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段充满起伏的旅程,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梳理自己的经历。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以下是一些人生哲理和感悟,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一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疑惑的、难以解决的实际、理论问题,而由此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会启动学生的思维,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问题意识根植于适宜的土壤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的思维是浅显的、表象的、机械的。问题是激发求知欲的内驱力,它一旦形成,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不仅仅只满足于表象,而会对所观察的对象敏于生疑、敢于存疑,继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去探究,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有效提出问题,取决于是否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1.促使学生乐于提问。
让学生明白主动提出问题的好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人的创造性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达尔文因此创立生物进化论,牛顿因此创立力学定律,著名诗人歌德的创造意识也源于幼年时问题意识得到激发:小时候,他妈妈每天都要给他讲故事,但每每讲到关键之处,即停下来,让小歌德自己提出假设,这样日复一日,歌德培养出了强烈的创造意识,这为他日后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2.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教师要欢迎学生质疑,欢迎争疑,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提问者,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有些离题,也不要加以简单的否定,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
二、精心设置科学的方法,让问题意识结出丰硕的果实。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乐于、敢于、善于提出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要求学生积极思维,提出疑问,寻求答案。学生一旦动起来,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这时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应如何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这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求新知。如,《会摇尾巴的狼》,课文主要描写狼与老山羊的五次对话,教学第三、四、五次对话,我分别运用了假设法、表演体会法、角色朗读描述法进行提问。第三次对话提出:“假若你是狼,你会说些什么?”第四次对话提出:“狼怎样证实自己是狗?谁来表演一下狼的动作?”第五次对话提出:“狼凶相毕露后是什么样的?谁来读一读它的话?”灵活多样的问题,既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自始至终学习兴趣不减,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创造性。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仅是教师设疑,学生回答,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热烈气氛。
1.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课文的题目往往体现了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甚至体现了文章的中心。如,《跨越海峡生命桥》,我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弄明白什么问题?学生读完课题后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生命桥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叫做生命桥?这些问题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文章的中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有效地学习。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质疑。
如,教学《少年闰土》的重点段“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一段写我向往农村生活,我先指导学生找出这段话的重点词“无穷无尽”“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然后启发学生:“围绕这些重点词你会提哪些问题?”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闰土的心里有哪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指什么?”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讨论,弄懂了这段话说明了“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结尾质疑。
课文的结尾往往是言尽意未尽,如能抓住文章结尾引导学生质疑,深化对课文的学习,就能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行将结束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我们同作者一起在小丽的陪同下,游览了草塘,就要和小丽分手了,你们有什么问题?”学生提出了:“你想和小丽说点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把学习推向了高潮。
总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得到培养,思维得到锻炼,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二
我在茶花小学工作,去年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刚接新班时,很多行为习惯没有养成。有的学生上课时削铅笔,有的学生上课时才发现语文书忘家里了,这种类似的问题出现过几次。我在班里一再嘱咐:第二天用的文具,书,作业本都要准备好,放进书包里,铅笔每天晚上提前在家里削好,不要等到上课时用的时候才想起来削铅笔。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现在我们班的学生已经很少再出现这种问题了。
二、认真听讲的习惯。
首先,让学生做到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其次,让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或者有错误需要纠正的。再次,要做到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地完成练习,并且每天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家庭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比如说开火车认字的游戏,找几个小老师来领读,还可以找几个同学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课文中讲述的故事。这样,学生基本上可以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讲,同时,又不感到枯燥。
三、善于思考和敢于提问的习惯。
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我们班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都很积极,只有个别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学生不爱回答问题,也不爱思考。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这些学生多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课下又对他们多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在课堂上都比较活跃,能根据我提出的问题去积极思考。从上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课文进行预习。每课课后的生字都要求在课前标注上拼音,并且把新字在课文中圈出来,以便记忆。并且还要求学生们标出自然段。学生们很自觉,每课都会预习。
四、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的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有的甚至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我们作为教师,也一定要督促孩子们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与家长沟通,控制孩子不要长时间看电视。
