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出精彩,付出成未来,奋斗创辉煌。设计标语需要全面了解目标受众的特点和习惯,以确保标语能够对他们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的一些标语佳作,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一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各国都面临着难以预料和应对的严峻挑战。而如何应对这种疫情形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严峻而重要的任务。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分享我自己的一些应对疫情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保持冷静。
当我们面临一种不确定的疾病时,情绪随之波动是非常正常的反应。然而,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思考是应对任何危机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听取专家的建议,避免听信谣言和不良信息。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我们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疫情的挑战。
第二段:采取预防措施。
对于疾病的传播,预防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定期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来使自己免受疾病的威胁。此外,我们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免疫力,通过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睡眠和健康饮食来实现充满能量的身体。
第三段:在应对困难时坚定信念。
在遇到危机时,情况变得不确定,挑战似乎无穷无尽。然而,我们必须坚持并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其中的困难,同时相信人类将会在这场危机中不断前进和发展。在各行各业的英雄们进退两难、不顾个人安危的逆行,更应该成为我们对困难的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
第四段: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
此时,我们必须高度配合我们政府的应对措施,遵守一系列在疫情期间制定的防疫措施、建立疫情跟踪追踪以及危重资源的调配等整体方案。在这个特殊时期里,我们的个人行为和态度对全社会的防疫进度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们需要保持社交距离,哪怕有时是放弃优先使用某些公共资源的权利。
第五段:团结协作,共度难关。
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需要彼此支持,并有共同的目标。我们应该不断提醒彼此保持社交距离,并在要求服务的时候尽可能减少交互,但同时也要给对方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我们需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战胜这次疫情危机。
总结:
总之,让我们共同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保持镇静、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坚定信念、有序配合政府防疫举措、并坚守着团结协作的精神。作为普通的一员,我们也有能力和义务参与到这个使我们困难重重的时刻,向历史证明我们的承诺和决策的正确性。通过支持对抗这场疫情,我们可以拉紧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全球成为一个更加强大和有希望的地方。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二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包括经济衰退、社会不公、环境恶化等等。作为普通人,我们不能轻视和逃避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应该积极面对并思考如何应对。在这份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当前严峻形势的心得体会,以期在团结共同努力下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开篇】。
首先,要认清形势严峻的现实。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社会问题上,世界正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金融危机、贫富差距的加剧、气候变化等问题,都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形势的严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可掉以轻心。
【主体段一】。
面对形势严峻,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尽管问题严峻,我们不能气馁,而应该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困难。只有坚定的信心,我们才能沉着应对问题,寻找解决的路径。同时,信心也是激发团结力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共同应对挑战。
【主体段二】。
除了信心,我们还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在面对困境时,我们不能被消极情绪所左右。只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才能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寻找解决的可能性。同时,保持积极心态也能帮助我们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更好地应对形势的严峻。
【主体段三】。
面对当前形势的严峻,我们还需要加强知识储备和技能培养。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同时,不断学习还能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思维能力,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分析。
【主体段四】。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当前形势的严峻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凝聚众智。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共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同时,资源共享也是提高整体效应的关键因素,只有共享资源,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困境。
【结语】。
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不能退缩、逃避,而要勇敢面对,并积极寻找解决的路径。坚定的信心、积极的心态、知识和技能的充实、团队合作与资源共享,都是我们应对严峻形势的重要策略。让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相信我们能够战胜困难,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三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加剧,对于如何应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人们需要全面看待疫情发展态势,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自身抵抗力,以及多方合作应对疫情。以下是笔者对该主题的个人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全面看待疫情发展态势。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看待疫情发展态势,理性认识疫情风险,科学应对疫情形势。应加强疫情信息发布与传播,以便更好地引导公众自我防护。在对抗疫情上,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商议有效的疫情应对方法,推动全球合作。
第二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在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国家采取了紧急措施来限制人员流动和社交活动,这引起了一些环保人士的注意。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疫情的积极意义:它让全球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尽量减少出行、购物和娱乐活动,通过线上购物和远程办公等方式,逐渐实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这样可以保护环境,同时还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第三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疫情期间,每个人都有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例如积极宣传和推广公众健康知识,遵守防疫措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企业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例如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援,为受疫情影响的人提供援助。这些社会责任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和互助,减少疫情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第四段:提高自身抵抗力。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积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利用自然疗法等方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消除心理压力等负面情绪,以此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第五段:多方合作应对疫情。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多方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各国政府和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等都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疫情。对于全球疫情合作,我们需要加强跨国合作,共同研究和制定有效的疫苗和药物,保护全球人民免受疫情的侵害。同时,对于受疫情影响的社群,需要加强援助和帮助,缓解疫情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结。
如何应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需要每个人做出积极的努力。全面看待疫情发展态势,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自身抵抗力,以及多方合作,不断完善应对疫情的方法和技术,是我们应对疫情的几种有效的方法。相信通过每个人和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成功应对严峻的疫情形势,让全球的人民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支持。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四
13年就业形势比往年严峻就业压力大担心“被考研”
大学生期望月薪两年降两千。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发布,就业压力近4年来最大。
昨天,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发布。据团市委下属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调查,今年大学生期望月薪平均为3683.6元,比去年降低近1000元。此外,今年的就业压力出现强势反弹,成为近4年来压力最大的一年。
想赚多少钱?
