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是铸造坚强意志和培养毅力的一种途径,它让我们有信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对于一份完美的决议,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方向。以下是一些决议制定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为大家解决困扰。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一
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蝶恋花・春景》。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三月七日》。
墙里秋千墙外道。苏轼《蝶恋花・春景》。
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蝶懒莺慵春过半。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笑渐不闻声渐悄。苏轼《蝶恋花・春景》。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春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依然一笑作春温。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春景》。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道字娇讹苦未成。苏轼《浣溪沙・春情》。
未应春阁梦多情。苏轼《浣溪沙・春情》。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二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被,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出自于: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2、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出自于: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4、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出自于:潘安《悼亡诗三首》。
5、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出自于:谢灵运《岁暮》。
6、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出自于: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8、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出自于: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9、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出自于:柳永《甘草子·秋暮》。
10、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出自于:李贺《南园十三首》。
12、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出自于:张先《青门引·春思》。
1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出自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4、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出自于:曹雪芹《残菊》。
15、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出自于: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6、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出自于:王守仁《元夕二首》。
18、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出自于: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于:张九龄《望月怀远》。
20、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出自于: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
21、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出自于:韩翃《宿石邑山中》。
23、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出自于: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24、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出自于:缪氏子《赋新月》。
25、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出自于: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2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于:李贺《马诗》。
28、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出自于: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29、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出自于:司空曙《江村即事》。
30、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出自于: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三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7、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8、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蝶恋花·春景》。
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5、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8、笑渐不闻声渐悄。——苏轼《蝶恋花·春景》。
19、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0、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2、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4、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2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四