众多教育实践,帮助学生纠正一个不良习惯,比引导其形成一个良好学习习惯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捷克教育家庭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培养最好在心里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就开始。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需要长期训练,不断养成,只要我们每位老师都具有母亲般的关怀,在工作中多一分耐心与热情,对学生多一分宽容,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我们付出的汗水总会桃李芬芳。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三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渎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
作者:康联明作者单位:永春县玉斗中心小学,福建,永春,3626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6)分类号:g63关键词: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四
3、将孩子学习每科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4、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的半小时或1小时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
5、给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放在“量”而不是“时间”上;。
6、让孩子彻底放松地玩;。
7、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8、开始学习前,让孩子整理一下书桌;。
9、饭前和饭后一小时不要让孩子学习;。
10、孩子学习过程中休息时,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且最好让孩子离开书。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五
在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是围绕三个分区进行的:“已有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和“非法展区”。“已有发展区”是指这个区域里面的内容学生自己都能学会。“最近发展区”是指这个区域里面的内容学生自己学不会,但是在老师或者说更有经验、水平更高的他人包括同学的帮助下能够学会。“非发展区”是指这个区域里面的内容学生自己学不会,你教也教不会。
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就要摸准学生学习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应该是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给的材料太简单,低于“最近发展区”,学生早就会了,没有学习的兴趣。所给的材料太复杂,高于“最近发展区”,学生同样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自主地学习。
所以,要立足“最近发展区”。但是,每个班级都有优生和学习困难生,每个同学的“最近发展区”又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民主,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尽管这些看法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诞不经、幼稚可笑的,我们都要热情地鼓励他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自由,才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自主地学习。
【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或稍作改编、或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养成自主学习的精神】。
自主精神作为一种学习品质,是很难能可贵的。而我们在很多时候忽视了这一点。有的教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课堂上不允许存在不同意见,不允许学生有异常的想法。长期以往,学生没有了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反驳别人的意见,敢于互相争论。
【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适当传授一些学习的方法,将能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快乐、更有效地去获取知识。方法的教学可以单独地进行,教师通过“帮”,教会学生处理信息。教师通过“放”的方法,教会学生自主选题,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做实验、找资料、比较、综合等方法后,教师对一些较浅显的问题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选题、自主研究。教师通过“导”的方法,教会学生主动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六
新课标的顺利实施,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学生主动学习方式的培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下列转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马龙平作者单位:四川省宣汉县土黄中学刊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英文刊名:kehaigushibolan(baikeluntan)年,卷(期):“”(3)分类号:g63关键词: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七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读书的意义,要让孩子知道读书会获得哪些乐趣,明确了读书的动机。如果孩子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在读书的过程中验证了父母的话,享受到了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之后,就会乐于坚持下去,开开心心地去学习,还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孩子才会从心里认可这一行为,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读书。
其次,要让孩子主动读书成为一种习惯,鼓励孩子坚持下去。要知道,如果一种良好的习惯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话,行为就有了惯性,这样一来,再去读书的话就不会感到困难了。但是,有一点要确定的是,孩子越小的时候,习惯越容易培养起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培养孩子的习惯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趁早,不能拖。
再次,孩子是个性的,家庭是个性的,家长是个性的,学习环境也是个性的,这些个性叠加在一起,构成了影响孩子读书的重重要素。所以,在引导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进行考虑,从各个方面去努力,比如说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读书的家庭气氛;与孩子的老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孩子向小伙伴学习,为他们树立一个真实的榜样等等。这样一来,就会促使孩子沉浸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只用单一的说教来引导孩子。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八
有些人的兴趣是天生的,而更多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兴趣她来自体验、来自好奇、来自鼓励。
要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1)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小学生的情绪富有表情化,喜、怒、哀、乐显露表面,不善于修饰和控制。
(2)具有独特的“好奇心”:小学生经历浅薄,内心世界不太复杂,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容易暴露本我,容易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产生好奇心,爱问、好动。
(3)具有超常的“模仿”能力:小学生的“开放性”、“好奇心”致使他们敢于模仿,乐于模仿,他们并不在模仿的对错、好坏,追求的是一个“趣”字。
根据上述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地利用其特点的深度、宽度,回避其特点的浅度、窄度,以直接兴趣为基础,选择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内容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直接兴趣有关的学习内容。