平均月薪降至3683.6元。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已连续5年出具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的分析报告。昨天,其通过对1.6万人调查,有效问卷1015份的数据分析显示,今年大学生期望月薪平均降至3683.6元,成为近3年中,期望月薪最低的一年。
从连续5年的调查数据看,20的大学生就业的期望月薪最高,平均达5537.5元,降到4592.5元。今年进一步降到3683.6元,降幅近千元。比两年前降近元。
这意味着,如果和年相比,今年大学生的期望月薪“直落”将近2000元。
调查显示,从学历上看,博士生期望月薪最高,主要集中在6000元左右。和上年相比,博士生“期望值”降幅也是最大的,降幅为1160元。
【解读】。
对于连续两年期望月薪“走低”,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专家认为,20的期望月薪下降,或说明当年求职者“期望值”更加现实合理。但是,今年继续下降,似乎不合常理。“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就是,2013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就业压力更大,使得求职者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期望月薪到一个更低的水平。”
想去哪儿工作?
毕业生首选二线城市。
连续3年针对毕业生期望选择的工作地点调查都显示,实际上“大都市”并非大多数毕业生首选。
今年调查显示,“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这样的二线城市在求职者选择工作地点时是最受欢迎的,占比46.9%,意味着近半学生愿意选择。
其次,有24.7%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地级市”工作;第三才是“直辖市”,占比19.2%;6.4%学生表示愿意在县级城市工作;仅有1.7%表示愿意在乡镇工作。
【解读】。
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的高房价、竞争激烈、生活环境日趋恶劣等让人压抑的压力环境,几年前就让包括大学生求职者在内的年轻人产生了“逃离”的想法与行动。连续3年,大学生就业地点的选择中,对二线城市的选择比例都在50%上下。
专家认为,向二线城市分流的就业趋势不仅有效缓解了一线城市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大大缓解了大学生求职者本身的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有多大?
压力大印证“最难就业季”
连续五年的就业压力调查中,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根据压力来源、压力感受、幸福感等,为接受调查的求职者进行得分评估。
结论显示,今年求职者的压力感受尽管没有达到的水平,但2013年的总体压力与年相比有了显著的增加。
记者看到,2012年,就业压力得分是最低的。但今年的压力得分出现了反弹,比年、2011年得分都要高。
【解读】。
专家认为,就业压力在连续3年走低之后的强势反弹,是在各级政府出台并实施一系列缓解就业压力政策、就业指导机构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对就业压力也有了相对的适应之后出现的,这一反弹也进一步印证了今年的“最难就业季”的说法。
-对话。
超半数考研大军为逃避压力。
这种过低的期望月薪,印证了今年求职者的就业之难。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熊汉忠认为,一味地降低期望月薪并不能真正解决就业难题。他建议大学生在求职中不可忽视组织能力、协作能力、进取心等软实力。
新京报:和往年相比,今年在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中,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新现象吗?