苏轼拓宽了题材,开创了豪放词风,史以“苏辛”并称;苏轼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书法,苏轼求变、尚意,自成一家,推为“宋四家”之冠;绘画方面苏轼首倡传神写意,第一次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这样一位旷世无双的文化巨人,四十年仕途生涯却坎坷曲折。嘉佑二年考着礼部进士,继而“制科”入三等(最高等),经历五个朝代,曾任八州州官,政绩卓著,元佑时擢升高位,成为朝廷重臣。在政治上,他既反对王安石的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主张“渐进”的变革,对新法要“参用所长”,因而两次被贬:第一次被贬到湖北的黄州,第二次被贬到广东省的惠州和海南岛的儋州。苏轼一生,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地方上度过的,在朝任职的时间,总计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所度过的。而且一贬再贬,由黄州而惠州,由岭南而海南,愈贬愈远,在极其艰难的岁月中,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旷达的处世态度,一生著述不辍,因而,他爱国爱民的思想,巨大的文学成就以及人格力量的魅力,又使起成为一位深受人民喜爱和崇敬的伟大人物。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的一生,苏轼的思想也是非常复杂的,这里,我着重论述在苏轼大量的诗文中,体现出的旷达精神。
所谓旷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心胸开旷,想得开。”在《词源》中解释为“心胸开旷,举止无检束。”苏东坡的确如此,这种身处逆境之中,既保持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胸怀,又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态度,就是苏轼旷达精神的所在。
苏轼的旷达精神表现在许多方面,他对政治荣辱、对家庭的磨难离散、对自身生活、对后学僚属等方面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胸襟。
对政治荣辱,苏轼一直保持着宠辱不惊的态度。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同弟弟一道,在父亲的带领下进京应试,顺利通过了举人考试。第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居第二名,在复试中,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嘉佑二年(1057年)三月宋仁宗殿试,苏轼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当时的元老重臣欧阳修、韩琦、富弼等都以国士之礼对待年轻的苏轼,但苏轼并未以此自衿。而对自己一贬再贬的人生遭遇,他也未哭天抢地,绝望消极。熙宁七年九月至熙宁九年十二月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是苏轼心情非常沮丧的时期,但正是生活的艰辛,使他写出了成功的佳作。苏轼的词作在这一时期有了重大的发展,形成了他豪放的词风。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后,苏轼心有余悸。“得罪以来,不复作文字”,生活艰苦自不待言,亲友的冷漠更是雪上加霜。在这样的重重压力下,尽管他也有孤凄抑郁之感,但这并未成为他生活的基调。那些爽健俊秀,豪放飘逸之作,处处表现出了苏轼“善自宽”的特点。如:“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谁道人生不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纱》);“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南堂五首》之五)此外,《念奴娇》中“凭高眺远”、《西江月》中“照野弥弥浅浪”、《水调歌头》中“落日绣帘卷”等。这些诗词均作于他贬黄州之后,在诗中,我们看到的是秀美的风物,雍容的气度,安闲自得的情趣。苏轼一生的文学名篇,很多是在黄州谪居期间完成的。代表着苏轼散文高峰的前后《赤壁赋》,特别是那首苏词中乃至整个词史上被誉为“千古绝调”的豪放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作于此时。词中虽有功业未成,壮志未酬,韶华易逝,人生苦短等哀叹,但哀而不伤,嗟叹而不颓丧。相反,那由大江、惊涛、巨石、高岩所构成的宏伟画面,那睥睨一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所组成的历史长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视野为之开阔,胸襟为之开展,精神为之振奋。这些,都是他心境旷达的表现。
当苏轼五十多岁时,新党再度执政。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惠州,今广东惠阳,在大庾岭以南,当时属瘴疠蛮荒之地。从此,开始了他晚年长期的流放生活。但苏轼并没有哀号悲叹。虽然“兄弟俱窜,家属流离”,但苏轼的心情也只是“随缘委命”“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与程德孺书》)。他把心力倾注在当时的政事和百姓生活上。在惠州时,他写下了如下诗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在诗句中,看不见愁苦。风物美,让他乐而往乡;春睡犹美,“失意之人作旷达语”(纪昀批语)。他这样旷达,以致当时宰相章惇见此诗,认为苏轼太“安稳”,将苏轼远贬儋洲。(曾季狸艇斋诗话》)。
但苏轼没有被压倒,在创作上,他仍保持乐观。如:“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之一)“寂寂东坡一病翁,白发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纵笔三首》之一)“霹雳收咸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儋耳》)“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纵笔三首》之三)。这些诗里,看不到苏轼身陷南荒,老病交加的困境和窘态,展示给你的是那里的海风快意,民风淳民,自得其乐。特别是他渡海北归的那首诗“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次北归,苏轼只是遇赦而已,并非回京作官。同时,这首诗写在他迭经打击之后,写在险象环生的海浪海风之中,写在他终生坎坷,即将辞世的前一年,此时此刻,一般人都会痛定思痛,感慨万分。但是在诗里,我们看不到愤怒与忧伤,所看到的,是对莹洁无尘的人格和心灵的自我鉴定,是对此理性的美学审视;那可能带来舟覆人亡的风啸涛吼,成为雄壮的音乐;那缺医无药的瘴疠之地,成了他一生中最适于观赏的奇绝之处。这里,所表现的平和心态,洒脱风度,乐观精神,豪迈气概,可与“大江东去”那首词相提并论,其心胸之旷达,于此得到了充分的集中的展示。
