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意义,对于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决反对各种分裂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下面是一些民族团结活动的策划方案和执行效果,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一
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西汉苏武曾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迫使他投降,苏武不肯。被匈奴君主放到北海牧羊。苏武忍辱负重十多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修好。汉朝又派使节到匈奴,要求放苏武回汉,但单于仍不愿放人,谎称苏武已死。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真情告诉了汉使,并让汉使这样对单于说:汉朝皇帝打猎时,曾射到一只北方飞来的大雁,雁足上系着—封信,说苏武没有死,仍在北海牧羊。单于听后,知道无法隐瞒,遂放苏武归汉。
鸿雁是大型的侯鸟,勇猛,每年秋季南迁。看到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后来,人们便把传递信件的使者称为“鸿雁”。“鸿雁传书”一词也由此而来。
(二)鲤鱼传书。
古代写书信,写完后,用两个木板夹住,两个木板都雕刻成鲤鱼的形状,这就是“鲤鱼传书”的来历之一。
另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内有尺素书。”这可能就是“鲤鱼燕传书”的来历之二吧!
"鲤鱼"的"鱼"与"余"谐音,有剩有余,是非常吉利的!因此这个典故也被广东泛的运用!
(三)黄耳狗寄信。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头,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这就是“黄耳狗寄信”的典故!不过这个典故在诗词中用得很少,因为狗这种动物太俗,不雅观,没有“鸿雁”、“鲤鱼”那么吉祥。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二
自小生得幸与姑娘相遇,两月有余,同膳同行寥寥数次,然相谈甚欢,情至深处。犹记那时初见芳泽,即惊为天人,叹伊人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倾国倾城之颜色,无不为之倾倒,想姑娘气宇轩昂,谈吐不凡,琴棋书画之才华横溢,无不为之动容。故愿与姑娘修百年之好,不负此生。
盖因小生心怀天下,念民生之疾苦,登科之心不死。适逢乡试,欣然规往,一念之差,而未能体恤姑娘之意下,有负姑娘赤诚真心,实乃薄情寡义之举也。每每思之,羞愧难当,悔恨不已,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更有奸佞之徒环伺左右,屡屡窥觑于尔,不轨之心昭昭然若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姑娘深明大义,不计小生怠慢之嫌,明察秋毫,拒奸佞于千里之外,与小生重修旧好,实乃天地间至情至性之仗义女子是也。小生自当幡然醒悟,感激涕零,舍天下而向美人,弃风尘而为红颜,山盟海誓,白首不渝。
嗟夫!小生不才,貌不能如潘安,才不堪比子建,富不敢敌石崇,权不倾及朝野,然眉宇间亦藏有几分风流俊秀,谈笑间自有其淡雅风情。若苍天作美,许吾佳缘,自当不负此良辰美景,愿执子之手,结白发之缘,观江南烟雨,赏塞北明月,阅大漠孤烟,览长河落日;愿与子偕老,相濡以沫,朝望云卷云舒,共秋水长天,暮闻笙歌浅随,伴落霞孤鹜。
夫浣者,吾所不欲也,炊者,亦吾所不欲也,然卿之所欲不可违也;凡饮者,吾所欲也,嬉着,亦吾所欲也,然二者皆卿所不欲,不可从也。卿喜焉,吾心亦飘飘然,虽登极乐无以过也;卿悲焉,吾心亦凄凄然,虽堕幽冥无以加也。喜焉,怒焉,哀焉,乐焉,但凭卿心;责焉,笞焉,赏焉,罚焉,只为卿意。
若姑娘不以余卑鄙,猥自枉屈下嫁于吾,当许姑娘鞍前马后以驱驰。以妻为纲,恪守妻意,国事家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此其一;行大丈夫之职,健其体魄,以卫吾妻,犯吾妻者,虽远必诛,以为君子之德,此其二;常习烹调技艺,以善吾妻之膳食,穷尽天下佳肴,辩尝而后供一馔,尤以烹鱼为甚,此其三;断六根之邪念,视吾妻为唯一,视烟花柳巷如无物,贤良淑德,从一而终,此其四。如此四戒,熟记于心,日省其身。
今小生修此书一封,满腔情愫,临纸踟蹰,书一纸情深,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望姑娘有朝一日将尔吾之情事大白于天下,小生遂能随姑娘左右,效犬马之劳,唯姑娘马首是瞻,唯姑娘之命是从,名正而言顺。吾之真心,天地可表,日月可鉴,如违此言,人神共弃。
以上皆吾肺腑之言,诚请姑娘细细思之,不负小生这些许相思之苦为盼。若存异议,请赐鹤顶红一盏,小生当兀自饮之,了此一生,必含笑九泉。
癸巳年壬戌月丙子日。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三
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终是红尘人,亦染红尘事。
4、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浣溪沙,晏殊)。
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先秦的《越人歌》)。
6、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四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个中自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云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国学|精华|儒家|道家|佛家|历史。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五
3、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4、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7、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8、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9、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10、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张埜《夺锦标七夕》。
11、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2、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3、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1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1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6、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17、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18、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0、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1、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六
40.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源自《苏幕遮》。
4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源自《玉楼春》。
42.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源自《蝶恋花》。
4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源自《题春绮遗像》。
4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源自《折桂令》。
45.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源自《有所思》。
4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源自《陇西行》。
47.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源自《摸鱼儿二首其一》。
48.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源自《西江月》。
49.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源自《塞鸿秋》。
5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源自《长恨歌》。
51.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源自《寄外二首其二》。
