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是一种无偿的、利他的行为,它旨在改善社会环境和促进公共福利的提升。公益活动有助于传承优良社会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个充满善意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写公益总结不能只关注活动本身,还应该突出其在社会教育和价值观引领方面的意义。动物保护项目通过呼吁大家关注动物权益和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一
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潜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我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应对面的交流。
王教师: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构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这天就请各位教师围绕主题,结合自我的经验说说自我的观点和看法。
赵教师:让孩子构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我就应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持续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构成必须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构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教师: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我的意愿选取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我的物品,所以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岳教师: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带给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仅有具体生动的形象带给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张教师: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信任,个性是一些“个性幼儿”。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理解着。所以,我们就应严格要求自我,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仅有这样,幼儿的常规才会严谨有序。再次,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构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很重要。
王教师: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我们的心得是:教师认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相当的紧凑,主配班教师之间的配合也要相当默契。在环节过渡时是幼儿比较混乱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无所事事,除了认真上好每个活动外,必要时还能够同他们一齐进行小游戏。另外,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培养。如在“贴人”的游戏中,以前让幼儿三人一组玩,但总有幼儿轮不到,之后经过幼儿自我讨论,干脆六人一组,这样决定,效果果然不错,这样有更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解决了常规问题。
李教师:主角游戏中的常规也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带给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教师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此刻他们眼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储备,潜移默化的把规则印入孩子的脑海。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能够丰富幼儿游戏的资料和情节。如此简单的引导能够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地遵守规则。
王教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逐步构成规则意识。就拿主角游戏来说吧,教师能够以一种主角的身份参与在幼儿的游戏中,透过教师与幼儿、主角与主角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指导。另外,能够让幼儿透过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充当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忙者。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程教师:各项规则的制定要贴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明确该用什么心态来维持班上的常规,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规则,是忘记了是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里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制力有时问题不必须都出此刻孩子身上,也许是某一项常规根本不适合该年龄层的孩子,所以常规的制定要贴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尽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个环节过渡紧凑、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规的构成也并非难事。