1、游戏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参与游戏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和权利,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他们十分喜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游戏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益智。例如让学生通过摘红旗、比一比等游戏,让学生编一个个故事,创造一种种情景。从简易、有趣、安全、孩子熟悉的活动入手,逐渐增加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的、有一定难度的游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发展,潜移默化的掌握了知识。
2、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目前的中国孩子,特别是城市的孩子在学校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一种是溺爱,并且与溺爱结合的单纯的智育教育,忽视了情商、性格教育;另一种是专制。他们这种“强行塑造”教育从不考虑学生有没有兴趣,有没有承受能力。这是欲速则不达的教育方式。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对学生要体现“爱”和“尊重”的态度,一是要“欣赏”,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时,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笑容、赞许的眼光去“欣赏”,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二是要“夸张”,学生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要挖掘其“闪光点”进行表扬(采用语言或手势夸张),以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
3正确理解小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不是单纯自学,不是不要教师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更不是提倡“放羊式”教学。它反对的是强制学习、限制学习、毫无自由的学习。在教学中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可能地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最有效的学习。
总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学习目标,从而加强了责任感,树立了自尊和自信,同时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法,为今后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九
现在,人们大多已经明白,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如果我们的国民缺乏良好的素质,那么就无法承担建设辉煌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的重任。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华罗庚教授曾说过:“宇宙之大、核于之微、火箭之速、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就是说不管干什么,人人都离不开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能使他们获得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教师应善于激发学主的学习兴趣,主动去获取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寓所学知识于趣味的情节之中,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产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能进一步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自觉地去获取知识,较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就能推动他们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用愉快的情绪去解决数学的问题。/xdth/jxfs/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素,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我校“‘乐学・会学’式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从理论和实践上为课堂教学实施“乐学”和“会学”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尤其是构建这一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框架中关于“乐学始终”和“主体、主动”,对我们改革具体教法有很大启发。本文拟从具体教法的改革上作一些探讨。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行教材之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图,有了插图,有利于诱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有利于由直观过渡到抽象。教师如果恰到好处地利用插图进行教学,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时,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第66页的插图,详细说一说图上画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由于图中色彩鲜艳,因此学生很容易说出来。老师再出示一些实物,问:“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有角。”这时,老师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老师指着图说:“生活中到处都有角,你看你们坐的椅子、趴的桌子都有很多角呢!你们想学习角的知识,想画角吗?”生:“想!”这样,先通过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兴趣。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如今,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走进课堂。这一现代化的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扩大教学的信息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一位老师在“相遇应用题”的教学中,运用软件直观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屏幕上首先以一幅中国地图为背景,出示一道应用题:“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738千米。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北京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59千米;沈阳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教师轻触屏幕上的提示键,题目消失,在音乐声中,地图上北京和沈阳两点间铁路线,由细变粗,由曲慢慢拉直。而后地图逐渐隐去,与北京和沈阳两点间的直线相平行,出现两条铁轨,各有一列火车在两地相对准备开出,教师触摸火车图,两列火车在模拟得非常逼真的火车运行声音中,相对开出,直至相遇,线段图上还同时标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形象化的火车运行动态演示与直观的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原题中的条件、问题以及数量间的关系动态地呈现于屏幕中,学生这时完全是在一种思维高度兴奋、愉快而集中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理解并完整地表达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乐学”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的优化的途径。
3、利用教材中的习题、星号题以及思考题激发兴趣。
有人说,学生怕做题,哪来的兴趣?笔者认为不是这样。关键是要使学生对所学功课本身产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去做题。记得有一位数学教师因为班上一个学生犯了一个错误,就吓唬他说要罚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个学生不想抄,就跟老师说:“能不能做二十道数学题?”老师同意了。不管在这件事中教师的处理是否妥当,但这个例子至少可以证明,学生对数学一旦真正产生兴趣,是不会怕做题的。
[1][2]下一页。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十
英语教学中主动学习品格的'培养是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我们具体的做法是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课外活动的组织.课堂上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感情交流.促进课堂和谐;课外加强活动的组织,开设丰富的第二课堂.
