、人口、国家、山川河流、常识性的地理世界之最等知识点均有涉及,重点考察了学生的读图、记忆能力,但是对农业和经济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如农矿产品、工农业发展状况。
2、读图题所占比重过大,难度适宜。
属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思考型题目。难度较大。同时涉及了中东石油分布、产地和输出路线、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三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学生普遍这一题错得比较多,原因就是学生不会知识的迁移和相互联系。
第3题:考察欧洲西部的自然风光、旅游景点几某国首都等。一个需要学生看地图,难度较大,学生错的较多。
第4题:考察的是南、北极地区。包括如何分辨难、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在海陆分布和气候状况方面的特点。
二、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七年级两个班级82人全部参加考试。平均分为67.2第一题选择题错误率高的题有:
2、5、9、11、14、15、18第二题综合题(读图题)错误率较高的题有:第2题、(1)(2)(4)、第4题(2)(3)。
三、典型错例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学生容易把东南亚这个地形特点混淆,正确答案是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学生容易选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
有些同学把拉丁美洲的范围弄的不是很清晰。
关于美国的农业带的考察学生如果没有地理空间概念,很容易选错。
(二)综合题。
第2题:涉及了中东石油分布、产地和输出路线、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三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学生普遍这一题错得比较多,原因就是学生不会知识的迁移和相互联系,容易把一些海峡、大洋、大洲弄混。
(针对典型错误分析,做出教学反思,并提出教学建议。)1.重视对地图中地理事物的记忆。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熟记基础知识。
3.注意把握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到理解透彻,记忆熟练。
4.强化地图教学,加强读图能力培养。上课时我觉得用多媒体教学好,图文并茂,我们上课把要讲的地理事物在多媒体中以图体现,天长日久学生就会有印象,形成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五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试卷题型灵活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读图分析题、拓展提高题和活动天地。选择题20小题占20分,填空题占13分,读图分析题占41分,分值比重最大,拓展提高题2小题占8分,活动天地占13分。题型结构比较合理,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
2、本套试题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全面,考查题型新颖。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灵活性。试题突出教材重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第二章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
3、考题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题目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部分考点都能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占用了较大比例。学生在轻松中学会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整体上看,是一套较科学的期末考试试卷。
二、成绩统计及分析。
1、本次考试实际参考人数120人,平均分36.11,优秀率3.33%,及格率13.33%,低分率21%。
2、本次考试最高分87分,最低分9分。60—80分,19人;60—50分,23人;50—30分,59人;30分以下有19人。
3、(1)选择题分析;共有20小题,20分。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内容涉及身边的常识、我国之最、闻名我国的地理知识等内容。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审题不认真或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丢分。
(2)填空题分析;第2题是考查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我国的资源情况,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读图题是地理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会阅读、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是学习地理的关键。本套试题涉及指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的种类地图、四大牧区地图、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分布图、铁路发布图、我省的主要城市发分布图、澳门的地形图等。分值比例大且形式灵活多样。但是,由于学生掌握知识比较死板,得分率非常低。
(4)拓展提高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能否活学活用,本题是根据具体运输任务,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其中有一题是:从学校到保定乘坐火车的,此题虽然贴近生活。但说的不太好,我认为。容易让学生理解错。
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只是布置下去了,有的没及时检查,造成学生偷懒。有的学生只会背,但不会灵活运用,这也是失分的原因;还有在活学活用上引导学生练习的比较少,对个别学生没有个别对待,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在教学各个。
环节,注意分层教学,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能力。
3、加强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体现新课改要求,抓素质教育,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注重身边的地理知识的积累,家乡的环境、资源、人文因素等等。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六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填空题答题情况。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出错较多的题2题、9题,属于审题不清,温带看成温度带;天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写成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这一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
第1页/共3页2、选择题答题情况。
综合题共4大题,4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图、黄土高原地形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由于超范围老师没让复习,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第2页/共3页简答题,但如果脑中有图的话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四、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第3页/共3页。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七