李教师: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能够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明白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构成一种常规意识。
石教师:的确,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规则的实施要推动孩子的发展。要让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理解纪律,要让他们由理解而愉快地理解和遵守群众的规则。
后记:本次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就自我遇到的问题或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的观点和看法相似,为了便于整理,我们将相同的观点收集在了一齐。另外,交流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也不一一列举了。教研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的平台,是一次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们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与成熟!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二
地点:...
主持人:...
出席人:...
活动资料:
活动资料。
一、教室墙面环境布置的研讨。
主持人:教室墙面环境布置,要根据各班开展的教学许凤秋:墙面的布置应当注意师幼互动,记录幼儿的参与过程为主,体现幼儿的参与痕迹。
陆兰江:我们小班幼儿年龄小,班级的讲述墙应体现可操作性和趣味性。陶丽华:每班的主题环境要围绕本班开展的主线进行布置,要有渐进性,采用多种方式表现。
潘红英:小班幼儿的评比栏,应当幼儿资料要求,可定位于生活习惯、自立本事、动手操作等栏目。
二、国庆节、中秋节的情感教育。何玉雕:我们能够供给录像,让小朋友来感受过中秋节的气氛。许凤秋:经过晨间谈话让小朋友明白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小朋友要吃月饼。周垚:我们各班能够组织小朋友进行国庆庆祝活动,进行简单的装饰或表演庆祝活动。
效果。
1、教师们对班级环境布置都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地方,体现了教师们的理念有了很大的提高。
2、各位教师已都在进取准备备课教案设计。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三
区角观察分析: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表现异常进取,平时有什么新鲜事儿都想动一动、试一试,并还会提出疑问,是个十分好奇好问又善于思考的孩子,可是这个孩子团体面前说话的胆子较小,小组之间小朋友之间的交流还是很活跃的。本次的区角活动记录表,主要记录了这一孩子在有关灯的探索性主题活动及延伸的相关活动中的一些表现,下头我对这一孩子的探究行为作如下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在实录中我们不难看出淳淳是个天生好奇、喜欢触摸、把弄、操作与提问题的孩子,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感兴趣并且观察的细致性也较强。如在孩子们自发的与教师交流中,他也进取参与,补充别的小朋友没有发现和提到的事,还能用自我的语言把自我的疑惑提出来。
第二、淳淳也是一个喜欢探究,善于思考喜爱动手动脑的孩子,发现问题后乐于进取解决,什么事儿都能引起他的探究,并且对于问题能提出问题,并经过自我的探索进行验证,同时还能进取参与调查,在我们的每次的主题开展中,他调查总是最进取的,灯的主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淳淳还是会用记录来表达自我探究发现的孩子。意大利教育家“以其幼儿的100中语言震撼了全世界幼教工作者的心。确实,记录也是幼儿表达表现的一种方式。实录中淳淳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电珠通电连接的方法,作为教师应善于观察聆听幼儿这种表达方式,关注解读幼儿的探索行为。
第四、淳淳这孩子其他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团体面前缺乏大胆表达的胆子。其实从平时的观察中发现,他不是不会表述自我的想法与思考,在小组中交流孩子很进取的但在大团体中就胆怯。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创设机会让其在团体面前进行表达。实录中的调查交流活动教师就是创设了很好的机会,让淳淳介绍,从而提高了淳淳在团体面前交流的信心。
还有淳淳还是一个善于反思、思考、注意持久性较强,并能改善自我探索行为的孩子。在实录中电珠通电的活动虽然刚开始时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决定,他们探索的初级阶段都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就如实录中的描述一样,刚开始淳淳是无目的的探索活动,而恰恰成功了,可其实还不明白真正的原因,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他又进行了第二次的有目的的探索活动,虽然失败了,可是还是不放弃,在思考与反思中调整自我的行为。
对本次区角观察的思考:
第一、观察能帮忙教师思考适合孩子教育策略。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是教师获得个体和群体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经过观察,发现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在不断思考、不断调整自我的行为,努力寻求一种最适宜的结果。在这过程中,教师看到了幼儿思维的过程,看到了幼儿在过程中的发展,并更清楚地了解、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本次的观察记录中教师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来实施相应的指导策略。如在电珠通电的活动中,当教师看到淳淳实在无意的情景下使电珠亮了,教师边调整了其策略,让他经过再次的尝试,从而了解电珠通电的正确连接方法,而后的第二次观察,教师发现淳淳在探索后仍未找到答案,这时教师便给了适宜的指导,指导的方法以启发为主,而不是直接指导。当时教师就问了看看电线里有什么?教师这样问的目的主要让淳淳找出探索中的障碍,淳淳仅有解决了主要困难,才会有以后的发现和成功,这也说明观察能帮忙教师思考适合孩子教育策略,推动孩子的探索,增强自信。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惟有经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从而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
第二次探索中提醒他看看里面的东西,然后继续耐心的等待。我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我们很清楚孩子的好胜心理往往让他们不能虚心的理解教师的好言相劝,倒不如让他们“头撞南墙自然回头”;其次,让孩子亲身体验失败的过程也是一种有价值的经验,并且这种经验反面更为记忆深刻!选择等待我正是要留给孩子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等待孩子自然的成熟,同时,我也在进取的寻找一个更恰当、更有意义的教育契机。当然等待并不是无限量的,在孩子们无法用现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时,我们再一味的等待很可能挫伤他们的探索兴趣。就在孩子趋于放弃时,我及时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这种肯定给了孩子很有力的鼓励,让他们的探索欲望从低谷中爬上来,接下来我给了他们一点提示,给他们在前一个活动过程中刚刚获得的还未曾稳固的新经验和实际遇到的问题之间架了一座桥,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透,立刻就把新经验迁移到所遇到的问题中来。
第三、聆听幼儿的心声和观察幼儿的行为是教师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因为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都隐含于其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内在的思维往往在一言一行上表现出来,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还往往有新的发展。所以作为教师应供给丰富的探索材料为幼儿科学探究供给物质上的保证,同时还应创设一个宽松、有秩序的、生气勃勃的、愉快的环境,是容易为幼儿所理解的,让幼儿喜欢的环境,创设新奇、动态的物质环境。才会使幼儿产生感的兴趣。“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并指引注意留下来”。在实录中教师为幼儿的调查安排了一次团体交流的活动,孩子们因为有了调查活动作铺垫,孩子便讲的滔滔不绝,可是在这热闹的背后,教师还是能关注到全面的孩子,当教师看到淳淳的表情和行为时,教师就利用鼓励的语言给淳淳供给了这样一次在团体面前大胆交流的机会,使淳淳增强了在团体面前表达的自信心。
总之,在区角探索活动中,幼儿是主人,是幼儿在活动,而不是教师在主导幼儿。教师的指导应侧重于观察和指导,经过观察幼儿的言行,推测幼儿的思维方式或过程,分析幼儿的所思所想,预测幼儿正在进行的探索活动可能发展的方向,从而迎合幼儿的需要;基本原则是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这样有助于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并且有助于幼儿自主性学习;更有助于幼儿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四
年龄:6周岁。
活动资料:生活活动。
观察目的。
培养幼儿不打断别人讲话,耐心倾听的习惯。
观察实录。
团体活动完毕,孩子们去喝水了,子墨来到我身边小声对我说:“教师,我想给小朋友们唱首歌,行吗?”“能够啊!”我十分高兴地回答他。我组织好孩子们,说了子墨的想法,子墨开始唱了,可刚唱了第一句,有的孩子就喊:“我也会”;“他唱得不对”......活动室乱作一团,子墨的歌声被淹没了,只听见嬉笑声。子墨难过地回到了座位上。
平时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景,教师话说到一半,孩子们就开始七嘴八舌了,部分孩子也经常插嘴,不等教师把话说完就急于回答,结果答非所问。
分析记录。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表现欲十分强,可是不知等待、随意打断别人说话,话听一半的坏习惯也凸显了出来。在大班时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采取措施。
1.首先让幼儿换位思考一下,体会子墨的心境。
2.告诉幼儿随便打扰别人讲话是没有礼貌的行为,也是十分厌恶的。
3.团体讲读相关绘本《大熊有一个小麻烦》。
4.组织一些团体游戏,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如“传话筒”“听指令做动作”“和我说相反”等等。
5.班内安排一些师幼对答小游戏:如“小嘴巴—没声音”“xxx—请注意”“听我说—请您讲”等等。
6.教师自身找原因,要耐心听幼儿说话以身作则。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五
记录人:xx。
出席人员:全体教职工。
主持人:xxx。
一、假期工作回顾。
1、民间艺术:科研与教学结合,涉及到放假的节日一定要做好做大,不但要方案,而且要优化环境氛围,形成校园文化。
2、兔子灯:初五开始有徐慧宁领头制作,至2月4日已完成40只,2月5日下午南汇电视台和新闻坊将前来拍摄。2月7日、8日下午到上海参展,参展内容分成品和现场操作。(徐慧宁、金静雯、王淑杰、徐懿玢、宋姣毅、温丹菁等9人)。
二、上学期上交资料分析。
1、总结与计划较好匹配。
2、部门材料有缺乏现象,下学期有各部门负责人把好质量关。
3、上学期部门总结和缺乏材料反馈。
作息时间表、各类活动室安排、教职工配班情况、各班计划总结、优质教学展示。
事迹、成绩纳入总结。各类技能比武活动资料、保育员每月工作心得、各类检查记录。
幼儿出勤汇总表、保育组工作总结、一月份保健资料。
三、新学期园务计划通报。
(一)新学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实现老带小,成熟带新手的目标。
(二)新学期计划。