苏轼的家庭生活,也随着苏轼的遭遇几经曲折。他的三位妻子都先他而去,原配王弗年仅二十七岁就病逝了,续配王闰之于元佑八年(1093年)病逝于京城、,终年四十六岁,侍妾王朝云在苏轼晚年的流放生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惠州,三十四岁的王朝云因患瘟疫去世,这对五十九岁的苏轼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苏轼与弟弟苏辙,手足情深,他俩从小一起读书,一起承受父训,一起出游长安,共赴科举,同科中举,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时,子由多方营救,愿捐纳自己的职位为兄长赎罪。结果,苏轼被贬黄州,子由也遭贬,兄弟两人长期不得相见。政治理想的一致,生活意趣的相同,兄弟二人,同心同德,互相唱和,互相友爱,在苏轼的诗集中,和子由唱和的诗,以及怀念子由的诗,举不胜举。如:《初别子由》、《九月微雪怀子由弟二首》、《病中闻子由不赴商州三首》、《岁暮思归寄子由弟三首》、《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别子由三首》、《子由生日》、《书子由梦中诗》、《和子由踏青》、《和子由蚕市》、《和子由苦寒见寄》、《和子由论书》《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满江红怀子由作》……诗中无不体现出对弟弟真诚的牵挂和友爱,表现他与弟弟的深沉情谊和兄弟间的共同命运。在诗中,苏轼以他兄长的宽广心胸,旷达的精神,“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论修养帖寄子由》),感染着弟弟同逆境斗争。“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黄叶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秋思寄子由》)。尤其是一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能见其旷达心胸。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作者勾勒出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在词末,亲人间的欢聚既不能强求,当此中秋月圆,则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亦足以慰情。两句据南朝宋人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转出更高的四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添了积极奋发的意蕴,由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
在对待自身生活方面,初到黄州,“癛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答秦太虚书》)而且,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市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处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答李端叔书》),“只有靠躬耕田亩,“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答秦太虚书》)写得辛酸、幽默,苦中有乐,深切感人。公元1097年4月,苏轼被贬为琼州(今海南省海口市)别驾昌化军安置,当时苏轼已62岁了,处境也更为恶劣。亲人只有幼子苏过同行。当时海南岛的生活比惠州还要恶劣得多。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如非被认为罪大恶极,惟恐其仍得生还,一般不至被贬逐到这样险僻的地方。苏轼深知“浮瘴海以南迁,生还无期”(《昌化军谢表》),他自己也作了死别的准备,“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等待苏轼要过的儋州生活果然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秀才书》),连生存都困难。
在艰苦的条件下,苏轼一面遍和陶渊明的诗,作《和陶诗一百二十首》,一面潜心做学问,他修改和完善了黄州期间所作的《易传》九卷,《论语说》五卷,又写了《书传》十五卷、《志林》五卷。
苏轼将生活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对管家理财、烹饪饮食、医药保健、种花养鱼等都颇有研究,如他的《养生诀》介绍的“盘足,叩齿三十六通,握固”按摩两脚心,“梳头百余梳而卧”的确是很好的养生之法。还有《学龟息法》、《求医诊脉》、《治内障眼》,服用生姜、茯苓、地黄均有文字。苏轼还是一个美食家,对煎茶酿酒、佳肴烹制、粗粮细作均有讲究,他写有《饮酒说》、《漱茶说》、《煮鱼法》(即后世的东坡鱼)、他发明的“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羹”、“东坡饼”至今还保留在中国传统的菜谱里。可以说,正是在这写大大小小的认识问题、生活问题上,苏轼表现出了他对人生的独特领悟,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备的真实性情。我认为这同样是苏轼旷达精神的表现。
苏轼应制科试后不久,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在凤翔任上,苏轼与太守陈公弼的关系比较紧张。陈系武将出身,待下甚严,僚吏不敢仰视。苏轼却常同他争论,以至形于颜色。但后来他们的关系有所缓和,比较融洽了一点。陈公弼修了一个凌虚台,要苏轼作一篇记,苏轼写了《凌虚台记》,在记中,苏轼认为“物之兴废成毁,不可得而知也。”“夫台犹不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陈公弼只字未改而刻于台上。以后,他们同登凌虚台,举酒赋诗。苏轼与陈公弼的幼子陈(字季常)的关系很好,成了终生密友。在苏轼贬官黄州期间,陈慥与他过从甚密,经常往来唱和。苏轼为他俩写了《陈公弼传》和《方山子传》。
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时,与太守陈襄的关系很好。陈襄决定修复钱塘六井,苏轼积极支持。当六井修复完工,苏轼又写了《钱塘六井记》,对陈襄的功德进行表彰:“明年春,六井修毕,而岁适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罂缶贮水相饷如酒醴。而钱塘之民肩足所任,舟楫所及,南出龙山,北至长江,盐官海上,皆以饮牛马,给沐浴。方是时,汲者皆诵佛以祝公。”当陈襄任满离杭时,苏轼写词相送《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
苏轼在徐州任职时,文学成就已相当出色,因而在知识分子中享有越来越高的声誉。不少文人学士纷纷投书,向他求教。远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的黄庭坚给苏轼寄来书信和两首古风,表示愿列在苏轼的门下,秦观进京应举,专程到徐州拜见苏轼,还写诗说:“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也游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苏门六君子”,前四人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黄州,废弃闲散,困匮乏食,他“焚笔弃砚”,即使亲友也少通书信,但仍与文学后进书信不断。《答李昭玘书》、《答李端叔书》、《答秦太虚书》、《答陈师仲书》等,给他们以很大的激励。苏轼贬官到儋州,仍然勤学不倦,写了许多诗文,与此同时,他还将自己的学识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琼崖后学。先后到儋州向他求学的有琼州人姜唐佐、潮州人吴子野、儋州人黎子云兄弟、符林等。宋朝建国以来的一百多年里,琼崖地区没有一个人进士及第,经苏轼指导后不久,姜唐佐于大观三年(1109年)终于考中进士。直到素食去世前不久,他从海南回到北海,看到了广州小吏谢民师的诗文,立即爱不释手,以至“观之熟矣”。他与谢民师并“无一日之雅”,但觉“倾盖如故”。他写了《答谢民师书》,在信中对其作品作了很高的评价,并传授了自己创作的主要经验。
旷达,是一种高超的精神境界,苏轼为何能臻此境?