5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源自《千秋岁》。
5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源自《凤栖梧》。
54.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源自《车遥遥篇》。
5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源自《无题》。
5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源自《江陵愁望有寄》。
5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源自《无题六首其六》。
58.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源自《玉楼春》。
59.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源自《遣悲怀三首其三》。
60.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源自《楼上女儿曲》。
6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源自《己亥杂诗》。
6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源自《雨霖铃》。
2、夜深了,我还伏在案头给你写信:天天掰着指头计算着你的归期,可日子像和我作对,踱着方步迟迟不肯离去。
3、你走了,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思念。但,即使再不能见到你,有这份真情伴我也就够了。
4、你使我第一次懂得思恋的滋味,第一次懂得全身心的骚动和欢娱。
5、在一年的每个日子,在一天每个小时,在一小时的每一分钟,在一分钟的每一秒,我都在想你。
7、随着天各一方的时间越来越长,我的'思念也越来越深,我很想找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或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把许多心底的惆怅、寂寞向你倾诉。
10、每一天醒来,你的清影就在我眼前转。不管手里干什么事,一会儿,准走神儿了,呆呆的只想你,算着你什么时候回来。
11、山川河流可以使人与人阻隔,却无法将心与心阻隔,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我的心永远陪伴着你。
12、是怎样的缘份,指引我们相识?在生命里,牵连着你我的是丝丝真情搓成的红线。
13、我想你,我的相思就像缠树的青藤一样,在春日的雨露中飞长,而你,就是我心中那棵常春树。
14、回想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的心绪迷迷朦朦。你那充满朝气的身躯总是伴着月光入我梦来,让我牵挂不停。
16、我仍旧受着期待的煎熬,心中仍在把你思念。你的容颜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还是那么亲切、美丽,但却无法亲近,就像天上的星星。
18、假如您心里还有一个微小的我,请你回我一封信,痴心的我,苦等着您的回信!只有您的信,才能把我援救。
19、整夜里我叹息,睡不好,当膝陇的曙色升起,那燕子又绕着我的四周,絮絮不休。小燕子啊,静静吧,让我再睡一下,也许我会入梦,梦见她温柔的手臂绕着我。
20、无论在何地,千里或万里,无论在何时,十年或百年,我都深深地思念着你,疼爱着你。我虽然否认一切神灵的存在,但我要永远信奉你这个“新上帝!”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七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八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九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源自《锦瑟》。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源自《鹊桥仙》。
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源自《暮秋独游曲江》。
6.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源自《鹧鸪天三首其二》。
7.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源自《鹧鸪天》。
8.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源自《寄人》。
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源自《凤求凰·琴歌》。
10.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源自《红楼梦引子》。
11.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源自《无题六首其三》。
1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源自《长恨歌》。
13.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源自《诗经·唐风·绸缪》。
14.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源自《鸳鸯湖棹歌》。
15.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源自《长恨歌》。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源自《离思五首其四》。
17.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源自《本事诗》。
1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源自《三五七言》。
19.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源自《遣悲怀三首其二》。
20.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源自《鹊踏枝》。
2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源自《雨霖铃》。
22.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源自《怨》。
23.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源自《玉楼春》。
24.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源自《室思》。
25.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源自《浪淘沙》。
26.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源自《摊破浣溪沙》。
27.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源自《明月上高楼》。
28.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源自《八六子》。
29.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源自《结发为夫妻》。
3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源自《诗经·邶风·击鼓》。
31.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源自《卜算子》。
3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源自《踏莎行》。
33.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源自《台湾竹枝词》。
34.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源自《山亭柳·赠歌者》。
35.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源自《诉衷情》。
36.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源自《玉楼春》。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十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书信吧,书信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怎么去书写信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上,信鸽主要被用于军事通信的目的。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视察部下曲端的军队。张浚来到军营后,竟见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他非常惊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队召集到眼前。曲端闻言,立即把自己统帅的五个军的花名册递给张浚,请他随便点看哪一军。张浚指着花名册说:“我要在这里看看你的第一军。”曲端领命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鸽子,顷刻间,第一军全体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到。张浚大为震惊,又说:“我要看你全部的军队。”曲端又开笼放出四只鸽子,很快,其余的四军也火速赶到。面对整齐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队,张浚大喜,对曲端更是一番夸奖。其实,曲端放出的五只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信鸽,它们身上早就被绑上了调兵的文书,一旦从笼中放出,立即飞到指点的地点,把调兵的文书送到相应的部队手中。