l、指导思想:
三个聚焦——聚焦管理,聚焦师资,聚焦课堂(具体有业务负责,尝试推门听课制度和半天跟班制度)。各部门要充分领会并落实园务计划内容。
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民主管理,培植校园文化。
2、以开发和建设园本课程为核心,推进幼儿园特色建设。
3、加强教育科研,扎实课题研究,提高保教质量。
4、重视各类人员的园本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5、优化后勤管理,加大三大员管理力度。
具体工作与措施:
1、加强民主管理,培植校园文化。
(1)配置校园文化,继续做好一日三巡,明确每月的侧重点,考虑围绕四大领域做好保教指导。
(2)提炼有价值的管理经验,向姐妹园辐射,起到一级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加强各类人员的园本培训,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1)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2)加强中层队伍建设。尝试推出干事和志愿者岗位。岗位胜任能力和高于教师的思想境界。
(3)加强教师专业建设。
(4)重视后勤队伍建设。
3、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
(1)加强教研组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研讨。做好一课三研和常规课的指导。
(2)开发和建设园本课程,进一步推进幼儿园特色建设。本学期完成课程方案。
(3)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提高科研绩效。
4、优化各项管理,后勤工作做到精细化。体现节约原则。
(1)强化保育管理。做好保育员、营养员培训。
(2)狠抓安全卫生管理。
(3)重视食堂管理。确保“过得了检查,经得起抽查”。
5、扎实家长管理。
家长工作要纳入保教、纳入班级。注重信息化使用。
6、每月活动安排。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六
地点:总后六一幼儿园礼堂。
参加人数:孙路(市早教所教研员)、范惠静(丰台区教研所教研员)。
刘建霞(总后六一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16人及业务干部3人。
全国各地专家同仁近70人。
主持人:范茜(总后六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
活动主题:在大班区域体育活动中,如何运用玩具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
活动过程:
一、提出教研专题。
主持人:本学期大班设立了跳跃、平衡、投掷、钻爬、合作等5个户外区域,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有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的现象,如在跳跃区活动的孩子下肢运动量较大,而上肢运动量少,而在投掷区的孩子则相反,上肢运动量大,以往我们研究过区域材料的投放,基于这个基础,我们今天研的主题是:如何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充分运动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首先请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进行一下情况介绍。
二、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反思与讨论前的质疑。
1、跳跃区指导教师情况介绍。
冯斌:跳跃区是以发展下肢为主要活动区域,在本区孩子能通过材料与玩具互动达到跳跃动作水平的发展,有单肢跳、双脚跳、行进跳等动作技能,由于设置的游戏活动较多,孩子们的兴趣高,有的孩子不愿意换区,这些孩子下肢活动运动量大,上肢活动少,怎样使上下肢活动协调发展呢,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研究重点我们试着调整,添加适量玩具,如跳竹竿时提供上肢活动的辅助材料,从上向下跳的游戏中增加了原地套圈的活动,增加了一些吊饰让孩子在跳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击打动作。我觉得这是我们初步的尝试,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主持人:各位老师对冯老师的发言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冯教师解答。
2、跳跃区指导教师情况介绍。
怀向群:我们发现本区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活动中上肢动作多,下肢活动较少,只是前后移动,左右平移,下肢动作单一,幼儿上肢容易疲劳,下肢得不到活动,产生上下肢运动量不均衡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投放了不同层次的材料如不同大小的、不同重量的投掷球,高低不同的篮框等,并通过“贯兰高手”等游戏增加孩子下肢的运动量。我们想听一听大家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一名教师质疑:在区域中提供宽而大的垫子有什么意图?
怀教师解答。
三、参与式讨论。
主持人:围绕今天研的主题,结合上午观摩到的情况和下午两位老师的发言,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见解。今天分四组,如以往一样其中有组织者,记录员,时间播报员,发言人,与以往不同的是来了很多观摩的老师,所以有三个与以往不同的要求,一是记录员要尽量写大字;二是发言人讲话语速要慢;三是小组研讨时间为15分钟。
也欢迎全国的各位专家参与我们的讨论。
教师自由组合分四小组讨论,市区教研员、园领导参与讨论。
四、分组发言(请各组发言人陈述自己的观点与共识)。
以下是各组发言提纲。
l小开拓者组:
2、孩子上下肢的充分活动:玩具的运用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上下肢活动设置不要太牵强,教师指导幼儿使用玩具,充分发展上下肢。
l福娃组:
材料的投放运用。
1.在层次上高低不同、宽窄不同。
2.数量上运用。
3.运用环境提供合理场地。
4.如何了解和把握投掷材料的运用。
5.针对个别儿童的差异,合理投放材料。
l亮眼睛组:
1.设置综合区来弥补上下肢不协调的问题。
3.场地、玩具的使用是否合适孩子的发展?