首先,苏轼的作官意识在不断淡化。苏轼虽有求取仕进之心,特别是年轻时,“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但他跟许多人相比,一开始就不是很热衷。苏轼考中后,给考官梅尧臣的书信《上梅直讲书》,显得格调高洁,气度雍容,不卑不亢,没有急切求官的意思。有这个思想基础,他在仕途受挫时,才不会郁郁寡欢,而且在遭受挫折之后,对社会的黑暗,官场的混浊,有了切身体会,对仕进便更加淡薄。黄州之后,他对别人百般钻营拼命夺取的东西——官职,便一辞再辞,朝廷先后升任他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他都上奏一再辞免。正因为此,他在日后不断遭贬,打击日甚时,才未在心理上形成极大反差,没有重大的失落感,也没有了不起的痛苦。而且他能随缘自适,苦中作乐。可以说,不断地淡化作官意识,是他旷达的思想基础之一。
其次,苏轼有一定的民本思想,平等观念。他在贬所,与下层民众相处时,他从未以曾为高官,曾经阔过自居;从未以高人一等的文化人自居。他与当地民众相处,相得甚欢。在黄州时,他与卖药者、开酒店者、渔樵均有交情,离开黄州时,他写道:“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文老,时与晒渔蓑。”(《满庭芳·归去来兮》)。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文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己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再温习一下这难忘的生活。贬到海南,他与黎人十分和谐,他在诗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姓黎的好朋友。在儋州,其《和陶劝农六首》中写道:“咨尔汉黎,均是一民”,反映汉黎两族,同是一家,“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杯同”(《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这样一种民族平等思想,出之九百多年前的苏轼之口,确实难得。在贬所,他看到了人民生活的艰难,人民感情的淳朴,人们自食其力的可贵。在缺吃少穿,不会自命风雅,高论国运的人民中,他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热情帮助和由衷的尊敬。他认识了人民,而且在诗中反映出来。当故人问海南风土人情如何时,“东坡云:‘风土极善,人情不恶’。”(《遁斋闲览》)。
第三,在认识论上,他的思想有诸多辩证法因素,深受儒释道的影响。儒家思想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孔子的“不怨天,不尤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对苏轼都有深远的影响,老庄思想特别是庄子,对苏轼影响颇大。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认为对立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苏轼少年时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后来又喜和僧人来往,在生活上他认为“游于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见《超然台记》),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见《问养生》),则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写道:“客亦知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在这里论述的是“变与不变”。这种理论既有辩证法的因素,又有老庄相对主义的成分,正因为用这种观点看待宇宙的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共同去拥抱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寄托。他能从客观上观察事物,能透过个体看总体,透过局部看全局,能看见事物的相互转化,以个人遭遇而言,那就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忧了。这种情怀,突出地表现于他在黄州写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后是晴,晴后又是雨,如此相因相生,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何必自囿于一端呢?这样观察事物,他便能超脱出来,进入旷达之境。
东坡的旷达,对他在史册上熠熠闪光,大有好处。首先是延长了他那宝贵的生命,使他有时间给人类留下领域宽、数量多、质量高的文化成果:他著作有《苏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其二,由于他思想开阔,不拘泥,不偏激,不凝滞,不浮躁,其文如风行水上,涣然成文。其阅世立言便有通脱的透视,丰厚的内涵。以创作为例,他叙事议事,决不限于所言本身,而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伸到广阔的深邃的境界,如前后《赤壁赋》、《超然台记》、《凌虚台记》、《题西林壁》、《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不胜枚举。其三,由于他思想开阔,故能容纳万物;由于他超然自得,故能无往而不适。这样便形成了他创作内容的丰富性,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豪放的、婉约的、劲健的、风趣的、简练的……到了晚年,又增添了一种冲淡、平和的风格。这一切,都显示着他的大家风范,给后人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五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六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间有味是清欢。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七
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3、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李梦阳。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8、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胡宏。
9、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10、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11、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12、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14、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15、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杜甫。