作者:邓德娟作者单位:泰州市刁铺中心小学,江苏,泰州,2253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6)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教学品格能力趣味性和谐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十一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是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在数学课中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去突破。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二)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利用学生的观察力,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创新兴趣。
学生的观察力是无比广阔,也比较细微,因此,在课堂教学上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力,从中探索,找出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力,掌握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创造性的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二)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十二
一说到语文的学习,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既枯燥又乏味,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还需教师使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和培养。我是这样做的: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让语文教育走出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找到语文学习与兴趣的接合点。例如我在教学《葡萄沟》、《日月潭》等第三组课文时,我提前让学生找来几张中国行政地图和中国知识地图,引导孩子们兴致勃勃、情绪高昂地了解了中国地图。孩子们有的想找自己叔叔呀姑姑呀工作的地方,有的想找自己曾经旅游过的地方,他们叽叽喳喳,津津有味的谈论着。
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习惯。
听说读写的习惯不是一下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比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如何让学生听懂别人说话,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训练:一是把握对方说话的大意;二是听清、记住、听懂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回答,这样的训练,可以结合课堂提问进行;三是根据听到的内容推测、判断其他没有听到的内容,训练学生听话的辨识力、记忆力、理解力。
三、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为了鼓励、引导学生多阅读,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将每周四的晨读时间定位讲故事时间,孩子们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自己读过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每次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是抢着上讲台讲。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说和写结合在一起,将句段练习穿插于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后,我让学生写了一段小练笔,题目是《我身边的活雷锋》,孩子们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写出了他们眼中的“活雷锋”。同样在《葡萄沟》的教学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写了《我家乡的`特产》,有的孩子在介绍家乡特产时,将《葡萄沟》一课学到的语言特点用在了自己的日记中,还有好多孩子用不同结构,精彩的语言介绍了家乡的红枣、雪花梨、老陈醋、蒸肉、黄烧饼等等,一篇篇的美文让我惊诧,同时也在偷偷的窃喜。
语文能力的培养实际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相信通过上面的方法,我的学生已经在慢慢成长,在慢慢积累自己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十三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口算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逐步达到教学要求。”口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活动进行计算的方法,它是笔算的基础。通过口算训练,能培养学生迅速计算的能力,强化记忆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一、口算训练应成为学生每日必练的首要任务
都将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见,口算应成为学生每日必练的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为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口算、笔算是一种数学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计算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二、重视口算算理教学,加强算法指导
教学一种新的口算方法,要给学生讲清算理,教给基本的算法,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思维过程,若学生口算的思路带有创新性,要给予鼓励,如口算12×3,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说出正确得数,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出来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的组成上,进而说出想的过程。10×3=30,2×3=6,30+6=36,即3个12就是3个10和3个2的和。若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还会说出12×3是3个12连加。即12+12+12=36,或是12×3,先用2×3=6,10×3=30,然后合起来得36。虽然他们的结果都相同,但却反映了口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虽然学生的思法一定合理,但只要敢想就要鼓励。至于如果口算更合理,就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进而明确口算特点。一句话,口算教学要重视过程,要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还有别的算法吗。
三、引发思考,发现规律
考,主动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如口算4×2、40×2、400×2,先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三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里不相同,能否根据第一处算式找出第二、第三两个算式的算法,再引导学生总结聘用制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四、口算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功,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要针对儿童年龄特点,使训练形式多样化,那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兴趣就浓,从而增强训练效果。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口算训练方法。
1、听算。教师按一定速度读题,学生口算并说出得数,集体订正。
2、口算卡片。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敏捷性。
3、开火车。教师念题,学生揎一定的顺序对应回答,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这一训练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但力求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4、抢答。教师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或者念题,一名学生迅速回答,其余同学判断对错。
5、分组比赛。这种方法适合小学生活泼、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6、找朋友。教师念题,与该题得数相同的座号上和的学生立即站起来回答,或者把题目和答案分别写在不同的口算卡上,发给不同的同学,让拿到题目的同学去找到相应答案的朋友。
7、口算接力。老师先把几组准备好的口算题抄在小黑板上,并用箭头表示计算的顺序,各组学生逐一上去填写得数。这种形式类似田径场上的接力赛,中间一人出错,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结果。
8、传情报。老师出示口算题目,先让同桌左边学生把答案悄悄告诉右边的学生,由右边学生判断正误,然后订正,再交换秩序反复进行。
在口算训练中,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使口算训练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做到认真、仔细、迅速。
我们知道,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经常进行口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尤为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是采用如下方法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培养的。
一、保证时间,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因此,我们经常利用上课前的3——5分钟,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且让训练的与本节课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安排乘加的口算内容;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可安排乘减的口算内容的练习题。这样开始时比较费时间,但只要堂堂练、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这些思路是每个同学不同思维能力的表现,面对学生存在着的个性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数学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课堂也因此五彩缤纷,富有个性了。