注意活动材料的安全使用。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七
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
主持人:
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教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教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此刻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本事却越来越“疲软”了,今日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
计教师:
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到达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教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教师:
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教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就如刚才计教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可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那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齐了、要么那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
刚才两位教师结合了自我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教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教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孙教师:
这倒是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孩子还没有直线和曲线的概念之分,所以往往在排队的时候,排不整齐。
主持人:
朴教师:
我觉得,孩子来到幼儿园,首先必须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这是孩子适应团体生活,开始有序活动的第一步,记得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刚上幼儿园还小,情绪还不稳定,所以不大在意孩子行为习惯的习得,也觉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闹,慢慢来吧,不着急的,但之后我觉得自我的这种想法不可龋因为我发现,在我组织孩子团体活动时,总有孩子进进出出的,一会儿要小便,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我抱,这个时候,我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班级常规有问题了。这是我工作第一年的感受,所以工作第二年开始,我就在班级常规方面做了很大的实践,比如我要让孩子养成举手的习惯,那我就有时候一个星期就抓孩子的举手问题,一个星期不行,那就两个星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效果还是蛮好的。
张教师:
刚才朴教师说的方法我感觉也很有一番道理,班级常规必须要抓好,不抓好,教师的活动多半是很无效的,有了一些不要听的孩子,或者是有的孩子课堂常规不好,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倾听,我觉得教师在培养孩子课堂常规时,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一般以正面引导为主,我以班上上课认真的孩子为榜样,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眼睛亮亮的,就引导其他孩子效仿;比如有的孩子坐得稳稳的,我会及时表扬他;比如有的孩子上课举手进取,我也会引发其他孩子给予响亮的掌声……,孩子是喜欢听好话的,也很想被教师表扬,所以这些方法还是满可行的。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八
听陈老师的课一方面很温馨,更多的就是受益匪浅。《丑小鸭》,这篇伴我们长大的优秀寓言故事,再次在陈老师的课上听到,从中感悟到了很多。《丑小鸭》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文章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本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语言优美,富有情感。新课标在目标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精巧,从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通过巧妙的教学策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陈老师先从检查学生的生词预习入手,读到“暖烘烘”“又惊奇又羡慕”时引导学生说出同样结构的词语,注重学生的.字词积累。还通过让学生概括本文的故事梗概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陈老师充分显示出了她扎实的美术绘画功底,她首先出示了第一幅图画:丑小鸭;引导孩子从课文相应的段落中找到丑小鸭名字的由来,他在家的处境和为什么会离家出走。陈老师抓住了丑小鸭的外形,让学生积极思考,把握作者的介绍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然后,丑小鸭从孤单、害怕、羡慕、幸运到完美成长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出示另一张图画:白天鹅。重点描述白天鹅的外形,以便和丑小鸭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陈老师通过对全文的理解来感悟丑小鸭所启发的道理:我们每个同学其实都是一只丑小鸭,只要心中有不变的理想和信念,就一定会变成一只光彩照人的白天鹅的。用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谈的也比较切题。
这节课既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又让他们悟出了一定的道理。很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我听后的确受益匪浅,以后会多多学习,争取使自己的课堂也能如此精彩,引人入胜。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九
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王老师: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今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赵老师: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保持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老师: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岳老师: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提供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张老师: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信任,特别是一些“个性幼儿”。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接受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幼儿的常规才会严谨有序。再次,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很重要。
王老师: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我们的心得是:教师认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相当的紧凑,主配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也要相当默契。在环节过渡时是幼儿比较混乱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无所事事,除了认真上好每个活动外,必要时还可以同他们一起进行小游戏。另外,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培养。如在“贴人”的游戏中,以前让幼儿三人一组玩,但总有幼儿轮不到,后来经过幼儿自己讨论,干脆六人一组,这样决定,效果果然不错,这样有更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解决了常规问题。
李老师:角色游戏中的常规也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教师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眼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储备,潜移默化的把规则印入孩子的脑海。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如此轻松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地遵守规则。