16、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楼钥。
1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20、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杜甫。
21、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
2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
23、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辛弃疾。
24、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2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6、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于谦。
27、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9、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
30、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31、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32、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已。——顾炎武。
3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丘逢甲。
34、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文天祥。
35、赤心事上,忧国如家。——韩愈。
36、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3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8、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梁启超。
3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八
你有满腹才华,你有豪情壮志,你有苦命岁月,甚可惜,如此才华横溢却只能仰面叹息。尘满面,鬓如霜,岁月无情似有情,潇潇细雨风尘路,无言对酒当明月。苏轼,你是我生命的信仰!现在,豪情洋溢,让我怀着崇敬的心,谱写这篇怀念子瞻的情感文章。
你从风雨中走来,历尽艰辛;你从苦难中度过,永不放弃;你从失意中觉醒,雄壮激荡。泪洒心头,月白皎洁,不禁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多次谪迁,却怎么也移不动你那赤子之心,你挥袖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白发悄悄爬上了你的脸庞,你却仍充满斗志,溪水向西流,便有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你教会了我不论前方是陷阱也好,光明也罢;不论是年少,还是成年,都要怀揣一颗永不变的闪闪红心,它标志着乐观豁达,标志着勇往直前。于是乎,在考试失败后,我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充满信心,笑着面对这可怕的现实,勇敢地争取。我虽不能体会在多次的打击下,你有多少离愁,但我知道你的“天涯流落思无穷”,你的孤苦、凄冷,你的壮志难酬。如今,让我写一首诗,借诗抒情:
月中哭,泪似无情。花中雨,痛似无绝期。苦离愁,相思绵绵。谁把明日来歌颂?
对酒当歌,明日依旧,冷暖自知,却也哭相随。挥袖离去,马前红,皆欢喜,吾迎归去。
画中意。
潇洒挥笔,七彩虹,白断桥,地蓝天,潇湘墨竹,画中自有意趣。
你画中有诗,画外有情,画神似,心静如水。你的《古木怪石图》,萧散简远,古雅澹泊,有清净之意。你追求"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正是你的真实写照。从你的画中,我学会了应该精益求精。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要想在这苍茫世界中立足,方有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亦可创造辉煌!谢谢你,东坡,谁可看清你那画中之意蕴呢?那画有你的深深气息,有你的坚韧,你心中的无奈苦闷,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作为常人的我,只知你在文学艺术的登峰造极,却不能深刻体会你的内心情感。
书法中的豪迈。
"宋四家"有你,你用笔丰腴跌宕,便可看出你的旷达之情,却也有一丝天真浩瀚。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足可看出你在书法界的名声之浩大。书法中的浩荡,书法中的豪迈,书法中的精髓,这三者结合,便是一个最真实最可亲最令人景仰的苏轼!你让我学会了怎样去向世人展示真正的自我!
你的诗书画,你的豪迈乐观,你的婉约多情,你的天真浩瀚,你的意趣丰富,都令我陶醉。如今,我们有千年之距,对我来说,你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人物,你是一个豪情仗义的英雄。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你在心中的地位却坚不可摧,我希望在日后,不论是明月,还是幽竹,不论是寂寥,还是快乐,你都能成为我心中最好的依靠!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九
都说东坡居士旷达乐观,其实在那个眼泪要往心里咽的黄州,东坡是用痛苦寂寞熬制出了所谓的旷达。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磅礴的气势跃然纸上;“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指挥若定的英雄活灵活现。――写得真绝!可是,词末还有一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一句,苏轼只轻轻地一掠,他似乎不愿向这个世间大谈自己的苦痛与愤懑,生怕会打扰了欢笑的人们。眼望江的尽头,天的涯际,他默默无语。他在想什么呢?他又能想什么呢?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么狼狈地谪居异地,连故乡的门槛都不敢跨进!满怀抱负的才子零落僻远之地,盛名美誉,从此一无所有!于是,一番豪放之言喷薄而出之后,便遗落下这一声无奈的叹息。有人叹道,美中不足啊!――可是苏轼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人!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似乎就这样平平淡淡地从嘴里流出这一句,可是我越读,越觉得心酸。乘一叶扁舟在茫茫江面上飘荡,从此再不管你皇帝今日贬谁,明日用谁。苏轼竟然要隐居?究竟是什么苦痛如此残忍,竟逼得一个普普通通的文人要另寻归处,宁愿随波逝去,也不愿酣睡于世俗!