1990年11月28日,原邮电部发行了j174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姑苏驿,边纸图案为古代铜器上的鱼形铭文,这些鱼形铭文,用的是“鱼传尺素”的说法来象征邮政通信。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1994年11月7日,原邮电部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的汉代烽火台遗址,边纸上的文字为1974年在甘肃居延地区破城子烽塞遗址出土的东汉初年《塞上烽火品约》木简上的部分内容,再现了距今20xx多年前我国西北边陲“谨侯望,通烽火”的历史遗迹。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1998年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jp72《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1999北京(二)》纪念邮资片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绿东方”,主图和邮资图内容一致,均为一只色彩斑斓的飞鸟,背景为驿站和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青鸟传书的传说。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十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十二
2、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红梅》。
3、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早梅》。
4、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早梅》。
5、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忆梅》。
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7、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三首》。
8、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瑞鹤仙·梅》。
9、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喜张沨及第》。
10、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梅》。
11、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花犯·苔梅》。
12、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汉宫春·梅》。
13、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早梅》。
14、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小至》。
15、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清平乐》。
16、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临江仙》。
17、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落梅》。
18、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墨梅》。
1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
20、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天香·蜡梅》。
21、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梅花》。
22、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题画梅》。
23、虽是一般,惟高一着。——《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4、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题画梅》。
25、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雪梅二首》。
26、庭梅开遍不归来,直恁心情恶。——《误佳期·闺怨》。
27、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28、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题画墨梅》。
29、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绝句》。
30、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西江月·梅花》。
31、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花犯·小石梅花》。
32、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33、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水龙吟·咏月》。
34、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35、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36、客子短篷无据,倚长风挂席。——《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37、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忆江南·歌起处》。
38、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再和杨公济梅花》。
39、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玉楼春·东山探梅》。
40、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41、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踏莎行·雪似梅花》。
42、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43、梅粉堆阶慵不扫,等闲过却初春。——《临江仙·客睡厌听深夜雨》。
44、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4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扩展阅读:梅花的形态特征。
梅是小乔木,稀灌木,高4-10m;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cm,宽2.5-5cm,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cm,幼时具毛,老时脱落,常有腺体。
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cm,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mm,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
果实近球形,直径2-3cm,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顶端圆形而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棱稍钝,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华北果期延至7-8月)。2n=16,24。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十三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同上。
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专此,致专此,祝专此即请专此布达,即颂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即颂即请顺效顺祝。