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25×2'=5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50')。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必修一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必修二考察较少,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五道大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风向、成因、性质、气候的类型、特点等知识点还没有理解掌握,还有一些能力应用不能和图表结合起来分析解决,识图能力差。总体来看,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高分段人数少,低分学生较多,这与学生基础有密切关系。
2、知识掌握不全面。选择题6、8、9、12、24错误多,综合题26题地球运动的知识,27题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都是由于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造成的。
3、知识理解存在缺陷。例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直射点的位置、热力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自然带的分布、等。
1、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试图能力。
3、注意把握内容的难易程度,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对待。
4、课堂上注意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八
这次期末考试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试卷体现了新课改要求,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从试题内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分析技能,本次试题的难度还是很高,大部分都是中等偏上的题目。归结起来整份试卷有以下这几点好的方面:
1、知识点覆盖面广。从卷面知识点分布来看,覆盖整本书整章内容,较为全面。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为主。重视对地理读图分析的考查,特别是对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七大洲四大洋和地球公转轨道图的考查。
试题大部分考查了与学生现实较为接近的地理知识,但又不离开课本,没有脱离考点内容。
试卷有些题的图太小,看不清楚。
本次3个班184人参加考试,23个不及格,及格率为87.5%,平均分77.64分,优秀率为91.6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3分。
(一)选择题答题情况:25小题共50分,平均分37.3分,满分不多。具体情况分析如下:第1,4,5,7,9、20、24题,做错的多,主要是对经线的认识,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本初子午线的定义,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大洲和大洋相互围绕,跨经度最多的大洲。这些题有些平时都做过,学生掌握不到,有些题目需要区分,学生没有理解题目意思。第2,6,11,13,16,17,22题是简单的题目,而且是平常已做过的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掌握,得分较高。
(二)综合题答题情况:
第1题,考的是经纬网,共12分,平均分8.54分,失分较少,大部分失分在于经纬度的判断书写和判断纬线长度长短。
第2题,考七大洲四大洋,共20分,平均分17分,这题做的是比较好的,只有极少数学生把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写错。
第3题,等高线地形图,共8分,平均分5.39分,学生地形部位名称有极个别同学写错的,河流流向写错的较多。
第4题,考的`是地球公转轨道图,共10分,平均分5.69分,在地球公转位置,太阳直射位置,时间是什么时候,学生出错率较高。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很多同学写的是南极或南极圈,应该是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当然,这次期末考试,我也发现了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选择题拿到满分的很少,说明在基础题目方面,这次考试做的不是很好,直接反映了学生在平时对地理不是很重视,等到考试的前一周或者前两三天才看书,临时抱佛脚的很多,这点值得让人反思。
二是整体答题方面很多学生还是做不对,部分学生在期末考试的复习中根本就没有看过以前的试卷,没有认真看书,没有听从老师的复习要求。
三是还有少部分学生对于如何看、如何写经纬度还是一窍不通。导致了综合题第1小题失分多。
四是等高线地形图题学生掌握较差,地形部位各名称判断不够准确。小河流向和方向问题学生掌握不好,需要加强联系。
最后一点是部分学生在审题方面不是很全面,或者看题目不仔细,粗心大意、马虎等,还有读图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信息不能一一对应。从而造成了简单的题目也十分,这点需在以后训练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1、创造性使用教材。
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
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能力。
4、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予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提升地理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或者干脆不学,直接导致成绩低下。因此在往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教育学生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成绩提高的主体。只有认识到地理科的重要性,认识到知识的综合性和全面性,才会让学生足够的重视地理,从而学好地理。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九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题量大,难度适中,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
教学。
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本卷三大特点:
1、重基础,难度适中。
本份试卷单选题多,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所在省区的简称”,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
2、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37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三级阶梯”到“冬季风路径图”、从“黄河水系图”到“地区划分图”、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3、主观开放,试题综合性强。
1、选择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阅读材料不认真。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答题较为困难,正确率很低。马虎而没把题看完甚至不看题即作答,也有部分学生因概念不清导致把答案选错。
2、综合题:第(1)题对地形区特点的描述,不能抓住主题,许多答出的是该地的景观特征。第(4)题,一些学生不能把禁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而是联想到了洪涝灾害和台风方面,就不太恰当。可见,部分学生学科间知识的联系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三、
对策与措施。
1、记忆理解相结合,掌握地理规律。解决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不会读题,不会获取材料信息,死记硬背,不灵活的问题。
2、读图画图齐训练,提取地理信息。解决看图就晕,下笔就乱的问题,扫去“图盲”。
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练习,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平日强化练习。