王老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就拿角色游戏来说吧,教师可以以一种角色的身份参与在幼儿的游戏中,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指导。另外,可以让幼儿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充当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程老师:各项规则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明确该用什么心态来维持班上的常规,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规则,是忘记了?是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里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制力?有时问题不一定都出现在孩子身上,也许是某一项常规根本不适合该年龄层的孩子,所以常规的制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尽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个环节过渡紧凑、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规的形成也并非难事。
李老师: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知道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形成一种常规意识。
石老师:的确,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规则的实施要推动孩子的发展。要让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理解纪律,要让他们由理解而愉快地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
后记:本次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就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的观点和看法相似,为了便于整理,我们将相同的观点收集在了一起。另外,交流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也不一一列举了。教研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的平台,是一次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们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与成熟!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十
1.幼儿园成立保教组,由保教主任负责幼儿园教研工作。每期制定园教研工作计划,并执行计划,进行教研工作总结。收集教研资料,整理入档。对经验成果进行交流、鼓励、奖励和推荐。
2.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年级教研组。组长由年级组成员申请或推选聘任。聘期为一学年。
3.保教主任、教研组长和各组成员讨论确定适合本年龄组的专题研究课题;根据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本年级组计划,认真执行并不断调整完善教研计划。进行阶段性或全面总结,形成经验、总结性文章。收集资料,整理入档,根据需要进行交流。
4.教研活动时间:每周一次,定于每周星期三。
5.教研组长需提前做好安排,确定讨论的主题和内容,负责召集本组教师参加,并督促记录员做好记录。
6.幼儿园保教主任和年级教研组长能及时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根据需要调整研究内容和操作方案。
7.各年级教研组长应及时向园保教主任汇报教研工作进展和情况。保教主任应对各年级组教研工作进行指导。
8.各教研组成员应根据教研组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组工作,热情发言、参与讨论,并作好学习和观摩活动记录,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期末有论文或经验总结。
9.各教研组长对本教研组成员参与教研的态度、经验和能力进行考核,记入教师个人的`考核成绩。
10.园教研工作和各教研组应在每期放假前半个月进行工作总结并撰写经验、成果论文。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十一
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王老师: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今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赵老师: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保持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老师: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岳老师: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提供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张老师: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信任,特别是一些“个性幼儿”。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接受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幼儿的常规才会严谨有序。再次,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很重要。
王老师: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我们的心得是:教师认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相当的紧凑,主配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也要相当默契。在环节过渡时是幼儿比较混乱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无所事事,除了认真上好每个活动外,必要时还可以同他们一起进行小游戏。另外,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培养。如在“贴人”的游戏中,以前让幼儿三人一组玩,但总有幼儿轮不到,后来经过幼儿自己讨论,干脆六人一组,这样决定,效果果然不错,这样有更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解决了常规问题。
李老师:角色游戏中的常规也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教师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眼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储备,潜移默化的把规则印入孩子的脑海。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如此轻松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地遵守规则。
王老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就拿角色游戏来说吧,教师可以以一种角色的身份参与在幼儿的游戏中,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指导。另外,可以让幼儿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充当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程老师:各项规则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明确该用什么心态来维持班上的常规,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规则,是忘记了?是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里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制力?有时问题不一定都出现在孩子身上,也许是某一项常规根本不适合该年龄层的孩子,所以常规的制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尽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个环节过渡紧凑、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规的形成也并非难事。
李老师: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知道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形成一种常规意识。
石老师:的确,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规则的实施要推动孩子的发展。要让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理解纪律,要让他们由理解而愉快地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
后记:本次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就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的观点和看法相似,为了便于整理,我们将相同的观点收集在了一起。另外,交流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也不一一列举了。教研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的平台,是一次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们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与成熟!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十二