熊汉忠:有两种现象十分引人注目。一是“被考研”现象。
数据显示,今年实际考研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80万(占699万毕业生总数的25.8%);而在意愿层面,参与此次调查的求职者只有12%的人选择毕业后考研。也就是说,在180万考研大军中,内心真正想考研的人也许还不到一半。是否为了回避暂时的就业压力而“被动考研”,此现象令人担忧。
另外还有“心创业”现象。连续几年的调查发现,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意愿的人群比例都在20%上下,而每年实际创业的'人数还不到毕业人数的2%,两者相差十倍之多。绝大多数想创业的人最终没有创业。
新京报: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方式合理吗?是否应当调整自身心态?
熊汉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组织能力、道德修养、协作能力、进取心、刻苦精神、工作热情等用人单位所看重的素质却被大学生忽视。事实上,这些被忽视的软能力,更是求职者个人发展所应该具备的深层能力。
新京报:对于高校、政府部门促进大学生就业,有什么措施和政策的建议吗?
熊汉忠:调查中发现“二线城市最受欢迎”,各级政府要制定与落实相应的就业政策,因势利导这一就业潮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真正走向二线城市乃至基层单位,从而形成一个就业的良性循环。
同时,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与实际创业比例不足形成反差,同样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反思。如果各级政府能够为毕业生们提供更多的扶持、指导甚至奖励,让这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有足够的条件与信心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那么,就业压力会因此而缓解许多。
-对话。
90后女生只求月薪三千元。
还有一个月将毕业。时间悄无声息,但黄燕飞(化名)越来越感到“紧张,脾气大,喘不过气……”
她认为,自己的变化,“都是工作惹的祸”。这个90后女孩正遭遇“最难就业季”。
黄燕飞是即将毕业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本科应届生。去年,当她身边大多数同学参加汹涌而至的招聘会时,她和同宿舍另外三名室友“气定神闲,经常在图书馆或自习室上自习,备考研究生”。
看到身边同学找工作回来总耷拉着脑袋,黄燕飞心中暗暗庆幸没有加入求职大军。
庆幸显得急促又短暂。今年1月底,她考研失利。突如其来的就业压力让她一下慌了神。
今年3月,黄燕飞“被动”加入了求职大军。她和全国数百万应届生一样,网投简历,参与各种招聘会……面试。
一个月前,她投了50份简历,参与了十几场面试。压力一天比一天加大,与此同时,自己对职位的期望与薪金也在不断降低。刚开始的面试还是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接下来是门槛相对低一些的销售工作,什么卖保险的、卖医疗器械的,她甚至把简历递到一家卖海参的商店。
最近几日,一家it公司决定录用她,月薪只有2500元,赶不上她心中的3000元底线。这一次她决定不问父母自己做主,接受这份工作,因为她害怕一毕业就失业。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五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形势严峻。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防控工作出一份力。本文将从个人防护、社区合作、医务支援、信息宣传以及建立信任等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个人防护。
疫情防控首先是从自我做起。我们要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减少感染风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避免人群聚集等措施必不可少。我发现,从自己开始,带动身边的人也注意个人防护,形成一种互助的保护意识,可以更好地减缓疫情的传播。
第三段:社区合作。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我们要积极参与社区合作,协助社区防控工作。可以帮助宣传疫情信息、日常消杀、劝导居民减少外出,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统计人员信息、提供人员轨迹,形成群防群控的合力。我注意到,这样的合作可以有效地防止社区感染的风险,也能让社区做好组织协调,对隔离病例与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
第四段:医务支援。
医疗资源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为能尽一份微薄之力,我义无反顾地走向一线。我发现,每一个医疗工作者都有着不屈的精神,他们为了病人而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我深感这种精神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支持着前线医疗工作者,也支撑着后方的物资采购、物流运输、机场检疫等这样的人员,使得防疫物资得以及时派发到各地。
第五段:建立信任。
在这场疫情中,建立信任获得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应该加强透明化,保护民众的知情权和求生权,及时公开疫情情况,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有效的解读,让民众全面了解疫情发展状况和防控策略。同时,民众也要强化自己的风险意识,相信科学,避免听信谣言。我发现,大家互相信任,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才能让我们共同面对这场疫情,最终获得胜利。
总结:在疫情防控中,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形成人人互助的群防群控的合力,团结一心,加强防护,保持警惕,保障物资供应,建立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疫情,恢复社会和生活的正常。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六
当前,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疫情的肆虐、经济的下行、社会的不稳定等等问题,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难时刻,我们更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困境,寻找出路。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面对严峻形势,人们容易陷入恐慌和忧虑之中,这只会进一步加重困难的危害程度。与其过多担忧,不如冷静下来,分析清楚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只有保持稳定的情绪,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采取正确的行动。
其次,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需要团结合作。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现状的,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渡过难关。在团结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会发现自己身边有很多温暖和支持,还会产生新的智慧和创意。通过相互协作,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共同应对并战胜困境。
再次,积极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也是面对严峻形势的关键。变局中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不断学习、适应变化。只有拥有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站稳脚跟,优秀的适应能力不仅能让我们在困境中披荆斩棘,还能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此外,面对严峻形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非常重要。在利益诱惑和挫折打击面前,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价值观,不为了一时的私利而迷失方向。诚实守信、正直坚持是我们在困境中最宝贵的品质。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才能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最后,迎接未来,我们还需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无论现在的困境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相信未来会更好。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积极的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内心的希望和动力。乐观的心态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抵抗力,还可以传染他人,形成一股积极的能量。