3、表达书写两手抓,提升运用能力。解决审题不清,书写不规。
2范,缺乏地理专业述语,表述能力差,想说又说不出来等问题。
4、关注热点和时事,提高学生兴趣。扩大学生地理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提升地理课堂的品味。
5、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要以知识为载体,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夯实双基。在教学中应首先从双基入手,抓住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内涵,试题落点一般都能在教材上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型。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十
20xx年xx区高三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今年的地理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以及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知识覆盖全面,突出地理主干知识,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考查,命题素材贴近生活实际,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难度适中。
试卷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期中试题知识覆盖全,涉及地球、地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与防治;区域自然环境六大方面,在这其中重点考查的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方面知识约有49分,突出了自然地理部分的重点。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无图不成题是地理试卷的特色,今年地理试卷部分共12幅图,涉及的类型有示意图、分布图、过程变化图、等值线图、坐标图、垂直带谱图等。
需要学生通过读图发掘有效的地理信息,才能够正确的找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例如通过分布图(图8)可以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图9)可以分析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选择题18、19题则只有在充分获取材料中的信息,才能更好了解干热岩的特性,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出题立意的一个方向,也是考查学生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方向之一。如22(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分析日较差变化的原因,选择题11题则考查了自然带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地理术语往往隐藏了答题的答题思路和方向,多出现在选择题当中,如选择题16题,唯有在准确的了解与地震相关各要素的含义,才能快速做出正确答案。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和运动过程的描述也是今年的重要考查点,如25(3)题考查就是水的.运动循环过程。
高考备考的战鼓已经擂响,希望同学们在考试结束后认真总结本次考试,结合各部分的重难点和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做好下一个阶段的复习。
夯实基础,狠抓落实,注重地理学科思维的训练,提高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关注传统文化与时政热点。以下是针对xx地理期中试卷总结出的期中考后复习策略,供广大考生参考。
1、注重学科思维的训练,提升学科能力
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解答问题的思路、思考问题的线索,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提升应变能能力。
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包括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地理计算能力、科学严谨的表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重视学科特色,强化空间思维
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的特色,是空间定位、空间想象、空间联系的基础。主要是读图、识图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做到心中有图。
3、提升文化素养,关注时政热点,进行全面备考
注重文言文、诗词、谚语和民俗中的地理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面。同时养成严谨的时间观念,科学的答题思路,稳定的心理状态。关注时政热点中的地理问题,训练自己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时政热点中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十一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考试的范围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内容。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综合性强,题目难、易比例较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成绩平均为77.2分,及格率91.3%,优秀率34.2%。较上学期平均分提高了三分,及格率提高了五个百分点,优秀率提高了四个百分点。但是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最高分99分,最低分18分,平均分最高的班与最低的班之间的差距缩小为6分。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从学生考试成绩看,基础知识得分率较高。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认真学习地理最基本的内容。能够发挥“死记硬背”的优势,有效地记忆地理基础知识,从而得到较高的相关得分。从答题情况可以。
总结。
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不太重视读图,读图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2、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差,特别是资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部分考试成绩。
4、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地理概念混乱。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和原图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响试卷成绩的提高。
6.学习消极被动。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出错比较多的是2题、7题、14题、15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2、填空题是基础题,虽然平时都背过,但得分率很低,说明落实的不够好,以后要加强落实,让学生将重点知识牢固掌握。
3、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主要考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我国西北、青藏地区图、北京地区图、台湾地区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前后联系,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结合学生的平时学习以及考试,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还存在以下不足:1、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不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区认识它,掌握它。无疑培养兴趣是提高成绩的一条重要的途径。2、学习方法培养不够。3、课堂时间利用效率不高。4、后进生辅导不够。