20xx年xx月xx日。
姜治平。
小班组全体成员。
主持人:
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现在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能力却越来越疲软了,今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
计老师:
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达到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
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这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起了、要么这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
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己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己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接受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孙老师:
这倒是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孩子还没有直线和曲线的概念之分,所以往往在排队的时候,排不整齐。
主持人:
朴老师:
我觉得,孩子来到幼儿园,首先一定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这是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开始有序活动的第一步,记得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刚上幼儿园还小,情绪还不稳定,所以不大在意孩子行为习惯的习得,也觉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闹,慢慢来吧,不着急的,但后来我觉得自己的这种想法不可龋因为我发现,在我组织孩子集体活动时,总有孩子进进出出的,一会儿要小便,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我抱,这个时候,我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班级常规有问题了。这是我工作第一年的感受,所以工作第二年开始,我就在班级常规方面做了很大的实践,比如我要让孩子养成举手的习惯,那我就有时候一个星期就抓孩子的举手问题,一个星期不行,那就两个星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效果还是蛮好的。
张老师:
刚才朴老师说的方法我感觉也很有一番道理,班级常规一定要抓好,不抓好,老师的活动多半是很无效的,有了一些不要听的孩子,或者是有的孩子课堂常规不好,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倾听,我觉得教师在培养孩子课堂常规时,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一般以正面引导为主,我以班上上课认真的孩子为榜样,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眼睛亮亮的,就引导其他孩子效仿;比如有的孩子坐得稳稳的,我会及时表扬他;比如有的孩子上课举手积极,我也会引发其他孩子给予响亮的掌声,孩子是喜欢听好话的,也很想被老师表扬,所以这些方法还是满可行的。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十三
出席人员:xxxxxxxxxxxxxxx
主持人:xxx
会议记录:
一、学习文章:
1、《先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只有快乐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快乐的学生。
(一)上有创新的课。
(二)走有疑问的路。
(三)找确切的'角色定位。
1、教师的身份应该是一个长大的儿童,有和孩子一样的童心;和儿童共同成长,随着孩子一起“长大”。
2、把幼儿当作自己的孩子,用母亲的情怀来包容孩子的过失,用敏锐的目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表扬激励学幼儿,真心地喜爱学生。
3、把幼儿当作小时候的自己,用童心谅解童心。
(四)过拥有爱的生活。
“我的生活,爱心为重”。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宽容,宽容别人的短处,更要包容自己的不足。学会用自创的方法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
1、宽心法。
2、遗忘法。
3、排除法。
《享受幸福》
1、能活着就是幸福。
2、能工作着就是幸福。
3、能加班也是幸福。
4、能运动就是幸福。
5、能经常到父母家走走就是幸福。
6、能有双休日就是幸福。
7、能有一个爱你的他(她)就是幸福。
8、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就是幸福。
二、小结本学期幼儿园工作:
1、感谢各条线、部门在学校发展中所作的付出和贡献,使幼儿园收获各种奖项和荣誉,如:普法依法先进集体;“人人动手清洁家园”先进集体;徐慧宁“人人动手清洁家园”先进个人;信息公开先进集体;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等。
2、周工作札记的记录及时有效反映了各条线的工作,但更要全面体现教研组的工作,如:教研组随机指导等。月底的工作小结需要点名部门中最好或最差的工作表现,以便了解、沟通和改换。
2023年幼儿教研评课记录(案例14篇)篇十四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地分析与评价,并能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作为教研员,经常要到教学一线听课,听过之后还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课。那么,教研员如何组织教师进行有效地评课呢?其实,评课就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说服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智慧。科学的评课能较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反之就会降低它的作用。针对当前评课存在的问题和评课的需要,教研员在组织评课时,应注意下面几个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就是指对课的分析要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
实事求是就是要客观公正,不夹杂感情因素,不分厚薄亲疏,用一把尺子,一个衡量标准。
二、坦率诚恳的原则。
一般说来,多数的执教者都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课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提出指导性意见。教研员应及时地、坦率地同教师交换意见。所谓坦率诚恳就是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看准了问题一定要明确地提出来,不能含含糊糊,一味地“好、好、好”,对缺点和不足,也不应顾及面子,遮遮掩掩,要直截了当地指出,成绩要说够,缺点要说透。
评课时要考虑教师心理承受力,对年长和心理承受力弱的教师应含蓄、客气一些,对年轻而心理承受力强的教师可坦率直爽一些。评议也要抓紧时机。通常听后就评为好,最长不能超过一周,时间长了,时过境迁,评者教者印象都会淡漠,会影响评课的效果。
三、兼顾整体的原则。
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研员应树立整体的思想。
通常在分析课堂教学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注意到对一节课的整体分析,却忽略对局部的分析,如只分析课结构而忽略教学方法分析;二是脱离整体,孤立地对局部进行评价,如孤立地评价教学手段而忽略教学效果的考察,孤立地看待考试结果而忽略对教学过程的考察等。因此,评课时应注意树立整体意识,点与面、局部与整体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整体性的原则还包括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评价一个教师课的好坏,既要看当前所听的课,还要看平时的课;既要看上课过程,还要看教学成绩。要避免看一两节课就给老师教学水平下结论的片面做法,要做到全面分析,整体评价。
四、激励性的原则。
所谓激励就是领导者利用某种因素,激发被领导者内部产生某种需要。评课时教研员若能科学地、艺术地评课,就能激发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青年教师,若能有一两次成功的课得到恰当的评价,他们就有可能成为教学能手。运用激励的导向,可以达到:听一堂课促进多堂课,听一个人的课激励一批人,听一门学科推动多门学科。
激励的方法有很多。如目标激励――给教师提出一个教学研究目标;榜样激励――为教师树立一个教学典型;闪光点激励――抓住教师课堂成功之处鼓励;信息激励――为教师提供教改信息。
五、差异性的原则。
被评的教师情况不同,对课堂的要求应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的课,因为目的不同评议也应有所差异。对教改观摩课的评议,应突出一个“研”字,倡导一个“争”字。对选优课的评议,应突出一个“严”字,倡导一个“学”字。对检查了解课的评议,应突出一个“实”字,倡导一个“促”字。
评课时要注意场合,尤其是评不太成功的课,更要慎重考虑评课场合对教师的心理压力。要将被评的教师与其他教师分开,讲话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有的甚至要个别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