三、掌握口算方法,形成口算技巧。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巩固算法,灵活运用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
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中,学生要会正确运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在这里凑十法是小学低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我首先要求孩子要会凑十,会熟练记忆哪两个或几个数能凑成十。
四、注意新旧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训练
低年级口算虽然不难,但是要使全体学生口算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很快,但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知识口算交叉练习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口算能力。课堂上先练习当堂的内容,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时,又复习旧知识,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与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所以要靠我们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十四
创造力离开了想像是不可想象的,想像既是培养创造力的手段,又是其目的之一。语文创造力逻辑地内涵了语文想像力,想象力既是创造力的构成部分,又是激发创造力的主要诱因和前提条件,还是语文创造力得以表现的一种形式。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而语言主体的想像则使这符号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可以听、可以看、可以嗅、可以触摸、可以驰骋、可以操作、可以纵横扩展的生命空间。
想象是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语言符号所唤起的形象进行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语言符号具有指代功能,而这种指代功能使得客观存在可能成为主观存在,使物理事件可能成为心理事件,语言符号则是这种心理事件的图式文本。阅读时通过想像,激活阅读主体的相关经验,将语言符号与事物的主观形象建立起对应关系,并对这些形象组织化,从而形成新的形象,这就是阅读的想像。
阅读想像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其具体表现是借助于事物的形象,并按照描述的逻辑规律进行思维,如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等等,都离不开想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想像又是阅读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是因为书中的部分语言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必须借助想像来完成;二是因为作者写作时是通过想像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学生阅读对必须借助想像的中介作用才能准确地、全面地把握作品所传达的复杂感情。作者常常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必须通过作品中有限的语言体会作者“十分”的用意,甚至超出“十分”。要达到这一点,想像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一节课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一定量的知识,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能将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即使是一种对现实问题的尝试性的解决方法的思考,也是极为可贵的。方法固然有很多,但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想像,亲自动手去描绘想像中的天地才是最关键的。
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呢?
“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的不确定的‘空白’,等待读者用想像去‘补充’。补充的过程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经验去再创造的过程。”那么,教师就应该努力在这些文本的“空白”处为学生建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翱翔。
一、在人物语言的空白处建构想像空间
人物的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同时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课文中常常出现人物的语言不完整的情况,有的是因为某种原因欲言又止,有的是因为被打断,有的是因为生命垂危无法说下去……由此造成语言的空白。
如《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受了重伤,在生命垂危之际,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教科书和孩子们;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这里人物语言的空白比较典型,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要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像,把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说下去,填补这个语言空白。这样,学生在想像和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既体会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在人物行为的空白处建构想像空间
作者在描写人物的行为时,一般是突出中心,有详有略,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常常留下些空白。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写到: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在壮士们跳下悬崖的时候,很明显的有的空白,可以提醒学生们注意这一空白,想像他们跳下悬崖的动作、心理,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课文,而且在思想上受到了国际英雄主义教育。
三、在人物心理活动的空白处建构想像空间
不少课文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不是采用直接描写的方法,而是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心理活动,这样就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出现了空白。
如《一个苹果》一文,防炮洞里战士们口干舌燥,甚至嘴唇都干裂出了血口子,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在战士们手中传了一圈,谁都没有吃,再传一圈,仍旧没有人吃。最后当大家分吃这个苹果时,每个人都只咬了一小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少吃一点,把更多的留给别人。这时,课文描写“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别的同志都在擦眼睛”,而连长也“进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这里,并没有描写战士们的心理活动,但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战士们此时此刻一定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想像此时战士们的心理活动,通过想像,不仅填补了这个心理活动的空白,而且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何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专业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范文(15篇)篇十五
1、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首先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标的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查找自己所要问题的答案,再在“当堂训练”中去证明和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就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上,我们直接在讲授中告诉学生“正方体有6个面”,要求学生背下来,而不去让学生自主验证,这样的记忆是不牢固的。相反让学生自主去检验所得到的记忆会比较深刻。
这一做法的好处就是必须让每一位学生都行动起来,去积极地思考和学习,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因而可以使学生得到整体的发展和提高。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发展全体学生。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状况是,学习自觉的学生,实际上就是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学习成绩上去了,而那些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学习不主动的学生,也就成了后进生。我们现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要让原来的后进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看到希望和学习的信心。
3、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自身的巨大潜能。
科学家发现,人类贮存在脑内的能力大得惊人,人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要是人类能够发挥一大半的大脑功能,那么可以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够忽视学生自身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而是要充分相信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
我们以往所走过的教学道路可谓是从“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真是用心良苦,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而在课堂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则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自身的巨大潜能。