六、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但如果脑中有图的话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七、改进措施:
1、提升地理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从学生角度而言,更多的学生早已把地理学科当作“副科”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或者干脆不学。地理学科的设置,充分说明它存在的重要性,师生都要进一步提升认识,要清楚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乃至现实生活、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帮助克服学生存在的非中考科目错误观念的影响,全面认识地理是学好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课程观。
2、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不强,平时很少主动学习。学生会在基础学科下功夫,而对地理学科放任自流„„除了要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其观念、行为外,教师一定要加强课堂管理:在纪律上进一步严格要求每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地理学科成绩的重要机会、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提高综合地理能力。
3、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会学”。
(1)、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学”新知识。(2)、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地理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课本中的插图,要引导学生填图、绘图,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使学会上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
(3)、强化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地理成绩不断提高。
4、加强课后辅导,实行分类推进。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基础,课后及时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尤其对提高学习困难学生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辅导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鼓励学生思考、提问。每次考试之后,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试卷,分析错误所在,教给改正方法,分类推进,共同提高。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十二
注:分值统计时,将满分值折合成百分制进行统计(折合办法:语、数、英×0.67,史×1.67,政×2.5)优分为达到或超过80分,合格分为达到或超过60分,低分为30分及以下。
考生数。
2070。
均分。
优分率。
5合格率。
低分率。
1分数段。
30。
人数。
500。
400。
650。
160。
150。
比率。
56.5。
2.5。
1最满意试题题号。
2最不满意试题题号。
4命题。
主要。
特点。
概述。
一、命题特点。
1.试卷命题突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综合能力立意。
(1)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综合能力立意是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
(2)试卷以低难度题为主,中等难度为辅,兼有高难度题,比率约为7.5:1.5:
1(3)联系时政热点,从地理角度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注重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理念的渗透。如赣榆一天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同学们放寒假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处于什么季节;喜马拉雅山的成因等问题密切联系生活。
2.试题注重考查地理学习能力。
本质量检查卷突出和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描述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一是从地图中获取信息;二是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信息,如第21题从提取图中的鞍部、山谷、陡崖,和题目文字信息,判断图c为鞍部;d为山谷,e为陡崖。该题考查的问题即为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指向标判断方向。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一类是考查运用一般原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和说明地理问题,如第3题判断美国纽约为午夜时,中国北京的时间大约为中午;二类是运用主干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如第13题青岛石老人说明海陆变迁的情况。三类是考查运用主干知识与新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如第24题,利用本初子午线和纬线的含义,用对新知识概念的理解解决新问题。
典型。
试题。
得失。
分情。
况及。
原因。
分析。
失分较多的试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第3题,当美国纽约为午夜时,我国北京处于()学生因为没有时区的知识,只知道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先看到日出,所以很多同学不会选,其实,这题是课本第10页活动题第二题暢暢和姨妈打电话的加深,那题要分析深入当我们进入清晨时美国进入黄昏,大约相差12个小时,当这儿分析透彻的时候,这题就好解决了。
选择题第4题,题目创设一个实际情景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其实只要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出北半球哪天出现阳光直射就行。
选择题第7题,本初子午线是()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区分东西经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填图题第21题,学生失分的原因是不会辨认地形的基本部位以及汉字书写错误。
得分较多的题目分析:
综合题23题连线题,失分很少,原因1试题简单;2学生掌握的好。
22题,填出大洲大洋的读图题,学生得分较多。原因是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对于大洲大洋的位置与轮廓熟记于心。
教
学
存
在的问。
题
及
改
进
方
法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突出主干知识在研读《课程标准》时.应特别注意研究“考试内容”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领会这些“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实质,把握好复习的方向和重点。查缺补漏,针对地理主干知识常考、必考点加强训练。
2.加强地图训练,掌握地理接心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复习中特别要强调地困的掌握。对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分布规律、空间联系等一定要非常熟悉,以主要经纬线作参照,牢牢掌握。加强有关地理图形的训练。如:景观图、地理剖面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掌握这些地图的特点及解法。