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保持稳定的情绪、团结合作、提升自身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保持乐观的态度,这些都是我在面对困难时的心得体会。困难一定会消散,只要我们不退缩、积极面对,相信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七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种种严峻形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危机和挑战也日益增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不能幸免于这些问题的困扰。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积极应对。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需要保持乐观态度。乐观是在困难面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在压力下保持信心的能力。乐观的人相信困难不会持久,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相信未来会更好。正如乌云后面总有阳光一样,困难的局面也总会有转机。乐观的心态既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更可以让我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乐观的态度也可以传染周围的人,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氛围。
其次,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时代发展迅猛,社会竞争激烈,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应对各种挑战。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我们都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我们才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才能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解决问题需要集体的智慧,也需要创新的思维。
再次,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人们,我们不能抱着封闭的心态对待世界,更不能回避当前的问题。只有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更好地吸收外部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能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也能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国际交流与合作无疑是一把利器。
最后,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需要保持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只有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中,我们才能安心学习、工作和生活。为了保持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遵守法律法规,遵纪守法。同时,我们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只有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环境才能更加稳定和谐。
总之,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迎接未来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八
“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于经济放缓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用工需求在整体下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近日在“上半年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会”上如此表示。蔡洪滨认为,虽然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失业现象,但必须十分警惕经济进一步下滑带来的`潜在失业潮。因为如果经济下行的趋势无法尽快避免,那么一旦经过某一临界点,大面积失业现象可能随时出现。
除了潜在失业潮,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教授指出,当前经济下滑趋势的风险不能低估。短期内经济严重下滑,会造成社会难以承担的后果。
据了解,本次分析会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北京大学的知名学者就上半年的经济、资本等形势进行了解读。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九
情景设置第一组:(配合课件依次出现)。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人口比较柱状图。
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图表。
我国有文化人口在人口中的比例图及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图。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
6.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预测表。
7.中国人口分布的图表。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担一个问题,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讨论题目是:每个情景分别反映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什么?
师生小结:
图1.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
图2.说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
图3.说明我国新增人口多。
图4.说明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图5.说明我国农村人口多。
图6.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图7.说明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
板书:1.我国人口的特征。
情景设置第二组:
1.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图。
2.环境破坏的漫画。
3.城市垃圾包围居民生活圈。
4.中国与世界教育经费对比图。
5.新增人口消耗的图表。
6.北京人才招聘会。
提问:以上情景说明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什么切身感受。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师生小结:
图1.说明人口多给自然资源造成压力,人均占有量少。
图2、3.说明人口多给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带来压力。
图4.说明人口多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图5.说明新增人口多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图6.说明人口多给就业带来压力。
板书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情景设置第三组:
新加坡、印度的人口政策。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宣传画。
提问:结合上述事例,说说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全班讨论,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师生小结:(投影)。
解决各国人口问题的出发点是各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过多的国情决定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同时也要提高人口素质,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为此1972年开始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3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中国人口少生2.8亿,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将长期坚持下去,一百年不动摇。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高度看待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又是世界性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必须从整个地球,全人类的高度认识人口问题。
为此我们的口号是:关注地球!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人类!
板书:3.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包括: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介绍相关知识)。
“我为国家解忧愁”:怎样把“人口包袱”变成人力资源优势?