或为:此候此请顺致顺颂即候。
或为:祝颂请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恭叩恭淆恭颂恭候敬叩敬祝故请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恭颂恭请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谨祝谨贺。
对晚辈:此询顺祝即问祝(你)愿(你)盼望。
对祖父,颂祝;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金安福安。
对尊长:康安钧安崇安履福颐安。
对女长辈: 懿安坤安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春社暑安秋棋冬馁。
常时可颂:近祺日祉时吉时绥起居安吉行止佳胜工作顺利台安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晨安早安午安晚安刻安。
对女性可颂:淑安妆安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侍安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学业锐进工作好生活愉快幸福健康进步侍棋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阔府康泰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双安俪安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喜安庆祺。
贺新婚者:燕安燕喜。
贺生子者:麟安。
对家居者,颂:潭安潭祺潭祉。
对行旅者:客安行祺旅一帆风顺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礼安孝履。
问病,祝颂:早日康复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文安道安研安文祺雅祺。
对编辑:编祺编安。
对写作者:著祺撰安笔健。
对教师:教祺教安诲安。
对军界:勋祉戎安。
对政界政安勋安升安公祺钧祺崇祺。
遂百事称心诸事如意盛利久发财源茂盛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署名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叩叩上叩禀敬禀。
对平辈:上敬上谨启鞠启顿首亲笔手肃。
对晚辈:字示白谕手白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十四
比较久地跟熟悉的人或地方分开:离别母校已经两年了。友人离别的古代诗句,我们来看看下文。
1、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诗人是:李白名家作品《鞠歌行》。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人是:贺知章名家作品《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诗人是:李煜名家作品《清平乐·别来春半》。
5、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诗人是:李白名家作品《送友人》。
6、天将离恨恼疏狂。诗人是:晏几道名家作品《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7、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诗人是:杜甫名家作品《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8、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诗人是:苏轼名家作品《临江仙·送王缄》。
9、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诗人是:聂胜琼名家作品《鹧鸪天·别情》。
1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诗人是:韦应物名家作品《寄李儋元锡》。
13、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人是:李白名家作品《劳劳亭》。
14、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诗人是:韩愈名家作品《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5、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诗人是:柳宗元名家作品《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16、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诗人是:李白名家作品《久别离》。
17、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诗人是:孟浩然名家作品《留别王侍御维》。
18、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诗人是:韦应物名家作品《赋得暮雨送李胄》。
1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是:王勃名家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诗人是:王维名家作品《送沈子归江东》。
22、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诗人是:刘长卿名家作品《别严士元》。
23、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诗人是:万俟咏名家作品《诉衷情·送春》。
24、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诗人是:温庭筠名家作品《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25、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诗人是:刘长卿名家作品《饯别王十一南游》。
27、悲欢离合总无情。诗人是:蒋捷名家作品《虞美人·听雨》。
28、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诗人是:张籍名家作品《蓟北旅思》。
30、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诗人是:韦应物名家作品《赋得暮雨送李胄》。
32、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是:杜甫名家作品《石壕吏》。
34、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诗人是:苏武名家作品《留别妻》。
35、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诗人是:陆龟蒙名家作品《别离》。
36、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诗人是:高启名家作品《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38、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诗人是:杜甫名家作品《野人送朱樱》。
39、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诗人是:孟浩然名家作品《送杜十四之江南》。
4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人是:王安石名家作品《书湖阴先生壁》。
42、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诗人是:高適名家作品《送魏八》。
43、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诗人是:李益名家作品《喜见外弟又言别》。
45、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诗人是:苏轼名家作品《少年游·润州作》。
46、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诗人是:苏轼名家作品《和董传留别》。
47、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诗人是:李白名家作品《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48、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诗人是:尹式名家作品《别宋常侍》。
4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诗人是:李白名家作品《别储邕之剡中》。
50、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诗人是:李白名家作品《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专业古代给爱人书信(汇总15篇)篇十五
(元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长相思三首之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