3.科学备考,讲求实效,加强答题能力训练解题训练讲求科学合理,有选择性地进行训练,讲解和练习相结合,不追求偏难、怪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可精选来自全国各地区的质检试题或历年高考经典试题进行讲评和分析,在答题中注意运用地理学科的科学语言练习表达,做到文字准确、条理清楚、书写规范。
4.关注社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热点问题。
近年高考不回避热点问题,常常以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建议复习中要关注近年社会上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以及长期以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及的问题)。了解热点问题的地理背景和相关知识,并加以梳理。掌握热点区域的自然地理事物分布、自然环境特征、经济活动特征等。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看,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在试题中基本上采用隐性介入的方法,即强调时政热点的外壳,突出学科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
对
本
份
试
卷的改。
进
意
见
第三题综合题,可以把23题连线题每线设两分,共12分,最后一题24题问答题:假如有两架飞机,分别在本初子午线上的两个地点同时起飞,沿各自的纬线一直向正东飞行,他们在空中能相遇吗?为什么?这题的分值为14分,有点重,可以设为8分。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十三
试题多以图片形式出题,让学生看图答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时事为材料考查地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表明了学习的目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材料题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题多以填图的形式出题,为学生树立了一种学习地理识别地图是多么重要的理念,也为其提供了一种学习地理的方法,提供了学习的方向,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优点:适应了学生的整体能力,切合课本,巩固了基础知识;点面结合,重点知识考查还算齐全;题型多样;多以图片形式出现,生动形象,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能力发展的特点。
缺点:缺少发散性题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现阶段青少年处在思维活跃阶段,应注重培养他们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思维发散,获得更多的新知识的能力。这样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地理思维,使他们有自己独立独特的思想。我认为这种能力对学生非常的重要,这样一方面教给了学生该有的知识储备即“鱼”,另一方面教给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工具,即“渔”。从而给了他们可以独立行走的拐杖,既考虑了现阶段又考虑了学生长远的发展,符合了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和理念,而此份题仅仅是对故有知识的一种考查,学生做完之后我认为仅仅是对现阶段知识的复习而已,并没有任何太大的收获!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与落实外,更应注意学习地理,地图的重要性,应注重引导学生识别地图,将重要的地理事物等放在地图进行落实,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降低了识记地理的难度!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多给出一些图片,让学生自己从地理角度总结一些相关的问题!再者,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具体的地理知识应联系现实中的一些相关的实际现象和时事,比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森林火灾等,回归现实,让学生自己谈感受,自己想办法,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不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做一个关心社会,关心祖国,热爱生活,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有志少年,做一个21世纪真正的青少年!
教学中没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每次希望学生总结出我所想要的,可是往往不如人意,我就只能自己说出,一方面或许我引导的不够好,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对此课较懈怠,课上不动脑思考,不太配合老师!总的来说,还是课上的不够精彩,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今后在方法上应注意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设计上多注意设计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结合,全面长远的培养学生,使其成为有用之才。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将尽心尽力,竭尽所能,不负所托,努力改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专业地理试卷分析感想(模板14篇)篇十四
新课标卷1试卷充分体现了高考的命题思路,遵循能力立意即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总原则,题目设置常规而又不缺乏新意。突出呈现出几大特点:
1、试卷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提高,但总体来看难度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地球运动、大气环境等难度较高的内容未出现,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地理图象的判读,区域条件、特征的分析等成为地理考核的核心。
2、单纯考自然、人文地理知识的试题较少。取材自然,服务人文,自然与人文的统一趋势明显。
选择题11道题有8道涉及自然地理内容;36题的(1)题、37题与自然地理内容有关。人文地理:选择题有3道,36(2)、(3)题,37(2)题。选修10分。每一个题组都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综合,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考查。
3、具有突出的“地理”特色——区域性和综合性。
本套试题共涉及6个区域,中国3个——青藏高原、黄河三角洲和渤海湾,世界3个——纽芬兰岛、美国大盐湖和东南亚。这些区域在试题中通过区域图、等值线图、经纬线图和文字材料呈现出来,以这些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内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成因等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突出体现了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如37题以青藏铁路高原环境为背景考查冻土形成条件、铁路路基稳定的影响因素和工程建设的原理分析,涉及众多的地理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综合性非常强,这道题也是本套试题难度最高的题。
4、突出地理的工具——地图的考查。1-3题模式图的阅读与分析;4-6题带经纬网的区域图,6题经纬线地图的距离计算;7-9题带海冰等值线和经纬线的渤海区域图;10-11题黄河三角洲动态剖面图;36题带经纬网的美国大盐湖区域图;37题带等温线的青藏铁路一段模拟题和景观模式图;42等高线区域图;43题中南半岛区域图和气候统计图。
5、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事物相互关系形成过程及原因考查比例较大。重大工程(交通)成为考查的重点,如4—6题组考查航空点、37题的青藏铁路;1—3题组的水循环,10-11题组的黄河三角洲等。
的变化、7—9题的渤海海冰、36题美国大盐湖的卤虫生产、37题的青藏铁路、42题的徒步旅行、43题的曼谷水患、44题的土壤保护,每一题组无不体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