全班讨论各抒己见。
师生小结:1、实行计划生育,通过优生优育等措施提高人口素质。
2、各级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对公民实施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板书设计:
二、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1.我国人口的特征。
2.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
3.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预期效果及反思: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十
“现在就业太困难了,全班30多个人就业率连一半都没达到。幸好考上研了!”刚参加过研考的小李道出了许多考研人的心声。“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但往往好的工作岗位对学历都有着硬性要求。”在线考研项目总监甘源老师表示,近几年考研人数在成倍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归结于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
有人力资源专家指出,在大学生就业这个“买方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给过剩。因此,相比于本科来说更有专业和科研能力优势的研究生,找工作时在就业机会、就业层次、待遇薪酬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有更多的优势。
考研项目总监甘源老师认为,随着近年来研究生录取人数的不断攀升,未来研究生就业难度的加大可以预料。考生在报考前需要科学冷静的进行分析选择,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合理进行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根据自身优势做好自我定位及评估,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方向确定专业,这样才会对自己今后的就业选择和未来发展有帮助。
近两年报考工商管理、法律、会计等专业硕士的考生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学位更加偏实践类教学,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其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在职也可以全日制。专业硕士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前景越来越乐观,竞争力并不输于学术型研究生,加上录取分数线较学术型低,课程设置实践性较强,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及工作一段时间人士的热门选择。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十一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已经持续近两年时间了。不仅如此,最近,我所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出现了新的确诊病例,整个城市的防疫形势也变得更为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深感身为一名普通市民的自己,应该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尽自己的所能为各界抗击疫情活动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近,随着西安市多个街道被划定为中高风险区,市民的生活秩序也被影响到了。各大公共场所悉数关闭,传统商贸业等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打击。另外,全体市民都需要佩戴口罩,尽可能的在公共场所少逗留,多呆在家里。虽然生活变得有些艰辛,但是,为了能够给身边的人提供更多的保护,做到自己的责任,我自己也开始从自我做起,切实地履行我作为一名市民的职责。希望我们未来可以早日摆脱疫情的影响,恢复各领域的生产和运营。
第三段:积极应对。
对于这种特殊的疫情情况,我们应该将利益放在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上,不断的积极应对。这样一来,全市人民才能够把危险因素降到最低,尽可能的减少疫情对于城市发展方向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培养SCI、EI、EEI疫情防控专家,同时加强社区管理,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特别的,我们要建立疫苗政策,争取多些疫苗供应,让有需要的人们都能够接种疫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疫情的传播速度,防止疫情呈现复发态势。
第四段:互相关心。
在疫情影响下,我们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在这个属于我们所有的艰难时刻,我们需要付出更多,互相关心,细心呵护。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关怀尼泊尔留学生等需要帮助的同胞。他们远离家乡,在异国他乡学习和生活,经历的压力尤其大。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怀,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相信这样一来,我们的社会团结一定会更加紧密,疫情的防控工作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第五段:总结。
最后,经过了这次特殊的疫情考验,我发现:只有在面对痛苦和困境时,我们才能真正的体验到人间的柔情。在这个社会团结的时代里,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为祖国、为社会、为家庭,为每一个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起摒弃散沙,团结在一起,抗击疫情,让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更加稳定。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十二
近期,西安市接连出现了多起新冠病例,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其影响不仅限于西安,还波及到了全国各地。在这样的形势下,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中找到相应的启示和经验,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疫情挑战。
第二段:疫情下的警觉性。
疫情的出现再次提醒我们对于突发状况的警觉性的重要性。虽然西安市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但是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的确诊病例。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我们的警惕,时刻关注官方通报,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在疫情到来时措手不及。
第三段:坚持科学防控。
面对任何疫情,不能有任何放松之心。我们需要始终坚持科学防控的原则,全面做好防控措施,包括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杜绝病毒扩散的可能。同时,我们也应该坚持科学防控的方法,如严密排查密切接触者、建立流动人员的通行证明系统、实行列车、飞机、公交车等大型交通工具的体温检测等,更好地落实科学防控的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第四段:加强社区防控。
疫情的防控除了全国范围内的措施外,每一个社区也需要加强自己的防疫力量。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和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提高社区居民的防护意识,强化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加大对于人员的排查和监督力度,落实好社区防控工作,确保疫情不得蔓延。
第五段:充分发挥科技支援。
无论是时刻关注最新防控消息,还是研发新治疗方法,科技的发展都在疫情防控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监测疫情的动态;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好疫情的防控措施。只有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来应对疫情,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
总结:
西安疫情的形势严峻,必须要想方设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全面抗击疫情,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站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也该反思自身的防控意识,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舟共济应对疫情的挑战,在共同抗击病毒的同时,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十三