旷达,诚然是旷达。可是,这旷达的背后,又掩藏了多少明伤暗痛?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世间何处是家呢?所以只能寂寞。这样一个刁蛮的世间,他会有栖息之心吗?所以只能独守寂寞。
寂寞硬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推到了冰冷的月光下,寂寞偏要让一个白发苍苍的人独自慨叹生死茫茫,寂寞又总是逼使一个筋疲力尽的`人一次又一次抬眼看飞絮――苏轼就这样被折磨着。
终于,他想通了:人总得好好儿活下去,不然哪有脸面去寻清风,赏明月?这一次,苏轼乘船游赤壁,在烟雾迷茫的江面上,他再不提“隐居”二字。“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功名利禄,他一无所有,但此时的他恰恰能看清自己的真面目。他是大自然的赤子,大自然是他惟一的依靠。这一次,东坡借些微酒力,在雨中漫步,“一蓑烟雨任平生”,将昨日的壮语和寂寞付与等闲之间。
旷达,诚然是旷达。如果没有这份旷达,东坡也不能沿着这条寂寞的路坚强地走下去。可是,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旷达,东坡也削蚀了自己的棱棱角角!
从被贬到遇赦,历时21年之久。这一次,苏轼终于如愿以偿。他化作精魂,真正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他再次一无所有,他再次收获人生。
隐隐间,我看到一群笑语盈盈的人滑过历史,一群捧着苏词的人赞叹不绝,还有,一缕清l的魂魄飘在江畔,江面无痕……”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是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 `队。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38。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众多。
太守:是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指的是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的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另解释为:天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的是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十一
1.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3.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5.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6.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7.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8.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0.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1.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12.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13.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1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5.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9.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2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4.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25.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26.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2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29.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2.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33.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
3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3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6.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37.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8.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39.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40.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41.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4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3.慷慨过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符少年头!
44.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4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6.睡醒见伊么,更深梦也多。
47.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48.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9.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50.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十二
3、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4、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6、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7、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8、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9、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元稹《自述》。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十三
1、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2、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3、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4、且餐山色饮湖光。共挽朱轓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不知明日为谁黄。
5、孤峰尽处亦何有,西湖镜天江抹坤。
6、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7、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
8、卷却西湖千顷葑,笑看鱼尾更莘莘。
9、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11、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
1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3、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
1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15、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6、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17、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8、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19、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2、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23、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24、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26、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27、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
2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9、目有昧刚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
30、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31、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32、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33、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34、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牙未吐,早已回春。绮陌敛香尘,学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35、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36、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37、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3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9、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40、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41、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42、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43、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44、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45、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46、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47、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48、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
49、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50、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51、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5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3、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54、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
55、易以理服,难以力胜。
56、人有泪,花无意。
57、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5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6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十四
1、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至言不繁——苏轼。
3、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4、与君暂别不须嗟,俯仰归来鬓未华。
5、穷不忘道,老而能学。
6、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7、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
9、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宽。
10、论必作,作必成。——苏轼《荐诚禅院五百罗汉记》。
11、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2、谷太贱则伤农,太贵是伤末。
13、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14、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15、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1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17、游蕲水清泉寺。
18、修其本而末自应。——苏轼。
20、志虽大而才不副。
21、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22、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苏轼。
23、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2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前赤壁赋》。
25、小诗有味似连珠。
26、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27、夕阳无语燕归愁——苏轼。
28、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轼《临皋闲题》。
29、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30、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31、智出天下,而听于至愚。威加四海,而屈于匹夫。
33、花褪残红青杏小。
3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5、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36、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37、世间哪有扬州鹤。
38、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39、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苏轼。
40、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苏轼。
热门苏轼旷达的诗句(通用15篇)篇十五
3.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出自《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4.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水调歌头》。
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题西林壁》。
7.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出自《澄迈驿通潮阁》。
8.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出自《春夜》。
9.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出自《东栏梨花》。
10.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出自《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