从北京市人保局获悉,“20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专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招聘会”将于年初举办,预计提供上万个岗位。据悉,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毕业人数将较增加11%,预计达到7.3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悉,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2013年将超过22万人,其中研究生预计达7.3万人。北京研究生招聘专场将从去年的.两场增加到6场。北京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中央在京企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外资及民营企业等在内的共800家用人单位将齐聚现场招聘毕业研究生,预计将提供约1.2万个岗位。
据了解,明年初的招聘会服务对象以北京地区2013届应届毕业研究生为主,预计参会人数将达到3万余人次;对于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研究生,一律免收门票费用。
据悉,招聘会主办方将为参会毕业研究生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求职登记、推荐就业、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指导、档案管理等多项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还将为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研究生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等服务。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200字)。
紧盯严峻敌情形势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近年来,全球面临着新兴的威胁与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并且在做出决策时紧盯紧张的国内外形势,以保持战略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紧盯严峻敌情形势不仅意味着识别潜在的威胁和风险,还意味着把握机会,以达到长期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段:识别潜在威胁(300字)。
紧盯严峻敌情形势的重要性在于识别潜在的威胁与挑战。无论是国际安全形势还是国内经济发展,都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全球局势的演变,预测可能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本国的内部问题,及时解决可能导致安全和经济问题的矛盾和冲突。紧盯严峻敌情形势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评估威胁,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三段:应对挑战(300字)。
紧盯严峻敌情形势有助于我们制定有效的战略和应对措施。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我们需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紧张程度,我们可以及时调整策略,防范潜在的风险,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紧盯严峻敌情形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采取更加明智和果断的行动。
第四段:把握时机(200字)。
紧盯严峻敌情形势不仅帮助我们识别威胁和应对挑战,同时也让我们在变化中捕捉机遇。在充满竞争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把握时机至关重要。通过密切关注严峻敌情形势,我们能够发现新的机会,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当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抓住机会时,我们将能够战胜竞争对手,并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第五段:总结(200字)。
紧盯严峻敌情形势心得体会,是以主动思考和行动为基础的一种重要能力。通过不断关注和研究国内外的形势,我们可以提高对威胁和机遇的洞察力,以应对潜在的挑战,并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紧盯严峻敌情形势需要我们全员参与和合作,形成强大的团队,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只有时刻绷紧紧急敌情的弦,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并取得持久的成功。紧盯严峻敌情形势无疑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我们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十五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的转变,高校办学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新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由此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同时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危机正在全球蔓延,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时,供大于求的现象愈演愈烈,从而造成许多的社会问题,成为潜在影响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日益引起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从而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寻找工作,提高就业率的开展提供依据,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46-0004-02一、社会因素1.毕业生人数供大于求。自高校扩招后,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高校毕业生每年增速都在20%左右,中国本就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每年待就业的人数不少于万,这虽为经济发展提供某些便利,但对每个就业者而言面临着巨大压力[1,2]。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力很可能处于供过于求的严重不平衡状态,这种供需失衡的情况势必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很大冲击,企业单位提高招聘门槛已是大势所趋,高学历并有工作经验已成为企业单位招聘条件的常见字眼,因此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被拒之门外。2.经济发展影响。虽然全球正经受着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稳定的增长,中国的经济环境是稳定且良好的,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一定的失衡现象。房地产、钢铁、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等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和支柱产业,所以虽然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但并没有伴随着就业率的显著提高[3,4]。另外,地区间经济发展失衡,劳动力大量涌入东部经济发达城市,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虽就业机会高,但由于就业条件艰苦,待遇低于东部发达城市,因此许多岗位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出现了“有人没地方去,有地方没人去”的尴尬局面。3.用人单位提高就业门槛。随着社会劳动力资源的过剩,高校毕业生早已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用人单位招聘条件不断在提高,就学历方面而言,海归研究生最受欢迎,其次是博士、硕士研究生、重点院校的本科生,其他本科生和专科生则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会现场甚至打出非211工程大学的学生不考虑的条件,虽有哗众取宠之嫌,但也是现实的真实写照。除学历要求,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工作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对高校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方面不占任何优势。同时还存在一些用人单位不遵守法律制度,拒签就业劳动合同,养老金、公积金、社会保险等社会福利也全无[5,6],让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二、高校因素1.高校教育质量下降。随着高校扩招,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高校的.教学资源严重缺乏。专业教师队伍不足,加上目前高校对教师科研要求逐年提高,对科研考核体系完善,与教师职称升迁密切相关,因此专业教师教学时间有限,不重视教学,一心搞科研已不是少数现象。这样下来,课堂教学只能草草了事,加上教学内容更新较慢,使得学生获得的知识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高校传统的专业教育很少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情形联合起来,学生缺乏实践动手机会。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跟风,这些都导致了高校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严重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2.高校就业指导机制不完善。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变,高校诞生了一个新的机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专职教师基本没有,大部分是兼职,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学习,教学水平及指导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中心机构力量不足、教学力量薄弱,工作机制不够成熟,把就业指导当作帮毕业生找工作的指导。就业指导的对象范围狭窄,内容层次不高,方式处于粗放型,缺少个性化的就业咨询等等,上述原因限制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应的作用的发挥。三、个人因素1.专业知识不扎实。大学生一旦步入大学校门,小学至高中长期处于被迫学习的压抑终于释放出来。高校的教学方法与小学中学完全不一样,小学中学时教师整天盯着学生不放松,学生一直处于被监管的状态下,而大学的专业教师只是在上课时与学生有所接触,下课后学生的学习完全自由,因此大部分学生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加上由于缺乏家长教师的监管,整日沉迷于网络,染上各种不良嗜好,比如抽烟、酗酒、网游或网恋现象日益严重。大部分学习态度不端正,心中只是想着混文凭,却将专业学习抛之脑后,甚至有些学生专业课挂红灯而不能准时毕业,专业知识不扎实,为将来就业埋下了隐患。2.缺乏职业规划。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缺乏职业规划,采取“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7]。科学的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前应做的关键工作,在学校期间客观地审视自己,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以及优劣势等,明确奋斗方向。如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那么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会感到手足无措。3.就业观念局限。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依赖心理严重,独立自主能力差,就业时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将希望寄托于学校、父母、亲戚或就业主管部门。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过高,在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8]。不少大学生就业观念狭隘,思想浮躁、消极,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脚踏实地的去成就自己的事业,只希望找到酬薪高、待遇好的单位,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小圈子里,求职面太窄。这种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正是求职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同时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很严峻的就业问题,但早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政府现在已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大学生村官就是例证。高校也逐渐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工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高校学生也在残酷的就业现实面前逐渐清醒起来,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相信在政府、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参考文献:[1]杨宜勇,朱小玉.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3):25-27.[2]樊亚萍.以能力为本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5):30-32.[3]袁永平,叶远兰,刘宏波.关于培养高校农学类专业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0):39.[4]郭鹏.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3-65.[5]许凤英.提高学生素质是就业成功的基础[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8):32-34.[6]邵鑫,杨倩.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7:183-184.[7]杨乐.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及其指导思想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6):48-49.[8]叶玲.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46-48.作者简介:陈龙(1977.4-),男,汉族,江苏海安,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通讯作者:衣昕。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十六
12月6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比今年增加25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12月6日,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强调,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要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基层就业学费补偿代偿等政策,继续组织实施“教师特岗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引导毕业生到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就业创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高校区域布局、学科专业、层次类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推进各类型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开展精准就业对接,加强困难群体帮扶等。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要严格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严密防范“培训贷”、求职陷阱、传销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最新应对严峻形势(模板17篇)篇十七
本文指出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从其他几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认为不可将现今大学生就业难之事一味归咎于金融危机,而应实事求是、认真分析探讨,正确认识当前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积极的对策.
作者:刘巧艳倪迎华冯清爱吕淑巧孙晶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9“”(18)分类号:g64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